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不打广告的大地360纽约租房广告攻略!

文/Lina 来源:智东西(zhidxcom) 智东西8月23日重庆报道,今天,第一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在“魔幻3D之城”重庆举行。 这是国内近年来少有的BAT一把手聚首的行业大会。在上午刚刚结束的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阿里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紫光董事长赵伟国、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等大咖同台激辩!小马哥正能量满满、李彦宏直斥“现在很多AI是假的”、李德毅院士给自动驾驶泼冷水…… 智博会由原来的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和中国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合并而来,由重庆市政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 在智博会开幕式上,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还宣读了主席发来的智博会贺信,新加坡、老挝、蒙古、菲律宾等国家领导人也发表了致辞。 除了为期三天的大会与一系列主题论坛外,智博会还设置了超过18万平方米的五大展区,涵盖AI、智能汽车、半导体、5G等主题,智东西与车东西将在接下来几天里继续“泡”在现场,带来第一手报道。 1 马化腾:宣布和长安汽车合作,腾讯西南总部落户重庆 第一个上场演讲的是腾讯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小马哥”马化腾。马化腾一上台先说,这次腾讯设置了超过2000平米的展台,是腾讯有史以来最大的展台,“大家对科技创新的期待就像重庆火锅一样热烈”。 马化腾今天的演讲比较简短,但是释放了几个重要信息: 1、今天腾讯将会宣布和长安汽车在车联网方面的新合作,在长安欧尚A800这款新车型上,用户可以体验到用语言替代人工操作进行播放微信、收听音乐等操作,这当中运用到了腾讯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2、腾讯将会和重庆政府合作,打造新的超算中心。 此外,在谈到在用数字化变革帮助弱势群体、带动老少边穷时,马化腾透露了重庆方面的三个合作: 1、腾讯和重庆交运集团合作,让信息流和人流同步流动,打通空运、水运、陆运信息,帮助重庆降低交通成本、提高效率。 2、腾讯和武隆政府打造“一部手机游武隆”的智慧旅游解决方案,让游客体验和旅游环境都更受益于数字化变革。 3、腾讯和重庆警方用大数据技术打击网络犯罪,最近,腾讯帮助重庆警方扳倒了6个诈骗,抓获了300多个犯罪嫌疑人。 最后,小马哥宣布,腾讯西南总部正式落户重庆。马化腾还在现场秀了一把粤语,他说,“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在科技赛场上踢出世界波(世界球)的梦想”。 此前,由于基础研究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看到结果却又“遥遥无期”,因此中国大部分创新都避开了基础研究,选在了应用创新层面。 不过,事实证明只有基础研究的发展才能引领科技创新,因此,我们要积极打造一个科研友好的环境,鼓励基础技术研发,要有在科技赛场上踢出引领世界之球的梦想。 2 百度李彦宏:现在很多人工智能是假的 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提出了人工智能三大误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工智能我们不应该努力让人工智能行为更像人。 第一,我们不应该让机器学会走路、跑步、上下楼梯,这是一个机械时代的思维。我们应该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要用机器的方式实现人脑的价值和作用。 英文AI这个词里面的“Artificial”,既有“人工”的意思,但同时也有“假的”的意思。现在很多人工智能其实都是假的。 李彦宏说,比如现在卖得很火的智能音箱,你问音箱“谁最帅?”,他会说“你最帅”,但这种插科打诨证明它没有理解你的意思。你问它“唐朝怎么灭亡的?”,它能回答你吗?智能音箱能回答你吗?它不能。 因此,我们不应该努力造出长着人的脑袋的机器人,而应该让机器人更懂得你的意思。虽然我们在不停向这个方向努力,但我们离理想状态还差很远。 第二,李彦宏说,“最近有很多研究是关于人脑是怎么工作的,但是我认为这条路也走不通。” 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学,近年的人工智能创新其实跟生物学没多大关系。我们现在根本没有搞清楚人脑是如何运作的,何谈模仿人脑实现人工智能呢? 最后一点则是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威胁论的误解:“人工智能要毁灭世界”。正如上面提到的,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技术成熟得不够快、自动驾驶汽车会出问题,现在离我们理想状态还差很远。 不过,在接下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演讲环节中,刘庆峰说,“彦宏刚刚的演讲很多部分我都同意,但有一点我不赞同,我认为脑科学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此外,刘庆峰还表示科大讯飞的西南总部也会落地重庆。 3 阿里马云:现在很多假IoT、假区块链 马云说,我不是很懂技术,但我们很尊重技术。全球这两年有密集的类似的技术会议,行业聚在一起探讨思考是我们进步的关键。 这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远超想象,未来30年智能技术将深入到我们方方面面。“未来不是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天下,而是用好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公司。” 在新零售、新制造、以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等新领域的出现,都在为传统企业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 目前,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现在活得好的制造业比如美的、海尔、格力――“销售数字至少看起来很好”――都是善于利用电子商务的。 马云说,有人说没有制造业,电子商务什么都不是。“但是没有电子商务,这些人的股票将会非常难看,根本没有销售额!” 此外,马云还提到了他自己最看好的未来两大领域――IoT和区块链。