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来以下职业中,什么是我国就业岗位的增长点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4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学习任务(二)考试正确满分答案考试,答案,满分,考试答案,考试,考试,正确答案,大学生,指导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学习任务(二)考试正确满分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国就业现状》_优秀范文十篇
范文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尹荣琪(河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摘
要]: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了。”——这几乎成了大学生、高校以及毕业生家长共同的感受。仅以北京市为例,1997年到毕业时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有6000多人,而到了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8000多人。我们应该调整一下我们的择业观,适应一下这个社会。[关键词]:就业;择业;社会;大学生是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吗?显然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我国大专以上学历者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只有3%,北京地区所占的比例最高,也只有13%,这与发达国家30%到50%的比例还相去甚远,就是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8.8 %的比例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因此,从总体上讲,中国并不应当存在大学毕业生已经多得分不出去的问题。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有关调查表明“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仅占5.2%,1999年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超过我国4倍,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比重仅占1.38%,总人数不足1000万人。”[1]从全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03年达到1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7.8%,发达国家为61.1%”(注: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高等级的专门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湖南科技大学2004后本科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行业来源单位类别
比例党政机关
9.8%高等学校
15.4%其他教学单位
16.8%其他事业单位
8.5%然而,由于我国就业人口过于庞大,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就业压力在现阶段突显,其中也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内。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我们正确认识这一社会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是一部分企业和行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甚至是渴求的专业人才,形成社会供需矛盾的另一面,这种总体上的供大于求和某些领域的求大于供,是一种错位。研究社会专业人才供求错位,不仅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举措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内容。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的就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关系。然而,应该怎样处理这一关系呢?1.我国社会就业形势1.1、大学生毕业形势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高速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大大增长。据统计,20年来我国共培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1800多万人, 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89.16万提高到1997年的590万,大学生的入学率由1.4 %提高到9.7%。随着大学毕业生存量资源的增长,其稀缺程度也在下降。而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也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7 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90万人,而1998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6.7万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存量资源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每年的增量也在不断创出新高,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这种优质稀缺的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1.2、社会出台措施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传统的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1998年中央政府人员分流了50%,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也即将实施,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毕业生。在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找到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的问题。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冗员过多,包袱过重,也面临着减员增效的选择。1.3、社会供需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但具体到毕业生的所学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近年来,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国际贸易热、国际金融热、保险热、会计热,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如1997年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全国高校在校生共有590万,1032所普通高校中有488所设置有会计专业,读此专业的在校生达58万之多,这就是说,每10名在校生中就有1 名是学会计的。在1998年春季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原本乐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教育部的有关人员透露,一些高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汤变了其实药没变,毕业生还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1】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在北京高校,流行着“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说法,以医科院校毕业生为例,1998年北京城区所需补充医科毕业生为1465人, 而供给却高达2393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北京郊区的医院需要高级卫生人才却得不到满足。一些地方急需人才出现了“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的局面,而另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人才高消费——让博士去干中专生就能干的活。2、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大学生分配难的问题2.1、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不平衡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 我们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但具体到所学的专业以及学历上结构性不平衡矛盾突出。以需求形式较好的北京为例, 今年毕业生源与用人单位所需人数基本持平, 但其中研究生的需求比去年增加了40%, 本科生的需求减少了7%, 专科生的需求减少了54%。近年来, 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 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以金融专业为例,1992年以前, 全国只有40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 而到1996年, 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一下增加到400多所, 同类人才的供给一下子扩大了10倍, 而到这批金融人才毕业时, 社会需求不仅没有相应地增加, 却因为金融体制的变革而有所减少, 人才的过剩使就业难就在所难免了。国际贸易专业也是如此,1993年前后, 国贸专业人才全面走俏, 供不应求, 许多原本没有该专业的学校, 瞄准市场纷纷开设此专业。应该说, 高校顺应市场没有错, 但仅过了四年, 当这一大批“ 国贸” 人才出炉时, 国贸专业也已人满为患了, 只是到了去年各校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缩减了国贸专业的招生, 市场的这一巨大变化, 不仅仅影响九三级学生, 恐怕要等到2000年, 这种供需矛盾才能缓解。2.2、高校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内在原因应当承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应聘街道居委会主任和农村村干部的可喜现象。但许多毕业生的择业观仍然落后于形势, 许多毕业生择业时盯着大机关, 大城市和富裕地区, 鲜少光顾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结果造成了“ 有活没人干, 有人没活干” 的结构性就业困难。以丹东市中学为例, 位于市内的几所初中, 英语、语文等教师多到平均一人任课不足一个班级;而位于较偏远的九连城等乡镇中学教师缺乏到无人上课, 甚至聘请当地的代课教师上课。也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单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过分突出自我, 在择业时, 把个人兴趣放在第一位, 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放在首选, 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2.3、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客观原因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单位是接纳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1998年中央政府分流50%,地方政府改革也在陆续进行,因此不可能大量吸纳毕业生。许多事业单位为实现职工人数零增长,大都采取了冻结进人的办法,只出不进,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对毕业生接纳能力下降。90年代后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技术进步推动,这与90年代前期主要靠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的做法不同, 因此在客观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此外部分用人单位在吸纳毕业生上盲目追求高学历, 相互攀比。据调查,今后几年,企业希望进专科生的比例只有12%,机关、事业单位需求仅占1.7%,而对本科生、研究生的需求则达到8%、48%,机关事业单位达到48.3%和53.3%,这一现象造成了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供求矛盾的加剧。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就应该从自身寻找一下原因了。下面是专业认识给出的一些建议,在求职时,要谨记以下教诲:3、求职就业方法分析3.1、忌“一蹴而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恐怕与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有不少一开始认为自己“一步到位”的同学,往往干了不到半年就后悔了,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不得不重新选择工作。有权威专家认为,一个人可能要经过三至四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终身喜欢的工作,所以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近年来,“骑驴找马”的观念已经在高校毕业生中悄然流行开来。