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商品行情交易软件 交易结果却不同

股市中最大的敌人&为什么同样的行情,交易结果却不同?医疗投资的三个陷阱
股市中最大的敌人
&&&&&&股市,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阴晴不定的市场,而是你自己难以捉摸的心。
  股市,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如果你爱他,就送他进股市,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送他进股市,因为那里是地狱。如果你不幸染上了股瘾,又一时无法戒除的话,请牢牢记住这一条:决定你在股市投资成功与否的,不是你的技巧,而是你的心态。不管是投资能力练到了几段的投资者,都需要深刻认识自己的投资模式、经验和习惯。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阴晴不定的市场,而是你自己难以捉摸的心。下面,笔者就将投资者普遍存在的心理误区总结为以下十个方面,是为“投资十戒”。
  一戒过度自信?投资者通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往往会因上一次交易的成功而对自己过度自信,导致可能忽视下一次交易的风险,这就埋下了隐患。越是赢得成功的交易,之后反而越要谨慎。过分相信自己,尤其是当市场已经发生变化,你却有意视而不见,这就是一种偏执。须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就很可能步入危险之境。
  二戒迷信权威对于分析师来说,应该叫专业理财而不是专家理财,专业并不代表是专家,也不代表权威。世上本没有股神,吹的人多了,就成了股神。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同样可以解释股市的“测不准”。当不断有分析师预测股市点位的时候,各个分析师彼此影响,而投资者又不断根据分析师的预测调整投资行为,市场本身受到了预测者和使用预测数据者的共同影响而发生偏离,因此任何预测都不可能准。遇见“巴菲特”,其实就和中彩票大奖一样,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不要放弃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要忽略投资能力的培养。
  三戒从众心理股市有太多的人喜欢跟风,但却不会听风——即辨别风向和风力大小,所以常常表现为追涨杀跌。比如3月份,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游资选择大肆炒作河北板块,相关概念股像打了鸡血一样蹭蹭往上涨,如某股3月11日开始9个交易日就上涨了50%,但据公告的2013年业绩快报显示,其每股收益只有0.015-0.025元,静态市盈率高达300-600倍,这完全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而投资者仍前赴后继,无视巨大的风险,令人担忧。
  四戒追逐小道消息你听到的小道消息可能是最后一棒,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另外,假设你听到一条小道消息,据此买股挣了钱,那此后你还会坚持自己一向的炒股原则吗?当你渐渐被所谓小道消息“养肥”,你也就离巨大的危险不远了。在股市上,同样要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坚持和勇气。股市上数不清有多少人被小道消息诱惑偏离了自己的投资原则。
  五戒选择性偏好即选择性地过滤信息,比如股市一涨,大家就选择相信乐观信息,股市一跌,大家就选择相信悲观信息,其实不管股市涨跌,悲观信息和乐观信息同时存在,只不过投资者的关注点不同罢了。投资者要能分辨出涨跌中哪些是理性因素,哪些是情绪化因素,虽然这很难。另外一种选择性偏好,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你买了这个股票就觉得哪哪儿好,对一些风险隐患却视而不见,总是能找到一些积极的信息来说服自己的怀疑。
  六戒贪小便宜多一分不买,少一分不卖的交易策略,其实是一种小市民心理,对成熟的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戒掉这个毛病,要学会看大趋势,要让自己的组合时时建立在正确的趋势上。另外,为了短线获利,有的投资者喜欢频繁交易,实际上累积成本过大,既侵蚀利润,也容易破坏投资心态。因此,适当减少交易次数,控制交易冲动是必要的。
  七戒情绪冲动进行投资决策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保持理性,所以避免情绪的干扰很重要。要认识到,市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非理性的,像一个癫狂型的病人,有时候兴高采烈,有时候悲观失望,很少能进入一个平衡态。投资者应该学会利用市场的非理性去赚钱,而不是被冲动的情绪裹挟而去。避免情绪冲动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消除担心与焦虑,克服对损失的恐惧与对盈利的贪婪;你的恐惧与贪婪,常常是出于对自身能力圈认识的模糊。
  八戒不设止损有些投资者觉得只要账面上亏损的股票不卖出,就不是损失,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一直亏损的股票,自有其亏损的道理,很可能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亏损,拒绝承认自己亏损,只不过是一种鸵鸟政策,最好的办法还是正视现实,积极减亏止亏,防止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记住,能伤害你的,只有你手上的股票,而不是其他。
  九戒过度关注假如你天天看盘,关注股票价格每分每秒的变化,搜集更多的信息,是否有助于提高你的投资收益率?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投资也如种果树,只有当你给小树苗以阳光和水分的时候,它才能按照它自己的规律生长。投资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投资高手会像狙击手一样潜伏起来,一动不动,等待最好的时机。记住,投资是孤独的事业,你必须坚持自己,耐得住寂寞。有时候过度关注反而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十戒害怕失败投资是一个长期行为,你的目的并不是保证每一次交易都能盈利,有些交易发生亏损是很正常的,只要多数时候你是盈利的,或者你的那些盈利的头寸组合获得的收益超过亏损的头寸组合,那你就是成功的。因此不要害怕一次或两次失败,要能迅速从沮丧情绪中解脱出来,并持续积累交易经验,持续改善投资模式。
  甚至可以这样说,只有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才有可能成为股市中的“寂寞高手”。
为什么同样的行情,交易结果却不同?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市场行情,投机者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应对方式?交易结果是如此的截然不同?
