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标养老金个人帐户领完后

[转载]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每月仅能领2元!
上海热门资讯:台州椒江幸福村农民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可以领了,谁知每月仅能领2元!椒江社保中心领导介绍,台州有100万农民参加了这种养老保险。
台州电视台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的一个人大代表,趁着会议的空隙到北京菜市场做了一个调查,看看10块钱能买些什么东西,结果得出的结论是10块钱能买3个番茄,5根黄瓜,也就是说黄瓜也要2块一根。椒江的黄大爷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老伴17年前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现在一个月才能领养老金2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黄大爷家:住椒江区幸福村。1995年,他的老伴和儿子都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人一次性缴费标准是200元,个人承担100元,村集体承担100元。按照当时的缴费计算表,黄大爷的妻子在60岁以后,每个月可领取12元到14元的养老金。
  黄大爷:按照我老婆的年龄是过16年到17年,16年可以算,17年也可以算,大概是14元到12月每月,当时我的工资是70元每月,认为以后她12元左右一个月,就买了,又说是村里付100元,个人付100元,挺有诱惑力的。
  今年上半年,黄大爷的老伴已经到了60周岁,按规定就可以领取当时参保的养老金了。于是黄大爷就来到椒江社保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工作人员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黄大爷:一次性可以领取300多元,按月领是2块钱一个月,我说你表上的标准不止,她说写着按照利息变动而变动。
  黄大爷说,17年前工资很低,物价也低,当时个人和村集体缴了200元,到现在一次性领取的话才300多元,实际上是亏大了。
  黄大爷:两本200块,不算集体的补助,我花了3个月的工资,整家不吃不喝,当时70块一个月的都够了。现在一家五口人2000块生活费都不够。
  但如果是按月领取,一个月2元的养老金也是实在是有些离谱。
  黄大爷:现在咸菜是4块钱一斤,2块钱一个月,我们差这2块钱啊,我编了一个顺口溜。不着年头不照表,2块一个月转街道,不直接给,要转到街道,农民阿婆年事高,2块养老不缺少。
  村民:拿回300多,都十七八年,十六七年了,拿回这么几块钱,赔了,以前的钱值钱,说起来笑死了。
  记者了解到,单单在椒江幸福村,就有很多村民参加了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前缴纳了200元,到现在才300多元,按月才2块钱,老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实惠呢?带着疑问,记者陪着黄大爷来到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告诉记者,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财政不负担一分钱。黄大爷他们看到的领取计算表就是根据当时的银行利息算出来的。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当时的表格是预测,模拟测算,当时的年利息是七八厘,95,96年的时候,利滚利算起来,这样一个办法测算下来。他老伴(个人)缴了100元,按当时是12元一月,但现在这几年银行的利息一直在调,而且都是在下降。
  曹立红说,一开始全国各地也是力推种老农保,但是到97,98年后就基本上停办了。目前椒江有9万多农民参加了这种老农保。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95,96年办了两年,后来就没办了,上面一看也不对,觉得不是很科学,(椒江有9万,那全市有100万左右吧,)应该是很多的,当时是轰轰烈烈,村干部啊,乡镇干部都到老百姓家里动员。
  曹立红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老农保确实也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们也在研究如何将椒江的老农保跟新农保对接起来,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人,也准许他们退保。
&~~~~~~~~~~~
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我国将延迟职工领取养老金年龄。
这不影响他们宣称中国养老已经全面覆盖整个国家了,世界第一了。
这种养老保险简直是骗局
不管领了多少钱,反正统计报告上就已经表明此人有了养老金!于是可以吹嘘:养老金覆盖面多少多少……
这种事情是真的,记得当年是乡政府的人来收取的养老金,那个时候收的最少的200元,还有400元,600元不等。按现在物价去算的,20年前的200元要抵现在2000元呢。我身边的老人也有拿2元养老金的,我隔壁那个老头当年是村支书缴了600元,现在好像是9元养老金吧。这就是中国可笑的特色养老金吧。
名词简介: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但是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的养老制度。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造成了社会不公,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是当今不公正政策的典型代表。
  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案还同时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的替代率。
养老金“双轨制”下的替代率
  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是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目前,在养老“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90%~107%,而同期占了人口大部分比例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不到40%。极为不公的歧视性政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
重要性与作用
  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养老金替代率的基本含义可界定为,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在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替代率的计算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层次计算,它包括:个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与其在职时工资收入之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行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地区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全国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全国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五种。根据工作或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比值(比率)来说明个人、企业、行业、地区、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平均值、纵横向水平比较和变动趋势。
  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标养老金计发办;个人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缴费工资总额;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等。
放风延迟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不能盲目跟随西方国家延长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的前奏[转载]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每月仅能领2元!
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每月仅能领2元!
