如何成为bloomberg 注册professional 的注册用户

还没有账号
彭博加码中国
第一财经周刊 刘荻
在进入中国15年之后,这家全球最大的财经信息服务商终于迈出了本地化的第一步。
守着两块24小时瞬息万变的硕大屏幕油尽灯枯,大概是业外人士对交易员这个神秘职业最直接的印象。现在,使用彭博终端的中国交易员们,终于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中文了,也许这多少可以让他们对这个每月须付费1590美元的机器增加些好感。
在进入中国市场15年之后,彭博有限合伙公司(Bloomberg L.P.)终于开始了本地化的第一步—推出中文信息服务。这是彭博终端(Bloomberg Professional)第一次为其中国地区的客户提供一个综合的中文信息系统,除了涵盖海量的数据信息、搜索引擎以及固定收益平台等内容,每天还将有数以百计的财经资讯译成中文发布。
为了确保这些中文服务,彭博的在华员工数量翻了一番,北京和上海的员工也都搬到了更宽敞的全新办公室。“我相信以目前的扩张规模,应该可以满足未来两三年的业务扩展需要。”彭博董事长高逸雅(Peter T. Grauer)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是我们在一年半前制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一。”在这个规划里,彭博制订了针对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包括中东一些国家在内的拓展计划。今年早些时候,彭博在俄罗斯和巴西已分别推出当地语言的信息服务。在推出中文信息之后,彭博专业服务的语言种类已达到10种。
这家全球最大的财经信息服务商从未像今天一样需要这些新兴市场。
在财经信息领域,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路透集团和道琼斯曾是当仁不让的双寡头,但彭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现任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彭博和布隆伯格是同一英文单词的不同译法)在1981年创建这家公司后推出彭博终端,这种双屏的终端在统一的平台上整合了新闻、数据、分析工具、报告和交易系统等多种功能,迅速占领了金融专业人士的高端市场。凭借收取高额终端费用和服务费用,彭博在20多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财经信息服务商,甚至逼得道琼斯退出了实时财经终端市场。“按照我们收集和监测的市场信息来看,我们目前在全球财经信息服务市场的份额大概在40%上下。”高逸雅说。
作为让它后来居上的法宝,终端机是彭博最大的收入来源。目前彭博终端在全球拥有29.5万用户,按照每个用户每月1590美元的收费计算,这就意味着每年超过57亿美元的收入,这大概占到彭博总收入的85%。
然而在过去两年,由于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变革,彭博终端的销售遭遇了公司创建28年以来的最大威胁。它的最大客户金融行业在经济危机中受到重创,一部分用户选择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彭博的终端用户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后,于2009年下滑了2.4%。
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业削减信息支出的背后,一场恶战或许正在上演。
今年4月,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开始了两家公司合并以来市场部门规模最大的改革。在两年前的2008年4月,路透被汤姆森集团(Thomson Corp.)以160亿美元收购。而六年前的2004年4月,彭博在金融数据市场的销售收入超过路透,坐上全球最大财经信息服务商的宝座。
汤森路透这次改革的矛头显然对准了彭博。一系列产品发布活动从今年4月开始,并在秋季达到高潮。5月份,路透开始推出一款名为Reuters Insider的财经视频服务,今年8月又加强了债券市场的信息服务,而这向来被视为彭博的传统优势领域。9月中旬,汤森路透又宣布推出面向金融专业人士的新一代桌面产品Eikon,Eikon将把数十种提供数据、新闻、分析和交易工具的产品,以及Twitter、即时通讯工具和Facebook用户已经熟悉的社交媒体应用软件整合在一起。汤森路透表示,希望这些变化能够更符合“伴随谷歌长大、目前23岁的高盛一代”客户的需要。
如何保持一直以来的高速增长正在成为彭博面临的最大挑战。
彭博为此也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它在2009年增加了950名员工,其中新闻业务约增加100名,并在阿布扎比、安哥拉、贝尔格莱德、多哈等地设立办事处。2009年年底,它还收购了《商业周刊》,从而为自己拉拢了这本老牌杂志的90万订户和几百万读者。在产品层面,彭博今年5月为终端用户推出了实时的信用评级信息,而针对政府事务数据的服务Bloomberg Government则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启动,这意味着它正试图在自己过去不太占优势的宏观经济信息领域加大筹码。
但在中国市场,彭博可能还需要再加把劲。此次推出中文信息服务只是简单地将英文信息译为中文,并未直接推出中文新闻,也暂时没有推出中文网站的计划。
相比之下,路透更早进入中国,在华业务也显得更加多元化。路透中文部早在1994年便已经成立,目前拥有约40名中英文记者,还有20名专职翻译。除了财经信息服务,路透在中国还提供法律和医疗信息服务。2006年,它还在北京上地中关村软件园成立研发中心,以支持包括高端的3000Xtra桌面系统、路透交易员系统(Reuters Trader)和路透智库在内的路透产品。这里目前已经拥有约700名员工,并可能在未来成为路透最大的研发中心。
更何况,彭博还得注意像万得资讯这样的“草根”竞争对手。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明确表示要做“中国的彭博”,从终端产品的设计到内部管理的风格,都以学习彭博为模本。据《创业家》杂志报道,万得资讯到2009年已拥有5万终端用户,利润近3.5亿元—尽管这些数字未经万得证实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位彭博模仿者在中国市场收获颇丰确是业内共识。
