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我解释下什么叫新风系统小贷系统?

扫描下载MIUI论坛APP
在线时间1 小时
版本V7.3.3.0.MXDCNDD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3/4 WCDMA版
MIUI版本V7.3.3.0.MXDCNDD
发表于 4&天前
昨天试了一天,一个验证码都没收到,以前好好的,绝对不是我个人问题,昨天还还款了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1673 米
在线时间7 小时
版本V7.5.3.0.LHJCNDE
积分 20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25 积分
积分 20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25 积分
机型红米手机2 移动 高配版
MIUI版本V7.5.3.0.LHJCNDE
发表于 4&天前
小心额度收回清零零了。然后敏感了
MIUI 300周
MIUI 300周更新纪念勋章
已关注微信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问谁能帮我推荐一些关于小额贷款咨询及指南的书籍,参考下?
提问者:热心网友
推荐你一本《零基础跟大雄一起学信贷》,非常不错,讲复杂的信贷业务知识融入到了故事的形式中,让你在读故事的同事学会信贷业务
这套书总字数达100万字,近1400页,面向广大小额信贷公司从业人员及研究人员全面发行。但是这套书吧,在店里还真没有卖的,买这套只能在国培机构官方网站上预定或者是到国培机构学校自行领取,我上次购买就是在官方网站上订购的,挺方便的,这套书全面分析了小额信贷行业发展及操作指南等等有价值的信息。
平安小额无抵押贷款。是平安保险公司办的,比较可靠。
法院公正,没有具体的说是谁的,房产跟孩子都是协议
《2011年小额贷款公司咨询报告及操作指南》这套书还不错,我一直在看,这套书是5本呢,每本都不错。
这要通过法律来确认财产可能关系到最后孩子的抚养权
石家庄汇丰源小额贷款公司石家庄很有名
我是做二手房的,我的建议是二手房里的做法:你要去网上搜一个比较齐全的买方委托公证书的版本,再把你的身份证号和受托人身份证号改一下,那个买房地址也改成你买的那套房子(照房产证上抄写不能漏字了),起草好了打印出来传真回去问下看可以用不?(每个省的公证书有所异同,最好一次搞定),确认无误了!带你的身份证及复印件,你爸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你买的那套房子的房产证复印件,加上打印5份这个公证书去观澜的哪个公证处办理就可以了,记得带钱啊?
相关问题:&&
您可能对以下关键字也有兴趣:
交房过户中
购房完成后
账号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验证码必须4位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谁能帮我解释下“先挂三天试试”是什么意思?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楼主应该是数学系的,转牛角尖,
看病不是解方程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不人再去争论谁对谁错,谁不好!大家其实都是一样的!医生只不过对医学知识懂得比大家多一点而已!他们搞不清楚的疾病多的去了!医生看病就像破案一样,不断找证据,不断尝试!但总有的案子是搞不懂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搞出来的!有时很多嫌疑人,搞不清谁是真正的!在内科中难以诊断的多的是,因为内科无法像外科将身体打开!要不然医生们就不会对病例讨论有兴趣了!医生也不用再搞科研了,一切看病就像用乘法口决一样!
医患现在不是去搞哪个不好,而是要多沟通!互相去体会一下!医生多数能对患者的情况合格体谅了解,但患者却无法了解医学,及看病过程!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有哪个懂得多的可以给大家讲讲!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心理学!
主题帖子积分
月湖, 积分 5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6 积分
月湖, 积分 5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6 积分
现在医患关系的确堪忧。
还好吧,一切都还算和谐。
挂三天试试总比不鸟你好多了吧
楼主忍了吧。为和谐社会多出力。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从里到外了解这个行当(1)
—当病人成为医生
《再生之旅》上演7年之后,1998年,由喜剧明星罗宾·威廉斯主演的《心灵点滴》(Patch Adams)在圣诞节档期推出。在美国上映仅三天,票房就接近3000万美元,不仅如此,它还获得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平日的采访里,我们看到的罗宾·威廉斯似乎每分每秒都表现得有趣搞笑。但在这部电影里,他除了搞笑以外,还展现了一系列的情绪:严肃、震惊、悲痛、内疚、挫折和愤怒。和他以往的角色不一样,和7年前的《再生之旅》也不一样—这回,喜剧明星演的是从一个病人开始,立志成为医生的艰苦过程。
《心灵点滴》也由一个真实故事改编。主人公一开始是个备受忧郁症困扰的家伙,他自愿把自己投进了精神病房。在病房里,他找着了自己日后生活的目标,他发现自己喜欢帮助其他病人,而眼前的那些医生们看上去却总是那么冷漠,与病人隔着十万八千里。
曾经是病人的主人公出院后,报考了弗吉尼亚医学院,以实现做个“温暖医生”的理想,希望自己能用更专业的方式帮助病人。等他进了医学院后发现,那里到处充满了冷漠的哲学,医生把病人的感情需求晾在一边,根本不关心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他固执地相信应该有更人性化的行医方式。
未能免俗的是,电影用了非常夸张的手法,以求取得喜剧效果,博得圣诞节人们的笑声。比如,为了给病人以精神上的放松,哄病人开心,他有时穿得像个大猩猩,有时用医院里的塑料用品做成大红鼻子,还在病房里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最搞笑的一幕是,为了帮一个想“在面汤里游泳”的病人实现愿望,他居然在游泳池里放满面条,做成了可供游泳的面汤。自然,他的出格行为在学校里总是受到谴责:“你要想成为小丑,那就去马戏团吧。”
他的“幽默处方”,在刻板的医学院里显得那么离经叛道。他在治疗中加入幽默和人情味的主张,挑衅着无处不在的医学权威和规则。他的另类学习方法更让许多老师和系主任抓狂,虽然他有些功课在班上排名第一。
但这位固执的主人公之所以吸引美国人在圣诞节去电影院消磨时间,是因为人们多么期待碰上这样的医生。因为这样的医生确信,医生应该先治人,再治病。同情、幽默和同理心对医生来说,与灵丹妙药和先进技术同等重要。罗宾·威廉斯扮演的主人公就这样一路智斗,最后拿到了医学院的毕业证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成立了自己的诊所,在那里,他可以真正实践用同情和幽默对待病人,算是彻底实践了自己的理念。
