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块钱最少会获得多少股息入账的钱在哪里?一个月内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税法 教学课件 张鹏飞 (新)个人所得税法2011.ppt 1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个人所得税目录第一节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第二节纳税义务人第三节所得来源的确定第四节应税所得项目第五节税率第六节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第七节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八节税收优惠第九节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第十节征收管理本章重点内容有:纳税人身份判定、应税所得项目、税率、不同税目的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优惠、境外所得税额扣除、纳税办法。本章难点问题是:费用扣除中有关“次”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纳税额计算中一些特殊问题等。第一节基本原理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第一节基本原理计税原理:以个人的纯所得为计税依据——收入或报酬扣除有关费用以后的余额。第一节基本原理征收模式: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混合征收制第二节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例题某外国人日来华工作,日回国,日返回中国,日至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日返回中国,后于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A。2009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10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B。2010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11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C。2010年度和2011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D。2009年度和2010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第三节所得来源的确定(一)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单位;(二)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三)劳务报酬所得:以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四)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座落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五)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的单位所在地;(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使用地。例题某外籍人员汤姆受雇于我国境内某合资企业做长驻总经理,合同期三年。合同规定其月薪5000美元,其中2000美元在中国境内支付,3000美元由境外母公司支付给其家人。则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是()。第四节应税所得项目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第四节应税所得项目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第五节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承包、承租人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按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第五节税率(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第六节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一)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包括: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三、每次收入的确定《个人所得税法》对纳税义务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七项所得,都是明确应该按次计算征税的。例题王某为国内一大学的著名教授,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七月,他在一大学就环保问题连续演讲两次,分别获演讲费3000元和5000元。