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债账户可以存定期吗?

人民币外债归还时,来自哪个账户没有限制,人民币结算账户也是可以的_百度知道
人民币外债归还时,来自哪个账户没有限制,人民币结算账户也是可以的
提问者采纳
那问题就在于,应这算成B对A的出资了,B应该是A公司的外方合作方吧。但目前借款进来是以美元进的。(2)按照你所讲的背景,人民币是不能汇到境外的(虽然对香港地区的人民币管理有放松的要求)。外债的定义依据《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那B这个香港人愿意这笔还款只在境内留存吗。理论上(1)我觉得该笔借款是否属于外债还真不好说。(3)如果用人民币还,这笔钱的表现形式其实应该算是注册资本金的一部分,不能严格定义为以“外币”表示的债务?要不然B没有办法向A公司资本金账户汇入款项的。可能还需要由外管去界定,但却约定以人民币偿还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结算账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央行:截至3月末我国外债等值1.67万亿美元|外债|人民币外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财经讯 7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我国全口径外债、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情况答记者问。表示,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02768亿元(等值16732亿美元),首次纳入统计范围的人民币外债余额为49424亿元人民币(等值8047亿美元),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48.1%,我国外债余额较2014年末减少3%。
  人民币外债占比扩大表明,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领域和范围逐步扩大,为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明显上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此次外债口径调整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根据2003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外汇局联合发布的《外债管理暂行办法》,我国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未包括人民币对外负债,在口径上较国际标准范围偏窄。
  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迅猛发展,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增加,为更全面反映我国外债总体规模,国家外汇管理局前期已经按照SDDS对我国外债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在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IIP)时公布了全口径外债总量数据。
  为全面采纳SDDS,从2015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按季对外公布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以便于社会各界更全面了解我国详细的外债情况。将人民币外债纳入总体外债统计,仅是外债统计方法上的调整,不会增加实际的对外债务偿付金额。因此,外债数据口径的调整不会引起我国外债偿还责任的变化。
  经过上述调整,我国对外公布的外债数据口径将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与最新国际标准的接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外债的数据标准和国际可比性。
  全口径外债余额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截至2015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02768亿元人民币(等值1673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外债统计口径调整引起的。其中,首次纳入统计范围的人民币外债余额为49424亿元人民币(等值8047亿美元),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48.1%。若按调整前口径(外币外债)计算,我国外债余额较2014年末减少3%。
  我国人民币外债在全口径外债中的占比接近一半,对此怎么看待?
  答:目前,中国已是高度开放的经济大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2009年7月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结算额从2009年的36亿人民币扩大到2014年的近10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我国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例逐年攀升,从2010年的1.7%提高至2014年的23.6%,月上升至27.7%,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5年5月,人民币稳居全球第5大支付货币,较2012年初排名提高14位;市场占有率达到2.18%,是2012年初的8.7倍;同时,人民币稳居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
  从2015年3月末我国人民币外债的构成来看,主要是非居民存款和贸易融资类人民币外债,两者合计占比近60%。其中非居民存款主要是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存放于我国境内银行产生的外债,这部分存款虽然在统计上属于外债范畴,但与我国境内机构从境外直接借用的狭义外债有较大区别,说明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较强,有利于更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而贸易融资类人民币外债基于进出口贸易背景,主要是境内金融机构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而产生的对外负债,这部分外债实质上是伴随我国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增加而自然产生的。
  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领域和范围逐步扩大,为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明显上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这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体现,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效的肯定,实质上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发展。今后,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逐步落实等,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以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民币外债仍然会继续增长。  作者简介:李项南(1976-),男,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当前人民币外债管理潜在风险及其化解思路
