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别人微信群发删除好友 人家不回 过节的时候又发个群发短信来的这种人 你会删吗

· 业务热线:020-
您的位置: >
网传春晚节目单 《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引热论
时间: 04:29 编辑:刘畅
■王云涛/漫画
春节,群发短信你回不回?
春晚节目单被传曝光,一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网传春晚节目单曝光,一首由冯小刚导演命题作文的歌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春节拜年,收到群发短信,你回还是不回?冯小刚曾表示,最烦过节群发短信,走形式没意思。可不少网友却认为,人家发给你表示记得你,不回显得缺礼貌,没人情。
从登门拜年,到12点挤爆线打电话,再到群发祝福短信,又到@一片点名刷微博,如今流行风刮到了微信里,语音、群发、朋友圈,拜年的方式不断更新,你在与时俱进,还是无动于衷?有网友说,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在表达&过年你在想着谁&。
据@央视新闻的消息,马年的春晚上,民谣歌手郝云将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而这首歌,据说是在导演冯小刚的创意和命题下创作出来,借此对过年&群发短信&这一普遍现象说&不&。另有消息称,这首歌或将会被春晚剧组重推,极有可能成为马年春晚歌曲类节目的一匹黑马。
早在2010年的中秋节,冯小刚就曾在微博上留言表示,&逢年过节最烦群发的短信,尤其烦编成东北顺口溜的。问候得真诚,说自己的话。嫌麻烦,可问可不问的可以不问,不必要非走那形式。&到今年春晚,就有了城市民谣歌手代表人物郝云创作的《群发的短信我不回》的歌曲。
不止春节,每到传统节假日,不少人总会收到各种祝福类的群发短信。这些短信,大多对仗押韵,辞藻华丽,内容千篇一律,一眼就能看完。要不要群发短信、微信拜年?收到群发祝福回不回?在@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的相关微博下,数千网友热烈地讨论开来。记者仔细查阅一番,发现支持群发短信并且认真对待回复的网友还是占多数,其中已经工作的社会人群又占多数。相对来说,&象牙塔&里的学生和一些自由职业者,对于&群发&比较&不能忍&,大多表示&不理会&。
网传《群发的短信我不回》歌词
以群对群是浪费,
敷衍真情实可悲,
免得你我都受累,
有的群发不署名,
压根不知你是谁,
图了快捷忘诚意,
恕我与君不奉陪。
群发似链满天飞,
不要问人美不美,
有一说一一对一,
群发短信我不回。
礼貌派:有人惦记你就偷笑吧
把一条短信群发,似乎就被贴上了&不真诚&的标签,不招人&待见&了。对于这点,很多人说&不&&不同意&,被人惦记总不是坏事,被人祝福总没啥坏处,为何要对别人的心意挑三拣四。有网友吐槽说,群发也是情,拜年还拜出事来了,哪那么多毛病。
网友@悠悠我心芳就直言,&春节哪有时间一条一条发短信啊!因为群发短信就不回,太傲气了吧。甭管是不是群发,至少证明人家还想着你,通讯录里还有你。群发不回的人,不礼貌吧。&说到底,群发也是有选择的,可以群发的时候不选择你,你就彻底不用想了,要知道人家之前也许还在纠结到底群不群发你。
对于觉得群发短信&流于形式&的态度,网友就反驳说,&走亲访友也是走形式,吃饭也是走形式,上班也是走形式。人活着走形式的事还少吗?甭管发的是什么,群发的、原创的,都是一种尊重和礼貌。&&每个人都有朋友、同事等关系圈,你一个一个打字发信息就是到大年初五你也发不完。祝福本就是一个心意,没必要上纲上线。&
群发短信也有很多&妙处&,最特别的就是,可以突然找到很久不见的人。一个多年不联系的同学、老友,在过年突然发过来一条短信,虽然是群发,至少你知道,这人还留着你的电话号码。至于随后有没有什么老友相认,相亲成功之类的&副作用&,那就要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剧情了。有网友就比喻,&过年短信就是一道证明题,说明你手机号人家还没删。&