“我们应该治病也治人”,罗宾·威廉斯在电影中从头到尾都这么宣扬。一个最初的精神病病人,最后找到了行医帮助别人的快乐。电影结束,灯光亮起,人们起立鼓掌,希望这样的美好故事更多地出现在自己身边。
在那些极端的体验中,总能看到普通的眼光触及不到的角落和深度。像罗森邦医生那样从医生变成病人的经历,让他更多地是反思一位医生该怎么去对待病人,真切地体会到了病人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医疗世界中。而从一个病人变为医生,比如《心灵点滴》中的主人公,他实践自己作为病人时对医生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去做一个这样的医生。但一位美国女病人的真切经历比《心灵点滴》更为动人。
当我打开杰米·韦斯曼(Jamie Weisman)的介绍网站时,颇有讽刺意义的是,跳出了一家医疗保险公司的广告。但在这里,我并不想探讨医疗保险的无孔不入,我想说的是杰米·韦斯曼这个一生兼具双重身份的女人—一位全职的病人,同时也是一位全职的医生。
这个有着文学天分的女人,在布朗大学修完英国文学学士后,去了纽约一家出版社工作。正当她做着日后的作家梦,却发现自己患了一种罕见的先天免疫缺陷综合征。这病来得隐匿,渐渐加重,追溯起来,其实自她十几岁时就开始了。打那以后,病人这一身份如影随形。
她曾多次因为感染住院,她得过名目繁多的感染疾病—带状疱疹、中耳炎、泪管堵塞、败血症、蜂窝组织炎、食道疱疹、严重唾液腺感染。她做过多次骨髓活检,医生一次又一次警告她,随时可能患上淋巴瘤或其他癌症。“每一次检查,我都有可能被告知得了癌。”
她躺在病床上如此痛苦,也曾苦苦哀求给个一死了之的机会。她这么描述作为病人的生活:“疼痛改变了你,你的思想和你的身体暂时成为了敌人,你的身体占了上风。”
杰米·韦斯曼坦白说她自己其实是被迫学医的。原因只是因为一个生病的人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病,更好地了解那具背叛了自己的身体,重新获得对身体的掌控权。还有一个原因就现实多了,因为如果选择当作家,肯定付不起昂贵的保险,而她每个月都必须静脉注射抗体和干扰素,单这笔费用对她来说就是巨大的天文数字。
两个原因放在一起,激发了一个面对疾病降临的人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双重需求。如果别人都帮不了,那就自己动手干吧!当个医生,也解决了医疗费,她不无幽默地说:“去医学院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从柠檬挤柠檬汁。”保险业的“给谁治和花多少钱”理念听起来很抽象,但这种问题具体到每个病人身上,就变得生动起来。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从里到外了解这个行当(2)
日00:00 新浪读书
听说她要去上医学院,医生和家人都很惊讶。他们担心学习压力和暴露于感染环境,会对她的健康不利。而当她终于真正开始在医学院学习时,待在输液室里输抗体和干扰素,也成了她医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她同时是病人和医学生。
渐渐地,她对医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开始说一些医生圈子里的行话,比如,其实“ICU代表‘加强看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和‘如果你可能死’(In Case U might die)”。1998年杰米·韦斯曼终于完成了学业,从医学院毕业,她选择的是皮肤科专业。
成为了医生的她怎么想?
我遇到的病人塑造了**后成为什么样的医生。我从里到外了解这个行当,我不仅知道身体出了什么毛病,还知道对有毛病的身体背后的那个人意味着什么。
我能把我自己的病人经历反过来用,我对待病人就像我自己怎么要求医生对待我那样。这种经历,更有助于我和病人的交流。
因为她是病人,因为她生病时与不同医生打交道的经历,让她知道对病人来说,医生表达关心和爱护与医术一样重要。这点似乎和《心灵点滴》的主人公不谋而合。正如著名医师特鲁多(Trudeau)所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对这种“安慰”的作用,也许理解得比任何医生都深刻。她会在输液室里听到身边那些病人小心翼翼地用医学书以外的术语来描述自己的疾病,其实只是病人为了保存自己的一点尊严而已。
虽然医生屡屡警告她时刻会有得淋巴瘤的风险,她还是选择了去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病房实习。这段实习生活让她知道,即使一位病人没救时,待在他身边对他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让一位病人在离开时少一点寂寞,本身就是件有意义的事。她曾经诊断过一位肺癌患者,她对病人说:“如果你有什么顾虑或者家人有什么问题,下次就诊时可以一起来。”结果下次来就诊时,她数了数,病人总共带了—27个人,挤在她那狭窄的办公室里。但她知道,这就是病人最需要“安慰”的时刻。
人们称她是“彻底理解这一行的人”,带着病人和医生的双重身份。这位患先天免疫缺陷的女医生,以非一般的方式深刻理解着贯穿凡人生命的疾病、恐惧和无常。
人的免疫系统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国防,时刻抵御外来病菌的侵犯。虽然她因为免疫系统的缺陷对外界病菌易感,但在老练医生们中间普遍流行的淡漠始终没能感染她,她保持着敏感鲜活的心灵。她经历了医学的好和坏,她站在医生和病人的墙两边来回转换着角色。她不同于那些只站在一边的简单思维者,所以我们能看到她在思考医学和生命时,迸发出的更闪亮的智慧火花。这些独特的经历使她在2002年写成了《当我活着并呼吸时—一个病人-医生的札记》(As I Live and Breathe:Notes of a Patient-Doctor),并赢得了《奥普拉杂志》和ELLE杂志的读者奖。人们评价说,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弹性的生存者的智慧,一种带着“病人”和“医生”双重身份的思考。
在书中,她不满足于只是一个叙述者,不满足于仅仅描绘自己的多少有些奇特的经历,不满足于仅仅描述开始、发展、高潮以及可能的结局。她几乎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生与死的较量中,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更深邃的思考:
—世界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感恩每句亲切的话语,每次仔细的检查。
—控制疾病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为病人,“我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但因为我病得够久、脆弱得够深,这种来自肉体的方式,让我知道我必须珍惜眼前每一刻……我经常想到我会死,而治愈死亡的唯一方法是活着”。
作为医生,她努力给病人找到更好的治疗。一个记者曾经去她工作的医院采访。在挤满了人的医院输液室里,她正在输抗体和干扰素,不经意地玩着静脉点滴电子控制器。那天她不当班,但就在那天早晨,她刚给医院的皮肤科教授和住院医们讲过一个65岁女病人的病历,希望同事们能帮助找到更有效的治疗建议。这位病人患有慢性下肢溃疡,正在做透析。她说:“病人一大早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可以想见有多疼。”记者不禁感叹道:“我们可以想见的是,杰米·韦斯曼多么热爱她的医生这一职业,就在自己要治病的这天,她还努力想给病人找到更好的治疗。”
