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井柏然的字是什么字体体 如下图 或者类似有什么字体介绍

来自子话题:
我的理解是,你遇到了这样的状况:&br&&a href=&http://cl.ly/4Y3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l.ly/4Y3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如果确实如此,这不是简单的粗细问题,是两种字体被混合了(想象一下把微软雅黑和华文细黑杂乱地混在一起用吧)。&br&原因是:&b&字体优先级不正确&/b&。&br&&br&只是把系统语言设置为“English”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真正导致这个的是在“多语言环境”设置的“语言”列表中,&b&“日本語”位于“简体中文”和“繁體中文”之上&/b&(而 iOS 的初始英文状态下,“日本語”正是排在英文之下、中文之上)。&br&在这个“语言”列表中,不仅顶端的那一项控制系统语言,其余项目的顺序也对多语言的处理有影响。&br&&br&我们都知道日文中有很多汉字,它们大多和中文汉字很像。实际上,在如今最常用的文本编码(Unicode)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以及韩文等书写系统中的大多数汉字是共享编码的。而在网页或程序界面中遇到一个字符时,iOS 会按照“语言”列表的顺序套用各个语言的默认字体来试图显示这个字符。&br&&br&这样,当&b&“日本語”&/b&排在中文之上,iOS 会先套用日文字体(Hiragino Kaku Gothic ProN),如果在日文字体中没有这个字,就按照列表顺序套用下一个语言的默认字体,直到轮到中文,在中文字体(iOS 中,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都默认使用一套衍生自华文黑体的字体,分别叫 Heiti SC 和 Heiti TC,它们的风格是接近的)中总算找到了。&br&于是,因为一段文本中有的字能在日文字体中找到,而有的只存在于中文字体中,这段文本就&b&混杂着用了日文字体和中文字体&/b&。&br&&br&但因 iOS 为日文和中文提供的默认字体风格很不一致(最显著的就是日文字体的“粗体”比中文字体的粗多了,另外还有多方面的区别,包括高度),于是文本效果就很不好了。&br&&br&- - -&br&&br&另外,顺便在此吐槽:&br&Mac OS X 和 iOS 什么时候才能用 Hiragino Kaku Gothic 这个风格统一 CJK 啊!&br&现在 Mac OS X 已经有了 Hiragino Sans GB(简体中文),但繁体中文的 Hiragino Sans CNS 在最后关头被撤掉了,而韩文那边似乎没有动静。&br&而 iOS 现在倒是用华文黑体的风格统一了 CJK(内置 Heiti SC、Heiti TC、Heiti J 和 Heiti K),尽管没有都设置为默认吧。
我的理解是,你遇到了这样的状况:如果确实如此,这不是简单的粗细问题,是两种字体被混合了(想象一下把微软雅黑和华文细黑杂乱地混在一起用吧)。原因是:字体优先级不正确。只是把系统语言设置为“English”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个…
- - -&br&注意:此答案写于2012年,已略有过时。&br&- - -&br&&ul&&li&屏幕字体的&b&技术门槛&/b&高。&br&我们可以看到西文的屏幕字体也是远远少于印刷字体的。屏幕字体要在十几像素见方的屏幕空间内呈现清晰的文字,对西文来说都需要点阵、hinting 或高质量的抗锯齿算法才行,对结构复杂的中文来说难度更大。&br&Windows 在 ClearType 之前都用点阵字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在 ClearType 出现之后用针对 ClearType 的 hinting 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都不太好,ClearType 只是把「点阵」这个技术门槛变成了「针对 ClearType 的 hinting」。&br&Mac OS X 用优质的亚像素抗锯齿算法来保证字体的清晰,没有 hinting 信息的中文字体效果也很不错,但 Mac OS X 的字体渲染方式不是主流,字体设计者还是必需面对 Windows 这一主流操作系统带来的技术门槛(点阵或 hinting)。&/li&&li&中文字体在屏幕上&b&变化花样的余地太小&/b&。&br&在同样十几个像素见方的空间里,西文字体完成基本的字母显示任务之余有许多空间可以用于展现风格,但中文字体连最基本的粗体都不容易处理,更不必说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以 Windows 的点阵字体和糟糕的 ClearType 为甚,但在 Mac OS X 里会好得多。&/li&&li&中文屏幕字体仍然处在「&b&动不得&/b&」的时代。&br&人们在太多年内习惯了一两个屏幕字体(中易宋体等),而不像西方人一样不断接触种种不同的字体,于是对这样少数的几个字体依赖过强。&br&中易宋体的点阵效果太过特殊,连微软自己都没有把从中易宋体到微软雅黑的过渡解决好,导致大量用户仍然不愿意迁移到新的字体技术。&/li&&li&&b&利益驱动不足&/b&。&br&印刷字体直接从出版商、设计师、电视媒体等地获得收入,而屏幕字体向来依赖操作系统的推广,这个门槛很高,因为操作系统并不需要很多种屏幕字体。&br&尽管最近有了 web font──&/li&&li&但中文字体&b&没有受到 web font 推动&/b&。&br&西文字体最近的为屏幕优化的浪潮是由 web font 推动的,涌现了许多刚刚为屏幕优化并获得 hinting 的优质印刷字体。&br&但中文的 web font 技术还不成熟,尽管 Monotype 旗下的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已经提供应用专利技术的中文
web font 服务,但它在 Windows 这一最主要的平台下还是不好用(正文字号下,中文字体没有点阵或 hinting 的话,在 Windows 里是没法看的),没能推动中文
web font 的浪潮,也就没能促进大家努力去跨越中文屏幕字体的技术门槛。&/li&&/ul&
- - -注意:此答案写于2012年,已略有过时。- - -屏幕字体的技术门槛高。我们可以看到西文的屏幕字体也是远远少于印刷字体的。屏幕字体要在十几像素见方的屏幕空间内呈现清晰的文字,对西文来说都需要点阵、hinting 或高质量的抗锯齿算法才行,对结构复杂的…
&怎么做出来的?& 从盗版字体下载网站上找到所需的字体, 下载并安装, 然后 biā 到视频上.
"怎么做出来的?" 从盗版字体下载网站上找到所需的字体, 下载并安装, 然后 biā 到视频上.
