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代理质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多策并举提升专利质量 -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 选择分类 --&&
《知识产权》杂志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研究会通讯
研究会通讯
国家知识产权局多策并举提升专利质量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网站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专利质量问题,明确提出,要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谋划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明确四个方面、八条具体措施,努力推动专利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一是着力提升专利创造和申请质量。指导和督促地方健全质量导向的专利政策,一方面,尽快实现从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向对专利授权的资助转变;另一方面,着力发挥好专利资助政策在提升专利创造和申请质量中的导向作用,尽快实现由以往更多地促进专利数量增长向未来主要促进专利质量提升转变。
二是着力提高专利审查质量。一方面,成立专利审查质量评价组和非正常专利申请监控组,加强专利审查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强化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控,确保专利申请和审查工作在有效的监控机制下运行。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专利审查业务指导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编制发明专利审查质量保障手册,明确相关部门、处室审查质量保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分层次、分阶段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
三是着力提高专利代理质量。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专利代理行业监管机制,深化专利代理行业“放、管、服”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对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的执业诚信信息披露力度,严格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专利代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建立专利代理机构非正常申请约谈制度,及时反馈专利代理质量评价信息,对存在非正常申请的专利代理机构及时进行约谈,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惩戒。
四是以高效运用和严格保护促进专利质量提升。一方面,不断提高专利转化率,通过加快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建设,为专利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质押融资、专利导航等提供平台支撑,促进专利的转化运用。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专利实施率,出台严格的专利保护政策,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通过严格有效的保护,使权利人更好地运用专利布局等知识产权战略工具维护合法权益,进而促进专利的实施。
(信息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
发布日期: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 维护单位: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联络发展部
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您的位置: &
浅谈如何提高专利申请的代理质量
优质期刊推荐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一则故事告诉你:专利申请文件质量有多重要
发布者: ||
查看: 10942|
评论: |原作者: 知呱呱研究院
摘要: 撰写质量的好坏不仅可能影响该专利申请在专利局的审批进度,而且可能影响专利的品质。
  专利申请文件质量的影响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不同于纯技术文件,特别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其撰写质量的好坏不仅可能影响该专利申请在专利局的审批进度,而且可能影响专利的品质。
  如果一项所有竞争对手都要用到的技术,搭配了非常差的专利申请文件,只能保护单一的模式,其他的技术变化都不在专利保护范围内,则是缺乏质量的专利。
  A、专利申请文件决定专利保护范围
  我们先看一下奇异带(又称“扣解自在钩布”)的专利纠纷,了解专利申请文件,特别是权利要求书对干专利保护范围的意义。
  秋天在原野散步时,裤管上会粘满野草种子。为什么会粘上呢?瑞士的一位D先生用放大镜观察,发现野草种子表面布满了钩状的毛,钩状的毛钩住了裤管环状绒头。
  他由这一真相得到启示,于是制造了两片布,片满布环状绒头,另一片满布钩子。把这两片布并合压紧,两者相互交钩。由这种构想所产生出来的,就是“奇异带”,又名“扣解自在钩布”。
  瑞士D先生,即奇异带的发明人及申请人,在向日本专利局访求专利衩时,在权利要求书中,只列出了钩子,以为这样已经足够了。或许在他发明当时,尚未发觉圆球状亦可达到同样效果。
  因此,当这种产品输人日本之后,大阪的J先生,使用了奇异带后,发现这种钩布的钩子仍可由其他形状的东西代替,于是,想出了前端呈圆珠状的钩布,以代替钩子状,而且扣紧力可提高三倍之多。
  他将此构想的设计,申请且获准了发明专利权。此一专利权被若名的K公司,以500万日元购买下来,并予以制造贩卖。于是,发生了专利侵害纠纷,纠缠十几年后,J先生发明的圆珠状钩布终于胜诉。
  这一案子给人的启示是:假如瑞士D先生在撰写权利要求书时,增加一项要求,把钩子扩大到圆珠状,申请到足够的专利保护范围,就不会给日本J先生以可乘之机,遭受纠缠败诉的厄运了。
