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公司存四大死结怎么打 图解 谁是4A模式掘墓者

世界三大传播集团及4A广告公司汇总
世界三大传播集团:宏盟、IPG、WPP。想想正是这三大集团掌控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广告业务,世界上主要的4A广告公司几乎都在这三大集团旗下。
宏盟集团(Omnicom Group
Inc.)(纽约证交所+代码:OMC)是全球广告、营销和公司传播领域的领导者。宏盟集团(Omnicom Group
Inc.)通过其全球网络和下属的众多专业公司在100多个国家为超过5000家客户提供广告、战略媒体规划和购买、直销、促销、公共关系和其它专业传播咨询服务。2005年,宏盟集团(Omnicom
Inc.)全球收入比2004年同比增长7.5%,达到104.81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6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宏盟集团(Omnicom
Inc.)旗下的BBDO,DDB和TBWA位列全球十大广告公司,Omnicom还拥有美国本土众多表现稳健的广告公司。在宏盟集团(Omnicom
Group Inc.)媒体集团中还包括全球最大媒体专业服务公司之一的OMD和去年刚刚宣布在亚太地区全面扩展的PHD。
IPG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阿尔佛雷德W.埃里克森广告公司的创办,哈里森
麦肯于1911年创办了H.K.麦肯广告公司;而后在1930年,两家公司合并成麦肯-埃里克森广告公司。1960年,在麦肯环球广告的基础上成立了控股集团Interpublic
Inc.(简称IPG,互众集团),当时其旗下主要有两家竞争性的广告公司:麦肯环球和Marschalk
& Pratt。而后,IPG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好斗的并购,最终在1971年成为上市公司。
目前IPG主要包括麦肯环球集团、DraftFCB集团和Lowe环球广告三大创意网络以及包括优势麦肯和极致媒体的两大媒介代理网络,万博宣伟和高诚公关在内的公关网络等等一系列市场行销传播公司。
WPP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播集团之一,总部位于英国伦敦。WPP
集团拥有 60
多个子公司,包括:智威汤逊,奥美广告,扬雅,United,精信集团,Hill&Knowlton,
奥美公关,博雅公关,Millward Brow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群邑媒介集团(GroupM)和
Enterprize IG 等。
目前WPP集团在全球已经拥有84000名雇员,数千家国际和本地客户,2005年年营业收入近百亿美圆。1985年,前萨奇广告集团(Saatchi
& Saatchi PLC)财务长Martin
Sorrell买入WPP之壳,在20年间连续出手,买入广告行业具有声望的JWT,Ogilvy &
Mather, ,Y&R,Tempus Group ,Cordiant和Grey
Group,终成大业。
主要4A广告公司简介
奥美全球(Ogilvy & Mather
)于1948年由“现代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在纽约始创。在中国、韩国和越南市场,奥美是第一家成立分支机构的外资广告代理商,并拥有亚太区最大的关系行销集团。过去50年来,奥美帮助许多跨国企业建立了品牌,如美国运通、西尔斯(Sears)、福特、壳牌、芭比、旁氏、多芬(Dove)、麦斯威尔、IBM、摩托罗拉、联合利华和柯达等。1991年,奥美与中国内地最大的国有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奥美”。目前,“奥美中国”已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开设办事处,员工达1500余名,现中国区总部移至北京。目前其在中国的客户包括IBM、摩托罗拉、宝马、壳牌、中美史克、柯达、肯德基、上海大众、联合利华等。
传立媒体隶属于WPP集团,1997年11月,由智威汤逊和奥美广告,这两大世界知名的广告代理公司的媒介购买部门和策划部门合并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媒介公司。
达彼思广告在1940年由Theodore Bates创立,原名Ted
Bates,现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全球年营业额超过8亿美元,在72个国家设有165个分公司,全球有7000多名员工。在中国,达彼思广告传承USP策略,洞察本土世情,成为中国成长最快和最有生机活力的4A广告公司。
智威汤逊广告公司(J.WalterThompson)成立于1864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
历史,目前隶属于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WPP。有异于其他广告公司,智威汤逊以其独特
的品牌全行销规划(ThompsonTotalBranding)工具,策略性地将传统的广告与直效行
销、促销、赞助、公关活动等结合在一起,以协助客户达成短期业绩成长,并创造长 期的品牌价值。