你得认栽,栽在仿宋_GB2312上了。我也猜测你还在用Windows XP。&br&同样是中易的仿宋体,&b&仿宋_GB2312&/b&和其后叫&b&仿宋&/b&的差别,除了字数不同外,还有glyph处理细致度。&br&仿宋_GB2312字体本身的glyph就有问题,就是笔划未合并,所以就是你不加粗,大字号打印出来就会出现空白点。加粗后效果会更明显。这些glyph的实际情况是这样(注意我画圈的地方):&br&&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b216bb4ff2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b216bb4ff2e_r.jpg&&&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982c34b07f3a4df0cf47b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982c34b07f3a4df0cf47be_r.jpg&&&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9bd2a855dc31e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9bd2a855dc31eea_r.jpg&&&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504e07a946ba79ca72745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504e07a946ba79ca727452_r.jpg&&&br&基本上,这个算半成品,把笔划拼完之后,需要过一遍让轮廓合并,但是&b&仿宋_GB2312&/b&并没有做这一步处理。&br&这个问题在随后的升级版的&b&仿宋&/b&里面得到了修正。如下:&br&&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27d3c58d8df65cef36e819f047db8d3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27d3c58d8df65cef36e819f047db8d30_r.jpg&&&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a78dcab4253bdaa9df818a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a78dcab4253bdaa9df818a2_r.jpg&&&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db419d4de44b4da4c4c95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db419d4de44b4da4c4c953_r.jpg&&&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1045& src=&/0c6ae9ce182baf8f8e5b4d423f0c3f6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0c6ae9ce182baf8f8e5b4d423f0c3f69_r.jpg&&&br&&b&总结&/b&:你不用其他厂商的仿宋体也无所谓,你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升级系统或者升级中易的仿宋体。如果你连升级都不想升,那谁也救不了你。少扯淡,没功夫跟你们纠缠。
你得认栽,栽在仿宋_GB2312上了。我也猜测你还在用Windows XP。同样是中易的仿宋体,仿宋_GB2312和其后叫仿宋的差别,除了字数不同外,还有glyph处理细致度。仿宋_GB2312字体本身的glyph就有问题,就是笔划未合并,所以就是你不加粗,大字号打印出来就会出…
以下言论中的“Helvetica”使用其&b&广义概念&/b&,包含目前最常见的 Helvetica、Helvetica Neue 等相关版本。&br&这些相关版本之间的差异比 Arial 和 Helvetica 的差异小得多。而 Helvetica Neue 在字体设计方面的提升是 Arial 完全无法媲美的,所以不予讨论。&br&&br&- - -&br&&br&因为其实我也不是很偏爱 Helvetica,我更乐于把这句话倒过来说:&br&&b&我真的认为 Arial 比 Helvetica 难看&/b&。&br&&br& Helvetica 和 Arial 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笔画末端的处理。前者保持严格的横平竖直,但后者倾向于依照笔画的走势而允许末端的“切口”有一定的倾斜。&br&&b&我喜欢极端一些的美感&/b&——既然你是如此一个面无表情的冷静字体,就不要在一些细节上又显得轻浮。Helvetica 坚实的形式是彻底的设计结果,黑白关系着实非常稳定;而 Arial 作为一个“兼容版”,不得不保留原版的大多数特性,又得很不自由地做一些变化,结果就很不纯粹。&br&&br&Arial &b&最让我忍不了的&/b&是它的“R”,那条腿的处理和整个设计都不搭调,在大尺寸的 regular 时尤其怪异,让人非常不舒服。尽管很多人也不喜欢 Helvetica 的“R” [1],包括我也觉得 Helvetica 的“R”不是那么好,但相比之下 Arial 的“R”实在太傻了。&br&&br&只要有 Helvetica 可用,我是绝对不会用 Arial 的。&br&&br&- - -&br&&br&另外,@吴涛 的回答让我想起来 hinting 的事。&br&毕竟 hinting 基本只在 Windows 上有效,所以 Arial 也就只在 Windows 上能发挥它的小字号优势——不可否认的是,Arial 确实是前 ClearType 时代 Windows 里最好的几个正文字体之一(还有 Verdana 和 Tahoma 等)。但介于 Helvetica 在 Windows 上一般不会存在,Windows 上对二者的比较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 Arial 在和 Helvetica 共存的场合还是都处于劣势。&br&&br&而几位提到的 Helvetica 字体家族的丰富字重变体(尤其是 Helvetica Neue),确实也是 Helvetica 的优势。不过对我来说这个更像是“好用”。&br&&br&又及,刚刚看到 @“Rex Chen” 在三四年前写的一篇文章,态度比较温和,我很赞同:&blockquote&對於 Helvetica 命運不忿其實更多的是對設計歷史和設計文化的尊重,對於 Arial 的鄙視和嘲笑更多的是對商業的投機行爲和對設計傳統的踐踏的鄙視和嘲笑。&br&&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200&/span&&span class=&invisible&&7/04/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 - -&br&&br&
[1] 关于 Helvetica 的“R”和其他不足,可以看看 @espiekermann 的这条 tweet 里介绍的 Neue Haas Grotesk 的介绍页:&blockquote&if you don’t like Helvetica’s R, check Neue Haas Grotesk by Christian Schwartz: &a href=&http://bit.ly/g2rRq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it.ly/g2rRqx&/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espiekermann/status/2252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spiekerman&/span&&span class=&invisible&&n/status/2252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以下言论中的“Helvetica”使用其广义概念,包含目前最常见的 Helvetica、Helvetica Neue 等相关版本。这些相关版本之间的差异比 Arial 和 Helvetica 的差异小得多。而 Helvetica Neue 在字体设计方面的提升是 Arial 完全无法媲美的,所以不予讨论。- - -因…
来自子话题:
这个效果主要是利用 Unicode U+0300 到 U+03FF 区的组合标记 (combining marks) 实现的,这些标记本身没有水平 advance,只会重叠在前一个非 combining mark 的字符上。&br&&br&比如这里,其实组成就是首先一个 U+002E,也就是 .,然后放一堆 U+0338,也就是你看到的斜杠,这个斜杠也叫 NON-SPACING LONG SLASH OVERLAY,就是负责重叠在一起用的,它没有垂直 advance 也没有水平 advance,所以后一个字符总是会叠在前一个上面,越叠越黑;然后接着用 U+0328,也就是延伸到下面的一圈圈的图案,每个是其中的一环,这个字符叫 COMBINING OGONEK,它有垂直 advance 但没有水平 advance,所以后一个字符会接在前一个的下面而不是后面。第二组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先放一个 . 然后接多个 U+0338 和 U+0328。
这个效果主要是利用 Unicode U+0300 到 U+03FF 区的组合标记 (combining marks) 实现的,这些标记本身没有水平 advance,只会重叠在前一个非 combining mark 的字符上。比如这里,其实组成就是首先一个 U+002E,也就是 .,然后放一堆 U+0338,也就是你看到…
