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以购买力平价怎么算来算应该是多少

人民币兑美元连续6天跌停 3年来首次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人民币兑美元连续6天跌停 3年来首次
  央行官网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4年来首次下降,单月减少249.9亿元。同时,10月份,央行外汇占款8年来首次下降,单月净流出893亿元。与此同时,截至昨天,人民币兑美元连续6天跌停,为三年来首次。
  由此,之前一直汹涌而入的“热钱”,从10月份开始掉头流出了吗?从10月代客结售汇数据来看,热钱并未大规模流出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昨天表示,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再上升,也可能再贬值,是波浪式的。
  渣打银行认为,在市场推动下,随着人民币由单边升值转为双向波动,外汇占款也将由此前的单边增长转为上下波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甚至一年内,国际资本可能随人民币贬值而继续外流。为此,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但至少在两个季度内仍将保持趋紧基调。
  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央行外汇占款8年首降
  央行官网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4年来首次下降,单月减少249.9亿元。此前2007年12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减少2303.4亿元,但这是由于注资中投公司所致。同时,10月份,央行外汇占款8年来首次下降,单月净流出893亿元。
  央行外汇占款是指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近年来,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央行投放货币的主要渠道,一直呈现净增长的势头。只有在2003年12月出现过负增长,净减少了1450亿元。此外,从央行最新公布的9月份外汇储备数据来看,9月份外汇储备单月下降608亿美元。
  由上述数据可见,国际资本正在外流。与此同时,截至昨天,人民币兑美元连续6个交易日跌停,为3年来首次。美元/人民币掉期出现上涨,一年期掉期汇率比现汇率高出30个基点,市场预计近期可能涨至超过100个基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国际资本外流跟人民币贬值密切相关。一方面,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在华外资银行资金收缩驰援欧洲,市场投资者则撤出中国转而购买美元来避险。欧元区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复苏步伐滞缓,全球资本市场的避险情绪导致资金短期撤离高风险的新兴市场,回流美国债券避险。同时,欧洲金融系统流动性短缺,以及9 %的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导致了欧洲银行业回抽风险权重相对较低的新兴市场资金。
  另一方面,向松祚分析,受中国房地产调控影响,市场看空楼市,纷纷卖掉房产,变现并兑换成美元流出中国。
  不仅如此,华创证券分析师高利认为,目前的资本外流与海外看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有关,且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银行业资产质量、地方政府融资链条、民间信贷、影子银行等领域的担忧。
  此外,业界猜测,人民币目前具有强烈的贬值预期,市场上抛售人民币的动力加剧,货币当局为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可能会在市场上买入人民币,大量投放外汇,从而使得外汇余额下降。不过,这一猜测不一定属实。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人民币贬值由市场推动,且有利于减轻中国在人民币升值上面临的政治压力,也有利出口。央行没有理由进行强烈的市场干预。
  热钱尚未大规模撤出但料将持续外流
  由此,之前一直汹涌而入的“热钱”,在10月份掉头流出了吗?对此,银行业内人士认为,热钱并未大规模流出中国,也不是外汇占款下降的主因。从10月代客结售汇数据来看,10月结汇虽然出现明显下滑,但售汇基本保持平稳。
  渣打银行金融市场部经济师李炜接受南都记者采访也认为,外汇占款下降并不一定就是热钱流出,因为资金从金融机构流出后,也可能被企业或个人持有留在国内,不一定就流出了中国。
  另据华创证券研究,近期国际资金主要通过货物贸易部门的跨境资金流出,由于贸易企业货款结算环境恶化,叠加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贸易企业创汇能力减弱,同时造成通过贸易结售汇环节流入的“热钱”基本消失,从而直接促成短期资本外流。
  不过,即使热钱不会大规模流出中国,至少流进来的动力会减弱。向松祚认为,虽然人民币长期来说仍会升值,但在未来一年内,升值动力很弱,很可能继续贬值。而与之相伴随,外汇占款下降、国际资本流出也会继续。
  不仅如此,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发展,但截至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升幅已经反映了这一预期。而且目前国内通胀很高,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空间十分有限,甚至有贬值空间。因此,如果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且货币政策依然趋紧,人民币料将继续贬值。
  渣打银行判断,人民币持续贬值,外汇占款就将持续下降。不过,该行预计人民币有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就停止贬值,重回升值轨道。
  单边趋势转为双边波动货币政策料继续微松
  与人民币贬值相伴随,外汇占款下降可怕吗?将带来什么影响?
