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4i7还是i5 i5 4G内存能玩吗

我的微软全家桶体验 篇一:国行Surface Pro 4体验及使用SP4的日常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我的微软全家桶体验 篇一:国行Surface Pro 4体验及使用SP4的日常
2013年大学入学那年,作死没有买笔记本电脑&,而是配了一台性能不错的台式机&,自以为没有笔记本也是可以混下去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作为一名搬砖的程序猿,经常需要在课堂上写写代码&,学校的机房电脑虽然也挺快,但是不能很方便地保存自己的代码成果,而且自己也越来越讨厌在实体本子上记笔记,想要一台可以随时随地敲代码、记笔记的电脑&。作为一名同学公认的软狗&,Surface自然就成为了我的首选&。&微软10月6号的发布会可谓是高潮不断,整个发布会流程安排的十分巧妙。Surface之父Panos Panay(我男神,你信吗&)充满激情与自信的展示,相比于谷歌和苹果的发布会,真的要高出很多&。软狗的我当然是充值了满满的信仰&。&接下来问题来了&,我刚好有一台Surface Book最低配的钱,但是我同时还想买一台Xbox one来玩玩光环系列(软狗的必修课程,嗯&),所以Surface Pro 4(i5 4G 128G)+Xbox one看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此,我在Surface Book和Surface Pro 4之间作了一个简单比较,以下列举了一些我关心的点,共同点就不列举了。考虑到自己有一台主力机了&,所以Surface主要是拿来轻办公的,而且对平板模式的接口和支架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还是欢快地决定了买Surface Pro 4&,况且你Surface Book都还没开卖不是吗? 2333(其实就是没钱&。&&
【微软Surface Pro 4】京东JD.COM提供微软Surface Pro 4正品行货,全国价格最低,并包括MicrosoftSurface Pro 4网购指南,以及微软Surface Pro 4图片、Surface Pro 4参...
&于是在11月19号那天的软件测试课堂上&,我下单了Surface Pro 4,使用教育优惠后6649元&,那节课我兴奋得听不见老师上课在说什么&。之所以没有买键盘,是因为那时候键盘缺货了,然后官网又一直没有补货&。21号的时候顺利到货,开箱图就不晒了,因为软狗我实在是太Excited了,直接就饥渴地扒开了Surface Pro 4的”衣服”&。&22号的时候,实在是想拥有一个键盘来解锁Surface Pro 4 的全部姿势&,于是就到京东上去看了一下,发现红色和深蓝色有货,那时候脑子发热,下单了十分骚气的红色&,21号早上顺利收到货。它们合体之后是这样子的。&&后来觉得红色实在是太骚气,我一个小男生完全驾驭不了&,于是等待京东上黑色有货时候,就下单了低调内敛的黑色键盘&,合体之后是这样子的&夜光效果终于可以和微软一样闷声发大财了,蛤蛤蛤蛤&。&
【微软Surface Pro 4专业键盘盖】京东JD.COM提供微软Surface Pro 4专业键盘盖正品行货,全国价格最低,并包括MicrosoftSurface Pro 4专业键盘盖网购指南,以及微软Surf...
&登陆我的微软账号之后就是静候微软后台的云同步把我台式机上的配置给同步过去(以后打算写介绍微软服务的文章,因为真的很方便啊,特别是在用微软全家桶的情况下&),自动同步完之后,自己再稍微配置一下,装好了要用的软件和部分喜欢的游戏。电脑的存储容量使用情况如下&:&其中“其他”的11GB是我在网易云音乐上下载的音乐,因为网易云音乐好像不能把音乐存储在D盘的TF卡上&,就索性放在C盘目录下了。几个空间消耗大户:&其实可以发现,128G还是完全够用的,只要你把电影等放在D盘的TF上。我的TF用的是闪迪的至尊高速,实际测试写入有70多M,性能还是相当堪用的。&&
【闪迪TF卡】京东JD.COM提供闪迪TF卡正品行货,全国价格最低,并包括SanDiskTF卡网购指南,以及闪迪TF卡图片、TF卡参数、TF卡评论、TF卡心得、TF卡技巧等信息,网购闪迪T...
