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这dido音响是什么牌子子音响

最新品牌动态
All right reserved.
HIFISHUO发烧影音评说网
京ICP备&&&&&&&&面向HIFI影音发烧友的第一互动媒体和交流社区新音响发烧站-品牌列表
按名字排序
在今年(2016年)的CES展览上出现了一个受到关注的新品牌展出,那就是来自德国的Kii Auio所展出的THREE有源音箱。Kii Audio成立于2014年,THREE为目前该公司的首对产品,由顶尖音响工程师Bruno Putzeys先生领导的团队所研发,其最为知名的就是D类功放机的成就,许多品牌的放大核心技术都出自他之手,Grimm Audio LS 1就是他近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Kii Audio Three在CES一展出就马上受到关注,迅速的得到世界各国的代理争相引进,当然也包括本地臺湾。Three到底有什么魅力?估且让我来代大家做个初步的认识。THREE采有源设计,以小小书架的身驱,其频率响应可达到20Hz~25kHz(+/- 0.5dB)的惊人规格,甚至比许多大型的音箱还要厉害。其精巧的机箱使用6个单元,包括4只6.5″低音,1只5″中音,和 1只 1″导向式高音,每个单元个别以Hypex Ncore 250W功放机独立驱动。
标准机箱颜色为:白色,机箱颜色可客制(选配),原厂专用脚架(选配)。
Three分频网络采用DSP有源6路分频,独家研发Active Wave Focusing线路,内置音调、摆位调整。40 bit浮点运算能力的DSP进行电子分频,单元的运作透过Motion Control回路回馈至DSP以控制单元的运作,降低失真。有源导波技术,将声波透过DSP控制往音箱的两侧及前方发散,使得摆位不受背墙影响,内置各式摆位的预设程式。
很多专业录音室都已争相购入Kii Audio Three音箱,可见其魅力无法档。
Kii Audio THREE有源音箱
Compact DSP controlled monitor speaker
4x 6.5″ woofer, 1×5″ midrange, 1″ waveguided tweeter, all individually driven
Amplification: 6x250W full-custom Ncore
Active Wave Focusing crossover filter
Frequency response: 20Hz…25kHz +/- 0.5dB
Phase response: minimum (best possible time coherence).
Long term SPL(*): 105dB
Short term SPL(*): 110dB
Peak SPL: 115dB
Controlled Directivity: 4.8dB (80Hz – 1kHz, slowly rising thereafter)
Size: 20x40x40cm, 8″x16″x16″ (WxHxD)
Weight: 15kg (33lbs)
Inputs: Analogue, AES/EBU
Selectable correction for free-standing, near wall or in corner
(*)IEC60268-5 Paragraph 20.6
访问量:56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CHORD (和弦)过去有很辉煌的经历与背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办人John Franks因为这些经历与技术背景,他在音响产品中率先引进高频率开关式电源,并获得巨大成功。
英国“和弦”公司核心技术&
Chord放大器的心脏是基于直接从航空宇宙行业演化而来的技术,在这里,令人难以置信的高级电源输出是在很小的空间里进行有效的设计而产生的。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我们完成了第五代的电源设计和制造。引以为豪的是,我们利用了扩频、相位时钟控制、高频辅助以及其他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在航空宇宙行业以外根本不能想象。
三种最基本的紧凑的电源设计
Chord公司已经开发了600瓦、2000瓦和4000瓦三种不同类型的PSU数码(电源处理器)。它们可以单个使用或并联使用,以便允许Chord来为不同的需要和系统(供应包括高级家用音响和专业录音制作的市场)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全系列放大器,以便用于立体声和家庭影院的多声道应用。
该独特的系统使得放大器电源在任何时候都被均衡化,甚至在置以重任的时候。这使得放大器在保持空旷的和自然的声音的同时还能被完全地控制。
大的活动空间
Chord&放大器的电源的额定非常保守,这种放大器的设计意味着它们有着极大的功率的保留以便能立刻竭尽全力来将要求苛刻的音乐进行扩大。不管播放的哪种类型的音乐,我们的放大器都仅仅是毫不费力地工作。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输出设备
任何放大器中的输出设备对于其声音信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Chord已经详细制定和帮助开发我们自己品牌的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它随着发展经验过去变得越来越精湛,以便能满足加在功放产品的严格的要求。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是由一间历史悠久航空工业半导体厂商根据我们严格规格要求来制造出来的。
先进的设计和成批制造和检验
用高性能的组成网络的SGI工作站、逻辑图输入、ASIC(特定用途集成电路)设计、SPIC仿真、机械设计和幻影化技术,来设计产品,例如我们最新的数字到仿真的转换器,它包含了相当于一百万个的逻辑门。所有的金属工件都是直接从计算机到金属切削,就如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一样。我们所有的设计都被最新的Audio-Precision&
System Two Cascade(音频精确度系统两层迭)开发测试仪器所证明,并且我们的产品检验是采用Miller Audio Automatic Audio&Test System(专业科技仪器品牌:Miller 自动音频测试系统)。
这款CHORD SPM1200C型放大器虽然轻巧,但具有315W功率,具备出色的高音域韵味,以及较为明显声音特质,在专业界得到相当高的评价。
访问量:87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CH Precision 公司简介
CH Precision由Florian Cossy和Thierry Heeb于2009年创立。CH的公司名称是取自该公司的2位主事者: Florian Cossy 和Thierry Heeb的C和H. Florian Cossy是曾在瑞士国防部负责密码破解的科学家,甚至还曾经与英国著名数字器材品牌dCS的设计者Mike Storey讨论过数字元滤波的演算方式。Thierry Heeb是著名的数码技术专家(拥有数字取样、数字功率放大与数字同步等领域的四项专利)。
早在1996年二人就是GOLDMUND的数码设计顾问,其后二人成立在数码界名头响亮的Anagram Technologies。推出了很多的数字滤波模块产品,像是DSD转PCM等,在音响领域里提供各种数字硬件、软件的解决方案,著名的Anagram数字滤波模块,是以时间轴作为运算基础的特殊运算方式,名为ATF(Adaptive Time Filtering),可以将讯号提升到24Bit/768kHz再进行处理。这个模块以三枚40Bit每秒运算八亿次的Sharc浮点运算器来计算,主要目的在于处理线性相位与讯号插值,能有效降低Jitter频率误差。从参数上来看,其效果绝对惊人。许多瑞士制造的数字音响产品中,都有Anagram的「黑盒子」模块,包括瑞士著名的Nagra专业器材也都采用ATF 192kHz/24bit芯片与Power Loop(功率回路)模块等。2000年Anagram Technologies联合投资人Reynald Gentizon再成立Orpheus 音响公司,专门采用其专利的模块生产硬件产品,而Orpheus One升频译码器正是他们的处女作。但纤薄的外形设计并不讨好消费者,2004年Orpheus被售予Tellant家族。
淡出Orpheus后的Florian Cossy和Thierry Heeb吸取擅长技术不擅于管理的经验,决心复制GOLDMUND的成功。于2009年成立CH Precision。网罗包括高文的协议设计师等包括硬件,软件和机械设计超强设计师团队。把所有生产外包(机械部分由名表金属代加工厂加工,印刷电路板和单位组装由位于阿尔卑斯山专门制造高技术设备的工厂代工,品质由专门的公司监控)。生产外包能使设计师团队完全专注于其核心能力,在Anagram时代留下的昂贵实验室更是其强劲后盾。团队更与科技院校合作进行最新的研究和技术发展。
CH Precision相信超强的音频性能,先进的设计(根据最新的技术和未来的升级,例如插卡式设计等)和顶级的瑞士制造技术,每一款CH 产品必将使每个发烧友的心跳加速。音频性能最高和最严格的测试和稳定性是CH的骄傲。
CH Precision 产品资讯
D1&&&&& 参考级SACD/CD 转盘/播放机,可选择插卡升级
D1SE& 参考及金色特别版SACD/CD转盘/播放机(包括所有升级卡)
P1&&&&&&参考及唱头放大器
T1&&&&& 参考及时钟
L1&&&&& 参考及前级
M1&&&& 参考及单声道后级
A1&&&&& 后级功放
X1&&&&& 专用电源供应器
访问量:44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话说马兰士
& & & 马兰士(Marantz)这个名字在音响业可谓如雷贯耳,再说到7+9更被人们叹为空前绝后。至目前为止,马兰士Model 7+Model 9仍被视为电子管机EL34(6CA7)
放大的典范之作。不仅如此,从马兰士诞生的前十年间由马兰士创始人苏尔·B·马兰士(Saul B·Marantz)设计的Model 1至Model 10均已成为电子管机的传世之作,至今被电子管机爱好者珍藏,其价格也被炒到天价。
& & & 1953年,苏尔·B·马兰士在美国纽约创办了马兰士,当时只是一间小小的工作坊,但由于马兰士为追求高保真而开发产品,对象也是音响发烧友,不久马兰士就与“高保真音响”成为同义词,因为当时在纽约还没有真正的高保真音品。
& & & 1954年马兰士推出第一部产品——电子管单声道放大器Model 1,成为当时最精细的放大器产品,以巧夺天工的制作打响了第一炮。1956年再度推出Model 2电子管功率放大器,采用超线性放大的6CA7/EL34推挽电路,功率40W。不久,马兰士摆脱了作坊式的局面,发展成为具有5000平方英尺厂房、60名工人的企业,并由被后人敬仰的著名工程师Sid Smith担任总设计师。1957年,马兰士推出了Model 3电子分音器,可用作单声道两路分音,12种频率选择。同年又推出Type 4,用于Model 1和Model 3的电源部分。1958年推出的Model 5单声道放大器基本是Model 2的简化版,Model 6则是Model 1的立体声适配器。然而,同年推出的立体声前级放大器Model 7则使马兰士的放大器产品出现了新的转折,其采用6只12AX7,三段负反馈型缓冲器和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其精典电路至今为电子管爱好者效仿。
& & & 1960年,马兰士推出了Model 9,双单声道放大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无限怀念的古董电子管后级。其采用EL34/6CA7并联推挽,输出功率70W,三极输出35W,但声底雄浑,无坚不摧,令人叹服。同年马兰士还推出了Model 8A立体声放大器,电源采用硅整流,输出功率30W。之后在1961年使用了改良后的变压器,取名为Model 8B,功率提升至35W。
& & & 从1954年至1964年推出Model 10调谐器这10年是马兰土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其中Model 7+9和Model 8B是最为烩炙人口的产品。然而到1964年,受由电子管向晶体管技术转轨过度的影响,马兰士将公司卖给了Superscope公司,这是一家制造、进口和分销Hi-Fi音响的公司。Superscope公司在美国加州建立了工程部与工厂,开始生产马兰士的高级晶体管机种。后来Superscope收购了日本的Star Radio公司,更名为“日本马兰士”。到1980年,马兰士因经营问题,又转给了荷兰飞利浦公司,成为飞利浦旗下生产音响器材的公司。在进人数字时代之时马兰士与飞利浦结合,可以说是如虎添翼,马兰士的Hi-Fi音响制造经验和飞利浦的现代科技力量和资本相结合,相得益彰。可以说从这个时期以后,马兰士基本完成了由电子管向晶体管及数字音频技术的转化,进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第一部马兰士CD机CD-63就是于1982年推出,同时期推出的SC-9/SM-9前后级放大器依然金光灿灿。