因此,王某应缴个人所得税1240元。某演员一次获得表演收入60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例如某人某年出版了中篇小说一部,取得稿酬5000元,同年,该小说在一家晚报上连载,取得稿酬3800元。该人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一家日报上连载两个月,第一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3000元;第二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15000元。该作家两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例题王某的一篇论文被编入某论文集出版,取得稿酬5000元,当年因添加印数又取得追加笔稿酬2000元。上述王某所获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四、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一)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的公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转载]那些年我追过的股票
证券启示录之一:&
被解放的mogwai
2013年有个人对我说,你有点灵气,但是不够系统。虽然我猜他这么说不是出于关心,但这句话我深深的听进去了。在这个迷人的除夕夜晚到来之前,我决定系统的总结一下过去,那些得与失、经验与教训、正确与错误,那些在个人实践论证中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方法,也为2014年证券投资的重新开始开个好彩头。祝各位马年发财,马上有健康,马上有财富!
初识价值投资
我是2006年入市的。当时身边很多人都说,股票不能玩啊,股市就是个赌场。我将信将疑。当时的上证点位运行在点,等到了年底创出2300点历史新高之后,很多老股民担心股市会大跌又进入熊市。但也有观点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将引领一波大牛市。
我当时买的第一、二只股票是置信电气、阳光股份。为什么买已经记不得了,可能就是知道了几个分析指标,然后就买了。这第一次下注赚了几百块,当时很开心,慌慌张张就卖了。
和很多小散户一样,我第一次接触到的理论是技术分析。我买了技术分析的书回来看,当时感觉特别荒谬。凭图形就能判断一家公司股票的涨跌?我本能上是排斥的。在初期接触技术分析的日子,我并没有发现股票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只是因为工作原因了解一下、玩玩而已。我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小说文学领域。
直到读到了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我还记得那时候在出租屋的木床上,阅读这本书时的悸动。夜晚昏黄的灯光照在书本上,泛着金色的光芒。我还记得书的扉页上印着贺拉斯的诗句,“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可能黯然失色”。我细细阅读字里行间的真知灼句,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书中的养分。我感觉被一种东西击中,深沉而准确。我完全接受了格雷厄姆的观念,他帮我打开了一扇门。我终于发现了证券市场的意义。
这就是最初的价值投资启蒙教育。它虽然没有让我在2007年的大牛市获得超额收益,却很幸运的让我躲过了2008年的暴跌。
在年的大牛市里,我买过大秦铁路、丝绸股份、华芳纺织、上海能源、佛山照明、小天鹅、沱牌曲酒、凌钢股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石化、江西铜业、铜都铜业……很多都是过眼云烟,印象比较深刻的在这里叙述一下。
华芳纺织&丝绸股份:
提到这两家公司,我就会想到南京一个大户。在2006年之前,他持有几百万股丝绸股份(现在叫“东方市场”),被深度套牢。他当时还写写股评打打零工,每个月赚取2000元的报酬。他开玩笑的说:“单位不是发2000块给他,而是1万块。”在夏天,他舍不得坐带空调的公交车,把省下的钱和工资又都拿去买了丝绸股份。在牛市来的时候,他还拿房产抵押融资了不少钱投入股市。
后来他真的在丝绸股份上赚到了上千万。丝绸股改十送三,又赶上重组,涨到了21块。现在打开K线图,那根刺眼的上影线,就是他的战利品。
在大牛市,他还去张家港调研过华芳纺织这家公司,当时的股价也就2块多。这两只股票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大牛市过后,他终于奢侈的在南京城东买了个别墅。
大秦铁路是2006年A股上市的。受到格雷厄姆的影响,也是因为《证券分析》中有很多的笔墨,是关于铁路公司的债券和股票分析的,我对铁路股一直情有独钟。
我阅读了它上市前的三年报表,觉得财务状况好极了,又有巴菲特所说的垄断护城河。我在大牛市,以及2009年,还有以后的年份,都持有过它,我赚过钱,也被套牢过,总体是盈余的。但并没有获得太好的超额收益。
我上面提到的那位南京大户,也在熊市里买了很多大秦铁路。从这一点上,我和老股民心有戚戚,相当的保守。
大秦铁路给我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留在以后再讲。先说大牛市,大秦铁路在牛市末期开始发飙,涨到了28多块,而我却没有享受到这个利润,我大概8、9块买进,13块左右就卖出了。
云南铜业&小天鹅&中国平安
