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比公募基金业绩更好

公募业绩为何大幅跑赢私募?
截至5月22日,Wind统计数据显示,可比的779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涨幅为64.44%;格上理财统计数据显示,阳光私募行业1638只股票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5.02%。
公募基金业绩大幅超越私募,原因何在?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长期投资还是短期炒作?稳定增长还是短期爆发?博取排名还是控制回撤?满仓操作还是回调踏空?提成扣除还是业绩缓慢?业内人士对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四原因致公募业绩腾飞】
针对公募基金大幅跑赢私募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相对收益考核、牛市敢于重仓、公募的平台资源和投研力量、投资风格和操作策略是其业绩腾飞的主要原因。
相对收益考核
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在采访中认为,相对业绩的目标和考核标准是公募大幅战胜私募的重要原因。
北信瑞丰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高峰表示,“对于本轮牛市而言,公募业绩跑赢私募是很正常的。目标决定策略,公募基金的目标是相对收益,注重考核排名,持有仓位相比私募也较高,在单边牛市中自然占据不少优势。”
金元顺安基金投资副总监晏斌认为,公募主要追求相对收益,对于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在今年的大牛市中,紧随市场风格在收益上更具竞争力。
国泰基金投资负责人黄焱也称,公募基金是以相对收益为主导的,在牛市的时候能够紧跟指数甚至超越指数,而且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满仓操作,所以其收益率在市场好的时候也相对比较高。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基金经理称,“受公募基金相对收益考核和排名影响,可能会导致新生的基金经理操作上呈现相对激进的风格,这也是其业绩飙升的重要原因。”
牛市敢重仓
牛市敢于重仓是公募脱颖而出的另一主因。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有仓位的限制,今年很多公募基金股票仓位几乎接近满仓,这在牛市中自然收益颇丰。
黄焱表示,今年公募比私募业绩整体上较好,主要原因还是大牛市,创业板和成长股表现良好,公募基金能够抓住成长性较好的个股,全仓操作,重点持股,业绩比较突出。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对于公募而言,一般仓位都在80%以上,这在单边牛市行情中具备较大的优势。
而晏斌认为,今年公募收益率较高的原因和仓位限制关系可能不大,许多私募产品都加了杠杆,私募产品的平均仓位估计不会低于公募基金。
优质投研资源
公募平台的优质资源也对其业绩有所贡献。除了大型私募外,私募在平台、资源、研究员、体制支持等因素上均不如公募。
黄焱表示,“一个公募基金的业绩核心是靠投研团队。一个比较成熟的投研团队及其长期的沟通磨合是私募比不了的,公募投研团队的定位和架构设置更加长期化。”
高峰也认为,短期内,市场风格对基金的收益影响比较大,但长期看投研能力对收益的影响将更加凸显,优秀的投研团队将为公募基金带来超额收益。
晏斌表示,公募基金的优势在于平均投研能力较强、风控相对严格、流程也更为规范,后台和市场人员支持较为充分,但由于近年公募人才对私募团队的充实,公募和私募投研能力的差别也在逐渐缩小。
晏斌称,“公募的优势在于,大部分公募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比较平稳的投研团队,这是绝大部分私募没有的。”
主题基金正值风口
高峰表示,在操作策略上,公募的交易相对偏少、持有时间较长,这在单边的牛市行情下将获利颇丰。
上海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也认为,公募的小规模产品主要是主题类基金,比如互联网、国企改革等,当风口在这些行业上时自然表现很好,但一旦风不在了也很危险;而公募的大规模产品多是一些指数型、主动管理型产品,今年大部分指数基金随着指数上涨自然上涨。
该投资总监分析,“公募只有100家左右,非常集中,业绩也差不了多少,而私募基金太多,导致业绩分散且两极分化,就把平均收益拉下来了。”
【四原因致私募业绩落后】