  对此,渣打银行金融市场部经济师李炜认为,跟人民币汇率加强双向波动一样,外汇占款下降是正常现象,将越来越常见。此前的单边升值、单边增长,反而是市场改革不到位的表现。现在,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到一定幅度,在市场调节下,汇率波动以及国际资金的流进流出,都是很自然的。而且,我国外汇储备十分雄厚,足以保证币值稳定。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昨天也表示,人民币贬值说明人民币汇率不是受政府控制的,而是按照市场的变化和市场需求浮动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而接下来,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再上升,也可能再贬值,是波浪式的。
  但从2002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加,对外汇占款的依赖度很大,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将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增长。由此,国信证券分析,央行必须吐出前期吸纳的资金;而如果难以采用其他的渠道,如逆回购和央票到期时,降准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从操作上,降准是对冲,是外汇占款下降的必然结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向松祚认为,货币政策料将进一步宽松,但至少在两个季度内,基调仍是趋紧的。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表示,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其名义增长远低于名义G D P增长,那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货币政策的必然选择。
  南都记者辛灵全球央行转向常态量宽 人民币:2016软着陆?
来源:财经综合
作者:华夏时报
全球央行转向"常态量宽" 人民币:2016软着陆?& &刘飞
  一大波量化宽松浪潮正扑面而来。
  北京时间8月4日19时,英国央行宣布将主要利率从0.5%下调至0.25%的历史低点,为7年来首次降息。同时还宣布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包括收购60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至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4350亿英镑和100亿英镑的公司债券。此外还已划拨数十亿英镑资金用于向银行发放超低息4年期贷款,以鼓励放贷。消息一出,英镑兑美元重挫1.2%,英债收益率触及纪录低位,主要股指升近2%。
  过去的2016年上半场,类似的降息并不鲜见。澳大利亚央行2日宣布将基准利率降至历史新低,韩国和俄罗斯近期也都在6月开启了降息模式。目前,日本、丹麦、瑞典和瑞士等国央行都在实施负利率。
  环顾四周,全球经济都在疲软的泥潭里苦苦挣扎,投资者的逻辑由此由"比谁更好"转为"比谁更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在全球汇市波动之下,市场投资者对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较此前大大增强。
  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406,升值38点,上一个交易日报6.6444。相比于去年底的6.4936也仅贬值2.2%。而在2015年的下半年里,去年底6.4936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比去年7月9日的中间价6.1151贬值近6.2%。
  上海北外滩研究院特聘副院长朱磊认为,政府干预痕迹明显减少,人民币离岸、在岸同贬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大幅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前期积累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起到了"泄洪"的作用。市场对于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的预期大为减弱。
  (9.300, 0.16, 1.75%)研究院8月4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及展望》分析称,2016年内:人民币兑美元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下行空间不大,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维持在6.6-6.8区间内,兑一篮子货币持续微弱贬值。
  弹性增强
  "8?11汇改"即将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1162跌至6.6451,贬值5289点,贬值幅度近8.6%。
  汇率波动更大的担忧在于,资金是否在大幅度抽离中国市场?
  央行数据显示,"8?11汇改"前,截至2015年7月底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6513.1亿美元,而截至今年6月底,该数值变为32051.6亿美元,不到一年缩水4461.5亿美元。
  但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月度结售汇逆差由1月份的544亿美元,逐步回落到5、6月份的125亿和128亿美元。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则从1到4月份的逆差,转为5、6月份顺差2亿和125亿美元,资金撤出中国的迹象并不明显。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基本符合预期,国内金融市场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总的来看,2016年上半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
  数据显示,6月底 32051.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与今年1月的32309亿美元相比,亦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流出的迹象。
  事实上,经过去年8月11日人民币汇改、人民币入篮SDR、美联储加息以及英国脱欧,今年上半年,在经历了年初对美元的短暂急跌之后,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保持了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虽然上半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有小幅贬值,但市场预期较为平稳。
  就在6月份人民币走势最为"艰难"的那段时间,市场也并没有出现去年8月和今年1月时的恐慌情绪。
  总体来看,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虽有所贬值,但并未出现市场所担心的快速下跌,同时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幅加大,波动性有所上升。
  8月5日,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刊文称,从7月全月看,人民币汇率指数有贬有升,总体仍保持了基本稳定。7月中旬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汇率较中间价双向浮动,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善。
  在英国"脱欧"导致国际汇市剧烈波动、上市公司分红购汇和旅游留学购汇增加的情况下,"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经受住了外部冲击的考验,这也说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那么,人民币汇率这一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何以从惊心动魄的波动转变成稳定的弹性?