2013年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作者简介:李项南(1976-),男,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中国论文网 /3/view-4263447.htm  摘要:近年来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人民币外债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我国对人民币外债的宽松管理,使得人民币外债潜在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存在热钱借机流入、削弱宏观调控效果等风险。建议完善现行外债管理法律法规,将人民币外债纳入外债管理,增强货币错配风险管理下的偿付能力。   关键词:人民币外债;风险;管理框架   随着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在境内外流动的限制不断减少,在涉外贸易领域开始出现人民币跨境债权债务。人民币外债,即我国境内经济主体与境外经济主体之间以人民币签约、结算并计值度量的对外负债,属于我国的本币外债。本币外债与外币外债分属不同类型的对外债务。我国《外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外币外债是“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根据这一规定,人民币外债并不适用于外债管理相关的制度规定。因此,研究人民币外债管理势在必行。   一、人民币外债业务管理现状   在外币外债管理上,我国实行外债登记制度,建立了以规模管理和综合调控为主的两层次外债管理体系。在管理原则上,外债管理强调“总额控制、合理使用、保证偿付”。一是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进出口情况、国际收支情况和偿债能力情况,对外债规模进行总量管理,避免盲目借债和无限制借债。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外债用于我国生产建设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支持符合政策扶持的重点企业和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三是对外债规模和使用情况随时监测,在国家层面科学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对外债的还本付息。   在外债管理框架上,实行外债登记制度,对各类外债实行全口径分类管理。《外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宏观层面上,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需要,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和外债承受能力,制定国家借用外债计划,合理确定全口径外债的总量和结构调控目标,并对国有商业银行举借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进行审核,对境内中资企业举借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进行审批。微观层面上,主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具体负责对外债的统计监测,核定短期国际商业贷款余额指标,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筹借外债的核准、外债登记、开户等业务、并对外债资金结汇和还本付息进行核准。   二、人民币外债业务潜在风险分析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迅速发展,由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企业希望境外人民币回流获取更高收益,同时借用人民币外债利率相对较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因此企业持有人民币外债的意愿逐渐增强。但随着人民币外债的增加,而管理政策的滞后,其潜在风险也逐步显现。   一是人民币外债管理宽松,为国际热钱的流入提供了可能。现行的外债管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借用外债计划,合理确定全口径外债的总量和结构调控目标。中资和外资机构的外债分别进行余额管理和总量管理。同时规定外债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债资金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但人民币外债与外币外债不同,目前只进行登记,并不纳入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由于缺乏额度管理,人民币外债的总量难以有效控制和监测。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对人民币外债借、用、还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随着人民币外债的不断增加,有可能形成借人民币外债以外币归还、借外币外债以人民币归还和借人民币外债以人民币归还三种新的外债归还模式,如不加强管理,热钱极易通过借人民币还外汇和借外汇还人民币等方式绕过监管,随意进出,造成风险隐患。   二是人民币外债管理宽松,为跨境套利提供了可能。近年来中国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迅速,允许任何企业自主开立人民币账户,并规定出于任何目的的账户间资金转移,不再受限于是否与贸易结算相关,允许香港银行推出与人民币关联产品,如定期存款、人民币交割远期合约、共同基金等。这些政策的放款,使得国内关联公司极易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以较低的利率获得人民币外债,并通过国内和香港市场的利率缺口进行套利。更为典型的情况是,国内公司将一笔人民币资金以定期存款方式抵押给国内银行,由国内银行根据存款金额向境外开出人民币备付信用证,担保境外关联公司向境外银行融资,在外币和人民币利差和汇差间实现套利。这种人民币备付信用证形成的或有负债,一旦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变为现实负债,将对我国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人民币外债管理宽松,为企业避税提供了可能。根据目前的外汇管理政策,外债拆放利率要参考同期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金融市场商业贷款利率。由于人民币外债没有同等市场利率可供参考,因此无法明确其合理水平。个别企业可能在关联交易中通过人民币外债关联交易调整企业利润,从而实现避税。   四是人民币外债管理宽松,影响宏观金融调控效果。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一直较大,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国内流动性。但人民币外债的大量举借却严重影响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效果。一方面大量举借人民币外债,使人民币资金从境外大量流回境内,导致境内市场人民币供应量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加,在流通中这些回流的人民币通过乘数效应,总量将不断放大,这些回流资金一旦达到一定规模,不仅将严重影响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还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外债只统计而不纳入规模控制,其在国际收支统计中与外债一样同样列为资本流入,这样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人民币外债在实际上增加了我国外债规模,使我国外债的规模管理受到影响。