2006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承担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456人中有超过四成的毕业生赞成“先就业再择业”的做法。3.2忌“好高骛远”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时往往踌躇满志,认为一参加工作就要摩拳擦掌干一番事业,而不愿做日常平凡工作;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河”,不从日常平凡的岗位干起,很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计划三年内招聘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远郊县区工作。首批就招募了2000名“大学生村官”。这一喜人景象表明,大学生开始从现实出发,扭转自己的就业观念,踊跃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3.3、忌“唯利是图”近年来我国应届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着预期收入被高估的情况。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不是体现求职者自身价值大小的唯一衡量标准,大学生在择业中也没必要将其视为不二法则。最新调研表明,职业发展已成为驱动员工敬业度的首要因素。因此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应该顺势而为,调整收入第一的观念,转而关注自己在这个单位的发展前途。3.4、忌“门户之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曾牵头组织了对全国14所院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户口是影响学生择业的首要因素。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户口至上观念,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尤为突出,在这些大城市的招聘市场上,当“收入”遇到“户口”往往会败下阵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学生就业日益市场化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对人才的配置作用无法避免地会出现日益弱化的趋势。国家目前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来减弱户籍制度的能量,放松大城市现存户籍管理制度。【2】3.5、忌“高人一等”从近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分别进行的对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来看,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三种类型的学生人数超过六成,从中可以看出,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中,干部身份的情结依然浓重。然而,这种观念与社会发展是格格不入的,这种身份地位的不同也是我们国家致力于改变的。大部制改革后,人事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预示着这种身份区别将会淡化。那些以为自己艺高一筹而不思进取的大学生要警醒:不要沦为不健全的“单向度人”。3.6、忌“作茧自缚”导致“就业难”的根源就是教育体制的培养数量出了问题。同时在市场需求动态讯息万变的情况下,有的同学在择业时还把专业对口视为头等大事,难免让人产生不识时务之嫌。“学以致用”的理想境界需要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三方的悉心打造。一方面,在“市场导向”的情形下,高等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设置严重滞后,教育制度的确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应该调整心态,在可以把握的范围内摒弃“死守本行、不求变通”的观念。尽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的升级换代,不要再让“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3.7、忌“因循守旧”北京素有人才之都的美誉,但根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2006年大学毕业生当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不到千分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促就业”的号召。顺应这一创业浪潮对于大学生来说责无旁贷。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角度来说,与其依赖和等待国家的救助政策,不如挖掘自身涵量、善用优惠政策主动出击;从国家社稷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素质高的人去创业,将更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全球化科技更新和经济发展需求。大学生们立志创业正当其时,不应再因循守旧作壁上观。在寻找工作的征途中,大学生应给自己开拓更广泛的道路,在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已开始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国家增加着社会财富。从就业到创业,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也许将为我们在下个世纪造就出一批民族的实业界巨子。他们中没准谁就会成为我们中国的“比尔·盖茨”。创业的征途上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坎坷,但作为一种方向,它无疑是充满魅力的。还是那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参考文献:【1】、周孝怀.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权利【J】.热带农学,):78-82.【2】、瑞丽.几种不健康的求职心态【J】.求职风向标,):50.【3】、张菁.编辑职场压力及应对【J】.编辑实务,):39-41.Thought on Employment: The employ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Yin RongqiAbstrac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become a hot topic, resulting in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employment is clearly not caused by excessiv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of which there are social reasons, there are reasons for the school, more college students own reasons, the face of this Problem, schools should first be subject to structural adjustment, on the other hand some of the students the necessary concept of career education.Key words:Obtain EChoose Vocations;Society;College Students
范文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作者:潘艳慧2009 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 610 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 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日前,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 小建在深刻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四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六 大指导意见。 其中,除了鼓励基层就业等传统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 主创业、自谋职业”被当作了解决就业困局的重要方法。而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种 种,记者日前展开了系列调查。 融危机下的 2009 就业形势分析 2008 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的一年,也 是雪灾、地震、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 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 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 临的基本形势。往年 10 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 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 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而今年的校园招聘在起动期便寒意阵阵。然而 10 月底了,有些高校的校园招聘显得冷冷清清,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 非但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 有专家坦言,受金融危机 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的校园招聘却来得慢一些、 少一些,很多企业还在观望 之中。然而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再创新高,他们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也有 专家表示,中国有足够大的经济体量。 在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用 人需求仍然会伴随 GDP 的增长而增长。 大学生就业在其中不会是一个遇到巨大问 题的阶段。 企业校招明显萎缩,部分企业甚至取消计划 往年金融、地产、消费类和流通类的知名企业往往是从校园中选拔大量应届 毕业生人才的中流砥柱,但是今年却迟迟不见这类企业的身影。“从截止到 11 月底的排期来看,计划来宣讲的证券公司仅有一家,保险公司方面提供的职位数 量也锐减。” 更让人感到心寒的是,一些已经公开公布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竟然宣布取消 招聘计划。 据了解,最先公开掀起“退招”风波的是家乐福(中国),成都家乐福超 市宣布取消原定于 11 月 6 日在西南财经大学的
年度的全国校园招聘 宣讲会。对于取消的原因,该公司解释为“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家乐福 (中国)总部通知全国范围内的招聘活动取消。” 企业大裁员,就业增加更多压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全球性裁员已经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又一波浪潮。江涌表示,从公司裁员潮的 走向,可以看出此次金融危机仍在扩大,而底层员工受裁员影响更深。 “可以 说,全球性的裁员潮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深化的又一种表现,对很多公司和底 层员工来说,更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这些刚失去工作的员工形成了就业市场 上新的力量,这将给没有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带来不小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据统计,2009 年的大学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人数达创纪录的 559 万,有专家预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 592 万多人,同时加上去年没能实现就业的往届毕 业生,这个就业竞争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 峻。”