&Surface本体:&田牌信仰加成!!!左下角是闪迪的64G TF卡右侧有三个接口,一个mini display显示接口,一个USB3.0,一个电源(扩展坞)接口左侧就一个耳机口Surface的屏幕真的超级赞&,比我同学的Macbook pro都要好不少&,不愧为最顶级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我没有跑过分&,因为感觉性能完全够用,对我这么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不是编译大型项目(并不能写大型项目&),不开虚拟机,这台中低配的Surface就足够耐操&。&游戏的话,测试过奥日与黑暗森林和DMC鬼泣,表现还不错。但鉴于Surface定位于超极本,所以还是不要拿Surface玩大型游戏的好&,玩玩应用商店的游戏就不错,Halo:Spartan Strike、Halo:Spartan Assault和Hydro Thunder Hurricane这三款游戏我能玩一年&!而且现在新游戏基本都会上架windows应用商店,所以其实商店里一点也不缺游戏,我能发现很多我喜欢的游戏和应用&。&这里强烈推荐几款应用,Drawboard pdf(可以在pdf上做笔记),8zip(解压缩软件,内置图片、doc等各种浏览器,可以不解压直接看&),计算器+(好用的一款科学计算器软件),Onenote(记笔记的最强应用),WolframAlpha(学生的神器,我经常用它来求积分,它还会给出求积分的步骤,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应用&),什么值得买官方版(额,色魔张大妈让我剁手我从不拒绝,剁剁剁&)续航的话,说实话,真的一般&,轻度使用下,屏幕自动亮度(亮度挺高的),大概6、7个小时,重度使用下就只能撑4个小时多。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但也够用,只要不要忘记充电。充电速度应该还算是挺快的吧&&键盘:4代的键盘比3代键盘提升很多&,按键之间有空隙,不容易按错键,而且手感也能达到一般笔记本的手感&,触摸板的使用的十分舒服,我之前买了一个designer鼠标来配surface的,后来发现压根不需要鼠标&,除非打游戏的时候,然而designer鼠标并不适合打游戏//逃。值得一提的是surface的键盘里面有一个加速度传感器&,Surface靠它来判断你的使用形态而相应地切换到平板模式和桌面模式,这一点真的非常赞。比如:这样子就是桌面形态:&当你这样子翻转键盘时,Surface自动进入平板模式:还有键盘和Surface合体时的声音超级好听&,首先触点相连有一声,然后抬高键盘又有一声吸附声,简直要上瘾了//逃&笔:4代的笔比3代也提升了很多,升级为1024级压感&,笔背部的按钮有橡皮擦的功能&。笔正着的时候记笔记,倒过来擦除笔记,十分的自然&。而且这一代比的磁力大了很多,可以很优雅地吸附在Surface上面&,吸附的声音十分的好听,我经常拔下来、吸上去、拔下来、吸上去&,还好没有不见了。&左边能吸右边也能吸,但吸力相比左边要弱不小我是如何使用Surface的:每天去上课,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本子状的Surface舒展成桌面的形态。开机,使用Windows Hello&进入系统(识别速度特别快,黑暗中也能识别&,所以我再也没有输入过密码&,这样子即方便又安全。我有做过一个测试,就是在Surface Pro 4锁屏的状态下,我的脸首先不再Surface的识别范围内,然后我瞬间移至Surface的识别范围内,1秒不到后又移开,Surface却成功识别,这速度简直赞,我都惊呆了&)。进入系统之后再切换成平板形态,然后打开这门课的课件,然后在课件上乱涂乱画(有防误触功能,手可以贴在屏幕上,乱涂乱画十分自然&)配合OnenoteSurface的屏幕有一项高科技叫Pixel
Sense&,它能够感知触摸屏幕的是手还是笔,不同的物体触摸屏幕会有不同的反应&。手触摸就是移动,笔触摸就是书写。&Surface
Pen还有更厉害的功能,它可以写书法、画画&,但是我不会,就不能发掘出来了,实在是抱歉,我也十分遗憾,改天叫会画画的妹子来展示一下,字丑的我就不再献丑了//逃&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就用小娜看看新闻和天气&。如果有紧急的文档或项目要处理,立马转变成笔记本形态&,噼里啪啦地敲击键盘&。如果要看一个PDF文件,就会切换成看书形态,同时还可以在pdf上做笔记,效果简直不能更赞&。上完课之后保存做好笔记的课件,自动同步到Onedrive上,回寝室里用台式机看&。晚上就去图书馆,带着田牌平板去装逼&,哦,不,是去写作业&。回寝室之后,带着Surface上床&!先过一遍今天学习的内容,再刷一下朋友的动态,然后打开Kindle软件,看看书,做做读书笔记,睡一个安稳的好觉&最后总结一下缺点:因为显卡驱动居然还是Win8版的,浏览网页时可能会崩溃,不过1-2秒内就会恢复,这点影响不太。但是显卡驱动的问题好像也导致了睡死的问题,这个只能等Intel发布堪用的显卡驱动的了续航一般般,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程度优点:田牌信仰屏幕超级赞笔超级赞键盘手感不错触摸板超级赞可以解锁多种姿势,适应各种情形下的要求性能堪用习惯Win10之后,和Win10就是绝配微软服务加成,和我的Lumia、Xbox