李奥贝纳(Leo
Burnett),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创建的广告公司,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
其著名的案例是帮助万宝路从一个女性香烟品牌转别为男性香烟品牌,并取得巨大成功。2002年,它被世界第四大传媒集团阳狮国际收购。
日本电通(Dentsu;日文:でんつう),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汐留,前身为1901年创立的“日本广告”和1907年创立的“日本电报通讯社”,1936年转让新闻通讯部门,改为专营广告代理至今。目前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独立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广告拥有3,000多家客户,日本5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中,有3家是电通的客户。在美国广告专业杂志《广告时代》发布的2000年世界广告公司排行榜上,日本电通以24.32亿美元的利润及165.07亿美元的营业额高居榜首。
麦肯·光明,全球仅次于电通的第二大广告代理公司,是Interpublic集团内第一家具备明确国际拓展政策、率先收购二线代理公司品牌以实现市场业务多元化的广告商。不包括专业市场公司,麦肯2002年收入12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大广告代理公司。
1991年,麦肯与光明报业集团在北京合资成立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次年在上海、广州成立分公司,构成了其在131个国家191家广告代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
1926年,Publicis(阳狮)诞生于法国巴黎,这个萦绕着艺术与创意思潮的城市,到1999年Publicis(阳狮)集团旗下公司已遍布全球76个国家的130个城市。1998年,阳狮进军中国,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立分公司,拥有HP、Cadbury、L`Oreal、China
Mobile、Ting Hsin等几十个国内外客户。
电扬广告于1986年成立,是中国首家合资广告公司,外方为具有80多年历史的美国扬罗必凯广告公司(Young
Rubicam),其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539家分公司。2000年,电扬加入WPP集团;至今分别在上海、北京和广州成立了分公司,影响力扩及40多座城市。
博达大桥广告(FCB,Foote Cone
Belding)。FCB成立于1873年,是世界上第二家最早的广告代理公司,现隶属美国IPG集团。如今,FCB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全球办公网络,在110个国家拥有超过190个办公室。
李岱艾TBWA是Omnicom旗下的全球性广告公司,在业内以创意成名。
在中国TBWA的译名叫做“李岱艾”,是因为进入中国的时候与香港的一间公司合并,这一家公司叫做Lee Davis
Ayre,初期TBWA中国叫作TBWA\Lee Davis,后期已经把\Lee
Davis去掉,但中文译名依然叫做“李岱艾广告”。
盛世长城,是上奇广告(Saatchi &
Saatchi)和中国长城航空航天工业局合资组建的广告公司,现在是中国大陆最大、年营业额最高的广告公司。
精信广告于1917年始创于美国纽约,1992年在中国与中信集团属下的国安广告组成合资公司,成立精信广告,分别在北京、上海及广州设有分公司。精信是美国最大广告公司,全球排名第7位,在90个国家有400个办公室。精信领导广告同业,多年来不断的更新和突破。以“常更新,实力跨全球”的理念,已为其遍布全球的客户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1998年精信被评为“全球最创意的广告公司。”
精信广告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很快成为国内强大的4A国际广告公司之一。她旨在中国建立世界级品牌,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及客户赢得成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商城类型:
商标类型:
价格选择:
当前位置:首页: &
淘宝店转让价格:4A广告公司存四大死结 谁是4A模式掘墓者?
发布于: 13:24&
来源:速途网
& 首先我们快速了解4A, 4A的全称是美国广告代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该协会是上世纪初由美国各大著名广告公司所协商成立的组织,成员包括:奥美,智威汤逊,麦肯,李奥贝纳,天联等等著名广告公司。该组
织的最主要协议就是关于收取客户媒体费用的约定(17.65%),以避免以AC恶意竞争,此后各广告公司都将精力集中在非凡的创意和高超的客户服务中,从