在大牛市里面,很多人都成了明星。提到这几家公司,我就会想到那位明星基金经理。当时,中国平安A股上市,股价像火箭一样上涨,从40多块的上市开盘价,一直上涨到了146块。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因为重仓持有,收益颇丰,业绩相当漂亮,成为当年的黑马。
我有幸在一次工作中与其一起吃饭,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记得他说:“平安有银行、证券、保险三块,将来能涨到1000元!”他还提到云南铜业,他在40多块买进,当时已经80~90块了。
也就在那次吃饭中,他提到了小天鹅。他故作神秘的说他们实地考察过,正在买进小天鹅。当然,后来我也买了点。小天鹅当时的股价已经不便宜,但是相对其他公司来说,还是能接受。
那时已经是牛市的末期,几乎人人谈股。在一次基金投资报告会上,一位基金公司销售总监牛气的说:“这是你们人生中仅有一次的大牛市,我想不谈长,持续个80、90年总该有的吧!”
现在看来这些不可思议的言论,但当时就是真事儿,并且都是出自专业的业内人士之口。
我想,投资股票可能还是需要缘分。丝绸股份、华芳纺织、工商银行、江西铜业、铜都铜业、凌钢股份等等我都买过,有的股票翻了几倍,也赚过一些钱。但真正让我大赚一笔的却是上海能源。我记得当时买进的价格在17~19块,满仓买进,结果它像坐火箭一样,在一个月内暴涨到40多块。我在40块左右悉数卖出,大赚一笔。那时候,大牛市已经在做头了。
后来,我一直都没有再买回来。大熊市一年内它跌到了7、8块,2009年的小牛市又涨到了37块,之后一路下跌,现在又跌回了8块。现在好像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这个成功案例也非常值得总结:1、投资股票还是要顺势而为,股票投资开始上涨的时候都很缓慢,但到中后场往往加速上涨,就像性高潮来了2、买不到最低点也能赚大钱
3、100股策略是赚不到大钱的,买100股十倍股,不如满仓买入一只1倍股
4、A股投资需要概念催化5、行业很重要,当时的煤炭行业是个香馍馍。
大牛市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很多人因此而改善了生活,可以去完成家人和自己的梦想。当然,大牛市也成为了更多人的梦魇。我的感觉是:身边很多老股民都赚到钱了,不少赚了大钱,但很多新手是先赚后赔,亏了很多钱。
当时有不少知名人士,说股指会涨到1万点,并以台湾为例做榜样。记得我还参加过一位经济学家出的新书发布会《牛市一万点》,现在已成笑柄。
记得大牛市还发生过很多离奇的事。南京有个聪明的股民,每天都在开盘之前用1厘钱挂权证的买单,他不知道哪一天能买到,但每天他都坚持挂单。结果有一天他竟然真做成了:他以1厘钱的成交价格,一共买到82万份海尔认沽权证,一天净赚了50万。
不管人们多么留恋财富,股市还是在6000多点做头部。第一波暴跌的时候,我差不多在点清空了股票。可惜,后来股指又涨回了6000点,分析师们依然乐观。但这是人们最后逃跑的机会,股指再没有回到6000点,一路向下。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是股指刚下跌的时候,听说我已经卖出股票,认为我卖早了,根本没有必要。当时的股指也确实反弹回6000点了。结果一年以后,当上证已经跌到1664的时候,她依然还持有那只股票,但只剩下了个零头,到现在依然没有解套。
另外一个朋友是老股民了。我们闲聊的时候,我说我已经清空了股票,他则认为大盘问题不大,只是技术性调整。后来我没问他,估计也没有赚到大牛市应有的利润。
2008年的大熊市让人始料不及。股指没有任何停歇,几乎是一路下跌到1664点,中间在3000多点政府就已经在释放利好,比如降印花税,一直在降存准和降息,但股市不买账,还是一路下跌,奥运会也没能阻止股市下跌。一直到汇金于2008年9月增持四大行股票,以及“重磅炸弹”四万亿投资计划。
大牛市的终结其实也有一些征兆: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于2007年8月爆发,美国股市先于A股开始下跌;央行一直在加息加存准,收缩流动性;沪指平均市盈率70倍,平均股价20块,对于一个谨慎投资者来说,几乎没有股票可买。但是人们身处于那个狂热躁动的时代,根本无法冷静的思考。那是一个群体的癫狂,如果要用一本书来形容,我想应该是福克纳的《喧哗与躁动》。
大熊市的猛烈也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那些曾经的牛人们都走下了神坛:比如林园、但斌……,还有些招摇撞骗的家伙,比如带头大哥777。很早就离开市场的赵丹阳,倒是成就了一个美名。
市场对于政府的救市也开始有免疫力。老式的手段,如印花税、降存准、降息等,很难对市场起作用;后来的新鲜手段如汇金增持股票,倒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但随着后来使用次数越来越多,现在也几乎没有作用了。
虽然市场的人性本质没有改变,但每经历过一轮牛熊市,市场其实是在进化。
2008年的我
因为2007年末就已经清空了股票,2008年的我比较轻松,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和学习证券和商业。我在空仓等待机会。这时候的我气定神闲,自信满满,但实际上却是福兮祸所伏。当然,这是后话。
2008年我去了一次丽江,游玩的同时拜访了上市公司丽江旅游。丽江旅游的办公地点在新城一栋别致的五六层小楼里。进门的时候,我看到大厅墙上写着“上善若水”四个字。我本来想找证券事务代表,但没有找到。董秘办的王岚女士接待了我。我询问了很多公司现状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她也一一作答。有些财务问题,她还打电话喊来了财务人员回答。我从财务方面了解到一些关键性的数字,比如索道每年的资本开支。