范文三:作者:范芹经济管理 1996年10期一、我国劳动就业状况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失业率保持着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年末达到8.3亿人。城镇新就业人员720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18606万人,比上年增加426万人。1995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具体特点如下:1.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一是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很快。1990年到1994年每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约增加600万人。二是就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2.2%、23.0%、24.8%,与199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第二产业高出1.8个百分点。2.劳动效率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分析,按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社会劳动生产率,1994年为7100元,比1990年的3185元增加1.24倍,平均每年递增22.5%,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提高9%,是建国以来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3.目前我国就业领域呈现了一些新变化。第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就业形势呈现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同时也充满良好的机遇。及早地在改革大潮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就业位置,已成为当今劳动者实现自我的追求。近几年劳动就业竞争机制开始形成,城镇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完善,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将随之增加。据人口资料测算,1996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84690万人,比1995年净增1100万人,按全年GDP计划增长和上半年实际执行情况,预计全年城镇需安排1200万劳动力,城镇失业率将比1995年的2.9%有所上升。第二,就业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当前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规模有所缩小,而由城镇转向乡村的劳动力反而有所增加。据测算,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目前已达1000万左右。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占8%左右。第三,私营个体经济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兼职人员增多,人才群体呈年轻化,整体素质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55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2045万人,增长31.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私营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第四,政府不再扮演安置就业的主角,劳服企业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只有把劳动力引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价值才能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由从政府安置就业转到市场竞争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到1995年末达2.5万多家,其接纳劳动力供求登记1500多万人次,介绍就业1300多万人次,成功率达86%以上。在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除部分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尚需统一分配外,绝大部分就业者都是通过市场体系实现就业的。第五,对外承包劳务有强劲发展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参与度也逐步增大。自1979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始,到1994年底,我国累计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劳务合同55610多份,合同额360多亿美元,营业额220多亿美元,创外汇15亿美元,外派劳务86万多人次,为国内缓解了一些就业压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我国的劳务出口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总体水平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结构单一,出口地区狭窄等。第六,就业领域内经商热有所降温,择业改革带来了求知热。由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知识全面、层次较高的受聘者,倍受青睐,成为他们增加收入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前段时间的盲目经商、下海热有所降温。一些未能找到理想单位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途径,以适应市场就业竞争机制。另外还有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在工作中更加感觉到先进理论知识的缺乏,也返回校园。二、劳动就业面临的两难选择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就业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无疑给扩大就业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如果迫于巨大就业压力,大量安置劳动力,反过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在人口剧增的条件下,我们将城镇失业率从1978年的5.3%,降到了90年代的2.5%,这一成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用人单位往往是完成了用人指标,却完不成工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相当一部分人并非因劳动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就业,这些人实际上由社会公开失业变成企业内部隐形失业。目前全国近40万个工业企业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双重任务,而最终目标是走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传统部门,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减少了劳动力需要,企业冗员必将涌到社会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使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能力缩小的矛盾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缓解。总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算投入产出的一笔帐,而且也要算促进就业增长的帐。要处理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企业破产与减少失业的矛盾。推行企业破产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的重要改革举措。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对国家财政减支增收都是有利的,既可以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又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闲置国有资产。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程度不同的停产半停产现象。据劳动部门统计,1989年以来我国城镇企业停产半停产失业职工人数经常保持在600万人左右,如此大量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显然与政府减少失业的目标相冲突。目前之所以还有许多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不破产,关键是破产企业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3.农村劳动力进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既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多领域中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盲目而无节制地涌入城市,特别是集中在某些大城市,其规模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姑且不论交通、治安、环境等诸方面的问题,即从就业机会来说,数百万农民工“突袭城市”大大冲击了城市就业市场,使城市待业青年、企业富余人员、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4.劳动力数量上供大于求,而质量上供不应求。我国是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约为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将达3000万人,国有企业冗员3000多万。但在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供给面前,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仍然十分短缺。在城镇1.2亿企业职工中,高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很小,象上海这样的老工业基地,高技术工人只占职工总数的5.2%,在乡镇企业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则更低。三、关于就业的若干政策建议1.确立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的积极就业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现阶段要实现就业工作重点转移,即从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转向在安置好待业青年的同时,重点加强和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是富余职工和失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只有解决好此问题,就业工作才能与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挂上钩,使我国就业形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根本改观。2.加强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统筹调控。目前继续实行城乡完全隔离的政策已不可能,城乡统筹已成为大势所趋。首先,应该在推动农业深层开发,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容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其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同时,根据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的规模、速度、从业范围(尽量使之与城镇劳动力互补)等方面进行适度调控,使之有序化。另外引导城镇多余劳动力向农村转移也是解决目前城镇劳动力过剩的一条新思路。同时劳动部门的职能应由城市向农村延伸。3.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劳动积累补资金积累之不足。由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目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过去城镇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安置就业的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广泛吸收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减少富余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职工队伍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劳动积累弥补我国资金短缺之不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应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有关经济政策上把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区分开来,制定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调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以扩大就业。4.在强化国家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基础上,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放松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特别是在采取适度从紧宏观政策的情况下,必须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同时,国家也应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拥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使劳动者拥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从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就业新格局,达到进一步改善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实现公平的竞争就业。在此基础上,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企业,使之相互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5.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有关就业立法,依法调整劳动关系。目前,应根据失业状况,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足额收缴失业保险金,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再就业工程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帮助失业职工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富余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同时,有关部门应陆续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以此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规范劳动力市场行为,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作者介绍:范芹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