这个行业似乎习惯于如此低调神秘,高逸雅同样不肯透露彭博终端在中国有多少用户,只表示“2009年中国终端用户大概增长了15%左右”。但比起过去五年间20%的年均增长率,这个数字显然意味着增长遇到阻力。除了终端销售,彭博也向中国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和数据信息,并为一些银行和大的基金投资者提供交易系统服务,但同全球的情况一样,这并非其主要业务。
对于今年的业绩,彭博希望今年在中国仍然能保持15%至20%的增长。而从全球来看,“终端用户数量预计将增长8.5%,而公司收入增幅预计会超过10%。”高逸雅说。
“这场竞争我们输不起。”高逸雅在收购《商业周刊》之后曾对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表示。一直以来,彭博将用户锁定在金融专业人士身上,而汤森路透的客户更为多元,如今双方都在尝试挖掘新领域的客户,这较量不是现在才开始,也不会那么快结束。
编辑:一财小编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第一财经网微信号
一财工作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沪ICP备号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 | LinkedIn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
Get the latest news, insights, and ideas from 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 when you join LinkedIn.
Join the world's professionals. It's the best thing you can do for your career. And it's free.
3,174 followers
This is a Showcase Page by
Bloomberg LP Showcase Pages
Media Production
6,199 follow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3,557 followers
Online Media
1,650 follow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1,635 followers
Financial Services
929 followers
Financial Services
717 followers
Broadcast Media
525 followers
Economic supercycle theories, based on the long-ago musings of Nikolai Kondratiev and Joseph Schumpeter, have always been a little akin to voodoo.
Be part of the conversation.
By joining LinkedIn, you agree to LinkedIn's , , and
Already a member?  10月27日,据外媒引用美国图书发行商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周一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预计,出售《商业周刊》给彭博资讯公司的税前收入为930万美元,税后收入为590万美元。  数日前,彭博资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彼得·格劳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详细解读了收购的初衷和未来打算。彭博资讯认为,930万美元的收购代价是值得的。  “从成立的28年来看,这是我们第二次并购行为,而我们的增长都是依靠内部的有机增长实现的。除非是有一些特别好,而又独特的机会,就像这次并购《商业周刊》。”彼得·格劳尔表明,彭博资讯并非一家通过收购方式扩张的公司。  事实上,上述收购只是在数字技术冲击下,传统媒体运营方式遭到挑战的又一范例。  收购的因果  10月13日,麦格劳·希尔即宣布,与彭博资讯达成协议,将《商业周刊》出售给后者。这一交易预计将于12月1日完成。而该公司出售赔钱的《商业周刊》的决定则拟定在今年7月。  《商业周刊》正诞生于上世纪的大萧条中,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世界140个国家拥有500万的读者。但随着读者从传统的新闻媒体转向网络,该杂志的广告收入不断下降。同时,美国经济衰退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加剧了杂志面临的危机。  据《商业周刊》网站披露,该杂志每年损失4000万美元。到今年5月《商业周刊》负债3200万美元,已资不抵债。据出版人信息机构 (Publishers` Information Bureau)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商业周刊》的广告收入减少三分之一,至7780万美元。  收购方的彭博资讯业绩却不断攀升。彼得·格劳尔介绍,2008年彭博资讯实现了历史上最好的财务业绩。2009年,在整个金融市场仍不振作的情况下,彭博资讯提供给客户的彭博终端仅有不到3%的下降。“彭博资讯今年整体收入会有略微的上升,而利润的方面可以达到预期。”  彼得·格劳尔并未透露彭博资讯具体的营业数据,但他表示,彭博终端每年的租金达2万美元,而使用该终端的全球客户数据已达30多万。若按照30万终端用户计算,仅此一项就能带来约60亿美元的年收入。  商业模式的反差,使彭博资讯和《商业周刊》所处境况截然不同。  