台州电视台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的一个人大代表,趁着会议的空隙到北京菜市场做了一个调查,看看10块钱能买些什么东西,结果得出的结论是10块钱能买3个番茄,5根黄瓜,也就是说黄瓜也要2块一根。椒江的黄大爷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老伴17年前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现在一个月才能领养老金2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黄大爷家:住椒江区幸福村。1995年,他的老伴和儿子都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人一次性缴费标准是200元,个人承担100元,村集体承担100元。按照当时的缴费计算表,黄大爷的妻子在60岁以后,每个月可领取12元到14元的养老金。
  黄大爷:按照我老婆的年龄是过16年到17年,16年可以算,17年也可以算,大概是14元到12月每月,当时我的工资是70元每月,认为以后她12元左右一个月,就买了,又说是村里付100元,个人付100元,挺有诱惑力的。
  今年上半年,黄大爷的老伴已经到了60周岁,按规定就可以领取当时参保的养老金了。于是黄大爷就来到椒江社保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工作人员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黄大爷:一次性可以领取300多元,按月领是2块钱一个月,我说你表上的标准不止,她说写着按照利息变动而变动。
  黄大爷说,17年前工资很低,物价也低,当时个人和村集体缴了200元,到现在一次性领取的话才300多元,实际上是亏大了。
  黄大爷:两本200块,不算集体的补助,我花了3个月的工资,整家不吃不喝,当时70块一个月的都够了。现在一家五口人2000块生活费都不够。
  但如果是按月领取,一个月2元的养老金也是实在是有些离谱。
  黄大爷:现在咸菜是4块钱一斤,2块钱一个月,我们差这2块钱啊,我编了一个顺口溜。不着年头不照表,2块一个月转街道,不直接给,要转到街道,农民阿婆年事高,2块养老不缺少。
  村民:拿回300多,都十七八年,十六七年了,拿回这么几块钱,赔了,以前的钱值钱,说起来笑死了。
  记者了解到,单单在椒江幸福村,就有很多村民参加了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前缴纳了200元,到现在才300多元,按月才2块钱,老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实惠呢?带着疑问,记者陪着黄大爷来到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告诉记者,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财政不负担一分钱。黄大爷他们看到的领取计算表就是根据当时的银行利息算出来的。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当时的表格是预测,模拟测算,当时的年利息是七八厘,95,96年的时候,利滚利算起来,这样一个办法测算下来。他老伴(个人)缴了100元,按当时是12元一月,但现在这几年银行的利息一直在调,而且都是在下降。
  曹立红说,一开始全国各地也是力推种老农保,但是到97,98年后就基本上停办了。目前椒江有9万多农民参加了这种老农保。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95,96年办了两年,后来就没办了,上面一看也不对,觉得不是很科学,(椒江有9万,那全市有100万左右吧,)应该是很多的,当时是轰轰烈烈,村干部啊,乡镇干部都到老百姓家里动员。
  曹立红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老农保确实也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们也在研究如何将椒江的老农保跟新农保对接起来,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人,也准许他们退保。
&~~~~~~~~~~~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我国将延迟职工领取养老金年龄。
***这不影响他们宣称中国养老已经全面覆盖整个国家了,世界第一了。
这种养老保险简直是骗局
不管领了多少钱,反正统计报告上就已经表明此人有了养老金!于是可以吹嘘:养老金覆盖面多少多少……
上海热门资讯:台州椒江幸福村农民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可以领了,谁知每月仅能领2元!椒江社保中心领导介绍,台州有100万农民参加了这种养老保险。
这种事情是真的,记得当年是乡政府的人来收取的养老金,那个时候收的最少的200元,还有400元,600元不等。按现在物价去算的,20年前的200元要抵现在2000元呢。我身边的老人也有拿2元养老金的,我隔壁那个老头当年是村支书缴了600元,现在好像是9元养老金吧。这就是中国可笑的特色养老金吧。
名词简介: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但是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的养老制度。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造成了社会不公,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是当今不公正政策的典型代表。
  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案还同时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的替代率。
养老金“双轨制”下的替代率
  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是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目前,在养老“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90%~107%,而同期占了人口大部分比例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不到40%。极为不公的歧视性政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
重要性与作用
  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养老金替代率的基本含义可界定为,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在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替代率的计算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层次计算,它包括:个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与其在职时工资收入之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行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地区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全国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全国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五种。根据工作或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比值(比率)来说明个人、企业、行业、地区、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平均值、纵横向水平比较和变动趋势。
  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标养老金计发办;个人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缴费工资总额;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等。
放风延迟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不能盲目跟随西方国家延长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的前奏
&&&&&&&&&&&&&&&&&&&&&&&&&&&&&
在我博客的首页右上方有本博客的分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每月仅能领2元!
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每月仅能领2元!