例如,任何一个市场,在同一瞬间,就有无数人在做多,还有无数人却在放空;同样看对了行情的方向,有人赚了点小钱就跑,有人却不为所动,试图获得市场重大趋势运动带来的暴利,即使眼看要到手的利润可能得而复失也在所不惜;当交易出现损失时,有人心存侥幸,不愿及时认赔出局,结果酿成大祸;有人却把市场判断失误看做交易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在损失很小时就果断撤退,没有受到大的伤害……
市场交易就是简单的一买一卖,但在这一买一卖的背后,隐含着投机者不同的观念、意识、目的、动机,反映出投机者不同的价值观、市场交易理念、对待金钱的态度、对待风险的态度,等等。
从表面、局部看,市场交易的成败,好像是一些偶然的事情、运气在起作用。但是,我认为,投机者在金融领域的最终命运,深层次的原因取决于一个投机者的综合素质,这就是一个投机者的人生修养和境界。
投机者的修养和境界并不神秘,也不玄虚,它是建立在两个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机者对市场的理解,对市场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则性问题的基本态度;二是投机者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括对人类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本性,如希望、贪婪、恐惧、侥幸、自负等的洞察和了解,也需要投机者对自己特殊的心理弱点、性格缺陷、思维、行为习惯等主体身心活动的深刻反省。股票、期货市场的投机游戏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意志、心理的对抗与较量。对市场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识这两方面之间,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早在100&多年以前,一位投机市场的老手就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股票、期货投机定律是建立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的,那就是,人们将重复过去的错误。因此,投机者对人性的认识越深刻,对市场的理解就越深入;反之亦然。从这种意义上说,股票、期货的交易实质也就是一种心理游戏,既是与市场中其他人的角逐,更是与内心自我本能、人性弱点的对抗。
每一个立志献身于投机事业的人,都是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大多数人最终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但是,随着市场认识的深化,投机者修养、境界的提高,一旦你突破了自我的局限,超越了平庸凡俗,就会顿悟成佛,有一个质的飞跃。一个成功的投机高手,往往既有深刻的市场见解,也能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在这两方面达到很高的修为。
投机的旅途没有捷径可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漫长而孤独的修炼过程,就像屈原所描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投机者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除了个人的天分外,唯有时间才能帮助投机者学到和证明一些东西。每一个看似辉煌的成功的背后,无不是由一系列的失败和痛苦的教训换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在别人看来非常朴素、简单的经验,投机者都可能为之付出过惨重的损失、血的代价。华尔街的一位操盘高手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的投资绩效完全是在于我28&年来错误经验的累积。
西谚云:上帝总是帮助自助者。如果一个投机者自己不能拯救自己,谁还能帮得了他呢?例如,在股票、期货交易中,我们曾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犯着同样的错误。判断失误时不及时止损、逆势交易、孤注一掷、急躁冲动,等等,这些现象几乎长期困扰着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我手头保存着40&多本过去交易的日记。有时候随便一翻,就会发现,虽然隔了很久,各个日记本上记录的交易经过,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都有非常相似之处。如果不看上面的日期,几乎很难分清哪一篇写在前面,哪一篇是后来写的。显然,有许多错误我过去很长时间一直在重复地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不可救药的愚蠢行为痛苦之至,绝望中甚至想彻底放弃股票、期货的投机生意。并不是我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干傻事,有很多问题我在进入期货市场的初期就已经发觉。但是,几年以后,这些错误却依然频繁地出现在我的交易中。古人云:事不过三。又说:三折耾,成良医。但是,在期货交易中,问题却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每一次,当我因为犯错而受到市场的惩罚时,我都会清醒地告诫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重复类似的错误已经远远超过三次,应该学得聪明一点。但是,当惩罚的痛楚过去以后,我会立刻忘掉令人不快的经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重新回到老路上。里费默说:如果一个人不犯错的话,那他一个月之内就能拥有整个世界了,但如果他不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话,那就连上帝所赐的东西都得不到一件。
但是,股票/期货交易的错误不是那样容易改正的。
我一次又一次下定决心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但一旦进入市场交易,依旧故态复萌,情况似乎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在期货交易的前几年,我的投机活动一直迷失在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仿佛进入了暗无天日的地狱,心灵和精神长时间在痛苦、绝望、懊悔中煎熬,却无法自拔。
现在看来,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投机者在市场交易中所犯下的数不胜数的所谓错误,只有在时过境迁,投机者的思维、认识、境界到了一定层次以后才能恍然大悟。
一个投机者的修养和境界不达到一定的高度,尽管你殚精竭虑、苦苦挣扎,努力想避免各种各样看似非常简单的错误,结果却总是令人失望。你注意了这一方面的问题,错误就会从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就像一个新手开车,注意了前面路上的障碍,却忘记了后面和旁边的危险;注意了手上的动作,却忘记了脚下油门和刹车的位置。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日复一日,像噩梦一样无法摆脱的错误,只能随着投机者的修养和境界的提高而被超越,被消解,而无法在当前的境况下彻底消灭,不再重犯。例如,投机交易中的止损、市场新手冲动性交易等问题,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投机者整体的交易理念、修养、境界不到一定的高度,这些错误就难以彻底解决。
一、关于冲动性交易
许多经验丰富的投机老手都认识到,冲动性交易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严重威胁投机者的资金安全。从进入期货市场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一直身受其害。很多年过去了,我还在同它作殊死的搏斗。
不知道有多少次,前一天晚上我在分析、判断市场走势时非常冷静、理智,做好了详细的交易计划。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一走进交易大厅,一切就变得让人难以理解。我会彻底忘记原来制定好的交易计划,忘记自己究竟应该怎么操作,而完全被市场价格的波动所牵引。
我的思维、心情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一会看多,一会看空,全然不顾原先的想法,频繁地在市场中买进卖出。显然,这种毫无章法的交易方式注定不会有好结果。每天交易结束以后,我总是发现自己伤痕累累,损失惨重。更令人沮丧的是,如果我机械地遵守前一天的操作计划,非但不会亏损,还有可观的利润。冲动性交易的主要原因是投机者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沉溺于短时间从市场波动中赚一笔大钱的想法而无法自拔。既不能抵挡外在的市场波动的诱惑,也不能遏制内在强烈的交易欲望。