传统的《商业周刊》,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其内容(通常它的订阅优惠价格,每年50期杂志只需40美元),而主要收入则来自于广告。据了解,《商业周刊》的付费发行量达到93.6万份。  彭博资讯在全球拥有142家新闻分社和1650名记者的彭博新闻社,还拥有全球唯一每天24小时播放的财经频道彭博电视台、彭博电台,以及在北美出版的4本专业杂志。除了媒体服务,这家金融新闻和数据公司的业务核心是Bloomberg Professional(彭博专业服务),它将Bloomberg Professional和其媒体服务整合在彭博终端平台上,为全球各地的交易员、新闻机构等专业人士提供实时行情、交易信息、投资组合分析等等。  在外形上,彭博终端用的是双屏幕。彭博资讯内部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彭博终端可根据客户的投资组合计算投资回报,并为客户提供产业分析和投资策略。据该人士分析透露,在北美市场,彭博终端的使用者多为40—45岁男性,年掌控资金在20亿美元左右。  在分析彭博资讯的收入结构时,彼得·格劳尔指出,“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彭博终端的销售,也有部分来自于广告收入等,但是相比而言,其它收入是很少的。”  整合的逻辑  从 1982年得到美林证券垂青开始,彭博资讯已然在华尔街立足。但或许,如彭博资讯总裁丹尼尔·多克特罗夫(Daniel Doctoroff)所说,彭博终端的用户中还没有那些影响业界新闻的CEO、CFO、交易律师、银行家或政府官员们,而这些正是《商业周刊》所拥有的。  希望凭借收购《商业周刊》来实现华尔街之外的覆盖?对一家毫无消费类杂志运营经验的公司来说,这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  彼得·格劳尔坦陈,整合《商业周刊》的具体方案还未落定。  据相关数据显示,《商业周刊》2000年最高时每年能卖6000页广告,而去年仅剩下了1900页。《商业周刊》广告的急剧下降,是彭博资讯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  在提供给潜在收购者的备忘录中,麦格劳·希尔也建议对《商业周刊》进行调整,包括裁员20%。这一建议中的裁员主要涉及编辑和后勤职能部门。  对此,上述彭博资讯内部管理人士回应,彭博资讯从成立至今,并未出现无故裁员。人员离职,大部分是未符合两个标准,一是从业职的技能标准,一是从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多余的人员可以分配到彭博资讯的其它平台,我们也珍惜人才。”  事实上,收购《商业周刊》不会改变彭博资讯的主要商业模式。彼得·格劳尔说,媒体圈有一个说法(People have swapped analogue dollars for digital pennies),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公司赚的是美元,而在数字化时代媒体赚的是美分。  不过,多数媒体都进入数字化的时候,其它同类媒体的利润仅以美分计算,彭博资讯还是可以按美元为单位来收费。目前,彭博终端专线通讯网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线通讯网络,彭博资讯约有92%的客户都是通过这个网络进行联系的。  60亿美元的年收入不单是个数字。在彼得·格劳尔看来,正是不可或缺的彭博终端专线,让彭博资讯站到了数字时代的前沿。
声明:该文章系网友上传分享,此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若未进行原创声明,则表明该文章系转载自互联网;若该文章内容涉嫌侵权,请及时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经验教程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778|回复: 4
在线时间 小时
bloomberg certification, anyone?
有人考过bloomberg certification吗?可以详细告诉一下考试的内容和难度吗?
在线时间 小时
super easy. just watch the video and you will be fine.
在线时间 小时
really easy, 这样的certification考出来有什么用呢
在线时间 小时
不知道有没有用,我们的课程要求就是要过这个考试。
在线时间 小时
有鸟用,会用终端就行了,再学个路透
所属分类: 职业发展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苹果/安卓/wp
苹果/安卓/wp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要求:通过几天的课程能够初步操作bloomberg professional 软件即可!
有意者,请站内联系!
载入中......
您好,你们可以直接联系彭博公司的人给你们培训的,一般来讲,如果你们租用的彭博终端很多的话,可以不要钱的。
我们公司以前也聘请他们过来培训过,具体收费不知道,只是后来反馈不是很理想,因为和我们主要做的不太吻合,不过你说的基本使用的话,请他们来培训可能是比较适合的。
heinrico 发表于
我们公司以前也聘请他们过来培训过,具体收费不知道,只是后来反馈不是很理想,因为和我们主要做的不太吻合 ...谢谢分享,不知道去他们那听一天会不会学会使用这个东西。
minibaby 发表于
谢谢分享,不知道去他们那听一天会不会学会使用这个东西。这个要看彭博培训的课程安排的,一般他们不会着重讲基本使用,平时开的课程都是很专业的专题课,你可以考虑看看我的一个文档的,是我精心制作的关于证券代码的介绍及在彭博上的使用,不过是收费的。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为做大做强论坛,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合作咨询电话:(010)
广告合作电话:(刘老师)
投诉电话:(010)
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loomberg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