而她生命中一位头颈外科医生对她的治疗经历,更促发了她对生命弹性的思考。由于身体里免疫系统的无力防备,她的腮腺反复感染(腮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唾液腺)。她25岁时,左脸肿得像柚子那么大,在中心火车站,一个小孩指着她,卖票的吓得倒退一步,问她是不是得了腮腺炎。大部分医生都对这一肿块无能为力,说它紧靠面神经,切掉肿块的危险太大。他们大多扔给她相同的建议:慢慢去适应带着这种畸形一起生活的现实吧。
“我不再照镜子,我不让任何人照相,我把脸藏在一堆头发里—不梳马尾,不用发夹。我不去聚会,喜欢和狗为伴,拒绝和人交往。他们一旦发现我那张奇怪的脸,就不再说话,疏远地保持着距离。”带着这肿块一起生活,意味着最终疾病处在了上风。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从里到外了解这个行当(3)
日00:00 新浪读书
最后她遇到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头颈外科医生,这位医生对她说:“我能切掉你那个肿块。确切地说,我必须切掉。你这么漂亮,我们必须还给你一张原来的脸。”“那一刻,我爱上了他。”她说。手术很顺利,只是偶尔笑起来会不太自然,这是手术唯一的记号。“他是我的英雄,他触动了我,触动了我的血液和肉体,治愈了我。他以一种奇迹般的方式拯救了我。”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一个艺精的医生能赐给病人一个正常的生活机会,这更坚定了她做医生的决心。
只是几年后,当她在医学院上学时,这位还给她正常音容笑貌的年轻医生却被诊断得了一种快速生长的脑肿瘤,不久离开了人世。“医生有许多病人,但病人只有一个医生或者几个。”她在书里说,“疾病普遍存在,死亡最后获胜,我们会失败,这是当然的事情。当我还是医学生的时候,就知道自己选择从事的职业是一个注定—美丽的、荣耀的失败。”
合上《当我活着并呼吸时—一个病人—医生的札记》这本书,人们的思绪会变得沉静和开阔起来。
在消除医生和病人之间围墙的努力中,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也许是先去读读这些在墙两边来回轮换角色的故事,听听他们怎么说医学,怎么说病人,怎么说生死。他们也许是命运安排的“换位思考”的最佳发言人。对付那些各执一词、矛盾激化的尴尬局面,他们的观点也许是最好的武器。它们是我能想到的在这一关系中最开放、最包容的观点,它们里面隐藏的因蒙蔽而黑暗的旮旯也最少。
主题帖子积分
月湖, 积分 5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6 积分
月湖, 积分 5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6 积分
楼上的转来转去的烦吗?
反正我看着烦。
你以为有几人和你一样对此感兴趣?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1)
日00:00 新浪读书
在西医来到中国前,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中医医生的呢?在《再造“病人”》一书中,这么概括:那时是“听说哪个医生好,请来试试。一种药方还没吃完,可能又听说另外一位医生挺牛,又换另外的医生。在中医治疗的选择上,民众似乎有更为多元的选择空间”。那时的中国人,在选择医生时有一种彷徨无计的微妙心理。但这样的状态在晚清以后开始被打破,西医进入了中国。西医的介入改变了医生和病人之间长期以来的微妙关系,这种改变从生活习惯到审美情调,从文字表达到接触空间……方方面面。但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农村,如果得了病,因为求愈心切,还会有这样的现象:“昨日新医,今日旧医,明日郎中,后日仙水,百医乱投,延误时日”。
2006年春节期间一次打吊针的经历,让韩松在博客上作此感慨:“医院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而从历史和文明的角度看,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旦聚集在一起,就常常成了最坏的一群人,何况是一些解剖过尸体的特殊知识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同类的感觉要么已经麻木,要么就更加敏感。”
然后他想到了弃医从文的鲁迅:“唯有鲁迅因为学过医,所以才看出了中国人最黑暗的本性。他本人的心中也布满了魔鬼的细节,才能用那样毒辣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时,他看出问题其实似乎并不在于医院,于是,他才放弃学医,拿起了批判社会的笔。”不过,在韩松的记忆中,也“有一些好医生给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那多半是在熟悉之后”。
是的,即使面对一支混杂的医生队伍,也总有一些病人能幸运地碰到好医生,而且并不一定“多半是在熟悉之后”。只不过,一个主动积极的聪明病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到这样的好医生,而不是“幸运地碰到”!
一个主动积极的聪明病人,可以千方百计去交一位医生朋友或者护士朋友,打听清楚内幕。他虽然挂不上号,但可以用各种真诚的方法打动专家,给自己加个号……聪明病人要做的是主动积极地给自己开路。只是,在这支良莠不齐的队伍里,给自己选一个好医生,聪明病人还必须动用智慧和谋略。
还算幸运,现代社会可以提供的信息已经远远多于20年前,甚至10年前。现在我们可以买到中国名医录,可以在网站上查到相关专业的名教授名单。在每个大型医院的门诊楼,我们还能看到本院名医的照片、简历,其中包括他毕业于哪个学校,什么学位,主攻方向是什么,做过什么突出的科研课题,得过什么专业奖项。我们还可以利用医院里的导诊台,会有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问的问题足够多、足够到位,往往也能找出本院那个不错的医生、那个最适合你的医生。除此之外,在网站上我们还能看到病友组织的论坛,在网上发帖咨询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我们拿什么标准去衡量这些“众说纷纭”的好医生呢?获得信息只是第一步,这些信息只不过提供了公众认为的好医生,并非就是适合你的好医生。
从一个病人嘴里说出来的好医生,也许只是因为他上次去看病时,医生满头白发、态度和蔼、轻言细语,给他开的药还不算贵,临走还交待了回家以后的注意事项……这是一个看上去有人情味的好医生。
而从网站里、医院门诊的墙报上介绍的医生情况,往往更多的是偏重于他的学术地位,比如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哪些国家做过访问学者,在相应的全国医学会或地方医学会里担任着什么重要职位,发表过哪些研究成果,申请过哪些重要科研课题。这是一个学术上有成就的好医生。
但是,病人去医院最关心的其实是医术,是医生的临床感觉、临床思维和临床经验,是他能否在第一时间控制住病情,并给病人开那种受益最大风险最小的药,其他治疗措施也应该效果最好代价最小。但是,这样的医生,我们怎么辨别?