从交易理念来说,冲动性交易是一种短线交易,而且是超级短线。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了好几年,人的本能、无意识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市场的诱惑是如此难以抵挡,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交易冲动。一次又一次,我打倒在地,我又挣扎着爬起来。我一再下决心,要谨慎交易,三思而后行,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事情并没有朝好的方面发展。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放弃了战胜冲动性交易的幻想,在绝望中放纵自己,无可奈何地承受着由此带来的令人痛心的交易损失。
几年以后,不知不觉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市场认识的深化,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少出现冲动性交易的现象。这种曾经长期困扰我的疾病,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也没有遏止住的情绪化的行为方式,仿佛一下子痊愈了。仔细想来,这一切的发生也在情理之中。我对市场运动的理解,我的交易理念,我对自我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个性、思维、情绪、习惯的了解,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今非昔比。一句话,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我在投机领域所达到的修养和境界使我远远超越了冲动性交易这种低层次的错误。
现在,我已经很少从事短线交易,尤其是日内短线交易,知道这是毁灭投机者最快捷的途径。我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寻找、发掘中长线交易的机会上,对短时间从市场波动中赚一笔大钱的想法已不感兴趣。原来像美女一样诱人的市场短期波动,再也不能激起我的交易欲望和冲动。
每一天,我还在关注各个品种的盘面变化,但是,作为一个长线交易者,我不会再被惊心动魄的短期市场波动牵着鼻子,搞得心神不定。我平静、淡然地欣赏着市场的变化,也审视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以我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一切。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市场依然在激烈动荡,用可观的利润,诱惑、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新老投机者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而这一切,在我眼里已有了全然不同的意义。
冲动性交易,那还是一个问题吗?我问自己。
二、关于止损
每一本关于期货交易的书,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投机者,交易不利时要及时止损,迅速退出市场以减少损失。“如果你不愿意亏小钱,迟早就会亏大钱”,
“刚开始时的损失总是最廉价的损失”,等等。
尽管有如此多的提醒和忠告,面对交易不利的局面,投机者普遍性的习惯仍然是不愿迅速认赔,避免重大亏损的发生。理性上,一个投机者可能认识到止损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交易中却往往做不到,问题似乎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交易不及时能够果断地壮士断臂,迅速止损,要求投机者具备极大的智慧、勇气和毅力。这不仅涉及到投机者对市场交易的本质问题理解是否正确,投机策略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亏小钱、赚大钱的基本交易思路,更是和投机者的精神态度、心理、意志力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关系。在交易明显出现不利局面时,迅速改变自己的想法、推翻原来的市场判断、承担实实在在的损失,这一切都会给投机者带来沉重的心理、精神负担。尤其是对一个市场新手,这种压力可能会彻底摧毁他的意志和信念,使他在应该采取止损措施的那一刹那,放弃努力,败下阵来,成为精神上的软骨头。
其次,每一次交易中,具体止损点位的设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时候,我刚刚在绝望之中止损离场,市场价格立刻回到了我原来交易的方向。如果我再坚持一会,不但不会亏钱,反而能大赚一笔。回头一看,我正好买在市场的最高点,卖在市场的最低点。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为了控制交易风险,在入市以后出现损失时,及时离场是一个聪明的举动。但是,因为止损点设置不科学,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市场愚弄,被迫来回割肉,又深受无原则、不合理止损的伤害,我的行为看起来完全就像一个大傻瓜。
终于,有一天,我的精神状态到了崩溃的边缘,对这种盲目的止损措施已经非常厌倦。当市场价格走势再次对我不利时,我变得非常麻木,眼瞧着浮动亏损的扩大而无动于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我的账户被洗劫一空,我暴仓了。
问题又回到了起点。
只要我还在期货市场从事投机交易,止损是帮助我躲过重大灾难的惟一办法。尽管每一次砍仓都要经历一次精神上痛苦的折磨,但是,鸵鸟式的逃避显然无济于事。如果你不能控制风险,风险迟早就会控制你。
也许是对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足够的信心,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请了两位助手帮助我进行止损。我在下单之前就告诉他们,市场价格一旦到了我事先确定的止损点,他们立刻帮我砍仓。我当时应该说非常理智,甚至考虑到了自己心理、性格上的弱点,并且事先做了预防。因为我知道,如果入市以后市场价格走势真的对我不利,我很可能仍然会坚持原来的判断,心存侥幸,固执己见,阻止他们的行动。毕竟我是老板,他们是手下。到时候,他们很可能屈从于我的权威而唯唯诺诺,这样一来,我们原来的约定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有一天,我特意邀请我的两位助手吃饭,强调他们在交易中的责任,鼓励他们在交易时不要顾忌我的脾气,严格执行止损纪律。看起来这个方案非常周密,几乎万无一失。如果能够顺利实施,交易方向准确时,我就可能赚到大钱,而一旦我的判断有误,别人会在旁边盯着我的交易,帮我控制风险,只会损失一点小钱。
后来的交易实践表明,我当时自以为万无一失的方案,实际上毫无用处,是一个市场新手非常幼稚、可笑的想法。不但孤立、静止、机械地看待市场交易中的止损问题,而且根本无法在实战过程中切实做到。
首先,止损策略只是投机者在市场判断失误时的一种保护性措施,用来阻止重大交易亏损的出现。但是,当一个投机者总的交易赢利小于一系列止损所带来的损失,即投机者没有能力在市场交易中赚取足够的利润时,严格的止损措施只是延缓投机资本减少的速度,不能改变投机者最终失败的命运。
其次,止损和投机者的交易理念密切相关。对于一个长线交易者来说,由于他每年交易的次数很少,每次入市前都做过充分的研究,可以很从容地确定交易失败时的退出位置。止损点位非常明确,执行起来也相对比较简单。而对于一个短线交易者,尤其是根据市场盘面变化操作的日内交易员,他每天频繁地进出市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波动,只能依靠某种本能、感觉作出买卖决策。有时候,我一天要交易十多次,一笔交易从开始到结束可能只有几十秒钟,很难在入市交易前详细策确的止损点位。从入市到止损,一切取决于操作者非常个性化的市场感觉,旁观者很难插手。
在早期的期货交易中,我纯粹是一个短线作手,我以为请两个助手帮我进行止损操作,就可以避免出现大的损失。实际上,我的短线交易方式天然地排斥这种看似聪明的合作,由始至终,我必须独立决策、独立承担交易后果。如果我自己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市场走势和我的判断不一致时不能果断撤退,我的两个助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最后,我们的合作就这样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和冲动性交易的最终解决方式一样,也是到了近几年,随着交易理念的转变、自我修养的提高、市场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以后,止损问题才迎刃而解,我也不再对此感到烦恼和困惑。
现在,交易不利时我能够很轻松地退出市场,完全没有原来止损操作时内心那种痛苦、绝望、沮丧的精神感受。因为我知道,这是交易中最正常的现象。市场总会出现意外的变化,一个人的判断也不可能100&%地准确。只要你从市场交易中赚取的利润远远大于止损时造成的损失,你的某一笔具体交易是赚是赔无关紧要。赔小钱,赚大钱,这是期货交易必须坚持的最简单的思考原则。只要你一直沿着这条正确之路走下去,早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么看来,止损对我也就不再是个问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市场运动,看起来似曾相识,好像在简单地重复,好像背后有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规律存在,只要我们努力探索,锲而不舍,有一天就会发现市场运动的规律,我们的投机事业就可以进入天堂。