网友@卡卡230总结说,&群发比不发好,单独发比群发好,打电话比发短信好&&这就是个对比问题,相比别人把你忘了,记着你的名字总是好的。&
无视派:群发神马滴最没劲
当然,对&群发短信&无感的也大有人在,不然也就不会有这首春晚歌曲了。有人觉得,发短信就是跟风,群发更是盲目跟风。既然不能被&单独&对待,还不如不被提起。有人特别不能忍受和一大群人挤在&收件人&一栏中,看到辞藻华丽的段子就胃口全无。网友@容裳就说,&宁可没人给我发信息,也不要收到群发信息,很毁好心情的。&
不少&反群发派&网友觉得,群发里的自己只是附带,完全不能感受到发信人的感情,不仅流于形式,还会觉得被敷衍。总之,不如什么都不要发生。网友@蓝耀飘就直接表示,&肯定不回啦,有意思吗?&网友@Guo-chunyan会&大概扫一眼不细看直接删掉,觉得没意思&。网友@茶前明月光的理由很特别&不发,节能环保&。网友@成县朋友王海锋更为深层地剖析认为,&一定程度上,逢年过节群发短信祝福,是在潜意识里注重了跟风走,忽略了心和情,忘却了对亲朋的真诚,也可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不道德。&
&一般年节我都不爱发短信,收到短信也不太爱回复&&我觉得我这样的人似乎是不太懂社会交际的。&对于不少&宅居人群&,与群发不回相对应的,就是自己也不发,慢慢就&与世隔绝&地蜗居在&山顶洞&了。
过年祝福变迁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个还没有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的年代,过年还是被爸爸妈妈牵着手,拎着年礼一家一家走亲戚、访朋友,从初一到初七都不带重样的,一路吃到过年后。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的普及,春晚的兴起,大家知道了可以在电视上念&&&向&&发来了贺信、贺电&。通过电台电视台节目表达过年祝福,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电话在中国家庭中逐渐普及。&爸妈,过年好。&分居两地的亲人,在年三十晚上可以说上话。
上世纪90年代,BB机一度风行,别在腰间的小屏幕,比现在的&土豪金&还要时尚,听到&嘀嘀&声四处找电话也成为一道风景。除夕夜,坚持不懈地拨入人工台后,用把心意发出去。
短信也会大塞车
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手机开始普及,短信迅速上位,成为新年祝福的新潮载体。记得十年前,除夕夜的信息也不是你想发就能发出去的,短信大塞车,信息排队的盛况大家还记得吧。
微博@一大片
2009年后,微博热兴起。过年期间,微博刷屏的祝福,都是一句话@一大片,再转发@一大片,倒是不花钱,经济又实惠。
微信带语传情
流行总是后浪推前浪,微博的热度稍退,微信的热度就乘势而起。如今,说上一段话,送给亲朋好友,感觉比干巴巴的文字更有人情味,更真实。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
最新图片文章春晚新歌《群发的短信我不回》歌词流出 引网友争议 日 10:42  来源:扬子晚报 
条评语 设置字体:【
】 摘要:春晚节目单曝光,一首由冯小刚导演命题作文的歌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网传《群发的短信我不回》歌词
以群对群是浪费,
敷衍真情实可悲,
免得你我都受累,有的群发不署名,
压根不知你是谁,
图了快捷忘诚意,
恕我与君不奉陪。
群发似链满天飞,
不要问人美不美,
有一说一一对一,
群发短信我不回。
春晚节目单曝光,一首由冯小刚导演命题作文的歌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春节拜年,收到群发短信,你回还是不回?冯小刚曾表示,最烦过节群发短信,走形式没意思。可不少网友却认为,人家发给你表示记得你,不回显得缺礼貌,没人情。
下周的今天就是除夕了,正是拜年短信“大爆发”的日子。你是怎么发送拜年短信的?面对收到的众多群发拜年短信,你回还是不回呢?扬子晚报对此进行了调查。(记者 薛蓓)
你是怎么发短信的?
