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Si合金中Na的na2so3吸收so2率为多少

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批发价格|新疆铜中间合金 - 久久信息网
久久信息网,免费发布信息平台,欢迎发布和搜索最新商机。
上海又丰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首页 > 企业资讯
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批发价格|新疆铜中间合金
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批发价格|新疆铜中间合金-我公司的宗旨: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平等互惠,诚信合作。铝钛硼中间合金 & &&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 & &&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批发价格
又丰为您介绍常见中间合金的特性及应用:&常见的中间合金有:Al-Zr中间合金、Al-Ti-B中间合金、Al-Sr中间合金、Al-Sb中间合金、Al-P中间合金、Cu-P中间合金和Al-B中间合金等。2.1 Al-Zr中间合金 锆是高强度、超高强度铝合金中常用的添加元素之一,一般加入量为0.1%~0.3%就对铝合金性能有显著的影响。Al-Cu、Al-Li、Al-Cu-Li、Al-Li-Cu-Mg系合金中,锆元素作为“痕量元素”,促进各强化相的形核。Al-Mn、Al-Cu-Mg系合金中,锆元素明显减缓早期阶段时效沉淀的进程。Al-Zn-Mg、Al-Zn-Mg-Cu合金中,微量锆元素的作用更为显著,它抑制再结晶,提高合金再结晶温度,改善合金的强度、断裂韧性及抗应力腐蚀性能[7] 。锆的熔点为1852℃,比铝的熔点高1192 ℃,密度为6.49g/cm3 ,是铝密度的2. 4倍,因此,铝合金中的锆元素一般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Al-Zr中间合金最常见的牌号为AlZr5,其次还有AlZr3、AlZr4、AlZr6、AlZr10、AlZr15等。 图1为AlZr5的金相组织,ZrAl3粒子呈小块状,分布均匀弥散,平均尺寸小于25μm,单个最Z大尺寸小于50μm。Al-Zr中间合金中的ZrAl3粒子越细小,加入后溶解速度越快,对铝合金性能的改善作用也更显著。因此,优良的金相组织也是发挥其性能的重要条件之一。2.2 Al-Ti-B中间合金 Al-Ti-B中间合金中TiB2粒子虽然有易偏聚 现象,但是因其比较稳定的细化效果及价格优势等,仍然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晶粒细化剂。Al-Ti-B中间合金最常见的牌号为AlTi5B1,其次还有AlTi5B0.6、AlTi5B0.2、AlTi3B1等。 图2为AlTi5B1的金相组织。A级金相组织中 TiAl3呈块状或杆状,分布大致均匀,平均尺寸小于30μm,单个最Z大尺寸小于150μm;TiB2粒子分布大致均匀弥散,无明显聚集现象;C级金相组织中TiAl3呈块状或杆状,分布大致均匀,平均尺寸小于 50μm,单个最Z大尺寸小于200μm;TiB2粒子分布 大致均匀,有团块状聚集现象。以上说明,通过工艺的优化和控制,TiB2粒子的聚集现象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Al-Ti-B作为一种细化型中间合金,其最主要的指标就是细化能力。根据YS/T447.1-2011枟铝及铝合金晶粒细化用合金线材第1部分:铝- 钛-硼合金线材枠行业标准进行的细化能力试验,各牌号Al-Ti-B中间合金的细化能力见表1。 表1 Al-Ti-B中间合金晶粒细化能力。 Al-Ti-B中间合金按照外观形态可分为锭状、条状、杆状、卷状等产品。锭状、条状、杆状产品适合于直接投入熔炉进行产品的细化,卷状产品适用于采用喂丝机对产品进行在线细化处理,提高自动化程度。 以AlTi5B1中间合金为例,其一般加入量为2‰,参考加入温度720~750℃,加入后彻底搅拌均匀即可浇铸。&2.3 Al-Sr与Al-Sb中间合金 钠和钠盐是最早应用的Al-Si合金变质剂,但是存在变质有效时间短、环境污染大、合金中钠残留量不易控制等问题 ,近年来已经被Al-Sr、Al- Sb中间合金等新型变质剂代替。 Al-Sr中间合金是一种共晶、亚共晶Al-Si合 金长效变质剂,有效变质时间可达5~7h,变质过程中无过变质行为,多次重熔仍能保持良好的变质效果,对设备无腐蚀,加工环境好。Al-Si合金中锶变质机制主要有两种理论,即抑制硅晶核成长机 制和抑制硅晶核长大机制。