针对私募基金落后公募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追求绝对收益、控制回撤、调仓踏空、投研力量薄弱是其业绩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
追求绝对收益打压业绩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的考核主要追求绝对收益,加之每月扣除到期提成,将直接打压收益水平。
北京某中型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大部分私募基金没有与指数业绩比较的基准,主要追求绝对收益,使得他们在市场火热时比较冷静,更关注公司基本面信息,对市场风格和节奏的跟踪相对偏弱。
淮北倚天投资董事长叶飞认为,公募只要跑赢大盘即可,但私募要求有绝对收益,因此操作思路根本不同,公募总在思考如何跑赢大盘,而私募在思考不论大盘涨跌都要赚钱。
与绝对收益考核相关,私募会在平均收益中扣除到期提成,这或许也是收益偏低的重要原因。
上海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向记者透露,“私募的业绩是要扣除每月20%的到期提成的,这将直接导致收益被打下来。”
上海聚益投资总经理汤小生也表示,“私募对盈利部分计提业绩回报,会拉低净值涨幅,如果今年以来平均涨幅为35%的话,计提前的收益率应该是43.75%。”
上述北京私募基金经理称,“大家对私募基金期望值比较高,所以业绩看来不算突出,但这种考核机制和投资策略长远来看,私募将更占优势。”
控制回撤需要
如果投资人能在私募产品中稳定盈利,形成投资信任和依赖,将有益于私募基金的长远发展。因此,私募基金需要控制回撤,稳健发展。
上海倍霖山投资公司总经理高杉认为,今年公募基金业绩普遍跑赢私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私募会考虑到风险补偿、控制回撤,仓位也会有所保留。
一家保险资管人士也对记者分析,从产品层面来看,私募基金需要直接面对持有人的压力,必须控制回撤,在投资的时候对仓位、风格的控制也会均衡一些。
北京上述中型私募基金经理称,“由于多数私募基金缺乏品牌和影响力,在操作上比较注重稳定增长,时刻控制回撤,避免客户较差的收益体验,所以在操作策略上会相对保守,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业绩表现。”
可能会调仓踏空
对于仓位因素,多位私募人士称,私募调仓确实比公募较多,而且会因调仓踏空,这些失去的机会成本也将带来收益的滞涨。
汤小生表示,“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在心态和操作上会相对谨慎,如果看空市场、认为风险大,会大幅降低仓位,甚至直接空仓,造成仓位不足、追逐热点不够,导致牛市难以跟上指数的平均涨幅。”
上述上海某中型私募总经理也称,私募仓位自主可控,出于客户利益考虑会多次调动仓位,在持仓结构上也比较谨慎;而且,私募更倾向于落袋为安,这样就很难获得全程的收益。
高杉向记者透露,“在指数和个股涨幅太快,或者预计有回调风险时,我们便会提前降低仓位。”
这种持仓特点,可能会使私募在震荡市或熊市中表现更好,而在单边牛市中,任何卖出都是错误的。
投研力量薄弱
投研团队相对不稳定和短期化是私募机构的整体特征,与公募完善的投研结构、长期的磨合积累不可同日而语,这对长期业绩表现也形成不良影响。
上海某中型私募总经理表示,“有些私募可能就是某一年表现很好脱颖而出,但实际上个人、团队能力不如人意,还有大量私募质就是个体户,连研究员都没有,就是两三个人管一点钱。”
叶飞也透露,其所在团队共有七八个研究员,并建立微信群与券商研究员加强联系,交流研报等公开信息。
汤小生认为,从投研方面来看,公募整体比私募强,但是私募的基金经理个人比较厉害,私募整体灵魂人物的作用会比较大,整个团队也会延续灵魂人物的风格。
上述保险资管人士分析,“公募基金能充分获取来自卖方的信息和研报,而私募的信息平台相对较弱,况且一家公募基金共用一个投研平台,基金之间的抱团作用明显,对净值也会有所贡献。”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牛市公募业绩亮眼为何还要买私募|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业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牛市公募业绩亮眼为何还要买私募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王梦丽
