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一个1000左右的音质好一点的什么耳机音质最好 喜欢听流行音乐 摇滚 交响乐 ,手

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somic硕美科游戏耳机怎么样?音质好不?
查看: 1787|回复: 20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11582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521&在线时间21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15827&帖子&精华0&金币85 &威望0 &注册时间&
最近想入手一个好点的耳机,因为自己本身很爱听摇滚乐,平时也爱打打游戏神马的。说实话,这两样事情对耳机的要求都还算是有点高的。耳机类型的话,其实我都觉得还好,不管是头戴式的还是入耳式的,只要是好耳机就行。虽然急切的想要买个耳机,但不得不承认我在这块是个小白,反正就是想买一款好点的耳机,听朋友说somic硕美科的耳机很不错,小白想来问问各位大神,somic硕美科的耳机到底好不好呢?麻烦清楚的朋友说说吧!
UID14186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428&在线时间17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41861&帖子&精华0&金币74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觉得somic硕美科的耳机挺好的,性价比真的很高。音质还可以。作为对耳机有要求的人来说,这个耳机便宜,但是音质还不错。
UID11582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521&在线时间21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15827&帖子&精华0&金币85 &威望0 &注册时间&
你用的是硕美科耳机吗?性价比有多高呢?质量好不好,质量才是关键啊。
UID14186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428&在线时间17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41861&帖子&精华0&金币74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肯定是用的这个牌子,不然进来跟你说这些干嘛。我网上买的这款硕美科才200多。算是白菜价了。质量过硬,基本每天都在用没问题。虽然比不上那些发烧入门级耳机,但发烧入门的耳机至少都是千元左右起了。所以我觉得要选性价比的话,就选硕美科吧,品质比较高,但是价格划算。
UID11582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521&在线时间21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15827&帖子&精华0&金币85 &威望0 &注册时间&
不错不错,我就喜欢这样的好东西。求个地址。
UID14186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 &积分428&在线时间17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41861&帖子&精华0&金币74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在这买的,你去看看吧:
UID11582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521&在线时间21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15827&帖子&精华0&金币85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10820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508&在线时间2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08208&帖子&精华0&金币60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打游戏也用的硕美科,音质挺牛的。并不觉得那些一千多的耳机对打游戏来说跟这个有什么不同。
UID12064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416&在线时间1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20649&帖子&精华0&金币54 &威望0 &注册时间&
性价比确实挺高的。
UID12064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416&在线时间1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20649&帖子&精华0&金币54 &威望0 &注册时间&
耳机的分类
耳机的分类角度有很多,最主要的分类方式有:按外形分类(耳塞、头戴式)、按发声原理分类(动圈、动铁等)、按开放程度分类(开放、半开放、封闭)、按用途分类(家用、便携等)。
音质评价术语
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
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动态: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
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
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空气感: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义词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
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明亮:指突出4kHz-8kHz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耳机主要参数
阻抗(Impedance):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耳机阻抗的单位为Ω,一般来说耳机的阻抗越低,灵敏度越高,就越容易驱动,容易出声。
关于阻抗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阻抗越高,音质越好,其实是不正确的,高阻耳机比较强调声场和器乐表现力,声场开阔,声音还原性高,气势雄浑;低阻耳机比较强调近场,适合欣赏人声或者小编制器乐,人声丰满,密度感强,声音顺滑细腻。
灵敏度(Sensitivity):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关于灵敏度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灵敏度越高,声音的细节就越丰富,其实是不对的,灵敏度和声音的细节多少无关,从定义上讲,灵敏度就是声音的响度,耳机回放音乐的细节多少,主要取决于耳机的声音素质,高品质的耳机,声音细节更丰富,层次感也更好。劣质的耳机,即便灵敏度很高,声音的细节肯定也不如灵敏度低的高端耳机。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关于频率响应的误区:一般认为,耳机的响应频率范围越宽能表现的声音范围就越广,但并不是范围越宽越好,因为那些你听不见的声音,实际上对音质的影响不是很大。
UID12064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416&在线时间1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20649&帖子&精华0&金币54 &威望0 &注册时间&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1-10标准高保真耳机的主要性能是:频率响音不低于50Hz到12500Hz;典型频率响应的允许误差±3dB;频率响应曲线的斜率不超过没倍频程9dB在250Hz-800Hz内左右单元在同一倍频程带宽内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2dB,100Hz-5000Hz范围内,声压级为94dB时,谐波失真不超过1%,100dB时不超过3%;耳机的频率响应在2KHz-5KHz之间允许有所下降,以改善透明度和空间感。