樓上諸位的答案都看了,不得不佩服幾位知友思路之廣、分析能力之強,不過各位可能忽略了一點:樓主談的是中考,而如今的中考、高考幾乎都是電腦閱卷。&br&&br&電腦閱卷時,所有試卷都是掃描後錄入電腦的,不管你用什麼顏色的筆寫字,閱卷老師看到的都是黑色筆跡。我曾參與中考閱卷,敝校近幾年也都是電腦閱卷,但我從未在電腦閱卷時見過別的顏色的筆跡。剛才向負責掃描的同事請教,得知掃描時系統默認設置就是黑白色,所以,樓主所謂用藍色閱卷老師會眼前一亮的做法,其實是一廂情願,實際情況是——&b&閱卷老師只會眼前一黑。&/b&只不過有的黑得深一些,有的黑得淺一些而已。嘿嘿,我這算不算高級黑?&br&&br&不溫馨提示:如果你的藍色墨水偏淡,掃描後可能不夠清楚,閱卷老師看得費眼,或有弄巧成拙之憾。&br&&br&樓主的老師講這話的時候,或許還是紙質閱卷的時代吧。但是,我認為即便是紙質閱卷時代,這種方法也不可取,因為&b&中考、高考明確要求使用黑色筆,違規使用藍色墨水,有標記試卷舞弊之嫌&/b&。&br&&br&但是,這位老師的思路是很難得的:能考慮閱卷老師的感受,視野已經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畢竟絕大多數考生都只顧「備考」而不知「備考官」,忘了「知己知彼」的古訓。&br&&br&不過,從我的閱卷經驗來看,拋開答題內容,考生最有優勢的地方不是他用什麼顏色的筆,而是他的書寫。字寫得好,閱卷老師自然眼前一亮,字寫得醜,甚至醜得像墨豬,像豆芽,像抽筋一樣,老師便會眼前一黑。現在學生的整體書寫水平下降得厲害,所以,現在寫得一手好字,優勢比從前更大。&br&&br&=============================&br&&br&昨晚看到了相關問題中&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200fc224b3d6fdbdf2aacb& href=&///people/200fc224b3d6fdbdf2aacb& data-tip=&p$b$200fc224b3d6fdbdf2aacb&&@杨镝&/a& 老師的回答,可參看: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在三天内快速练成讨高考阅卷老师喜欢的字体?&/a&
樓上諸位的答案都看了,不得不佩服幾位知友思路之廣、分析能力之強,不過各位可能忽略了一點:樓主談的是中考,而如今的中考、高考幾乎都是電腦閱卷。電腦閱卷時,所有試卷都是掃描後錄入電腦的,不管你用什麼顏色的筆寫字,閱卷老師看到的都是黑色筆跡。我…
正面回答一下题主吧。&br&&br&&blockquote&感觉有些字体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例如Georgia 和 Times New Roman。&br&&/blockquote&&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a14639dcf87a5e07729ace2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14639dcf87a5e07729ace2d_r.jpg&&上面是 Georgia,下面是 Times New Roman,其不同之处已经显现了。如果看不出来没关系,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得更清楚。&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aa79f0ecf83d6aec4e8e59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a79f0ecf83d6aec4e8e595_r.jpg&&&br&将这两款字体的 Bold 字重放出,差别立现。Georgia 的字宽总体比 TNR 要大,并且前者在一些极细线(Hairline)如 e 的末尾处把笔画加粗了不少。&br&&br&至于为什么。Georgia 是一款&u&屏幕显示字体&/u&,整体设计都是围绕屏幕显示效果进行的,加厚了衬线,屏显做的渲染提示(hinting)也比 TNR 全面,全力确保屏显效果优良。&br&&br&而 Times 则是彻头彻尾的&u&印刷字体&/u&出身,服务《泰晤士报》多年才退役,最终沦落为 Windows 的屏显字体也不过最近三十年左右的事情,只有为报刊印刷油墨控制的考量,hinting 也只有补救功效。&br&&br&要论 Times 和 Georgia 在字形上的区别,那么乍一看视觉上是很近似的,但一谈到功能,许多设计思想不同的细节就彰显出来了。&br&&br&&blockquote&那设计那么多字体(主要是英文)的作用是什么呢&/blockquote&&br&来看看下面这俩字体:&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d0feef577dd4c6f03f4af60e46d0b96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0feef577dd4c6f03f4af60e46d0b96d_r.jpg&&上面这款是经典字体 Didot Headline(Linotype 出品),下面这套是基于这类风格设计出来的 Celeste(Fontfont 制作),它们都是彰显同一时代风格的作品,为什么要另外做过一套?&br&&br&原因是:Didot 是&u&标题字体&/u&,Celeste是用于&u&正文字号&/u&,故 Didot 保留了极其纤细的 hairline,而 Celeste 为了匹配正文,只体现优雅锐利的视觉印象,而将 hairline 全部加粗至合适。&br&&br&你还可能发现,Celeste 的 S-a 之间的距离特别别扭,似乎比其他字母对的间距都大不少。这也是为正文字号印刷的视觉平衡做考量,这一点跟 Fontshop 的员工确认过:&br&&br&&blockquote&FF Celeste is targeted towards text sizes, that is why its spacing &br&is somewhat loose. It is normal that it looks a bit off when viewed in &br&very large sizes.&/blockquote&&br&So,不同的字体也有不同的使用场合的考虑,甚至同一个字体家族里也有为不同字号而设计的「光学尺寸(Optical Sizes)」,例如 ITC 的 Bodoni 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这里谈论不同的字体,就不再说了。&br&&br&&blockquote&其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还是Helvetica他们几个。 到底换一种字体会对graphic design有多大的差别呢?&/blockquote&&br&使用频率最高不代表设计师不需要其他的选择。&br&&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0a955a1ce31fd65c2911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0a955a1ce31fd65c29118f_r.jpg&&&br&这是大名鼎鼎的因果律(咦? 效率应用 IFTTT 的页面,用的是答主非常喜欢的 Avenir Next。这套30年前设计好的字体在最近十年才得到爆发性的使用。&br&&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5e4fa542faa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e4fa542faac_r.jpg&&&br&这是博客平台 Medium,博文内容用的是 Freight Text,一款风格不同于 Times 的正文字体,2005年才被设计出来,是不少设计师偏好的风格。&br&&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97afdd908a5b99cb78fe5bf4b81513f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7afdd908a5b99cb78fe5bf4b81513f7_r.jpg&&&br&这是 Airbnb,用字是 Lineto 的 Circular(定制版),他们或许更偏好小众厂商的新意。&br&&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0041fec2460daa6c91ea4e1f4ecb877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0041fec2460daa6c91ea4e1f4ecb8771_r.jpg&&这是希拉里竞选活动官网,蓝色口号用的是什么字体?Sharp Sans,由 Lucas Sharp 设计,在被发掘出来之前籍籍无名,泡在孵化器里,接连被三星(定制为 Samsung Sharp Sans)和希拉里官网(定制为 Unity) 选用后前途可期。&br&&br&谁说设计师一定要用 Helvetica 了,只有盲目崇尚「一套字体打天下」的设计师,或者为了受众上的稳妥安全而选择无倾向字体的设计师或公司才会选 Helvetica,其他设计师大概不会没有自己理性的思考吧。&br&&br&我要稍微显示这套工具的炫酷感,就用 Avenir;&br&我要提供屏幕上易读的字体,我可以选择 Freight Text;&br&我要展现安定温暖的风格,就选 Circular;&br&我要展现我坚定的竞选理念和「铁娘子」风范,Sharp Sans 是不错的选择。&br&&br&不同的需求造就了不同字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br&&br&甚至回过头来看题主说的 Helvetica,不满其设计的人也有很多。&br&&br&&img data-rawheight=&388& data-rawwidth=&569& src=&/469dccbeacad275e4388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469dccbeacad275e4388b_r.jpg&&比如说这位 Bruno Maag,一心想干掉 Helvetica,自己弄出了个 Aktiv Grotesk 字体。(图片来自 Create Review)&br&&br&当然更多人想到的是改良 Helvetica。&br&&br&&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720& src=&/f42cdec501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f42cdec5015_r.jpg&&&br&有不满 Helvetica 在照排时代和数字化时一些细节被劣化,找出设计原稿重新复刻的 Neue Haas Grotesk。&br&&br&&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720& src=&/beae6ed7d1dc2eed69ab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beae6ed7d1dc2eed69ab1_r.jpg&&有直接融合了 Helvetica 和 Univers 的 Haas Unica。 &br&&br&字体设计师的偏执程度如此,平面设计师似乎也乐意看到这些偏执,乐于尝试这些字体。&br&&br&真的没有人比他们更偏执了。