one、PC(之后会晒单的)浑然天成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
文中提到的商品
【抢先首发】LG 全新触屏系列 滚筒洗衣机 WD-VH455D1
【轻众测】AJAZZ黑爵 Pad RGB 游戏发光 鼠标垫
【抢先首发】CIGADesign 偏执家系列腕表
【轻众测】360 智能 摄像机 悬浮版1080P
【抢先首发】EraClean CLOUD 壁挂式 新风净化器 SX-300-QR
【轻众测】罗尔思 桌面型 双面插座 Smart Power S44C-UW(20C)
【抢先首发】HyperX Cloud Stinger 毒刺专业 电竞耳机
赞100评论202
赞86评论79
赞44评论59
赞2784评论2952
赞1206评论1044
赞1499评论499
赞950评论578
赞694评论64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热门推荐:
  微软在2012年才进入PC硬件市场,但它旗下的Suface系列已经是PC平板二合一设备的代名词。微软此前一直和联想惠普等PC厂商都有明确的“分工”――微软提供系统,后者提供硬件。
  面对iPad的压力,或许是微软终究还是忍不住“猪队友”,在2012年亲自动手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X86平板电脑――Suface Pro 1代。微软把一部超极本的硬件成功塞进了一部平板里面,但Suface Pro 1重量还是高达903g,再加上狭长的16:9屏幕,让它显得不够完美。
  左为Surface 3 ,中间为Surface Pro 4 ,右为Surface Pro 3
  2014年推出的Suface Pro 3是Suface系列的成名作,从这一代开始,Suface才成为可以和MacBook Air/iPad一较高下的设备。它与前代最明显的差别是,它使用了3:2的屏幕,并把屏幕尺寸升级到了12寸(此前是10.6寸),重量下降到800g,厚度仅为9.14mm,这些提升让Suface Pro 3比前两代更像一台平板。而Type Cover键盘和原配手写笔则让Suface变成了可以代替笔记本的生产力工具。
  3年时间内,微软已经把Suface Pro更新到第四代了,现在就来看看第四代Suface Pro的表现究竟如何。
  PS:这是国外最专业的PC评测媒体anandtech的评测,测试内容涵盖了无数的跑分项目和专业名词,如有疑问,可以在最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译者会尽力一一作答的。
  参数规格:唯一不同是处处不同
  微软宣称Suface Pro 4中使用了超过500个全新的零件。保持机身长宽不变的情况下,Suface Pro 4的屏幕尺寸从Suface Pro 3的12寸小幅增长到12.3寸。更窄的边框可能会提升误触屏幕的几率,而且把原来的开始菜单触控键“挤掉”了。毕竟开始菜单在win10里回归了,原来经常会误触的触控按键终于可以取消了。
  新机屏幕依旧是3:2的比例,分辨率从3代的(216 PPI)提升到了(267PPI),一举超过还未开卖的iPad Pro。
  CPU从Intel的Hadwell架构(第四代酷睿i),越过Broadwell架构,直接升级到最新的Skylake架构(第六代酷睿i)。得益于14nm制程工艺,Skylake架构在功耗和性能提升都十分显著。
  Surface Pro4和前代一样提供三个版本的处理器,Core M3-6Y30, i5-6300U 和 i7-6650U。当中最低配的core M3,TDP热功耗仅有4.5W,所以内部没有散热风扇(作为对比,Suface Pro 3中的i3功耗为11.5W)。
  i7版本的集显是 Iris Graphics 540(48 EUs,L4级缓存 64 MB eDRAM,300-1050 MHz),属于GT3e系,性能介于GT825M和GT735M之间,在双通道大内存的加成下,比入门级的笔记本显卡要强不少。
  手写笔改用 N-Trig 技术后,Suface Pro 4使用了微软自家的G5芯片组,以整合触控以及手写笔的控制芯片。这是微软特别定制的方案,目的是降低手写笔和触控的延迟,它还额外动用了GPU加速进一步降低延迟。手写笔的压感从256级提升到1024级,支持笔尖更换。
  新机提供了4-16G的内存版本,SSD升级到NVMe标准(用于取代传统的AHCI)的PCIe 3.0接口,容量从128G起跳,不再提供64G版,最高提供到1TB版本(还没开卖)。
  工业设计:轻薄与混合散热
  Suface Pro 4同样使用了镁合金机身,保持了和前代一置的颜色和手感,维持了3:2比例的屏幕。在Surface Pro3中引入的“无级变角”折叠支架很好用,貌似微软也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所以直接就沿用下来了。