  艰难降落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声明,表示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当天,央行在宣布调整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步入一次性调整阶段: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2298,较10日中间价下跌近2%,随后两天央行分别再次下调中间价bp,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贬值达4.66%。
  可以说,短短3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出了一个清晰陡峭的直线式"悬崖"图。
  此后市场贬值预期增强,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走低,在岸与离岸汇差一度扩大至1130bp,央行步入干预离岸人民币市场以维稳汇率的第二阶段:通过国有银行在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抛售美元以干预汇率,稳定了离岸人民币汇率。
  2015年9月-10月,我国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均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在岸人民币与离岸人民币的汇差逐渐收窄。
  但随着IMF宣布人民币加入SDR利好的兑现以及美联储12月份加息预期的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2015年11月-2016年1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分别下跌和2685bp,在岸与离岸汇差显著加大,一度高达1384bp。
  央行此阶段不断加强与市场沟通,所做的工作有:一是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引导和管理好市场汇率预期;二是对香港中资银行进行统一窗口指导,大幅紧缩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有效打击了国际空头势力;三是对部分境内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减少短期内人民币跨境集中流出;四是通过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
  这是首次由官方编制人民币汇率指数并公布权重。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刊文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定期公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将有助于引导市场改变过去主要关注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有效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主要参照系,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这一系列政策支撑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回升,截至春节前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分别上升619、929和1140bp,在岸与离岸汇差大幅收窄至400bp。
  春节后美元指数开始疲软,为人民币汇率的企稳赢得了难得的窗口。在此期间,央行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更加注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化,通过及时与市场沟通来增强预期管理能力。
  2016年3月初至4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双向浮动态势,波动幅度明显加大。而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得到有效缓解,在岸与离岸汇差不断收窄,基本稳定在150bp以内。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出现月度正增长,并开始公布以SDR计价的外汇储备数据。
  但进入5月,受避险情绪以及美联储夏季加息预期重新升温的影响,美元大幅反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呈现震荡下行态势。而6月24日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公布后,美元指数一度上涨至96.7,当日涨幅达3.7%,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声下跌。
  总体来看,从5月初至6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特点:其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持续震荡下行。截至6月30日人民币中间价已下调至6.6312,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与离岸汇率分别跌至6.8,降幅分别达到1578bp和1837bp;
  其二,在岸与离岸汇差有所扩大。5月至今,在岸离岸汇差波动有所加剧,并于5月18日一度扩大至421bp,随后逐步收敛至100bp左右。而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公布后,两岸汇差再度扩大至420bp;
  其三,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的偏差有所提高。5月至今,有18个交易日内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的偏差超过100bp,最高偏差达到372bp,而3月和4月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偏差仅有4个交易日超过100bp。
  然而步入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小幅回升。7月6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68-6.70区间内小幅震荡后,于7月19日开始出现回升,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岸即期汇率以及离岸即期汇率分别于7月29日收报于6.8以及6.6801,与7月19日相比,分别上调460bp、345bp以及306bp。
  央行表示,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基础,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
  下半年怎么走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水平是决定一国货币强弱的基石,即强国必拥有强货币。
  首先从国内分析,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巨大压力,在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10%左右)转向中高速增长(不足7%)。
  201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各项指标运行平稳,GDP同比增长6.7%,较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一季度持平,PPI同比下降3.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依然平稳,同比增长10.3%,与一季度持平,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同比增长9.0%,较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3%,较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
  再看国际市场,近期,全球货币政策已然出现松动,澳大利亚央行 8月2日宣布将基准利率降至历史新低,日本央行在7月 29日宣布扩大交易所交易基金购买规模,俄罗斯央行也有可能在下半年将关键利率从10.5%下调至9.5%。