我曾见过三位医生。一位是待人和善的女医生,她对病人总是轻声细语,关怀同情。在和她交往的过程中,病人肯定能满足自己人情味的强烈要求,但是这位医生直到50岁,依旧是副教授。有人评价说她临床逻辑不太清楚,也很少更新知识,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科研结果。
有一位是当到副教授后,中途出国读了个药理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发表了不少科研文章。然后有一天,他想回国发展,继续回到临床。因为他的科研优势,很快就获得了教授的职称,还当上了科室主任。可在真正手术的时候,他的技能其实已经不如一位天天泡在手术台的主治医生了。但是,这样的内情,一个普通病人在门诊是无法知晓,也无法判断的。
还有一位做心导管非常出色的医生,但他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致命的薄弱环节,就是学位是本科。这个文凭上的缺陷直接影响了他的晋升,影响了他列席各种学会之中获得光鲜头衔的可能。在一个不知情的病人眼里,根本了解不到他真正的临床技术,也就是病人最关心的医术。
聪明病人怎么给自己选一个好医生?在现在的医生评价体系中,一个高年资医生更多地是看他的学术成就、他的行政头衔,这些都会更多地给医生带来名气。但对具体的病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人情味和医术。如果实在不能兼备,那就医术吧。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2)
日00:00 新浪读书
而怎么去了解一位医生真正的医术,需要多去问问圈子里的人,多比较几个医生才能知道结果。可惜的是,在这两方面,目前都没有现成的名单问世,只能靠我们自己去研究、去判断。想方设法去交几个医生朋友或者护士朋友,会帮助你了解更多的情况。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患了子宫肌瘤,需要做手术,本来觉得腹腔镜就能解决,问我的建议。我给了她两位专家的名字,结果她看完病告诉我,其中一位专家说因为肌瘤的位置长得比较棘手,周围有血管和尿管,所以腹腔镜不一定能解决,到时可能会开腹手术。我问了问同行大夫,结果她一听就明白了,说这位医生的手术风格就是过分细心,不够果断,拘泥于细节,所以有人用两小时做完手术,这位医生可能需要三小时,有人不觉得危险的位置,她可能会觉得风险比较大。我立即把这番话告诉了朋友,她惊叹这里面学问太多了!
我问她,是愿意肚子上开三个洞做腹腔镜呢,还是愿意冒开腹的风险?既然就做这一次手术,就要想办法尽可能去找个最适合自己病情的好医生!
我们既然能花时间去研究各种车型以最后决定买哪种车,能不辞劳苦逛各种楼盘以给自己选一个合适的小区,我们也就更责无旁贷地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为自己的健康盘算,多花点时间,多托点关系,多找人询问,去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好医生!
聪明病人是沟通高手
现代医疗风格已经在寻求变化,虽然现代医生和现代病人还没有全部准备好。从前是医生下命令,病人去执行,现在则提倡优秀的医疗是病人和医生的协作关系。
我们在要求医生的同时,自己能有效地去做些什么?
五年前在美国,我在研究抗结核药的多国部队的课题小组里工作时,一个印度同事送我一盘有声读物:《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那张光盘一直被塞在我四处迁徙的行李箱中,却从未被放进CD机里。真正体会这本书的某些亮点,却是五年后的一次公司培训。一位已在公司十几年的上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在公司,80%的精力用来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一“公司真理”,对于我这样擅长埋头与论文和DNA对话的人来说,无疑在一刹那间否定了我大部分的潜能。我只能听“人类潜能的导师”史蒂芬·柯维给支的绝招,带我进入崭新天地。
七个习惯中的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原则)让我想到上司的话,似乎开始明白一些公司生存的真谛。我很快开了小差,想得更多的是—医生和病人的沟通。
一个病人去看心内科门诊,拿着几大本心电图给医生:
病人:我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有早搏,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好几本心电图,就是治不了根儿。
医生:查出有其他心脏病吗?
病人:没有。
医生:那不用治,你这是良性早搏。
病人:但我很担心。
医生有些不耐烦:没事儿,良性早搏一般不需要吃药。
病人将信将疑地离开了,医生觉得病人大惊小怪。医生肚子里一堆关于良性早搏的知识也只简化为两句话:“你这是良性早搏。良性早搏一般不需要吃药。”
这两个人显然都在自说自话,结果两个人都很懊恼。
如果换成两个略懂沟通技巧的人,情景会变成:
病人:我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有早搏,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好几本心电图,就是治不了根儿。
医生:我能理解你的苦恼。你这种情况不少见,你查出有其他心脏病吗?
病人:没有。有没有其他心脏病和早搏有什么关系?
医生:是这样的,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一般没什么事,又叫良性早搏。良性早搏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需用抗心律失常的药。有时候,过度治疗反而会产生医源性症状,让你焦虑。用药越积极,精神压力越重,症状反而越明显。
病人:但我还是很担心。不吃药能行吗?
医生:你知不知道,美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意外死亡人数,大大超过其民航空难与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从今天开始,不妨把你关心早搏的精力放在其他更有意思的事上。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每年来复查一次。
病人的疑虑被打消了,医生也让病人理解了不用药的原因。可惜的是,这一幕多是理想景象。医生在拥挤的门诊哪有这么充裕的时间给病人解释这么多?我们的病人又哪有这么积极的态度努力去强势地要求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北京西单的一家医院走廊里,有这么一条标语:“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总算有家医院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同理心对医生有多重要,但去他们的门诊和病房看看,不谙沟通技巧的场景时有发生,当场吵起来的也不在少数。
沟通是公司生存要诀,沟通也是成功看病要诀。只要稍微留心就能发现,在医生和病人的关系里,似乎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沟通的难题和困境。这是因为我们都缺少有效沟通的常识—首先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医生和病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沟通对自己有多重要,他们大多可能也像刚进公司的我一样,没听说过“知彼解己”,那些沟通的障碍和难题如山堆积,年复一年。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3)
日00:00 新浪读书
在这点上,心理专家似乎做得要远比临床医生出色。我曾经开玩笑问过一个名校毕业做心理咨询多年的朋友,为什么电影里、小说里的心理医生往往最后自己也疯了?