这两项技术正在推动互联网的本身发生变化。 不过马云也说,“我认为今天IoT不是真正的IoT,只是智能硬件厂商找个方法让自己产品卖得更好。”同时区块链不是比特币,就像P2P不是互联网金融一样。 4 紫光/高通正面开撕!赵大炮再度开火 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今天来到现场,不过他没有透露太多信息,只是简单介绍了下高通在过去30年来的积累与发展,以及我们正面临着5G新时代的开启。 不过,在他之后上台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却在现场瞬间点燃了“战火”。熟悉赵伟国的人都知道,赵伟国以敢说而被称为业内“赵大炮”。 此前在智东西(紫光/高通正面开战!最受争议中美芯片合资案获批)一文中我们提到,去年5月大唐电信旗下的联芯科技、高通、建广资产、智路资本首次宣布合资设立瓴盛科技,聚焦中低端手机芯片。当时赵伟国已经在朋友圈言辞犀利地进行了抨击。 而今天在大会现场,“赵大炮”除了介绍紫光的进展之外,也同样提到了瓴盛科技。他说,紫光展讯是目前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销售商(前两个是高通、联发科)。 赵伟国说,高通本来主攻150美金手机市场,紫光主攻的是50-100美金市场,但现在高通成立瓴盛科技也来瞄准这个市场。“你们成立瓴盛,影响了收购恩智浦。我觉得跨国企业应该更有远大的视野,给中国企业一口饭吃。” 5 李德毅院士:自动驾驶现在就是烧钱!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今天上台的演讲,可谓是对自动驾驶行业破了一盆冷水。他先说,“现在自动驾驶很火,火到什么程度?简单来说就是烧钱!” 现在传统企业、新兴行业(顺丰、美团、京东等)、以及各类创业公司,即使知道自己已经面临红海了,都在往里砸钱。 不过,“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真能解决问题吗?我们要打上一个问号。” 由于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自主驾驶遇到的偶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全球自动驾驶车量产举步维艰。现在全球有千万台在路测的自动驾驶汽车,但是却没有一台真正能够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 因此,我们要分析自动化不能做什么。人和自动驾驶汽车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教和学的关系。未来的汽车应该是一种会学习的轮式机器人,能够通过边缘计算与“驾驶脑”、“驾驶超脑”的学习,让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 6 华为梁华:让机器更懂用户 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说,在过去200多年的发展里,提高人类生产效率的主要方式是依靠机器的出现。 不过,目前在企业客户服务方面,机器却没有帮上大忙。目前在客户服务方面还是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员工来执行。 举个例子,现在售后服务还是客户问题的接口,没有讲这个数据和企业的销售、运营、供应系统打通,不能及时给有效反馈,难以从根本上提升用户体验。 未来,我们需要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顾客全方位理解,做到更好的,这个能力已经超越了有经验的人或者是现有的机器能力。 我们需要让机器更智能,让它拥有人的语言分析、视觉处理、以及逻辑处理能力,让智能机器更好地服务于人,帮助企业打造以数据和智能驱动的应用。 此外,梁华还提到,华为坚持人工智能的关键是:基础研究突破+应用场景化。 7 结语:各省市开始AI争霸赛 在最近两年举办的各场人工智能相关的大会中,本次重庆智博会的嘉宾咖位算是非常高了,而且是真正少有的战火纷飞。在这个大会背后,我们可以看到重庆政府对于人工智能、对于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积极响应与推动。 其实,除了重庆之外,在过去几个月间我们也看到了各个省市对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积极响应,比如天津、上海、南京等等,仿佛展开了一场AI大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落地与下沉,它对于实体经济也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不同于上次OpenAI大败Dendi,这一次OpenAIFive首场以败北告终,似乎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游戏领域的统治能力仍有待于提升。详细 平博备用开户,我国产新型雷达芯片首次公开 专门适配反隐身算法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可可酱0214 来源:黑糖可可(CoolCocooo) 这张头图必须要专门发一下先。 是最近最喜欢的一个物件了。就这张小小的东西,我每天能拿出来看好多次。随意涂抹的浓墨重彩里透出爱心形状的天,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这两位人类史上最厉害的科学家和表演艺术家,共同站立着举着牌,上面写的是Love is The Answer。 这是一张真实的画,有一面墙那么高,上个周末我在SOHO一个画廊里找到的。艺术、科学、哲学、创造力,大概和美相关的一切元素都包含在里面。让我确切说我也不能完全说明白,但看到时心里的感受是特别震撼的。 最近睡前会看陈丹青的《局部》,里面有句话超感动,意思是看一幅画不需要懂得,需要的只是站在画前那几秒的惊喜。而惊喜是不需要道路的。(比如这幅梵高的画,我刚看到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名字。但知道,会有那么重要么?) 突然遇到的这个小惊喜于是有了这篇挺长的文。 创业、物理和艺术,在这里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创业 BAT是要变成J(京东)AT还是J(今日头条)AT,滴滴快滴合并前亿万级的放血补贴,QQ和360不惜折损用户的世纪大战,拼多多刚IPO就被各方势力群起剿杀…… 创业是一件看上去血淋淋的事,群雄逐鹿深坑遍地,创业者每天都行走在棋盘里,在楚河汉界搏斗厮杀。 是一件好像和美谈不上有什么关系的事。为什么我想放在第一个说? 就像每一个钢铁直男,心里都有侠义柔情的一面。创业史上有诗有酒有故事,小成小故事,那些集大成者的商业案例,在资本纵横同时一定同时碰撞着满满人性的东西。 有最初对这个世界某个不好之处的抗拒,过程中想达成更好状态的动力,的和终极意义上的对大美境界的追求。 这样讲好像虚了点儿。先说说在硅谷呆了4年,我被那儿的地气带着顺道研究了20年科技创业断代史。