开放式与密闭式耳机的区别
开放式耳机的外壳是开放的,开放式耳机质量轻,声音自然,无压迫感。因为是开放的,声音外泄,外界噪声也会进入。
半开放耳机是指耳机的开放是选择性的,即只对某些频率开放对其他频率是封闭的,或者是在一定方向上是开放的在其他方向是封闭的。
封闭式耳机的外壳是封闭的,防止外界声音进入,声音外泄减少,在专业监听中使用的很多。声音一般来说非常清晰,细节丰富,低频响应非常好,对大多数人来说封闭式耳机佩带有密闭只感。
频响范围是指耳机能够放送出的频带的宽度,优秀的耳机频响宽度可达5Hz-4000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仅在20Hz-20000Hz。值得注意的是界定频响宽度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以低于平均输出幅度的1/2为标准或低于1/4为标准,这显然是不一样的。一般的生产商是一输出幅度降低1/2为标准测出频响宽度,这就是说以-3dB为标准,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测试标准不同,有一些产品是以-10dB为测量的。这实际上是等于低于正常值1/16下为标准测量的。因此频响宽度的啊大展宽。用户在选购时,应注意不同品牌的耳机的频响宽度可能可能有不用的测试标准。
耳机的阻抗是其交流阻抗的简称,它的大小是线圈直流电阻抗在200Ω以上,这是为了有专业机上的耳机插口匹配。在台式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等有耳机插孔输出的机器上,一般使用中高阻抗的耳机比较适宜。如果使用低阻耳机,一定先要把音量调低再插上耳机,再一点点把音量调上去,阻止耳机过载将耳机烧坏或是音圈变形错位造成破音。
谐波失真就是一种波形失真,在耳机指标中有标示,失真越小,音质也就越好。
耳机的灵敏度就是指在同样的响度的情况下,需要输入的功率的大小,灵敏度越高所需要的输入功率越小。对于随身听等便携设备来说,灵敏度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指标。当然,对于台式机来说,这个指标相对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线材对于耳机声音的影响。
线材对于耳机声音的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HI-FI系统中不同的信号线、音箱都明显地改变声音的特质,耳机当然也不例外,最近几年国外推出了几款线材,为HD580和600换线材提供了条件,著名的线材如瑞典的Clou和美国的卡达时等。
煲机小方法
1 头48小时,煲机用小音量,舒缓类型的音乐。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等。
2 后72小时。用中等音量,大动态交响乐。如《命运交响器》等。
3 后100小时以上,用中等音量、不同类型的音乐煲。
1 不同耳机的煲机时间有所不同,标准时间为100-200小时,煲到自己满意就可以了。
2 请注意煲机中途让耳机休息一下,保护耳机。
3 请调小音量,不要用电子音乐煲机,电子音乐中的低音成分太强,对于灵敏度高的耳机来说可& && & 能出现过载。造成不可修复的物理伤害。
耳机音频插头的保养。音频插头的金属镀层一般都很薄,如果进行多次的插拔,表面将会磨损的很快,过度的磨损也会导致音质的变化,或产生接触不良等问题,因此建议不要没事就把耳机拔下来,不少耳机现在都选择了镀金的插头,这样对于抵抗磨损,保证良好连接很有帮助。 第二、耳机线外部的保养:如果耳机线外部出现损坏,将直接影响里面导线的寿命。虽然采用的材料有区别,但是归结起来,还是属于橡胶制品,因此要留心一些橡胶制品的保养方法,如不要使油脂、酸、碱等东西污染线材,在不同的时候要用干毛巾擦干净。第三、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或者是湿度过大都会使的耳机损坏,尤其在振膜上的表现最明显。因此不要使耳机接近这些地方。如阳光直射、火旁、水等等。第四、耳机不使用时应该存放在收纳盒或收纳袋中保持耳机干燥,既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扬声器影响音质,也可以避免耳机线折断。
UID10820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508&在线时间2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08208&帖子&精华0&金币60 &威望0 &注册时间&
这款硕美科耳机非常好……那震动……带着看电影……刚开始震得耳朵痒……不过好爽……不错……强烈推荐大家买这款耳机,耳机超级棒,买来主要打游戏用,离很远脚步声很清晰!听音乐音质也很赞!
UID10820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508&在线时间2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08208&帖子&精华0&金币60 &威望0 &注册时间&
硕美科耳麦很大,很重,今晚玩了一晚游戏,感觉听脚步声什么的很准,然后就是震动效果会影响游戏,嗡嗡嗡的,由于很大原因是罩在耳朵上,戴久了有点紧,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听音乐音质还行,跟低音炮一样震动着。冰蓝的呼吸灯,还有就是电脑关了灯光还是亮着的。每次都要按开关很麻烦。发货速度快,快递也很好。还送了个耳机分线。这次购物挺满意的。玩枪战游戏的朋友们值得一用首先耳机大,还挺重,戴着时间久了还挺累的,不过这算不上什么缺点,其他耳机戴戴久了也是一样的,在有还有灯光效果,震动,话筒,不过都有开关,想要什么效果都可以自己调整,比较方便,隔音方面做的也还不错,毕竟这么大能把整个耳朵都罩住,音质方面没用专业工具测试,听着是很不错,试了下3d效果比较算不错,毕竟这价格也很不错,非常值得入手一款耳机
UID10820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508&在线时间2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08208&帖子&精华0&金币60 &威望0 &注册时间&
硕美科耳机非常棒,隔音效果很好,戴上后其他人讲话的声音基本可以阻隔,音质清晰,所以性价比很高。插上电后会发出绿色的光,伴随音乐节奏灯光也会发生变化。男盆友超级喜欢,会推荐朋友购买!耳机还可以挺大的,个人感觉不是很重,震动,不是开到最大声音才有,不过我买的这个貌似只能连接电脑的,时候才有震动,整体上还可以,这次买的这个硕美科d3进化者我非常满意 首先说一下肯定是正品没错儿 外形很好看 头戴着很舒服的 可以随意调整大小 耳朵可以完全包住一点也不难受 然后是呼吸灯 柔和而又醒目哦 最重要的当然是音效了 声音很立体 而且没有一点的杂音 非常喜欢 感谢天猫翔远数码专营店带给我了一次完美的 这次买的这个硕美科d3进化者我非常满意 首先说一下肯定是正品没错儿 外形很好看 头戴着很舒服的 可以随意调整大小 耳朵可以完全包住一点也不难受 然后是呼吸灯 柔和而又醒目哦 最重要的当然是音效了 声音
UID12064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416&在线时间1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20649&帖子&精华0&金币54 &威望0 &注册时间&
这次的耳机带起来也是逼格十足,手机听起来是非常赞,硕美科耳机带上很舒适 麦克风没有电流 蓝色的灯光很亮眼 还有震动功能 后悔双11没赶上买 作为一个这个价位的游戏耳机 我给90分 相当满意 期待后续的使用感受!非常舒服的音乐感和震动感。 耳机也很漂亮。以后会给朋友推荐的。 说实话确实不错,声音清楚,振动效果大赞,呼吸灯连老爸都说好看,耳机虽然有点重但并不夹耳,半天带下来也不疼。掌柜人不错, 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尺寸正好! 终于找到家好店,服务好,质量不错,下次有机会再来买。 卖家人很好 这个还没用 看包装应该不错, 包得很用心,相信货一定很好。 店已经收藏了很久,不过是第一次下手。应该说还不错。货比我想像中要好!!一个字!!值!