南京一家企业的周女士
分下午、晚8点、夜里12点仨时段按“关系”设置不同版本发送
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的市民周女士说,除夕那天发送时段很有讲究:
除夕时她基本是把短信分为几拨发送,一拨是趁在除夕下午自己有空时群发。会选择一条比较吉祥的短信,群发给关系一般的通讯录内的朋友;到了晚上八点多时,她会边看电视、边发送给关系比较接近的同事、亲友们,“越晚发的,我想给人感觉越是真诚吧”;而最后的黄金时段——除夕夜11点半到12点间,发送的以主要领导居多,其次是“实在亲戚”。
周女士说这么重视短信拜年,一个原因是她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另外就是她所在的工作岗位是企业中层,工作压力较大,平时要接触的人面广,“再忙都会给朋友们发一下拜年短信,表示自己没有忘掉他们。
周女士说发短信也看关系远近,准备几个不同版本的,分为群发的、原创的甚至就写几个大家心有灵犀的字,“比如,闺密就直接发个:你知道啦,不多写了,要好好的啊之类的。越亲厚的越简单。”
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江先生
自创短信,嵌入古诗词和典故最头疼收到“无名”短信
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江先生,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到了春节发短信时,也是他大显文采的时候,每年他都会自创短信,嵌入一些古诗词和典故,最后郑重地署上自己名字,发送给亲友。“像那种随手把朋友A发来的转发给朋友B,或者简单写个‘过年好、合家团圆’之类的,我觉得太没诚意了。”
“最头疼的是那种马大哈型的,发出短信后都忘了附上名字。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我收到后都搞不清张三李四发的,只好回个‘谢谢,新年好’之类的,这不是无效沟通吗?”江先生表示。
群发的短信你回不回?
普通青年:不回或者“群回”
文艺青年:手机关机,烦不了
南京一家高校的方老师从去年春节开始,就主要用微信拜年了。“我去年春节收到了两三百条手机拜年短信,其中至少一半是群发的,还有十几个人是重复发送的。”他说对于那种明显是群发的短信,他很少回复。
难道不担心对方失落吗?“不会的,既然是群发的,估计他们自己大概连对方回不回都不记得了。”除非是能看出一对一发送的,上面会写清楚收信人姓名的,他才会回复。当然如果是老师、长辈和领导发来的,即使是群发的,他也会回复一下。
采访中记者发现,更多人对于群发短信是采用“群回”的做法,就是找一条内容好点的,用一条回复所有的。
“我过年都不开手机,所以不存在回不回的问题”,文艺女青年马小姐表示对拜年短信从来都是选择“无视”,平时就比较特立独行的她说,“烦不了了!非要挤在大年夜发,有意义吗?吃团年饭时,家人的手机还总是响个不停烦人!再说就凭发个拜年短信、回个短信,人家就能记住你吗?”
揭秘领导拜年短信
回短信加称呼表“尊重” 很短,如“新年快乐,同祝”
普通人发短信,除了亲朋好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发给领导,而且很多人选择“黄金时段”发给领导以示敬重。那么,作为接收方,领导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些短信的呢?
有时地位越高,发的短信越少
“去年春节收到的拜年短信,估计有千把条吧”,昨天,南京一家国企的负责人于先生说到贺年短信,很由衷地表示,自己每年收到的还真蛮多的。从大年三十下午能一直收到大年初一,几乎不断。
他说,收到拜年短信分好几种情况,有的来自私人关系的短信,比如大学老同学,不论自己在什么位置,每年始终都会出现。“如果是上下级关系的短信,有时位置越高,短信反而发得越少。”就以他自己为例,如果是集团总公司的领导,非直属领导关系的,他一般不会贸然发贺年短信;而来自下级同事发给他的、跨单位的也比较少,“除非是有比较直接关系的才会发”。
“当然,如果一个人位置高了,联系面会越广,这时收到的外部短信也会多些,”他说。
很重要的同事,回短信反而简短
至于回复短信,他说要看什么关系了:如果是亲戚和朋友,会自己从收到的短信里选一条认为比较好的,群发出去;如果是更高级别的领导,或者他感觉很重要的同事,反而发得很简短,“在短信前一定带上对方姓名或者称呼,是表示尊重和非群发;内容则简短为好,是避免带有感情色彩,比如‘新年快乐,同祝’,就可以了”。对于部门中层,他会选择一个模式的内容进行群发。
总之,他觉得,随着自己工作岗位变化,过年收发拜年短信,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一起群发了事,“这就跟送礼物一样,要考虑各种关系的不同。不回复也不好,避免引起误解。”因此,每年收到的上千条短信,每一条他一般都会回复,不管发信息人是不是自己手机通讯录上的。
蛇年拜年短信人均超20条 今预计变化不大
专家建议今后文本短信应该全免费
2007年春节,江苏移动全省用户除夕短信发送数首次超过了3亿条;2008年,这个数字是5.02亿条;2010年,7.7亿条;2012年,除夕当天,全省用户发送短信首次超过十亿条,达到11亿条之多。
在2013蛇年春节时,除夕加上蛇年大年初一这两天是拜年短信高峰,全省用户发送短信约16.96亿条,相当于人均发送超过20条贺年短信。
对于即将到来的马年春节的拜年短信情况,昨天江苏运营商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目前只能预测,估计跟去年变化不大,或者略有增长。”
而研究新媒体的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系主任骆冬松认为,从用户来说,拜年的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传达心意.而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来看,以后语音通话和文本短信应该鼓励全免费,带有流量的上网应用越来越丰富,将成为用户使用主流。
群发短信,你怎么看?