正面回答一下题主吧。感觉有些字体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例如Georgia 和 Times New Roman。上面是 Georgia,下面是 Times New Roman,其不同之处已经显现了。如果看不出来没关系,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得更清楚。将这两款字体的 Bold 字重放出,差别立现。Geor…
如果你熟知汉字印刷体的演变过程,就明白,书法或手写字体,与印刷体有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版刻体在最初其实就是楷体,受制于刀、木的性质,笔画不如手写楷体那么圆润。其实民国年间产生的仿宋体,基本可以算真正的“宋体”。宋以降,为了减少不良率(其实就是刻错、刻坏),刻字工人适应了木纹的特点,字体最终变成了横平竖直,直到明代,基本成型。在这一过程中,版刻体受到了大量文人墨客的责难和鄙夷,在他们眼里,这种字体没有艺术感可言,“匠人皆能为之”。&br&&br&明清两代产生了另一种楷体书体,即所谓馆阁楷(明称台阁)。特别是在清代,馆阁楷的地位放到现今,就是法定的“公文用字”。馆阁体也是不受文人们待见的字体,最有名的就是龚自珍的事例。&br&&br&但以上两种字体,虽则受人诟病,却使得汉字的易读性大大提高,现代中日韩的印刷字体,几是脱胎于此。也使得汉字的审美分成了两个方向,一则为书艺之美,不讲求个个字端正平衡,大小亦可不一,字字呼应,有节有奏,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整体一气呵成,字型规范也不严格(一句话说不完,反正涉及精气神之各个方面);二则为匠气之美,讲求每个字的端正平衡,笔画匀称,大小统一,灰度均匀。后来以宋体(明体)为骨架受西方影响产生的黑体,以及再后来一大堆的艺(我)术(恨)字体(综艺体),都属于后者。&br&&br&六七十年代开始,产生了一批由书法字体翻刻而来的字模,其中题主所列“任政行楷”便是其一,其它有名的,如“舒同体”、“启功体”等等。&br&&br&首先从书法上来说,任政先生、启功先生均属大家级别,其书法水平不容怀疑(此处不评舒同),但为什么翻刻出来的字体却总是被人怀疑,除了用多了、用滥了之外,其重要原因,就是上面花了几大段所描述的:书法字体与印刷字体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这里并不是说书法字体不能作为印刷字体,但是在字体制作上,特别是写稿时,将会花费更多的功夫。印刷体所要求的字字平衡、字字端正、大小统一、灰度均匀可以说与书法是相悖的。举例来说,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在现代这个人人不通书法的情况下,算得上国宝级的了,但日本翻刻的田楷(森泽欧体楷书),依然让部分人失望。&br&&br&所以,一套书法字体的品质,并不由写稿人的书法水平决定。这是在“书法”与“匠气”之间平衡,而最后却两面不讨好的结果。&br&&br&在将来,是会有解决办法的。在没有解决办法之前,个人认为,平面设计中除非单个字或少量字时可以用这类字体,而其它情况尽可能不用(我本人不是做设计的,若看法不对,请见谅)。而大量想用书法字体的街头招牌,如果公司有钱,还是尽可能请人写吧,不要再用这类字体了。&br&&br&前面提到解决方法,现在懒得去找出处了,大致是:Adobe日本公司利用OpenType开发了一套书法字体,每个字可能会有多个Glyph,字字并不等宽(竖排时字字不等高)。设计师在排版时,可以选取其中最适合场景的那个Glyph,而使得整体版面更接近于书法效果。这则新闻我大致是两三年前看来的,太懒了,有兴趣者可以找姑哥和度娘。
如果你熟知汉字印刷体的演变过程,就明白,书法或手写字体,与印刷体有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版刻体在最初其实就是楷体,受制于刀、木的性质,笔画不如手写楷体那么圆润。其实民国年间产生的仿宋体,基本可以算真正的“宋体”。宋以降,为了减少不良率(其实…
方正终于要有一套成熟的现代黑体了。&br&&br&方正近些年的正文新字体基本都沉溺于大中宫、扁字面、小字距的实验中。事实证明这些旨在加强横排行气的尝试并不太成功。做过头了。&br&现在,经过了疯狂的青春期(博雅宋、雅宋、韵动黑、雅黑/兰亭黑这些实验派肥大字体,正黑这样遭滥用的装饰性字体等),方正终于开始生产成熟的字体设计了。&br&&br&这很明显是从悬崖边缘的兰亭黑往回撤了一步。&br&中宫扩张得不那么夸张了,字面比例合理一些了。没有喇叭口,横竖笔画完全是矩形,但撇捺点钩的末端切为弧形——感觉弧形切角在居中的几个字重上过于尖锐,和横竖笔画的直角切口不太协调,在居中的几个字重上尤为明显。所以似乎笔画设计不够妥当,有些时候让人想起糟糕的蒙纳黑体。最细和最粗的几个字重表现较好,大概和成熟的骨架设计有关。&br&总体感觉很低调、内敛、不起眼,所以或许不会像兰亭黑和正黑那些夸张的设计那样受到广大病态饥渴美工的滥用。个人很期待,因为这是难得的一套字重齐备、风格简练、均衡匀称的中文黑体。&br&&br&/*「悠黑」这个名字倒是总让我想到「黝黑的套马汉子」什么的……当然我知道是自己联想力过剩…… */&br&&br&样张中又在宣传笔画相交处的视觉修正。这些修正手法在兰亭黑中就用得很猛,导致兰亭黑成为了很均衡、很平面,却有点无聊的一款设计。悠黑也有这个趋势。&br&从超粗悠黑的「尊」下面那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悠黑的确继承了兰亭黑过分谦让的笔画。这种为了间架结构而过分压缩的笔画是兰亭黑和悠黑很乏味的重要原因。&br&&br&另外,这份样张通篇使用正黑,非常恶心(尤其西文——方正真的没有什么西文字体设计能力),只能理解为是方正的营销考量。样张的排版也很糟糕。&br&样张中试图展现字体渲染效果的优势,但展示方式一团糟。我不知道把屏幕截图放大到这种比例之后还怎么能查看字体渲染效果(尤其亚像素抗锯齿时),也不知道 Surface 里的 IE10 有什么代表性,「iMac」里的「Word」更是莫名其妙。&br&呃,Surface 里的 IE10——悠黑不会是要替代方正等线成为 Windows 或 Windows Phone 的默认字体吧?&br&&br&真的不喜欢「如何评价」这种提问方式,但也确实不知如何表达更好。&br&&br&- - -&br&&br&以下针对 &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05cb7f4a0ddb161f779757& href=&///people/05cb7f4a0ddb161f779757& data-tip=&p$b$05cb7f4a0ddb161f779757&&@负二&/a&:&ul&&li&「为什么这两年这么流行重新设计轻量级的黑体,做两款漂亮点的宋体出来不好么」——方正近些年的正文新字体主要有:雅黑/兰亭黑、韵动黑、新报宋、博雅宋、雅宋、兰亭宋、新书宋。正黑这种装饰性字体如果你真要算进去的话那也可以。到底是黑体多还是宋体多?「重新设计」「轻量级」又是什么意思?&br&&/li&&li&「作为软件公司的微软不了解“衬线字体宜做正文,非衬线字体宜做标题”的原则也就算了,作为国内字体界的老大也去跟风,就有点脑子不大清楚」——那称不上什么原则,只是两大字体风格各自优势的一些体现,顶多算是业界共识。大概只有初学者和脑子不大清楚的人才会把这视作原则。&br&「微软不了解」想必指的是微软雅黑——微软雅黑是用作屏幕字体的,这和纸面正文排版是两码事。操作系统默认字体就是应该用无衬线字体/黑体,微软雅黑的失败和宋黑之争无关。&br&退一步说,就算正文必须用宋体,为什么方正做一套黑体就跟风了?上面已经列出了今年来的新字体,方正做的宋体少吗?而且你们就不需要标题字体了是吧?&/li&&li&「用在正文影响阅读,用于标题又太轻佻」——一个只会用宋体排正文、用生硬字体排标题的设计师得多乏味啊。&/li&&/ul&
方正终于要有一套成熟的现代黑体了。方正近些年的正文新字体基本都沉溺于大中宫、扁字面、小字距的实验中。事实证明这些旨在加强横排行气的尝试并不太成功。做过头了。现在,经过了疯狂的青春期(博雅宋、雅宋、韵动黑、雅黑/兰亭黑这些实验派肥大字体,正…
