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农信信贷员考试要好处费怎么办,但我已经给了,求解

转型中的中和农信 公益性小贷探索转型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和农信1%不良率的秘诀:九成客户是女性
来源:信阳融贷通&&&&更新:日&&&&发布:日
关键词:&&
从带有NGO性质的扶贫组织,转型为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再到建立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下称“中和农信”)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微型金融”发展之路。带有公益性质的中和农信服务着金融体系最末端的弱势群体,单笔贷款不足1万元,但却实现了连续6年盈利,并保持着不超过1%的低不良率。在微型金融的“效益”与“公益”问题上,中和农信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两者兼顾“介于公益性和商业性之间。”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文如是描述如今的中和农信模式。在他看来,就客户群体而言,中和农信与NGO组织类似。但从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上看,又完全是商业机构的运作。“从NGO转型成为专业的小额信贷机构,是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运营能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建立更好的可持续模式。”刘冬文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很难获得社会资金。而另一方面,他指出,只有按照商业化的原则和市场化的机制来运作,才可以按照市场化的标准要求规范员工的行为。“只有保证了员工的职业化,才有机构的职业化。”根据中和农信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日,中和农信覆盖了全国13个省的53个县,其中大部分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截至今年4月末,中和农信贷款余额7亿多元,有效贷款农户114606户,30天以上风险贷款率仅为0.66%。据了解,目前中和农信总盘子约为8亿元。其中,来自股东和投资基金的自有资金3亿元,从银行做的批发贷款达5亿元。在管理模式上,中和农信采用的是“全国连锁”的方式,即总部在北京,负责分支机构的人员招聘、技术培训和监督管理。而在每个项目县建立一个专门的小额信贷分支机构。这样一来,基层的业务就相对单一化、标准化,只需要按照总部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贷款的审核、发放和回收。因地制宜由于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的局限性,中和农信在贷款产品和风险控制设计上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刘冬文认为,合理的产品设计不仅可以帮助盈利,对于风险防控也至关重要。由于目标客户群体是特定的中低收入农户,所以传统信贷模式中要求有抵押、公务员担保等都不可行。同时,额度也不能太高。据介绍,目前中和农信的最高贷款额度为5万元,但也仅限于南方相对较发达的地区,而北方贫困县地区的最高额度仅为1.2万元。整体来看,平均单笔贷款不到1万元。另外,在还款环节,中和农信采取的是“整贷零还”而非传统的“整贷整还”。“因为农民的现金流是每个月都能收回一点,如果每个月都还一点款,相对风险也会小一些。”刘冬文表示。由于北方和南方地区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存在差异,在风控的设计方面也有所不同。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是“五户连保”模式,南方则以个贷居多。刘冬文也指出,南方地区不宜采用“五户连保”的模式,一方面是当地居民的文化特性决定的,南方地区邻里间的关系相对疏远。而北方地区相对地广人少,邻里关系比较紧密。另一方面,“五户连保”的资金需求应该是差不多的,否则大家承担的风险不平均,很难组合在一起。但南方地少人多,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人比较多,所以每户对资金的需求不同。从数据上来看,中和农信似乎对女性更加青睐。截至2012年4月末,114606名有效客户中,女性客户比率占到91.93%。刘冬文告诉本报记者,按照规定参与“五户连保”的连保人必须是自愿加入的已婚妇女,“这也是风控的重要一步”。他进一步解释到,一方面这保证了妇女的知情权,因为在农村地区,男方贷款时不一定会告之女方,但女方要贷款一定会跟男方商量。而另一方面,相比男性常常外出务工,女性更加稳定,这样更便于“监控”风险。万一出现还款问题,男性比女性外逃的可能性更大。不仅是客户,中和农信在招收信贷员时也更倾向于女性。目前,女信贷员占总人数的47.96%。
本文来源&&
&&&&分享到:
融资总额:990万元
融资进度:已结束
OTC挂牌上市
融贷通协助全国范围中小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帮助中小企业上市辅导、企业改制、财务顾问、融资贷款、品牌包装、基金设计等,咨询热线:400-086-0275
快速申请贷款
请确认手机号码无误,提交申请后,客服会联系您,为您免费定制方案。
客服热线:
400-086-0275
客服邮箱:
总裁信箱:
商务合作:
扫码关注融贷通微信
关注融贷通官方微博
Copyright & 2008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 葫芦岛日报 --
版次:[A11]
中和农信红遍村落
本报讯 在绥中县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农民组成的团队,利用六年的时间,踏遍了绥中的山山水水,走遍了绥中的村村落落,他们就是县扶贫办的亮点工程——中和农信小额贷款项目,专门为农村妇女发放小额金融扶贫贷款。截至到今年10月27日,为全县20个乡镇的农村妇女发放小组五户联保贷款3050万元,11月发放了第一笔个人信用担保贷款3万元。收益人群覆盖全县20多万人口。六年来,该机构累计为全县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1亿多万元。  
小额信贷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和省扶贫办联合合作的一个金融扶贫贷款项目,目前,建昌、兴城等20家扶贫办也相继开展了该项目。小额信贷项目,一直坚持为农民低收入群体,提供微型创业资金10000元的贷款支持,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改变原有理财和生活方式,坚持五户联保的信用贷款,让农村妇女无论居住在王家店乡的王台村还是永安堡乡的永安村,无论距离多么遥远,贷款金额哪怕只有5000元,只要农民需要,愿意承担联保信用还款责任,贷款都会准时送到农户家,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就是这样的团队,在扶贫办小额信贷项目负责人严格监管下,所有农村信贷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使得项目运营6年来,无一例投诉信贷员吃拿卡要现象,所到之处,无一不受到欢迎。正是坚定的为农民服务的思想,使得金融扶贫贷款,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把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深入到农村的各家各户。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小额信贷项目,让各个乡镇的农村妇女、家庭更多的了解中和农信,知道中和农信,有这样一个上门送款到家的贷款项目和机构,中和农信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各个乡镇的街道两旁悬挂中和农信红色条幅,火红色的条幅激励着农民致富的决心,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发家致富,中和农信红遍绥中的村村落落。  
今年10月份,随着项目的发展,中和农信在万家、永安堡等乡镇准备招聘信贷员开展贷款业务,并积极拓宽了贷款条件,加大为城乡妇女发放个人担保贷款的金额。个人担保贷款的开展,无疑使小额信贷项目越来越规范化。同时,也调动了越来越多的贷款机构关注农村、关注农民,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贷款资金支持,建设美丽绥中。(曹凤懿)&
&& (不填默认为匿名)
《葫芦岛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贷员工作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