& & & 20世纪80年代后,马兰士以生产现代放大器和CD播放机为主,进入90年代马兰士的影音产品更成为世界几强之一。印象中,自1964年马兰士推出Model 10B之后至今的40年间只生产过一部电子管机Project T-1,于1995年推出,其电路结构奇异,各级采用变压器耦合,不加负反馈,每声道由四支300B推两支845作全平衡输出,一支5U4和两支845整流,5U4负责300B级整流,845负责输出级整流,灯丝为直流恒流源供电,输出阻抗可由2Ω~30Ω之间自由设定。在这40年间,马兰士推行现代放大器和影音产品上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人们对前10年间的传统电子管机仍然无限怀念,尤其是7+9已成为马兰士经典放大器的代词。
& & & 眼前这套21世纪的7+9,已不是过去的Model 7+9,而是现代的晶体管巨无霸放大器SC-TSl/MA-9S1。虽然我们仍对老款Model 7+9无限怀念,但它毕竟已是昨日黄花,古老的造型和与现代接口不相匹配的设计最适宜怀旧者把玩和收藏。新7+9则展现出一副富丽堂皇、与现代音响概念息息相通的格调,而且也是集马兰士50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而提炼出的精品。老7+9是马兰土前十年辉煌成就的标志,而新7+9则是新世纪马兰士音响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马兰士50年光辉历程的尖峰。
& & & 这套新7+9采用了最新的Hi-End放大器设计外形,中间的圆表头和两边的圆角设计和金黄华贵的机壳展现出马兰士顶级机种的风范。其机壳采用优质特厚的铝合金板制作,结构异常坚实。机壳内部全部镀铜处理,机底采用双层底板,并加以防震设计,以消除震动噪声。在功能上,这套新7+9不同于马兰士的影音放大器那样繁杂,而是与欧美Hi-Fi放大器一样简洁。前级放大器有四组RCA输入、两组RCA输出及一组录音输出,一组平衡输入和一组平衡输出;后级放大器则有A、B或AB输出,背板设有输入灵敏度调节旋钮,调节范围0~-12dB。前级和后级的面板中央均有一个圆表头,前级用于音量数字显示,后级则是0~-40dB的功率显示。新7+9简单的控制功能设计是以追求高保真放声为目标的,多年来马兰士以影音器材为主导,而今马兰士也让世人看看,制作Hi-End音响器材马兰士也绝不含糊,当年7+9的雄风现在依然健在。
& & & SC-7S1前级采用全平衡式设计,声道分离度达100dB,频宽达到3Hz~150kHz,最大输出电压达13.5V。该前级每声道使用四枚马兰士专利的HDMA缓冲模块,并且是升级的SA级高速动态放大模块。电源采用专门开发的环形变压器,高速低内阻整流器及扼流圈滤波。该机音量由0~-100dB范围调节,每级1db的间隔,音量设定为关机记忆,下次开机时音量仍在关机前所设定的位置,面板表头清楚地显示其音量数字。
& & & MA-9S1后级为单声道全平衡分体式,同前级一样使用了HDAM SA缓冲放大模块,优质环形变压器和扼流圈滤波,对降低噪音和改善音色效果显著,该机和SC-7S1同样采用大电流设计,瞬间输出功率达1200W,额定输出功率80负载下为300W,4Ω时600W,频宽与为3Hz~120kHz(+0,-3dB),完全适合当前的宽频格式。
巨无霸放大器的风范
& & & SC-7S1/MA-9S1由于三分体和华丽的宫庭式风格外观并不显得庞大,比起美国的“重型装甲”要秀气很多,但把这三大件放在一起则就显现出它的规模,每只35.8kg重量的后级搬动起来还需使把劲。新一代马兰士声音一贯是温暖而柔润,散发着金黄色的高贵气,在这一点上,SC-7S1/MA-9S1自不必说,温馨而人性化的声音一听便是马兰士,然而这套放大器所具有的雄厚的力度和霸气的声底是近几十年来马兰士产品所少有的,它一点也不逊色于欧美大型放大器的气势。这一点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40年前Model 7+9的影子,这套新放大器取名“7+9”完全无悖于马兰士始祖的宗训。在本刊试音室用SC-7S1/MA-9S1推丹拿C2音箱,SC-7S1/MA—9S1的控制力和低频力度及量感明显大于Mark
Levinson No. 383,试听那张不知摧垮过多少小功率扬声器的《春之祭》,丹拿C2的低频重量感和弹跳力一下增加了好几成,你可以放心地开大音量,绝无失真或吵耳。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听到日本马兰士雄浑的气魄,与霸气的美国功放相比,这套马兰士似乎当然不让。马兰士本出生于美国,而新7+9似乎反朴归真了。
& & & 对于马兰士来说,有了这种霸气的风范,别的就不必担心了。这套放大器霸气但不蛮横,马兰士温暖如春的音色,在这套旗舰级放大器身上只会更加发扬光大,温暖甜润的音色加之高级放大器特有的高分析力和细节刻画能力,使其重播音乐美艳而栩栩如生。播放Decca的维瓦尔第竖琴协奏曲,美丽的弦乐群一丝丝的如绸缎般光泽柔润,小提琴高频光滑而油润,所表现出的弦乐是一群、一片,而低档或调校不当的系统播出来往往是一团、一线。曲中竖琴的拨弦触感和余韵也通透而有力,体现出瞬态的快捷和细节的丰盈。再聆听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开始时钢琴低音区雄浑的共鸣即有力度又富质感,可清晰地再现出弦震的余韵,而高频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透明华丽仍令人有进入高山流水的仙境的感觉。
& & & 整体来说,这套放大器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它是一部较全面而又音色优美的放大器,当然价格也不错,17万元的售价并非一般人可问津,但它毕竟是一件设计和制作都非常优秀的产品。马兰士7+9已被人们称颂了40年,而今这部放大器取名7+9应届当之无愧。
主要参数:
立体声分离度100dB以,频率响应3Hz~150kHz(+0,-3dB),总谐波失真0.0015%,信噪比103dB,体积459 x 136 x 441mm(宽x高x深),重量21kg。
输出功率300W x 2(8Ω)、600W x 2(4Ω),频率响应3Hz~120kHz(+0,-3dB),总谐波失真0.01%(20Hz~20kHz、1W、8Ω),信噪比120dB,体积459x 198x 45lmm(宽x高x深),重量35.8kg/台。
访问量:78
最后回复时间: 14:48:11
& & &索尼公司创立于1946年5月,是世界最早数码产品的开创者。
& &几乎每一家日本人厂都独立开发自己的CD 转盘, Sony 与 Sanyo 是其中最大的零组件供应商。绝大部分随身听的转盘都是 Sanyo的, Accuphase 与 NAD、M.F.都使用Sony 产品。Sony转盘型号众多,曾开发出任何动作均可在 1 秒内完成的型号,多数时候手指还未离开按钮音乐就已经响起;在新旗舰 R-10 转盘中开发出世界唯一的激光头不动而承片盘运动的新系统,听过的人都啧啧称奇。新一代的超级CD即SONY的DSD(SCD-1唱盘)传动机构仍沿用此得意之作。这种拾取系统分成两个等级,较高级机型的驱动电机采用高刚性的铸模铝材料制造,电机的定子带有一个蓝宝石的轴承以增加耐磨性,而转子则带有一个红宝石轴承以减少磨损。整个光学系统被悬浮起来,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使机械阻尼尽可能地小。目前使用这一等级拾取系统的SONY CD转盘,只有CDP-X7AES及CDP-X5000两种。代表之作有SONY CDP-R10、DAS—R10、CDP-X5000、SONY CDP-XA7ES、CDP-XA50ES、CDP-X3000、CDP-XA3ES
访问量:46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水木之声PA-2012锗管前置放大器,参考ML-7的图,大部分电路来自此机,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平衡输入输出电路,也改良了放大部分,使它更符合锗对管的工作区域。机器比较复杂的,元件数量就有400多个,例如德国罗兰士ITT的三极管子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古河插座。这个机器从开始设计--收集材料--根据不同材料修改设计--最后设计定型所化花的时间不少于6年,后续成品陆续校调3年。铁棒也许都能磨成针了。
这台前级重点着墨的地方有几个,第一电源部分所以电源部分也占去了整块板的三分之一有多,精密的伺服放大稳压,这个电源最大的亮点是采用锗管这个声音特别的功率管作为调 整管;第二,就是他的输入端缓冲转换电路。使用BB公司的陶瓷芯片,它能很好的既起到平衡转单端及阻抗缓冲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有一定的增益使得信号更加圆滑丰满,保证经过电位器后细节不会减少;第三就是主放大电路。众所周知,锗管的稳定性较差,所以很难能直接用来做主放大电路。但用它作为输出管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水木之声就巧妙地作为输出管用在这里了。一般来说锗管P、N结对管很少见。但这里却异常的见到。。这可谓一个奇迹!主放大电路在我眼中算是比较复杂,但如此重本的投入设计者水木却认为很值得投入。他说因为有了如此复杂的电路才可以保正音乐信号相位正确。
这台前级温暖和流畅,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器材设备,你不会再评论它的高低延伸,细节多寡,它已经完成再生了音乐的精髓。让人从此流连忘返。
在我校调这台前级的经验,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首先关于电位器,在尝试DACT甚至英国的P&G等高价电位器之后,觉得不如原ALPS流畅。但是ALPS整齐度和质感稍欠,在千辛万苦的寻觅之后,找到可完全替代的碳膜电阻使其升档;其次是电源变压器,并非贵价就好,后面使用英国方牛,让其稳正到位;同时让设计师进行了相应参数校调;其三,在使用mcap等贵价耦合电容后,最终还是去掉耦合,增加速度和质感,但是对于后级无输出偶合电路保护需要注意。其四,需要内部连线进行变更,如原来信号通道换上vcap顶级银线,还是使用铜线质感饱满水润;电源部分连接线也需要细心校调;最后,就是电源线配线的使用,目前仅使用dh labs电源线,韵味与质感,速度均到达一个高峰。
访问量:66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1972年,Mark Levinson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创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Mark LevinsonAudio Systems(MALS)。MLAS的主要产品是放大器类电子产品(功放)。MLAS的设计是以超越所有的性能限制为出发点。
Mark Levinson于1972年制作的7.5 ips带速的录音机就拥有110dB的动态范围,随后的LNP-2前级,是音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可以这么说,LNP-2的诞生,宣告了音响Hi-Fi时代的终结。而LNP-2在黑色氧化面板上雕刻并以白漆填充的Mark Levinson Logo,也成为发烧友心目中极品音响器材的标志,并在以后的近40年里基本保持不变。
Mark Levinson本人是一个天才的产品设计师,然而却并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上世纪70年代末,MLAS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到了1984年,公司已经濒临破产。1984年10月,MLAS被当地破产法庭关闭,其后两三个月内没有人来主动想寻求购买公司资产,于是法官决定将其拍卖。公司以Madrigal Audio Laboratories的新名字重新营业,Mark Levinson作为一个商标仍然得以保留。
1995年9月,Madrigal企业被哈曼集团收购。归入哈曼旗下的Mark Levinson在上世纪末继续有惊世之作推出——No.32前级和No.33单声道后级都是将Mark Levinson在模拟类放大器技术方面的成就推上另一个巅峰的经典产品。
访问量:66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提起丹麦,人们第一个想起的恐怕就是《安徒生童话》,这说明它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国度。另外,丹麦还有着无限秀美的风光,十分令人向往,那里人居环境轻松、休闲、自然,人人酷爱音乐、人人发烧,正是这一方美丽独特的水土孕育出了无数知名音响,因此丹麦也被人们称为是音响的王国。而这个音响王国中的贵族,正是Gryphon! 它可是最受顶级发烧友喜爱的品牌之一。Gryphon已在全球Hi-End音响业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产品也成为众多音响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极品名器。从1986年创业至今,Gryphon 迎来它的25岁生日,谨以此特辑献给,将现场音乐的纯真本质还原到家庭环境中的令人着迷的贵丰音响!