UID10820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508&在线时间2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08208&帖子&精华0&金币60 &威望0 &注册时间&
硕美科耳机刚到手,试用了一下,外观很酷,呼吸灯也很酷,不过这耳机确实只能用来玩游戏,声场感很强,不适合听音乐,听歌音质一般,插上USB,电流声太明显,如果没电流声这个价格还是可以的,震动确实很酷,耳朵的震感很强!一次买了进化者D3,终结者,牧马人二代三样宝贝,收到使用后非常靠谱!店家赠的产品附属品真的要提高些档次,和产品格格不入。总之,这套设备很不错的,功能齐全,经济实惠。东西不错,特地用了一天来评价的,音效和外观都很赞,重要的是5s可以用,太意外了。震动感强不强烈根据你的音乐来判断,大家听听five hours这首dj感觉可以让你飞起来,哈哈
UID12064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416&在线时间1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20649&帖子&精华0&金币54 &威望0 &注册时间&
硕美科耳机音质超级棒,一键低音震撼,式带了一个通宵不感觉耳朵不舒服什么的。自由炫光开关。对这么棒的耳机而言,这个价钱实在太超值了 已经买了好几样东西了。 耳机还不错,高低音还行,最主要的外形太炫酷了,震动效果没那么强这点比不上硕美科G941,但是外观秒杀了G941,总之是一款值得入手的耳机,好强大的耳机,质量真的不错,绝对是正品,耳机我已经试过了,音效棒的没法说,还有强悍的震感,哇!我试了下耳机的麦,也不错,杂音是没有,哈哈!开心的一次购物,物有所值!力荐!放心的买吧各位, 服务很快很不错,不错!
UID10820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508&在线时间2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08208&帖子&精华0&金币60 &威望0 &注册时间&
硕美科耳机很好先不说外形,个人喜欢佩戴舒适的,因为是眼镜。很好的佩戴感觉,音质也好,线材很结实。在V2和T18之间犹豫了很久,还是选这款吧,很好的体验感,先煲一下。声音好大啊!赞第一个耳机寄来我直接在家电脑测试,发现音量键不灵,联系客服:她说让我退货!专业技术员测试了是完好的,说客服可能不懂才叫我直接退货,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特意寄了新的给我。第二个耳机拿到后我直接在公司试了是完好的,回到家还是同样的问题音量键不灵,客服就给我留下专业技术员的QQ,技术员真的很厉害,远程帮我安装了驱动后还在控制面板里设置了什么东西就好了。 其实是我的电脑原因,客服和技术员还那么热情的帮我解决问题,服务态度好的没话说。物流来回也非常快,都是隔天就到,来回就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给力,给32赞!!! 耳机包装很赞!音质很赞!款式高大上!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各方面都杠杠的,你还犹豫什么呢?
UID12064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416&在线时间1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20649&帖子&精华0&金币54 &威望0 &注册时间&
这耳机很不错,带起来很舒适,冬天来了,戴在耳朵上面好暖和啊。而是特别好看,包装也很精美。音质嘛,还好啦,过得去。有人会问,你说的这么好为什么不给五星好评呢,我想说的是差评买家都觉得这耳机好,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赶紧买吧!耳机确实不错,音质好,外型好看,没色差,带起来也挺舒服,很好用,音质纯美!最重要的是耳朵再也不会痛了,东西不错,还有灯光,效果也很好,性价比非常高,高端大气上档次,音质超棒,你值得拥有。之前一直想入手这款耳机的,之前在网吧使用过,感觉低音很棒,声音开大一点感觉耳膜都在震动,很有感觉,不过建议音量适中对听力比较好,最好是下载个驱动,声音更加棒,挺好的。
UID10820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508&在线时间2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08208&帖子&精华0&金币60 &威望0 &注册时间&
硕美科耳麦很大,很重,今晚玩了一晚游戏,感觉听脚步声什么的很准,然后就是震动效果会影响游戏,嗡嗡嗡的,由于很大原因是罩在耳朵上,戴久了有点紧,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听音乐音质还行,跟低音炮一样震动着。冰蓝的呼吸灯,还有就是电脑关了灯光还是亮着的。每次都要按开关很麻烦。发货速度快,快递也很好。还送了个耳机分线。这次购物挺满意的。玩枪战游戏的朋友们值得一用首先耳机大,还挺重,戴着时间久了还挺累的,不过这算不上什么缺点,其他耳机戴戴久了也是一样的,在有还有灯光效果,震动,话筒,不过都有开关,想要什么效果都可以自己调整,比较方便,隔音方面做的也还不错,毕竟这么大能把整个耳朵都罩住,音质方面没用专业工具测试,听着是很不错,试了下3d效果比较算不错,毕竟这价格也很不错,非常值得入手一款耳机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如何欣赏交响乐和古典音乐? 去剧院听现场...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如何欣赏交响乐和古典音乐? 去剧院听现场版会不会更好?