而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美妙的广告创意。从而4A也成为众多广告公司争相希望加入的组织。& & 我们接着看4A广告有哪些死结(@牛在丛中笑 分析)& & 转眼一百年,4A广告的商业模式几乎没变,仍以广告创意和媒介投放为生,典型寄生业务模式。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式,只有最适应环境的商业模式!4A广告还适应吗?& & 1、价值不再& & 对多数客户而言,4A的价值正在急剧缩水。高端价格却买不来高端的服务。4A广告的服务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客户需要终端加强,4A不做;客户需要产品创新,4A不做;客户需要快速反应,4A不做;客户需要商业模式的再造,4A不做;客户需要促销产品,4A说“我帮你思考策略做Key – veshow”。& & 2、利润消失& & (1)4A广告协会对会员的要求是必须对客户收足15%佣金及17.65%服务费。当年欧美的4A协会成立的初衷就是抵制欧美的业内竞相压价的行为。如今这个底线早就没有了,不只在中国。随着0代理费的出现,15%的服务代理费早就是史前传说了。& & (2) 4A可以通过大量媒体采购争取更大折扣,这个折扣有时候流向公司内部人腰包,有时流向4A公司腰包。但是返点这事已经透明到客户拿它当比稿竞标的条件了!& & (3)按项目项目收费。这对庞大的4A来说只能算是打零工。能收月费的客户越来越少,按项目接活成为现在4A聊以生存的方式。日子辛苦又寒酸。& & 3、商业模式过气,制度僵死& & 我们用商业模型来审视现在的4A广告,一切一目了然。一个健康有生机的商业模式可以从6个角度解读:& & (1)系统: 4A广告的运营系统看起来很完善,但多年因循守旧,已经无法完整对接到整个营销传播产业链的大系统。举例说:4A一直强调本地化。但是那些空降的外籍高管真的能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了解业态、产业链、渠道、经销商,真的能通过优化公司系统的每个环节去提升4A的作业能力?& & (2)整合:企业战略、策略已经有麦肯锡、科特勒了,创意已经有W+K领军的小型的新锐创意机构了,媒介虽然隶属与各大集团,但是利润早就是独立核算跟4A广告无关了,更下游的设计、制作4A自己不屑于做…——天天吹牛逼整合,却把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价值整合没了。& & (3)高效率:对内效率低下,4A经营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员工而言,生意不是自己的,所以做好做坏无所谓。制度大锅饭。对外效率也低下,这个不用说了,你懂的。& & (4)核心竞争力:4A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创意?品牌?独一无二的服务?你信吗?& & 4A素来强调策略,强调整合传播。推出各种策略工具来卖 ,先做分析再做洞察,然后有一个品牌远景,一个品牌概念,然后就是整合传播,这些客户都会了,他需要听你的吗?客户说“这我会,不要再用策略和PPT蒙我了”。& & 4A几乎一夜之间就开始主张广告创意要作生意的创意——被动的被客户需求赶着走。4A人员体制、文化、部门设置决定了它无法提供生意的创意。& & (5)持续盈利:持续盈利是广告公司为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后的收益。企业能否持续赢利是我们判断其商业模式是否还有价值的唯一的外在标准。但是4A能做的越来越少。&
(6)整体解决:高成本、低产出的整合传播市场不需要。4A会的客户也都会了:先消费者洞察,然后出一个品牌远景,推一个传播概念,然后就是360度媒体
投放,普及套路了,他还需要你吗?客户不如自己进行整合:品牌品牌策略机构出,互动互动营销机构出,卖场终端公司出,活动活动公司出,公关公关公司做,中
间用你4A广告拍个片子,做些POP就完事了。每个环节都高效又省钱。& & 4A几乎什么都没解决。成本还依旧很高。虽然各种管理章程,财务审核,但都是治标不治本。& & 4、数字化的死结& & 数字化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消费者正在主宰广告,而不是被广告主宰。所以才会有行业大佬发出“传统广告已死”的感慨。&
数字媒体广告的增速让大多数4A有些措手不及。新兴的数字营销广告公司则擅长实用技术手段进行精准营销,能够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上网时间、浏览
历史等进行个人定向,精确找到用户——模式直插4A广告模式的软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机合一”,更让营销的精准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这让那些吃传统
广告饭的4A如坐针毡。忽忽几年,各家匆忙上马,建团队、做研究、资本收购…& & 如果说数字化是4A的一次重生的机会,那前提是先自我涅磐。然而如果想涅磐重生,自己就得先死了。& & 我们接着来看,他们会是4A广告公司的掘墓者吗?& & 广告业有一句名言:你知道广告投入的一半都被浪费了,可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谷歌、Facebook、移动广告平台现在可以告诉广告主,我们知道。& &Facebook& & 2011年facebook全球网络广告收入达到31.5美元,相比2010年增长率高达68.2%,预计2012年会保持超过60%的强劲增长势头,达到50.6亿美元。&