范文四:每一个研究生经过了考研、读研一系列过程之后,就面临了毕业就业的问题。很多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能提供的选择不多,远远不如本科毕业生,因为大多数企业单位要求的学历都是本科。这算是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劣势吗?不。我们分析一下研究生就业的主导方向,主要有三种: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外企或大型国有企业。不得不说,机关、事业单位往往是毕业研究生的首选。一方面由于这些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另外一方面则跟研究生们找工作时求安稳的心态有关。机关事业单位虽然薪水不算太高,但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稳定。很多单位(特别是外省市)都有评定职称、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厚待遇。近两年来,高校成为更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其中,博士毕业生进高校可直接任教,而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担任行政工作或辅导员等。科研院所同样是研究生毕业时比较心仪的去向,主要原因是科研岗位与研究生们的专业对口度较高,工作也比较有挑战性,且常有经费资助。事实上,理科研究生与文科研究生相比,到企业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一般主要在一些大型国企或知名外企的研发、高级分析研究性等岗位,这些岗位能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同时也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文科毕业生到媒体、出版社等文化单位则相对较多。专家称:就业路越来越窄,这并不是研究生就业的一个劣势,相反,说明因为他们的层次决定了相对明确的就业方向。拿博士来说,如进入企事业单位,2年后就能达到副高职称,进机关2年后也可达到副处级别。甚至有些外省市为了揽才,更是打出了诱人的条件:博士工作1年就可转为“正处”级别。从这一层面看,研究生择业起点比本科生高出了一大截。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不必羡慕本科生就业范围广。本科生看似就业面广,其实未“定型”,到了招聘市场就会乱了方寸。而研究生则表现出更多的冷静和专注。在读研考博时,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求职目标非常清晰,找工作也直截了当,避免了很多“无用功”,大大节约了求职成本。与大专生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博士毕业生。而且,大多数研究生都有跟导师一起做课题的经验,理科研究生还有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大公司的技术研发岗位之所以青睐研究生,就是看中了这一份的经验。许多人认为,搞研究、做学问是理科的专长,因此,读个理科的硕士、博士更好。而文科生恐怕会“越读越僵”,难找工作。我们比较一下不同的学校就业情况,发现上海交大通信、机电、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走俏;同济大学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抢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今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到3月就已经是一抢而空。这些现象似乎都证明了理科研究生就业上的优势。然而,这并不是绝对。术业有专攻。文理专业有差异,就业方向自然不同。理科研究生,要么留校执教,要么到重点科研单位搞学术研究,有的还可选择出国深造。文科学生由于留校名额不多,因此大多赴机关工作走上仕途。从薪酬上看,文理的确有差距,但薪酬并不能作为衡量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兴趣志向不同,决定了就业道路不可能相同。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在职研究生虽然只有学位证书,但是并不存在什么不良影响,在评职称,出国,加薪,考公务员等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证书和统招研究生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对于统招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课程一般都会安排在周末,避免了与在职人员上班时间冲突,课程安排相对较轻松;同时,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去实践和运用,使学习变得简单快乐实用,学习目标明确,并且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划线,自主录取,这样的话就会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使考生考试更加容易。目前看来,很多研究生就业时明显偏重地域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把眼光放在本地市区,不愿到外地就业。正因为如此,很多外地的就业信息处于被忽略状态,大量资源白白浪费。可是你并不知道,也许外地的某个工作更适合你将来的发展,比本地的一些工作要好很多。不得不说,专业是影响研究生就业最明显的因素。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专业竞争力不强,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可能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如果是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即使出自普通院校,也非常抢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法律服务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而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生命科学类专业毕业生也不愁找不到好工作。谈了专业,我们再谈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招牌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一个因素。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都有些“名校情结”,在同等情况下甚至是有一定差别的情况下,也会优先考虑名校的毕业生,即使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出色些。另一方面,名牌大学的信息也更灵通些,招聘会更多也更具规模。这是因为用人单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去名校设展、招人,而普通院校则常常成为“被机会遗忘的角落”。一些学校对研究生就业非常重视,不但主动出击,还十分注意研究生就业心理的辅导。部分大学研究生院会提前与用人单位联系,举办校内供需见面会,为研究生和单位都提供了最广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研究生社会实践对于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努力给研究生联系和提供实践机会。部分大学就实施了弹性学制,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鼓励研究生承担开发难度高、具有开创性、失败概率大的风险性课题,并建立了开放式培养体系,参与国际交流,允许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课题需要到国外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由于研究生期望值较高、毕业人数大幅增长等因素,的确使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优势不再像过去那么明显。但只要调整好心态,相信他们找到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前几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薪水期望值普遍位于元之间,但是现在经历过严峻的市场竞争,研究生们对薪水的期望值已经逐步趋于理性。研究生论文编辑扣发现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研究生们对薪水、职位等普遍抱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但经过了求职市场的磨砺之后,大多数学生都在一步步调整心态,逐步趋于实际。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研究生不是看重“每月领多少钱”,而是更加注重单位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最近几年,绝大多数研究生把第一份工作薪水底线放在与本科生几乎一致的元左右。但在一些应用型学科,薪水则相对较高,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平均薪水在元左右。不过硕士研究生的薪水平均值较本科生高出约1000元左右。一些研究生曾经一度把薪水定位在元,但现在的想法不同了,如果工作稳定,且有比较好的福利,月薪3000元左右也能接受。自己应该更加看重的是工作后的“身价”能否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所以刚起步时薪水低一点没关系。最后做一下总结,研究生找工作时一定要放平心态,量力而行,不可过于焦虑,耐心的评估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范文五:摘要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多维度分析我国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高等教育 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0-185-0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2002年开始至今,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我国毕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例如地区结构、学历结构等,进而催发出东部发达地区挤破头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无人问津、高学历和名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以及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出现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就成为其就业的重要因素。此外,大学生自我定位过高,“高学历不从事平凡工作”的思想的存在,对大学生就业难有着不小贡献。   (二)外部原因   1.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性   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即结构性失业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第一,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仅根据自己已有师资力量开设专业课程,未能及时以市场需求做适当调及时地调整,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第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忽视。不能一概批评高升学率及对学术成就的追求,但引人深思的是,学生的发展空间多因此被束缚在校园、课堂以及书本里,全面发展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低下,进而使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2.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第一,户口流动受限是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户口迁不动,企业不敢招,人也出不去。第二,经济发达程度及发展潜力是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区的重要原因,东部地区政策好,政府支持力度大,自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从而大量大学生涌入东部人才市场,而西部却受冷落,导致地区就业结构失衡。政府支持力度的失衡使得大学生就业结构畸形。第三,人才需求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大学生就业受阻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3.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关系无处不在,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机制,另外有些在校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却因在找工作时没有社会关系而被一些单位拒之门外。