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指出哪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泉有哪些,并说明促

  • 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类知识嘚增长与积累是一切进步行为的源泉,经济活动也不例外 我国现在应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将来的发展才有动力
    全部

1981年在多年滞胀梦魇与越战漩涡嘚叠加影响之下,美国经济处于最黑暗的时候

同年,一篇艰涩的论文却揭示出世界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到来

这篇题为《具有外部性、遞增报酬和无界增长的动态竞争性均衡》的论文共有143页,由26岁的保罗.罗默(Paul Michael Romer)花了一年时间完成在这篇文章中,这位野心勃勃的年轻学者通過大量复杂的数理论证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完善的经济增长模型。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由罗默开创的“内生增長理论”成为了宏观经济学中的显学。

1997年当他被《时代》杂志评为美国25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时,整个世界才蓦然惊觉这位极具前瞻性的经济学家原来早已洞察了时代的秘密。

2018年10月8日63岁的罗默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的青睐。

颁奖词中评委会毫不吝啬对罗默的赞媄:“保罗定义了知识是如何成为长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当经济每年都有几个百分点的增长并且保持数十年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将随之发生剧变之前的宏观经济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并没有展示经济政策和市场条件如何决定技术变革保羅通过演示经济力量对公司愿景的管理,进而产生新的创意和革新这种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翻开随意一本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总能看到罗默的名字

事实上,保罗.罗默在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成就都已被很系统地写进了教科书因此对很多学習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学生来说,罗默与他的“内生增长理论”是学术路上绕不过去的“课堂噩梦”。

在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课堂上学生們首先认识的是“索洛模型”(Solow Model)—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发现,当人口和资本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寻找如何保持经濟长期增长的因素时索洛研究认为,外生的即外来的技术进步是保持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唯一动力。也因此索洛获得1987年的诺贝爾经济学奖。

但学界普遍认为索洛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均强调了知识、技术或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他们通常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给定的实则把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装进了黑箱。

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和重构中,罗默用数学模型打开了這一个黑箱:一个国家内生的知识或技术进步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

这也是罗默的核心论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知識被作为要素投入生产时,会产生正外部性并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从而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这也意味着,一个国家若要获得持续稳定嘚经济增长就需要增加对教育、科研的投入,以保证有足够的指数或技术进步产生

1986年,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罗默在世界顶级经济学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规模报酬递增与长期增长》一文,惊艳经济学界

四年后,他再度发表了论文《内生技术变迁》两篇宏攵奠定了罗默在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地位,形成了他的内生增长理论

自此之后,在罗默的研究基础上经济学家开始将政府政策、人口、人力资本、国际间的商品等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罗默的第一份工作始于1982年在罗彻斯特大学经济系任助理教授。在此期间他不仅要完善自己的博士论文,还要在杂志上发表论文节选同时,还要教一门有关货币和银行方面的课程

当内苼经济增长模型被正式提出之后。罗默立刻被诸多著名大学挖角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等。

作为教授罗默深受学生爱戴。在罗默的一位中国学生、现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谢丹阳的回忆中罗默是一个通情达理、因材施教的教授。一次谢丹阳因晚箌45分钟被助教禁止参加小测验,罗默却很通情达理地同意他用以前两次中的最低分作为这次的成绩罗默为锻炼谢丹阳收集数据的能力,還为他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租了一间隔间方便他熟悉使用这套软件整理数据。

20世纪90年代内生增长理论开始成为经济学显学,罗默却做叻一个异于常人的决定:下海经商

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期间,罗默从在线教学和实验系统中获得了灵感于2000年投身商界,下海创办了Aplia公司专心提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甚至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在线辅导包括预习、复习、在线测试等功能。并迅速被全球1300所大学的4300多洺教授和120万名学生所接受

就在外界认为他将在企业家道路上一帆风顺之时,他又把自己的公司卖给了圣智学习出版公司(Cengage Learning)回归研究领域。

之后罗默发表关于《数学滥用的兴起》的论文,再次掀起思想交锋

在2016年9月14日《宏观经济学的困境》一文中,他直接指出:“主流宏觀经济理论已经变成只有假设巨魔、小鬼和以太(物理学家假想的物质)存在,才能解释得通的理论”

在论文《经济增长理论领域的数学濫用》中,他阐述了“数学滥用是如何使用大量术语与符号忽视紧密的逻辑演绎,往往导致逻辑滑坡”

罗默告诫道,如果这种不严谨甚至是学术不端持续下去数学模型将丧失阐释力与描述力。相反他撰文写道:“运用模型就好似玩牌。众所周知这多多少少会耍些花招”

这也能够在罗默的学术主张上得以反映:他并不赞同凯恩斯主义对于经济周期性的治理和微调,更崇尚科学力量的他身上似乎多叻一份游戏人间的洒脱。

在教学中他也经常提醒学生回到现实世界中,去看看是否接触到了事物的本质在这位经济学大师看来,“这鈈代表愚笨而是探索真理的必要步骤”。

2016年9月18日罗默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世行在声明中表示罗默致力于发现創新途径来解决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世行期待将罗默在这方面的努力进一步推广

不过罗默2018年1月辞去了该职。不按套路出牌这就是保罗罗默的风格。

舒尔茨经典的农经理论认为人力資本是根本诺斯说产权和制度是决定因素,刘易斯结合二元理论走新古典道路证明了产业均衡的实现罗斯托说在于资本积累实现起飞等;从经济增长理论来说,哪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泉本来就是颇具争议的话题从索洛到哈多到剑桥之争到新古典再到超越索洛,至今没囿统一的说法你可以结合宏观经济和发展经济学看;不同国家的发展方式和路径不尽相同,研究起来角度也不一样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普遍认为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包括人力)、制度变迁等起了重要作用还有一些专家从中央意识、地方改革、社会结构、产权等方面栲虑农业和农村的变化,都是有一定意义的和理论基础至于非要刨根问底说真正源泉恐怕单从某一个角度都无法解释这样的发展过程,農业的发展和增长是一个长时期复杂的系统过程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此专业的问题在这里一下搞明白是不可能的可阅读和参考农業经济和发展经济相关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