這包括兩方面:&br&&br&實際使用上,是蘋果為未來桌面、筆電屏幕技術升級作準備。&br&Lucida Grande無論設計、字間距,也是為十多年前像素超大顆、惡劣的屏幕閱讀環境而設計(原來的Lucida家族也是為二、三十年前惡劣的噴墨、雷射印刷環境而設計)。&br&&br&然而十多年後的今日在4K屏也將會逐漸普及的世界,跟Verdana一樣在Retina Display這一類比印刷解像度還要高的屏幕,字體不僅顯得粗細對比太大,間距也太闊,欠美觀外也佔太多屏幕空間。Helvetica Neue也是八十年代Linotype內部的設計作品,但他本身字間距較緊湊,字重齊備,此前也投放大量資源維護,在iOS平台上清晰可靠,在Yosemite上菜單的長度大大縮短可見一斑。&br&(然而實際字體專業意見,請參考Tobias Frere-Jones的意見: &a href=&/3031432/why-apples-new-font-wont-work-on-your-desktop?utm_content=buffer2df4b&utm_medium=social&utm_&utm_campaign=buff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Apple's New Font Won't Work On Your Desktop&i class=&icon-external&&&/i&&/a&,我認同他所有看法。)&br&&br&市場策劃上,Lucida Grande跟Helvetica Neue選擇之間隱含的意義,則是蘋果從「專業用家專利」到「擁抱主流市場」形象變身的最後一步。
這包括兩方面:實際使用上,是蘋果為未來桌面、筆電屏幕技術升級作準備。Lucida Grande無論設計、字間距,也是為十多年前像素超大顆、惡劣的屏幕閱讀環境而設計(原來的Lucida家族也是為二、三十年前惡劣的噴墨、雷射印刷環境而設計)。然而十多年後的今日…
哈佛的一个学生想搞一个项目,目的是给语言不通的旅客提供地道的翻译(好像还侧重于让人“一句话知道你不是外地人”这个感觉),至于为什么选择这句话,wiki里面说的是“the phrase was chosen because of its unorthodox nature”,(不明觉厉)。然后全世界给这句话提供翻译的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150种,然后成功成为了一个internet meme.&br&因为成名梗了,还有150多种语言的翻译,一楼给的链接里面用这句话作测试也就很正常了,因为UTF-8最初就是为了改善对部分小语种文字的支持的,以上为个人理解。&br&另外弱弱地说,虽然我不清楚为什么选择吃玻璃这句话,但是那个项目介绍上用的第二个测试短句“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我知道为什么~因为这是最短的包含a~z所有字母的句子~&br&(橙子姐姐萌萌哒)
哈佛的一个学生想搞一个项目,目的是给语言不通的旅客提供地道的翻译(好像还侧重于让人“一句话知道你不是外地人”这个感觉),至于为什么选择这句话,wiki里面说的是“the phrase was chosen because of its unorthodox nature”,(不明觉厉)。然后全世…
最早我认为是与年龄性别有关,比如学生或女生多一些,后来我在一次小范围抽样后发现,竟然也包括男生(成年)和中年人(大叔阿姨)…&br&&br&当时我就开始怀疑人生了,难道非主流蔓延到中老年了?&br&&br&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这与性别年龄没一毛钱关系,是与性格有关,说穿了是为了张扬个性,表达自我。&br&&br&但也透露了一个问题,就是这类人对字体在手机显示所带来的可读性、审美观、展示性、兼容性等存在较为明显的认识不足与判断偏差。&br&&br&比如有的安卓用户替换系统字体(方正全系列换个遍),接着搞“美化”,先把通知栏搞得很有个性,把中国移动改成“人生正道是沧桑”,然后把图标摆成一个桃心,背景换成一张不知道是情侣还是自己母亲的相片,最后把第二屏的文件夹名称改成“X X X 我 爱 你”…&br&&br&换字体其实无可厚非,包括我的安卓机也会换(某圆),但个人建议务必要考虑到字体的展示效果与可读性是否受影响,这是最关键的。&br&&br&否则当你在阅读一些重要信息,或者长篇阅读文章文档的时候,会发现连排版都乱了,甚至是一堆乱码,严重影响了你的正常使用。&br&&br&建议:&br&1、不论中英文,至少字体要规范规整,不影响辨识与阅读;&br&2、不要轻易使用一些root字体软件,如果系统出现乱码别说我没提醒你;&br&3、手机是给自己看的,给自己用的,别让自己的“个性”耽误了应有的良好体验。&br&&br&以上
最早我认为是与年龄性别有关,比如学生或女生多一些,后来我在一次小范围抽样后发现,竟然也包括男生(成年)和中年人(大叔阿姨)…当时我就开始怀疑人生了,难道非主流蔓延到中老年了?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这与性别年龄没一毛钱关系,是与性格有关,说穿了是…
温馨提示:多图杀猫!没有wifi慎点!很长!&br&&br&——————————————&br&&br&字体请买正版授权。&br&&br&——————————————&br&&br&对比Bodoni 正版和盗版放大图。&br&&br&正版放大了是这样的&img src=&/dee_b.jpg&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dee_r.jpg&&&br&&br&&br&盗版是这样的&br&&img src=&/7f97eeeb74b0adeaf7dc3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7f97eeeb74b0adeaf7dc3_r.jpg&&&br&&br&&img src=&/855c0ad2f431f35ac214bfa_b.jpg& data-rawwidth=&1060&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0& data-original=&/855c0ad2f431f35ac214bfa_r.jpg&&中文字体我用的不多,除了自带的字体之外,我拥有的正版是这些&br&&br&&img src=&/1bc4c0f567_b.jpg& data-rawwidth=&205&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5&&&img src=&/33b4a61f8b1d4c0b0cebd_b.jpg& data-rawwidth=&445&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5& data-original=&/33b4a61f8b1d4c0b0cebd_r.jpg&&&img src=&/905ec1a59dc_b.jp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905ec1a59dc_r.jpg&&&br&&br&&br&&br&&br&&br&英文字体如下。&br&&br&其实我想强烈推荐的是我的英文字体,学校给装的,规定不能使用这些字体以外的其他英文字体。&br&&br& Humanist (1460)&br&&img src=&/1713deeddacd3c2b342dedd4e01e0128_b.jpg& data-rawwidth=&183& data-rawheight=&2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3&&&br&Miscellaneous&br&&img src=&/9f82e32c10ea05e3a1ef_b.jpg& data-rawwidth=&211& data-rawheight=&6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1&&&br&Mordern Roman (1784)&br&&img src=&/8ce8d56eccb54_b.jpg& data-rawwidth=&127& data-rawheight=&1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7&&&br&Old style Roman (1495)&br&&img src=&/60b46c99d7b5f07f06c9055fec030bb8_b.jpg& data-rawwidth=&144& data-rawheight=&7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4&&&img src=&/e44d71dbdfaaea_b.jpg& data-rawwidth=&141& data-rawheight=&7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1&&&img src=&/0b7fd44cd340_b.jpg& data-rawwidth=&232& data-rawheight=&7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2&&&img src=&/db37c1dfbbdb834f589ff21_b.jpg& data-rawwidth=&190& data-rawheight=&5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0&&&br&San Serif--Geometric (1928)&br&&img src=&/4ed35cf54d36f2f4d5cd_b.jpg& data-rawwidth=&110& data-rawheight=&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0&&&br&San Serif--Grotesque (1816)&br&&img src=&/35a8f137e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3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San Serif--Humanist (1916)&br&&img src=&/35a8f137e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3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Scripts &br&&img src=&/ba2aab46a223875cdb7f34_b.jpg& data-rawwidth=&149& data-rawheight=&3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9&&&br&Slab Serif (1817)&img src=&/550a2d4bcdffcdd_b.jpg& data-rawwidth=&153& data-rawheight=&1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3&&Transitional (1692)&br&&img src=&/fdbd59e3f1199890dcfda88_b.jpg& data-rawwidth=&186&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6&&