Flemming E.Rasmussen缔造新的童话故事
Gryphon(贵丰)的诞生也充满传奇色彩,创始人Flemming E.Rasmussen出生于1949年,与音响界很多音响品牌的创始人不同, Flemming既不是学电子专业,也不是学音乐专业,而是毕业于雅哈斯艺术学院(Aarhus Art Academy),取得油画学及图像艺术学学位,求学期间曾从事音乐舞台设计,LP唱片封套设计及乐队海报设计,毕业后教授摄影及油画长达十年时间。之后他在北欧最大运动用品制造商工作,为纺织品及印刷总设计师,后来成为该公司印刷厂的主席,1986年,他辞去印刷厂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音响事业中。其实在1986年之前的几年,Flemming就已经用业余时间在经营一个进口悬挂滑翔翼的公司。他亦是一个滑翔飞行受好者及合资格的滑翔机教练。由于从小酷爱音乐,并一直努力从音响的还原中追寻完美效果的满足感,出于对市售其它品牌电声器材的种种不满意才让他开始了对音响的设计制作,并在后来开始了Gryphon(贵丰)的故事。
Gryphon创始人Flemming E.Rasmussen先生
1986年Flemming成立2R Marketing公司,全职代理高级音响。Gryphon本是纯为兴趣的计划,没有打算商业化,但不少好评使他成立贵丰音响设计公司(Gryphon Audio
Designs)。1989年Gryphon从2R Marketing分支出来独立运作。
Flemming在70年代末期就开始设计音响零件了,就在负责印染厂期间,他的音响事业开始萌芽,这株新芽起始于Monster喇叭线。当时Monster线材刚刚冒出头,北欧也有进口,售价相当昂贵,Flemming发现那么粗的喇叭线要接驳后级相当不方便,于是就请一位朋友为他设计喇叭线接头,那可能就是最早出现的香蕉插。由于用过的朋友们都认为这种香蕉插很好用,Flemming于是请工厂大量生产,并且卖到德国去。不久后全世界都有了这种香蕉插,后来就出现仿制品。众多的音响迷应该万万没有想过,香蕉插是从Flemming这儿发展开来的。&
扬声器接头、香蕉插头,这些零件一定程度上使国际音响品牌代理生意在丹麦发展得更好。他的2R Marketing公司很快变成了丹麦国内最大的高级音响进口商,代理了Lnfinity、马田卢根(Martin Logan)、Pierre Lurn é、Vimak、VPI、WBT等品牌。
& & 同时,一项完全只是个人业余爱好、并非为了追逐商业利益的工作也开展起来。Flemming和一个好友共同设计了一台超低噪音和超宽频率的动圈式唱头放大器,设计的本意只是拿来自已用而已。但因为口耳相传的好评,Flemming开始大规模生产这款机器,这最终促使了贵丰音响和2R Marketing分离开来,成为一家独立运作的公司。
& & 在第一款器材惊喜亮相后,Gryphon又接着推出了其它产品,最终,Flemming完全放弃了代理其它品牌,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和生产音响器材上来。
& & Gryphon的原则是无条件的还原录音的原貌。Flemming从画画中学到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人们对于一个东西的感觉其实大多是基于期望、基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的,而并非是我们亲耳听见或看见的。所以为了要最完整的再现真实,那就必须要精确的保存它并理解它。这就是贵丰音响设计的哲学。
& & Gryphon的名字和符号是鹰头狮,它既有鹰的优雅与气度,又兼具狮子的力量和敏捷,是对贵丰音响理念的完美注解,由此,一个高贵的品牌诞生了。
贵丰的理念和技术:
超级电源供应
Gryphon的产品在电源设计方面都是下足了功夫,保证各部分电源的独立供应互无干扰,其产品电源部分的设计和用料之充足甚至可以用“夸张”来形容。
坚持纯甲类&
Flemming多次表示,每声道200瓦以上的纯甲类功放并不实际,不仅家里电源插座无法负荷30安培电流的需求,体积也会大很多,重量可能超过150公斤连二个人都抬不动,更需要准备一部专用空调来散热。他对某些品牌宣称的“自动偏压”设计不以为然,纯甲类放大的目的就是消除交越失真保持高度线性,目前还未发现有足够快速的控制线路能让组件“忽冷忽热”而又全无失真,所以他只能老老实实做纯甲类功放,但一定是扎扎实实的纯甲类。
零负反馈的电路比负反馈很多的电路相比,发出来的声音更软,透明度更高。贵丰纯甲类的功放中,超低的反馈增加了稳定性和加强了低音的表现。要同时做到零负反馈和超大频宽,需要在电路设计中非常仔细和讲究。
绿色偏压调节技术
贵丰发明了绿色偏压调节技术(Green Bias)系统,以一种简单的方法来保证不浪费电流。贵丰前级的音量衰减器通知后级的电流控制装置,接着后级会选择一个适合的不变的纯甲类电流。这个值确定后,不管播放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的音乐,甚至是完全没有任何讯号,这个值也不会改变。和那些尝试随着音乐讯号电平大小调整偏压的”智能”系统比起来,这应该是一个更直接、无负作用的系统,完美解决了讯号延迟的问题。
人性化的设计
Gryphon的产品还注重用户使用操作上的方便性,以功放为例,包括开关、按键、音量控制、信号源选择/切换、信号输入及音箱线的连接端子、开机的自检、随机附件和面板/机壳的保养都考虑得十分仔细、周到。既注重艺术性,又体现最新科技和现代产品风格,是Gryphon能够在众多美国、欧洲和日本音响产品中成为出类拔萃者的真正原因。
Gryphon很早就知道“损害控制”电路,加入越多的元件本来是为了让声音更好,但这本身其实就会让讯号乱套,导致声音变差。Gryphon致力于设计既简洁又好声的电路,专注于全力保障音质的纯净,无论是输入信号是好是坏,都真实、无染色地做还原、放大,尽可能地用简单的线路,舍弃了音调控制、平衡控制、耳机输出插孔等不必要的修饰。
独家的线材
Gryphon器材内部元件之间的连线和信号线都是自家生产的,因为贵丰认为,内部元件的布局和连线本身一样对最终的声音表现起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Flemming是第一个从日本引进PC-OCC(无氧单结晶铜)线材的人,后来他同日本厂家洽淡,把这种技术引进到了欧洲。
Gryphon的产品都是指定采用最高规格的零件(包括军规零件),不计成本。Gryphon的工厂非常整洁与安静,有着各种大小先进的自动化机器,工人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生产操作。
优秀的录音母带收藏
Gryphon厂还保留有许多唱片录音室所录制的被人们称为立体声“黄金时代”(即)的优秀录音母带,这些录音母带包括多种风格、多种乐器和人声的演绎,十分接近现场的演出,而这种真实的还原是CD和LP唱片无法做到的,这是一批价值连城的收藏,而且这些唱片对贵丰器材的发展也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Gryphon将这些录音作为唯一可信赖的参考,对检验产品的真实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Gryphon的工程师还经常聆听现场音乐会,或直接并参与唱片的录制工作,为产品设计制定更严格、正确的标准,目前有许多唱片公司的录音室在使用Gryphon的产品作为监听器材。
贵丰的第一款产品:唱头放大器
贵丰的第一款产品是唱头放大器,这本来是Flemming为了改善他家里的立体声系统而手工DIY制作的。因为这款唱头放大器发出的声音非常好,很快不少人都知道了它,并想向Flemming购买,从不拒绝朋友请求的Flemming于是开始大量生产,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
贵丰调声的秘技其实从第一款产品就开始运用了:双声道结构,左右声道完全独立在两个底座上,两声道各自由独立的外部电源供电,纯甲类放大,零负反馈,全部采用精密零件,在讯号通道上没有交连任何电容,从DC到3.5MHz的超平频率响应和超低杂讯。
这款产品首先得到了日本音响界的广泛好评,被日本的《StereoSound》评为”最值得购买的产品”,更在1986年芝加哥"CES"大展上初露锋芒,随后便“一发而不可收”。这款唱头放大器获得的好评使贵丰跻身国际殿堂级音响品牌的行列,也为之后的贵丰产品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扬名立万巨作 Gryphon DM100后级
Gryphon推出了第一款产品HeadAmp唱头放大器后,随后有了XT、LE等前级放大器产品,逐步在市场上赢得名气。但真正令Gryphon在高级音响界扬名立万的,是在1991年研发出品的一款后级功率放大器——DMl00。那外形硕大,发热极高,人称”怪兽”的旗舰单声道放大器采用纯A类输出100W,它的面世令Gryphon的神兽LOGO形象从此深入人心。DM100不仅是Gryphon的第一部后级,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输出功率那么大(100瓦每声道,8欧姆负载时)的纯A类晶体后级。声音表现方面,DM100具有所有高级后级所应具备的性能,包括解析力高、透明感强、层次清楚与宽深的音场等等。它最最吸引人的特点在于低频与极低频的重量感与控制力,这是任何其它后级都无法企及的。
贵丰Gryphon Atilla合并功放
正如GRYPHON家族其他成员,Atilla合并式功放身披GRYPHON传统典雅的钢琴面黑色外形,而机箱面板上同样刻有一只厂方标志一红色鸢狮。相对于其他成员,Atilla算是一台体型较为细小的功放,甚至乎身价也是最易被广大发烧友们所接受。然而,在其结实的铝合金机箱内,收藏的内容却不容忽视。