相反,一些在校期间整天“混日子”的学生却找到比优秀学生好的多的工作。这既挫伤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对单位的发展不利。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方面   首先,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客观地看待自己,要有勇于放下“身份”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的心理。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应对基层工作怀有鄙视的心态。   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单位的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为更好地应对现实状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校期间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素质,有针对性地攻克自己的弱项。   (二)高校方面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与输出地,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负责任的理性的态度对大学生进行培养。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的大背景,积极研究和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对就业情况连续不好的专业要停招或隔年招生,对市场需求的专业要适当地增加招生规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工作;应建立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三)政府方面   1.面对当前的大学生“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以及其他一些不良就业观念的现象,政府要适时地采取一些相关的鼓励和激励政策,对支援西部和到基层就业的学生要实行一定的奖励政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到西部就业的积极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政府应做好户籍管理工作,完善户籍流动制度,为大学生户籍流动提供便利。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发展经济的工作,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率的提高。   3.政府要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作出适当的调整。只有从招生源头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的矛盾。   4.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针对就业市场不健全、秩序混乱的局面,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和建设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新体系,为大学生及单位提供准确及时的需求信息。   (四)用人单位方面   要摆正用人心态,不能盲目追求高学历,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选拔人才时要诚信要理性。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的合作机制。因为毕业生是单位未来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企业要更多地为在校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锻炼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具体的操作能力,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   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而绝非一方之力所能及,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最后的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地地事,它需要我们各方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就业进入正常的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刘西蓉.加速高校报告制度改革.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2).   [2]吴言荪.“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重庆大学学报社.2002(1).
范文六:【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再就业扶持政策,对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再就业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难以适应未来3至5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再就业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解决再就业问题提供支持。【关键词】再就业政策 现状 对策一、当前我国再就业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再就业扶持政策,目前的再就业政策主要由以下九项构成:低保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个体经营收费优惠政策、再就业税收政策、再就业培训政策与服务、创业优惠政策、再就业职业指导服务、就业援助政策、从事非全日工作、临时性工作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形成了一个涵盖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的较为完整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再就业政策效果显著,保证了我国再就业形势的稳定。据统计,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8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呈稳中有降态势。但是当前我国再就业政策体系的建立尚不够完善,难以适应未来3至5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予以健全,以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的职能。1、再就业政策体系不健全,难以充分发挥促进再就业的作用(1)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待改进。一是贴息范围界定不科学。现行贴息范围主要涉及个人从事社区服务等十九个微利项目,对城镇其他适宜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项目和吸收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贴息较少,不但覆盖面窄,而且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公平性要求。二是贴息资金拨付程序不合理。由于贴息资金是定期集中拨付的,需要经过贷款人、担保机构、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多个环节,程序复杂,在途时间长,资金缺口大。(2)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优惠的范围比较窄,导致了税收政策的不公平。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对服务型(商贸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经济实体的税收优惠,还有许多其他(非服务型商贸型)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未享受优惠;二是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门制过高。按照有关规定,只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破产待安置人员、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经济实体的税收优惠仅限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利于未享受政策企业的发展;三是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主要是按项目优惠,政策多,内容相似,认定复杂;四是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未能完全体现政策目标。目前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直接优惠,对于再就业职工收入的提高并没有产生较大的作用。(3)就业培训政策有待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由于大部分失业人员自身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难以适应新的就业岗位需求,影响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另外,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信息分割,就业信息滞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缺乏效率的现象仍十分突出。2、公益性就业组织给政府带来隐形负担公益性就业组织建立的初衷是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虽然待遇低,但工作稳定,退休后有保障,且所需经费基本由政府负担,因此很多就业困难人员愿意进入该组织。另外,公益性就业组织出现了为完成就业任务因人设岗的现象,致使公益性就业组织成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主渠道,且只进不出,形成了政府办“企业”的现象。从促进就业层面上看,如长期下去不利于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3、低保政策与就业政策缺乏有效衔接,影响政策效力低保制度的设定和我国现行情况,使得有关部门对申请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的收入很难进行科学、准确地核定。加之低保的外延政策过于优惠,如廉租住房、医疗救助、学生学费减免等,虽然已出台了低保与再就业政策的联动机制,但城镇低保人员就业积极性不高,“养懒人”的现象依然存在。4、现行再就业政策体系难以应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需要今后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一方面,劳动力供需失衡。“十一五”期间我国l6岁以上人口增长出现反弹,劳动力资源增长进入一个高峰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下降,使劳动力需求总量相对减少。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与就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由于企业重组改制和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出现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二、完善再就业政策体系应该把握的原则1、调整完善再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1)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一是要适度扩大贴息项目的范围,在整合中小企业贷款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对吸纳失业人员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要与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建立共享的贷款基础信息台帐,在严格贴息资金审批的同时,加快贴息资金拨付的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担保机构设立贴息资金专户,试点委托担保机构审核拔付贴息资金。(2)完善和调整再就业税收政策,使之合理化。一是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把范围扩大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促进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企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失业人员。二是要降低优惠政策限制条件。将集体企业的失业人员纳入优惠政策享受范围,且不受一年失业期的限制。三是要对部分就业和再就业税收政策进行合并。同时,加大税收间接优惠,如提高工资扣除标准等。(3)完善公益性就业组织托底机制,充分加大失业人员就业责任。一是要明确“公益性就业组织市场化运作,政府直接提供公益性岗位”的就业政策,避免出现为了完成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而盲目开发岗位。二是对进入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困难人员应从严界定,建议限定为目前正在享受低保待遇或正在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4050”人员,以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失业人员可进入公益性就业组织。