+ 加入我的果篮
我就是个古典乐控,移动硬盘里有将近400G的无损音频= =(没有自夸的意思,任何喜欢古典乐的人都会搜集很多音乐,而且我这里的还不是很全。)我想也许可以以我个人经验从实用角度提一些关于欣赏古典乐的建议。//===============================首先说说如何宅在家里欣赏古典乐吧。宅在家里听音乐的好处太多了。只消在foobar2000里点点鼠标,或者把CD放进CD播放器,就能听到全世界顶尖大师的演奏录音,方便又舒服。1) 重中之重:首先你需要有一副质量说的过去的耳机。没得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种地摊上买的耳塞机根本无法展现音乐的细节,甚至会让你厌恶音乐,更别提什么“欣赏”了。我的耳机是Beyerdynamic的DTX501p ,现在网上买500元左右吧。它在专业耳机里只算是个入门机,但音质比苹果的耳塞机、200多的铁三角AKG好太多了。重要的是它音响效果比较均衡,声音很清澈,特别适合听古典乐。那种增强重低音的耳机千万别买,听管弦乐会让声音发闷。另外,同等价位下首选头戴式耳机,最好别买入耳式、耳塞式的耳机,因为后者的低音下潜和声场宽度一般不如前者。(有朋友回复我说DT235也很好。我查了一下,它只有240元左右,如果你暂时囊中羞涩可以考虑一下。)2)如何得到古典乐音频? 1.从亚马逊买CD。 2.在ed2000和emule等P2P分享网站上找,并用迅雷高速通道下载。免费的,而且很全。当然如果可以尽量支持正版。 3.如果你是在校生,可以在校内bt分享站上下载。 4.注意,尽量下载无损格式的(ape\flac)3)如何“听”古典乐? 当然,听音乐谁都会,这里说的是“欣赏”,就是能“听”到旋律里的美、能“听”到作曲家的思想和情绪……等等。 我个人建议,欣赏时千万不要正襟危坐全神贯注,你最好是在写作业、读书、上网的同时听,而不是拿出一块特定的时间,为了听音乐而听,更不要去绞尽脑汁想象音乐的意境情感。只消让耳机里淌出的音符按摩你的心灵就好。当一段柔美深邃的旋律不经意间打动你,让你泪腺崩溃,或雄壮凯旋的乐章令你心跳加速时,恭喜你,你已经懂得古典乐了。注意,千万别在百度、酷狗等等在线音乐网站上搜音乐片段。一是那和可能不是正经演奏家拉的,非常难听;二是也不知道那是片段还是完整曲子,非常影响欣赏。这样只会让你对古典乐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然后,说说音乐会吧。1)当然,现场的音效是任何音响器材都无法比拟的。你闭上眼睛就会真正地感觉到音乐像温暖的水流一样把你环绕起来。2)现场的缺点,最大的就是你并不容易有机会去顶尖大师的音乐会。更何况有些大师早就驾鹤西去啦,他们只存在于CD中。3)买票是要花钱的。相比之下网上下载音乐则无需花钱。听3次音乐会的钱至少够买一副耳机或九张CD了。。4)对于没有欣赏古典乐经验的人来说,正襟危坐90分钟绝对是一种折磨。这只会让你更加抵触古典乐。。。//===============================一些补充建议:1)如何理解古典乐?有没有乐曲介绍? 1.强烈推荐‘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系列’图书,有《》《》《》《》。图文并茂,文笔流畅、资料详实,还有作者的唱片推荐,对音乐鉴赏非常有帮助。 2.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查询乐曲介绍。2)如何播放整轨抓取的无损CD文件? 注意,一般会有一个和flac或ape文件在一起的索引文件,后缀是cue,用播放器加载那个文件就可以了。foobar2000和酷狗都支持它。3)用什么音乐播放程序? Windows下用,功能非常强大。它占用系统资源很少,有简洁直观的的播放列表标签页,带关键字过滤的文件浏览器,支持几乎所有音乐格式的播放和转换(ape支持还需手动安装一个插件),能加载和编辑CUE\M3U索引文件,能够播放和抓取CD音轨。而且它是开源的。如果你像我这样(或者将来会)有几百G的无损音频文件需要管理,那么绝对离不开它。当然用它代替酷狗音乐之类,做轻量级播放器也完全没问题。可能你刚装上时会被它过于简洁的界面震惊到,但这家伙就像程序员用的Vim编辑器一样,它的强大是深藏不露的~//===============================个人推荐的适合入门的CD1)百代百分百系列。《古典百分百(1,2)》《钢琴百分百》《小提琴百分百》2) 3)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系列(它也包含在《RCA百张古典名盘》内)4) (常连接不上,请多刷几次)5)各种全集其实也少不了。。比如贝多芬,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舒伯特,李斯特,德彪西,拉威尔……这些可以在你入门以后慢慢下,还是那句话,顺其自然就好:D//=================================楼上的@ lalunasun 大姐主要是从歌剧的角度说的,我认为她说的很好。我听歌剧较少,比较喜欢器乐,所以推荐给大家的基本都是器乐啦,望大家各取所需。//=================================更新写得太长啦,如果大家觉得我啰嗦请多包涵 -0-。这答案得到了不少支持,觉得很开心,在此谢过大家。有朋友回复我说古典乐入门要从协奏曲、奏鸣曲开始,所以我想在这里推荐几首自己觉得适合古典乐入门的协奏曲、奏鸣曲。在线看大师的演奏视频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方式。同时搜索音乐赏析有助于您的欣赏。