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p2p监管p2p公司营销策略探究高明在哪

国外P2P网贷行业的监管经验
近日有消息称,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的P2P监管办法已基本成型,将于年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来一直传闻不断但始终未见落地的P2P监管细则似乎又有了一些眉目,这让行业倍感期待。
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的民间借贷商业模式,P2P对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普及和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P2P模式下,使得大量有闲散资金且有理财意愿的个人通过第三方中介平台将资金出借给有融资借款需求的企业或个人,有效盘活了民间资本,提高了借贷效率,不少中小微企业也因此在发展中受益。但是,由于监管的滞后与缺失,也造成了P2P行业在火热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问题不少、跑路不断的困境。
有专家指出,P2P的诸多问题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价机制不完善、借贷资金监管缺位、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网络安全技术风险等几个方面。在国内P2P监管办法出台前夕,我们先看看国外有哪些成熟、成功的监管经验呢?
作为P2P网贷模式的发源地,英国P2P网络借贷产品丰富多样,政策环境也相对宽松。英国施行的是行业以自律发展为主,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监管为辅监管模式。
作为当前世界上金融服务最完善、最健全的国家之一,英国通过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对所有在其境内注册的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FCA对P2P借贷有着严格规定:
1. 最低资本要求,对资本金要求采取了阶梯型计算标准,根据平台规模资本金比例分别为平台贷款金规模的0.2%、0.15%、0.1%、0.05%,并规定过渡期2万英镑,最终5万英镑的规定最低资本要求;
2. 对客户资金隔离,公司必须隔离资金并在相关条款下安排资金;
3. 争端解决规则,投资者在向公司投诉无果的情况下,可直接上诉至金融监督服务机构解决纠纷;
4. 信息披露规则,p2p网贷平台必须公平、清晰、无误导地告知投资者其商业模式、违约贷款评估方式,金融推广等内容,同时还应定期向FCA报告财务状况、客户资金、上一季度贷款等信息。
P2P借贷起源于英国,但是在美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美国的P2P网贷的监管则是以立法为核心,根据网络借贷不同发展阶段加以监管,管理方式动态、灵活。在网络借贷初期通过现有法律进行监管,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结合网贷行业的特殊性质,将其归入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备的市场退出机制等一系列相对完备的措施来对投资人的利益进行保护。
此外,在违规成本方面,如果P2P平台在相关州开展业务,还需要在该州的证券部门进行登记,并要遵循该州的金融监管要求,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
原文地址:/zcKnowDetail-f0fbc1bd57e5bc563cca98-know.html 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人人天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人人天使是专注于消费众筹的平台
消费即投资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美国P2P监管策略高明在哪儿?
罗川 | 道口贷
本文共2060字,预计阅读时间41秒5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在线借贷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基于向100多个涉及在线借贷的机构和专家个人提出了咨询问卷,涵盖在线借贷平台(如Lending Club,Prosper, SoFi),投资人,商会,中小企业促进团队,学术界,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等。数据翔实,观点全面,对研究网络借贷和互联网金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结合三年来我对国内在线借贷市场的研究以及道口贷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第一, 在线借贷平台的意义在哪里?
白皮书开篇就提出:让消费者与小企业获得安全和承受得起(safe and affordable)的信贷,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命根子(lifeblood)。过去的二十年,小企业贡献了美国三分之二的新增就业,但小企业贷款难,成本高是全世界金融服务面临的挑战。过去十年中,在线借贷市场借助科技的进步以及更好的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为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了更便利和高效的信贷服务。可以说,在线借贷平台为美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保就业,提供了非常大的潜力。
第二, 在线借款的客户都是那些?
尽管在线借贷平台上的借款客户包括了从高风险(high risk),次级(sub prime),近优(near prime)以及优质(prime)等不同风险等级的借款人, 相对的对应了从35%到8.5%的年化借款利息。但从实际批准的借款来看, 85%的项目是优质(prime)或近优(near prime)的借款人,对应的年化借款利息在20%到8.5%之间,可以说美国网络借贷的最主要客户仍然是信用优质或者接近优质的客户。
第三, 风险管理的方法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在线借贷都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由于美国具有发达的个人征信系统,各个网络借贷平台普遍采用个人的FICO信用评分作为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另外针对新移民或其他信用历史较短的客户,也有平台采用毕业院校和当前收入作为主要风控依据。所有的征信数据采集都是在线完成的,白皮书认为这些依据数据模型发展出的风控模式具有创新意义,且对于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降低信贷成本,缩短授信时间有很大裨益。也对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是很好的启示。但由于这些风控方法尚未经过完整的经济周期, 因此在线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还未经过重大考验。(美国在线信贷的发展集中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一直处于信贷扩张期,美联储2015年12月才将建议市场利率调高25基点至0.25%~0.5%)。
第四, 监管的最重要手段是什么?