温馨提示:多图杀猫!没有wifi慎点!很长!——————————————字体请买正版授权。——————————————对比Bodoni 正版和盗版放大图。正版放大了是这样的盗版是这样的中文字体我用的不多,除了自带的字体之外,我拥有的正版是这些英文字…
事實上Helvetica Neue要留下來有太多字體設計以外的原因:&br&&br&1)Helvetica Neue在iOS介面,特別在Retina Display上,的確十分legible,也的確有一種中性感覺是其他字體沒有,在這情況下除非政策有大變動,否則不會輕易改變;&br&&br&2)以iOS描準大眾市場的政策,Helvetica/Helvetica Neue作為大眾最熟知、代表小眾品味的字體,在市場策劃上有其策略性考慮;&br&&br&3)從樓主的圖中所見,Avenir明顯代表了一種取向(溫暖、人性化、可愛),跟Apple一直以來選字體的取向(如Myriad、Helvetica、Lucida Grande一類全無特別個性)不同,除非蘋果正進行新的市場策略,否則也不會輕易改變。&br&&br&4)樓主也說了,Helvetica Neue的中性,跟中亞、亞洲地區的黑體相配合,這對於蘋果的全球營銷很重要;&br&&br&如此一來,想像一下市場上有甚麼字體可以取代Helvetica系列的地位,你就可以想像到答案。
事實上Helvetica Neue要留下來有太多字體設計以外的原因:1)Helvetica Neue在iOS介面,特別在Retina Display上,的確十分legible,也的確有一種中性感覺是其他字體沒有,在這情況下除非政策有大變動,否則不會輕易改變;2)以iOS描準大眾市場的政策,Helve…
抛砖~~非专业答,如有疏漏请见谅。
&br&本观点单纯探讨&b&正文字体&/b&,因为正文字体往往比标题字体素质高得多。&br&&br&站在&b&字体字形&/b&设计的角度上来说,中文宋体我没有OTF文件,没办法知道其细节究竟设计得怎样……不过粗略看了下还是有收获的。&br&&br&先说结论:中文宋体(中文部分),以我有限的字体来说,我认为素质相对算高的是&b&汉仪书宋&/b&。 接下来可能是&b&方正新书宋&/b&,但我觉得这两者还不是一个级别的,在我心中汉仪书宋高一个水平。如果按照功能性来分,方正新书宋更加适合纸质粗糙的,而汉仪书宋适合光滑的纸质。&br&&br&日文宋体(明朝体),我认为有三个是我心中地位最高的,字游工房的&b&游明朝体&/b&,字游工房的&b&ヒラギノ明朝&/b&,大日本印刷的&b&秀英明朝&/b&(改刻后)。&br&还有一些质量也非常高的,只是我没那么喜欢。比如:筑紫A オールド明朝、イワタ明朝オールド,A1明朝,小塚明朝,リュウメン。他们各有特色且时代意义、功能性各不相同,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深入了解下。&br&&br&-------------------以下为拓展阅读,纯私货,现在走还来得及------------------------&br&如果横向对比中文宋体与日文宋体的素质水平,他们又不在一个级别里。不过横向比较中有一点是两者对于汉字的认识存在偏差,但这并不能掩盖客观上中文这边确实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出现与日本能平起平坐的宋体。&br&&br&关于汉字&b&认知上的偏差&/b&,除了宋体楷化造成的硬伤和中国这边中宫较紧外,&b&字面率&/b&一直是中文这边的问题,我想和中宫紧有一定的联系,但有些&b&真的是字面率&/b&的问题。不过字面率这个概念在国内没有明确,更多时候是说字面字身比。字身(Em box)这个概念来自于铅字时代,简单说就是字模,然后字模上面的文字面我们说是字面。为什么日本会有字面率这个概念,因为字面率影响着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汉字与假名之间的大小关系。&br&&img data-rawheight=&394& data-rawwidth=&450& src=&/ac9aecc06a7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ac9aecc06a75_r.jpg&&&br&上图的红框就是字面大小,也就是字放进去占多大。一般来说,现代日本汉字的字面率在90%到95%,小塚明朝属于偏大,大概在97%,而游明朝和ヒラギノ明朝都在90%,而平假名比汉字字面更小,片假名比平假名更小。不过粗细到是反一下。如下图。&br&&img data-rawheight=&342& data-rawwidth=&200& src=&/135aa22e3f37ea74ee0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1、首先是客观存在的问题,&b&字面大小不一&/b&。&br&&img data-rawheight=&467& data-rawwidth=&1507& src=&/c48dfebd01b894ece2f9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7& data-original=&/c48dfebd01b894ece2f98_r.png&&&br&酬的上方留白是什么鬼。和其他字比起来明显小了好不好。我们再看「东」和「国」,眯起眼睛来看是不是发现「国」字太小了?对比下方的游明朝体是不是感觉下方的好很多?大小差不多了?&br&&br&2、由于认知不同所造成的主观原因(这并不是缺点)&br&当然有些文字比较特殊,字面本来就小,中国的做法是中宫紧收,我们从上图的「今」就能看出来。而下方的图中「日」字更加明显。而这就是&b&对于汉字的认知差别了&/b&,日方一开始是把这些特殊的小字排除在同一字面里,然后再根据黑度进行适配。日方字形的「日」显然更大更宽,因为日本现代字体对于宋体或是黑体的理解是把文字图形化,这样做的好处是统一黑度,易读性高。&br&&img data-rawheight=&622& data-rawwidth=&583& src=&/bc464f584a80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bc464f584a80a_r.png&&同样的情况还来自于诸如「心」字,这里我是听了 &a data-title=&@Eric Liu&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d519bce3cb& data-hash=&ed519bce3cb& data-tip=&p$b$ed519bce3cb&&@Eric Liu&/a&
在IT公论节目中说到的,他提到据鸟海修先生说心的认知中日也不同,中国的心字中间卧钩上的一点就像手写的那种,日方把心图像化,把点横过来像是把心包起来,空间上更加饱满。&br&&img data-rawheight=&684& data-rawwidth=&315& src=&/5aad0fbe576c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5&&3、中方这边视错觉问题&br&关于视错觉虽然中方字体设计师也做过很多,有些特别不错,比如齐力先生设计的几款,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有很多问题,这个我就不展开,以后有机会再谈吧。&br&4、竖排横排的问题&br&这个就更不谈了,中方对于这块的研究,至少作为爱好者来说,我并没有看到,从字体样式表现出来的也并没有看到,而日方这边视横竖排情况会改变字形样子什么的我觉得现在说也太早了……&br&5、……&br&&br&好吧,先写那么多23333&br&----------------------------------------------------------------------&br&关于评论区提到博雅宋?好像后来删了,我姑且也再拿几个出来说吧,其实正文字体最难控制是黑度问题,这里稍微说下。下图两个报刊用字,两个泛用性多的用字。&br&博雅宋是报刊专用,那它的对比对象是日本的新闻体比较好。下图第一第二行就是它们。博雅宋作为报刊字体是不错的,只是空间、视错觉、黑度还存在问题,比如大家看博雅宋的「永」字,首先博雅宋出于功能性,中宫是很宽松的,但对比其他列举的博雅宋字「永」字反而有点紧了,再者「永」字的右上角的负空间太大了,让整个字偏左了。&br&&img data-rawheight=&607& data-rawwidth=&1168& src=&/6c9ac5f43dccaecc375947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8& data-original=&/6c9ac5f43dccaecc375947_r.png&&接下来关于黑度问题,上面说过是字体设计的最难点。大家看下兰亭宋的「酬」字,对比其他字明显笔划细了很多,一下子就弱了吧,可能有人提到是不是笔画多造成的,确实笔画多会使得笔划会稍微细点,但兰亭宋显然没处理好,对比下日方字体你就发现他们做得多好了吧。同样的,博雅宋「酬」字里州的三点显得稍微弱了点,每日新闻的三点看起来有力多了。&br&&br&当然日方文字有些字我也不喜欢,比如上图新闻明朝的「今」字,为了撑字面,下方的横折开口那么大直接导致字都站不稳的感觉,可能这里面有很多历史原因,相比之下中方对于「今」的审美兰亭宋很好的诠释了。而对于今的诠释,游明朝体我觉得更佳。历史原因来自于两者对于今的不同认知,日方横折角度偏大可能是继承传统的原因,同时也和他们把字图形化有关。&br&&img data-rawheight=&1280& data-rawwidth=&956& src=&/db129f067ea7f6b5f9d0c2ba8954689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6& data-original=&/db129f067ea7f6b5f9d0c2ba8954689a_r.jpg&&根据手头上的大町尚友著的文献,他把以上字称为不安定构造的字。今就包含在内。其中对于今的介绍是菱形构造所以要注意可能会(字面)太小,这是昭和59年的著作,里面「今」已经比较现代了。让我们再看下祖师爷秀英体的今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了。&br&&img data-rawheight=&446& data-rawwidth=&330& src=&/6acefb07b9061b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果然,只有更直没有最直。&br&综上所述,其实就是日方把继承传统和字面统一作为第一优先级,其牺牲掉的是所造成的不稳定的形,后来日方也逐渐认识到确实不稳就是不稳,于是之后慢慢进化成如今站在我们中方角度看到的游明朝体里的还不错的「今」,新闻体为了功能性和第一优先级只能做取舍了。&br&上面这段推测非常主观,阅读请谨慎。