  当年Surface Pro3发布会重点提及的是,它把超级本的15瓦处理器塞进了9.1mm厚的机身里,但它的代价是性能稳定性。pro3虽然可以应对短时间的高强度运算,但如果长时间满载工作,Surface Pro3会有明显的发热降频,导致性能要略弱于pro2(相同CPU)。
  左为Surface Pro 3 ,右为Surface Pro 4
  左为Surface Pro 4 ,右为Surface 3
  虽然CPU从22nm的Haswell 换成了14nm的Skylake 构架,但它的热功耗依旧是15W,新机器需要把这个巨大的热量传出去,所以微软在Surface Pro4里引入双路混合散热。
  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传统的被动和主动散热的混合体。CPU上盖着两条散热铜管,前者引向在屏幕和电池之间的大铜板,用来把CPU的热量更好地传导金属机身上。除了跑分和游戏,绝大多数情况下,机器用的都是被动散热。不会启动风扇,也就不会有Surface Pro3上恼人的风扇声了。
  一旦发热超出临界值,机器就会启动主动散热――打开风扇,将热量从电源键附近的散热槽送出。不过最低配的core M3版,因为CPU只有4.5W的热功耗,所以里面是没有风扇的。
  配件三件套:Type Cover键盘盖/手写笔/拓展坞
  除了“平板身超极本芯”和折叠支架外,Type Cover键盘和手写笔配件也是Suface Pro的重要特征。从Suface Pro2那一代开始,微软还给它提供了拓展坞配件。到了今年,微软为了Surface Pro4对这三个配件都进行了更新。
  Type Cover键盘盖最早的Suface还提供了Touch Cover键盘盖,后者是触摸式的键盘,虽然薄,但输入手感确实是差。到了Suface Pro3那一代,就只剩采用实体按键的Type Cover了。后者在5mm厚度里面塞进实体按键和触摸板。而这一代的键盘盖对按键和触摸板都进行了大改,触感甚至超越了一些超级本(连键盘盖都不如,还真的是猪队友)。
  两代Suface Pro因为长宽和接口一样,新键盘也是完全兼容Surface Pro3的,提供黑、蓝、亮骚蓝、红色和蓝绿色。
  Surface Pro 3 键盘盖
  Surface Pro 4 键盘盖
  还是经典的6行按键,第一个改变是加大了按键区,一直延伸到键盘边缘。其次是按键面积变小,增加了按键间隔。
  对按键手感影响很大的键程也提升到了1.3mm,这已经是绝大多数的超级本的键程大小了。按键很结实,没有多少虚位,按键声音也有所减小,让它的输入感觉和正式的笔记本很像。
  为了代替笔记本,Suface系列的键盘一开始就有触摸板,但之前的键盘盖触摸板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Surface Pro3的触摸板虽然还行,但面积太小,在滚动操作时会比较蛋疼。而这一代的触摸板增大了面积,改成玻璃材质,外加win10自带的精准触控功能,现在它的使用体验已经接近正常的超级本了。
  键盘盖从上一代开始加入顶部的磁力折块,可以把一部分折叠并吸附到屏幕下部,让键盘悬空抬起,以提升键盘高度改善手感。然而上一代键盘的弹性太强,键盘悬空抬起后,打字时会有明显的跳动和弯曲变形的问题,影响了手感。
  4代键盘盖厚度对比
  而这一代采用了叠层设计提升硬度,以改善悬空后的弯曲问题。这顺带还让键盘变薄了一些,只是幅度小到人类不大可能感觉出来罢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新键盘无论是按键手感还是触摸板都比原来好太多了。另外,这一代的键盘盖还有配备指纹识别功能的版本,可以支持Windows Hello的指纹识别功能,不过还没开卖。
  加入了“橡皮擦”的手写笔手写笔从第一代Suface就有了,一二代用的是 Wacom的EMR 技术,而Surface Pro3开始转向N-Trig技术,后者把需要的数字电路移到笔上,不需要在屏幕上再增加感应玻璃层,可以减薄屏幕盖板的厚度,但代价是压感级别从原来的1024倒退成256级了。
  而Surface Pro4的笔还是N-Trig技术,但压感级别回到了1024,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或者是个好消息,但个人的使用体验是:还真感觉不出分别……
  新笔的最实际改变是笔尾多了个“橡皮擦”按钮,它甚至连在屏幕上摩擦的感觉都很像橡皮擦。因为橡皮擦自己是个按钮,所以笔身上的按钮也就缩减剩一个了(执行鼠标右键的功能)。
  这颗按钮是PC平台软硬结合的最高表现,按一下可以唤起onenote,双击可以进行截图,这个时候用笔选定截图区域后会自动传送到onenote,长按则可以唤醒Cortana 语音助手。
  新的笔尖相当顺滑,加上变薄的屏幕可以减少视差,会让你感觉你真的在纸上书写一样。这次的笔尖可以更换,官方提供了整个系列的笔尖,“2H、H、HB和B”4种笔尖有不同的形状和硬度,和屏幕摩擦时的触感也会有所差异。而它们的盒子则是用来更换笔尖的夹子,国行版售价99元,价格有点小贵。