其实不然,这是一条死胡同。
现代科学在微观和宏观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对宇宙、对生物基因工程的探索和认识,是几百年前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然而,一个导弹专家、一个研究火星探测器的工程师、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一旦进入投机市场,在市场预测、价格判断、实际交易等许多方面,和几百年前,日本大米期货市场中的一个市井无赖、一个赌徒比起来,有什么高明之处吗?没有;一点也高明不到哪儿去。
1998&年,由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家挂帅的投资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又一次以残酷的事实证明,科学在投机领域的无能为力和悲哀。有人说,市场运动的本质是随机性;有人说,投机市场是一个随机性与规律性共存的市场,其规律性的一面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简单到你对它视而不见的地步,而其随机性的一面,则表现得极为复杂;有人说,市场是自然的函数,它的行为并不遵循古典物理学、参数统计学,或线性数学……
总之,作为一个投机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这里永远不存在一个能够被大多数人轻易掌握的走向成功的简单方法。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的决策方式,我认为对每一个投机市场的参与者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l&)天下惟一确定的事就是不确定性。
(2&)任何决策都是均衡几率的结果。
(3&)一旦作出决定,立刻付之于行动,行为要果断迅速。
(4&)决策者的品质远比决策结果重要。
是的,确实像鲁宾所说的,决策者的品质远比决策结果重要。交易结果的好坏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思维和行为。
“认识你自己”。人类这句古老的格言,在现代的金融投机市场依然具有鲜活的意义。那些不能遏止、克服人性弱点的人,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物,相信在这里,结果都将丧魂落魄,被市场风云所淘汰。期货交易不是一门科学,一门机械的手艺,只要长期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就可以从市场中赚到钱。这是一门真真切切行动第一、实践第一的艺术。投机者要达致成功,不但要成为思想的巨人,知识的巨人,更必须是行动的巨人。
交易技巧和知识可以学习,市场经验可以累积,投机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成熟的心理并能迅速地付诸行动,这却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追求、领悟过程。
有人说,期货交易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我的观点是: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哲学的抽象思维模式,也许可以更为有效地帮助投机者把握市场运动的脉络,领悟到市场交易成功的奥秘。
索罗斯的投资名著《&金融炼金术》&中有大量的哲学思考,虽然让人感到有一点混乱,却也不令人奇怪。
一个高明的投机大师的修养和境界往往与哲学家属同一层次。就像网上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交易市场上高手之间的较量绝不是技术水平上的较量,而是投资哲学的较量,心态和境界的较量。”
当你读完文章觉得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也受益。
医疗投资的三个陷阱
医疗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医疗板块的消费者需求无法被创造。以苹果为代表的消费品创造了一种文化和品牌精神,创造了用户的需求,以其独特的产品不断升级消费需求。但对于医疗板块的消费者来说,需求围绕着治病和健康服务,核心需求是改善自身的健康问题,也就是说,医疗板块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当下的,迫切的,实际存在的,没有疾病的人和有疾病的人消费需求完全不一样,医疗需求无法通过品牌精神来创造。
这一特征体现在商业模式上,最典型的代表是个人医疗险的逆选择。治病是当下的需求,作为消费个体,防范的意识虽然可以被教育,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为当下的服务买单,因此最有迫切医疗需求的人才有动力购买个险。这一特征不适用于团险,因为团险的购买者(企业)不是消费者自己(员工),因此不存在个人这样的买即用的特征。
另一个体现医疗消费难以被创造的例子是医疗消费卡,也就是次数就诊卡。虽然在其他行业——如教育培训、健身,都有成功的卖消费次数卡的经验,但移植到医疗服务上却水土不服。从消费者的心态来看,无法预知一年会使用多少次就诊服务。而从个人的心态上来看,与健身和培训会尽量多的消费心态不同,没有人会期望自己去尽量多的就诊,尽管有一部分自知就诊较为频繁的患者(尤其是慢性病)可能会考虑购买次卡,但这一模式在医疗上无法复制培训和健身行业的量,因为大部分人不会为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甚至是他们不希望多发生的事情提前买单。
其次,产品的使用者和提供服务者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在其他产业如在电子消费品的更新换代上,产品方会通过尽可能透明地公布产品的最新性能,包括其与老产品的不同,在环保安全等方面与竞争对手产品相比的升级来教育用户,获得用户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刺激他们进行新产品的购买。再比如食品行业竞争极为激烈,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安全食材、公布选材和生产的过程,绿色食品信息等手段,来增加自己的竞争门槛。这些产业在竞争中,或多或少的运用了信息公开的手段,哪怕是主动公开的信息,目的是为了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刺激他们的消费。
但在医疗领域,核心的服务方医疗机构则在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模糊化。可能再也没有一个其他行业的消费者像医疗服务的消费者那样,不甚理解自己将要“消费”的是什么,病人对自己将要“消费”的治疗、药品、手术、医疗器械等环节的认知都远远低于提供这些服务和产品的供应方。服务方处于绝对的认知上的高地,因此在服务的环节、过程、定价上,都不透明,服务方可以用这种优势来保持自己的制高点。这让服务的支付者(包括个人和政府以及商业保险)与服务方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因为他们在信息透明上无法达成共识。
医疗的第三个特征是使用者的心态不同,很多医疗服务要求使用者的治疗手段往往是逆人性的。消费品可以造成忠诚用户,粉丝经济,以此来刺激重复消费以及产品消费升级,在这种消费中,用户获得了心理上很大的满足和快乐感,是顺人性的。但在医疗服务上,无论是督促病人坚持用药,坚持某项治疗,或者是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疾病风险,都是逆人性的,并不能给消费者本身带来快乐感,甚至很多情况下,让他们觉得厌烦、无趣以及想要逃脱。体现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就是慢性病管理,大部分慢性病的产生是因为病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不健康,要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很难的,哪怕是小到记得定时服药,很多人也并不能好好坚持,因此病好就忘,导致医疗无法创造忠诚用户,留客是很难的。
从上面三个特征中可以总结出三点:第一,医疗行业无法被创造需求,最迫切的需求也是风险最高的需求,而且无法通过创造新需求来获得快速增量。第二,医疗服务方处于认知上的绝对优势,消费者本身非常被动,常规的获取客户的办法在医疗上是行不通的,因为无法绕过服务的强势方,因此不能以通常行业的成本收益来考量医疗行业。最后,因为要改变人性非常难,创造忠诚用户几乎不可能,留存客户尤其是长期留存的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这些特征将决定了医疗行业不适合代之以其他行业消费者的定位策略和发展路径,快速扩张、消费升级量增以及忠诚消费都是难以实现的,更适合通过教育和影响以及监管来影响消费者行为,而这种影响的作用无法立竿见影,无法脱离重资产和长期持有的属性。
长达18页的FDA《2016年度新药审批报告》出炉咯!