抛砖~~非专业答,如有疏漏请见谅。
本观点单纯探讨正文字体,因为正文字体往往比标题字体素质高得多。站在字体字形设计的角度上来说,中文宋体我没有OTF文件,没办法知道其细节究竟设计得怎样……不过粗略看了下还是有收获的。先说结论:中文宋体(中文部…
来自子话题:
John Gruber 说得差不多了 [1]:&ol&&li&糟糕的字体选择,造成除了 Caecilia 之外没有其他实用的字体,个人认为这个情况下 Amazon 应该尽可能选择 stroke 更粗一些的,不一定选择 slab serif 但一定要在低分辨率下看起来不错的,事实上并不难选,比如 Instapaper [2], iBooks [3] 和 Readability [4] 的选择就都不错。Amazon 不至于没有钱授权这些字体,之所以选择 Futura、Palatino 这些经典但不合适的字体应该是缺乏正确的指导。&/li&&li&在没有断字 (hyphenation) 支持的情况下,强制性的左右对齐。这个问题当然是造成很多的段内间隙,俗称“river”,比如 [5]。Amazon 毫无羞耻地把这些照片作为产品宣传图放出来,可见公司内并没有一个对字体排印熟悉的 Kindle 设计总监,正常人看一眼都会宁肯把手指插进眼睛里也不愿意发布这样的产品的。解决方法很简单,支持 hyphenation,最好应用 Knuth-Plass 算法 [6]。&/li&&li&书的封面、书页的布局等等设计毫无章法,Amazon 应该请人做类似 Jan Tschichold [7] 在 Penguin Books 这样的工作,定下类似 Penguin Composition Rules [8] 这样的规范然后在自己销售的书上严格执行,至少文学类执行这样的规范毫无难度,技术图书另说。&/li&&/ol&[1] &a href=&http://daringfireball.net/2012/10/kindle_paperwhite#PreviousNex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aringfireball.net/2012&/span&&span class=&invisible&&/10/kindle_paperwhite#PreviousNex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2] &a href=&http://www.marco.org//instapaper-4-1-releas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arco.org//i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tapaper-4-1-release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3] &a href=&http://boingboing.net//ibook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oingboing.net/2011/12/&/span&&span class=&invisible&&12/ibook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4] &a href=&//readabilit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2012/03&/span&&span class=&invisible&&/01/readabilit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5] &a href=&http://g-ecx./images/G/01/kindle/dp/2012/KC/KC-slate-03-lg._V_.jp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ecx.&/span&&span class=&invisible&&/images/G/01/kindle/dp/2012/KC/KC-slate-03-lg._V_.jp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6] &a href=&/doi/10.1002/spe./abstrac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doi/10.1002/spe./abstrac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7]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_Tschichol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J&/span&&span class=&invisible&&an_Tschichol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8]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Penguin_Composition_Rule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P&/span&&span class=&invisible&&enguin_Composition_Rul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John Gruber 说得差不多了 [1]:糟糕的字体选择,造成除了 Caecilia 之外没有其他实用的字体,个人认为这个情况下 Amazon 应该尽可能选择 stroke 更粗一些的,不一定选择 slab serif 但一定要在低分辨率下看起来不错的,事实上并不难选,比如 Instapaper [2]…
来自子话题:
&p&版权申告:&/p&&blockquote&朕禁止其他人以「嫌我的答案麻烦」为理由、对我的答案进行各种paraphrase、再贴到其它朕不知道的网站上。朕必须被知会。你们只觉得给出现成的plist是非常省事的行为,却不想想每随一次系统小更新就可能会有随赠的官方plist更新、届时plist都要重写,&b&而实际上使用Terminal语言完全可以准确无误地修改plist的。&/b&诸如下图所示者都是朕不允许的行为。&/blockquote&&p&顺便晒meowgoddess,可给台湾人长脸了:&/p&&blockquote&&img src=&/4b1d97ab0daa_b.jpg& data-rawwidth=&1044&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4& data-original=&/4b1d97ab0daa_r.jpg&&&img src=&/ef3abb9ebdf64e93bcef56_b.jpg& data-rawwidth=&1060&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0& data-original=&/ef3abb9ebdf64e93bcef56_r.jpg&&&img src=&/59cd0b504caf4f5b8ab71f_b.jpg& data-rawwidth=&1160&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0& data-original=&/59cd0b504caf4f5b8ab71f_r.jpg&&自己没那个本事将整个过程全部写成Terminal,就知道Paraphrase别人的文章。&br&是不是你念大学时写Essay也是这副嘴脸?&/blockquote&&p&=======================================================================&br&&/p&&p&将Yosemite的系统介面/界面字体改成思源黑体套装的方法(不适用于Mavericks)&br&&/p&&b&一、Mavericks和Yosemite的字体回退设定档案不能互相混用。&br&二、&/b&&b&本答案适用于DP5开始的所有Yosemite版本(包括正式版)。&/b&&b&&br&三、&/b&&b&本答案针对思源黑体1.001做过更新。&/b&&br&&br&==================================================================&br&鉴于有人嫌麻烦,我就先给出Terminal懒人修改法(下文还有原理修改法):&br&(这两个方法所有的步骤都是彼此对应的;Terminal直接用sudo修改的话会自动纠正权限)&br&该方法要求用户的电脑能够正常访问GitHub。&br&藉由SUDO权限执行该SH脚本即可(先下载后执行):&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udo curl -L $'/othercat/CJKFontScript/raw/master/install_SHS-UI.sh' -o ./Desktop/install_SHS-UI.sh