  笔的形状有小幅改变,原来的圆形,在一边上变平,上面放下了一颗按钮,长度也增加了一点并增加了磁力吸附功能。磁力很强,拿着机器的时候笔不太可能会飞出去,但放在包里的时候就很难保证了。虽然新笔可以磁力吸附在机身,存放更加方便,但这只笔还是有一定几率会被弄丢。
  新笔还是用非常难找的AAAA电池供电,内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在闲置的时候可以自动关闭,正常使用可以坚持1-1年半,有足够时间让你找好备用电池了。但笔本身并没有没电提醒,如果以后有一天发现它不好使了,说不定它只是没电了……
  手写笔依旧是开箱即用不用配对,长按笔尾的橡皮擦按钮5秒进入蓝牙配对模式,不过蓝牙纯粹是用来控制橡皮擦按钮功能的,是否连接蓝牙都不影响笔尖的正常工作。因为使用了同一个技术,所以这支笔也无需进行配对,就可以用在 Suface 3和Suface Pro 3上,但笔尾的橡皮按钮功能依旧要蓝牙配对后才能使用。
  拓展坞
  Suface Pro3的拓展坞
  从Suface Pro2开始,微软为Suface做了拓展坞,从价格来看,明显是为了商务客户设计的(国行售价接近1500)。Suface Pro3的拓展坞可以让你连着键盘也能装上去,使用的是侧边的专用接口(充电也是它),接口通过磁力连接,而且是不分正反的。
  Suface Pro 4的拓展坞
  上一代的拓展坞固定了角度,虽然帅但用起来反而不太方便。这一代直接做成了一个分线器的造型,角度控制的问题交回给机器的可调支架。因为Suface Pro家的接口通用,而且这次没有固定的框架,新拓展坞可以直接用在包括SuFacebook的全系机型上。
  接口采用雷电接口规格,拓展坞在给设备充电的同时,提供了网线、3.5mm音频输出、双DP接口、双USB3.0接口。通过和充电线一样的可以分出USB和HDMI接口并同时为机器供电。
  Suface Pro 4屏幕放大图
  两代屏幕都是3:2比例,除了大了0.3寸,参数上看起来很接近,但实际提升非常明显。首先是分辨率从跃升到。看起来不大,但里面差了足足200万个像素点,后者的PPI也涨到了267,这次就算把脸贴上去也很难看到像素点了。
  此外新Suface Pro在出厂的时候对屏幕本身进行了调试,而这工厂调色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虽然你也可以用ICC文件修改windows设备的色准,但除非你是对着色彩对照表一个调,否则这提升的也只是灰阶准确度而已,而且很多程序在运行的时候,根本不会加载ICC文件。所以出厂上的硬件调色才是王道。
  新Suface Pro的这块8-bit面板,不但达到了100%sRGB色域的目标,还让色彩还原有一定的提升。最明显的差别是在显示win10默认桌面的时候,6-bit的面板是可以看到上面的烟雾在抖动的,但Surface Pro4的屏幕不会。
  在做到这一切的同时,微软再次缩减了显示面板的厚度,让用户触控时感觉显示的内容就在手指下面(舔屏效果更佳?)
  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高分屏是续航的最大拖累。更高的像素密度,会让阻挡更多的背光,要达到同样的可视亮度,背光需要的亮度就更高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案是让像素点之外的电路更加透明,而现在主流的做法是使用IGZO(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其透光率比传统的非定型多晶硅要高。
  IGZO面板一般都是夏普提供,但微软这次用的是三星的面板,三星今年刚和夏普达成协议,开始生产IGZO面板,而新Suface Pro上的这一块应该就是第一批量产的成果。
  测试结果
  最高亮度(越高越好)
  \场(越低越好)
  对比度(越高越好)
  虽然像素密度和分辨率提升,但微软还是把最高亮度提升到了377尼特,而且\场表现更加,最高对比度达到1277:1,最低亮度可以压到12尼特,晚上不开灯也不会太晃眼。这在看有暗场较多的电影时,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灰阶与色准
  灰阶准确度(越低越好)
  色温(标准点为6500K,亚洲人更喜欢的是K)
  灰阶准确度是这一代最大的提升。微软在pro3这一代补上了色彩饱和度的短板,但灰阶准确度却因此下降。Surface Pro4则完美地补上上一代的短板,整体灰阶偏移只有1.5dE,而且最高的项目也没超过3dE。而3dE是被认为人眼无法察觉的灰阶偏移线,这个参数都已经超越了99%的手机了。
  色彩准确,平均DeltaE值(越低越好)
  色准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次提升,色域表现优异。
  GMB测试
  GMB测试,平均DeltaE值(越低越好)
  GMB测试是最综合性的屏幕测试,测试包括了皮肤肤色等很多复杂颜色。很多平均值在 3dE左右机器,都会有几种颜色超出3dE,而Surface Pro4只有两个项目超出了3dE,而且幅度都不大一个是3.25,一个3.5。其成绩是暂时测试过的机器中最好的。
  色差对比,上面的色条皆由上方的实拍颜色和下方的原图组成。虽然你看到的效果和你的显示器表现直接相关,但中间的界限越不明显,说明这个颜色的还原越接近真实。