礼貌派:有人惦记你就偷笑吧
把一条短信群发,似乎就被贴上了“不真诚”的标签,不招人“待见”了。对于这点,很多人说“不同意”,被人惦记总不是坏事,被人祝福总没啥坏处,为何要对别人的心意挑三拣四。
网友@卡卡230总结说,“群发比不发好,单独发比群发好,打电话比发短信好……这就是个对比问题,相比别人把你忘了,记着你的名字总是好的。”
无视派:群发神马滴最没劲
当然,对“群发短信”无感的也大有人在。不少“反群发派”网友觉得,群发里的自己只是附带,完全不能感受到发信人的感情,不仅流于形式,还会觉得被敷衍。总之,不如什么都不要发生。
不少受访者:一句真诚的问候胜过长长的段子
市民张先生至今记得朋友几年前发来的拜年短信。张先生当时身在塞班岛,一个朋友在除夕夜发了条温暖的短信:“兄弟,在塞班岛整点小酒没?祝好”。张先生认为,这比那些辞藻华丽的拜年段子更真实,也更有人情味。
很多受访者都表示,往往一句真心发出的祝福和短信,甚至简单的一句贴心问候就能令人感动。某行政单位前年退休的老干部老王告诉记者,一位只见过两次面的科员过年时给他发来短信:祝王老新春愉快,阖家幸福!就这简单的几个字,让他感到被人记住的尊重。 责任编辑:修罗
滨州传媒网微信平台
手机微信--发现--扫一扫
滨州传媒网新浪微博
手机微博--扫一扫--关注
07/25 08:23
07/23 08:26
07/21 18:08
07/21 15:29
07/16 20:34
08/25 14:48
08/25 14:38
08/25 14:17
08/22 09:46
08/22 09:45
05/09 10:10
04/30 11:37
04/04 17:35
03/07 10:53
02/21 15:40
05/24 19:34
05/15 16:00
03/20 19:30
03/08 11:03
08/22 14:53
08/21 08:40
08/18 14:23
08/13 10:34
08/07 16:06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努力加载中...
鲁ICP备号 滨州网警
滨州传媒集团主办 版权所有
山东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58号 邮编:256603第A24版:都市新闻&&&&
第A01版第A02版第A03版第A04版第A05版第A06版第A07版第A08版第A09版第A10版第A11版第A12版第A13版第A14版第A15版第A16版第A17版第A18版第A19版第A20版第A21版第A22版第A23版第A24版第A25版第A26版第A27版第A28版第A29版第A30版
过年节奏之群发短信
群发祝福短信如鸡肋亲,你会回吗?咋回?