很多人的创业,最早都是始于创始人一行“像诗或者风一样的代码”。 中国的第一代创业家们如马化腾、雷军、李彦宏、陈天桥,然后是王小川、张一鸣,再到最近登陆美交所争议不断的拼多多创始人,他们都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 美国的一个研究表明,少数的、顶尖的、赚到大钱的程序员,创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优秀的软件。可以说,最顶尖的5%程序员写出了全世界99%的好软件。 代码界是有鄙视链的,比如Google和Facebook的人就相互存在代码鄙视。 在Google,上传的代码需要经过三个人的审核,成为大家都觉得不错的样子。而在Facebook这样一个HACK精神极强的地方,追求move fast(要跑的快),是凡能跑通的代码都立刻上传。 我认识有一个哥们,单纯因为对代码结构和美感的追求,从fb跳槽去了google,他实在克制不住自己不想看同事代码的心情。去了Google后虽然没觉得周围人写的就多好,但他发现有个好处是,就算是离职同事留下的代码也统统能一眼看明白。 还有不少在google干了一年就浑身不舒服跳去了Facebook的人,他们觉得Google养老性质严重,想快速搞点儿产品做点事出来,有“big impact”。 Google和Facebook,对诗和风的追求,这一周期中回国加入创业潮中的人起码具备其中一个特质。来自前者的更多一开始就成为创业者本身,后者更多先是一个厉害的或者有时效性战略性项目的带头或者执行人,然后再创业。 上面说的只是程序员出身创业者类型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更加适用于这本断代史上的第一二波创业者,也就是技术创业者。 并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是程序员出身,在创投领域涌入大量资金和人才后,任何行业的人只要会“找人找钱找方向”,都可以有玩转科技创业的可能。 前提是要有非常漂亮的营收数据,或者讲出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我知道硅谷有一家创业公司,甚至刚开始时称不上公司。那是一个视频团队,跨境创业潮火热时候给中美两地相互拓展中的创业者拍宣传片提供送水业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金流生意,赶在风口上很快有了不错的营收。 基于此引入投资人时,他们先说出了一个一句话的故事:我们要做硅谷范儿的一条!获得了千万级天使投资。 然后有了一个新的故事版本:通过视频作为切入口,给出海的科技公司提供全套出海品牌服务,做轮渡和水手。包括之后的品牌、制造、销售、市场,等等。“一个中国公司出海的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最近他们融到了Pre-A。虽然我不知道这样一个现金流如此之好也不太需要进行扩张的公司还要拿这笔并不大的融资是做什么用,但要承认这是科技创业中一个典型的story teller。 对创业者来说,一个很美的故事,就是一场筑梦。梦很美,然后便实现了。 来看更偏传统的那些行业。我和被爱马仕收购的中国原创品牌‘上下’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蒋琼耳聊过(《Dream是一个很大的事,不是Project》),“每一个产品推出去,必须同时讲一个和美有关的故事”,蒋琼耳说。 来自四川某偏僻乡村的最细的那种竹子,闻香室里最纯的那缕香,都有一个自己的小故事。他们有出处,有来路,也有前方。(上下在上海淮海中路的体验店,在夜幕里本身就是缄默又欲言的故事) 13年时候我就超级喜欢的那时候还是创业公司的野兽派,起家于140字的微博,是更厉害的故事缔造者,是我觉得简直可以写进教科书的那种。 “像野兽一样生活,像野兽一样爱”的画面感。以及镇店之作《莫奈花园》的故事。(莫奈《睡莲》的一部分,虽然莫奈其实是印象派画家) 据说是有个顾客要送花给一位重要的女士,想体现出莫奈《睡莲》的意思。老板娘为这个去了日本美术馆,找了150种植物挑选出构成莫奈睡莲气质的花束。这150种植物建成了之后野兽派的莫奈花园。 2017年的情人节主题:小皮箱。我愿拎只小皮箱,上天下海跟你去任何地方,亲爱的你跟我走吧。2018年的七夕节:小王子。如果你喜欢一朵长在某颗星星上的花,那夜里看天空就会很温馨,所有的星星都好像开着的花。 有一朵花,她驯服了我。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你看,编程、商业和故事放在一起,多动人。 我们对一个创业公司的期待,来自这个公司的期权,依据的是近似于“市梦值”的公司估值。 诗和风,轮渡和水手,玫瑰和小王子,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极客精神,或者是传统的产业,甚至于小买卖,真正能抛开理性框架打动资本和人心的,都是盛大的盛开着的和美相关的盛典。 艺术家 我在硅谷时去的第一场和创业相关的晚饭,是一个数学专业毕业的创业者组的局,他定义自己是艺术家。创业三年他创立的公司被国内一家巨头以两亿的价格全资收购。 他最开始对投资人说的是想做新一代操作系统,方式是基于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产品雏形刚出来,在录取率低于0.3%的全世界最好孵化器Y Combinator W15那次,这个项目成了唯一的中国大陆团队。 在这里先要说到这个传奇孵化器YC的创始人,硅谷传奇投资人Paul Graham写过的一本书。我看了三遍,书名是《黑客和画家》。黑客,他定义是“有艺术家特质的程序员”。 Paul说,让黑客懂得计算理论和让画家懂得颜料的成分差不多,其实电脑上的模型没那么复杂,即使是解决复杂问题也有很多方案。 就像是建大桥一样,你不用每座桥都去重新设计,只需要在可能的方案中选一个适当的,再具体情况具体修改就好了。 看,其实数学物理、编程和画画包括讲故事,都很像啊。 那个创始人在念书时黑进过大学教务系统把数据抓下来做成一个时间匹配的社交应用过,也在创业项目的产品发布会上选出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枪 杀》和蒙德里安的《红、蓝、黄构图》展在门口。 他快速做的第一版产品界面是极简的,UI极其简单,这样: 这样一个看上去简单甚至简陋似乎很不走心的App,上线30个小时在app store音乐类免费排行榜冲进前50名,上线60小时进入前20名,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有了300万用户。 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财富榜单时他对摄影师说:“像拍疯子一样地拍我吧。” 其实复盘这个创业项目,我到现在都没看出其中有多么牛的技术水平。与其说他们在做如他们最开始所说的使命吊炸天并且需要强技术实力支撑的公司,或者实现了一次计划中的聪明的资本运作, 不如说――这是一次美学和人性在资本上的胜利。 最极致的例子是乔布斯。 乔老爷子本人艺术家的高度自我和激情气质,产品中科技和人文的混搭,禅意、艺术在理念中的高度融合,都是苹果横空出世成为现象级产品(作品)最基础的配置。 苹果是普世性高级审美设计和颠覆性产品功能这两者的一场化学实验,自然而然成功。 