二是人民币外债将增加国际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扩大资本项目顺差。另一方面,许多套利资金假借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渠道流入国内,也增加了国内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影响宏观调控效果,形成金融风险。   三、加强人民币外债管理的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启示我们有必要对国际化后的货币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我国也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寻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人民币外债作为我国推动本币国际化得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这一大框架内,在做好统计和监测的基础上,把人民币外债问题放在货币当局总体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全局角度去考虑。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影响人民币资金的价格和跨境流动,进而影响本币外债的总水平。
  (一)完善法律法规,将人民币外债纳入外债管理。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对外债的定义,将外债的概念定义为“在任一时点上的目前的实际负债总额,该负债要求债务人在未来某一时点偿还本金和利息。”(上转第106页)   (下接第113页)   根据这一定义对《外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同时出台或完善相关法规,明确管理和统计的方法将人民币外债纳入外债统计监测,以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发展,与国际统计标准接轨,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二)建立集中统一的外债管理组织体系。将人民币外债纳入外债管理后,应改变目前我国外债宏观管理上多头管理的现状。明确由人民银行作为外债管理宏观管理机构,一是通过制定近期和中、远期规划,全面负责人民币外债和外币外债借用偿还的总体统筹安排。二是负责外债资金使用的窗口指导,联合发改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定期编发公布重点支持产业和项目目录,引导外债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效率;三是负责对外债的监测管理。对企业外债进行限额管理,对限额以上的借债筹资进行审批。制定相关鼓励或限制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三)加强监管,规范人民币外债资金使用。出台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人民币外债业务操作流程,从“借”、“用”、“还”三个环节上强化人民币外债的管理。加强真实性审核,设立人民币外债专用账户,实行人民币外债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对人民币外债资金的使用及流向实施动态监测,必要时可采取现场检查的手段对有关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防止企业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挪作它用。   (四)加强人民币外债统计监测。设立人民币外债专用账户,建立人民币外债统计监测体系。规定银行定期向人民银行报送人民币外债相关统计报表,保证人民币外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对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的监测分析,实现对人民币外债跨境流通量、流通结构和境外企业持有人民币外债总量情况的动态跟踪监测,及时分析研究人民币跨境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异常动态,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人民币外债风险隐患,从而维护整体经济和金融安全。   (五)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币外债管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逐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变人民币单向升值预期,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性,避免各种套利资金利用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预期进行套利操作,影响市场稳定。二是加快人民币外债利率定价与国际市场接轨。参照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等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人民币债务利率定价,解决人民币外债利率定价合理性和规范性问题,防止低成本借入人民币外债进行套利的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方亦思.民币外债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金融,2011,(21).47-48.   [2]刘冬梅.人民币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华北金融,2012,(2):58-61.   [3]束斌.防范人民币外债风险[J].中国金融,2011.(21):49-50.   [4]马超.我国外债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J].河北金融,2009,(10):68-69.   [5]吴宇.稳步推进外债本币化[J].中国金融,2011,(21):53-54.   [6]徐冠军.当前人民币外债发展动因、存在风险及应对措施[J].知识经济,2011.(19):38.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免责声明: 1,本账号发布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收集,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文档内容纯属来自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涉及政治言论一律相应删除,请大家监督。 3,请下载试用后二十四小时内删除, 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料或资源。 4,如有关于版权问题,可以联系官方进行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析跨境人民币外债的发展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浅析跨境人民币外债的发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57:3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析跨境人民币外债的发展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外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