&&&&“回,还是不回,这是个问题。”“怎么回?是群发回去还是逐条亲自编回?这又是个问题。”&&&&每年,从除夕到元宵,拜年短信总是从手机里嗖嗖地爆出来,尤其在除夕手机几乎快崩溃。看着这些几乎“百篇一律”的祝福短信,又几乎大半是从网上下载的,很多人不仅会纠结,而且会厌烦。这样的短信要不要回呢?今年春节,对那条著名的“马上有××”的网创群发短信,你回,还是不回?若回,又怎么回?&&&&记者走访&&&&支持&&&&可以传递和散发温暖&&&&除夕一大早开始,各种短信铃声就会不时响起,这样的情景让许多人甚至都习以为常了。&&&&网友“黄莺鸟”说:应该回复!因为回复是对人的一种尊重!短信来往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就像两个人讲话一样,你问了我一句,我总是要回答的,不然你心底肯定会不爽的!&&&&网友“凌波微步”说:其实心里也不想回,但出于礼节,还是要回复的,不然会让那些喜欢计较的对方耿耿于怀。&&&&网友“你好,清晨”也说,我觉得人家给你发了就至少说明想到你了,虽然这是形式,但依然是不能缺的形式。&&&&不少支持回复群发短信的市民表示,既然别人给你发了,最起码证明别人心里有你,因此至少应该礼貌性地回复,哪怕是简单的两三个字。&&&&受访者多数表示,收到群发信息后,一般会分几次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短信再一次群发回去,这样才是礼尚往来。&&&&反对&&&&没诚意的转发更像图省事&&&&“群发短信我不回,这一直是我的态度。前几年,我深受其害,这两年有了专门的手机屏蔽软件,就好多了。”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先生说,一年到头都忙着工作,经常是电话不离身,春节期间就想清静下,因此不带也不看手机,群发短信一律不看也不回,更不会主动发短信,给朋友少添麻烦。&&&&“群发短信,反而伤了感情。”记者的同事郑小姐说,去年春节,她收到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发送的短信,不过,发现短信末尾还特别注上了朋友的名字。当时一看就生气了,以我们的关系,还用得着写上名字吗?很明显就是群发的。&&&&郑小姐表示,如果只是图自己省事,将别人发来的短信转发或群发,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不仅起不到增进感情、加强交流的目的,同时还让人怀疑发信人是否真诚。&&&&刚从昆明一中退休的黄老师,只拥有一部老款诺基亚手机,他不会上网,更不会QQ、微信。手机对黄老师来说就是打电话和发短信。“有些短信千篇一律,内容都一样,这是对收信者的不尊重。”黄老师说,收信者希望发短信的人是给他祝福,而不是给“普天下”人的祝福。“有的人发的短信抬头就是: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一看就是群发的。”在黄老师看来,这是对收信者的不尊重。“其次,发送短信要根据收信人的特点‘量身打造’,女士喜欢靓丽的字眼,男士喜欢成功,年轻人喜欢活力,老年人喜欢别人祝他长寿。”黄老师说,他有一次收到的短信让他哭笑不得,有人祝福他事业有成,官运亨通。“我都一把老骨头了,还事业有成呢?”尽管每年发的拜年短信不多,但黄老师每年都会根据每个亲戚朋友的不同特点,给他们每个人“量身打造”短信。&&&&专家建议&&&&平日里的情感累积更重要&&&&对于群发祝福短信昆明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欧晓鸥说——&&&&首先,一定要搞清楚群发短信的目的——无非是想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心里记着你。但是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一条空洞的群发短信能够有效传递这个信息么?如果不能传递信息,那么任何一种沟通其实都是无意义的。所以选择一种有效传递信息的形式是很重要的。&&&&其次,怎样的传递信息形式才是有效的呢?我想说如果是要维系某种关系,平日里的情感累积其实比年末的一条群发短信来得重要和有效很多。如果说实在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用几句对这个人说的心里话会比群发的祝福短信来得实在多了,对方也会感到你的诚意。可能会多花一些时间,但这也是一种维系关系手段所必须花费的成本——谁让你平时不花时间呢?&&&&最后,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和提倡高效环保的新时代。现在网络和新媒体那么发达,短信、贺卡或者登门拜访已经不是唯一的拜年方式。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可及的人群,微博微信或者朋友圈都是传递信息的好方式,省力省时间省话费还环保,同时能够相对地减少对他人的骚扰。如果能用语音拜年也不错,对方听到你的声音也会觉得特别亲切。不过对于长辈、老人等相对较难获得网络和信息资源的人群,亲自上门则是更有诚意和更有效的拜年方式。&&&&小帖士&&&&传统拜年&&&&年初二,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视频拜年&&&&用视频和照片分享生活片段,串起生活轨迹的新锐手机应用。有手机推出特色的拜年镜头。拿起你的智能手机,对准自己后通过拜年镜头,立即变装Cosplay,拍下你独特的拜年视频和照片。一张有爱的自拍照或者视频装点你的新年。&&&&“码”上拜年&&&&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尝试提供制作拜年二维码的服务,这些个性二维码包含有用户拜年的文字、图片或视频,将这种二维码制作成贴纸粘贴到小礼物上,或者直接在网上发给亲友,他们只需要用手机扫描,就能看到拜年的信息。&&&&实习记者&楚田&&&&&实习生&邹覃&冯瑀&&&&本报美编&&&&胡强俊&画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新闻爆料热线: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 (R)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input type="hidden" name="PubTime" id="PubTime" value=" YearPh-MonthPh-DayPh " />
<input type="hidden" name="articalId" id="articalId" value='IdPh'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群发错信息怎么删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