协奏曲:柴可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推荐穆特演奏版)贝多芬 C大调三重奏协奏曲 Op.56贝多芬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 “皇帝协奏曲”莫扎特 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 KV.313 (推荐詹姆斯·高威演奏版)莫扎特 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 KV.314/285d (推荐詹姆斯·高威演奏版)莫扎特 D大调第26钢琴协奏曲 KV 537“加冕”莫扎特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KV.219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4勃拉姆斯 A小调协奏曲 为小提琴大提琴和管弦乐团而作 Op.102萨拉萨蒂 卡门幻想曲奏鸣曲/独奏曲:莫扎特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莫扎特 A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 K331-300i “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 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 Op.47 “克罗采” 贝多芬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Op.13 “悲怆” 肖邦 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 Op.23 (推荐鲁宾斯坦演奏版)肖邦 降A大调波兰舞曲 Op.63“英雄波兰舞曲” (推荐鲁宾斯坦演奏版)李斯特 练习曲“钟”李斯特 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维尼亚夫斯基 辉煌波兰舞曲勃拉姆斯 e小调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Op.38 (推荐马友友演奏版)个人感觉,这些曲子都属于旋律很明显,而且一上来就“马力全开”情感很充沛的类型,不容易听腻。。欢迎补充。
化妆品科学控
前面那个问题太大了,我真的答不了。何况,我本身就是个只会听旋律的俗人。至于现场好还是其他方式好……我建议先听唱片,或者去视频网站找资源,如果发现自己对古典乐有兴趣的话再去看现场不迟。否则恐怕真的会很乏味哦。歌剧是个好主意!虽然它比交响乐有趣味,但仍不属于通俗音乐,所以还是建议先听听再去现场。毕竟一张票一二百块,也不便宜呢。我喜欢现场的原因1)总体来说,气氛较好,并且自然而然情绪就调动起来了。坐在家里打死也不会有那种“天啊我的心要飞出来了!”的感觉。2)我是器材很垃圾很垃圾党,简称垃圾党,现场再糟糕的音效也比我用电脑和耳机听到的强,所以我真的从来没觉得现场音效糟糕过。我只是有觉得不同位置的效果差很大过。如果有机会,LZ亲自到各个位置听一听,就什么都懂了。另外垃圾党听到的歌唱家的音色,绝对和现场听到的不一样。曾经在电脑上听某几位的声音,我嗤之以鼻,但看了现场发现我还真的就喜欢这样的spinto的音色。3)现场更细腻,很多小细节在家感受不到。比如我听过某场歌剧女一号那高空中一根丝线一样的弱高音,回家听乐友的现场录音,连现场50%的感觉都不到。4)总去总去,能跟乐友搭讪,交谈中会再学到不少知识。我不喜欢现场的原因:1)白天上班,晚上看演出,好累啊,我真的在听歌剧的时候昏睡过去过——是的,即时是我这样听歌剧如打鸡血的人,也睡着过两次。我觉得我今晚可能还会睡着。2)很多菜鸟观众不守秩序,当然也有不守秩序的老鸟:乱鼓掌的,乱叫好的,拍照就够讨厌的了还不关快门声尤其可以连拍好几十张都不关3)贵。我没有钱买好座位,坐在便宜位置上看不清演员长啥样,音效也受影响(音色打折是一方面,另外可能听不清唱词。交响乐到不用考虑歌词和表情什么的,并且音乐会一般是双层的小场子,相对来说好一些。)至于说去听音乐会和歌剧穿什么……我的确做到了今年进音乐厅都穿裙子,虽然没有一件算是正式的cocktail dress或者gown之类。中国这点的确比较随意,尤其如果你不坐池座或者包厢的话。穿运动衣牛仔裤的大有人在。一定一定不要穿拖鞋。
我学的是民族古典,跟古典和交响乐还不太一样,我在琴行也听过练习的钢琴曲,但是跟我在音乐会上听的是两种感觉,其实音乐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我以前有段时间很喜欢听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然后我一个学钢琴的朋友说她听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想着音域的变化,感慨跳跃幅度之大,然后就会听的很累。所以,我的想法是这样的:1.真心喜欢你想欣赏的交响乐和古典音乐。不喜欢的话,天籁之音也是白搭。而音乐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古典也好,摇滚也好,民族也好,都是情感的表达,克罗齐说“直觉即艺术,直觉即表现”,不管是怎样的艺术形式,你都可以触及最本质的——情感。也许会有名曲你听不出好来,也不喜欢听,这很正常,每个人的偏好总是不同的。2.可以试着了解一些音乐知识。这会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一些作品,比如说《高山流水》(因为我不清楚交响乐所以只能举我比较熟的民族╮(╯▽╰)╭),如果你了解一些普通的技法常识,你会知道曲子的前半部分高山是用跨八度双托演奏,以表现高山的沉稳,而后面的流水则是用一连串的刮奏来表现流水的各种形态,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听曲可以听出意味来了。当然有很多曲子是一开始并不能理解也不会喜欢,然后有一天突然沉浸其中,明了其间意蕴,自然也是很好的。希望能有帮助~