这位20世纪80年代的文青,不忘先针砭一下时弊:“中国目前80%的心理咨询师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医生。”他随后转入正题,说:“真正的心理医生在咨询时,最重要的是同理心,你要先理解病人的苦恼,然后才能让病人理解你给支的招。这种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很重要,但心理医生的同理心职业要求,容易使他经常进入精神病患者的语境。所以,一个心理医生,也不能玩命看病人,一个星期看10个就不错了。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一些工具来纠正自己,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否则就像你说的,自己也疯了。”
知彼解己,并非只是大公司生存法则。史蒂芬·柯维的七个习惯,曾在美国掀起一股全民培训高潮,其中也不乏医生和护士。它是一种沟通技巧、一种新角度,希望最后获得有效沟通,而不是大家白忙一场,末了还带着怨愤和疑虑分手。
但一个病人是怎么先学会成为沟通高手的呢?从前的病人,更多地像被动执行高手,从本质上来说,高度专业信息的掌握使得医生是一群希望有控制权的人,他们希望表现权威,喜欢那些听话、少提问题、按部就班、服从安排的病人。但这类被医生所喜欢的病人,常常因为失去了思考、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而使得医生其实无法从病人那里得到治疗的反馈。有时医生在例行公事的工作中,反而需要病人提醒,才会注意到新的问题,可病人大多不敢多说什么。最后,治病更多地演变成医生自说自话、一意孤行的独角戏。病人自轻自贱,认为自己本来在医院里就应该是“弱者”。这就是过时的医疗风格—“医生下命令,病人去执行”。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如何为自己的健康打算.cn 日00:00 新浪读书
病人怎么解决和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一步是从无知到有知,他得获得关于疾病的信息。当然这还不够,第二步是从有知中提炼,他要了解得全面、客观。而这些,是我们善用“患者教育”能获得的结果。
患者教育是什么?一个学文科的朋友和我讨论“患者教育”这个词,她开玩笑说,从字面上理解,中国病人很容易就被“教育”了,因为教育这个词,在汉语中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威和灌输成分。我说,如果一个病人用这“教育”用得好,不但不是被灌输了,反而是赢得主动,如虎添翼。
对一个去医院看病的病人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听信一面之辞,一知半解,然后全盘托付。这并不是说你要防范医生,而是说如果你想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为自己的健康打算,如果你想让自己少点抱怨,那你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你需要更客观、更全面的信息,了解更多的治疗可能,当然可能也包括比较不同方案的价格。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为什么到了看病这件事上,大家却做得不像生活里其他事那么有智慧呢?我们在农贸市场买把蔬菜也会货比三家,但到了看病这件事上,我们却坦然地患上了信息贫乏症,并且很少为自己充实这样的信息。原因可能是因为,和医学有关的信息总是那么枯燥乏味而且深奥,一般人认为自己肯定搞不明白就里。另外,我们好像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这样的教育渠道。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除了抱怨、受伤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建设性的作为。
一个病人去门诊看病,关于疾病的所有信息并不是百分之百由他面对的那个医生所给予的。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医生可能只挑最主要的几点给病人讲清楚,而就这几点病人要是能全部记住就算不错了。
一个聪明病人对疾病的了解,并不是靠一位医生的几分钟普及就能完成,而是自己不断积累、主动学习得来的。现在渐渐风行世界的患者教育,就是提供这种信息的渠道。到了近几年,因为传播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患者教育以更通俗、更具体的方式接近了我们的生活。在北京地铁站,有一张宣传画上就是最通俗的顺口溜:“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不沾烟和酒,健康永相随。”这是北京疾病控制中心的公益广告。在宣传糖尿病的预防时,也流行“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的说法。春节回家探亲看见一两年未见的伯父,身材挺拔、精神矍铄,问其经验,他居然嘴里出来的也是:“管住嘴,迈开腿。”
在日益丰富的患者教育形式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网站。在美国,经常会有某一类疾病的公益组织,还有同类病人组成的病友组织。在他们的网站上,或者由制药公司资助的网站上,会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向每一个访问的非专业人士解释:这种疾病是怎么回事?怎么去预防?怎么去治疗?现在有哪些治疗新手段在进展?每个访问者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提问题。更人性化的网站还会涉及医学之外的其他问题,比如:教病人如何恢复心理平衡?如何面对这种疾病?如何继续保持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美满?在一个与过敏疾病有关的网站上,病人甚至可以在网站上编写自己的过敏档案,查看当天的空气质量(花粉含量)、相关天气预报,向过敏病学专家提问题。
应用比较多的患者教育形式还有大众报刊的健康文章、医院内发放的病历手册以及患者教育手册。这种文章一般信息不多、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但是难以保证连续性,也没有交流感,纯粹通过患者自己阅读理解。它们的好处是受众广泛。
相比之下,另外一种比较受欢迎的,也是最原始但最生动的形式是患者教育讲座。这种讲座一般设在大型医院内,由知名专家为患者举办各种疾病相关知识的讲座。如果足够细心,我们在报纸的角落或者医院的通告栏里,往往就会发现这样的讲座通知。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在一些网站上查到800电话咨询。这种咨询电话有时是非营利组织设置,也有些是为宣传某种药品而设置,但如果足够专业规范的话,其咨询内容往往都会涉及疾病的基本知识和病人自我防治的注意点。接电话的一般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医务工作人员。
在善用这些资源时,要注意一点,不管我们被哪种患者教育形式给“教育”了,千万不要轻易付出100%的信任,要学会质疑和求全。因为我们要力求为自己的健康打算,就需要拿在手上的信息是全面的、客观的。即使在接受某一类患者教育的同时,我们仍然不要忘了尽量多参加几次不同的活动,收集不同的信息,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只有这样,才可能接触到全面、客观的信息。因为眼下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参与患者教育活动,在向患者传播健康知识时,经常会巧妙地贯穿药品介绍。在国家规定处方药不允许在大众媒体上广告宣传之后,患者教育开始成为影响病人用药习惯的宣传阵地、营销阵地。这其中有些公司是正规地向患者通俗地传达医学知识,但也要小心,一些中小企业利用患者教育进行的“会议营销”。这时,我们要把握住自己的判断力,擦亮自己的眼睛,努力判断出哪些是营销的成分,哪些是基本的疾病共通知识。
你所需要的信息一定要遵循四个字:客观、全面。信息越多越好,对于那些带着情绪色彩,或是充斥着个例说明的教育活动,不如先小心绕开。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看病,不仅仅是看医生
我们的日常生活危机四伏,超过理解力的信息迎面扑来,挑战着我们的知识面。我们如何去阅读这些和健康有关的新闻,我们是该相信大众媒体的客观公正还是医生的权威?