后者更为近年来的 学者所接受,即游离态的锶吸附在生长着的硅相表面,阻止了硅相按照片状方式生长,并使产生孪晶,按TPRE(twinplanere-entrantedge,孪晶面凹入边)机制生长,从而长成纤维状。锶以游离态发挥 作用,Al-Sr中间合金中的锶主要以Al4Sr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Al4Sr的稳定性是决定其变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Al4Sr的稳定性与其形态、尺 寸大小、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图3为华孚锭状 (约7kg/块)和杆状(直径约9.5mm)AlSr10的金相组织。从图3可以看出,华孚锭状AlSr10中的Al4Sr 总体上呈长针状分布,杆状AlSr10中的Al4Sr呈小块状,大致均匀弥散分布,杆状AlSr10中的Al4Sr比锭状AlSr10的要细小。实验证明,达到同样的变质效果用形变处理的杆状Al-Sr比锭状Al-Sr可有效减少锶的添加量,缩短孕育期,且变质后Al-Si合金中硅的枝晶更加细小,弯曲程度增大 。 Al-Sr中间合金在共晶、亚共晶Al-Si合金的 变质处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锶加入量为0畅02%~0.06%。但是,Al-Sr中间合金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孕育期长短不易掌握,锶的实收率低,有增强吸氢倾向,易出现针孔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合金中的P、Na、Sb等杂质元素,控制加入温度,选择锶含量8%~10%的Al-Sr中间合金,加锶前先精炼除渣,加锶后使用惰性气体进行精炼处理等来进一步优化变质处理工艺。 Al-Sb中间合金是另外一种常用的亚共晶Al -Si合金长效变质剂,一般添加量为0.2%~0畅3%,无锶变质的易吸气倾向,近年来获得了越来 越广泛的应用。陈熙琛等 [13] 通过测试指出,铝硅合 金中硅相之所以变细,是因为锑与铝的化合物AlSb作为异质晶核而造成的。试验对Al-Si合金的硅相核心及硅相的边缘进行了测试,得出同样的结论。硅与AlSb均为面心立方结构,若(100)Si与(100)AlSb共格时其晶格常数差为-11%,若(111)Si与(111)AlSb共格时其晶格常数差为-9畅8%,因此AlSb化合物作为硅相的异质形核核心完全是可能的。 图4为华孚锭状AlSb5中间合金的金相组织, AlSb相呈针状,大致均匀弥散分布。 & 经锑变质的Al-Si合金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能获得致密的铸件。锑不易烧损,经多次重熔后仍有相同的变质效果,称为“永Y久变质剂”,适用于需长时间浇铸的场合。锑变质只适用于亚共晶 Al-Si合金,变质效果对冷却速度很敏感,故常用于 金属型铸造,变质后共晶硅呈短杆状,需辅以热处理,使共晶硅进一步熔断、粒化,方能明显提高力学性能。2.4 Al-P与Cu-P中间合金 过共晶Al-Si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高温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耐磨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活塞材料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过共晶Al-Si合金组织中存在着大块多边形及板块状初晶硅,力学性能差,必须对初晶硅进行细化处理后合金才有更好的利用价值。早期使用的细化剂有含赤磷粉的混合变质剂、磷盐复合变质剂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环境污染严重,吸收率不稳定等,近年来逐渐被Al-P、Cu-P等中间合金取代。 Al-P中间合金中的磷主要以AlP相存在,AlP 具有与硅相近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并在Al-Si合金的液相线附近处于固态(AlP的熔点大于1000 ℃),弥散分布于合金熔体中,可以作为初晶硅结晶时的异质晶核,使硅原子依附于其上,独立地结晶成细小的初晶硅晶体,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增强合金的耐磨性。Al-P中间合金常见的牌号有AlP3、AlP4等,磷的吸收率可达60%~70%。另外,为降低制备工艺难度,提高磷的实收率,还可以向其中加 入Fe、Si、Cu等元素,形成Al-P-Fe、Al-P-Si、Al-P-Cu等中间合金。 Cu-P中间合金是另外一种常用的过共晶Al-Si合金变质剂,常见的牌号有CuP8、CuP10、CuP15等,其中的磷主要以Cu3P相存在。图5显示 的是CuP10的金相组织。