我也是个古典控(菜到爆,有不中听的话尽管无视),不过对上面有人言必称器材 or 现场的说法不敢苟同。要想欣赏古典很简单——看它能否打动你,that's it,无他。这跟你用什么耳机、音箱、功放、盗版还是原版,以及现场不现场没有一毛钱关系!就像人人都会欣赏霉女、衰哥,但不一定非要在高档餐厅里才能看得到美女,也从来没人会问“怎样才能会看美女?”一样。我爱上古典是从一台破烂音响开始的,想不起啥样了,不过肯定入不得各位的法眼、脏了各位的耳朵。音乐本来就是很抽象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古典,有人在听了贝爷爷的钢琴曲后问我:“这丁丁冬冬到底搞个毛啊?”,我不认为这是神马品味问题,一个既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拉动经济的个人爱好,没理由叫人顶礼膜拜。难道世上所有值得尊重的人都一定会听古典音乐吗?听不懂就听不懂呗,咱该聊天就聊、该干活就干,何必呢?音乐之美,一定是它的旋律或者意境同你心里的某一点“相契合”,产生了共鸣,你发现它表达了你无法用任何形式、向任何人表达的感情,你“爱”上了它,当然你也就算是“会欣赏”了。反之如果你只听到“丁丁冬冬”的响,那不管它是贝多芬 or 莫扎特,都请赶快扔了吧。人生苦短,世界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你应该试试去寻找其他的,你能从中“随性”的、而不是绷紧神经才能找到(还不一定)快乐的东西。
楼主第一个问题可以在网上找找电子书。虽说这本我也没看过,但Joe Staines 写的The Rough Guide to Classical Music估计会对楼主胃口。这个应该能找到高清电子版 的。这种问题的答案就是一本书的量,建议楼下也不用回答了。楼主的第二个问题,答案肯定是好:再贵的音响系统都不可能还原现场的声音信息量。定音鼓震动地板,以至于听众能从脚上“听”到音乐;女高音的音色摄人魂魄,让人从头顶冷到尾椎骨。这些东西是在回放时候无法达到的。回答完毕,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1、着装问题。音乐会对很多听众来说,与其说是去听音乐的,不如说是去社交的,这一点在德国尤甚。这样,音乐是什么对他们就不重要,那二十分钟的中场休息才是真正的秀台,漂亮衣服和高端珠宝怎么能不穿戴起来?楼上有提到大衣寄存和免费自助加红酒?高价音乐会也去了不少,从没见过免费吃喝,回复里有朋友提到只在政府招待的音乐会或音乐学院里见过,作为普通观众估计很难碰上。这里寄存大衣平均两欧一次,只有国立歌剧院不收费,买杯300毫升矿泉水2.2欧,倒杯好酒的话能高到三十多欧。所以我看来,着装完全是他们满足社交需要的手段之一,如果你是去听音乐的,只要不过分,随意即可。你能想象前半个场子的高价票区,第一乐章结束后大多数在鼓掌的情形嘛?2、听众素质问题。楼上也有人提到,但这其实是个伪问题。在这一年多了,平均每周至少一场,多的时候一天两三场,见过的傻逼不计其数,他们的座位分布也是毫无规律可循。为了避开这些人,我买遍了所有价位,发现只是徒劳,坐哪儿都碰的上,而且表现形式还不一样:拍照不关闪光灯快门声的,吸着鼻烟跟音乐一起嗨的,听睡着了打着鼾还差点滑下座位的,整场音乐会搓手制造噪音的,咏叹调时候大声哼唱的,还有演奏时候剥糖纸发出很大声响的……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都是老头老太太。恨得牙痒也不好意思说。就个人经历而言,能安静听完 的音乐会真不多。3、票价问题。本地的所有场子各种位置基本都坐过了,听下来感觉差别不大,或者说音质差绝没有票价差那么大,实际录音数据也表明,音质差值不值票价 。所以作为个理智人,策略应给是尽量多买,买最便宜的。4、设备问题。不用看那些发烧友的推荐,告诉你买什么耳机适合听什么音乐,爱好音乐跟听音乐的设备无关,烧设备的跟烧音乐的走得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真有兴趣可以学学乐理或乐器,然后试着从简单的谱子读到总谱,从最本质的源头去感受音乐的乐趣。以上
古典音乐应该叫严肃音乐,这个严肃也是相对的。我所理解的音乐这门东西,涵盖了大多数我们可听到的声音元素,之所以称之为音乐,是因为有人主观认为它好听。只要能带给你愉悦的音乐,都是你的好音乐,就是说,是不是音乐,是不是好音乐,都是听者赋予的。从这个角度讲的话,听者的素养才是音乐的主体,听者也在进化,无论从什么形式的音乐入手,都是修行的开始,随着修行,欣赏需求会提高,原来喜欢的音乐只剩下怀旧的情绪,它的音色、编曲、结构都已经渐渐难入你的法眼,这时候,可以试试严肃音乐了。所以我认为听严肃音乐,不是硬着头皮往下听,而是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果壳爱宠站编辑