台州电视台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的一个人大代表,趁着会议的空隙到北京菜市场做了一个调查,看看10块钱能买些什么东西,结果得出的结论是10块钱能买3个番茄,5根黄瓜,也就是说黄瓜也要2块一根。椒江的黄大爷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老伴17年前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现在一个月才能领养老金2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黄大爷家:住椒江区幸福村。1995年,他的老伴和儿子都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人一次性缴费标准是200元,个人承担100元,村集体承担100元。按照当时的缴费计算表,黄大爷的妻子在60岁以后,每个月可领取12元到14元的养老金。
  黄大爷:按照我老婆的年龄是过16年到17年,16年可以算,17年也可以算,大概是14元到12月每月,当时我的工资是70元每月,认为以后她12元左右一个月,就买了,又说是村里付100元,个人付100元,挺有诱惑力的。
  今年上半年,黄大爷的老伴已经到了60周岁,按规定就可以领取当时参保的养老金了。于是黄大爷就来到椒江社保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工作人员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黄大爷:一次性可以领取300多元,按月领是2块钱一个月,我说你表上的标准不止,她说写着按照利息变动而变动。
  黄大爷说,17年前工资很低,物价也低,当时个人和村集体缴了200元,到现在一次性领取的话才300多元,实际上是亏大了。
  黄大爷:两本200块,不算集体的补助,我花了3个月的工资,整家不吃不喝,当时70块一个月的都够了。现在一家五口人2000块生活费都不够。
  但如果是按月领取,一个月2元的养老金也是实在是有些离谱。
  黄大爷:现在咸菜是4块钱一斤,2块钱一个月,我们差这2块钱啊,我编了一个顺口溜。不着年头不照表,2块一个月转街道,不直接给,要转到街道,农民阿婆年事高,2块养老不缺少。
  村民:拿回300多,都十七八年,十六七年了,拿回这么几块钱,赔了,以前的钱值钱,说起来笑死了。
  记者了解到,单单在椒江幸福村,就有很多村民参加了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前缴纳了200元,到现在才300多元,按月才2块钱,老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实惠呢?带着疑问,记者陪着黄大爷来到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告诉记者,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财政不负担一分钱。黄大爷他们看到的领取计算表就是根据当时的银行利息算出来的。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当时的表格是预测,模拟测算,当时的年利息是七八厘,95,96年的时候,利滚利算起来,这样一个办法测算下来。他老伴(个人)缴了100元,按当时是12元一月,但现在这几年银行的利息一直在调,而且都是在下降。
  曹立红说,一开始全国各地也是力推种老农保,但是到97,98年后就基本上停办了。目前椒江有9万多农民参加了这种老农保。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95,96年办了两年,后来就没办了,上面一看也不对,觉得不是很科学,(椒江有9万,那全市有100万左右吧,)应该是很多的,当时是轰轰烈烈,村干部啊,乡镇干部都到老百姓家里动员。
  曹立红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老农保确实也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们也在研究如何将椒江的老农保跟新农保对接起来,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人,也准许他们退保。
&~~~~~~~~~~~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我国将延迟职工领取养老金年龄。
***这不影响他们宣称中国养老已经全面覆盖整个国家了,世界第一了。
这种养老保险简直是骗局
不管领了多少钱,反正统计报告上就已经表明此人有了养老金!于是可以吹嘘:养老金覆盖面多少多少……
上海热门资讯:台州椒江幸福村农民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可以领了,谁知每月仅能领2元!椒江社保中心领导介绍,台州有100万农民参加了这种养老保险。
这种事情是真的,记得当年是乡政府的人来收取的养老金,那个时候收的最少的200元,还有400元,600元不等。按现在物价去算的,20年前的200元要抵现在2000元呢。我身边的老人也有拿2元养老金的,我隔壁那个老头当年是村支书缴了600元,现在好像是9元养老金吧。这就是中国可笑的特色养老金吧。
名词简介: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但是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的养老制度。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造成了社会不公,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是当今不公正政策的典型代表。
  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案还同时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的替代率。
养老金“双轨制”下的替代率
  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是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目前,在养老“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90%~107%,而同期占了人口大部分比例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不到40%。极为不公的歧视性政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
重要性与作用
  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养老金替代率的基本含义可界定为,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在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替代率的计算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层次计算,它包括:个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与其在职时工资收入之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行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地区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全国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全国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五种。根据工作或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比值(比率)来说明个人、企业、行业、地区、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平均值、纵横向水平比较和变动趋势。
  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标养老金计发办;个人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缴费工资总额;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等。
放风延迟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不能盲目跟随西方国家延长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的前奏
&&&&&&&&&&&&&&&&&&&&&&&&&&&&&
在我博客的首页右上方有本博客的分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每月仅能领2元!
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每月仅能领2元!