CDER主管Janet Woodcock致辞
这是FDA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CDER)的第6份年度新药审评情况总结。
每一年,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CDER)都审批数以百计的新药,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之前已经存在的产品改良而来,例如已获批产品的重要新剂型,或是节省成本的仿制药。这些新产品有助于改善医疗质量,提高药物的可及性,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创造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以强化可支付能力和公众健康。然而,在这些新获批药品中的一小类,我们称之为“新药”(novel
drug),指的有助于将临床医疗保健推向另一层次的更具创新的产品。每年岁末,CDER都会对这类产品做一总结。
CDER的年度总结(《2016年度新药审批报告》)不仅报告批准的新药数,而且还聚焦于这些新药的医疗价值、对增强患者医疗保健的贡献以及CDER用于帮助确保这些产品安全、有效研发和审批的多种监管工具。2016年获批的新药包括首个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的药物,首个获批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药物,一种治疗某些帕金森患者幻觉和妄想的新药,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罕见慢性肝病的新药以及两个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药。此外,还包括用于治疗卵巢癌、膀胱癌、软组织肉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抗肿瘤药,以及两种新型诊断试剂,旨在检测癌症的确切类型。
这些新获批的药品均被要求符合FDA严格的上市前安全标准——并成为强有力的上市后监督体系的一部分,以观察这些药品被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使用之后效能如何。作为今年新药批准总结的补充,CDER最近的题为《
药品安全工作重点》(Drug Safety Priorities
)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心的主要安全工作重点,以及CDER和FDA所有药品安全举措的深度和多样性。该报告包括自2015年年初以来实现的更新项目和里程碑项目,描述了FDA在药品安全科学、监测和监管方面的多种最重要的努力。
我们希望这份新药审批总结报告为2016年批准的多种新药在对患者医疗保健方面产生预期影响,以及对CDER在帮助这些药品上市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Woodcock, M.D. 医师,FDA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CDER) 主任)
历史数据比较
1、2016年CDER批准22个新药
2016年,FDA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CDER)批准了22个新药,这些新药是依据新药申请(NDA)作为新分子实体(NME)或依据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作为新的治疗用生物制品获批。
新药(Novel
drugs)指的是:一般用于之前未能满足医疗需求或者在其它情况下非常有助于促进患者医疗保健和公众健康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新分子实体具有之前从未获批过的化学结构;但在一些情况下,新分子实体可能具有类似于之前批准的药品功效,不一定比现有治疗药品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这份报告总结了2016年获批的所有新分子实体和新生物制品许可申请批准情况,重点强调了那些满足患者需求的创新型治疗药物。
图1中的纵坐标(vertical
bars)是过去十年中,CDER每年批准的新药数。2016年CDER共批准了22个新药,少于过去十年的年均批准数。从年,CDER年均批准约30个新药。
图1:新药审批申请数量和获批数量
备注:* 2016年立卷数包括2016年立卷加上2016年等待立卷(即处于60天的立卷期内)的申请数。
-接到“拒绝受理”(RTF)或是“立卷前撤回”者未包括在内。
-涉及单个新分子/生物制品实体的多次提交(多次或原件分拆提交)只计一次。
-立卷数量并不代表PDUFA
V法案所规定的工作量。
2、新药审批申请数保持稳定
2016年CDER批准的新药数低于过去十年的年均批准数,但申请人提交的新药申请数保持相对稳定。
图1中以实线连接的各个点显示过去10年中CDER新受理和立卷审批的作为新分子实体(NMEs)和新的治疗用生物制品(therapeutic
biologics)的
NDA和BLA的数量。从2007年到2015年,CDER年均受理约36件新药申请。CDER估计2016年立卷数为41件,与近10年来的数据相持平。
备注:*截止日,这些信息都是准确的。在极少情况下,可能需要FDA变更药品NME认定或作为新BLA的申请状态。例如,在可能有新信息的情况下,可能会重新考虑最初的认定或状态。如果必须变更对药品的认定或是作为新BLA的申请状态,FDA应视情况就任何修订的性质和原因做出主动沟通。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在2016年CDER批准的22个新药中,大多数由于对高品质医疗保健和公众健康的潜在积极影响和独特贡献受到极大关注。
1、首创药(First-in-Class)
在2016年CDER批准的22个新药中,CDER认定其中8个(Defitelio、
51、Ocaliva、Spinraza、Venclexta、Xiidra、Zinbryta、Zinplava)为首创药,占总批准数量的36%。首创药是衡量药品创新特性的一个指标,这类药品通常具有不同于现有治疗药品的作用机理。
值得关注的首创药包括:
Defitelio:治疗成人和儿童在从血液或骨髓接受干细胞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展成的具有肾或肺异常的肝静脉阻塞症;