  而英央行的新"动作"或开启全球新一轮宽松周期。"如果英国经济继续恶化不排除英国央行继续降息,欧元区也有可能采取更多动作。"(3.330, 0.01, 0.30%)国际金融研究所王有鑫称,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已然从"应急量宽"向"常态量宽"转化,全球资产价格有望迎来饕餮盛宴。
  公开资料显示,为应对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全球主要50家央行在6月份合计降息10次,达2012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叠加全球经济复苏低迷造成的外需疲软,使得我国出口和进口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且内需下降导致进口增速降幅高于出口,"衰退式"顺差特征开始显现。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项目开始转为逆差。2015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快速上升,并超过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项目从2015年开始转为净流出。因此,我国国际收支开始由以往的"双顺差"转变为经常项顺差和资本项目逆差,国际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特征:经济增速开始换挡,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常项呈现"衰退式"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开始转为逆差。
  工银国际研究部联席主管程实撰文称,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稳定依旧面临挑战。但从中长期看,均衡汇率将成为支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基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逐步稳定于合理水平。对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年末水平,我们在年初报告中给出了6.8的判断。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他认为,美联储9月加息可能较小,G20峰会即将召开,人民币将于10月正式加入SDR,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大体保持在6.6-6.8区间内,兑一篮子货币小幅贬值。
  汇改脚步未停
  "中长期来看,1-2年内,人民币经过修正下调后,兑美元汇率将在6-7的区间内保持双向波动态势。"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布的人民币汇率展望称5-10年内,预计购买力平价因素将起主导作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迈入5-6区间。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也连续通过微博发声,向外传递"坚定不移地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既有的形成机制有序运行"的信息。
  官方态度非常明确: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将继续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机制下呈现双向浮动的特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下一个等待唤醒的市场是SDR债券。有消息称,作为完善全球金融架构中增强特别提款权(SDR)使用的内容之一,以SDR计价的债券有望8月底前后在国内银行间市场发行。
  7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在成都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表示,一家国际开发机构正在筹备发行首只SDR计价债券,相关细节还在最后商议中。
  朱隽称,"SDR计价债券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降低汇率和利率风险,初期对官方投资者尤其有吸引力。随着市场建设不断推进,也会吸引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从而逐渐把SDR债券市场发展起来。"
  而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提出了更多的政策建议称,一是确立"以实体经济立国,相对强势的货币有利于强国富民"的理念;二是以"一带一路"和加入SDR为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参考德国模式,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逆差是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适当选择;四是维持中美正利差的基本稳定,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五是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把握好资本项目开放节奏。
(责任编辑:刘阳禾 UF035)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涨121点
中国证券网讯 7日对中间价上涨121点,报6.6555。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综合来看,考虑到当前充足,经济基本面止住下跌,且资本管制仍在一定领域存在,以及未来决策层因地出台抑制资产泡沫政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对美元会出现一定程度贬值,但幅度不会超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555元,1对人民币7.4881元,100对人民币6.5384元,1港元对人民币0.85823元,1对人民币8.9356元,1元对人民币5.1108元,1对人民币4.9300元,1对人民币4.9478元,1对人民币6.8644元,1对人民币5.1774元,人民币1元对0.60858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7000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102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4.65韩元。盘中惊现急跌 人民币汇率压力犹存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盘中一度出现急跌,尽管当日人民币中间价出现了近三周最大幅度的上调,并且美元指数也延续弱势震荡的表现。市场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出现的异常波动反映出外汇市场心态不稳,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仍未消除;从内外因素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犹存,对汇率波动下行风险应保持一定警惕。【专家观点】刘陈杰:人民币汇率已过万重山?不管从中长期的均衡汇率角度,还是短期的贸易顺差趋势以及热钱流动情况看,人民币都没有大幅贬值压力。不过,美联储加息预期、国内经济形势等一系列因素也将短期影响人民币汇率,因此,说人民币汇率已过最为困难的万重山,可能低估了未来的潜在风险。瑞穗证券沈建光:人民币不会出现超预期贬值从传统国际收支以及购买力平价来看,人民币汇率确实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但从因素来看,下半年美联储加息,以及国内资产价格攀升,都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承压。