乔布斯请过后现代主义戏剧制作人来筹划他的发布会,苹果公司的商标、宣传广告、外观设计都是由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师来完成的,他本人也参与到了设计的全过程中。 当年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对产品线进行了评估,发现太多太杂,尤其不能忍同一种产品为了销售的需求设计了许多不同型号。他砍掉了几乎绝对大数,只留下了四种。 他醉心于冥想与禅修,这种对极简的追求关乎的是哲学基础上的美学。极简主义审美观贯穿在了苹果的每一个产品中。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乔布斯在里德大学修学过书法。2005年,他对斯坦福的毕业生说: “我学习了衬线字体(serif)和5无衬线字体(san serif),我还学了调整不同字母组合间的间距。10年后,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时,书法的一切都在我脑子里涌出来。” Mac,是第一台受到优美排版风格影响的电脑。 但所有人后来都发现了,乔布斯的去世带走了苹果的高级审美。 我自己就是在他走后渐渐失去了对苹果的兴趣,同时一直觉得当年的iphone 4s是经典中的经典。一本生后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更多人知道了他对世界的态度、对艺术的追求、对美近乎极端的执着。 他在世时从绝境中挽救出来的皮克斯影业,创作出了更多有趣的充满科技色彩的好的影视作品。 在我心里,有两种人真正能称得上好的创业者: 一种是像画家一样去激情地创造产品,技术不技术的无所谓,用户觉得好用才行;另一种人是脚踏大地的技术问题解决者,让不可能变得可能,让困难变得简单。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产品,任何一个颠覆性的学术研究,本质上都是美的产物。要么是形,要么是精神气质,要么是受众的使用感受。 突然想起来,乔布斯生前几乎99%的公开场合都在穿的黑T恤是同样融合了极简审美和禅意设计的三宅一生专门为他打造的。 三宅一生有一个著名的设计设想是:用一块布,做出让所有人都能穿的衣服。 为此他们探寻了日本将近失传的织染艺术,做出了“一块布成衣”,A-POC(a piece of cloth)。这是折叠衣物的前身,布料通过计算机精算编程编制,边缘绝对不会脱线,穿的人可以随意裁剪。(三宅一生的广告片,完全酷到没朋友) 这是不是和苹果极简一体化的操作系统理念很像? 科技和艺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你看多美好啊。 物理 其实,谁又不喜欢美的东西呢?物理学研究的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础,物理学家对美的追求更偏执! 目前物理学领域最基本理论――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很多方面都是很美的。 超对称、多重宇宙和大统一理论都是和美学上的标准对应的产物,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追求更美的假设一直是既定的共识。研究一下物理学术史,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约40年,无数的科学家集中投身在这几个领域。 回到早期,其实界定一个人是物理学家还是数学家,是特别难的。 当物理学家发现了弦论所需要的空间中的另外六个纬度(卡拉比-丘流形),数学家开始研究这些空间结构,他们共同发现了卡拉比-丘流形具有对成型。这种性质的研究在数学中繁荣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然后推动了无数新的研究分支。 物理和数学两者暧昧又共性共情的关系推动了科学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想说的是这一周期中流行起来的风口上的AI,引入了深度学习模型,但其实并没有太大实质的进展。 深度学习,很多行内人认为不是一项完美的技术。有类似西雅图的艾仑人工智能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其他一些研究小组、初创公司和计算机科学家,正在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解决深度学习本身存在的问题。 我问过一个科学家为什么深度学习这个技术不完美,他说的特别直接: “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目前就跟炼丹术一样啊,或者你可以认为是中医。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不简洁也不抽象。我们把数据扔进去,等着一个可能是预想中的或者完全随机的结果跑出来。” 不符合美的任何一个定义。 大概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发展的这么慢,大概每15年就要重新被提起一次,然后又要等一个漫长的周期出现一些小的新突破。 但一定会不断有突破,如果后来的人觉得之前的科学研究或者既有理论不够美,就一定会想做出更好的。乔布斯有一天也会被鄙视,就像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西南联大的操场上说爱因斯坦已经老糊涂了一样。 怎么定义这种美呢?物理学界给出了这三个精准的词:简单、自然和优雅。 所以如果物理学家觉得某些理论还不够简单,他们会试着把它们简化。比如通过把几个力统一起来,或者假设能把粒子组合成有序集合的新的对称性。 第二个标准是自然。自然是一种试图摆脱人为因素的尝试,它要求理论不应该用看起来是人工选择的假设。这个标准最常被用于没有单位的常数值,例如基本粒子质量的比值。自然要求中这样的数字应该接近1,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话,理论上就需要解释为什么不是。 然后就是优雅了,这是美的第三个也是最难捉摸的方面。它通常被描述为简单与惊喜的结合,两者结合在一起,揭示新的联系。我们在“啊哈效应”(Aha effect)中找到了很多优雅之处,那是顿悟时刻的灵光乍现。 物理学家目前认为,根据这三个标准,如果一种理论是美丽的,那么它就很有希望。 瑞士摄影师Fabian Oefner就把物理学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最受欢迎的作品《黑洞》(Black Hole)表现了油漆在向心力作用的瞬间呈现出的绚丽色彩。他在钻头上连接了一个传感器,向摄影机发送指令。 拍摄前,他先把颜料涂抹在一根铁杆之上,另一端使用电钻驱动。在电钻启动的瞬间,颜料随之转动迸发出来,这时他便利用每秒1/40000的高速摄影机捕捉瞬间的色彩。 这种不仅抽象而且是直观的美大大激励了物理学家!事实上他们也忘了在求证中其实遇到了很多挫折。比如他们作出例如质子会衰变的预测,比如他们认为应该能够探测到暗物质粒子,轴子或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这些(WIMPs)。