正如Flemming所言,Atilla虽是家族中最相宜的合并式功放,但延续了GRYPHON传统采用无负反馈线路设计,就连控音器亦是GRYPHON近年偏爱使用的新型微处理被动音量控制,他认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佳的音量控制晶片。
贵丰Gryphon Mikado Signature CD唱机
丹麦贵丰虽然是以功放起家,以功放建立威望,但他们在CD机的发展上却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其中还创下了不少纪录。例如1998年推出的Tabu CDP1,Gryphon第一次为Hi-End音响圈带来“升频”的概念,当时还只能升频到88.2 kHz,而Mikado签名版又第一次为Hi-End音响界带来了升频到32-bit/192 kHz的新冲击。其高雅别致的外观设计,无疑成为男人最心爱的玩具。当黑色的金属顶盖开启时,内部装设蓝色LED灯光会一闪一烁,妆点出新鲜的科技感,播放时这些蓝光也有降低其它光线干扰的作用。
幻象前级 Gryphon Mirage前级扩大机
Mirage是指海市蜃楼,深心向往却难以实现的事物,或者有人翻译力幻象。但这不可能买现的事物却由 Gryphon完成了,它就是超越传统音响概念的Mirage前级。
它由3个独立的分体组件组台而成,一组是顶部的放大电路部分,一组是下面独立箱体的电源,还有一组是放在前面的显示,操控部分,连电源都完全独立分离,这个显示/操控机箱可以远离机身随便放置,利用一个小天线传递操控指令,其目的是完全隔绝对放大电路的干扰。
Gryphon说Mirage前级的目的是营造一个音乐幻象,让你虽然不在现场,耳朵却会使你相信这就是现场!&
贵丰Gryphon Colosseum后级功放
丹麦Gryphon自1986年横空出世,犹如一记惊雷震撼了Hi-End音响界。24年来,在老总兼设计师Flemming Rasmussen的领导下,推出多款令人惊叹的音响产品,奠定了Gryphon作为一线Hi-End品牌的地位。Gryphon的每件产品都带着无所不用其极的烙印——Dual Mono design、Pure Class A电路、最高级别的零件、昂贵的售价与丹麦顶的制作工作及充满艺术感的造型。
Colosseum后级最叫人惊艳之处便是其直立式外形——纺锤形的机身,圆滑光溜的Acrylic顶板与碳纤维侧板,乍看之下与Sony的PS3有几分神似,令人耳目一新。设计师Flemming Rasmussen相信Gryphon的产品不仅要体现顶级发烧音响品质,也要彰显现代Lifestyle的审美情趣。传统发烧器材外形四四方方,千篇一律,头顶冒烟的发烧佬或许并不在意,但在现今讲究风格时尚的家居装潢中显得颇为突兀,所以Colosseum的设计彻底摒弃了传统音响器材的框框,大胆采用直立式机身,加入大量弧形曲线设计,缩小放大器的占地面积,显得高贵又性感。将Colosseum与同样造型前卫的Mirage前级、Mikado CD机放在一起,堪称一组Lifestyle美学设计的视觉盛宴。
贵丰的Hi-End音箱
对于长年发展功放技术的Gryphon而言,音箱的设计却让他们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幸好那时候Flemming认识了丹麦数学家Steen Duelund,他不但是个音响发烧友在哥本哈根还有自己的Hi-Fi俱乐部,Steen Duelund自己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音箱设计理论。关于Smen提出的理论Flemming听过后觉得想法疯狂,但却认为Steen是对的,于是Flemming便开始把Steen想像中的音箱实际的制作出来。
Steen的理论最疯狂的地方,就是要求“每一个音箱单元必须在任何频率、任何时间维持相同的相位”。听来很简单,但因为单元之间的误差太大很难筛选出物理特性完全相同的单元来配对,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经过Gryphon契而不舍的努力,从弹波、振膜表面阻尼涂布、悬边、磁铁系统、散热设计、到强化框体,Gryphon都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除了单元都是特别订制的外,磁铁也特别加强,装单元的开孔考虑到声波反射而切成斜面,连接振膜的讯号线分成左右二边而非一般的单边,这样让振膜振动时左右能够平衡,许多小细节使贵丰的单元看似普通实则大不相同。
贵丰Gryphon音箱四部曲Cantata、Poseidon、Trident、Atlantis
2002推出的Cantata(清唱剧),是首度出现的Gryphon音箱,同时也是所有Gryphon音箱的设计基础。此后2004年Gryphon推出 Poseidon(海神)四件式旗舰音箱,2005又推出Trident(三叉戟)音箱,到2007年最新的Atlantis(亚特兰提斯,失落的传说)基本设计都从Cantata而来。
为了达到完美的时间相位一致,贵丰选用拥有第一流物理特性的单元。而有了第一流物理特性的单元,还必须在单元配置上补偿高低音之间的时间差,而弓形配置是唯一可以解决时间误差的方式。从图中可以观察到,采用弓形配置声波才能够聚焦在聆听位置上,所有贵丰音箱全部采用弓形单元配置,但这种设计会有聚焦点的产生,Cantata的聚焦点设计为5米。
贵丰的Poseidon(海神)四件式旗舰音箱,不但是独特设计理念的极致之作,也是当今世界最佳Hi-End音箱之一。
2010年度最杰出的书架式扬声器 Gryphon Mojo
Gryphon 2010年推出了新的Mojo书架式扬声器,该款高级扬声器装载了新开发的Mundorf铝带高音,同时配合特别配备的Dueland电阻调整组件,方便用家根据自己需要调整高音的灵敏度。只要功放的驱动力足够,Mojo 可以展现完全超乎体积的庞大舞台规模,并轻易在房间中隐身,它能打破书架式扬声器的“魔咒”!&
贵丰的未来
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丹麦Gryphon并没有创造出许多型号,但每个产品都是长青树型号,你也许喜欢学美术出身的Flemming他所设计的器材外观,但更多人却更喜欢用Gryphon听音乐时那种感觉。无论是哪一部贵丰的产品,都会在音乐播放过程中让人忘记音响器材的存在,它们能把音乐当中的光泽温暖地烘托出来,不是藉由刻意强调的中频来表现暖调的音乐,而是以均衡又稍微明亮的色彩,带出音乐蕴藏的缤纷世界。简单的说,Gryphon天生一种能感动人心的魅力,音乐中淡淡的忧郁、亟欲爆发的能量,欢畅淋漓的情绪,透过Gryphon都能倏地宣泄而出,这是贵丰真正值得骄傲的地方。
Flemming先生表示从一开始Gryphon就不想成为规模庞大的音响制造商,因为他是怀抱着对音乐的热忱、对音响的兴趣来从事这个行业的,所以Gryphon的生产规模一直保持不变。贵丰还有线材、避震小道具、消磁器等其它产品,到目前为止Flemming先生表示对AV器材都没有兴趣,只想做好二声道产品。至于DVD光盘机或SACD唱盘,要等到一切规划都尘埃落定之后才会开始动手,因为他不想让消费者买到很快会过时的产品。
贵丰的2011最新产品
25周年纪念版新旗舰&&Pandora/Mephisto前后级功放
Gryphon为庆祝25周年纪念,推出全新旗舰Pandora前级和后级Mephisto,Pandora为分体电源双单声道设计,新的旗舰号称从设计到制造,完全没有考虑过成本、体积、重量的问题,是毫无妥协的设计。Pandora旗舰前级采用了全平衡 class A纯甲类放大设计,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从输入到放大输出只经过极简的一个电阻两个电晶体做输入缓冲,组件采用了Takman和Charcroft Z-Foil的顶级定制品,以获得最佳的音频特性,实现高贵细腻、准确自然、开扬通透的音响表现。音量控制部分采用了数码间接控制模拟的设计,以数控微处理器控制双球轴承的步进精密电机,电机控制大型电阻式步进电位器工作,提供高达85级的音量控制。
贵丰Mephisto旗舰后级功放,是名副其实的发电厂,提供175Wx2(8欧)/350Wx2(4欧)/700Wx2(2欧)的真正纯甲类功率输出能力,采用真正双单声道设计,整机音频放大电路的频宽达到350MHz,。超级电源系统配合8x56.000uF/100V的高速大容量滤波,为机器提供源源不断的电源供应。
全新的Pandora/Mephisto前后级功放实力到底如何,本刊稍后将会有详细测评报告,敬请期待!&
鸣谢影音极品提供文章
访问量:48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以生产具有高超驱动能力的固态电路功率放大器而载誉,还有前置放大器、数字设备等产品,作为美国的高级机品牌,确立了坚实稳固的地位。其经营哲学是以最佳工程技术生产音响器材,致力创制极品级的音响产品。它的产品声音特点是节奏明快,分析力强,低频控制力强和动态强劲可说举世无双。
资深音响迷大概没人不知道创立於1980年的美国音响品牌Krell,当年由传奇设计师Dan D’Agostino所创办,并以旗下第一部後级扩大机Krell KSA-100打响名号,凭著超额供电与纯A类设计的优势,征服市面上多数难搞的喇叭。後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就是Dan D’Agostino在2010年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离开了Krell,在外面自立门户。少了这位灵魂人物,虽然让Krell顿时失去些传奇色彩,但也代表著Krell即将抛开过去束缚,往前迈进。
记得当初采访Krell副总裁Peter J. Mackay时(采访请按我!),他告诉我,Krell对於好声音的追求是不会随著大人物离开而改变,本次聆听入门的Vanguard综扩,就刚好印证这句话,它会让您相信Krell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声音好得没话说!