另据第一财经周刊报道,2011年2月,Facebook在香港设立销售处,直接面向大中华区的广告主。在此之前,Facebook销售团队与许多全球最
大的广告主和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其销售代表处的足迹已经覆盖美国、法国、意大利等10个国家,新近的拓展区域还有南美。在全美100大广告主中,有80
家在其网站上投放广告。& & “Facebook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对任何插件都开放的平台,广告主可以在上面用各种方式做营销。”& &Google&
相比Facebook,作为全世界最大在线广告公司的谷歌毫不逊色。统计网站statist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谷歌的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美国印刷广告收
入(包括报纸和杂志)。2012年上半年谷歌广告收入为109亿美元,而同期美国的印刷广告收入为105亿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谷歌的广告收入来
自于全球。& & 百度& & 2011年,百度广告营收达到143.56亿元,位居中国互联网广告第一。这部分收入中,除了来自其核心产品——搜索之外,还来自于其贴吧、百科、知道等内容聚合平台。百度副总裁王湛2012年10月对外表示,百度预计今年广告收入将超过200亿元。& & 移动广告& & 再看移动广告,如果说前几年移动广告只是小打小闹的话,2012年则可称做大闹天宫。在业内人士眼中,2012年是当之无愧的移动广告元年。这一年,无论汽车、IT、金融都有大量广告投入移动端,市场盘子迅速壮大。&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数据显示:除短彩信外,包括移动展示类和搜索广告,美国移动广告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1.67
亿,22.92亿,以及39.55亿美金;在中国大陆,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1.96亿美金,相比2011年上涨80%多,预计这一数字将在2013年
达到3.14亿美金。& &
广告永远追随眼球。KPCB在2011年对美国市场分析得出:消费者在移动上花了10%的时间,而移动吸引的广告预算仅占1%,是目前最被低估的媒体;互
联网上的消费时间和广告比例相当,有300亿美金;手机广告有120亿美金增长空间。中国类似,至少有15亿美金的空间。& & “七嘴八舌”:4A广告公司会被颠覆吗?& &支持:会被颠覆&@郎春晖:随着移动广告的兴起,或许产品和品牌广告二八法则会逆转,淘宝联盟、百度联盟、新浪微任务更有前景,4A公司好日子将不再。@蒋纯:从总体和长期看二者或许并存,但从个体和中短期看,4A会遇到很大挑战;从行业比重来看4A会下降,因为他们的新兴对手服务的客户是原先没有的增量。@陈雪频 :由于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高度分散,传播呈现高度碎片华,传统广告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郭去疾:”广告业有一句形容广告主的古老名言:你知道广告投入的一半都被浪费了,可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 - 这是为什么传统广告业会消失,因为真相是:所有的广告,不是一半,而是*99%*都是投错的。但传统广告业直到今天自己都还不知道这个真相。@AD观潮 :企业宣传现在越来越注得实际效果了,广告行业尤其是传统媒体广告必须有为企业客户量身定作的服务意识以及多样的广告形式和产品,才能吸引客户的最终投放。@晶王:技术带来的媒体变革将带来品牌与传播相关工作的创新,公关与广告依然是品牌建立与品牌传播的手段,媒体只是介质,短暂的动荡难免,适应变革是王道。& & 质疑:不会被颠覆@周宇:互联网人对agency的运作模式不太了解,投放渠道不是他们卖的产品,他们卖的是整体服务。从某种程度说,4A卖的是人的专业性,渠道创新难以颠覆4A的商业模式。@梁熠:事实上传统广告收益依旧是最大的。无论什么形式的广告投放,都需要广告业参与。只是说因为互动形式的变化会让广告的形式有所变化。变得是广告传递的介质,而非本质。互联网业目前还不能完全靠广告收益养活,其实很多还在泡沫阶段。@
刘松–甲骨文:Social Innovation在中国:与美国相比,国内有几个情况的不同,1 Facebook的对应物信任和稳定性还差一些 2
小型数字营销公司即使诞生,短期难以博得大业主的青睐,人才组合也是问题 3 大多数业主对社会化媒体在行动上持保守态度…@财新传媒助理总裁汪弘彬:品牌广告仍有市场,4A公司也有强大的专业能力。多看阅读的胡晓冬则推测,移动广告至少在5年之后才可能胜出。舞泡网-最专业的网店转让平台
舞泡—中国电商中介知名品牌。为您提供、服务。马上冲破电商瓶颈,快速成就巨富电商。,就找舞泡!
数据加载中...
每日精品店铺
数据加载中...
上海舞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14A广告的死结:商业模式OUT了 : 经理人分享
注:本文写于2011年底,写完后竟然忘记了。最近整理文件时又意外发现了这个文本,发出来消遣下:
体检等待很无聊,竞遇到4A大佬一位,聊到最近京城里的又一家4A遣散员工了。真是同有感慨,随着那批4A的创始人相继老去,4A也开始走下坡路。4A到底怎么了?