Cu3P呈叶片状,大致均匀弥散分布。Cu-P中间合金磷的实收率要高于Al-P中间合金,但是熔点相对较高,而且只能用于含 铜的过共晶Al-Si合金。2.5 Al-B中间合金 铝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在电力行业也有着广泛 图5 CuP10金相组织 的应用。但是,铝中还含有一定量的Ti、V、Cr等过渡族元素,若以溶解状态存在于铝中,易吸收导电材料中的自由电子,以填充它们尚未填满的电子壳层,这就减少了有效的传导电子数量,降低铝的导电性能,增加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目前,一般采用硼化处理对铝液进行净化,即向铝液中加入约5×10-5 的硼,能在很大程度上去除过渡族元素的有害作用。硼可与这些杂质元素形成密度大、不溶解的硼化物,沉于炉底,以渣的形式除去。 Al-B中间合金是电工用铝的净化处理剂,常 见的牌号有AlB3、AlB4、AlB5、AlB8等。图6显示的是AlB3的金相组织。AlB2呈块状,大致均匀弥散分布。Al-B中间合金作为净化剂,其中的有效相为AlB2,加入铝液后可快K速释放出B元素,从而起到净化作用;当工艺控制不当时,会生成AlB12相,AlB2使铝电线导电率的提高主要是在加入后2min内,而AlB12在加入2min后铝电线导电率提高不明显。它是一种非常硬的硼化物,与杂质元素的反应很慢,大约保持2h导电率才显著提高[16] ,难以起 到净化作用。
国内主要销售区域:上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台湾等。 中间合金(Masteralloy)包括晶粒细化剂(grainrefiner)和净化剂。前者主要是用来细化晶粒,后者用来净化、改变相的形貌,从而获得好的性能。中间合金现在主要用来细化和净化铝合金和镁合金。钢、铸铁、高温合金、钛合金、磁性合金、铝合金与有色金属材料等的冶炼所需要的各种基体合金(master alloy)和添加剂。它不能直接用作金属材料使用。中间合金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除大量生产的铁合金外的复合合金。中间合金成分复杂、品种繁多,是根据所冶炼的金属材料成分和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它的分类可按基体成分分为铁基合金、镍基合金、铝基合金等,也可以按合金的主元素分类,但常称之为特种合金,以便和大量生产的铁合金相区别,如硅特种合金、钙特种合金、硼特种合金、铬特种合金等;也可以按用途而称为复合合金剂、复合脱氧剂、复合精炼剂、复合添加剂(精炼剂与合金剂),真空冶炼用中间合金(冠以“VQ”),孕育剂、球化剂、蠕化剂、晶粒细化剂、变性处理剂等。 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批发价格|新疆铜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新疆铝钛硼中间合金批发价格,上海又丰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本信息首发于 久久信息网,信息链接地址: /fenlei/.html导读:铁在铸造铝合金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有害杂质,它的存在割裂了铝合金的基体,降低了合金的力学性能,低品质铝合金锭中铁含量本身就高,随着合金炉料的回用,生产中铁质坩埚、工具、置预件等的使用使合金增铁在所难免,下面就铁在Al-Si合金中的作用及其减弱消除对策进行讨论,1铸造Al-Si系合金中铁的作用,1.1铸造Al-Si合金中铁的存在形态,表1是铝硅系合金中铁的存在形态,除与合金中的含铁量有关外,
铁在铸造铝合金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有害杂质,各个国家、专业标准均对其作了明确的限制,各企业标准对其控制更为严格。这主要是由于随铁含量增加,在金相组织中会形成本身硬度很高的针、片状脆性铁相,它的存在割裂了铝合金的基体,降低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并且使零件机械加工难度增加,刀、刃具磨损严重,尺寸稳定性差等等,但是,低品质铝合金锭中铁含量本身就高,随着合金炉料的回用,生产中铁质坩埚、工具、置预件等的使用使合金增铁在所难免。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铸造工作者去研究,下面就铁在Al-Si合金中的作用及其减弱消除对策进行讨论。
1 铸造Al-Si系合金中铁的作用
1.1 铸造Al-Si合金中铁的存在形态