[责任编辑:robot]购买力平价法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购买力平价法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购买力平价法也叫(ICP),是以国内商品价格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价格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购买力平价计算的。ICP是由联合国统计局、世界银行等组织主持的一项旨在提供GDP及其组成部分的国际一致价格和物量的跨国比较体系。ICP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再到分区域比较(区域内多边比较,再联合成全球性比较)的发展过程,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并利用计算的GDP作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之间的真实比率(以PPP为货币转换系数),从而取代,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或国际货币表示的GDP。
购买力平价法名称
购买力平价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购买力平价法产生背景
购买力平价法背景
随着国际间的技术与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国际间的经济对比越来越广泛和频繁。在对不同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或收入水平进行比较,或者在对一些国家的进行汇总时,由于各国币制不同,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各国的进行换算。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换算法。换算法包括直接汇率法、转换和调整汇率法。以直接法为例,我国1995年汇率为1美元兑换8.33元人民币,全国为57733亿元人民币,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我国1995年按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930亿美元。转换和调整法在直接汇率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但是,无论是直接法、转换还是调整汇率法,都有十分明显的缺陷,就是汇率很难准确反映不同国家的真实比率,从而造成所换算的偏差较大,甚至严重扭曲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购买力平价法汇率难以反映货币购买力真实比率主要原因
(1)汇率及其波动固然与货币购买力或有关,但它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上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与各国的国内市场状况并无显著关系;
(2)的形成与波动不仅受国际市场状况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国经济政策和人们预期的影响。例如,在当今世界上,贸易壁垒和限制比比皆是,特别是一些国家非贸易性官方汇率制度的存在,与其实际购买力相去甚远;
(3)国际上的经济往来并不限于商品交易,还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国际投资等资本交易,后者的状况对的形成和波动也有很大影响,却不属于的范围。由此,的形成只是部分地与有关,因而无法准确地反映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实际差别。
既然换算法不能准确地进行国际比较,就需要嗣一种更勾有效的方法来代替汇率换算法,购买力平价法应运而生。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联合国统计司、世界银行、美国宾州大学研究组吸取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决定采用购买力平价法逐步开展国际问生产、收入的支出总量的比较,从而揭开了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的序幕。所谓购买力平价法,是指在国际比较项目中。通过并利用计算的作基础.测算出不同国家之间的真实比率,即货币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以取代。从而顺利实现国际比较的一种方法。尽管购买力平价法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其理论框架和具体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已基本获得国际统计界和经济界的认可。
购买力平价法原理
购买力平价法是基于而提出来的。该理论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G·Casse1)于1922年提出。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将购买力平价作为一种。他认为,两国的兑换比率由各国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平价()由两国的相对比率决定,而价格水平的变换则导致的相应变化。该理论的前提是“”(Law of onePrice)。
购买力平价法计算购买力平价一般需要下列几个步骤
购买力平价法对支出法GDP确定统一的详细分类
目前,国际比较中采用的分类基本上以SNA为准,仅作局部调整(如将中用于居民健康、教育、文化服务和社会福利的部分转入居民中)。将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居民支出、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总形成、流动资产增加和五个支出大类,再在每个支出大类中划分小类,共分163个基本分类。其中,居民支出分128类,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分3类,总分31类,l类。
购买力平价法按上述基本分类搜集基础数据
在各基本分类中确定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并调查、搜集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全国的平均价格。在确定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时,既要遵循商品同一性、可比性和相同代表性的原则,又要考虑各国的消费习惯和结构。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对比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规格、等级型号、包装、材料、没计及销售条件等应基本相同和可比,商品的代表性原则要求所调查的规格品在对比国家或地区之间应有较高的代表性。
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各支出类别和总体的各种指数
这里所说的指数与通常意义上的有所不同,它们不是对同一事物作动态上的比较,而是揭示事物在空间上的差别。例如,人均GDP指数是指分别按两国名义货币计算的人均GDP比值、国际经济对比中按照所比较对象多少的不同,可以分为“双边对比”和“多边对比”,前者只涉及两个国家,后者涉及多个国家。“舣边对比”和“多边对比”指数的计算方法不同,后者更复杂一些。这里重点介绍“双边对比”指数的计算方法。
购买力平价法意义
购买力平价法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比较.概括起来.购买力平价法有以下作用:
购买力平价法评定各国经济的承受能力
除了比较各国的总量,把人均名义GDP除以货币购买力平价这一就可得出人均实际GDP指数,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别,可以作为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确定贷款项目和会员国缴纳会费的一个重要依据。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GDP也已经成为国际上许多有关综合国力比较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如联合国每年公布的所据以计算的三大项指标之一,就是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人均GDP。
购买力平价法为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依据
把的实际购买力与汇率进行对比,可以判断一冲币值是否高估或低估.为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依据