其实4A广告的没落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当一种经济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自我更新,如果自我更新的速度慢了,就会被淘汰进历史了。
想让庞大的4A完成蜕变很难,会遭遇各种无解的经营死结:
死结一、人才木有了
行业下滑,精英转移:
“全世界广告业都今不如昔,原因很简单。过去一流的人才以进咨询、广告公司为荣,现在都去了投行。没办法,行业收入差距十倍。各领风骚二十年,每个时代各有全速前进的行业。”——叶茂中
老叶的话道破天机。4A也算在内。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广告业越来越滑落到执行层面,高端价值所剩无几。
扎堆装逼,固步自封:
“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最主要的是三种人才:1、能独立做好一摊事的人;2、能带领一班人做好事情的人;3、能审时度势,具备一眼看到底的能力,制定战略的人。”
4A广告的用人制度基本只允许第一种、第二种人生存。第三种人基本没有,什么原因呢?一是有这个能力的人不需要来这个到了晚年的下游产业,二是4A广告的门户森严家规遍地,没给这种人生存空间。真有本事的要么进入更高端的产业,要么自己创业,最差也是去了传播产业链的更前端——甲方。
能留下的多数都是“离开了4A什么都不是”的拧巴逼,躲在4A的LOGO后面,互相装着大师范儿,相互言必称老师,想着大创意大平面大TVC国际大奖,自己玩自己。
Title虚高,价值不在:
奥美的创始人奥格威说“If each of us hires people who are smaller than we are, we shall become a company of dwarfs. But if each of us hires people who are bigger than we are, we shall become a company of giants. ”——可是现在的4A体制里面,各种规矩、文化、仪式,构成了各种天花板,天花板还越来越矮,能雇到的只能是不算太矮的专业矮子。
刚刚从联想退位的柳传志说:“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最终是大赢家。”公司用几流的人才,就有几流的业务水准。如今4A广告的Title虚高的离谱,能跟企业平等对位的人寥寥无几,平等沟通都很难,怎么赚得到生意呢?
关键岗位都能力平平,矬子里面拔将军,在客户面前专业水准全都矮了半截。不信您自己看看自己的公司,专业能力能HOLD住客户的总监有几个?发明再多得Title也不过是打肿脸撑门面。名片上的牛逼Title却换不来牛逼生意。
一个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类行业,养着一帮擅长自娱自乐却解决不了客户问题的“精英”,目空天下。水准一般却收钱很贵,市场会买单?
(以上是4A广告的三个死结之一,另外两个“死结”我们正在搜集中,敬请期待……)
4A广告的三个死结之死结二:商业模式OUT了
4A广告源起于上个世纪初,兴盛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统治地位的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稍晚于欧美,大众传播的巅峰出现在1998年,央视春晚达到空前绝后的7.1亿人,到2008年的春晚仅3.4亿。10年间流失过半。这个时期4A可谓得心应手,广告人醉心于创作大TVC大平面,用粗放式砸钱征服世界。
转眼一百年,4A广告的商业模式几乎没变,仍以广告创意和媒介投放为生,典型寄生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的竞争,本质上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式,只有最适应环境的商业模式!4A广告还适应吗?
价值不再,利润消失
客户需要终端加强,4A不做;客户需要产品创新,4A不做;客户需要快速反应,4A不做;客户需要商业模式的再造,4A不做;客户需要促销产品,4A说“我帮你思考策略做Key – veshow”——品牌几何
对多数客户而言,4A的价值正在急剧缩水。高端价格却买不来高端的服务。4A广告的服务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客户的实际需求。
4A的利润从哪来:
1、4A广告协会对会员的要求是必须对客户收足15%佣金及17.65%服务费。当年欧美的4A协会成立的初衷就是抵制欧美的业内竞相压价的行为。如今这个底线早就没有了,不只在中国。随着0代理费的出现,15%的服务代理费早就是史前传说了。
2、4A可以通过大量媒体采购争取更大折扣,这个折扣有时候流向公司内部人腰包,有时流向4A公司腰包。但是返点这事已经透明到客户拿它当比稿竞标的条件了!
3、按项目项目收费。这对庞大的4A来说只能算是打零工。能收月费的客户越来越少,按项目接活成为现在4A聊以生存的方式。日子辛苦又寒酸。
最近行业里很多人很多大佬在声讨业内互相压价的行为,认为是恶性竞争的原因。如果你真的懂经济,就会知道,媒体价格越来越高,服务费越来越低是经济规律,不可逆。为什么?因为媒体是资源,资源会因稀缺涨价,人的服务却不会,只要地球人口在增长,劳动价格就会降低(这里说的是价格,不是价值)。广告是服务业,木有垄断资源呀。
说完价格,再说价值。有谁想过:价格缩水的背后是什么?是自身价值的缩水。看看你自己的公司,是不是GAD在做AD的事、AD在做AM的事、AM在做AE的事、AE入行一二年月薪3000还不会做事?如果你是客户,付月费觉得亏吗?