重中之重,欣赏古典音乐入门最高原则,音乐是拿来听的,不是拿来拜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先别急着看乐评更别听那些所谓的大神神侃,请相信自己的耳朵相信自己的心,相信和某几位作曲家的缘分。然后简单说一下录音和现场,录音的话你听到的是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声音(录音师搞出来的)而且你想听多少遍想听多少遍。而现场最重要的还是气氛,你在现场听点有奇怪传统的曲子就知道了,以前在圣诞夜听哈利路亚的时候全场起立那可是相当high的哦。然后散开来说说,我并不想从多么专业的角度来入手,因为我本来就不专业,我只是想和诸位聊聊我的爱乐历程。我最早听的是理查德。克莱德曼,记得当时觉得好听的不得了,以至于后来听到正宗的《命运》时反而觉得有些奇怪了-_-b。再后来又开始听进行曲和其他一些杂七杂八拿名曲改编的电子音乐。现在想想真是挺搞笑的,正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使我对古典音乐(当时我恐怕认为那些东西就是古典音乐了)产生了兴趣。接着,到了初中,我得到了一些大师们的经典作品的磁带(尽管是翻录的),当时就玩着命地听,尤其是维瓦尔第的《四季》,磁带让我都快听掉磁了。不过这些磁带也录得有点问题,好多曲目不全,而且老贝《合唱》的第一乐章跑到瓦格纳那盘磁带上去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被震撼了,我第一次发现了有这么一种音乐能够将人的心紧紧抓住,第一次想去找这些音乐来听,第一次想去找这方面的书来看。至此,算是真格的入了门了。以后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买打口带,看音乐书刊,买CD,看乐评碟评…………反正我个人觉得首要的因素,决定一切的因素就是好奇,如果拿给你一张CD,你都不想把它拆开来听听,那就什么都白搭。对于这些有着那么悠久历史的音乐,对于这些你必然能从中找到一首能深深打动你心的乐曲的音乐,你难道不想试试吗?其次,我碰到过很多人跟我抱怨,最经常说的三个字就是“听不懂”,实际上我也认为这也是刚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们最头疼的一件事,也是他们深入了解古典音乐前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你只要先别去看什么乐评,先别去听别人的神聊,静下心去聆听音乐,然后扪心自问:“我在听音乐时有什么感觉呢?”注意这感觉千万别去试图用语言描述,只要跟你平静时的感觉不一样,你就听懂了,或者不如说被感动了。音乐本身是一种让人产生各种感觉的东西,但千万别认为这种感觉精确得像拿针刺你就会觉得痛,溅到开水你就会觉得烫,这种感觉是动态的,不同的人听同一首曲子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听同一首曲子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当然,这感受在一个极大范围内是相同的,比如你在听一段哀怨的旋律时一定高兴不起来,好的乐评我认为是在这个大的范围内让你更好地感觉那些细微的差别,而不好的乐评就好比限制你一听到《梁祝》就只能想到蝴蝶。记住,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也是如此,请你只在乎自己的感觉。还有,大师们的公认的最经典的曲目固然要听,但没必要把自己限制死,喜欢听你便听,不喜欢,便不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因而也就存在一些符合你的气质能够深深感动你的乐曲,请你去寻找它们吧,对于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们,我们要做的只是敬他,爱他,聆听他,而不是画蛇添足地去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不要理会别人说些什么,能打动你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单纯是为了感受氛围,现场效果好一些,但是以这个目的去剧院的话,注意力能保持1个小时就很不错了……可以找点资料自己先听听看看,歌剧也不错,大致了解了故事情节之后,去剧院,感受就好很多。
视唱练耳专业
大家都把经验说完了。我只唠叨几句:多看歌剧 内容性强的音乐有助于理解;现场规矩多,票贵,效果震撼,代入感强,但时间太久注意力也会分散 昏睡过去;欣赏古典音乐可以从不同角度:旋律 乐器音色 不同段落的色彩变化 想象力等等。
如果你是完全的门外汉,建议从最常见的听起,试着体会它所传达的情感。试着去记住你听到的旋律和节奏。静下心来最重要。理论和体系什么的暂时没用。也不是一定要去现场。然后可以参考一些网络上的课程,比如耶鲁公开课《聆听音乐》,不过要是听不下去就别勉强,喜欢最重要。
专注声学第五年
如何欣赏不好说,这个有专门的课程,我没上过,答不上来。至于去现场听,可以这么讲剧场里好的位置比听一般音质的录音要好,高水平的录音比剧场里差的位置的音质要好。但是剧场不光是音质的问题,还有环境和心态的问题。国外去听交响乐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男士要穿西装挂领带,女士要穿正装不能穿裤子要穿裙装,大衣和随身物品都要寄存,不像国内音乐厅大家都抱着一堆东西在场内。高端的音乐会,幕间的时候还会有免费自助餐和酒水,大家互相讨论。总之就是这样的环境和服务才使音乐会高端起来的。如果都像电影《列宁在1918》里,红军战士凑在剧场第一排抽烟喝酒啃黄瓜,那还不如在家听录音。
任何一种音乐不需要“学会”去“欣赏”,喜欢听自然就喜欢听,不喜欢的再使劲说服自己它是“高级”的也不会带来愉悦的享受。古典音乐只是一个泛称,有着众多流派无数作曲家写出的使用不同器乐形式的各色作品,同一首作品通过不同乐团不同指挥不同独奏者的演绎也会有不同效果,就像各色菜肴一样,你喜欢它就是你的菜,不是你的菜你会甘之如饴么。至于音响效果的区别,还是先去听一下一首曲子它的旋律是不是你的菜,这个过程不必纠结音响效果,等你对这首曲子爱不释手了自然会不断去寻找哪种演绎更适合自己,甚至可以像马勒第二的专家Kaplan一样()自己去演绎所以归根结底,放下对“古典音乐”的顶礼膜拜吧,它只是音乐世界的平凡一员,和其它音乐一样给喜欢它的人带来乐趣