2014年,是Krell展现品牌活力的一年,不仅发表自家最新的iBias纯A类技术,号称可以更节能的方式,达到纯A类的净美音质与低失真率,同时也发布一连串对应iBias技术的新款後级扩大机。众多新产品最令人惊喜的,莫过於这部去年在德国慕尼黑音响展首次亮相的Krell最新入门综合扩大机Vanguard。这部看起来就像「另一部综扩」的Vanguard能有多少成就?老实说,在尚未听到声音前,我也很怀疑。但从原厂寄以厚望的程度来看,这部Vanguard虽然是Krell的入门机种,却是火力展示自家关键技术的最好机会,更是用来为品牌开辟疆土,让音响迷认识全新Krell的最好开始。
Vanguard的外观与旗下老大哥们相去不远,机壳采用厚实的黑色铝材打造,前方则另以银色面板装饰;当开启电源,面板内凹沟槽会亮出淡蓝色灯光点缀,看起来颇有设计感。在面板的左侧,是基本功能的按钮,包括讯源切换、静音、以及选单,而在面板右边则是显示幕,由於Vanguard有可选购的数位模组,配合网路功能则是与数位流接轨,因此要进行网路设定,则是透过显示幕进入选单做设定,在里面还可针对讯源名称做各别命名,功能实用。
在显示幕上方,可见一个USB输入端子,可随插即用,但要配合选购的数位模组才会产生作用。
Vanguard的每声道输出功率达200瓦(8欧姆),当阻抗掉到4欧姆,则可倍增至400瓦,标准大电流设计,因此对散热也特别注重,从顶板与机壳侧边,都可看见增加空气流通的散热孔,但试听过程,即便大音量聆听,Vanguard机身始终保持微温,没有过热产生当机或者失真的情况。
从背板来看,Vanguard也是好料不断,除了备有基本的RCA与高阶的XLR平衡端子,喇叭端子则采用WBT制品。用家若加装数位模组,则会另有HDMI、USB,以及S/PDIF等数位输入,最高支援PCM与DSD的高解析音乐档,另外,加强散热的风扇很安静,没有噪音问题。
从这个角度,可见WBT的喇叭端子与两个风扇,虽然原厂将Vanguard定位於入门机种,但从这些小地方来看,依然可见他们为求好声所做的用心。
背板再往右边挪一些,就是RCA与XLR端子的配置处,上面预留的空间,则是需要另购的数位模组。建议有数位流需求的用家,可另购数位模组(代理商预计3月到货),不仅实用性高,配合随身装置或者个人电脑,便即可架构出一套音响系统。
打开机壳顶板,Vanguard的内在美闪得令人睁不开眼,一颗巨大的750VA环形变压器(下方可见原厂使用加厚金属板将其垫高以防振动干扰)可提供Vanguard每声道200瓦(8欧姆)的稳定输出,当喇叭阻抗掉至4欧姆,功率可倍增至400瓦,配合末端多达80,000μF的滤波电容独立供给後级输出,即便面对音乐的庞大编制,Vanguard依旧顽强,四平八稳的稳定性早已跳脱「入门机」的定义。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楚了解,过去以「力量」与「速度」见长的Krell,现今依然维持一贯的设计传统,让驱动音乐前进的能量由内而外,有著扎实的电源做後盾,音乐自然听起来更加轻松写意。不仅如此,Vanguard的线路设计也集大全於一身,前级取自Krell高阶的Illusion前级线路,采全平衡的纯A类线路规划,并以高级做法,使用多颗晶体砌出线路架构;同时,就布局来看,可以合理推测原厂刻意先将讯号做高电频十倍放大之後,才交给Volume Control(Cirrus Logic CS3318)做音量衰减,以获得更出色的讯噪比,可於一般音量中,获得更为宁静的声音背景,让音乐细节自然浮现。关键的功率晶体则全数压在散热片的下方,从外侧看不到规格,但从Vanguard开出的阻抗减半、功率倍增的设定来看,输出电流肯定不小!
机壳内部,有近三分之一都是散热片的面积,配置於一旁的滤波电容一共有80,000μF,独立供电给後级输出。
从这张特写可见滤波电容的容量与规格。
Vanguard采用数位类比分开供电,这颗容量达750VA的环形变压器,让就像超跑的高马力引擎一样,让驱动音乐的动力由内而外,听音乐自然更为轻松写意。
图中就是Vanguard的前级线路,不采用传统OP做放大,而是很高级的以晶体砌出线路架构,对於声音非常讲究。
最後露出一下原厂箱子内的配件,除了一些文件、说明书之外,还有遥控器与电源线。
遥控器颇大,大概是为何符合美国人大手掌的使用习惯吧。
再来,Vanguard顶板上也贴上了三片金属胶带之类的东西,难道是为了防磁之用?
Vanguard的声音表现如何?配合Focal
Electra 1028 Be一同唱歌,我只能说声音表现超乎我意料得好。我的意思是,虽然我知道Krell推出的产品出衰声的机率低,但我没想过可以在入门机的类别,就听见如此令人身心愉悦的好声。搭配讯源是PSAudio PerfectWave Memory Player转盘搭配DirectStreamDAC,线材组合则是以Norodst喇叭线搭配Onix电源线为主。声音表现有多好?Vanguard与社内的BladeliusThor MK-Ⅲ
Novitas综扩又有何不同之处?请锁定318期的「音响论坛」
访问量:55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在Hi-End音響廠商中,很少有像Jeff Rowland這麼「守舊」的。許多廠商通常是產品每年翻新一次,媒體才會投以關愛的眼光;擴大機不夠,最好連喇叭、CD唱盤一起做;客人永遠不嫌多,最好從便宜到高價產品通通都有。
Rowland卻不來這一套,他們只做擴大機,不涉入非專長領域;堅持品質第一原則,寧可高價也不妥協;他們延續一貫聲音理念,不隨波而逐流。已經除役的產品,像是Model 8、9、10後級,Coherence On等前級,在二手市場上都是炙手可熱的器材。我們介紹的Synergy
IIi前級原型在1996年就推出了,由於使用結實無共振的基座設計與分離式電源供應,這部前級的傑出表現在全世界獲得極高的評價。1998年這部前級升級為第二代Synergy II,到了2000年採用了Coherence前級部分技術(如表面黏著技術,縮短訊號路徑)又改良為Synergy IIi。一部產品幾年來可以在市場上長賣,顧客的支持,就是Jeff
Rowland擴大機穩定耐用、好用,而且好聽的最佳證明。
目前Jeff Rowland主推的前級是Concerto,但Synergy IIi前級仍然佔據著旗艦寶座,在07年的CES展中Jeff Rowland推出一款三分體的前級用以取代Synergy IIi。二箱式設計的Synergy IIi與Mark Levinson No.32等前級的概念接近,聲音放大線路獨立一箱以獲得最純淨的效果,電源供應器卻可以顯示LED的音量數值,這個電源供應器有兩組電源輸出,可連接Jeff Rowland的唱頭放大器或其他設備。如同其他Jeff Rowland產品一樣,它的機箱採用一種編號為6061的航空鋁材製作,密閉機箱可隔絕各種RF干擾,體積則是與眾不同的小巧。
Jeff Rowland標榜的純平衡線路也用在Synergy IIi前級上面,它只裝設了平衡式端子而沒有RCA接頭,如果必須使用單端RCA端子只能透過XLR轉RCA的轉換頭。內部有完全獨立的監聽及錄音功能,可以在聽音樂的同時做轉錄不同訊源的工作。除此之外,還可以獨立調整每聲道的左右平衡、單聲道/立體聲、相位、輸入阻抗以及增益控制。設定之後它會幫你記憶下來,開機時系統將自動調整的狀態。因應新的軟體需求,Synergy IIi前級頻寬已拓展到160kHz,總諧波失真率僅有0.0012%,規格特性優異,它曾代表了Jeff Rowland的最高工藝。在聲音表現方面,Synergy IIi的聲底溫潤如極品古玉,質感二字是Synergy Iii前級的精華所在。
接著來看看Jeff Rowland 300系列中的312立體聲後級。我們知道Jeff Rowland是非常注重電源的,早期一些產品甚至設計了電池供電模組,連輸出功率強大的後級都能以電池供電,但在1999年6月,Jeff Rowland推出Model 10立體聲後級(電源分離式設計,輸出功率150瓦/8歐姆,275瓦/4歐姆)與Model 12單聲道後級(電源分離共四箱,輸出功率200瓦/8歐姆,350瓦/4歐姆),首次採用了「切換模式電源供應器」(Switch Mode Power)設計,並號稱他們家的交換式電源速度比其他類似產品快了十倍以上。Jeff Rowland一再強調此類設計的好處,包括失真低、工作噪音小、穩定性高、散熱空間需求較小,還有功放的動態能夠獲得延伸等。Jeff Rowland使用的交換電源工作速度高達500kHz,可提供1200瓦純淨的直流電。
接著在Model 102、112立體聲與201單聲道後級上,Jeff Rowland更大膽的採用了脈波調變式放大(ICEpower R模組),Jeff Rowland是第一個使用ICEpower的Hi End音響廠家。這個模組最早是丹麥Henrik科技大學博士Karsten Neilsen所研發,後來與B&O合作在1999年成立Bang & Olufsen ICEpower公司。Jeff Rowland表示它並不是另外一種D類PWM功放,而是突破性且已成熟的技術,它讓製造廠商以及最終消費者都得到好處,甚至地球也因為它的超高效能而舒緩了全球暖化。在與這種高效能科技結合之中,我們並沒有損失任何東西,特別是音樂性。目前有越來越多廠家加入ICEpower的行列,Jeff Rowland卻有本事將數位擴大機做得優雅柔和與細膩,聲音溫暖而驅動力又強。
不過這些體積小巧的口袋怪獸不一定能迎合發燒友的心理,所以Jeff Rowland仍舊保持Model 301(單聲道輸出功率600瓦/8歐姆)與312立體聲後級等大功放的設計(還有一部Model 304四聲道後級,輸出功率250瓦/8歐姆)。301的最大輸出電流達到90安培,比312的45安培足足高出一倍,其他規格差異並不太大,比較特別的是301採用書出變壓器耦合音箱(類似麥景圖的設計)。312的前一代是302,輸出功率300瓦/8歐姆,500瓦/4歐姆,當然,它們也使用了ICEpower模組。300系列的特色包括輸入變壓器、高質量交換式電源以及電源的功率因子校正系?(Power Factor Correction),Jeff說這些擴大機除了更環保之外,交換速度更快(一般交換速度?80kHz,300系列速度達120kHz~1MHz)、RF與EM輻射更低、供應輸出級的電壓更?定、真正做到零電壓Zero-Voltage、零電流Zero-Current損耗的電源交換。按照Jeff Rowland本人的?法,300系列後級是他進入這個行業以來最滿意的擴大機,他從1969年開始把設計擴大機當成一生的志業,而當事業到達某階段的頂點時必須以智慧?勇氣與誠實來面對。當他發現傳統線性功放的技術已經難以突破時,這個頂點已經到來,而當極限出現時,也意謂著將會有新的突破,那就是ICEpower!