白皮书特别提到:更高的透明度不仅是必需的监管手段,而且也会对在线借贷的各个参与者,包括借款客户,投资客户,资产证券化的购买方都带来实质的帮助和利益。美国财政部对于透明度的考虑最主要就是要求在线借贷平台使用清晰,简单而且一致的信息披露规则,便于借款客户和出资人准确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对于借款客户来说,清晰的表述年化借款成本;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借款项目本身的风险揭示,以及根据借款项目集合证券化资产包的风险揭示。
我国的在线借贷,从2007年就开始出现,但直到2013年以后才有了规模化的发展,目前运营的平台中有80%是在2013年以后建立起来的。绝大部分仍然采用线下获客以及传统的资产保全,引入抵押担保中介等风险控制模式,所对应的借款成本大多在36%以上。可以说,这只是先前民间金融的互联网翻版,大部分的消费者与中小企业事实上并没有获得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最大红利:更优惠借款利息。
由于监管的缺位,还造成了很多低成本的违法行为:一些居心不良的骗子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非法吸储,搞旁氏骗局,给投资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还有一部分的平台,受互联网估值泡沫浮夸的影响,片面追求客户规模,通过各种方式刺激超前消费和过度借贷。尤其在校园市场,使得一些缺乏金融防范经验的同学落入了金融陷阱。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借款人,在中国都呼唤一个更有效的监管,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借贷达成其初心:为广大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更安全和承担得起得信贷。
从美国的经验看,监管策略也并不复杂,要求在线借贷平台做到信息充分披露就是最有效的手段。5月9日,全球网贷第一股Lending Club在内审时发现:在未披露的情况下,将2200万美元近优级(near prime)贷款出售给单一投资者。尽管这笔贷款已经由公司回购,并未给客户和公司造成影响。但对于金融这样需要高度诚信的行业来说,这直接导致了CEO的辞职。当日,Lending Club 股价大跌35%,次日继续下跌11%,当前的市值(13.4亿美元)已不及IPO时市值(80亿美元)的五分之一。目前还有多家律所准备发起对公司和高管的诉讼。
尽管从经营数据来看,Lending Club的贷款质量,客户增长都非常稳健。但是,不充分披露信息的行为遭到了市场最严厉的惩罚。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网贷市场可以非常恰当地做一个先行。
本文系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2美国P2P监管策略高明在哪?
- 希财新金融
希财APP下载
美国P2P监管策略高明在哪?
ly810304&&&&&&
&&&&&&来源:网络转载
  美国财政部对于透明度的考虑,要求在线借贷平台使用清晰、一致的信息披露规则,便于借款客户和出资人准确理解。对于借款客户来说,清晰的表述年化借款成本;对于投资人来说,是借款项目本身的风险揭示,以及根据借款项目集合证券化资产包的风险揭示。
  5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在线借贷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基于向100多个涉及在线借贷的机构和专家个人提出了咨询问卷,涵盖在线借贷平台(如Lending Club,Prosper, SoFi),投资人,商会,中小企业促进团队,学术界,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等。数据翔实,观点全面,对研究网络借贷和互联网金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合近三年来我对中国在线借贷市场的研究以及道口贷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第一,在线借贷平台的意义在哪里?
  白皮书开篇就提出:让消费者与小企业获得安全和承受得起(safe and affordable)的信贷,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命根子(lifeblood)。过去的二十年,小企业贡献了美国三分之二的新增就业,但小企业难,成本高是全世界金融服务面临的挑战。过去十年中,在线借贷市场借助科技的进步以及更好的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为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了更便利和高效的信贷服务。可以说,在线借贷平台为美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保就业,提供了非常大的潜力。
  第二,在线借款的客户都是那些?