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理论变得越来越简单,它往极端推演去是会变得无法预测,因为这个理论不再包含能进行计算的足够信息(还是大数据和AI的关系啊~),这就产生了关于美的悖论。 基于以上得到的假想就是现在理论家所说的“多重宇宙”――一个拥有不同自然法则的无限宇宙集合。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个结论更接近真相。 但简单看一下科学史可以知道,作为理论发展的指导,其实对美的论证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记录,许多关于美的假设是错误的。也有其他一些曾被认为很丑的理论,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当开普勒提出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而非圆形时,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都认为,这理论简直丑到不可能是真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Maxwell)曾对自己关于电场和磁场的理论持犹疑态度,因为在他那个时代,美的标准是齿轮和螺栓;狄拉克(Paul Dirac)曾斥责麦克斯韦理论后来的版本很丑,因为它需要复杂的数学技巧来消除无穷大。 尽管其实很多导致猜想和论证不断冲突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美学层面,还因为现有数学上的矛盾,但走向和论证美始终是许多物理学家强烈的个人意愿。结果似乎总体不错。 因为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学存在矛盾,爱因斯坦抛弃了绝对时间的概念,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接着,他又解决了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引力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广义相对论。 狄拉克后来消除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分歧,这带来了量子场论的发展,我们到现在还在粒子物理学中使用量子场论。 希格斯玻色子的诞生也是出于对逻辑一致性的需求。2012年,在LHC上发现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确保标准模型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希格斯粒子,粒子物理学家会得出概率大于1的计算结果,这是个数学谬论,没法用来描述现实。 当然,数学没有告诉我们它一定是希格斯玻色子,它可能是别的东西。但在LHC建成之前,我们就知道一定会有新的事物出现。这种推理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的。 粒子物理学家利用超对称性来弥补这一能感知到的缺陷,想让理论变得更加完美。于是,预测LHC应该能观测到超对称粒子,不过是基于主观希望而非合理的逻辑。其实超对称粒子至今也没有被发现。 事实上,不具备超对称的理论在数学上其实也没啥过错,不被物理学家重视只是因为它不够优美。在讨论世界是否需要建造下一个更大的粒子对撞机或另一个暗物质探测器之前,物理学家必须现在就重新思考他们的方法。 但物理学家他们好像根本不在乎,虽然遇到这么多麻烦,但在可以往前的每一步里,他们都很努力去试着和美更靠近一点。 像是种类似信仰的东西。 什么是所谓的高级审美? 于是我们知道了,美,在各个领域都是通用的。 数学家的公式、作家的文章、建筑师的设想、厨师的烹饪、艺术家本身的创作,其实各行各业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他们是在从事美业的艺术家。 美本身是非常主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可是要严肃对待的时候有没有一种相对的标准去判断是丑是美还是更美呢?其实是有的。放到客观层面里,审美在一些地方有一些定义高和下的方法。 比如把一个画家的第一幅画和二十年后的画放在一起对比,就能感觉到差异。如果你看到一个原来觉得很赞的东西,能够承认确实有比这个更高级的设计和构造,那么你的品味就已经有了变化。 一旦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艺术本身的高下在许多学科中都是有一些共同规则的。(百年时尚Icon,黑白Coco Chanel) 回到《黑客和画家》,Paul在书中总结了14条标准,有7条是特别到位的,就总结在这里啦: 1、好的艺术都是简单的设计。 在数学中最简短的证明往往它就是最好的证明,最简单的公式它往往也是最漂亮的公式(和物理那个段落一样~)。比如你看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简单的一个公式就解释清楚了能量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特别难,一般来说刚开始的新手都喜欢复杂的东西。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这个新手喜欢用长句,一句话加很多的形容词和定语,完全根本不像他平时说话时候的样子,为什么呢?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文采。 再比如说刚刚入行的理发师,往往喜欢把头发弄的杀马特造型,五颜六色的,为啥?他想要表现的是我就是干这一行的。再往潜意识去探索,他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是新手。 2、好的艺术往往永不过时。 以永不过时这个目标来设计产品就可以避开潮流的影响,那句Fasion gone, Style remains。 这个也很难做到,因为任何东西都会过时,但这至少是一个可以靠近的目标。怎么样检验一个作品会不会很容易过时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测试一下它对上几代的人有没有吸引力,比如说爷爷奶奶,如果他们和你一样觉得一个东西很好看,那有可能这对两千年后的人也会具有吸引力。(私心拿出了最喜欢的Celine,线条简洁皮质流畅,五金全是质感) 3、好的艺术设计都是具有启发性的。 《红楼梦》是一部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的作品,它不仅仅是讲一个好的故事那么简单,还不断通过埋伏笔,设计线索让人去猜。 《红楼梦》80章以后的内容丢失,我一直默默认为这是一个刻意设计的事儿,因为这应该是所有喜欢《红楼梦》的人一个心结呀!我自己就是。我听过有人说愿意拿所有财产来换《红楼梦》丢失的情节。 