表1是铝硅系合金中铁的存在形态,其中α-AlFeSi和β-AlFeSi是常见的二种形态。而ρ-AlMgFeSi和δ-AlFeSi不是很常见。其中AlFeSi和Al(Fe,Cr)Si的结晶结构特征目前还不甚详细。至于形成什么样的相,除与合金中的含铁量有关外,还与铸件的冷却速度、合金元素的数量、种类等密切相关。汉字状的α-AlFeSi相对Al-Si系合金可提高强度、硬度,对韧性降低不多,而针状的β-AlFeSi相则严惩割裂基体,显著降低合金的韧性,尤其冲击韧性,据报道,当Fe>1%时,可使整个合金本身变脆。
表1 Al-Si系合金中铁相形态
类别晶体结构熔化温度/℃形状α-AlFeSi六方晶体860汉字状β-AlFeSi单晶体870针、片状ρ-AlMgFeSi立方晶体δ-AlFeSi四方晶体
1.2 铁对铝硅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1.2.1 对室温机械性能的影响
对Al-Si二元合金,当Fe>0.5%时,片状β相可提高合金的强度并稍降低其延伸率;当Fe>0.8%时,延伸率开始较大幅度降低,当合金中的Fe从0.4%增加到1.2%时,对强度值的增加是微乎其微的,但却显著降低其延伸率从4%降到1%,对Na变质的Al-Si共晶合金是每增加Fe0.1%可使延伸率降低1%多。
1.2.2 对高温性能的影响
铁虽然降低了Al-Si活塞合金的室温机械性能,但却提高了它的高温机械性能,这主要由于高温时基体本身强度随温度升高下降很多,而此时以网状、汉字状和细小针状存在的铁相,它们在316℃左右时基本不变,是稳定的化合物相,正是它的存在提高高温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对Al-Si-Cu-Mg合金,当Fe>0.95%时,σ300℃为92MPa。
1.2.3 对耐磨、耐腐性的影响
铁提高Al-Si系合金的耐磨性,这是由于硬质针状铁相使基体得以强化,抵抗变形能力,同时又起到支承作用,使耐磨性提高。同时铁相使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失去连续性,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铁降低合金的耐腐性。
1.2.4 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随着铁含量增加,在合金结晶时,由于β相干扰枝晶间流动,所以会使疏松增加,同时增加合金的热裂倾向,但是对压铸铝合金一定Fe量可防止粘膜,但也有报道称一定Fe量增加合金的流动性。
1.2.5 对机械加工性能的影响
铁相使机械加工性能恶化,增加刀刃具的磨损量,使尺寸稳定性变差。
2 铁的有害作用消除、抑制方法
2.1 机械方法
常用的机械去铁法有过滤法、沉淀法、离心铸造法等,它们均是采用在熔体中加入Mn、Cr、Ni、Zr等合金元素使之与铁形成大的化合物,由于其密度与铝合金不同会产生沉淀,使用沉淀的方法称为沉淀法,它可使铁降低0.5%。将通过过滤布,过滤网、板,使大块化合物得以过滤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它可使Fe降低0.7%,将加入合金元素的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由于密度d的差异使铁相移向边缘,而内部铁含量可由2.07%降低到0.27%,降低效率达87%。不同转速、不同Fe/Mn比对除铁效率也有影响。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方法一般均联合使用,如过滤法与沉淀法,先沉淀后过滤,以及过滤与离心铸造结合会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2.2 熔体处理方法
2.2.1 加入合金元素中和Fe的作用(变质处理)
熔体中加入合金元素来改变铁相形貌,减弱铁的作用,提高合金强度,改善延伸率,通常加入的元素有:Mn、Cr、Co、Be、Mo、Ni、S、Mg、Re等,下面逐个分析:
a.Mn:是最常用和用得最多的元素,加Mn能显著减少铁相的数量和尺寸,甚至使铁相完全消失,由于Mn的加入扩大了α铁相区,从而使得铁相向α铁相转化,中和铁相的Mn的加入量多少现还不能定论。据称在Al-Si13合金中加入0.5%的Mn,就能使含1.5%Fe的合金中针、片状铁相转变为α铁。有人推荐按Mn%=2(%Fe-0.5)添加Mn,总之通过添加Mn可逐渐使β-Fe相的数量减少,尺寸变小,直到不出现为止。
b.Cr:在ZAlSi7Mg合金中加Cr可使粗片状的β相转变为汉字状的α铁相,加0.2%~0.6%Cr能防止含Fe>1%的Al-Si13合金的脆断,在Al-5Si-1.5Cu-0.5Mg合金中加入0.2%~0.3%Cr使含铁为0.4%合金的伸长率由1.7%增加到3.8%,加0.4Cr可使含Fe0.75%的合金伸长率由0.8%提高到2.6%。
c.Co:Co的作用与Mn相似,但需要稍加入以使富铁相成球形,有人建议Fe/Co的比率应为1∶2,同时Co的加入于其本身的偏析体小,所以其效果优于Mn。