  总结,Surface Pro4是微软在显示器技术上的最新成果,面板和PixelSense触控电路(控制触屏和笔)都有提升,色准更佳、外盖板更薄(视差更小)。用废话说就是白色更白,黑色更黑。
  微软从第一代Suface(首批用上全贴合的平板)就一直在点屏幕的科技树,在几年的努力后,Surface Pro4终于功德圆满了。
  CPU性能测试
  Suface Pro4是首批搭载英特尔Skylake U系列处理器的机器,而我们评测是和最热门的中阶型号,用的是 i5-6300U,双核超线程,基础频率2.4GHz,可以睿频到3GHz,热功耗15W。
  首先是网页Java 性能表现,上方是4种测试的结果(越高越好)。放在安卓和iOS平板面前,这颗15W的CPU一骑绝尘。
  PCMark跑分和X86构架的超级本对比,上方为4种测试的结果(越高越好)。跑分模拟了真实的工作场景,通用性很广。部分测试需要暴发性能,部分需要持续性能,而且测试的时候,GPU和分辨率的影响因素都会计算在内。虽然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会拖低跑分,但实际表现还是挺好的,i5版Suface Pro4在该项目的表现甚至已经追上了Suface Pro3的i7版。
  单线程成绩
  多线程成绩
  单线程成绩
  多线程成绩
  Cinebench 测试强行用CPU进行渲染,并让它维持100%占用。其多线程测试中,高频率和多核心会更有优势。结果Skylake 跑分还是挺好看的,只比搭载 i7-5600U的联想X1 Carbon弱一点,多线程成绩甚至超越了后者。对比上一代的Suface,单核提升21.4%,多核提升22.7%,成绩感人。
  X264跑分主要测试CPU性能,高频多核的机器会更有优势,上述为两个场景的测试结果(越高越好)。Skylake核心再次大幅抛离Broadwell核心,成功用新i5打赢老i7。在笔记本里面,高强度运算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降频,而效率更高的Skylake在这里可以更长时间维持全力,所以分数会更好看。
  上两个测试的分数越高越好
  该测试分数越低越好
  i5-6300U 在网页测试中的成绩依然好看,单线程和多线程成绩都很接近 i7-5600U,把两代Suface的成绩差距拉得很大。
  GPU图形测试
  不同版本的Suface Pro4有不同的GPU:
  低配Core M3-6Y30搭载的是英特尔的HD 515显卡,后者集成了24个执行单元,最高主频850Mhz;
  i5-6300U搭载的是HD 520 显卡,同样是24个执行单元,但主频提升到了1GHz;
  i7-6650U则搭载了GT3e核心的Iris 540集显,最高频率1.05GHz,有64M的 eDRAM,执行单元增长到48个(i7版的Suface Pro3也用了 Iris 显卡,但构架不同,而且没有eDRAM,执行单元也只有40个)。
  3DMark是全平台的跑分软件,上面是3个测试场景的结果(越高越好),两代Suface有27%的性能差距。不过要申明的是,即使是同等性能的设备,因为windows版的画面精度更高,所以安卓和ios平台的跑分看起来会高一点。
  但即便如此,安卓和iOS平板的SoC只有5-10W,这一代Suface大获全胜也是意料之中,笔者更感兴趣的反倒是iPad Pro会有怎样的表现。
  GFXBench的两个场景测试中,i5-6300U依旧吊打安卓与ios平台。
  Ice Storm场景的物理分数
  Ice Storm场景的图形得分
  Ice Storm场景的总分
  Fire Strike场景
  Cloud Gate场景
  Sky Diver 场景
  3DMark11测试
  在PC平台中对比,这基本就是英特尔第九代显卡和老产品之间的对比了。英特尔一直在增加集显的芯片面积,让这两代的GPU提升非常明显。
  PC版3DMark是通用性很强的测试,当中包含了很多测试项目。Fire Strike 、Sky Diver (用于DX11测试)、Cloud Gate(用于DX10测试)场景的运算需求逐级降低,而Ice Storm Unlimited 场景,则是著名的跨平台测试场景。
  对比Broadwell 的第八代显卡,提升比较明显。但这得看工作负载,性能要求越低的测试项目,它们差距越小,在Sky Diver和3DMark 11等吃性能的测试中可以拉开30%的差距。而如果和Surface Pro3的7.5代显卡对比,Fire Strike差距有33.5%, Cloud Gate场景有44.9%差距, 3DMark 11中的差距甚至高达86.1%。当然,除了代数差异,更好的散热也是差异明显的重要原因。
  曼哈顿场景
  霸王龙场景
  GFXBench经典的曼哈顿和霸王龙场景中,对比戴尔XPS 13的Broadwell构架处理器,和Yoga 2 Pro 的Haswell构架处理器。曼哈顿场景,Skylake 对比前者有20.3%提升,对比后者有54.8%提升。霸王龙测试中,分别提升22.2%和61.4%。