访问量:58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据我所知,EAR
Yoshino 912 大概是进口音响产品中,销售成绩最好的电子管前级,代理商说每 次进口 20& 部(订单再多英国工厂也无法生产),
还在运输途中基本就已抢光售罄。日本《Stereo Sound》给它全部满分的超高评价,这并不是 Tim de Paravicini 有位日籍太太的关系 ;美国《Stereophile》也有多年让 912高挂 A 级榜中。究竟这部前级有什么独到之处?我们大概来分析下 :
◎价格合适。在进口 Hi-End 音响中前级功放几乎都是晶体机的天下, FM、 Goldmund、 SOULUTION、MBL、 Burmester、 Boulder、 Gryphon、 Krell、McIntosh、 Chord、 Pass Labs 等占据了半壁江山。电子管前级可以分庭抗礼的,只有 Audio Note M10 Signature签名版、 Kindo M1000、 ARC Reference 10、 Nagra PLP、 美 国 Zesto Audio 诗 都 Leto、 McIntosh C2500、CARY LP-05、 Conrad johnson 诗醉 The Gat 限量版等极少数产品。 EAR 912 市场零售价约 16 万元左右,在这几部胆前级中算是便宜的,与晶体前级比起来性价比更高,所以它能很快地打开一片蓝海。
外观讨好。 912 前级是 EAR 为庆祝 25 周年厂庆推出的专业性产品,黑色面板上有很多家用音响少见的控制旋钮,带着两个迷死人的黄色表头更像是精密的仪器,与追求“简单就是美”的 Hi-End 音响大相迳庭。但发烧友就是喜欢这种机械感与操纵感,晚上欣赏音乐把灯光调暗,耳边听着温暖柔美的旋律,眼中看到 912 面板金黄表头中的指针随着节奏起舞,想不心动都很难。这次试听的金色面板是 912 前级上市十周年纪念版,功能相同,金灿灿的面板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
◎历史悠久。一部前级推出十年还能热销不坠,在Hi-End 音响圈可谓奇迹,通常这代表了两个含意
:太受欢迎了不需要修改 ;设计太完美了也不需要修改, EAR 912 可以说是二者兼备。 Tim 设计过不少前级产品,访问工厂时就在墙角发现传奇的电源分体式 G88 前级,使用输出变压器与输入变压器耦合, MC 唱头放大部分使用他精心设计的升压线圈,用料猛尽,价格也贵尽,当年的售价比同厂 802 前级加上一对 509 后级还要昂贵。除 G88之外,还有一款更昂贵的 P52 全电子管前级,全机使用电子管六十余支,包括二十支用在唱头放大的 ECC83,可惜无缘得见。 EAR 现有的产品线中,也有更顶级的Paravicini 312 前级,但都不如 912 受欢迎,黄金版的912 只是在零件选用方面更讲究,线路似乎接近完美,Tim 认为在下一个十年这部前级仍会缔造辉煌,所以现在买下 912 前级,等于是买下一个已经成为经典的铭器。
◎功能齐全。由于 912 设计初衷是提供录音室作为黑胶唱片播放用的,所以在唱头放大部分下了很多功夫,除了内置 MC-4 升压牛,还有许多调整功能。 912 面板上可切换二组唱头输入,也可切换 MM 动铁或 MC 动圈唱头输入, MC 唱头的阻抗又分为 40/12/6/3 欧姆四段调整,增益则有 0/-6/-12dB 三段调整。面板右边有录音监听切换,年轻一点的发烧友大概都不知道其用途了(录音时用来比较讯源与录音机的效果差异)。很多人都说,912 光是电子管 + 升压牛的唱放部分,至少就价值 4 万元,如果你家里只有数字音源,那真是辜负了 EAR 的苦心。当然 912 前级配置专业用的平衡输入与输出各两组,胆前级要做到真平衡放大比较困难,光是电子管的匹配就让人伤透脑筋,所以极少真正有四组线路的全平衡放大胆机。 EAR 912 总共用了四个输入、输出变压器进行耦合,很多人认为平衡接线比较孔武有力,信息量多,我倒认为 RCA 接线的灵巧生动也不错。
◎声音完美。试听时主要拿 912 前级搭配 Audio NoteParts 2A3 单端并联后级(输出功率 8 瓦),另外也搭配了加拿大的 Moon 后级 ( 输出 175 瓦 ),用来推动 Audio NoteParts 一对效率 98dB 没有正式发售的圆号角音箱,音源是山灵的 M3.2 数字播放器,以 Telos 的平衡线连接。开声不久就令人为之动容,这是让人惊奇的电子管声音!音质非常柔顺却密度很高,音色醇厚鲜亮,质感高贵滑顺,音乐流淌自然融洽,可谓“声声入耳”,吸引着我们一直听下去。
如果说低音是力量和规模感,高音就是色彩和神韵,那么中音更是大多数器乐和人声的基础, 912 频响极宽,高中低频分布匀称平坦,融合之间没有接缝或明显的凹凸,我们听到的中音十分真实,细节丰富,场面生动活泼,感觉直接,不再有“隔网观鱼”的模糊。 912 前级具有单端300B 功放那样的精细飘逸,高音秀丽而质厚,金属声悦耳透明,圆润而清澈,绝无犀利尖薄之感。听钟鼓齐鸣之声,钟声明亮悠长不止,小鼓轻捶久久回荡,但它又不会过于内敛绵软,搭配 SIM Audio 的 Moon 后级播放理查史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下山风暴一段鼓声爆发力极强,摇动钢板营造的撕裂长空般尖锐的闪电声,继之大鼓扮演的雷声犹如阵阵暗涌般席卷而来,在暴风雨中震撼大地,巨大声响沉闷压抑动态逼人,展现了 912 前级的层次感和控制力非同一般。
早期的 EAR 912 前级使用 5 只严格筛选配对的德律风根 PCC88 双三极管,厂方宣称一百个胆管只能选出几个,具有超长寿命可以用上一万个小时。新的 912前级改用打上 EAR 商标的 ECC88 管
一般电子管前级播放动态较大的乐曲都存在幅度压缩的情形,以致声音比较软弱无力,表现不出激昂亢奋的情绪,所以很多发烧友用胆前级播放人声和小编制乐队演奏。我曾用过 Audio Research LS5 胆前级,声音堂而皇之,大气宽松,也有不错的动态与冲击力,但在高频的清晰度、中频的通透感与低频的控制力方面,的确不如 EAR 912 前级。 912 与最顶级的晶体前级相较,力度和速度或有不足,但它也能播放节奏感强烈,令人兴致勃发并大感酣畅痛快的电子舞曲!胆机的低频线条、刻画深度、层次感竟然与晶体机有得一拼, 912 的成绩绝对可以竖起大拇指。一向认为改善电子管的瞬态反应很难,所谓的胆味既然“柔软”肯定就不会“强劲”,这是矛盾的两面,但我发现EAR 912 改变了我的成见。蔡琴的歌声成熟老练,浑圆有沧桑感 ;男高音多明哥的声音浑厚却又雄壮有力,激昂之颠犹如裂石开金,这是二种“柔软”与“强劲”的鲜明写照。 912 前级却能完美兼顾“柔与刚”,不但保持了浓郁胆味与温暖光泽,也把男高音的高密度与穿透感完美诠释,这样的表现接近完美矣。
我听过 Tim de Paravicini 亲自调整的一套音响组合,以 EAR 912 前级搭配德国 ASR Luna 8 后级,推动瑞典Marten 落地音箱 Coltrane 开声,那是一次难忘的经验。EAR 与 Marten 经常在国外展会搭配演出,使用钻石高音的 Coltrane 音箱对音质有特别要求,也需要足够力道营造庞大的规模感与气势, EAR 的胆机高频特别甜美悠扬,质感绵密,速度快分析力又高。 ASR 下盘比较宽大稳定,声底温暖厚重,极低频深潜清晰,与 EAR 搭配可以发出兼具美感与中性的声音, 912 前级赋予灵巧活泼的表情,高音亮丽有光彩,温柔处委婉羞赧,欢唱时雀跃生猛,可以说是风情万种千娇百媚,非常的悦耳动听。
左上:912 前级的价值核心在于唱头放大部分,两个 MC-4 升压牛就是好声的关键
左下:金属密封起来的电源变压器与电动电位器
右:线路中使用 4 只这样的变压器做平衡输出的耦合
另外我用王涤涤制作的气浮式黑胶唱盘与唱臂+Ortofon 高度风唱头连接,一定要体会下 912 前级的唱放魅力。由于是全胆 + 升压牛设计, 912 前级的唱放部分展现了中性、音色平衡、质感湿润、动态良好、空气感美妙的特质,表现人声尤其精采。有些黑胶系统播放合唱时阴暗模糊,大音量时一片混杂不知所云,或者将蔡琴的年龄变老变少让人无法琢磨。透过 912 前级听到人声真实感非常好,不管是邓丽君、杰克逊、帕瓦罗蒂都像是站在面前歌唱,很容易就听出他(她)们的发音区别,歌者喉底音浑厚清晰,吐字换气声细节丰富,合唱队的规模和男女声部的位置可以清晰看到,整体成绩非常高。
日本媒体给 EAR 912 前级的评价,无论是高中低音的平衡性,还是音色、透明度、空间感、分析力等音响要素,全部满分!