当时的丽江旅游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建酒店消耗了公司大量的现金,银行举债、索道维修,大大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公司的索道业务毛利在80%,几乎不需要任何负债。在大熊市末期,丽江旅游突然公告大索道检修,未来利润预计大减,股票应声下跌,跌到了7块多,对应的市值在7~8个亿。
之前我已经仔细阅读过丽江旅游3、4年的年报,对一些重要数字都牢记在心,在询问的时候目的性很明确。我对它的市值估计在10~15个亿,对应的每股价值在10元~15元。
在股市后来的反弹中,丽江旅游上涨了近5倍。但遗憾的是,我却没有买入。因为大盘反弹的时候这类公司股价很快就上涨,自己出手慢了,但又害怕是熊市反弹不敢追。结果自己跑去买一些趴在地上的便宜资产。这是个深刻的教训,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四万亿点燃了小牛市。2009年,很多股票开始快速反弹。2008年末,大概在点的位置,我开始买进股票。我买进的都是便宜货:栖霞建设、南钢股份、大秦铁路、粤照明B。在后来的小牛市,这些股票都赚到钱了,但现在看来,这些公司都只是反弹,并没有成为后来股市的大牛股。
更有意思的是,四万亿并没有带来基础建设类股票的大牛市,只是带来了他们的集体反弹,然后重新回归熊市,至今都没有起来。重资产投资类股票遭受了市场的抛弃,这里面暗含着市场的看法:对多变的政策的不信任,以及对经济必然结构性调整的担忧。
栖霞建设:南京的本土房地产公司,当年在本地享有品牌美誉度。当时股价跌到2块钱,跌去差不多85%的市值。为了买他们的股票我去参加了股东大会,发现会场上没几个人,但当时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复苏。我从2块多开始买,一直买到4块多停止,最后栖霞建设反弹到了8块多。我在第二次做头部时的7、8块卖出,
南钢股份:2008年南钢股份有一笔一次性存货减值准备,2009年不复存在,我觉得业绩会有大涨,加上4万亿投资,股价应有表现。在参加过他们的2008年股东大会之后,我买进股票,它也从2块多涨到了8块多,最后我的卖出价大概是6块多。我应该庆幸,如果我现在持有它,股票只值1块多了。
大秦铁路:我一直把它当长期投资的标的,但是效果不太好。在熊市,它跌到8块多,对应股息大概4%不到。后来它涨到了14块多就开始下跌,一路的负面消息,一路的阴跌,中间也有过反弹,但整体趋势一直向下。在这只股票上我进进出出,有赚有赔,最后差不多略微盈利。一直到现在,有缘无分。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坏女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和看上去很好的女人纠缠。
粤照明B:在2009年之前,粤照明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很好,是一只现金奶牛,每年稳定分红。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它账上的负债率竟然只有10%。我按照当时股价算了下每年的分红率,高达10%。我在4块港币左右买进,差不多就是公司的净资产价格,后来它上涨了9倍。但属于我的利润只有1.5倍左右。
这真让人懊恼,不是吗?因为上涨最迅猛的一段时间我不在,除权除息我也不在。后来的粤照明玩起了概念,股价疯涨。A股的投资者向来就是这样。这家公司的股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在A股市场价值投资是有用的,但如果价值标的还存在潜在的概念,则更适合A股市场炒作。
2009年我总体的盈利在90%,但我自己并不满意。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整体市场开始转向消费食品、医药类、酒类饮料股票,很多公司屡创新高,包括我在熊市里关注过的片仔癀、江中药业、五粮液、张裕B。
我很懊恼为什么没有买进他们,而是去买了一些便宜货(这些便宜货在2009年末已经滞涨)。当时这些公司的股价上涨太快,在我看来已经不算便宜。比如片仔癀从10多块涨到了40多块,五粮液从10多块涨到了30多块,江中药业从6块多涨到了20多块。
2010年春,我在上证3000点左右重新入市,计划做一次投机,赚笔快钱。但往往你的目的性非常强烈的时候,也是你失败的开始。我还是选择了一些便宜的重资产股票:中国中冶、中国建筑、海马股份、大秦铁路、东电B。自认为股价相对便宜,是保守的投资。
结果4月份政府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股市应声大跌。上证从3200点一路狂跌至2200点左右,足足下跌了1000点。但楼市没有任何反应,依然红火。
我账面浮亏20%+,有的股票下跌30%,损失惨重。更要命的是,我是重仓买进,几乎没有太多现金补仓。这个教训深刻的告诉了我:当时市场处于3000点的高位震荡,久盘必跌的概率很大,投资者永远不要在股市高位震荡有下跌趋势可能的时候满仓,更不能投机短炒的满仓。
四月暴跌股票名单:
中国建筑:我之前打过新股、中过签,上市第一天赚了钱就卖出了。我当时在4块多买进。4月暴跌跌到了3块。
中国中冶:当时也是次新股,央企,上市7块多,我的买进价大概在4~5块,已经低于发行价5.42元,跌到4块左右。
海马股份:买入它的理由是通过内部人士确认业绩会反转,价格不怎么贵。我知道海马汽车本身并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它的圈钱速度快赶上火箭了。我的买入带着侥幸和短期套利。这家公司的股价最终跌到了4.6元,跌到了真正可以短期套利的价格。
大秦铁路:提到大秦铁路,我总是很忧伤。我想到巴菲特写到的那句歌词:“我的妻子跟我最好的朋友走了,但我依然想念我的朋友。”我的买进价格在8~9块,在年底反弹中我唯一保留了它,但给我带来的却是长久的郁闷。