Zinbryta:治疗多发性硬化。
2、罕见病用药(Drugs for Rare
Diseases)
在2016年CDER批准的22个新药中,有9个(Anthim、Defitelio、Exondys
51、Lartruvo、Netspot、Ocaliva、Rubraca、Spinraza、Venclexta)获批用于“罕见病”治疗,约占总批准数量的41%。
这类药物治疗受影响患者数为20万或更少的美国公民,因为他们经常只有很少的药品治疗所患病症甚至是无药可治。
其中值得关注的罕见病用药包括:
51: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
Spinraza:治疗脊髓性肌萎缩患者
3、2016年其它值得关注的新药(Other
Noteworthy Novel Drugs of 2016)
除了前述具有创新性的首创和用于“罕见病”的新药之外,2016年获批的新药中,还包括其它值得关注的药品。
譬如:包括癌症治疗药,治疗一种称为软组织肉瘤的癌症形式的Lartruvo;用于治疗患有卵巢癌的女性的Rubraca;用于治疗最常见类型的膀胱癌(尿路上皮癌)患者的Tecentriq;以及用于某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Venclexta。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诊断试剂,用于帮助检测前列腺癌的造影剂Axumin,以及用于检测罕见神经内分泌瘤的造影剂Netspot。
这一年的获批药品中还包括2种新的丙肝治疗药品,用于治疗所有6种主要类型的丙型肝炎病毒的Epclusa和用于治疗感染基因型1和4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成年患者的Zepatier。
另外值得关注的获批药品包括治疗与某些患有帕金森病患者经历的精神疾病相关幻觉和妄想的Nuplazid,以及治疗患有被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罕见慢性肝病患者的Ocaliva。
加快药品上市的创新方法
2016年CDER应用多种监管方法加快新药研发和审批。这些方法包括:快速通道、突破性治疗认定、优先审评和加速批准。
1、快速通道(Fast
快速通道药品有潜力解决未满足的医学需求。2016年获批新药中有8个新药(36%)被CDER认定为快速通道审评。快速通道加快新药研发和审评速度,例如通过增强FDA与药品研发者的沟通水平并使CDER能够在提交完整申请之前审评部分药品申请。
被认定为快速通道的药品有:Anthim、Defitelio、Epclusa、Exondys
51、Lartruvo、Ocaliva、Spinraza、Zinplava。
2、突破性疗法(Breakthrough)
突破性疗法药品是与现有药品相比,具有初步临床证据的药品可能对至少一个具有临床意义的终点(如研究结果)带来实质性改善。2016年获批新药中有7个被CDER认定为突破性疗法药品审评。突破性疗法药品认定通道涵盖快速通道计划的所有特征,以及更为深入细致的具有效率的药品研发计划的FDA指南。突破性疗法认定旨在帮助缩短具有潜力的新治疗药物的研发时间。
被认定为突破性疗法的药物有:Epclusa、Lartruvo、Nuplazid、Rubraca、Tecentriq、Venclexta、Zepatier。
3、优先审评(Priority
如果CDER确定药品能够有潜力对医疗保健做出实质性推动,药品将获得优先审评。药品在6个月内而不是标准的10个月内审评。2016年获批新药中有15个(68%)被认定为优先审评。
被认定为优先审评的药品有:Axumin、Defitelio、Epclusa、Exondys
51、Lartruvo、Netspot、Nuplazid、Ocaliva、Rubraca、Spinraza、Tecentriq、Venclexta、Xiidra、Zepatier、Zinplava。
4、加速批准(Accelerated
Approval)
加速批准计划允许提前批准比现有治疗药品有益的用于严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药品。2016年获批新药中有6个(27%)按照加速批准计划获批。审批基于我们认为非常有可能预测药物临床获益的“替代终点”(例如,实验室方法)或其它临床测量。一旦授予加速批准,药品必须经过进一步检验以确认其获益。该通道加速了亟需患者获得药品的可能性。
获得加速批准的药品有:Exondys
51、Lartruvo、Ocaliva、Rubraca、Tecentriq、Venclexta。
5、整体运用多种加速研发和审评方法(Overall
use of expedited development and review
一个或多个加速审评占73%
2016年获批新药中有16个(73%)被认定为快速通道、突破性治疗认定、优先审评和/或加速批准中的一个或多个加速审评类型。这些认定有助于加快研发速度和/或批准流程,旨在帮助尽快将重要的医药产品推向市场。
使用至少一个加速审评计划的药品包括:Anthim、Axumin、Defitelio、Epclusa、Exondys
51、Lartruvo、Netspot、Nuplazid、Ocaliva、Rubraca、Spinraza、Tecentriq、Venclexta,、Xiidra、Zepatier、
Zinplava。
快速通道占36%;突破性疗法占32%;优先审评占68%;加速批准占27%
批准的可预测性和可及性
1、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
实现PDUFA目标时限
根据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PDUFA),向生产商征收使用者付费,为FDA提供实现绩效标准所需的额外资源。2016年全年,CDER实现或超越了绝大部分PDUFA规定的申请审评目标时限,这些目标时限是与制药产业界协商并经过美国国会批准的。2016年,CDER对于95%的获批新药(22个获批新药中的21个)实现了PDUFA目标时限。
CDER实现PDUFA审评目标的药品包括:Adlyxin、Anthim、Axumin、Briviact、Cinqair、Defitelio、Epclusa、Eucrisa、Lartruvo、Netspot、Nuplazid、Ocaliva、Rubraca、Spinraza、Taltz、Tecentriq、
Venclexta、Xiidra、Zepatier、Zinbryta、Zinplava。
2016年,CDER实现了95%的新药PDUFA目标时限。
2、可及性(Access)
首轮获批(95%)&美国率先批准(86%)