sudo bash ./Desktop/install_SHS-UI.sh
&/code&&/pre&&/div&大功告成。&br&==================================================================&br&&br&【第一步】&br&// 请直接到GitHub下载思源黑体的修改版(专为OS X系统介面显示而优化些许参数):&br&&a href=&/ShikiSuen/SHSDeskInterf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ikiSuen/SourceHanSansUI&i class=&icon-external&&&/i&&/a&&br&(该OTC套装只适用于OS X,且系统不得低于OS X 10.8)&br&&br&下载「&a href=&/ShikiSuen/SourceHanSansUI/raw/master/SourceHanSansUI-SuperOTC.zip?raw=tru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hikiSuen/So&/span&&span class=&invisible&&urceHanSansUI/raw/master/SourceHanSansUI-SuperOTC.zip?raw=tru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将取出来的「SourceHanSansUI.ttc」置入下述目录当中:&br&「&b&/Library/Fonts&/b&」(可以使用Finder的「CMD+shift+G」直接定位),&br&确保您没有为这些字体专门建立子目录,同时一定要做好备份。&br&(该资料夹在每次重灌系统之后都会被清空+换上Apple官方的档案套装)&br&紧接着请藉由下述Terminal指令、将正确的权限遍历给这两个字体档案。&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udo chown root:wheel /Library/Fonts/SourceHanSansUI.ttc
sudo chmod 644 /Library/Fonts/SourceHanSansUI.ttc
&/code&&/pre&&/div&&br&需注意:&br&如果仅仅置入「~/Library/Fonts」的话、&br&Yosemite系统会遇到部分场合字体显示不正常的问题;&br&另外,&b&这一步请勿藉由字体簿(FontBook.app)来完成&/b&。&br&&br&【第二步】&br&&b&如果要转载本文的话,务必请他们到这两篇原文所在地下载我亲自提供的字体回退设定档案:&/b&&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将 OS X 系统介面的 CJK 字体全部换成思源黑体?&/a&&br&&b&这样的话,大家都可以下载到我亲自编辑更新过的版本。&/b&&br&&br&&b&所有的PLIST都请在这个下载页面下载&/b&:&br&&a href=&/ShikiSuen/OSXCJKFontPlists/tree/master/Yosemite/SourceHanSansU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SXCJKFontPlists/Yosemite/SourceHanSansUI at master · ShikiSuen/OSXCJKFontPlists · GitHub&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请将这两个字体回退描述档案备份好之后、拿来取代下面这个目录当中的同名档案:&br&「/System/Library/Frameworks/CoreText.framework/Versions/A/Resources」&br&&br&第二步截至目前为止的步骤都可以藉由下述Terminal指令实现(请一次性执行完毕):&br&&br&然后针对该目录使用和上文同样的方法、&br&将该资料夹本身具备的系统权限遍历到该资料夹下的所有档案当中。&br&(除了咱们改过的plist以外,其馀档案本来就已经是这种正确的权限设定了)&br&&br&【第三步】&br&&blockquote&您可以视需要移除华文黑体(请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式):&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killall Finder
sudo rm –Rf &/System/Library/Fonts/STHeiti Light.ttc&
sudo rm –Rf &/System/Library/Fonts/STHeiti Medium.ttc&
sudo rm –Rf &/System/Library/Fonts/STHeiti Thin.ttc&
sudo rm –Rf &/System/Library/Fonts/STHeiti UltraLight.ttc&
sudo rm –Rf &/Library/Fonts/华文细黑.ttf&
sudo rm –Rf &/Library/Fonts/华文黑体.ttf&
&/code&&/pre&&/div&想吃后悔药品的话可以看这篇答案还原华文黑体:&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还原Yosemite系统的原厂CJK GUI字体显示设定? - 孫志貴的回答&/a&&/blockquote&开启磁碟工具程式、修复系统所在卷宗的磁碟权限,&br&并将新安装的字体的权限设定成和其他系统字体相同的权限,&br&再藉由Terminal执行「sudo atsutil databases -remove」,&br&最后重新开机。&br&&br&完工。&br&&br&P.S.: 有人投訴說思源黑體在系統部分地方向上偏離水平線,我給一張圖做為參考好了:&br&(既和Yosemite的設計有關,又和思源黑體本身的設計有關,不開心的話自己Folk一個就好)&br&&img src=&/461cd40e6f78ee9a3de921_b.jpg& data-rawwidth=&828& data-rawheight=&1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8& data-original=&/461cd40e6f78ee9a3de921_r.jpg&&
版权申告:朕禁止其他人以「嫌我的答案麻烦」为理由、对我的答案进行各种paraphrase、再贴到其它朕不知道的网站上。朕必须被知会。你们只觉得给出现成的plist是非常省事的行为,却不想想每随一次系统小更新就可能会有随赠的官方plist更新、届时plist都要重…
来自子话题:
&p&康熙字典体在台湾的滥用情况和大陆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因为觉得这款字体有古风,有手工制品的感觉。尤其从古籍扫描而来的不规整的雕版风格比平滑、精确的当代字体多了一些视觉层次,令它看起来不那么乏味。康熙字典体的字符集是康熙字典所收汉字,因此使用繁体中文的台湾比大陆在滥用康熙字典体的道路上又少了点障碍。&/p&&p&「台湾的整体字体素养很高」——如果有此感觉,其实说明你的字体素养还不够高。台湾社会的字体素养比大陆略好是真的,但从公共设施、街道招牌等处能看到的水平真不算高。在康熙字典体的问题上,也和大陆一样轻易陷入滥用深渊。&/p&&br&&p&康熙字典体从开发初始就没有想过要成为用于平面设计的字体,受其原型设计的限制(来自字典的字头而非正文)以及制作者厉向晨尽量保持扫描件原样而非复刻设计的决定,它的质量也的确不适合平面设计。偶见几个字还好,就像书法一样能引入风情。但如果铺天盖地地使用,任何有设计品味的人都会感到恶心。四处见到这款字体,千篇一律的显著风格显得非常做作。&/p&&br&&p&不是因为老旧造型而反感,是因为质量不佳却滥用而反感。&/p&&p&老旧风格对于没怎么见过木刻和铅字排版的年轻人恰恰有着强烈的魅力,根本不会引起「嫌恶」,这是一种对略微陌生却又足够熟悉的事物的好感。&/p&&p&但即使方正宋刻本秀楷和清刻本悦宋这样专门设计(而非简单扫描、优化)的书刻字体,或者任何一款风格显著的美术风格字体,它们不论场合的滥用也令人厌烦,何况生为书刻学参字体的康熙字典体。&/p&&br&&p&但康熙字典体的滥用只会引起设计品味较高的少数人厌恶。这样的小众反馈难以影响大局。&/p&
康熙字典体在台湾的滥用情况和大陆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因为觉得这款字体有古风,有手工制品的感觉。尤其从古籍扫描而来的不规整的雕版风格比平滑、精确的当代字体多了一些视觉层次,令它看起来不那么乏味。康熙字典体的字符集是康熙字典所收汉字,因此使…
Joel Spolsky 的 Font smoothing, anti-aliasing, and sub-pixel rendering 一文解释了两者的区别,节选一些。原文地址:&a href=&/item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te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苹果总体上认为,(字体渲染)算法的目标应尽可能还原字体的设计,即使代价是造成些许模糊。&/blockquote&&blockquote&微软认为,字符的形状应和像素契合,以防止模糊,提高可读性,即便扭曲了字体的构造。&br&&/blockquote&
Joel Spolsky 的 Font smoothing, anti-aliasing, and sub-pixel rendering 一文解释了两者的区别,节选一些。原文地址:苹果总体上认为,(字体渲染)算法的目标应尽可能还原字体的设计,即使代价是造成些许模糊。微软认为,字符的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井柏然的字是什么字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