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为什么下跌,就是大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规定,银行减持

石大龙:大股东减持为什么招人恨?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
大股东减持招人恨的最大原因是:大股东减持会导致股票价格快速下降,给股民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减持为什么会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呢?其本质原因在于,大股东大幅减持表明其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认为公司目前的股价已经高估,这会直接导致市场预期公司未来发展状况不佳,从而引起“负反馈”效应,最终造成公司股价下跌。
  本文作者为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石大龙
  大股东减持正成为近期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从2016年12月份开始,截至2月15日,共有108家公司的大股东实施了278次减持,总市值涉及320亿元,其中不乏减持比例占总股本5%以上的大幅减持。
  2月16日,四大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罕见同时在头版发布针对重要股东频繁减持、“精准”减持、“清仓式”减持等行为的批评文章,引发业界震动。
  大股东减持尤其是控股股东减持为什么如此招人恨?大股东减持又有何套路?本文将一一作个解析。
  大股东减持往往给股民造成巨大损失
  大股东减持招人恨的最大原因是:大股东减持会导致快速下降,给股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近期大股东(主要是控股股东)减持股份后的股价走势可以很好的佐证这一点。
  2月15日,上市公司(300333,)(300333)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晁骏投资拟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2%的股份。公告当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4.65%(参见图1),而当天仅小幅下跌0.45%。要知道,现在买理财一年的收益也就4.5%左右的水平,你一天就给股民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能不遭人恨吗?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上市公司(002725,)(002725)2月10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3.148%的股份。公告当日,公司股票价格即大幅下挫7.31%;截至2月16日,短短5个交易日内,该公司股价较公告减持日累计下跌9.85%(参见图2)。而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46%。
  上述两个案例都表明,减持直接造成了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
  那么,减持为什么会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呢?
  其本质原因在于,大股东大幅减持表明其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认为公司目前的股价已经高估,这会直接导致市场预期公司未来发展状况不佳,从而引起“负反馈”效应,最终造成公司股价下跌。
  大股东A股减持套路知多少?
  大股东减持,广大股民是拦不住的,只能眼睁睁掉进“熊坑”,看着身家缩水。
  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对大股东减持的各种套路必须有所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早预防、不掉坑。
  下面,简单介绍下当前A股的两种减持套路:
  套路一:拉升股价配合大股东减持。高送转本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树立公司优质形象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年来高送转成为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套现的重要套路。
  据Wind数据,2016年,共有150余家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后,出现重要股东减持现象(减持100万股以上),很多公司打出“高送转+拉高股价+减持”的组合拳。想当年,笔者刚开始时,高送转10送10都是非常了不得的方案,如今为了达到轰动效果,10送15,10送20都不算事儿,10送30、10送40都层出不穷,股东为了套现,可谓煞费苦心。
  套路二:画大饼拉高股价后减持。这种减持套路A股许多公司玩得炉火纯青,业绩做得好,不如PPT讲得好。来,看个典型案例――创业板上市公司(300343,)(300343)。
  联创互联于2012年上市,主营业务是节能业务,上市时的公司名称是“联创节能”,上市后经历过造假等丑闻。
  2014年,上市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联创节能即出现营收同比减少70%、净利润减少89%、经营性现金流大额流出等问题。
  2015年,该公司公告通过收购进入互联网营销行业,积极响应“互联网+”浪潮,同时将公司名称由“联创节能”变更为“联创互联”,一下子变得高大上了。
  2016年7月份,该公司又在上海举办转型后的战略发布会(讲PPT),说要在2020年前后达到市值1000亿元的目标。而彼时,该公司的市值仅为140亿元。
  然而,就在中小股民憧憬联创互联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时,2016年10月,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连续减持公司4.31%的股份,套现超过6.5亿元;第二大股东减持1.41%的股份,套现2.14亿元;第三大股东减持2.22%的股份,套现3.39亿元。不仅股东减持公司股份,公司多位高管也减持了公司股票,合计套现金额接近1亿元。
  说好的千亿市值呢?说好的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呢?真是玩的一手“画大饼拉高股价后减持”的好套路。
  目前,A股上市公司减持的套路主要以上述两种方式为主,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套路来实现减持套现的目标。
  对投资者而言,看清这些套路有助于防范可能出现的减持“黑天鹅”。