  牛市行情下,人人都可以自称股神,收益率似乎就只剩赚多赚少的问题。此外,牛市的另一大特征是:“私募跑输公募,公募跑输大盘指数。”好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末,在本轮牛市行情中公募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高于私募股票平均收益率,但是整体并未跑赢大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当前处于牛市,追求高收益才是王道。私募普通股票型基金以及公募主动管理类股票基金似乎缺乏存在价值,投资者只要买只指数基金便可高枕无忧,坐享牛市红利了?事实并非如此。
  牛熊市事先难判断
  牛市买指数,是股神巴菲特都信奉的真理。巴菲特认为,长期来看指数会跑赢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所以牛市行情下指数基金的确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是A股市场牛短熊长,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牛市往往在投资者半信半疑中来临。大部分情况是,牛市行情已经开启很久,人们才逐步意识到。以本轮牛市为例,早在去年7月,上证指数便从2000点的底部开始小幅上涨,11月末以来上证指数涨幅逐步明显,A股开户数也较之以往大幅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单从开户数据来看,A股新增账户在春节过后的一周,即2月中旬才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今年2月27日及3月6日A股新增账户周涨幅环比分别高达121.38%、143.66%,资金开始跑步入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连跳广场舞的大妈也开始进场了,牛市特征明显。
  但是回过头来看,有多少普通投资者能够在2000点坚定地持有公募股票型基金?而在目前点位,继续跟踪指数,持有指数基金的投资是否仍然合适?这种判断后市牛熊的要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过于苛刻。更可行的办法还是把这个任务交给。
  三个原因私募跑输公募
  公募在牛市中跑赢私募的原因有很多:私募肥尾效应过大,拉低平均值;牛市中私募仓位普遍没有公募仓位高;公募追求排名、私募追求绝对收益。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牛市私募跑输公募。
  《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公募股票基金的最低仓位下限是80%,而私募基金的仓位则要灵活得多,基金经理在0至100%之间灵活操作。根据好买基金的调研,除非是基金经理能够找到大概率制胜机会,否则一般来说私募的平均仓位远比不上公募股票基金平均仓位。而在牛市中,仓位就是基金赚钱的根本,所以在仓位平均低于公募股票基金的背景下,不难理解为什么私募跑输公募。
  其次,由于私募的生存根本是依赖超额业绩提成,利益和投资者绑定在一起,追求绝对收益,重视风控,一些策略的私募甚至会做空股指期货来对冲风险,牛市中的收益也会有所损耗。而公募基金生存的根本是依赖管理费,在乎的是规模以及同类基金的排名,所以在创业板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公募义无反顾地抱团抢筹创业板,不惧调整风险。
  此外,私募的肥尾效应明显,以4月私募普通股基和公募股基的收益率分布来看,私募业绩收益率分布广泛,排名首尾业绩差距巨大,而公募则相对较为集中。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15年4月底,超1万家私募完成管理人备案,好买收录的私募股票型基金超7000只;而目前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有96家,偏股型公募基金数量在1000只左右。所以,众多私募产品鱼龙混杂必然会拉低私募的平均水平。
  关注经历牛熊市私募
  事实上,虽然牛市中公募平均业绩跑赢私募,但是仍有不少私募业绩表现优异。截至日,近一年业绩最高的公募股基收益率为269.88%,而股票私募近一年业绩超过这一数据的有13只,而近一年业绩翻倍的股票私募也比比皆是。
  另外,当市场停止一路高歌的疯牛状态后,私募仓位灵活的优势便开始凸显。所以2008年大熊市仍然有不少私募获得正收益。
  尤其是在当前时点,牛市俨然已经走到半山腰,随时面临回调风险。私募由于可以保持低仓位操作且可以通过做空工具来获得超额收益。所以,目前时点投资者可适时关注那些经历牛熊市的老牌私募,这些私募经历2008年大熊市而存活下来必定有其独特的生存法则。比如,淡水泉、民森等,这些老牌私募在大熊市中跌幅远低于同期跌幅,而在牛市中其进攻能力也较为不错。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募私募基金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