2016年CDER批准的新药中21个(95%)在审评“首轮”获批,这意味着不需要将会延迟审批时间和导致其它轮次审评的额外资料。
首轮获批的药品包括:Adlyxin、Anthim、Axumin、Briviact、Cinqair、Defitelio、Epclusa、Eucrisa、Exondys
51、Lartruvo、Netspot、Nuplazid、Ocaliva、Rubraca、Spinraza、Taltz、Tecentriq、Venclexta、Zepatier、Zinbryta、Zinplava。
将在美国的获批情况与在其它国家的获批情况相比较是作为衡量审批效率的另外一种尺度。尽管FDA与其它国家监管机构的监管流程存在广泛差异,但在2016年获批新药中有19个(86%)在美国获批早于在其它国家获批。
在美国率先获批的药品包括:Anthim、Axumin、Cinqair、Epclusa、Eucrisa、Exondys
51、Lartruvo、Netspot、Nuplazid、Ocaliva、Rubraca、Spinraza、Taltz、Tecentriq、Venclexta、Xiidra、Zepatier、Zinbryta、Zinplava。
结论与总结
1、结论(Conclusion)
本报告为对2016年CDER批准新药的概览。
CDER每年批准新药数量持续上升的趋势必然有赖于提交审批的药品数量相应的增长。在过去十年中,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提交的NME和新BLA申请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比2016年获批新药数更为重要的,是制药产业研发的新药的品质和这些药品对于推进医疗保健事业所发挥的新作用。
引人注目的还有这些新药中绝大部分的审评与批准效率。CDER运用多种加快研发与审评的监管工具,帮助加快这些药品上市。
在所有情况下,在力求新药申请审评与批准效率的同时,CDER在整个流程中保持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明的严格标准。
2、药物设计总结(Drug Designation
3、药物设计综述(Drug Designation
首创药:对治疗条件具有全新及独特机制的药物;
孤儿药:获批治疗罕见病患者的药物;
突破性疗法:具有初步临床证据的药品与现有药品相比,至少有一个临床显著终点超过现有疗法;
快速通道:具有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的潜力药物;
优先审评:药品能够有潜力对医疗保健做出实质性推动,药品将获得优先审评,CDER旗下的Priority
Review Voucher不包括在内;
加速批准:基于早期批准的基础上,发现允许提前批准比现有治疗药品有益的用于严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药品;
PDUFA目标日期:基于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PDUFA)确定的申请审查目标日期;
首轮获批:未获得额外信息的药品可能会延迟审批时间,导致审查周期的延长;
美国率先批准:在其他国家未批准前率先在美国批准的药品。&
假鞋、医院和西西里:莆田人的心灵世界
海外华人经常被人类学家看作与犹太人相似的“散居民族”,可是在中国境内,一些族群的存在何尝不也近似散居民族?例如潮汕人和莆田人,他们散居各地,经商为业,却拒绝融入当地,总是回到老家娶妻生子、在乡镇间攀比着盖起住宅,形成与其它城市面目雷同而迥然有异的“有机城市”。
只是,当其中一个典型的“有机城市”社区,安福小区,演变成全国最大的假鞋贸易中心后,还没有人关心其中的人类学意味,例如与之比较的普宁小商品市场,或者迪拜的传统市场、香港的重庆大厦、和拉各斯的商业区,然后从中发掘近年来莆田系医院、莆田假鞋等现象背后的“族群机制”。或许正是一些族群共享的心理纽带,才将散居各地的莆田人凝聚在一起,不仅共同从事医院、木材、鞋业等,也共同抵御着外界所有的误解乃至歧视。
▲福建莆田,中国安福电商城,这里白天是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晚间却成为高仿鞋的狂热交易市场。东方IC供图
比如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到处可见为了谋生、在商场一角租赁修理手表柜台的莆田籍个体户,他们当中虽然没有出现黄光裕,但是与此同时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电线杆上贴满的“专治性病老军医”的小广告,却标记着莆田人散居、讨生活的分布。人们大概很难想象多年以后,这些小广告演变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医院体系。
更难想象的,当今天从珠三角、长三角屡屡传来外资工厂关门转移、当地工人面临大批失业的消息,莆田一度繁荣的运动鞋代工行业在1990年代末、21世纪初也经历了类似的痛苦。只是,他们没有像邻近的泉州发展出安踏、361之类的本土品牌,却走向了大规模仿造原先代工品牌的道路。
隔绝,或许是一个较好的解释,这种隔绝,可能是数千年以来的长期集体心理积淀。John
Mauldin,一位独立政治分析师,去年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中国的地缘政治型态如同大陆荒原中的一座孤岛:与多达14个国家共享边界,世界仅有,但是这些边界多为难以逾越的地理分隔;东南面水,历史上只有三条向外的通道,分别是连通越南的小道、向西的丝绸之路和西伯利亚荒原,形成汉地心脏地带的与外隔绝。
这种大陆孤岛的心理辐射,远比日本列岛的封闭性更强,既缺乏所谓海洋文明的传统,自明以降海禁凡500余年,也可能继续塑造着今天全球化时代单向锁国筑墙的集体心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这种封闭性的结果,如同民族主义理论大师盖尔纳对中国的断言,内部封建化的分隔根深蒂固妨碍着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莆田,在中国的大陆孤岛里,仿佛又是一个小小的孤岛。
回溯至传统社会,不独莆田,整个福建商人都因操“鸟语”、着“皂袜”而迥异于其他地方。莆田当地方言又是其中更为殊异者,与北邻福州、南边闽南都难相通,陷入了双重的语言孤岛一般的语言隔离。这种语言隔离当然是在中原移民后因为福建特殊的地理结构而逐渐形成的,又因当地人民的选择而出现分化。