所以,如果《红楼梦》是全的,很可能它就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对于读者也没有那么多的想象和启发空间了。 4、好的艺术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有趣。 这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但是很多好的艺术作品看起来都特有趣。为啥有趣这么重要呢?因为幽默感就是强壮和自信的表现,艺术其实是需要艺术家本人在创作中自我非常强大的。 我只能想到一个差不多的但不那么贴切的例子,比如一个男生练了好久做了一个后空翻,然后跟自己喜欢的女孩说自己就像猴儿一样。这个瞬间,这个帅气的姿势和轻飘飘自嘲的态度,简直迷人是吧。 有趣之所以出彩,是因为它是以一种解构的姿态看周围一切的,往往就容易很高级。 第五条,好的艺术都是要经过艰苦创作的。 这也是Paul本人一直奉行的一条艺术创作规则,就是在面临艺术创作选择的时候,挑难的那一件事情干其实往往容易。但如果看上去容易那其实背后要付出很大很大的努力。但看着容易的,才是更接近美的。 在绘画中,肖像画通常有很高的地位,比如说蒙娜丽莎,梵高的自画像。这不是因为肖像画最常见,而是我们天生就非常善于观察别人的表情,所以肖像画的画家就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达到我们对美的标准。 从事艺术如果你觉得很轻松,那用作者的话说你很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 第六条,好艺术是一种再加工。 比如来自生活,或者来自情感,然后在第一次表达的基础上经过很多的雕琢。其实这条规则是所有做原创工作者都知道的一条铁律,大多数好的文章都是好几遍甚至几十次修改出来的,好的雕塑它也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神来之笔不在这个普遍规律范畴内。比如李白酒后作诗那个不算哈哈哈哈那时候他并不是真实的自己,一些创作时的“上帝之手”占据顶级艺术作品的比例是极小极小的。 如果在创作的一开始就用完美主义的想象,其实是艺术工作者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不管是写文章、写代码、画画,开始的时候都有草稿,这是一个出发的地方,是一个完美作品的开头。 第七条,好的艺术其实是能够复刻的。 最伟大的大师都会达到一种极其自我的境界,他们的目标就是找到终极的正确答案,所以只要为了做出好的产品,遇到了好的创意就拿过来直接用,并不担心自己会失去原创性。 乔布斯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到位,他的名言是,对于抄袭优秀作品,苹果从来都是很不客气的。这些规则在任何领域都普遍适用。乔布斯和毕加索的创作都说明了,好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窃取。 实际上通常一个伟大的艺术设计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修正艺术家眼中很丑的东西。它本质其就是一个品位更高的人,在看到一个东西之后心里冒出了一个声音,就是这个东西太差了,他可以做得更好,然后就动手去做或者是让别人去改。 一个人的品位决定了他能不能发现丑,比如学术理论的不简洁不自洽,产品的不好看不好用。发现丑的能力往往也决定了能不能靠近真理或者商机,如果发现者本身同时具有实现自己对于美感愿望的能力,这个时候一个更好的东西就会出现。 一个审美水平高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普遍很高,他们于是也能创造出符合普遍规律的美的东西。 于是物理或者数学家能推论出更简单自然优雅的公式,作词和作曲家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一个创业者也能抓住人性的本质同时获得财富。 看过一个貌似是心理测试的问题,问说比尔盖茨和毕加索你觉得谁更伟大。不喜欢这种二元对立,我更想回答的是小时候印象非常深的一句话: 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开行走,最后在美学的山顶相遇。 我想问的是,现在,你愿意和我一起关于美这个很大的命题,做一些小小实验么?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硅谷Garnett 来源:黑糖可可(CoolCocooo) 可可的话: 纽约的早八点,也就是加州夜里五点,我在硅谷那的投资人朋友Garnett终于发来了这篇word文档。 编年史的笔法,宏伟的叙事,里面的大学路165号和所有机构以及名词,都是我在硅谷的四年里再熟悉不过的。 从历史角度和全行业角度,他一点点从侧面诠释了硅谷孵化器入华的思考、竞争、转型、和规划。文里有中美贸易战的金戈铁马;有经济硬着陆的严冬开端;有新老玩家的逐鹿江湖,以及很多中美创投圈不得不说的故事。 如果去梳理孵化器行业的生态环境,每3-5年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05、06年YC和Plug and Play成立;10年500 Startups、WeWork、Rocket Space在金融危机后崛起;15年随着中国“双创”引发海外孵化器入华的爆发。2018年,就在最近陆奇携硅谷最牛孵化器YC入华,业界期待一个新周期的到来。 Garnett说,谨以此文,纪念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端。 你也发现啦,可可的这个个人号上总是很长很走心的文。第一次发朋友的东西,也希望你能够喜欢。来看Garnett这篇,《硅谷孵化器的中国江湖》。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998年的一个夏天,被后人称为硅谷之父的Ron Conway走出Palo Alto市大学路165号大门时,他可能不会想到这个地方会被好友Paul Graham称为“The Lucky Play将成为硅谷孵化器的标杆,而当时寂寂无闻的中国市场也将开启硅谷孵化器的另一个大航海时代。Google早期团队在大学路165号办公室 自2010年中国双创兴起以至爆发以来,硅谷一线孵化器先后瞄准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利好,地利是指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二十年积累的生产能力,人和则是中国前赴后继的创业者们,以及不断成熟的创投生态系统。 于是,就有了2013年500 Startups设立大中华区办公室,成为第一个进军中国市场的一线孵化器; 有了2016年Plug and Play入驻中关村智造大街,并在三年之内设立8个地区办公室和8个垂直行业;有了2016年海航集团向Rocket Space投资3.36亿美金,开启一系列本土化和全球化布局;还是2016年,孵化器中不是来自硅谷、但估值最高的Wework宣布进军中国,并在之后引发了优客工场收购洪泰创新空间,优客工场与WeDo和无界空间合并;Wework并购裸心社等一系列共享空间行业震荡。 