商业模式老化,制度僵死
最近几年,WPP集团、Omnicom集团、Publicis集团、IPG集团都在推出新的作业工具、方法、理念,妄图打造新的服务体系,重塑服务价值。结果都是一厢情愿的一场空。只要4A的商业模式不变,市场就不会买单。——《Martin Sorrell的经营之道》
单纯的重塑专业价值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用商业模型来审视现在的4A广告,一切一目了然。一个健康有生机的商业模式可以从6个角度解读:
1、系统:系统包含了4A广告内的小系统,也包含了整个营销传播产业链的大系统。
4A广告的运营系统看起来很完善,但多年因循守旧,已经无法完整对接到整个营销传播产业链的大系统,很多环节不是僵死老化就是发育不良。
举例说:4A一直强调本地化。但是那些空降的外籍高管真的能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了解业态、产业链、渠道、经销商,真的能通过优化公司系统的每个环节去提升4A的作业能力?
举例说4A的财务制度、缓慢的决策速度…诸多的体制问题,逼迫客户直接与4A下游的制作公司接洽,甩开4A更流畅。
2、整合:这个整合不是广告讲的“传播”整合,是指广告公司内外部与广告公司的经营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产业链整体。
企业战略、策略已经有麦肯锡、科特勒了,创意已经有W+K领军的小型的新锐创意机构了,媒介虽然隶属与各大集团,但是利润早就是独立核算跟4A广告无关了,更下游的设计、制作4A自己不屑于做…——天天吹牛逼整合,却把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价值整合没了。
3、高效率:高效率是基于系统存在的,是将系统内外的各个经营要素通过整合的方式,使之高效率的运行。是4A广告公司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来源。
对内效率低下,4A经营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员工而言,生意不是自己的,所以做好做坏无所谓。制度大锅饭。对外效率也低下,这个不用说了,你懂的。
4、核心竞争力:4A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创意?品牌?独一无二的服务?你信吗?
4A素来强调策略,强调整合传播。推出各种策略工具来卖 ,先做分析再做洞察,然后有一个品牌远景,一个品牌概念,然后就是整合传播,这些客户都会了,他需要听你的吗?客户说“这我会,不要再用策略和PPT蒙我了”——品牌几何
4A向来强调创意。随着业态进化却发现创意越来越没钱赚,各家沉下心研究后发现客户不仅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广告创意,发现客户居然有那么多的困扰和问题,他们挣扎于寻求解决方案,渴望着解决方案的提供者。4A几乎一夜之间就开始主张广告创意要作生意的创意——被动的被客户需求赶着走。
但是4A人员体制、文化、部门设置决定了它无法提供生意的创意。
为了强调专业价值,纷纷搞出摄众传播、邀约策划、颠覆性创意、Get it right、品牌未来+、Big Ideal…“新兴市场的洞察”、“年轻人的洞察”、“90后的洞察”、“职业女性群体分析”…希望客户能够感受到4A广告是一个有专业高度和专业价值的伙伴。希望拿到高额代理费却又不用跟企业效益市场份额挂钩,在传统广告模式失去价值的时代,这是一个美好的梦。
5、持续盈利:持续盈利是广告公司为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后的收益。企业能否持续赢利是我们判断其商业模式是否还有价值的唯一的外在标准。但是4A能做的越来越少。
举例说:4A说会做品牌,可回头看4A进中国这是20年,做出了几个品牌?奥美这20年,也不过做出了M-Zone一个品牌而已。其他家呢?4A广告的价值已经只能为垄断性行业和强势企业锦上添花。但对企业来说,每个环节都有更好的选择。
6、整体解决:
高成本、低产出的整合传播市场不需要。4A会的客户也都会了:先消费者洞察,然后出一个品牌远景,推一个传播概念,然后就是360度媒体投放,普及套路了,他还需要你吗?客户不如自己进行整合:品牌品牌策略机构出,互动互动营销机构出,卖场终端公司出,活动活动公司出,公关公关公司做,中间用你4A广告拍个片子,做些POP就完事了。每个环节都高效又省钱。
4A几乎什么都没解决。成本还依旧很高。虽然各种管理章程,财务审核,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强大的Timesheet全球联网,也照样养着一大批寄生的高薪吸血虫——外籍高管。外籍员工是创意高手,是策略专家,但多数都不是China的专家。
了解市场不只是了解消费者,更要了解业态、产业链、渠道、经销商,通过在每个环节的优化创新去推动生意建设品牌。靠他们能有效的落实本地化策略?你看看他们请来的那些欧美创意、印度策略,他们行吗?一年出了几个靠谱的东东?