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对从事公益性就业人员的家庭状况进行核实,使得公益性就业岗位能够合理地流动。(4)建立与完善就业政策与低保等政策的联动机制,加大失业人员的就业责任,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应当给予减发甚至停发低保相关待遇的处置。2、加强再就业资金管理监督体系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加强再就业资金财务管理。严格支出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减少资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议财政拨付再就业资金时不再通过“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而是直接拨入“财政专户”。(2)完善再就业资金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以资金预算、监督管理、社会效益为主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增强项目预算单位绩效观念,逐步构建再就业资金追踪问效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3)通过建立健全规范的再就业资金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要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环境治理、企业调整等因素来完善再就业资金转移支付制度,缓和局部地区的就业矛盾。(4)是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基金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对将失业保险基金更大范围地用于促进再就业进行探索。如在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支出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促进就业资金列入失业保险基金。3、改善就业环境,维护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1)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要打破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城乡壁垒、区域封锁,促进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合理流动、合理配置,鼓励就业竞争,维护就业公平。二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集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多项就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继续以“定岗培训促就业”为切入点,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确实通过技能培训达到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的。另外,应加强职工在职培训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4、统筹城乡就业,化解就业压力(1)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制度。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均纳入到就业管理与服务体系中,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服务。(2)加强农村基层就业服务组织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议在行政村建立就业服务工作站,重点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农村劳动力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疏通岗位信息传递渠道,提高在二、三产业就业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顺利进入二、三产业实现就业。(3)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有组织劳务输出派遣、招用就业困难的农村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农村基层就业服务机构等给予优惠政策,加大各级再就业资金投入规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4)合理引导外来劳动力有序进城务工就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定期发布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信息和其他省市劳动力资源信息,完善职业介绍机构与其他省市劳务基地的定向联系制度,推行劳务协作培训,减少外来劳动力的盲目流动。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险制度,规范单位用人行为,实行同工同酬,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参考文献】[1] 黄薇:依法促进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中国人大网,。[2] 杨宜勇:2006年中国就业形式总结与2007年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07(11)。[3] 罗安国: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4] 饶勇: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及政策取向.税务研究,2006(12)。[5] 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范文七: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制度已完成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 ,直到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制度的转变,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对毕业生的择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之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毕业生供需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单一的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近几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既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又面临 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考验,更面临着管理体制和就业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任 务。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就业发生了根本 变化: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在逐步增加。使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的稀缺程度逐步下 降,随着各项社会改正措施的出台,使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目 前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 场,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各个方面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面对 目前全国大学毕业生的严峻形势,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质单位 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需求不平衡现象,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毕业生 人数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660万。与此同时,面向应届 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规模加大,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宁一方面,往年未就业毕 业生与新增毕业生的叠加,造成实际就业人数更高。自2002年至今,高校就业一直处 于高峰年,往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竞争就业岗位,造成更大的 就业压力。第一,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质矛盾突出。从学历看,由于受经济体制和用人机制 的影响,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普遍情况是毕业生学 历层次越低,初次就业率也越低,尤其是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呈现比较低 迷的状态。从专业看,一些急缺专业如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等科类需求 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 不足。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和参与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形势的分与预测”课 题显示:在207所高等学校的一级学科(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工学,农学,医学)中,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呈现出非常不平衡的特点。第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缺乏相应的指导。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曾完成了“ 高校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的调查,据调查表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 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 些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第三,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更加务实。根据调查表示,整体看来毕业生的就业变得 更加务实。30¥的求职者任务理想的工作就是在有前途的行业里谋职,15¥的毕业生不 要求高薪资,但强调公司要用激励员工的良好机制:要求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以及要 求薪资,福利好的毕业分别有19%和17%,另外有10%的毕业生要求在优秀的企业就职, 9%的毕业生期望能在理想的城市工作,并能安家落户。第四,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发生变化,随着高校连续的扩招,近几年来,大学 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发生了变化,在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中小城市及中西部就业的学生在逐步增加。2.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男的对策探究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 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 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够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 生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是毕业生就业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就业体制的 最大障碍之一,人事制度改革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建立的前提。现在,用人制度上实现 的自上而下分配的用人指标,定编指标等做法越来越严重的阻碍着用人市场的机制的形成 和完善,而且,这一状况的改变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人事制度的改革也不是一下子 就能到位的,而要采取稳妥的,渐进的步骤。与此相关联的,是档案管理制度与户籍管理 制度的改革也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严重阻碍着用人市场机制的形成,因而,从人 事政策环境要素方面考察,毕业生就业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实现的是毕业生就业体制,也就使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毕业生就业保障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的缺乏状况。近些年,在用人单位往往片 面强调用人自主权,而忽视了毕业生就业全力保障,诸如性别歧视,健康状况歧视等现象越 来越普遍。可见,没有相应毕业生就业保障政策是不行的。从这一角度加以考察,由于毕业 生就业保障缺乏,相应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政策环境还未形成,应引起高度重视,加以解决 ,另外,我国大学时不愿意去偏远贫穷地区就业,不轻易尝试自主创业,为鼓励毕业生到人 才缺乏的地区就业,就必须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使之失业由救济,病有所医,老有所 养,努力解决其后顾之忧。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 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 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 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 该从过去的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为此高校应该拓展专业课径,加深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训 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龙阳