  最后,谨记一句话:如果一个公司股价处于高位存在一定泡沫,或者通过高送转、讲故事等方式将公司股价拉高,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防范可能出现的大股东减持风险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ID:SuningWealthInsights)”。苏宁金融研究院授权金融界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意见参考。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邮箱地址:,咨询电话:010-5。期待您的加入!)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浏览过该文章的人还浏览过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 试点题材不会构成炒 由此可见,全流通试点本身对大盘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对相关试点或破净股票可能构成炒做题材。我们分析过,全流通对市场是扩容,不存在有什么长期利好。该消息只是证监会表态,顺应民意,对市场重大问题有所回应而已。 我们注意到,市场提出试点方案的上市公司有10多家,其中不乏延边公路等一些前期著名庄股,有人担心机构会借助试点题材套现,可见试点相关公司也是龙蛇混杂,管理层会注意到这一问题。因此从管理层的思路来看,试点的题材既不能在失败的情况下,对证券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又不能成为主力套现的工具。 我们认为,试点股票的选择,极有可能是一些较边缘化(行业独特)的上市公司,以及含有B股或H股的公司,这类公司资产质量不差,国际化程度较高,试点不成功,也不会有扩散效应。 但我们问题是,停留在净资产以下的股票,如何减持?既然投资者可以从二级市场中购买到廉价的,凭什么去买高价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低总有低的理由,经济学认为市场行为永远守恒,从来不认为“套利”可言。 所以破净股票即使出现一定的短线机会,也不会构成全面的反弹行情。 以新股作为试点才是利好 目前市场中关于全流通解决高达上百个方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共识,而不是一揽子解决方案。 关于全流通的试点,市场传闻已久,如今得到证监会的正面正式,应理解为短线利好。但是我们认为,在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方案上,证监会的级别不够,需要有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共同推动。证监会只能对上市公司层面的问题进行安排。 所以,对本周这一重大事件,仅仅是证监会有所表态而已,并不代表全流通问题已经开始解决。从这层意义上分析,该事件中短线甚至有利空性质,可能成为大盘短期进入调整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全流通的解决方案,以新股全流通作为试点较好。新股不进行全流通,今后每上市一家新股,就会新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出现,成为市场新的包袱。 只有新股全流通后,二级市场的非流通股就会成为“存量”的问题,慢慢解决就是了。 银行股是行情启动的主线索 目前银行股的利空,如呆坏帐问题、对外资开放问题、其他银行股上市问题、自身融资问题等,连张恩照事件都被媒体炒做了一番。 我们坚持认为2005年将作为中国证券市场转折年的春天,而银行股作为自1997年以来的一路下跌的股票,自身已经具备了重大机遇。类似于2001年汽车股在入世的冲击下完成建仓,2003年石化股在上市的冲击下完成建仓。 但是银行股对大盘的影响,绝对不能等同于石化、汽车、钢铁板块,那些都是大盘反弹阶段的局部热点。银行股作为能够影响大盘的重要指标股票,主力机构驻扎后,大盘尽在掌握。如果银行股主升的行情能够确立,那么大盘将是牛市。 下周大盘方向取决华夏与招行 对超级主力建仓的机理看,银行股作为一个板块,启动层次非常重要。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每一波行情起点,都有银行股作为龙头启动,同时银行股的下跌无量,涨升有量,代表着资金的陆续进场。 由于和相继启动,并且价格已经回归到去年10月中旬诱空前的水平,中长线建仓基本结束,短线将进入横盘整理。而业绩最好的在9元附近的横盘,也将压制两只发展银行的上升空间(短线的深发展价格中枢在6.9元)。 目前股价沉淀在去年10月平台下方的银行股,仅有一只。我们对未来两周大盘的看法是: 如果下一波银行股启动的是华夏银行,将表明未来一个月大盘的定位是弱市反弹,需要补涨的股票维持热度;如果银行股启动的是招商银行,将表明大盘已经完成前期空头调整,进入新的正循环上升周期。 最后从短线分析,下周将是年报和季报披露的关键时期,根据我们调研分析,一季度业绩约为2分,可能成为大盘做空动力。另外我们调研到,一季度业绩约为0.56元,业绩约为0.35元,可能成为推动石化板块走强的龙头品种。 智多盈 丁洋
最专业的财经垂直自媒体平台,集入驻、发布和分发为一体,汇聚最优秀的财经自媒体人,为用户提供财经领域的精选内容以及独家原创。
是否确认删除这篇文章?
是否确认将这个粉丝放进黑名单?
是否确认这条留言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这条信息?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以下资料仅供联系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我要给银河微星送鲜花
您将赠送(朵)鲜花给:银河微星
(1鲜花 = 0.1人民币)
附言:(不超过100字)
可用金币:
可用人民币元
您还需要支付0元人民币所以持减平安不如减持盐湖钾肥(凌通)
凌通在140元卖出平安后,又从70元开始买入平安,并在下跌中连续加仓,而平安到7月中旬跌破40元,凌通成为“套中人”,因此有部分客户对平安未来产生担心。
以下是凌通与某委托人就此进行的交流:
平安下跌的理由“一定很充足”,没有充足的理由平安不会下跌,但平安下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平安每个月都要公布保费收入,至少从公布的数据看平安的基础经营没有问题。在平安股价下跌的过程中,实际情况是,平安的基本面经营状态和经营数据比平安140元时情况还好。一个年均成长多年维持在30%的公司,其市盈率低于20倍市盈率,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宏观经济波动另市场对平安的未来产生动摇。此时,跟风卖出,不仅无利于持有人,而且是不智行为,正确的做法是买入!
现实的情况是平安铁了心地下跌,不顾一切的下跌。进一步买入需要资金,就要卖出其他股票,为此,我们要减持盐湖钾肥,因为钾肥的利多和好消息太多了,过去的两年,氯化钾的国际市场价涨了7到8倍,加上国家已经准备放开氯化钾的行政定价,所以盐湖钾肥现在接近100元的价格所对应的市盈率反而比两年前股改时,十几元价格对应的市盈率还要低,在股价上增长5倍之后,它的市盈率反而降低,并且从长期看盐湖钾肥成长确定性没有任何变化。
&但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氯化钾的价格涨的太猛了,涨的太凶了,过去两年氯化钾价格涨了五倍,而此前的20年,氯化钾价格也没有涨五倍。哲理和投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商品的价格在短期上涨几倍要么是形成风险,要么是把未来一段时间收益透支,具体到盐湖钾肥它属于后一种。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股市上,最优质的上市公司股价普遍腰斩,盐湖钾肥反而创了新高,因此我们适当减持钾肥,买入包括平安在内的腰斩优质公司,比卖出已经下跌70%的平安更有意义。这种行为有点弃明投暗的味道,但明与暗是辩证转化的,过于明就会暗,而过于暗就会明,平安没有基本面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跌就应该买入,盐湖钾肥好事不断且坐着电梯猛涨,就适当减持,减出的资金弃明投暗,这就是凌通理解的价值投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减持新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