“举毒”新闻大战(1)
日00:00 新浪读书
2005年,似乎是从一种叫做苏丹红I号的色素起,一场关于“健康”的舆论大战就开始了。媒体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热衷于报道有毒食物、致癌生活用品、有副作用的药品……一时间,我们的日常生活危机四伏,超过理解力的信息迎面扑来,挑战着我们的知识面。我们如何去阅读这些和健康有关的新闻,我们是该相信大众媒体的客观公正还是医生的权威?
读到网上这篇描述“中国人一天的幸福生活”的帖子时,我们好像在阅读一部让人汗毛直立的恐怖小说,笼罩着近乎毁灭性的气氛,而我们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
一早起床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给儿子冲一瓶碘超标的雀巢奶粉,自己喝杯过期光明牛奶(变质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馒头,夹点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
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下午给朋友打电话,约她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鳝鱼丝、一个牛肉毒粉丝,老板上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点含甲醛的啤酒……这日子过的,安逸!
晚上叮嘱老婆别忘了做搀入白蜡油大米的米饭,再做一份敌敌畏泡过的金华火腿当小菜。
仅仅是不煎炒烹炸,只买带露水的有机蔬菜,尽量少用调料(带红色的一律不用)……是不够的。在这些揭黑报道中,我们看到除了按风险程度对食品分类管理外,还要有食品安全准入制度、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食品生产加工厂巡查回访制度……这时候,放一首沙子乐队的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那些健康向上的小理想
看起来是非常可笑的
而我们的健康却是严肃的
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是纷繁混乱的
看起来它时刻都在变化着
而我们的每根神经都能揭露它
但苏丹红仅仅是序曲而已,“举毒”的媒体大战并未结束。
在好不容易理解了这个叫做苏丹红I号的工业化学制剂之后,又有人翻出已炒作多年的丙毒。淀粉类食品在高于120℃的烹调下容易产生这种学名叫做丙烯酰胺的成分,也有试验显示致癌。美国杜邦公司的特富龙(Teflon)致癌一说,也让商场里的顾客纷纷把不粘锅换成铁锅。
新闻还在层出不穷。有无知无畏打假青年试图状告SK-II里含有烧碱,有传高露洁牙膏含致癌物质以致刷牙也致癌,有立顿红茶涉嫌“氟化物超标”……甚至因生西红柿含有尼古丁,所以“吃生西红柿等于抽烟”,致使西红柿销量大跌,价格降了一半。
这些纷繁复杂的报道,已经远远超越了给监管部门以舆论压力,有助于制定、完善各种法规的效用。有意思的是,这些新闻很少首先出现在健康版,它们常常是财经头条,或者出现在社会新闻中。
在第一条关于苏丹红的新闻出来时,多少还让人觉得真诚,让人佩服新闻从业人员的英文阅读水平以及新闻敏感度。但是当一系列的报道跟随其后,把肯德基的新奥尔良鸡翅、麦当劳的薯条、SK-II、高露洁牙膏、碧螺春茶叶……都混在一起,搅成让人头晕的糨糊时,那些没有化学基础、没有医学常识的读者们,便开始迷失了—活着是如此艰难,生活里举目皆毒。生活在眼下的环境中,我们如何去阅读和健康有关的新闻,如何判断是非,为自己的健康打算?
先后两次涉嫌苏丹红和丙毒的麦当劳无奈地辩白:其实吃不吃油炸食品,打从有人类那天,这问题就开始存在了。但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让大家轻松无忧地回复到当初的热情,那时的王力宏在麦当劳店里的喇叭中高唱“我就喜欢”。绞尽脑汁,麦当劳想出了开放厨房让顾客参观的主意。被传为刷牙能刷出癌症的高露洁,不得不在报纸上买下整张广告,整版文字只为了告诉大家他们的牙膏没有问题。但这些公司的市场营销人才们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都抵不上给那些参与“举毒大战”的媒体工作人员,上两堂如何阅读研究论文的普及课,如何写作科技新闻的写作课。
举苏丹红为例:确有实验显示苏丹红I号有可能致癌,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实验,怎么致癌,很少有媒体给我们解释清楚。
作为一种人工色素,苏丹红共有四种,其中苏丹红I号常用做染色化学制剂,用于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老鼠的研究试验发现,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给4只老鼠每天喂食苏丹红I号,持续两年,结果老鼠出现了膀胱癌和肝癌的征兆。
1995年欧盟食品法规禁止使用苏丹红I号,防止在食品中出现“红色污染”,我国也于1996年做出禁用的规定。
2002年研究发现苏丹红I号能造成人肝脏细胞的DNA突变,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2003年,法国发现经来自印度的苏丹红原料污染的一批食品,欧盟向各成员国发出了警告,明令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2005年1月,意大利从英国进口的一批“伍斯特”调味酱中发现了苏丹红I号。英国得知消息后,追根溯源,发现一批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粉可能是元凶。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苏丹红I号的359种产品名单,下令召回。三天后,产品增加到419种。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我们是否身处最糟糕的医疗环境(1)
日00:00 新浪读书
在英文里,看病说成是看医生。但现在,看病已经不仅仅是看医生这么简单。英国作家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在他的名作《垂钓大全》里说:“看看你的身体,如果你还拥有健康,那么谢谢上帝!”这位作家生活在17世纪,那时大家的信仰是,健康是上帝的恩赐,是金钱所买不来的祝福。但在今天,我们对自己是否健康和长寿可不这么看。在“看病”这件事上,除了医生和病人在起着作用,背后还存在着更强大的力量。这一力量正在以越来越重的分量掌控着我们的健康,决定着我们看病这件事,甚至决定着生死。这就是医疗体制。
在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花了20年时间,有结论是“基本不成功”。生活在中国的我们,是否面对着全世界最糟糕的医疗环境?