以及,2018年8月14日晚,YC任命前百度COO陆奇为YC中国CEO,硅谷最负盛名的孵化器和“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出席在中国创投市场的时间或许晚了点,但并没有缺席。 而海外孵化器在中国新时代,也即将到来。 硅谷:几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说来,硅谷孵化器的故事很多都与大学路165号相关。 首先是大学路165号财产拥有者Rahim Amidi 和Saeed Startups创始人)等人。收获颇丰的他们于2006年买下位于Sunnyvale的飞利浦研发中心,成立Plug and Play,正式开始了孵化器+投资的业务。Palo Alto大学路165号,很多孵化器的故事在此起源 在Plug and Play成立前一年,旨在挖掘“耐力、贫穷、无牵无挂、同僚和无知”的年轻创始人潜力的YC在波士顿成立,创始人是曾在1998年将创业项目5000万美金卖给雅虎的Paul Graham。据纽约客的报道,“当时入选的八家年轻创始团队,得到的是每个创始人人均 6000 美元的资金,Graham 的建议和亲自下厨的家常炖鸡,以及在那个夏季结束时可以向他的富裕朋友们做十五分钟演讲的承诺。” McClure曾在2001至2004年担任Paypal的市场总监,亦曾为Peter Thiel管理其久负盛名的 Founder’s Fund。2010年,Dave McClure租下位于山景城的办公室,以投资500家初创公司为目标,每年三次为全球创业公司在硅谷进行3-4个月的“孵化训练”,同时提供1万-25万美元的投资,依据公司估值不同获得创业团队5%的股份。500 Startups是布局中国最早的硅谷一线孵化器 同样在金融危机后成立的孵化器还有2010年成立的WeWork和 2011年成立的Rocket Space,前者成立一个月便实现盈利,2015年7月估值达到100亿美元。后者则由Duncan Logan在旧金山创办,致力于为科技类初创公司提供早期的办公场地、创业咨询以及其他活动服务。 知名记者Tad Friend在他对孵化器的思考中写道,“自 2005 年 YC 建立以来,各个地方的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帮助创业公司从一行代码发展成为一家真正的公司,以换取 5% 到 7% 的创业股权。孵化器们通常提供 1.5-10 万美金、集中于三个月时间的咨询服务、介绍各种导师资源,以及在最后设立一个 Demo Day(演示日),投资人们会在这一天集体验收成果。 2012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几乎一半的北美孵化器都不能孵化出哪怕一家获得风投资金的创业公司。” 但必须承认的是,当硅谷的玩家开始瞄准中国市场的时候,他们各自均已在业内声名显赫,各有千秋。 首当其冲的500 Startups在其成立三年后(2013年)就吹响了进军中国的号角,成为硅谷布局中国最早的孵化器。而2016年入华的孵化器中,Plug and Play坐拥戴姆勒、宝洁、联合利华、松下、飞利浦、博世等大企业资源,开发出了企业付费咨询+投资的生态模式,将企业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合称孵化器3.0;Rocket Space 在整个旧金山市区声名远播,仅用四年就构建了自己的创业社群。对接了Uber、Spotify、Zomato、Leap Motion、Kabam等明星项目。除此之外,来自纽约的WeWork携4.3亿美金融资入华,携手老牌资本联想控股和弘毅资本,继续贯彻其“空间即服务”(space as a service)的全球化布局。 硅谷厉兵秣马,中国拭目以待。 中国:一个注定要适应的市场 在未来的中国创业史上,2015年的地位举足轻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5年达到高潮 然而中国市场的火热却映衬了美国孵化器的水土不服。据36kr在2015年的报道说,“整个2015年,成立五年、全球投资超过1400家创新公司的美国著名加速器500 Startups,在中国大陆只投了一个项目。” 据时任500 Startups 大中华区CEO马睿对36kr总结,一方面2015年A股市场如火如荼、新三板被寄予厚望、中概股私有化大潮轰轰烈烈,中国创业者如今已开始思考美元基金的核心意义。 另一方面,对500 Startups而言,放在整个全球投资组合里比较,中国的创业公司实在是太贵了。马睿在报道中说,“一般孵化器给的项目我会先看描述,有意思的打开PPT看,但基本上估值都是八千万、一亿的。如果不是几千万的,都不是在一线城市。” 传统硅谷孵化器的投资额度,在几万到几十万美金之间,可能都不足以支撑一个中国Pre A轮项目百分之一的份额。 500 Startups不是唯一一个努力适应中美差异的孵化器。 Plug and Play大中华区总裁徐洁平总结,“我们在中国犯了很多错误,其中很大的一点就是忽略了中美的差异。两国创投市场的共性是很强的,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创业者社区、不断丰富的创投生态圈等等。 但是,Plug and Play刚到中国的时候,以早期投资为突破口,像硅谷一样关注中国大学生创业和早期科技项目。这是典型的硅谷模式。 仔细思考,在中国真的可以像硅谷一样进行早期科技投资吗?尚在中国大学学生真的可以像美国高校里出来的创业者一样成熟吗?中国真的有像硅谷一样的科技聚集地吗?” 现在看来依然还都是问号。 徐洁平反思,硅谷孵化器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二个问题,是忽略了对自身创投生态系统的构建。在硅谷,Plug and Play有着引以为傲的孵化+投资+企业创新的生态,不论是十余个行业加速器中每年两期、每期加速营和企业合作伙伴共同筛选的20余个具有应用场景的项目,还是Plug and Play在硅谷每年完成的100多家投资,抑或200多家企业付费会员生态网络,都足以让其在整个硅谷创投生态举足轻重,不容小视。 然而面对中国市场与众不同的国情,整个生态系统都发生了迟滞。 2016年,WeWork首次进入亚洲即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办公地点,以彰显进军中国的决心。两年多后的2018年年初,WeWork中国依然只有北京和上海的十几个办公地点。根据环球网的报道,“2018年4月, WeWork斥资4亿美元并购中国另一家联合办公品牌裸心社。合并后, 中国WeWork的办公地点提高到了40,会员数量提升到20000。 但裸心社也只在北京、上海两座城市发展,中国WeWork的城市覆盖量还是两个(不含香港)。” 这与软银中国、联想控股背书、中国50亿美元的估值形成了鲜明对比。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与硅谷孵化器水土不服相对应的,是中国竞争对手的反应速度。 据报道,承载着“双创”的政策利好和36kr强大媒体资源的氪空间仅在2018年第一季度新签物业面积就达到15万平方米,氪空间创始人刘成城曾对媒体表示,目前氪空间每个月新拓展的面积5万平方米,这一数字比中国WeWork在2017年全年新增的面积都多。 而WeWork另一个本土竞争对手优客工场的速度,仅用下文的三行文字就可以体验: 2018年1月3日,优客工场完成对洪泰创新空间全资并购。 