台州电视台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的一个人大代表,趁着会议的空隙到北京菜市场做了一个调查,看看10块钱能买些什么东西,结果得出的结论是10块钱能买3个番茄,5根黄瓜,也就是说黄瓜也要2块一根。椒江的黄大爷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老伴17年前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现在一个月才能领养老金2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黄大爷家:住椒江区幸福村。1995年,他的老伴和儿子都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人一次性缴费标准是200元,个人承担100元,村集体承担100元。按照当时的缴费计算表,黄大爷的妻子在60岁以后,每个月可领取12元到14元的养老金。
  黄大爷:按照我老婆的年龄是过16年到17年,16年可以算,17年也可以算,大概是14元到12月每月,当时我的工资是70元每月,认为以后她12元左右一个月,就买了,又说是村里付100元,个人付100元,挺有诱惑力的。
  今年上半年,黄大爷的老伴已经到了60周岁,按规定就可以领取当时参保的养老金了。于是黄大爷就来到椒江社保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工作人员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黄大爷:一次性可以领取300多元,按月领是2块钱一个月,我说你表上的标准不止,她说写着按照利息变动而变动。
  黄大爷说,17年前工资很低,物价也低,当时个人和村集体缴了200元,到现在一次性领取的话才300多元,实际上是亏大了。
  黄大爷:两本200块,不算集体的补助,我花了3个月的工资,整家不吃不喝,当时70块一个月的都够了。现在一家五口人2000块生活费都不够。
  但如果是按月领取,一个月2元的养老金也是实在是有些离谱。
  黄大爷:现在咸菜是4块钱一斤,2块钱一个月,我们差这2块钱啊,我编了一个顺口溜。不着年头不照表,2块一个月转街道,不直接给,要转到街道,农民阿婆年事高,2块养老不缺少。
  村民:拿回300多,都十七八年,十六七年了,拿回这么几块钱,赔了,以前的钱值钱,说起来笑死了。
  记者了解到,单单在椒江幸福村,就有很多村民参加了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前缴纳了200元,到现在才300多元,按月才2块钱,老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实惠呢?带着疑问,记者陪着黄大爷来到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告诉记者,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财政不负担一分钱。黄大爷他们看到的领取计算表就是根据当时的银行利息算出来的。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当时的表格是预测,模拟测算,当时的年利息是七八厘,95,96年的时候,利滚利算起来,这样一个办法测算下来。他老伴(个人)缴了100元,按当时是12元一月,但现在这几年银行的利息一直在调,而且都是在下降。
  曹立红说,一开始全国各地也是力推种老农保,但是到97,98年后就基本上停办了。目前椒江有9万多农民参加了这种老农保。
  椒江区社保中心中心副主任曹立红:95,96年办了两年,后来就没办了,上面一看也不对,觉得不是很科学,(椒江有9万,那全市有100万左右吧,)应该是很多的,当时是轰轰烈烈,村干部啊,乡镇干部都到老百姓家里动员。
  曹立红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老农保确实也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们也在研究如何将椒江的老农保跟新农保对接起来,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人,也准许他们退保。
&~~~~~~~~~~~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我国将延迟职工领取养老金年龄。
***这不影响他们宣称中国养老已经全面覆盖整个国家了,世界第一了。
这种养老保险简直是骗局
不管领了多少钱,反正统计报告上就已经表明此人有了养老金!于是可以吹嘘:养老金覆盖面多少多少……
上海热门资讯:台州椒江幸福村农民17年前买了养老保险,60岁到了,可以领了,谁知每月仅能领2元!椒江社保中心领导介绍,台州有100万农民参加了这种养老保险。
这种事情是真的,记得当年是乡政府的人来收取的养老金,那个时候收的最少的200元,还有400元,600元不等。按现在物价去算的,20年前的200元要抵现在2000元呢。我身边的老人也有拿2元养老金的,我隔壁那个老头当年是村支书缴了600元,现在好像是9元养老金吧。这就是中国可笑的特色养老金吧。
名词简介: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但是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的养老制度。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造成了社会不公,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是当今不公正政策的典型代表。
  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案还同时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的替代率。
养老金“双轨制”下的替代率
  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是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目前,在养老“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90%~107%,而同期占了人口大部分比例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不到40%。极为不公的歧视性政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
重要性与作用
  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养老金替代率的基本含义可界定为,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在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替代率的计算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层次计算,它包括:个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与其在职时工资收入之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行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地区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全国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全国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五种。根据工作或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比值(比率)来说明个人、企业、行业、地区、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平均值、纵横向水平比较和变动趋势。
  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标养老金计发办;个人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缴费工资总额;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等。
放风延迟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不能盲目跟随西方国家延长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的前奏
&&&&&&&&&&&&&&&&&&&&&&&&&&&&&
在我博客的首页右上方有本博客的分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养老金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