一个国家的币值的高估或低估,都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产生明显影响。如果这个国家原先正好处于状态,货币定值过高,会使减少,从而使就业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以的方式下降,造成。不仅如此,定值过高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定值过高造成的气泡最终会爆炸,产生经济动荡。如果这个国家原先就处于萧条状态,会加剧萧条,失业的问题更加严重,加剧经济动荡。当经济原先处于状态时,币值过低将导致大于,使膨张卒上升,也就是说在从国外“进口”。因此,借助于购买力平价可以准确判断本国货币的水平,这对于制定正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购买力平价法比较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
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
通过计算人均实际GDP指数、人均实际收入指数、人均实际支出指数等人均数量指数,可以较为科学、准确地评判不同国家的差异,从而为确定不同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依据;为正确核算和资产,核算国外投资的实际价值,进行国际投资提供决策服务。
购买力平价法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从以来,特别是1986年至今,随着的深入,我国的经济迅速稳定增长,因此吸引了国际组织和各国的经济学家们对我国的的进行了估算。1992年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提出,按PPP计算的中国的相当于美国的45%;1994年美国正式提出,中国不是的官方立场,这一声明使我国终未能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转变成为WTO之入关;2002年世界银行公布,按PPP测算我国的经济总量为57320亿美元,位居世界的第2位,仅次于美国等等。这些中国强国舆论使我们意识到一点,就是要理解和研究国际比较的方法,正确估计我国的经济指标,认清我国的实际国情,不要处于一个被研究被夸大的被动局面。
由于PPP计算很麻烦,要把GDP细分类,每个细目包括的商品品种又有多种,这就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下,经过有关地区统计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以及我们广大ICP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己完成了3次ICP试点性调查任务。这项工作开始首先选择了广东与上海,分别与香港和日本进行双边比较,来测算PPP;然后,增加了北京、重庆、哈尔滨、武汉、西安5个城市,扩大到7个城市进行国际比较;最后又增加为11个城市。这三次的比较工作,至少在三个方面成绩很突出:
一是终于有了我们自己测算的国际比较结果,使我们对按PPP法来测算的GDP及其在国际上位次变化,做到了心中有数,并及时地报送给国家的有关部门,为宏观政策提供参考;
二是初步掌握了国际比较方法,越来越多地参与了ICP的国际事务工作,我国的国家统计局已成为世界银行和亚行ICP执行委员会成员。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过去强大了,于是越来越成为国际比较事务中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缺乏中国的参与,ICP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培养了一批ICP的人才。通过从事这项工作,对什么是ICP,如何组织调查,如何调整各种参数,如何协调各种关系,如何选择比较对象,都初步地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批骨干力量。
可见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和辛勤耕耘,PPP法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还是很显著的,队伍在不断扩大,试点城市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按PPP法测算的结果也逐步得到国家宏观决策者的重视,在经济政治的决策时予以考虑。
购买力平价法局限性
尽管如此,由于受购买力平价法的前提条件的制约,我们目前对其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购买力平价法高估发展中国家货币购买力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阶段,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以建筑产品、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贸易品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些非贸易品质量较差,其价格相应也低于。如果将这部分非贸易品与国际市场上质优价高的商品服务相比较,必然会高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教育、医疗、房租、工资等项目给以不同程度的补贴,不甚完善,较为严重,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偏低。这样也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的高估。
购买力平价法规格品的代表性难以保证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较大的差别,不同国家间的产品质量差异很大,要在各国选取绝对相同的货物和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产品的代表性也很难保证,对于一国来说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于其他国家则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购买力平价法权数确定受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发达国家拥有全部经济总量中的绝大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只要比较中将作为计算权数的基础,发达国家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尽管ICP为消除发达国家对权数的影响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发达国家在权数确定中依然起着决定作用。
购买力平价法价格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对于价格资料的收集,不可能对各国作出严格统一的规定。由于各国缺乏统一的原则,这就使各国平均价格的计算具有很大灵活性,如样本城市和平均方法的选择都有很大的调整余地。一个国家可以从某种目的出发,人为地或调低该国的平均价格,这就使ICP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将比较结果用于政策目的,各国将产生“修正”数据的倾向,而如果仅用于研究目的,各国对之的兴趣不大。
购买力平价法IMF最新报告出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报告中做出了一个惊人预测: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时间为2016年。这一速度快过人们先前的预想,此前,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让出最大地位将在数十年后。根据这份报告推算结果,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16年从现在的11.2万亿美元上升至1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美国经济总量将从现在的15.2万亿美元增至18.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滑落至17.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购买力平价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