几家活的还算从容的4A,也仅仅是靠硕果仅存的几个大客户支撑,这样的商业模式能够坚持多久?谁都知道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的4A当家人都是老4A模式的受益者,他们虽然努力重建4A的商业价值,试图建立领导行业的新标准,其实也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自欺欺人。
我倒觉得,现在是客户倒逼着广告公司进步了。产品、品牌、利润、渠道、媒介、策略、创意,现在客户都已过河了,广告公司还在假装摸石头…
Digital化,救不了4A
“我知道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半”——传统广告的软肋,曾经广告史上最无奈的感慨,在数字时代有了答案。从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精准数字营销的尝试中,找到了被浪费的另一半。数字媒体的普及让整个营销生态系统发生了质变。受困于生存的4A一下找到了救命稻草!
英国的互联网广告在2009年已经超越电视及报纸成为第一大广告投放媒体;美国与日本的互联网广告在2010年年底成为各自的第二大广告投放媒体。2010年,中国内地的互联网成为排在电视和报纸之后的第三大广告投放媒体。全球广告市场至此重新洗牌。
数字媒体广告的增速让大多数4A有些措手不及。新兴的数字营销广告公司则擅长实用技术手段进行精准营销,能够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上网时间、浏览历史等进行个人定向,精确找到用户——模式直插4A广告模式的软肋。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机合一”,更让营销的精准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这让那些吃传统广告饭的4A如坐针毡。忽忽几年,各家匆忙上马,建团队、做研究、资本收购…
今年初智威汤逊收购A4A互动,阳狮收购网帆互动。“北有A4A,南有网帆”,中国本土的数字营销公司都正式投入4A公司的怀抱。4A正在通过并购加快推进自身数字营销的步伐。但4A真的能搞好吗?Digital和互动真的可以让4A重新辉煌吗?探讨这个话题之前,要先弄清一件事:
Digital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消费者正在主宰广告,而不是被广告主宰。所以才会有行业大佬发出“传统广告已死”的感慨。Digital救不了4A的命,能让4A涅磐后重生出别的东东。
1、体系不匹配
从运营方式上来说,4A广告的部门设置,运行架构并不适合现在的Digital发展需要。4A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基于受众洞察进行广告的创意制作,然后购买相关媒体广告位,通过所投放广告的创意吸引受众,达到传播效果。
而众多新兴数字营销广告公司则利用DSP定向技术、SEM搜索引擎营销、iWOM口碑营销等方式,采取了与4A这样的传统广告公司完全不同的模式,网络广告运作模式的核心正由媒体转向受众。
这个问题从现在4A广告的互动部门的普遍混乱上就能看出来,前端与客户衔接责任缺失,中间PM和Account的职责混乱,后端技术与创意的衔接生硬。人员安排和财务制度又不能跟本土互动小公司那样灵活。对于需要自由灵活的Digital的业务来说,处处制肘。
4A的公司架构是以策略创意为手段,媒体为落点的运营模式。数字营销广告则是以技术为手段,以人为落点的运营模式。
4A的优势是创意和客户洞察力,而在数字化营销时代,包括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微博、视频、LBS在内的互联网越来越呈现“碎片化”。在数字媒体面前,4A就像坦克装甲部队去打巷战,武功全失。
低成本、高效率的移动互联越来越成为广告主重视的广告投放平台,Digital的时代,客户依旧需要整合服务,但是门户、社区、微博、搜索等等领域的细分、碎片化越来越严重。
如何整合各种类型媒体,将其碎片化信息整合成有序的营销架构?在这一与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即便4A系统内的互动公司,也不得不承认4A还是个外行,有心无力。
早在2006年4A就曾兴起一波网络广告代理公司收购潮,因为体系不匹配,收购能带来暂时业绩增长却不能带来战略转型。被收购公司基本路径就是收购、合并、消失,结果当然鲜有成功案例。
2、技术之路走不通
4A的拥有传统传播产业链的优势,在数字营销时代,很多环节被技术取代。从理论来讲,最好的出路就是依仗全球客户资源,发挥全球服务优势,用资本打通技术环节,打通多屏、全媒体、全网全程、跨平台的营销机构,融合各类媒体。实际根本不可行,那样4A可能变成技术恐龙,成本失控。
而且再怎么做也没可能突破谷歌、Facebook、百度这样的上市企业。
在新的传播产业链上,谷歌、facebook、百度这样的公司凭借自己的技术,开始直接为广告客户提供营销解决方案,国内的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公司都已开始为广告主提供类似的直接营销服务,没有技术DNA的4A根本不在营销体系内。没人带4A玩了。