  尽管在线借贷平台上的借款客户包括了从高风险(high risk),次级(sub prime),近优(near prime)以及优质(prime)等不同风险等级的借款人, 相对的对应了从35%到8.5%的年化借款利息。但从实际批准的借款来看, 85%的项目是优质(prime)或近优(near prime)的借款人,对应的年化借款利息在20%到8.5%之间,可以说美国网络借贷的最主要客户仍然是信用优质或者接近优质的客户。
  第三,风险管理的方法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在线借贷都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unsecured consumer credit)。由于美国具有发达的个人征信系统,各个网络借贷平台普遍采用个人的FICO信用评分作为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
  另外针对新移民或其他信用历史较短的客户,也有平台采用毕业院校和当前收入作为主要风控依据。所有的征信数据采集都是在线完成的,白皮书认为这些依据数据模型发展出的风控模式具有创新意义,且对于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降低信贷成本,缩短授信时间有很大裨益。也对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是很好的启示。
  但由于这些风控方法尚未经过完整的经济周期, 因此在线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还未经过重大考验。(美国在线信贷的发展集中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一直处于信贷扩张期,美联储2015年12月才将建议市场预期年化利率调高25基点至0.25%~0.5%)。
  第四,监管的最重要手段是什么?
  白皮书特别提到:更高的透明度(greater transparency)不仅是必需的监管手段,而且也会对在线借贷的各个参与者,包括借款客户,投资客户,资产证券化的购买方都带来实质的帮助和利益。
  美国财政部对于透明度的考虑最主要就是要求在线借贷平台使用清晰,简单而且一致的信息披露规则,便于借款客户和出资人准确理解。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对于借款客户来说,清晰的表述年化借款成本;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借款项目本身的风险揭示,以及根据借款项目集合证券化资产包的风险揭示。
  我国的在线借贷,从2007年就开始出现,但直到2013年以后才有了规模化的发展,目前运营的平台中有80%是在2013年以后建立起来的。绝大部分仍然采用线下获客以及传统的资产保全,引入抵押担保中介等风险控制模式,所对应的借款成本大多在36%以上。
  可以说,这只是先前民间金融的互联网翻版,大部分的消费者与中小企业事实上并没有获得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最大红利:更优惠借款利息。
  由于监管的缺位,还造成了很多低成本的违法行为:一些居心不良的骗子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非法吸储,搞旁氏骗局,给投资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还有一部分的平台,受互联网估值泡沫浮夸的影响,片面追求客户规模,通过各种方式刺激超前消费和过度借贷。
  尤其在校园市场,使得一些缺乏金融防范经验的同学落入了金融陷阱。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借款人,在中国都呼唤一个更有效的监管,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借贷达成其初心:为广大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更安全和承担得起得信贷。
  从美国的经验看,监管策略也并不复杂,要求在线借贷平台做到信息充分披露就是最有效的手段。5月9日,全球网贷第一股Lending Club在内审时发现:在未披露的情况下,将2200万美元近优级(near prime)贷款出售给单一投资者。尽管这笔贷款已经由公司回购,并未给客户和公司造成影响。但对于金融这样需要高度诚信的行业来说,这直接导致了CEO的辞职。当日,Lending Club 股价大跌35%,次日继续下跌11%,当前的市值(13.4亿美元)已不及IPO时市值(80亿美元)的五分之一。目前还有多家律所准备发起对公司和高管的诉讼。
  尽管从经营数据来看,Lending Club得贷款质量,客户增长都非常稳健。但是,不充分披露信息的行为遭到了市场最严厉的惩罚。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网贷市场可以非常恰当地做一个先行。
& & & & 希财网()是专业的投融资及理财产品导购平台,国内权威的p2p网贷平台评测机构,网站汇聚了国内权威的p2p网贷产品、个人贷款、信用卡及众筹等投资理财产品,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希财网。
扫一扫“希财理财”,福利满满等你来!
专业的产品测评,贴心的理财攻略,及时的平台资讯,更有超高的红包活动,统统一手掌握。
微信公众号:“希财理财”(xicaiwang-p2p)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新金融”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您也可以后再评价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来说两句吧!
风险提示:广告信息均来自平台方,不代表平台安全性,不构成投资建议!红包、体验金、理财金、大礼包、加息券、满减券、优惠券等都不直接等同于现金。参考收益说明不是收益承诺,不代表最终真实收益。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美国监管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 购买 策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