  但是,在撰写权利要求书时,不适当地扩大专利保护范围,也会带来不利的后果。由于扩大专利保护范围,容易把现有技术或公知技术也纳人到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在申请专利时,专利局可能据此不给予专利授权。即使专利获得授权,他人日后找到专利的缺陷,可能提出无效宜告,使你的专利无效或缩小保护范围。
  不过,整体比较来看,如果扩大专利保护范围,比过于谨慎地缩小保护范围,还是更加有利于权利人。因为,根据《专利法》第37条的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对其申请进行修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答复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所以,在专利申请阶段,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修改权利要求,以缩小保护范围来换取专利的取得。
  如果以较宽的保护范围(超过应当保护的范围)提出专利申请,也侥幸获得专利权,此后,他人如果想提出专利无效,则在专利无效程序和专利诉讼中,需要耗费大址的时间和金钱,所以,一般人不会轻易启动这个程序。
  即使他人提起无效程序或诉讼,如果你的发明创造确有创新之处,也最多把保护范围缩小到本应得到的保护范国之内。
  B、专利申请文件影响专利的有效性
  根据《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如果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不够充分,也可能导致专利被宣告无效。
  如何提升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
  由于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是整个专利生存周期影响专利实施和影响专利价值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申请文件的质量,是保障专利质量的重要措施。
  A、选择合适的专利代理人
  专利代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委托人)取得专利权的可能性、取得专利权的质量以及取得专利权耗费的时间和花费的金钱,而这些影响通常是滞后无法预知的和难以恢复的,甚至是难以被一般企业所认知的。因此,选择一个责任心强、能力较强的专利代理人,就显得十分重要。
  B、加强发明人与代理人的沟通
  如果专利代理人的专业与申请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相同或非常接近,仍然需要对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有一个理解的过程,但更多的情形是专利代理人与受托申请专利的专业有相当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发明人与代理人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交底书是发明人与代理人的重要沟通渠道。有的发明人只会做、不会写,或者写得不规范,他提交出来的技术交底书,可能只有寥寥数百宇,让代理人无法了解现有技术是什么,创新点在哪里,甚至都无法理解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
  这时代理人要引导发明人,让他把申请专利的技术讲明白,把现有技术讲清楚,把创新点总结出来。另外,代理人还要引导发明人,这个技术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可能或者可以变通的地方,以周全保护发明创造的利益。
  C、注意专利申请文件的检查
  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有附图的,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有摘要附图)。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附图。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如对图片或照片需要说明的,应当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权利要求书与专利说明书在整个专利申请文件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为防止专利申请文件出现错漏,影响专利申请质量,应当重点注意检查权利要求书与说明书。
 对权利要求书应重点检査:
  a.在权利要求1或其他独立权项中记载的技术方案里包含有达到本专利目的所需要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而没有多余的技术特征。换言之,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技术特征,对完成本专利的任何目的而言,应该是一个不少,一个不多;
  b.在权利要求1中代表每一个技术特征的表述,在足以区别现有技术且不影响实现本专利目的时,尽可能采用较上位的表述,例如用“耦合”代替“连接”,用“波形发生器”代替“锯齿波发生电路”,用“连接装置”代替“尼龙粘带”等;
  c.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用疏密得当的对必要特征的细化和非必要特征的补充,限定出尽可能多的技术方案的变形。
  对支持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则可以考虑检查:
  a.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内容在说明书里能够得到支持;
  b.说明书里术语是专业的、确定的、前后一致的;
  c.说明书中关于技术背景的描述是客观的,关于专利的目的或要解决技术问题的表述是与要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应的;
  d.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应该可以充分支持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全部技术方案。例如,在权利要求中,主张了某化学组分的一个区间范围,则应在实施例上通过给出多个属于该区间的点来支持该范围。
  D、加强专利申请的流程管理
  为了控制专利申请的质量,应当加强专利申请的流程管理。比如,在专利申请环节,对发明专利的代理人,除了要负责对相关时限的有效监控并及时向委托人报告案件进展状态外,还应该就专利局对该申请的审查意见作及时的、负责任的处理,在涉及重大修改时应征求委托人的意见,或对申请文件作适当修改,或对审查意见作有理有据的意见陈述。
  来源: 知呱呱研究院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专利代理人最重要的几种能力,你都具备吗?