2018年3月9日,优客工场完成对无界空间的并购。 2018年3月26日, 优客工场和wedo联合创业社联合发布消息称, 双方即将完成合并。 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曹仰峰将中国本土孵化器的优势总结为三点:对本土市场的洞察力和顾客需求的把握;背靠母国市场的企业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及相对灵活的长期激励机制。 无独有偶,除了本土孵化器的破釜沉舟,企业孵化器的活跃也让整个行业更加热闹。 微软加速器在中国创业者圈子中口碑颇优,其低至1.5%的的录取率和优厚的办公资源、不向入选企业收取费用和股权的风格直接彰显了微软的财大气粗和布局云计算的雄心壮志。仅观察2016年初的微软加速器第 7 期名单,就可以发现其中不乏禾赛科技、GrowingIO、助理 “来也”、Ping++、乐驾科技等优秀企业。微软加速器在中国颇具盛名 同样,人工智能标杆企业百度也开放了一系列技术,打造AI加速器这一自由生态。百度 AI 技术生态部总经理喻友平在Launch Day表示,“百度开放了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人脸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数据智能等,几乎涵盖目前已知人工智能的所有技术领域。我们提供的不仅是 API 接口,而是综合的、解决场景化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让开发者、合作伙伴快速加入。” 同样以“赋能”为核心,百度选择的是开放AI技术,腾讯选择的是教育。疑为对标湖畔大学的青藤创业营由腾讯和长江商学院合作。据投资潮报道,青腾创业营自2015年7月创立,走出9家独角兽企业,9家公司上市或挂牌新三板,35家公司估值超过10亿元,项目总估值从约760亿元飙升至约1700多亿元,其中10家公司还获得了腾讯投资。 此外,依托企业资源的还有万向新链加速器、洪泰智造工场 腾讯云创业加速营、普华永道张江数字医疗健康加速营、基于ARM的安创成长营、万达创新加速器、戴姆勒的Startup Autobahn、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更何况还有各个高校、地市政府、传统企业、民间资本运作的孵化器…… 一时间,中国市场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好不热闹。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硅谷孵化器纷纷进行了新一轮布局。 在中国动静最大的是估值仅次于Airbnb和Uber的WeWork。2017年8月,WeWork获得软银44亿美元的融资,估值高达200亿美元。大中华区总经理艾铁成表示WeWork每年指数增长的诉求让他发现公司真正缺的不是租房和会员,而是怎么快速地满足这些诉求。WeWork的长租约模式(至少15年,国外20-30年)也可以让WeWork在共享空间的谈判中取得更多筹码。 为了进一步布局中国, 2018年7月27日,独立拆分的WeWork中国宣布获由挚信资本、淡马锡控股、软银集团及弘毅投资领投的共计5亿美元B轮融资。 其中,WeWork从地产模式向企业服务的转型功不可没。如孙正义所说,“WeWork 利用最新科技和自己的数据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工作的方式,成为一家服务于商业地产、提供企业办公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 微软、通用电气、戴尔、黑石、阿里巴巴、滴滴、汇丰银行、ofo 等中国企业都先后成为 WeWork 的客户。WeWork中国上海办公室 受到冲击亦大亦小的,是被海航投资的Rocket Space。这个对创业项目只收取租金、不要求占股的孵化器几乎从不举办项目路演,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企业资源在旧金山的价位比很多同行要贵得多,在湾区对创业者和合作伙伴搭建关系的资源对接也做得有声有色。 2017年12月,Rocket Space (中国)CMO周立玮表示,公司在国内的目标“第一帮助海航在全球找到与其业务相关的技术和创新。第二如果找到后必须作出投资或者并购,最后引导并购或者投资的团队来到海口发展他们的业务。” 到了2018年上半年,海航母公司出售多处资产,开始了其瘦身去杠杆化的艰难旅程。对中国市场浅尝辄止的Rocket Space 官网上的中国科技营依然处于未开放状态。 Plug and Play的选择是深入贴近中国市场、打造生态、以及重视现金流。 截止到2018年7月下旬,Plug and Play中国已开设了9个行业领域。包括零售、移动出行、旅行科技、地产科技、供应链、物联网、大健康、金融科技、和保险科技。让跨领域的创新成为可能:医药企业可能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持,零售行业可能也需要引入区块链金融技术,这些技术和应用场景都可以在Plug and Play的垂直领域中灵活转换。Plug and Play 大中华区总裁徐洁平说,“2018年,我们一方面要做的更国际化,另一方面做的更接地气。二者结合,发挥跨境和企业资源的优势。” 更国际化的战略是指Plug and Play目前覆盖10多个国家和27个办公室,以进一步贴近大企业诉求和完成跨境项目收集,而除了已有的德国、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办公室之外,在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地的布局已经开始。另一方面,Plug and Play的更接地气体现在贴近中国企业和政府诉求中,除开云集团、强生、飞利浦、Visa中国等知名外企之外,京东、龙湖、软通动力、万达、上海汽车城等本土巨头也都是其付费会员。 而企业成为Plug and Play会员的核心目的,是公司海外扩张的诉求和引入全球技术的野心,这个诉求一直存在,且越来越旺盛。 徐洁平说,“Plug and Play是很硅谷的风格:我们埋头做事,往往忽略了本身品牌形象的传播和创投社群的打造,更忽略了整个创投生态的建设。现在市场上依然还有人认为我们仅仅是一个早期投资机构,或者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其实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囊括产业生态链各个环节的生态系统。” 秉承打造生态的理念,Plug and Play在国加紧投资业务,目前在中国投资项目已过两百。本土化和国际化是Plug and Play在中国的两个主题 而一度将中国落地重心放回硅谷投资的500 Startups, 也在2017年2月宣布由前海豚浏览器海外市场副总裁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地360纽约租房广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