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换个电脑主板ide接口,台式机,没有ide接口,但是老硬盘是ide接口的,想继续用,系统盘是固态,正常使用

目前主流硬盘多采用IDE接口,即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所制定的标准,所以也称IDE/ATA接口,最初速度为33MB/s,现在已经发展到133MB/s。

SATA以连续串行方式传送数据,使连接电缆数目减少,效率提高,同时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减小系统复杂性,S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ATA 1.0 数据传输率是150MB/s,SATA 2.0数据传输率是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传输率。

ATA(或IDE接口)硬盘,采用的是40针或80针的扁平硬盘线作为传输数据的通道,而SATA硬盘是采用7芯的数据线,采用点对点传输协议,使用两根数据线进行信号传送,这样就不会受到机箱内各种频率的干扰,使盘缓存中的数据顺利传到内存中进行处理

另外,有关SATA硬盘的问题见: 有非常好的有关问题答案,不可不看

新装了一台电脑,旧电脑上的硬盘还好好的,想将其连接到新电脑上,买了一个IDE转SATA转接卡。将此卡连接到硬盘和主板上以后,将4PIN的电源接口和数据接口也全部接好了。但进入系统后,就出找不到新连接的旧硬盘。解答:正常情况是IDE转SATA接口,只要连接没问题,在系统中应该能找到的。有时找不到,可从以下几方面检查一下:1、转接卡本身需要供电,硬盘需要供电。2、很多此类转接卡支持双向转接,当将SATA硬盘接到IDE接口上(此时转接卡应接到主板的IDE接口上);当将IDE硬盘接到SATA接口上时(应将转接卡接在IDE硬盘上)。接以上提示检查一下。还有一种较简便方法,若是电脑光驱是IDE接口,可将硬盘直接接到光驱数据线的另一个接口上。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面有两个IDE接口,用来连接硬盘或光驱

  一个IDE接口最多可以接两个IDE设备,这就是说,一般的PC你要想接的硬盘数最多也只能是4个;一个IDE接口能够通过一根数据线同时挂上两个硬盘,这就有了跳线问题,为了区分这两个硬盘,必须要给他们做上“标记”,我们能够直接操作的那就是跳线; 一般在硬盘体上面都有说明,跳线要如何设置才能够让系统正常启动;如果是系统硬盘的话当然要把它设置成Master模式,即把它当作主硬盘,一般也把它接到第一个IDE接口上,当然接到第二个IDE接口上也不会出现什么严重问题,只是可能每次系统会弹出选择框要你选择从哪个盘启动;所以这个习惯上一般是先把第一个IDE接口的位置占满之后再挂到第二个IDE接口上,另外一个习惯就是光驱一般接到第二个IDE接口上。 所以现在我们假设第一个IDE接口上已经接了一个跳线设为Master模式的硬盘,你现在还想在这个接口上通过同一根数据线再接一个硬盘的话,那么你必须要把这个后来挂上去的硬盘的跳线设为Slave模式,即从盘模式。如果你把两个都设为Master的话,系统肯定不能启动!

  那么第二个IDE接口你也要挂两个硬盘的话,不管其中一个硬盘是不是系统盘,你都要把他们的主从分开,依照上面的设置行事;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主板一般都有主从硬盘自动选择功能(98年以前的主板可能没有这种功能),所以你只要把你所要挂到机器上所有的硬盘的跳线设置为cable select(根据在数据线上的位置决定主从)就可以了!   

  关于硬盘跳线如何手动具体设置,一般的硬盘体上都有配图参考说明

  两块ST盘,无主从之分,直接把跳线都拔掉即可,如果是不同牌子的盘且要接在同一条数据线上的话,主从跳法在硬盘标上能找到,数据线那边是这样的"远主近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板ide接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