东电B:东电B是浙江的电力公司,主营业务稳定,政府上调了上网电价,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扭亏为盈(电力公司的复苏是有保障的)。我买进的理由是该公司持有大量有价证券,这部分的价值被低估。在当时已经不便宜的国内市场,这样的廉价公司已经不多。我一买进股价就开始暴涨,一口气涨到了0.775美元然后开始回调,黑色四月它一路下跌至0.48美元,比我的购买价0.6美元格低了足足20%。本来就已经很便宜了,非理性市场又给了它一个甩卖价。
我最明智的选择是在2010年底一波上涨中斩仓出局。东电B平价卖出,海马股份卖出时还赚了一点点钱,而“大烂臭”中国中冶、中国建筑在百分之十以内的亏损中斩仓,仅仅保留了大秦铁路。
我应该感到幸运,如果我继续持有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现在的损失要超过50%。不要买央企,更不要买烂央企。这是另外一个忠告。
痛定思痛的思考
2010年的投资失败之后,我基本没有再下重手买过股票,而是转手去投资了物业。中间也有小规模买卖过一些股票、可转债、公司债券。在这期间,我痛定思痛,重新审视和思考价值投资,也学习一些技术分析。
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大量的技术分析图形和历史统计数据。在以前,我只会记录财务分析及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内容。现在我买进股票,买点会结合技术分析来看。如果技术面走得很差,我是不会买进的,而是会等到技术指标走出来的时候,再买进。
我后来阅读了一个日本人写的《巴菲特密码》这本书,书中分析巴菲特买进的规律,发现大部分时候他并非在股票下跌途中买进,而是在股价稍稍反弹之后才买进。显然,巴菲特也是看技术面的。技术面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确定买点和卖点。
重新审视思考价值投资,并不是否定价值投资的作用,而是在完善自己实践价值投资的缺陷。我的看法:一个投资理念,如果被大众所普及,必然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说得明确一点,它已经失效了。它被误读、被滥用、被标榜、被吹嘘……最终一地鸡毛。
2006年以来的大牛市,为国人普及了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而实际上中间存在很多误读,比如终身持有一家好公司、寻找穿越时间周期的公司……说法很对、很动听,但却很难在普通投资者身上去实践。
还有更多如我一样的人,很勤奋的运用西方价值投资的规则去实践。然而,当大家都在使用相似方法的时候,这个方法的实际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
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价值投资。投资者只是在发现一些投资机会,这些投资机会是基于理性分析的判断,同时也带着艺术的模糊感觉:有时候是股价低于净现金或账面价值、低PE的烟蒂投资;有时候是看准行业前景、市场规模的行业主题投资;有时候是基于现金流贴现的估值分析;有时候是比别的投资者更专业的行业背景投资;有时候是基于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套利机会。
用胡适的话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
创业板风起云涌
2011年至今,A股总体走势向下,创业板走势向上。实际上,准确的说,创业板是先熊市,后牛市。在2011年~2012年中,创业板实际上是处于熊市,很多股票都跌出了价值。但从2012下半年~2013年末,创业板则走出了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这和彼得林奇的一些观点很契合,不要买刚上市的成长类股票,在上市大概2、3年后估值较低的时候买入成长股为佳。
很多蓝筹股票的投资者,都抱怨市场先生不靠谱,创业板如此高的估值竟然视而不见。但细细想,创业板的估值为什么不能高?微软、思科、亚马逊,在大牛市的时候不都是极高的估值。而且创业板在走熊市的时候,很多先知先觉的投资者进场买入,现在享受新经济带来的丰厚回报,无可厚非。投资向来就是低买高卖,投资未来。
最近阅读了网上广为流传的《听风与识鸟》这篇文章,很认同其中观念。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做“听风者”,保守的价值投资者,则可以做“识鸟者”。两者都没有错,方法不同而已。
现在作为马后炮来看,创业板走强有其内在的逻辑。还记得当年的“煤飞色舞”吗?四万亿带来的只是旧经济的苟延残喘,比如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煤炭,再比如工程机械,现在这些产业又都进入了痛苦的去库存阶段。这些产业的很多公司都是上轮经济景气周期中的大牛股,但是时代变化快,以投资拉动的旧经济模式被市场无情的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活力的“漂亮”的新经济。
矫枉难免过正。股票市场向来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人性。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创业板股票目前已经极其高估,严重透支了未来很多年的业绩。最近我看了一些创业板的业绩预告,很多都没有达到预期,完全无法支撑目前的股价。过去这些年A股的经历和教训告诉我,历史是冷峻的,不要轻易认为这次会不一样。
一些阅读、雪球、美股