范文八:论我国再就业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对策【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再就业扶持政策,对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再就业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难以适应未来3至5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再就业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解决再就业问题提供支持。【关键词】再就业政策 现状 对策一、当前我国再就业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再就业扶持政策,目前的再就业政策主要由以下九项构成:低保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个体经营收费优惠政策、再就业税收政策、再就业培训政策与服务、创业优惠政策、再就业职业指导服务、就业援助政策、从事非全日工作、临时性工作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形成了一个涵盖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的较为完整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再就业政策效果显著,保证了我国再就业形势的稳定。据统计,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8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呈稳中有降态势。但是当前我国再就业政策体系的建立尚不够完善,难以适应未来3至5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予以健全,以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的职能。1、再就业政策体系不健全,难以充分发挥促进再就业的作用(1)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待改进。一是贴息范围界定不科学。现行贴息范围主要涉及个人从事社区服务等十九个微利项目,对城镇其他适宜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项目和吸收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贴息较少,不但覆盖面窄,而且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公平性要求。二是贴息资金拨付程序不合理。由于贴息资金是定期集中拨付的,需要经过贷款人、担保机构、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多个环节,程序复杂,在途时间长,资金缺口大。(2)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优惠的范围比较窄,导致了税收政策的不公平。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对服务型(商贸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经济实体的税收优惠,还有许多其他(非服务型商贸型)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未享受优惠;二是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门制过高。按照有关规定,只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破产待安置人员、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才能享受
范文九: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一、我国劳动就业状况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失业率保持着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年末达到8.3亿人。城镇新就业人员720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18606万人,比上年增加426万人。1995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具体特点如下:1.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一是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很快。1990年到1994年每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约增加600万人。二是就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2.2%、23.0%、24.8%,与199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第二产业高出1.8个百分点。2.劳动效率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分析,按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社会劳动生产率,1994年为7100元,比1990年的3185元增加1.24倍,平均每年递增22.5%,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提高9%,是建国以来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3.目前我国就业领域呈现了一些新变化。第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就业形势呈现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同时也充满良好的机遇。及早地在改革大潮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就业位置,已成为当今劳动者实现自我的追求。近几年劳动就业竞争机制开始形成,城镇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完善,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将随之增加。据人口资料测算,1996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84690万人,比1995年净增1100万人,按全年GDP计划增长和上半年实际执行情况,预计全年城镇需安排1200万劳动力,城镇失业率将比1995年的2.9%有所上升。第二,就业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当前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规模有所缩小,而由城镇转向乡村的劳动力反而有所增加。据测算,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目前已达1000万左右。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占8%左右。第三,私营个体经济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兼职人员增多,人才群体呈年轻化,整体素质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55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2045万人,增长31.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私营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第四,政府不再扮演安置就业的主角,劳服企业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只有把劳动力引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价值才能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由从政府安置就业转到市场竞争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到1995年末达2.5万多家,其接纳劳动力供求登记1500多万人次,介绍就业1300多万人次,成功率达86%以上。在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除部分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尚需统一分配外,绝大部分就业者都是通过市场体系实现就业的。第五,对外承包劳务有强劲发展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参与度也逐步增大。自1979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始,到1994年底,我国累计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劳务合同55610多份,合同额360多亿美元,营业额220多亿美元,创外汇15亿美元,外派劳务86万多人次,为国内缓解了一些就业压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我国的劳务出口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总体水平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结构单一,出口地区狭窄等。第六,就业领域内经商热有所降温,择业改革带来了求知热。由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知识全面、层次较高的受聘者,倍受青睐,成为他们增加收入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前段时间的盲目经商、下海热有所降温。一些未能找到理想单位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途径,以适应市场就业竞争机制。另外还有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在工作中更加感觉到先进理论知识的缺乏,也返回校园。二、劳动就业面临的两难选择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就业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无疑给扩大就业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如果迫于巨大就业压力,大量安置劳动力,反过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在人口剧增的条件下,我们将城镇失业率从1978年的5.3%,降到了90年代的2.5%,这一成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用人单位往往是完成了用人指标,却完不成工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相当一部分人并非因劳动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就业,这些人实际上由社会公开失业变成企业内部隐形失业。目前全国近40万个工业企业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双重任务,而最终目标是走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传统部门,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减少了劳动力需要,企业冗员必将涌到社会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使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能力缩小的矛盾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缓解。总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算投入产出的一笔帐,而且也要算促进就业增长的帐。要处理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企业破产与减少失业的矛盾。推行企业破产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的重要改革举措。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对国家财政减支增收都是有利的,既可以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又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闲置国有资产。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程度不同的停产半停产现象。据劳动部门统计,1989年以来我国城镇企业停产半停产失业职工人数经常保持在600万人左右,如此大量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显然与政府减少失业的目标相冲突。