我的图书馆
专利代理人最重要的几种能力,你都具备吗?
IPRdaily 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创新|创业|连接IP变革者
文/ 牟昌兵 IPRdaily特约撰稿人
【小D导读】
大多数专利代理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本文试着从专利撰写的这两个环节出发,探讨要做好这两个环节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需要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知识体系。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到专利代理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为一名专利代理人,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专利代理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在专利代理工作中,大家基本上都是按照固有的撰写模式日复一日的重复。重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自己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撰写模式,自己的撰写模式有什么利弊。
这些撰写模式都是入行时公司教的,工作负荷太高,导致专利代理人没有时间去思考。所以不难发现,很多从事专利代理工作多年的人,撰写水平也没什么进步,除了从新手变成熟练工,其他基本原地踏步。
然而,无论从个人发展角度还是行业角度,专利代理人的专业化都非常重要。专业化就需要提升专利代理人的能力,构建专利代理所需的知识体系。
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专利代理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业内的培训大多数都是针对专利法理论和专利审查指南。然而,专利代理却不仅涉及到专利授权,随着专利制度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专利维权。
上次和朋友聊天,提到专利代理包括两个过程:「从不清楚到清楚,从清楚到规范」。这个提法是非常好的,两个环节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一篇专利的质量。
所以,本文试着从专利撰写的这两个环节出发,探讨要做好这两个环节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需要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知识体系。
从不清楚到清楚
这是体现代理人价值的地方,专利代理人要帮助发明人理清发明究竟是什么。
很多时候发明人对自己的技术方案并不是很清楚,这里的不清楚可能是对技术方案的本质不清楚,或者是发明人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技术方案。因此,很多时候专利代理人拿到的是一份不知所云的技术交底书。但是要撰写一件高质量的专利,前提就是要深入理解技术方案。所以从不清楚到清楚,尤为重要。那么,从不清楚到清楚需要我们具备何种能力呢?
1.提出正确的问题的能力
很多时候拿到一份技术交底书,最棘手的是读了几遍却连从哪儿沟通的思路都没有。所以,第一步应该是要学会提问。
对技术方案的理解存在很多问题。有可能技术交底书给出了一堆技术细节,比如编程所调用的函数等,但是你完全不知道这个技术方案本身是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发明人关注的技术细节。有可能发明人描述的技术方案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或者技术方案实现的前提发明人并没有描述出来。
种种问题都需要专利代理人去发现,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何提问,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这种能力需要不断培养,国外有很多书籍介绍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方法,比较著名的是一本叫做「学会提问」的书。
说到底,这是一种思维能力。需要从根本上不断培养。但是,这种底层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了。
2.信息收集能力
虽然专利代理人代理的都所学专业领域的专利,但是即使一个专业领域,也有很多细分领域,大多数内容可能完全超出了专利代理人的专业领域。
为了与发明人沟通技术方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肯定是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可以厚着脸皮说“我什么都不懂”,那无关紧要。要了解背景知识,就涉及到信息收集能力。更为准确的说,是快速收集特定主题的信息的能力。
收集什么信息呢?最主要的应该是这个主题的大体技术框架,因为一般的技术方案都是对一个技术框架中的一个点进行改进,理解整体框架有助于理解被改进的这一点在整个技术框架中的作用。这一点在通信领域中尤为明显,从通信网络的全局到具体每个点,比直接从一点上来理解更容易也更深入。
此外,收集足够的信息不仅有助于理解技术方案,还能够为权利要求布局提供依据。比如,了解清楚通信网络中设备的交互过程,知道哪些设备上实现哪些功能,可以避免把不同执行主体的技术特征写到一个执行主体上。
如何收集信息?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百度一下,基础的信息百度百科上面就有。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资料整理的习惯,整理一些好的信息源,例如技术常用的论坛什么的。下一次要找类似内容直接拿过来用,而不是又不知道何处着手。