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光,暴露出了监管制度中的漏洞,但是不是现在的发生率就比以前高了呢?
我们身处的环境是不是越来越糟,像有人说的那样,随着文明的发展,人越来越被异化,朝着非自然的状态前进?但其实,事件可能并未增多,只是信息越来越透明,报道越来越频繁,而以前,可能是大家并不知道或很少关注。
在苏丹红事件中,能迅速清查出这么多问题食品,某种意义上和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苏丹红在食物中的含量毕竟很低,需要有灵敏的检测方法。大约在10年前,大部分地方可能都不具备检测痕量物质的技术手段,而现在能在1000克的辣椒酱里检测出0.6毫克的苏丹红,所以,能更容易也更快地发现问题。再看看食品合格率的一组数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产品和食品合格率为60%~70%;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80%左右;而进入21世纪,农产品和食品的合格率提高到了90%以上。
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变得更糟,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医疗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在2005年夏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紧随其后的是一份来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9成参加调查的人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不满意。
关于医疗体制的问题,在美国,人们一样怨言满天飞。就像在《纽约时报》上有人评论的那样,现在美国人谈论医疗体制的,远比谈社会保障的多得多!一位年近七旬的美国老教授对现状也很看不惯:
100多年来,医院的传统是要病人在手术前一天晚上就住进来,可是最近几年情况已经变了,许多医院要病人在手术当天才住院。并不是有什么研究报告证实这样对病人比较好,而是因为这样对医院有好处。现在保险公司给付医疗费用时,不是根据病人住院多久、花了多少治疗成本,而是根据病人得了什么病,然后给付固定的费用,所以病人的住院时间越短、成本越低,医院就可以赚越多的钱。
最近几年,州议会无情地删减医学院的预算,造成附设医院经费不足,房舍看起来荒凉破败,连地毯都用不起……而现在经费没有着落,病房必须自立更生,这里不再是诊断和教学的中心,目前只收当天接受手术的病人住院。我怀疑现在还有谁愿意照顾那些很难确定诊断的病人了。
我们所生存的医疗环境,简单说来有法律、医疗制度、保险。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会明确地规定政府、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护执业者、保险机构以及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医疗制度更是我们一生中所必须面对的环境。而目前这环境,可能是粗砺的,可能在蜕变、在转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可能会比眼前变得更好,但永远不可能完美。我们并非这地球上身处最糟糕医疗环境的人群,不单是我们在抱怨眼前的医疗体制,全世界人民都在抱怨他们国家的医疗体制。
如今改革后的情况,是不是就比没改之前更糟糕?还是伴随着变革,问题全部尖锐地暴露了出来?
问题之一,看病贵,体现在药价贵、检查贵、治疗贵。即使小小的感冒去看门诊,也要大治一通。每片只有两分多钱的阿斯匹林几乎进不了医院药剂科,但医生开处方10片装6元多的“巴米尔”,成分就是阿斯匹林。抗生素高价滥用,更是触目惊心。
药价高一方面是厂家在推销时用各种方法来培养所谓的“大处方医生”。医生常常无视病人需要,而选择开价格高的药物。除了开高价药,“大处方医生”所开的数量也是竭尽所能,可能看一次病会给病人开一个月的药。听一位眼科老专家讲过一件事,一位外企白领因为眼睛干涩,去看这位眼科专家。她把在另外一家医院开的药一一排在桌上,专家一看,大大小小共五种:一种国产的,两种美国的,两种日本的。“显然是医生为了平衡各个厂家之间的关系而平均处方。”老专家解读说。为了看眼睛,这位白领女性在那家医院前后四个月花费了近一万元,结果眼睛不仅干涩而且红肿,原来的症状不仅没好反而变得更糟糕。老专家感慨万千:其实根本没必要用这些药,五种药交替使用,还会有意想不到的药物相互作用。结果他只给病人开了一瓶价值6元的2%硼酸水。病人将信将疑地回去了,过了一个星期,给专家打电话说眼睛已经完全康复。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我们是否身处最糟糕的医疗环境(2)
日00:00 新浪读书
药价高的另一个原因是:经过中间流通环节一、二、三级批发的层层盘剥,加上给医生的回扣,给医药代表的提成,一盒药从出厂到开给病人,中间的流通环节、交易主体过多,而且流通渠道混乱、零散。
另外,在中国,药品定价授权给企业,很多企业的药品成本失真,价格失真。呼唤了多年的医药分离,试图切断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及医生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但到目前仍未能真正改变以药养医。
除了用药之外,检查、治疗的项目和价格同样不透明。有时医生为了提成,会给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而手术之前如果不送红包,病人自己反而觉得心虚没把握。
医疗体制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看病难,反映的是没有公平性,缺少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低廉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在我国,病人分公费医疗者、医保人员、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自费患者。处于低收入层的人,由于没有医疗保障,自保程度就必须提高。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悖论—他既然是低收入层,就没有足够的收入来自己买保险。当他们需要看病时,面临的问题是去什么医院,能不能承担费用。这批中低收入的群体,在现在的医疗体制中处于弱势,成为数次医疗改革的盲区,结果造成了“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
关于医疗公平性,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排名中,中国全世界倒数第四。在中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越来越明显。与这种公平性差对应的是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在一些大医院,先进医疗设备的配置远远超过需求,而在农村的医疗机构,可能许多年都没有能力去更新仪器设备。目前中国的县级卫生机构中,只有三分之一正常运转,三分之一在瓦解边缘,剩下的三分之一已经**。而大多数城市里的公立医院却存在着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
曾经问过一些医生对看病难的看法,他们认为,简单地说看病难并不确切,其实是局部看病难。大医院著名的专家门诊人山人海,而其他医院呢,可能是门可罗雀。但是不是所有涌到大医院门诊的病人,都需要找著名专家看病呢?其实有一些问题普通基层医生就能解决。但在这中间,缺少的是一种有序的转诊制度,也就是国外比较通行的家庭医生负责将病人转给专家的这种连通关系。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抱怨中国看病难时,那些从美国回来的病人反而大赞国内看病容易。因为在美国如果要看专家,需要家庭医生的转诊,但有时一些家庭医生偏不给转。到了中国,这些病人只需直接去大医院挂个专家号就看上了专家。
有人把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原因归为过于“市场化”,也有的归为“伪市场化”。事实上真正的医疗“市场化”只在中国少数地方出现过,把公立医院出售给私人,变成民营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院,目前90%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依然还是政府国有。可以说,在中国并没有实行真正的医疗市场化,而是一种介于其间的四不像局面。那些公立医疗机构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服务差,是“没有民营化的商业化”。
很多人认为真正的市场化应该是像美国那样规范竞争、面向市场。在美国有公立综合医院、大学附属综合医院、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公共医院、私人诊所……多种体制并存。药店、药房独立经营,不附属于医院。面向低收入的、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医院,门诊诊疗项目免费,只有药费自付。
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在欧美发达国家中最高,但你可能想不到,美国医疗体制的总体表现和公平度在发达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而分析导致美国医疗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公平性差的原因,有很多人认为可能是—美国医疗的过分市场化
主题帖子积分
白鹭湖, 积分 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积分
白鹭湖, 积分 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积分
医生也挺可怜的,现在谁还敢打包票啊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本帖最后由 zgr 于
16:54 编辑
面对并非万能的医生
日00:00 新浪读书
现在,回头再读读开篇那段《我希望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医生》。
我希望遇到一个能够真正关心我,愿意真正了解我的人。
—一名专业教授半天看三四十个门诊,如何做得了每个病人的“温情使者”、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我们何时才能自己也去选一位能还医学以温情、在任何时候首先是朋友和心腹知己的“初级保健医生”?