也许是大学时候养成的阅读习惯,从实践投资以来,我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部分都是些基本面公司分析、宏观经济、微观行业、财务分析等方面的书籍,2011年开始,我也开始阅读一些技术面的东西,还有些易经、国学类的读本,一些跨行业的阅读。我希望接受更多的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固定在某个框架内。
对我个人投资理念、方法有影响的大概是这么几本:
《证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最有名的投资书籍之一,方法可能在如今市场很难用了,但理念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聪明的投资者》:说实话,比《证券分析》更实用,那时候已不是上世纪20年代,更接近于如今的证券市场。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著,通俗易懂,最有名的大众投资书,很多人受其影响。
《股票作手回忆录》:利弗莫尔著,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一个成功又失败的投机者交易历程,能给普通投资者更多启示。顺便说一句,自古以来,国人都是喜欢阅读成功史,塑造神话,却不喜欢阅读失败,实际上失败比成功更能给普通投资者启示。在证券市场上,学习失败的教训、避免屡次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
《聂夫的成功投资》:聂夫著,低市盈率投资法,也有很多粉丝。
《道路与梦想》:王石著,王石对万科及自己的一个总结交代,之后就是郁亮时代了。书中叙述了很多商业、证券、历史、管理方面的内容,记录了一家小公司是怎样在中国环境里成长成大企业的。书中提到很多证券历史片段,比如君万之争、中科创业案的朱焕良、亚洲金融危机等。
《大败局》:吴晓波著。很多曾经辉煌企业的失败案例。比起成功,我更喜欢看失败案例,成功的人都是一样的,失败则各有不同。
《股市真规则》:多尔西著,虽然书名很烂,但作为晨星公司的股票研究分析师,还是给出了很多行业投资的证券分析方法。
《怎样选择成长股》:费舍,著名的成长股投资大师,很多人的偶像。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不用多说,大家都懂的。
《寻找最优中国公司》:i美股,我最初的美股投资启蒙,当时市面上唯一能找到的比较详细的美股公司分析书籍。
《三国的奥秘》:曾仕强著,对趋势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
《金融炼金术》:索罗斯著,也不多说了,反身性理论,很多粉丝。
《远离财务骗术》:夏草著,很多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粉饰的方法,很实用。
后来有了雪球、i美股,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的玩法,更有意思的投资观点。通过雪球我也更多的了解到了美股、港股投资,受益匪浅。我之前的工作跟教育有关,常常会跟新东方、学大、学而思、环球天下等公司的人打交道。通过雪球,我得以了解到美股的教育行业投资,开拓了视野。
刚开始的时候,发现港股、美股便宜公司一大把,很多公司的股价低于净现金,这在A股是不敢想象的。后来发现这里面有些是机会,有些则是陷阱。在港股我做了个实验,选了两个烟蒂公司通天酒业(0.7港元买进)和中国动向(0.7港元左右买进),还有一家困境公司味千中国(5~6港元买进),到目前为止两赚一赔。通天酒业这家疑似造假公司赔钱了,跌了近50%。
我个人的观察,在港股用格雷厄姆的方法分散投资,寻找烟蒂公司,应该能获得不错的正收益。
美股和价值的关联度更大。比如新东方,就是行业的老大(业内称之为航空母舰,其他公司都是专注于某一领域,做个驱逐舰之类),股价一直高高在上,即便是被做空了,股价依然能够回来。前程无忧,在国内招聘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股价表现也是一直坚挺。比如环球天下,当股价跌到3块多美元的时候,其实账面净现金就已经高于股价,而环球本身在雅思细分领域是新东方最有力的竞争者,不是皮包公司,所以最终培生以每股1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环球天下,投资者赚得彭满钵满。而像安博教育,业内都知道这是家拼凑起来的公司,业内默默无名,没有竞争力,而投资市场也最终用脚投票,把它踢出了局。
美股让我体会到能力圈的重要性。个人观察,在美股实践能力圈,寻找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应该能获得很好的收益(美股有时候给中国好公司的定价是离谱的,当然现在也很贵了)。
写在马年除夕夜之前
三十而立。我现在已经30周岁了。投资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原来想成为一个严肃小说家),也收获了悲伤与快乐。我收获了财富,也收获了遗憾。
过去的日子,经历过高昂头颅的理想年代,也趟过灰霾阴郁的残酷现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未来定会有荆棘,也一定会充满希望。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箴言所述:希望是件好东西,也许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从来不会流逝。
用格雷厄姆《证券分析》扉页的诗句与诸位投资者共勉: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
现在备受亲睐者,将来却可能日渐衰朽
&&&&&&&&&&&&&&&&&&&&&&——贺拉斯《诗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