没有技术基因是4A的最大的危险,没有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系统工具,就失去了和复合媒体对接和整合的能力。如果不建立数据库,可能会蜕变成仅剩下创意和营销企划的“点子公司”。结果不光没人带4A玩,甚至可能被并购整合,消失。
云技术是下一个契机,4A显然没有任何措施…命运格局已定。
3、传统广告观念改不掉
4A往Digital转型,除了公司结构、技术障碍之外,另一个最大的阻力就是对“广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因为现在的4A人对广告的理解大概齐有三种:
1、坚守大TVC大平面才是王道的理想。沉浸在上个世纪的幻影中。
2、认为Digital就是互动,就是传统广告业的一个新媒介。相当于电视刚出现的时候一样,多了一个媒介载体而已。认为坚守大策略、大创意就可以支配数字技术。这个思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互动有什么?实际用的还是传统的东西,就是个新形式新玩法”。过往经验让他们视线狭隘,不过盲目自信总比没自信好。
3、Digital就是互动,互动广告就是网页设计、Banner创意,了不起再加点APP。这种想法基本就是现在正在做“互动”广告的那批人。这类想法我把它定位为“传统互动”。
4A人从上到下,对digital的理解都还只在传统传播、传统互动那条窄窄的思路上狂奔。
传播的Digital时代“广告”已经有了全新的内涵,即要在4A内部实现广告、营销、公关、互动(传统意义的互动)的深度融合,又要对外整合各类媒体资源。要实现这一真正转型,必须做到:
一方面是把数字能力架构在数据库基础上,建立跟消费者、媒体连接的生态系统,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及时反应,并在分享过程中影响消费者。
另一方面是把电视、互联网、视频、搜索、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打通,将人、时间、空间、服务集中到一个平台,实现精准高效营销。
这时你会发现“广告”不再是那个传统的“广告”了。由过去“1对N”变为“N对N”,这就是全新意义的“广告”,或者应该有个更贴切的名字。
4、想涅磐重生,自己先得死了
数字媒体把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从告知式“传播”变为体验式“互动”。
数字媒体的特性不仅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方式,更重构了媒体、代理公司(4A)和广告主之间的互动关系。传统媒体营销的商业模式包括媒体、 受众、广告代理公司(4A)、广告主等,而在数字化媒体时代,只剩下媒体、受众、广告主,甚至是只剩下媒体(受众即媒体)和广告主两部分,4A这样的广告代理公司有被边缘化甚至被新的游戏规则所抛弃的危险。
广告主生态调查数据显示,广告主对于营销、广告信心大好,媒体次之,广告公司(4A)最末。整个新产业链条里,根本无须4A广告的存在。4A广告的互动部门也无须存在。
既然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已经不存在了,4A广告公司的营业模式还有多大价值?技术行不通,体系不支持,怎么往Digital转型?4A要重塑价值,必先针对Digital世代重构公司系统。如果说Digital是4A的一次重生的机会,那前提是先自我涅磐。
其实不是广告行业难做,而是传统与旧有模式制约了我们的快速发展!没跟上行业的进步也没跟上客户的进步,要想在激变时代保持领先,必须要有对新需求的洞察和把握,并优先于客户去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而不是被动提升。盘子做的小一点,管理层的形式主义少一点,专心沉下去做自己的产品,这样才会活在未来。(赢在未来没戏,活在未来吧)
最后用一个小段子结束这个话题:
驴拉了一辈子磨,主人怜悯它,让它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吃草。但驴视而不见,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绕着一棵树打转。原来,这头驴拉了一 辈子磨,除了转圈已经不知道别的——许多人就象这头驴,终其一生被拴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上打转。除非,你认识到自己,否则不会突破自我。
(截止于此,本文作者更新至4A广告的第二个死结,我们强烈希望作者继续更新···)
不想错过最精彩手机营销课,请关注“营销智库”,微信号marketingclub,扫描以下二维码也即可关注。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涉及知识点
野心、忽悠、爱丑闻:特朗普的商业帝国是如何缔造的
面对面红包,拯救被科技抹杀的“年味儿”
当一个优秀的菜鸟,就是为了有一天不当菜鸟
关注MBA联考,扫描下载联考神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打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