我希望遇到一个不会在乎我是谁的医生,不管我有没有钱。
—如果这样,谁来给医疗费买单?我们何时能实现“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有没有人注意到在美国病人作为消费者的义务中,列出了一项义务就是“交付医疗费用”?
我希望遇到一个体贴的医生,他能知道我心深处的秘密,能从我微小的一举一动中洞察我的心,让我有被了解的感觉。
—美国医生们发牢骚说,医生常常因为对病人不够关心,或是接触时间过短而受指责,但为什么在现在的经济化医疗体制中,只有具体的医疗操作被合理地定了价,关心病人、教导病人根本就不值钱?而中国的医学教育也明显低估了社会、心理、经济、家庭环境及职业等因素在医疗中的作用。有多少好医生,能不断保持对文化、社会、伦理、心理学的兴趣和理解,会把病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进行治疗?
我希望能遇到一个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沟通的医生。
—在医学生的课程里,医学伦理和医学心理学形同虚设,内容空洞,上课几乎就是走过场,也从来没有进行过沟通技巧的培训,只能靠自己日后在工作中无师自通,很多医患矛盾由此产生。医院墙上挂的“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法,有几位医生领略其中的奥妙?一位专业好医生的门诊时间只有七八分钟,如何在七八分钟里达到最有效的沟通?我们的病人又准备了什么资料、信息,以何种心态去和医生积极沟通?
我希望遇到一个真正懂得爱的医生,他不只爱病人,他也爱那些跟他作对、排挤他的医生,因为这样就比较不会出现派系斗争的局面。
—这样的医生,又如何能在医院的小社会里血拼,如何幸存到日后你去挂他的教授号?为什么在美国医生面临的压力调查中,也提到来自同行和医院内部的挤压和斗争?如何培养一位博爱的医生,一位不只流于天真清高,还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医生?
现在你可能明白了,在眼前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能达到这五个“希望”的医生在人群中是极其稀有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其实都一样。
毫不夸张地说,自从医生这个职业诞生的那天起,人们对医生职业中神性的期待就从未减少。虽然其间,我们屡屡受挫,屡屡失望,但从未停止。即使在道德基因渐被稀释的今天,我们对道德的要求,可能唯一没有放弃的仍旧是医生这一职业。谁让我们是脆弱的凡人?谁让我们有着一堆不太精密的零件组合成的身体?谁让我们对身体知之甚少,对健康抱有本能的渴望,对死亡心怀恐惧?谁让我们已经习惯在看病这件事里被动执行,把全部任务扔给医生,而不是和医生一起合作、一起努力?
希望医生就是神,是不是可能就是千百年来病人养成的偷懒习惯?我们把对战胜疾病最好的设想,都加在了医生身上,让一个凡人务必“万无一失”地去完成这些赢得健康的任务,而这任务可能原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虽然说“如果没有信仰,现代医学就不能生存。现代医学既非艺术也非科学,它是一种宗教”,但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支良莠不齐的中国医生队伍,然后是一片长不出神圣的时代土壤,最后我们意识到其实我们面对的医生也是一群凡人,只不过是我们把自己办不到的全部寄托给了他—在生病这件事上。这时,与其“我希望”,不如“我去做”。
谁为你的健康打算?除了医生,还有你自己。既然这样,聪明病人不如面对粗砺现实,为自己的健康努力!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楼上的转来转去的烦吗?
反正我看着烦。
你以为有几人和你一样对此感兴趣?
水中的蚂蚁 发表于
我也觉得烦,也觉得不会有几个人有兴趣!因为大多数人平时不感兴趣,只有当自己生病时就去找医生了!就没辙了!你把我转的好好看一遍对你有启发!如果看都不看,以后这些问题将困绕你一生!!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总有的人会去做很多人觉得没意义的事,但他自己觉得很有意义!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认真的看了大家的论述,我以病患的角度想说: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包括化验、接待、拍片等)对带病人都应礼貌、耐心,毕竟病人将自己宝贵的生命交给了你们呢.进入了医院病患永远是弱势了。但来到了论谈里发泄一下也是难免,医务工作者的也不要抱屈了,老百姓没学过医,不懂你们的内部术语也正常。只要能看好病,大家都能得到健康就OK呀!
主题帖子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石塔湖,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认真的看了大家的论述,我以病患的角度想说: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包括化验、接待、拍片等)对带病人都应礼貌、耐心,毕竟病人将自己宝贵的生命交给了你们呢.进入了医院病患永远是弱势了。但来到了论谈里发泄一下也是难 ...
忠言逆耳 发表于
《医事》!会给你答案!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36签到天数: 175 天[LV.7]I主题帖子积分
我是一只小小鸟
山子湖, 积分 81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7 积分
山子湖, 积分 81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7 积分
医生现在都肥的不得了
淮网优秀会员
淮网优秀会员
淮网活力之星
淮网活力之星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分布式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