也许你会说,只需要确定技术方案逻辑上没有问题即可,何必了解那么多。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3.沟通能力
这里涉及到不同专业领域的沟通,需要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沟通方式。关于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这里就不多了。
从清楚到规范
如前文所述,清楚到规范涉及到两个方面:授权和维权。一个是要满足专利法和审查指南的要求,另一个则是要参考法院判例,撰写出能够用来维权且便于维权的专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的整理和学习案例。
1.建立审查案例知识库
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都是理论上的东西,而理论到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填补这一距离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案例,也就是具体的案例。
虽然做了很多案子,但是基本上都还凭着感觉做的。因此,看似经验丰富,实际上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究其原因,应该就是没有思考和总结。而建立案例库则有助于总结,提高思维速度,因为通过整理,可以对问题进行分类,每一种类型的问题都有相应的案例作为参考。
一个是审查意见答复整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对审查意见答复问题进行分类,分类之后,记录每一个案子的问题、答复思路、审查结果。长此以往,就能够形成一个丰富的案例库。如果是进行公司范围的整理,效果更佳。这样,经验少的人也可以通过查案例库来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个是无效案件整理。如果说审查意见答复可能存在问题,那么无效案件的审判无疑更为专业,因此可参考性更强。每天可以抽空在专利复审委员会网站看无效判决书,整理每个判决中涉及到的问题,思考这些案例对撰写带来的启示。
2.建立诉讼案件知识库
大多数专利代理人都是工科出身,可能比较少关注专利侵权诉讼。但是专利侵权诉讼却是考验专利撰写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是最重要的话。
可以通过读书了解专利侵权诉讼的基本内容。有很多书都会介绍专利诉讼,比如「中国专利法详解」,逐条解读专利法;「专利权的保护」,介绍专利侵权诉讼的各个方面;「专利法原理与案例」,结合大量案例对专利侵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法院每年都会发布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往往涉及到需要明确的问题,专利侵权诉讼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分析典型案例是一个高效的途径。
另外,诸如「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文书网」、「openlaw」上都可以查到专利侵权案判决书,每天抽空看一个案例,对案例进行整理,思考每个案例对专利撰写的影响。长期整理必然会形成很好的资料库,对整理的内容再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
读两本书就可以了解专利侵权诉讼的基本理论,坚持分析诉讼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通过专利侵权诉讼来指导专利撰写,也许比照办现有方法撰写更专业一点。
3.分析国外专利
国外专利,尤其是像微软、苹果等大公司的专利,无论是在措辞还是权利要求布局上都值得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分析那些经过诉讼考验的专利。重大的诉讼案件国内外媒体都会报道,并且一般都会指出涉案的专利,下载下来研究一下,看看对撰写有何启示。
以苹果公司的滑动解锁专利为例,不管是说明书的撰写,还是权利要求的布局,都可能对专利撰写带来启发。
总之,从清楚到规范,需要不断整理和总结。并且,两者也相互关联,规范的要求会指导需要弄清楚的内容。
最重要的能力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叫做「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文章的核心要义是: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某一项技能,而是「让正确的事情相继发生」。
这句话用到专利代理人身上颇为恰当。专利代理人不就是「让正确的事情(专利)相继发生」吗?对每件专利负责,信息不清楚就充分沟通,撰写上有争议就多分析案例总结经验。
这里涉及个修饰词「正确」。「正确」关乎自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分析案例、读书、交流,使自己更正确。撰写方式/策略更加有理由,而不是照办习惯性的方式。
一个专利代理人写专利都按照以前的模板,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些;另一个专利代理人,不断分析总结案例,以法律和案例为支撑,撰写符合规范、利于维权的专利。你觉得哪一个专利代理人会更专业?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利质量提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