  最近Dota 2被从头到尾地做了修改,推出了Dota 2 Reborn(重生)。Source 2引擎带来很多的改变,可以用来很多好地压榨多核CPU、64位系统和Direct3D 11的性能。在这个测试中,新版的提升分别是14.6%和31.8%。
  Dota2 Reborn的三个测试场景结果如上,分数越高越好。对比Surface Pro3,整整是两代英特尔CPU的集显提升,而且这还是最大的两年之一。英特尔在显卡上的努力和成绩都非常明显,让人不禁期待i7版Por4上那颗GT3e GPU 的表现。
  Surface Pro4改用了 NVMe 标准的PCIe 3.0 接口,比采用SATA接口的Surface Pro3,在大文件读写上会有不小提升。
  PCMark 8 的读写测试模拟了真实使用中的负载,不同大小的储存负载不会维持太长时,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大。日常使用打开文件的时候,两种规格的SSD也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在CrystalDiskMark储存跑分测试中,或许是因为256GB版本的缘故,其顺序写入只有554MB/s(但还是比黑心的Surface Book要快很多),15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倒是不错,随机读写的表现也还可以。
  随机读取(越高越好)
  随机写入(越高越好)
  顺序读取(越高越好)
  顺序写入(越高越好)
  新接口带来的更高的速度上限,虽然不会总让你感觉出来,但复制粘贴高清电影等大文件的时候,差距就会非常明显了。
  如果和平板上的eMMC比,那就差距就真的是天与地比了。当然,系统不一样,可比性并不强,只能说移动平台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微软在新机器上的重要妥协是电池容量。初代Suface的电池为42wh,但屏幕更大的Surface Pro4,电池容量就只有39wh。这是更薄的机身和混合散热用的大铜板带来的代价,然而这两个都是很好的改变,牺牲点续航也不能责怪微软。
  低负载测试
  高负载测试
  统一200尼特亮度,Surface Pro4网页浏览略为短了13分钟。 用上Skylake后,续航还是倒退了,难免让人有点失望。电池缩水和屏幕分辨率提升,成功地把新CPU省出来的电都被坑走了。
  在更吃CPU的测试中,CPU功耗改进会显得更加明显,其续航表现也会提升更多。英特尔的视频解码性能从Haswell一直在提升,CPU上可以省出更多的电量,即使分辨率更高,电池更小,综合下来还是有23%的续航提升,成绩都快追上arm核心的平板们了。
  在视频回放、以及压力更轻的网页浏览和1MB/s的下载任务中,新机也有明显的提升。当然,续航还得电池凑,新Suface Pro比起电池更大的设备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轻负载下,每wh电池坚持的分钟数排名
  重负载下,每wh电池坚持的分钟数排名
  能源效率方面,我们这里用了高配版的XPS13进行对比(分辨率为),结果Surface Pro4显示出来同级别分辨率机型中最高的能源效率,但还是无法和低分屏机器匹敌。
  充电时间
  两代Suface的充电器保持了一致,通过侧边的专门定制接口进行充电,接口有磁吸能力,不分正反,用起来很方便。因为充电器不变,电池容量接近,所以充电时间几乎和上一代一样。
  0-100%充电耗时158分钟,因为接口通用,所以Suface Book的60W充电器也可以直接使用,但实测结果是,即使用了更高功率的充电器,充电时间依旧是158分钟,看来限制充电速度的是机器本身和不是充电器。
  这个充电器有个比较好的点是它除了可以给Surface Pro4充电外,还提供了一个5W输出的USB接口,可以为手机之类的设备充电。如果出差在外,你会因为这个小改进而泪流满面的。
  外放与拍照
  Suface把双扬声器放在了前面板的边缘,做得非常隐蔽,最高音量在80dB左右。和其他平板一样,低音乏力,声音有点单薄。用星战测试片对比Suface Book和Surface Pro4,Surface Pro4的声场会感觉更小一点。不过总体来说,它声音质量还算可以,立体声效果明显,只是还是输Suface Book一点。
  平板不同手机,它们的摄像头平时也就用来自拍和临时应急用,我们对它们的要求不高。Surface Pro4用采用前置500万和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前置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不过现在还没正式开放。微软使用了一套自己的人脸识别系统,没有使用英特尔的 RealSense 3D 方案。之前英特尔的方案有出奇快的人脸识别速度,体验很好,只要微软的方案也能有接近的体验就已经感人了。
  实际样张
  后置摄像头单位像素1.4微米,F2.0光圈,理论上低亮场景的表现不会太差,但CMOS尺寸只有1/3.2英寸,而且没有光学防抖和专门的算法优化,就不要对它的表现有太高的期待了。
  前置摄像头同样为1.4微米,因为只有5百万像素,所以cmos尺寸为1/4英寸。同样为f2.0光圈,但广角更大,可以为Skype等视频通话软件提供更好的画面质量和视野。
