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收到养老金小确幸消费养老金是不是骗人的

重庆男子收到陌生短信 逗“骗子”弄到1.8万元_新闻频道_滨州传媒网
重庆男子收到陌生短信 逗“骗子”弄到1.8万元
摘要: 近日,武隆县警方接到一名当地建材老板杨先生的报警求助。此时,谢某猜测对方可能不是骗子,而是发错短信认错人,但他被这笔意外之财蒙蔽了良心,关掉手机,让对方联系不上他。
推荐关键字 骗子 谢某 民警 诈骗罪 刑法
近日,武隆县警方接到一名当地建材老板杨先生的报警求助。前几日,杨老板用手机给多名经销商发付款通知,不料发短信时输错电话号码,信息被一名在陕西省的煤矿工接收。煤矿工以为是骗子短信,将计就计,轻松骗取杨老板18000元。
输错号码转款上万元给陌生人
接警后,民警了解到杨老板经常通过电话进货和网银转款。事发当天,杨老板在工地上跑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躺在沙发上休息,同时拿出手机给多名经销商转账。
杨老板不确定一名经销商的一批样品是否发货,于是给对方发送一条短信,注明了收件地址、联系人和电话号码。不久后,对方短信回复:“什么意思?”
对此,杨老板发短信称:“把样品发过来,我明天就给你打款。”对方回复说,已经发货,并附上了收款账号和账户名。杨老板说,他和这名经销商打过多次交道,便转了18000元。
随后,杨老板发信息说,如果货款不足,下次再补给对方。见一直无短信回复,杨老板打电话询问,没想到这名经销商说没有收到钱。杨老板立刻查看短信记录,发现自己将经销商的手机号码输错了,误将末尾的3输成2,把钱转给一个陌生人提供的账号。
此时,拨打短信联系的号码,发现已经无法接通,他随即报警求助。
逗骗子煤矿工收到意外之财
经调查,民警发现收款人是一名在陕西省某煤矿打工的四川籍中年男子谢某。警方在四川省广元市将谢某抓获。
谢某向民警交代,他开始收到短信时,以为对方是骗子,想逗一逗骗子,就试着和对方聊了起来,没想到对方说要打钱给自己,便将计就计,谎称样品已发,还提供自己的户名和账号。不料,对方真的给他转了18000元。
此时,谢某猜测对方可能不是骗子,而是发错短信认错人,但他被这笔意外之财蒙蔽了良心,关掉手机,让对方联系不上他。
十多天后,谢某见没人找他,就跑到银行将钱转移到另外的银行卡上,并取走几千元用于回四川老家的花销。
被捕后,谢某非常后悔,他说:“平时经常收到打钱之类的骗子短信,以为这次也是骗子……这么多钱相当于我大半年的工资。我认为这是对方自己打错了,不是我故意骗他的,即使不还也不会犯法,于是把钱占为己有。如果早知道这算违法犯罪,我就不会要这钱了。”重庆晚报首席记者夏祥洲
打款短信不要理
谢某收到短信后,以为对方是骗子,逗逗骗子并不违法,但后来他虚构事实,让对方将钱转到自己的账号,收到钱后,他还进行转移和使用。民警表示,根据《刑法》规定,谢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目前,谢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谢某收钱后,主动联系打款人,积极退还,则构不成诈骗罪。但是,谢某抱着逗逗骗子的心态,没想到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让自己成为诈骗犯。
民警表示,平日,我们经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对方要求打款或者提供银行账号,不管是真是假,为了避免被诈骗,我们都应不予理睬。
民警提醒,大家在转账时一定要细心操作,事后需电话确认。同时,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凡是以中奖、退货、赠品等名义要求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前往当地门市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咨询,切莫轻易透露信息给他人。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9/29 10:45
09/24 15:12
09/24 15:10
09/23 10:31
09/23 10:03
09/15 11:36
09/08 09:21
09/08 09:13
09/08 09:09
09/08 09:02
09/29 09:14
09/28 14:53
09/28 14:51
09/25 08:28
09/25 08:26
02/27 15:03
02/09 13:38
02/05 16:59
01/14 10:32
12/18 09:50
09/16 15:48
09/16 14:35
09/11 17:46
09/10 17:32
09/10 17:24
滨州传媒网微博:/bzcmw
滨州传媒网微信公众号:bzcm_2013
鲁ICP备号 滨州网警
滨州传媒集团主办 版权所有
山东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邮编:256603家长收到开学短信原是骗子恶意链接
作者:陈浩
  本报讯  (记者 陈浩)马上就要开学了,这几天,接连有家长向本报反映,收到“学校”通过短信发来的“一封信”。警方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小心骗子!  家住青浦区的张先生反映,前几天,他收到一条短信:“***家长你好,即将面临开学,这是学校对上学期各位同学在校的评价和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张先生说,短信开头提到儿子的名字,这让他一开始并未产生疑问,但后来发现短信最后附了一个链接,才开始警觉起来。记者拨打发送上述短信的手机号码,证实手机归属地是佛山。另外,家住区的马小姐也收到了类似短信。  青浦警方表示,如果有家长轻信短信,点开链接,就会“中招”――手机会自动下载并安装恶意软件,然后手机里的通讯录、网银、密码等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另据向教育局核实,学校没有发过此类短信。
(责任编辑:HN666)
08/24 05:1508/23 18:0408/18 07:1708/17 15:0108/16 11:1507/16 20:3807/07 05:4107/06 15:15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位是不是消费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