d.Be:也可作为一种中和剂,当Be加入量>0.4%时,能形成一种AlFeBe紧密相,同时由于Be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能提高Al合金的性能,在砂型铸造件能使AlSi0.6Mg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5%~10%,同时不降低其延伸率,另据报道,在Al-6Si合金中加入0.05%~0.5%Be会使Fe杂质相的形态由长针改变为危害较小的园球形或近园球形,从而提高合金的塑性。
e.Mo:可用来中和Fe的有害作用,其效果比Mn好,它是Al-Si合金中Fe的有效变质剂,在含Fe1.2%的合金中加入0.2%的Mo和0.1%的S能使合金的延伸率由1%增加到2.8%,抗拉强度由160MPa增到180MPa。
f.Mg:也可起到中和杂质铁的有害作用,当含量在一定程度时会形成AlFeSiMg化合物相,从而减少β铁相的形成。
g.Ni和S:也是铁有害作用的中和剂,其中S还能作为铝合金的变质剂,据报道加入硫磺可使铁相大部分变为短杆状及汉字状,有少量是团球状、块状。但单独加时效果不理想,须与其它元素如Mn、Cr、稀土等配合,其效果明显。
h.稀土RE:稀土是一种很好的Fe相变质剂,据报道,对413合金加入0.04%~0.06%Sr,可有效减少β铁相的数量和尺寸,对6063合金,当加入0.05%Sr后,所存在铁相化合物呈汉字状,且细化。日本专利也曾报道加入0.005%~0.10%Sr及相同量的Zn,可减少β铁的数量和尺寸,并且在许多Al-Si系及型材合金中得到证实,这主要是由于RE本身是一种变质剂,合金净化剂,它的加入可有效去除铁的有害作用。
总之,对于变质中和剂,它能减少消除β铁相的形成,但它本身并不能去除Fe的有害作用,只起减缓作用,且随Fe量增加使用的变质剂量也增多,一定程度上降低合金的韧性,并且,由于其形成各种复杂化合物会带来其它相关的副作用,因此,我们提倡使用变质剂,且使用复合的综合性能变质剂,尽可能加入量少。
2.2.2 熔体过热和快冷处理
a.熔体过热
据报道,过热处理可减少富铁相的形核核心,这是由于在高温时β富铁相的形核核心是γ(Al),而γ(Al)在低温时存在,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85℃),γ(Al)相就转变为α(Al),不利于β铁相的形核,从而抑制了β铁相的出现。同时发现随熔体过热度的增加,铸件中富铁的晶间化合物变的越细,当浇注温度大于800℃时,合金中的片状β铁相就转变为α铁相,
且这个过程不可逆转,即一旦熔体过热到足以产生α相的温度随后的处理和静置对铁相形态无影响,并且当铁量愈高时,用过热方法改变就越来越困难。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过热后熔体吸气,氧化严重,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b.快速冷却处理
快速冷却处理可减弱铁的有害作用,这是大家所共认的,国家专业标准中规定的砂型铸造的质量小于金属型也就是这个道理。快速冷却时合金液中形核核心多,界面推进速度快,形成的有害铁相在同等条件下要短、要细,甚至看不到针状相,同时合金中中和Fe相所需的Mn量也随凝固过程中冷速的变化而变化,冷却速度对Fe相形态也有很大影响。当冷速<0.1℃/s时,有助于β铁相的形成,当冷速>10℃/s时,会抑制β铁的产生。
(1)合金中Fe含量是否应符合国标?
在合金化处理方法和提高冷却速度条件下,我们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针状铁相的危害作用,使其组织性能达到国标规定的要求,此时合金中铁含量已超标,甚至严重超标,那么此时应以成分为主呢,还是以性能为主?我们主张Fe的有害作用消除了,其含量或者说铁含量当量(即此时的铁含量以平常的国标相当的量)应仅作参考,主要以组织性能为依据,成分不应具有否决权,与国外铸造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标规定的Fe含量明显严于国外,因此我们希望我国专业行业标准能出现相应的标准。
(2)减少铁的有害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操作?
在生产实际中过热处理,由于会带来元素的严重烧损,吸气严重,所以不太采用,而离心浇注需要离心机等设备,对专业合金生产厂犹可,而一般厂家也无法为了它而上设备。最实用且可行的就是合金化变质处理和提高冷却速度,变质处理中应提倡使用具有复合作用效果的加入量可小,一种元素多种功能的元素或几种元素复合剂,同时提倡机械与变质方法复合处理。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旅游景点、党团工作、人文社科、考试资料、文档下载、教学研究以及铁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收塔合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