福建三面环山与他省隔绝,自成独立小流域,且可耕地少,仅有东面面对太平洋,每年季风季节可顺黑潮南下,这也是福建传统出海、下南洋的原因之一。在这种隔离于外省、隔离于中国主流社会的地理条件下,人们自古以来便有两条人生道路:读书出仕,或者,经商移民。也因此产生了、并且不断再生产着精英与草根阶层两套平行价值观体系。
▲福建莆田,古民居群与现代化摩登大楼形成鲜明对比,东方IC供图
前者,如传统科举考试中,福建籍进士和状元比例都占全国前茅,莆田籍又占其中最多,他们是所谓传统社会形态中所谓儒家价值的承担者。时至今日当地书香门第还是颇受尊重,各地、各行均有莆田学子的佼佼者,应该明显超出人口比例许多。在老城和乡间保持完好的深宅大院门楣上都能看到各种加封、官爵名号,而几乎所有无论新旧独栋民居上,也能看到浓厚的尚学、耀祖遗风。也就是另一方面,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任一贩夫走卒都堪称人精,长于生计,在艰难讨生活、讨海、讨世界的日子里追求着家族财富和地位上升。
这可以解释莆医系的最初动力;也可以解释长乐、福清的底层阶级自1980年代开始的偷渡浪潮,或者闽南农民们1970年代刚刚开放集体经济就纷纷从事所谓“投机倒把”,包括走私,奠定了今天民营经济的基础,赖昌星只是其中之一;也可以解释福建自明、清海禁以来从未断绝的下南洋、经商风俗,以至于清末的广州十三行除了一家皆为闽商,莆医们和福建其他地方的平民们,不过是在1980年代的改开时代重新开始了一个中断许久的原始资本主义进程。
不过,对后者,也就是莆田的草根阶级或者泛泛意义的莆田人来说,这种资本主义的伦理观到底是什么,并且如何与精英意识相融通?这才是莆医现象中最有趣的,如莆医与军队医院的勾结、走上层路线等等。这一点或许可以用标准的政商庇护关系或官商勾结资本主义模式来分析,却容易忽略吾乡吾土的草根主体。否则,很难理解,相比温州人在欧洲、福清长乐人在北美经常表现的狭隘地域观与当地商业伦理的紧张,莆田人在东南亚、在欧洲或北美鲜少类似的伦理冲突。
▲万名妈祖信众参加福建湄洲妈祖祖庙“己丑年”庙会,东方IC供图
近年来,欧美的人类学者对莆田的研究发现,莆田存在着相对特殊的泛神崇拜,作为莆田家族乃至地域认同的强力纽带和网络。或许能够解释莆田资本主义模式的内卷化,即家族伦理至上,并排斥国家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换言之,莆田人对血统关联的重视超出平常许多,对家族和家族利益的强调也可说是至高无上,几乎就是当地唯一正确的“民间宪法”,可以超越大众或社会伦理乃至法律。
同时,这些家族伦理却是由许许多多神祇在保佑。他们通过祭拜各种神,不仅获得安慰,而且扩展着家族和地域的时间与空间,形成了广泛却密集的地域认同关系,也就是莆田人的世界观。如丁荷生和郑振满对莆田以及新加坡等地的文化—地理信息分析所得出的发现,莆田乡间普遍存在着所谓“仪式联盟”,平均每个村庄有3.2个血统家族,同时4
.8个村庄结成一个祭拜的联盟,每个村庄平均拥有3.6间庙宇,有的多达18间;而每间庙宇平均供奉着4.01尊神,最多可见35个神,平均每个村庄14.5尊神。
我在莆田乡下便经历了几次“巡游”活动:每年都由一个村庄的若干大姓负责组织祭拜,神像和祭拜队伍会在元宵节前后穿过“仪式联盟”的几个村落,活动结束也是连续几天大戏的开始。对住在城里的莆田人来说,也不例外,每年春节的几个日子更是全城人民集体出动到邻近山上的寺庙搞连续祭拜,几乎不分佛、道差别,当然也包括莆田神祇的代表——天后。即使远在台湾,天后的信众也要每年渡海前来朝圣,这种朝圣行为在汉地的各类神仙崇拜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年农历3月23日,福建湄洲,纪念妈祖1049岁诞辰日庙会上演地方戏。东方IC供图
相比家族气息和元宵祭拜已经十分浓厚的泉州来说,莆田的这种村落间的“泛神祭拜”更为普遍、热烈,却无泉州每年元宵灯会游行那般有着全市规模的公共性,且历千年而不衰。
如此情景,像极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区别只在于西西里人对天主的一神崇拜。在贫困和柑橘贸易中,西西里诞生了黑手党,在外为所欲为,在西西里岛内却维持着和平与秩序,维系他们的信任纽带也是家族和信仰。而对真正的莆田人来说,在外或对外如何失信或者违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得罪自己人特别是家族,家族伦理和地域认同超越一切。性病诊治的伦理正在这里,对外人如何处心积虑发其性病财,对他们来说并无伦理上的不适,只是一门生意而已。
在莆系医院的内部,永远是莆田方言主导着公司高层,形成一种奇妙的地域资本主义。在忠门、东庄以外的其他莆田人,也深谙其中道理,不去莆系医院就是,或有口头谴责,也会理解。一个半封闭的市场经济并没有催生出什么普遍的道德伦理,接通散居各处莆田人的是传统小共同体的伦理观。
制鞋业也是如此。作为中国曾经最大的国际运动鞋代工产业基地,因为成本上升、台资转移而面临与今日珠三角部分产业相似的困境,或是出于自救,然而当地资本并不能汇聚起来推动转型,而是落入了家庭为单位、小资本的分散生产模式。
他们继承了原先陈旧的技术和工艺,针对低收入消费者,以仿冒技术含量不高的时尚运动鞋为主要产品,以电商自营小店为主要行销渠道,倒是保留了原先大部分本地就业,却也失去了创新能力,更无品牌塑造能力。而销售这些产品的电商或零售,既受互联网防火墙保护,也因中国普遍保护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而受益,本地工商部门也是睁眼闭眼,结果便形成一个“形同鬼市”却规模巨大的莆田假鞋产业。
按照丁荷生的解释,这是莆田人对外界条件持续变化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以血统和祭拜结成的内部网络,能够帮助他们超越莆田以外和海外的各种跨地域贸易和文化,形成一种别致的地方文化并与大一统模式相共处。而对他们的评价或者共处,其实完全取决于更大范围的制度与文化体系,包括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融合问题,也包括地域间的融合。
而最关键的,或许如同著名民族主义理论大家恩内斯特·盖尔纳曾经给出的悲观论断,中国“作为一个按农业社会组织起来的,根本不适用民族主义原理、政治与文化体的集合、同质性、以及各政治体内的文化流派性质”。
太多的成见和太多的制度藩篱,形成了中国土地上太多封建化或语言孤岛如莆田一般的资本主义,中国所谓的民族国家进程仍然被封建分割着,与盖尔纳意义上的工业民族概念格格不入。而莆田假鞋或者莆医或许只是其中一个文化经济现象罢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黄金交易所行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