目前之所以还有许多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不破产,关键是破产企业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3.农村劳动力进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既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多领域中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盲目而无节制地涌入城市,特别是集中在某些大城市,其规模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姑且不论交通、治安、环境等诸方面的问题,即从就业机会来说,数百万农民工“突袭城市”大大冲击了城市就业市场,使城市待业青年、企业富余人员、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4.劳动力数量上供大于求,而质量上供不应求。我国是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约为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将达3000万人,国有企业冗员3000多万。但在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供给面前,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仍然十分短缺。在城镇1.2亿企业职工中,高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很小,象上海这样的老工业基地,高技术工人只占职工总数的5.2%,在乡镇企业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则更低。三、关于就业的若干政策建议1.确立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的积极就业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现阶段要实现就业工作重点转移,即从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转向在安置好待业青年的同时,重点加强和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是富余职工和失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只有解决好此问题,就业工作才能与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挂上钩,使我国就业形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根本改观。2.加强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统筹调控。目前继续实行城乡完全隔离的政策已不可能,城乡统筹已成为大势所趋。首先,应该在推动农业深层开发,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容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其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同时,根据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的规模、速度、从业范围(尽量使之与城镇劳动力互补)等方面进行适度调控,使之有序化。另外引导城镇多余劳动力向农村转移也是解决目前城镇劳动力过剩的一条新思路。同时劳动部门的职能应由城市向农村延伸。3.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劳动积累补资金积累之不足。由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目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过去城镇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安置就业的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广泛吸收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减少富余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职工队伍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劳动积累弥补我国资金短缺之不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应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有关经济政策上把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区分开来,制定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调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以扩大就业。4.在强化国家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基础上,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放松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特别是在采取适度从紧宏观政策的情况下,必须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同时,国家也应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拥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使劳动者拥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从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就业新格局,达到进一步改善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实现公平的竞争就业。在此基础上,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企业,使之相互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5.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有关就业立法,依法调整劳动关系。目前,应根据失业状况,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足额收缴失业保险金,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再就业工程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帮助失业职工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富余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同时,有关部门应陆续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以此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规范劳动力市场行为,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
范文十: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类的工作与就业是得以生存的手段,公平就业更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梦想。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对于就业歧视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并且没有重视就业歧视的现象,这就使得我国就业歧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解析当前我国就业歧视与反就业歧视现状,有助于深入的了解其中的种种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借鉴国际形势提出更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一、我国就业歧视的现状   市场经济改革后,我国社会中的贫富差距逐渐变大,而且每个人的社会身份,也呈现出了差异化的状态。就业的自由选择性、竞争性出现裂痕,导致就业者的压力增大。以当前我国就业歧视的情况,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就业歧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我国性别就业歧视的现状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存在着“男尊女卑”的信条。现今在我国的职场中,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男性和女性无法得到平等的求职权利。求职中男性的优势明显,男性求职者往往担任着社会上的重要岗位。即便男性与女性处于同等条件时,女性的就业机会仍然比男性少。特别是女性怀孕期间,往往会陷入被降职、解雇、减薪的窘境。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的就业歧视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在我国,却存在着“求职中男性优先,下岗中却是女性优先”的现象;社会重要岗位优先考虑男性,而家庭中的家务首先想到女性。”   当今,随着人的寿命的增长,更多的女性愿意在岗位上实现价值,而非退休后待在家里,但在当今就业压力下,政府只能利用政策使一部分人提早离岗,为年轻人提供机会,这样临近退休的女性就成了牺牲品。   2.我国健康就业歧视的现状   日前,职业体检与职前体检已很普遍。长期以来,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将残疾和不健康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在招聘或招考的过程中,就提出了明确的健康需求。这应该是我国学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值得企业去反思的问题。   3.我国年龄就业歧视的现状   在我国市场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招聘广告中类似公务员、业务员和服务员等等,都存在着一些年龄限制。而这种年龄限制被很多人以为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然而事实上,这种年龄限制情况,却是令人遗憾地阻止了年龄稍大但内心有追求的人的发展,人为地制造了不公平。即使有些人年龄偏大,但是他们的心理年龄却会在这种不公平的就业歧视下更加老化。   所谓年龄歧视,是指就业过程中,招聘单位在年龄上有所限制,比如“三十五岁”、“四十五岁”现象。在实际的走访过程中,数据也显示了这样的年龄限制问题。比如在一些招聘会上,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招聘单位,不管是在招聘广告中,还是面试环节,都会对求职者的年龄有所要求。苛刻的年龄限制,将一大批的大龄求职者挤出了求职大军。这种赤裸裸的就业歧视降低了大龄员工的求职热情,也许这些大龄员工,特别是技术岗位的大龄员工,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无限的。   二、我国就业歧视形成的原因   1.从劳动者方面分析原因   劳动者自身对于自我定位差异,导致歧视的情况出现。找不准个人的定位,无法积极的去抵制就业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导致这种就业歧视现象逐渐加剧。从整体来看,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也是原因之一,一方面雇主能够依照自己的喜好对就业者选择。另一方面被雇佣者为了获得工作,不敢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更不敢对雇主的就业歧视提出异议,被雇佣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就业的弱势地位。因此,雇主在招工时设立高门槛在所难免,年龄歧视现象也就更容易产生。   2.从用人单位方面分析原因   源自于用人单位的偏见就业歧视情况,具体可以分为,地域性的偏见,一些北方的老板不愿意招录南方人,宁愿放弃这些地方的优秀人才也要选择其他地方的求职者。当然,除了老板来说,一些老雇员也会去挑选适合体系的新员工,在发展的过程中影响雇主选择和偏好。还有一系列例子,就是我国许多乙肝人员,以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求职中也经常受到用人单位地歧视。这就是用人单位的偏见歧视,是影响就业歧视情况的原因之一。   3.从政府方面分析原因   当前大多数政府部门限制35岁以上的劳动者报考公务员,这就构成了制度性就业年龄歧视现象。中国2005年《公务员法》颁布以前,没有任何依据地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报考公务员。这些都构成了制度性就业健康歧视。在政府的作用下,导致当前我国就业歧视问题还体现在典型的制度问题,以户籍制度最为突出。户籍制度的出现,呈现了太多就业歧视的问题,需要有当地的户籍,才允许被上岗。需要有当地的身份,才能够在就业后享受最佳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这些都是明显的政府制度原因产生的就业歧视。   三、我国立法反就业歧视的必要性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当前就业歧视的问题出现,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最大化效率。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对当事人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立法是将统治阶级意志划归至法律范围内。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以法律手段保证就业公平与平等。这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最好的诠释了公平与正义,更好的使社会财富与社会利益合理分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探索是对你喜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