基因 进化 太空殖民 社会演化 编故事
1、大师都已仙逝,身边音乐会的演奏98%比不上经典录音。2、音乐就应该听纯粹的音乐,任何现场都有表演的性质,会对音乐感受产生影响。不止一次看视频音乐的感受与戴耳机单独听音乐的感受间有较大的差异。3、现场人多杂音多,干扰多,虽然很多经典录音也是现场咳嗽不断,但还是比音乐会进场阶段乱糟糟和演奏时有人晃来晃去强很多。
这里大师好多啊,就不说那些惹人笑话的啦。个人认为,古典音乐这个东西去音乐厅“欣赏”的时候应该具有相当高的音乐素养之后的事情了(当然如果你毛大爷多到用不完,时间充裕到无聊,那样到时建议去一开始就去音乐厅做鉴赏的)。一般普通收入的人出于成年之后的业余喜好来听古典音乐,没有必要那样做。没有条件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耳机系统,听古典的穷搭配一般常用森海塞尔HD600+莱曼或者音乐传真的耳放(有条件可以加个解码器),音源很简单MP3播放器,或者普通家用电脑播放软件一般多用foobar2000,讲究一些的人多用BeoPlayer。有一定条件的人可以弄一个听音室,做一套音响系统。这个就不细说了,有这个条件的人大都很专业懂行。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古典音乐的听发和心态。首先古典音乐需要多听,要心平气和修身养性一般的听才行。从小编制到大编制的听(即从独奏到重奏,从小型编制交响乐到大型编制交响乐,建议最后在听歌剧)。同一曲目建议首先听同一版本许多遍(一般10到20遍以上)然后在听不同版本许多遍,总之一曲经典的古典音乐一般听数百遍很正常,这个需要耐心和时间慢慢感觉。听到一定的数量和时间之后就能有所感悟。最后首先应该听经典的曲目的经典录音版本,然后在听各种其他版本。(这就如同天天喝茅台五粮液就很容易分别酒的等次,而一开始就喝高粱土酒和习惯了舌头酒喝坏了一样),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有空可以看看听过曲目的乐评,有能力可以看看曲目的曲式、调式分析。
现场党来说,每周魔都音乐厅的普及音乐会,50元一张门票,真的不算贵,有时候还会有很高质量的演奏家来做普及,也有懂经的主持人提纲挈领,真心推荐。。。当然,不在魔都的话相信稍微留一下一个月至少也会有一次普及的古典音乐会吧。因为受器材制约,在家听的话会缺少古典现场最重要的厅堂感,期望一套1W以下的耳机系统或者是5K以下的音响系统能真实还原这种或磅礴或温婉的听感真的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另外LS有说的CD,个人认为还是有条件买那些大厂牌的为好,网上下载的话 一是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另外源文件不明,很容易被误导。。。本身就不是很平易近人的一种音乐,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社会静下心来欣赏这种沉淀的感觉也很难,那就需要比较高质量的原版,不然徒然浪费时间的。
个人经验,多听几遍就好了。我最近偶尔睡前听一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手机戴耳机,一遍也就20分钟,渐渐觉得还不错。当然,我也就听过这么一点,别的还是听不下去。算是个开始吧。
网络工程师, 腹黑的合唱指挥
只说一个问题 = =听现场的话,很多比较严肃的作品,正当我入定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阵孩子们的哭啼声。。。于是指挥和观众们都震惊了。。。
同一首乐曲,自然是现场版效果最佳啊,但是如果你没听过那首曲子,建议你先下个MP3感受下大致上的旋律合不合胃口再决定要不要去现场听,否则花上百把来块钱却听得睡着了就不好啦……
自然地理学硕士生
我觉得在中国听现场感觉不是很好 虽然我也听了没几场但每次都很讨厌突然冒出来的各种声音不过可能也和我不是坐在池座有关系?
现场的听起来真的是不一样的,当初在军乐队听多了,恢弘max
BBC的交响乐扫盲片
我是菜鸟,就简单讲讲我对古典的感觉。我不太看重器材或者音质,当然无损文件音质肯定好,问题是太麻烦,我懒。现在用的耳机是sony XBA40,器材只是IP6我小时候是学校管乐队的(所谓的音乐重点班,5年经历,被迫加入的),由于个人认为饱受排练表演的折磨,所以对古典音乐有一种很反感的态度,从小到大听一些流行歌比较多。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地,对于流行歌就不感兴趣了,原因是我逐渐感觉流行歌开始听出门路了(例如ABABBB形式),然后逐渐喜欢上一些像蓝调和协奏曲一类的复杂一点的音乐。我对这些歌曲最大的敢兴趣的地方在于:“我没完全听懂”古典音乐风格实在太丰富了,形式太多变了,太复杂了,我每次听都能听出新的感觉。这就是我个人欣赏古典音乐的乐趣所在。这跟装逼没关系。我推荐刚开始听的话,从一些优美的巴洛克复调音乐开始听起,例如维瓦尔第、巴赫,如果是古典人声的话,我分享一张个人比较喜欢的碟Cecilia Bartoli - Live in Italy (1998)
现场版是不是要跟原版一模一样?最近听了一次,发现和自己平常听得原版节奏差异很大,听起来非常不舒服,现场明显要快……是演奏者可以即兴发挥?还是没演好?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耳机音质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