  发热控制
  微软宣称Surface Pro4这套散热系统的设计散热量是高于15W的,所以机器不会像前代一样过热降频。但嘴炮无用,先跑一发测试再说。PCMark 8的工作模式(中度的混合负载,有间断性的高强度运算)跑分结果显示机器的跑分很稳定,完全看不出过热降频的迹象,而上一代在几次跑分中出现了8%的性能下降。
  跑分过程中CPU的频率、温度变化图如上。两代机器最明显的差异是温度,Surface Pro3可以跑到80度,但Surface Pro4却可以压在60度以下,14nm工艺和混合散热的效果非常明显。
  x264 软解测试可以让CPU保持100%的负载跑起来,结果Surface Pro4全程维持高频跑下来,并没有碰上降频温度临界线,表现同为15W的Skylake好多了。
  DOTA2测试(DOTA 2 Reborn),以1080P分辨率调到最大特效跑,它可以让CPU和GPU都可以维持最高负载。维持高频一段时间后,这套散热系统最终也顶不住CPU+GPU的满载压榨,让GPU降频了。
  虽然更薄更轻,但两代机器看起来没啥不同,新Suface Pro的最大改进都收在机身里面了。特别是这个新的混合散热系统,终于能让一个英特尔的核心尽情地奔跑了。
  就像是google 的nexus设备一样,后者可以提供最纯净的安卓体验。对很多用户来说,Suface的重要卖点是纯净的windows体验,微软不会像其他代工厂/厂商一样夹带自己的“垃圾”软件。对于Surface Pro4来说,它就是原生win10的范本。
  如果以平板的标准衡量,win10对比win8是个倒退,但如果作为PC的话,提升就很巨大了。微软在win10里面加入了触屏优化过的word、excel、PowerPoint三件套,而最强笔记onenote也得到了更新。
  但除去这套办公软件,windows的平板应用,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和iPad差了好几个光年。虽然微软能否在之后追上还是个未知,但win10比当年的win8和win RT要欢迎多了,它有更多的资本完成这个工作。
  在几个月前大家就不禁人好奇,微软在Suface Pro4中会怎么搞,是把Core M塞进去以减轻重量并降低噪音?还是坚持U系列CPU以提供更加充沛的性能?有趣的是,结果Surface Pro4两种方案都用了。
  在外观上Surface Pro4的变动不大,但从性能体验上,其比Surface Pro3要好上一截。它们个关系有点类似iPhone 6和iPhone 6s。这里面集中了一大堆最新的技术,Suface系列历代最好最大的屏幕、新处理器在部分场景带来了高达50%的性能提升,而且还更薄更轻了。
  配件上的改变也很明显,新笔的笔触更加柔软更加真实的笔,可以换笔头,有磁力吸附。键盘盖有追上超级本的按键手感和触摸板。唯一的缺陷是Tpye-C的缺席(译者倒是觉得没啥影响)。
  虽然表现出众,但Suface无论放在平板还是超级本领域都是很贵的产品。微软并没有打算和老队友们争抢低端市场,起步价899美刀(国行版6888起步),但只能买到core M3处理器+4G内存+128G存储的版本。最高版本的i7+16G内存+512存储卖2199美刀,而1TB硬盘版还没开卖。一直最热门的i5+8G内存+256G存储版本,买1299美金。这价格即使比起性价比很低的超级本来说,都已经比较高了。
  而更可怕的是,机器随机只附带手写笔,键盘盖要额外再花129美金(国行998元)。一套买下来就要突破1000美刀了(国行7888元)。如果是在两个月前,我们肯定会大喊微软黑心,然而这两个月,iPad Pro和谷歌的Pixel C 都刷新了我们对键(hei)盘(xin)的价格上限。
  对于Suface3来说,键盘或许是可以选配的配件,但对于Surface Pro4来说,键盘就真的是必选项。而且对于现在世道来说,这个新键盘的价格比起苹果谷歌还算“良心”,而且新旧Suface Pro都能用,个人还是建议最近买Suface Pro3或Suface Pro4的用户要一同拿下的这个新键盘盖。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部生产力的平板,在质量、性能和配件水平上,Suface可以说是毫无对手。虽然也开始有类似Suface的产品出现,但Suface系列经过了4代的磨砺,已经把自己提升到另外一个次元了(译得笔者也要成软粉了…)。
  via:anandtech
  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98人投票
  Surface Pro 4
  查看投票详情&&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专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科技博客。雷者,万钧之势;锋者,锐利之...
10732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 pro4 4g内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