912 的唱放部分有一种厚重温暖感,其他晶体唱放相比低音都轻一些,音色也干一些。 912 前级高频很漂亮,弦乐质感表现出色,小提琴有种迷人的幼滑和细致,光凭这种高贵质感与金黄光泽它就能胜过市售的很多分体唱放。动态也没问题,李斯特的炫技钢琴曲听起来力贯指尖,钢琴结像饱满宏大,音场的形状完整开阔,低频弹性很是舒服,颇有《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之美。薛宝钗被誉为“群芳之冠”。她体态丰满,才德兼备,性格大度,在她严谨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火热的心。纯净饱满还要加上高超分析力,用 912 前级欣赏小提琴,犹如金蛇狂舞色彩斑斓,可以清楚的听出小提琴弓弦摩擦迸发出串串振颤在琴匣中交织共鸣,音色华丽厚实,就像在近距离看到技艺高超的名家演奏,你会被奇妙的琴声深深打动。 912 前级的唱放部分比高电平放大更具魅力,它能够轻易做到击大鼓如雷响,声声震撼 ;拨琵琶似洒雨,沥沥淅淅。由于信息量大加上分析力高, 912 的密度很高,播放大编制交响乐时层次清楚,各种乐器定位准确,结像稳定,木管不再模糊遥远,小号声更加光辉圆润当数十种乐器同时奏响营造出动人心魄的音乐高潮时气势恢弘,那种泛音丰富,空气感突出的效果,会让欣赏音乐成为一种令人沉醉的体验,成为一种美妙至级的享受。
访问量:57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如果音响只是风味醇厚而缺乏平衡,单有色彩而缺乏质感,讲求有劲却缺乏细致,它们依然是不完美的……迅速和灵活对对一个轻量级拳击手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对一个重量级拳击手而言,却是难能可贵的特质。mbl能把两种相悖的特质共冶一炉,不得不让人为之钦佩。
&&& 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210W(8Ω)/310W(4Ω)/380W(2Ω),峰值输出电压70V,最大输出电流50A,输入阻抗5kΩ(RCA)/20kΩ(XLR),讯噪比118dB(RCA)/120dB(XLR),频率响应DC-130kHz,失真小于0.004%(4Ω/1kHz/50W),阻尼因子200(4Ω),消耗功率47 VA(Idle Mode)/510 VA(max)。尺寸304×195×380mm(宽×高×深),重量21Kg(一部)。参考售价︰450,000元(一对) 过去mbl推出的后级,只有两款是从原本的立体声改成单声道版本。首例是巨无霸后级9010变成9011,再来就是把8011变成8011M,而且二者的推出时间相去不远。基本上这二部后级最初都是以单声道设计为蓝图,只不过将二声道装于一个机箱当中,但立体声的9010能够以二部桥接使用,8011则没有此功能。还有,9011是在9010停产后才出现,8011目前还是与8011M并存。
&&& 那Meletzky为什么单挑,却不选9006来改为单声道扩大机呢?9010就不用说了,它是一部不惜成本的颠峰之作,既然预算不在考虑范围内,只要能让声音更好,当然就可以无条件地放手去做。8011则比较特殊,打自十多年前第一代的8010开始,它就是mbl众多后级中最具战斗力的产品,十多年来它一代又一代地改,一次又一次地精益求精,无论是价位或者声音表现,8011都可说是它家最超值的后级扩大机。因此,8011改款为单声道8011M的动作是势在必行,而它在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现身于市场中。
&&& 供电能力增强、电容加大、用料提升
&&& 一分为二的8011M由于是单声道设计,每边体积自然会比原本的立体声版小一些,既然体积做得那么小,它的线路安排自然取其最短路径加以设计,内部结构也比某些英美厂家来得紧密许多。其实我们可将8011M单纯视为8011的加强版,强化的部分包括使用更大的变压器、更大的电容量、更高阶的用料,面板也由原本的压克力改为钢琴烤漆处理的铝合金。以上这些改变一般人眼里似乎不足为奇,即使拿原厂公布的数据来比较也看不出二者有何不同,但对于mbl稍有了解的读者就会明了,他们高阶产品最主要的提升以及好声来源,最主要都是来自于上述的强化动作。而且每声道独立的做法,除了可以提供足够空间来做线路安排,也可以将各声道间可能造成的相互干扰予以排除。
8011M的电源开关设在背板上,除了简单的平衡与非平衡讯号输入端子,它还要比8011多出一组喇叭接驳端,这对习惯以二对喇叭线与喇叭做Bi-Wire连接的用家来说实在是一大福音。这部机器的工作温度不高,在开机后约半小时就可以进入稳定状态,整个使用过程中即使我将音量开到相当大,8011M也没有出现像8011偶见的跳机情形。虽然原厂对二部后级所标示的规格完全相同,但8011M却始终让我觉得它在驱动力、声音稳定度、甚至整体音质上,都要比过去的8011赢上好几成。
&&& 近乎百搭特性
&&& 聆听8011M时,前级采用的是Conrad-Johnson
Premier 7B,讯源用Burmester
979转盘+980 SRC数类转换器,喇叭则包括B&W Matrix 800、Thiel CS2.4二对落地喇叭以及Focal-JMlab Micro Utopia Beryllium、Spendor S3/5二对书架喇叭。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不拿5010D前级与300E喇叭来搭?西装组合不是更能让8011M发出忠于原味的声音?这点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mbl的后级在搭配上有非常好的广度,只要喇叭效率能配合,发出来的声音都可以让我清楚听出器材本身的声音特质。但是如果您用的是mbl喇叭,我会建议您以同厂的后级来搭;假若您有幸拥有了他们的前级或讯源,最好还是把后级一并补全,才能真正体会最地道的mbl之声。
那么,8011M搭以上哪一对喇叭最棒呢?老实说,四对都很棒!如果依个人喜好而言,我最喜欢与Micro Utopia Beryllium的搭配,再来是Thiel CS2.4与Spendor S3/5,最后才是B&W Matrix 800。其实我最早听的组合是Matrix 800,就驱动力来说,8011M最大输出电流与旗舰9011一样都是50安培,推起每边配置二颗12吋低音单体的Matrix 800依旧虎虎生风,与同样是单声道设计的160瓦Threshold SA1参考后级比较起来,除了低频速度稍微慢了一点外,SA1在其它表现上都不得不甘拜下风,输得最多的则在于音场规模、细节层次、低频清晰度、高频延伸,以及声音的高贵感。
&&& 比较过与参考后级之间的差异,我开始将手上几对喇叭轮流与8011M搭配。8011M把Spendor
S3/5这对效率极低(85dB)的小喇叭所有实力都挖掘了出来,这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惊喜,因为以前我尝试过的最佳搭配之一就是立体声的8011。喇叭换成Thiel CS2.4,由于CS2.4个性中性无染,就大幅拉开了以SA-1、GM 20 OTL搭配时的差距,大声聆听也不会出现吵杂感。像mbl这种纯度极高、高频延伸优异又具备良好平衡性的器材,Thiel喇叭似乎也是mbl的绝配之一。当然,绝配不只一个,接下来的Focal-JMlab Micro Utopia与8011M的契合度甚至更高。所有的声音都充满着弹性,细节无所不在,这时候的声音宽松、圆厚、温暖,颇有听真空管机的感觉。谁说mbl扩大机就一定得搭mbl喇叭?8011M推起以上这些喇叭都很适合啊!
&&& 醇厚有劲、表情活生
&&& 在确定搭配无虑、声音也已经超越我所要求的标准后,我开始对8011M这部后级进行更深入的聆听工作。熟知mbl声音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它们器材的声音走向其实是很一致的。以后级而言,都具有相当迷人的音乐流动性,也可以充分展现出不凡的重量感及黏滞性,而且等级愈高,这种特征也表现得愈明显。8011M从最高到最低所有频段一概饱满到底,饱满并不代表难以搅拌的浓稠,它也有非常自然的律动(关于这点以下会有进一步说明)。高频极其自然,中低频称得上雄厚,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弹性,尤其是大音压播放音乐,它在中低频所建立的雄厚基础就是千金难买。
&&& 我非常喜欢8011M在低频部分特有的韧性,那是一种高度扭力的声音,没有单纯讲求质感的柔弱,更不是以蓬松换取而来的假象能量,需要极低频时可以轻松释放,这样的特点在回放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或是鼓声上就显得特别出众。8011M在乍听之下已令我极度倾心,长时间聆听后,我更是发现由mbl发出的任何声响、散发出的独特气质,就像来自黑暗的一股庞大吸引力,让人深深陶醉其中,久久无法自拔。
使用时我也发现,8011M的背景非常宁静,表情生动有活力。它有适度的透明,有丰富的细节,有宽深的音场与精准明确的定位,还有较柔软质感带来的弹性与余韵。这种柔和让它的低频段分外有弹性,鼓皮振动清晰可见;在高频段则是实体感满满,三角铁与铜管都更像真的。音像定位、音场层次的剖析方面,mbl一样功力高强。事实上,要比赛音场的深度与宽度,8011M已经在同价位产品中取得「最佳」之桂冠。
&&& 质感与平衡性兼备
&&& 所有描述mbl音质用得最多的不外乎「高贵」二字,在此我实在也想不出更好的字眼来加以形容。我所指声音上的「高贵」,代表了8011M可以充分表现出各种乐器的质感,好录音中每把琴听起来都是百万名琴在演奏;人声演唱至高亢处,也都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的舒畅感受。它对于声音有一种独特的包裹方式,把音乐融化在柔美和弦音响效果中的音色,如果您硬要说这是糖衣作用我也不反对。由喇叭中流泄出的粒粒音符有很高的甜度,音乐演奏中的那份灵气,会穿透外部的层层包裹缓缓渗出表面,释放出潜藏已久的光辉。
&&& 扭大前级音量,8011M所进行的是高中低频同步的等比放大,而不会出现高频前冲的失衡情形,音质始终维持在一个极高水平,即使遇到Matrix 800也有很好的稳定性。这就是一部真正优秀的扩大机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可惜的是,市面上并非所有高价扩大机都能有此般能耐。基于8011M这般的沉稳性,似乎喇叭大小已经不是一个太大问题,「稳重平衡」四个字可以完全适用于它们所发出的声音。
&&& 难能可贵的细致精巧
&&& 如果音响只是风味醇厚而缺乏平衡,单有色彩而缺乏质感,讲求劲道却缺乏细致,它们依然是不完美的。我自己主观的认为,在所有无法量化的音响鉴赏标准中,最难达到的莫过于「精巧」,它是一个无法忽略的标准,因为全世界顶级的音响再生,没有一种不包含「精巧」这个元素。厚度够的器材耐听,是因为它们比较容易能够再生出平衡的声音,它们可能是一件不错的器材,但不见得就是一件足以称作「顶级」的产品。而8011M这部精心制作的单声道后级,它的声音在馥郁之中还夹带着精巧,那是一种让可能变成沉闷声音活过来的重要元素。举更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就是8011不但有重量级拳手的攻击力,还有轻量级拳手的移动速度与精准度。迅速和灵活对一个轻量级拳击手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对一个重量级拳击手而言,却是难能可贵的特质。mbl能把两种相悖的特质共冶一炉,不得不让人为之钦佩。8011M更是声音表情的魔术师,它那出类拔萃的呼吸节奏,让我清楚感受到音乐的脉搏,声音中充满无穷的生趣。
&&& 8011M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后级,它能传达出极具深度的音乐内涵,音响性也是同级产品的最高表现之一。由于设计上不断强化,这部8011M说不定已经威胁到更高一级9006的地位。聆听8011M,我清楚听到Meletzky已将个人观点与产地文化特质,以一种无形力量渗入音响设计之上。面对这种产品,只有搭配时声音个性上的相互扶持,而8011M在搭配的广度,更是它获致成功的一大关键。
&&& 焦点:令人着迷的音色,丰富的声音内涵,不但全频段饱满,还蕴藏着精巧细致的音乐表情。密度很高又很生动的声音,可以让音乐在不知不觉间活了起来。在mbl所有现役后级中,8011M肯定是超值名单中的首选之作。
搭配建议:虽然mbl以自家西装搭配最合适,但推起搭配过的所有喇叭,却也都能发出十分美妙悦耳的声音。
mbl有全方位低音单元的被称为大葫芦,型号101。其他的仅有高中全方位单元、低音单元为指向性扬声器的被称为小葫芦,包括120,121,126,111,116等
访问量:46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自Burmester公司成立以来, 已荣获国内及国际性杂志所颁发的多项奖项,以表扬其产品卓越的
音乐性及制造品质,这些荣耀都是因为始终都不抄袭他人的理念 。
Burmester坚持走自己的路,而其许多创新发明也为音响工业设下了学习的典范.简单举例如下:
* 当其于1980年设计出第一台参考性作品: 808前级时,为首位采用插入式模块的厂家,并将此技术成功运用于不同的讯源上
* 在1983年便为家用音响中设计出平衡讯号路径,当时只有专业录音室器材才会使用平衡结构
* 1987年,首先在唱头及扬声器间提供DC耦合讯号路径
* 1987年,率先利用继电器遥控音量
* 1991年,发明皮带驱动式转盘
* 所设计的专利电源调节器(948),可主动抑制电源线内失真的DC成分, 于1995年研发出可简易选择主动及被动分音器的扬声器系统
此外,Burmester 音响公司自1978年便首先采用镀铬面板,吸引人的机箱配合镀铬面板的设计概念多年来广为世界各地音响制造商所仿效。
创立于1977年的柏林。重质不重量,这是Hi-End厂方普遍的特色之一,与大部分其它Hi-End音响产商一样Bumester的厂房占地并不大,大约是1,300平方米。雇用工人也不多,仅20位。然而,Bumester可以为了设计一对喇叭,花了八年的时间方推出。世界首创的皮带驱动式CD唱盘Bumester旗舰型CD转盘969,由于它是皮带驱动的,因此要有另外的转动轴心。您知道那个轴心有多精密吗?那是Bumester向瑞士订制的,精度是三千分之一mm!这就是德国人追求精确的精神。也正是如此,Bumester确立了它在世界上顶级音响品牌的地位。即使有点钱的发烧友对它也只能是望而却步。
访问量:44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McIntosh“麦景图”于1949年弗兰克。麦景图(Frank H.McIntosh)和哥顿。高(Golden J.Gow) 在美国纽约州创立,在成立之初,弗兰克。麦景图先生利用其在军中所得到的有关电声学的知识和经验,从是深远的研究工作,而哥顿。高则以音乐的研究为主,因此“麦景图”的音响器材都以“高传真,稳定和可靠”而驰名。
1949年还是真空管的年代,“麦景图”就成功的推出了首部功率放大器50W-1,当年这部机称得上是传真度极高的机种。在线路设计方面,麦景图采用了一种日后名为“Unity Coupled”的专利线路设计,可以说这一里程碑式的设计对其日后的产品影响甚巨。
1973 麦景图扬声器及均衡系统获专利
1975 举世知名的“Power guard”微电脑傍路监察多重保护电路获专利,并成功推出一部设有“Power guard”电路的MC225
1977 推出C32前级
1980 推出MC2500功率放大器及XRT20扬声器系统,而XRT20扬声器系统于同年荣获专利
1983 推出C33前级
1985 推出第一部CD机MCD7000
1992 推出MC1000单声道旗舰级功率放大器及XR290极品扬声器系统
1993 推出全套“THX”认可的家庭影院系统,包括C39影音控制中心,MC7160多声道功率放大器及HT系列扬声器
1994 推出一系列麦景图高级汽车音响
1995 推出MA6800及MA6400合并式放大器、CR12多区域遥控系统控制中心
1997 推出世界首创全新分体概念前级C100、首部麦景图有源低音SL1及MAC-3杜比数码环绕声解码器
1998 推出AC3/DTS解码器MSD4
1999 推出杜比数码DTS-THX MX132控制中心,MVP831 DVD机,MC2000 50周年纪念限量型真空管后级放大器
2000 全系列真平衡后级放大器正式面世--MC202、MC352、M602,C100前级技术启承产品--C41,C42,合并式放大器MA6500,分体式CD系统MDA700解码器及MCD751转盘。
2001 推出MA6900和MC2102放大器
五十年已经过去了,但麦景图古典的外型几乎是“五十年不变”。玻璃面板以及大型湖水蓝的大眼睛(功率显示表),红色的荧光字体,独特的旋钮和两边的铝质装饰。弥漫着古典气息的外形这已经成了麦景图的招牌了。而麦景图从模拟时代一直走到数码时代,各个时代的名器及专利技术一定得到发烧友的认同。最充满传奇色彩的是麦景图独特的"多线并绕"变压器,这是麦景图"靓声"的秘密武器,由于技术特别,手工复杂,难以仿制,因而被日本发烧友视若神明。即使在晶体管后级上,麦景图也一样采用了独特的自耦变压器作为输出变压器,这是麦景图区别于其它晶体管机的主要特色之一。另外,其注册专利的“Power Guard”保护电路实时比较输入及输出波形,在失真超过一定范围后会自动保护,确保其声音不会破裂。
麦景图从创业初期就认定了大功率、低失真、完善的保护措施,自然优雅的声音重现作为追求目标。而且兼顾技术数据与实际听感,它们的产品不仅有很低的失真(如它的大多数功放总谐波失真及互调失真多低于0.005%)。而且在实际听感上也是一流,并拥有别具一格、风味独特的听感。
麦景图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屹立Hi-End高峰不倒,蓬勃发展,Hi-End厂商的名字深入民心,人们更经以“音响界的奔驰”的美称来形容麦景图。华贵雍容的外观、独特的专利技术、坚固耐用的品质一让用家津津乐道的。半个世纪的辉煌已经过,愿麦景图那悦耳的声音继续音响迷的中响起。
访问量:58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日本顶级音响品牌金嗓子(Accuphase)的品牌名称是由英文“Accurate”(精确)的词首“Accu”和“phase”(状态)组成。顾名思义,“Accuphase”表示追求精确,完美,以达到最理想的音乐还原重播效果。事实上,金嗓子的宗旨正是要制作让高保真的追求者感到惊异的,接近完美的音响产品。
两位金嗓子的创办者同样也是建伍(Kenwood)的创办者春日中一与春日二郎,他们离开了于1946年创立的“Tri—Kenwood”,怀着建立一家真正高级音响制造厂的梦想,于1972年再建了一家截然不同的音响生产企业——金嗓子。尽管此时建伍的事业已经有声有色了,但为了共同的理想,一些建伍的高层技术人员也随同他们一同再战江湖,为丰富爱乐者的音乐生活作出贡献。
金嗓子成立以前,日本音响产品在高级音响市场上还不能与国外进口品牌匹敌。当1973年,以“Accuphase”命名的金嗓子首批产品C-200前级和P-300后级推出时,便在日本乃至世界音响界引起了强烈震撼,成为划时代的高级音响产品,连美国的发烧友也喻其为音响中的“劳斯莱斯
金嗓子并非CD技术的始创者,但却是把CD技术发扬光大的功臣,其早期推出的分体式DP-900CD盘、DC-901解码器,以及后来相继推出的DP-410、DP-550、DP-720等多款式的CD机,都令重播音质更加精确细腻。至今,DP-900、DP-901仍是金嗓子最高级的旗舰式讯源器材。
金嗓子虽然是世界响当当的高级音响品牌,但其厂房只有“手工作坊”的规模,员工也不足100名,甚至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装配、调试、包装等都是手工操作。他们的生产量不随市场需求而大幅波动,客户即使花得起钱也要耐心等待成品,当然每一件成品的质量也是获得厂方充分的保证,几乎能享用终生。
Accuphase对产品的售后服务做得非常彻底,即便是1973年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到现在都还有人送回工厂维修。他们储存非常多的零件以备维修。他们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做到这么细心的地步,难怪在日本会有那么受欢迎。而且,维修人员竟然戴著白手套在工作。每一部架子上的送修机器都套上白布套,由此可见他们对于送修产品的爱护。
下面一起了解下日本 Accuphase 金嗓子的相关产品。
Accuphase的地位由来:一,长年累月的维持出色制造水平,由七二年代至今年内,金嗓子就不停的制造成出一部接一部的名机,持续不断。而不是靠神来之笔,忽然一绝的波浪型起伏进程。二,多方面发展不论前置、功放、解、电子分音、均衡器等均战绩彰显,产品多元化,瓣数齐全。三,无可否认,本地代理与厂方多年长远合作,有稳定的市场推广铺排。多年前买入的机种,到今天仍可轻易享用代理服务,买家正是[火烧旗竿]长叹(音乐),安枕无优。环顾Hi-End市场,能有齐以上特点的,除了金嗓子,您可以多举两个名字吗?
& & 这次试听的C275V前级及P650后级亦大有来头。C275V并不是一部全新设计的前级。它沿用了Accuphase情况6年前的线路。话说当年,Accuphase饱受赞颂的顶级前置C290推出后,为因应市场,遂于95年有了C275的诞生。年前,金嗓子对C290进行升级,主要是在零件上进行了她们称为 [提炼] 的改动。新型号C290V是市场上其中一部超级制作的顶级前置,相信没有多少发烧友会不同意。C290V终归属于高价品,远非大部份发烧友可负担,C275V的出现,欲给一般大众有个更容易接近的目标。莫要以为C275V的线路架构源扑克上代,就是休守政策。C275或者275V是全对称全平衡放大线路,采用了双回输线路对正负讯号分别反馈的电流增幅电路,有超凡相位特性。此机讯噪比高达116B,全机模块架构,遥控功能等,绝绝对对仍是现今顶尖前级规格。
访问量:96
最后回复时间:还没有回复
共个33/4页
类型:后级
类型:前级
类型:前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bl音响是什么牌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