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去年到现在有多少上海市外来人员退工单离开上海了

  1、依然不变  2、上海人也跟着移民了  3、鬼城  4、全国家禽养殖基地  5、全国蔬菜种植基地  。。。。。。。。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过年的时候你留在上海看看就知道了……
  其他不知道,至少不会再有人不让说上海话了
  会饿死留下来的人。
  关注中…  
  不就是回到十年前嘛~~
  没阿拉法特和毛泽东百姓不照样生活的有滋有味  
  我希望上海不要再搞建设了,剩余工厂关掉转移,不要再造房子了,让我们舒心几年吧
  楼主问的是伪命题,压根不会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估计都要放炮仗了。。。
  城市建设是由规划局统一规划的吧  其实应该学学香港。。。
  9#回复作者:y90A
回复日期: 12:04:00  城市建设是由规划局统一规划的吧  其实应该学学香港。。。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  在人口基数不变化很大的情况下可以规划,不确定因素太多,规划赶不上发展,说什么也没有用,上海到底能承受多少人口,城市垃圾怎么处理,迟早有一天上海会被垃圾围住,掩埋
  中低端消费大幅降低,商场租金降低,闲置房增加,房价降低。  交通极其顺畅,街道干净整洁,红灯区急剧萎缩到几乎没有,马路乱设摊现象根除,各种刑事案件减少90%以上,警察大幅裁员转业,城管、协管员转业。  各公司用工成本增加,但人均收入普遍增加,接近或等于香港水平。  饭店、餐馆里地沟油现象消失,回到八十年代初的饮食店模式,一些中年的老阿姨带着凶吧吧的眼神端给你一碗放心安全的辣肉面!  沈大成、乔家栅、南翔、白玉兰、稻香村等饮食店恢复到传统味道,但要排长队。  其它欢迎楼下补充!
  补充楼上,人与人之间重新信任,身份证可做大部分事件的抵押品,只要是310.
  楼上的确实想象力丰富  关键吃、喝、拉、撒这些事谁做呢?上海人?  我表示怀疑
  答:每个人都会有尊严的生活。
  但是有外国人在奥,你如何体现你的尊严?
  但是有外国人在奥,你如何体现你的尊严?
  但是有外国人在奥,你如何体现你的尊严?
12:12:00  楼上的确实想象力丰富  关键吃、喝、拉、撒这些事谁做呢?上海人?  我表示怀疑  -----------------------------  你放心好了, 这些事情会有人做的
12:12:00  楼上的确实想象力丰富  关键吃、喝、拉、撒这些事谁做呢?上海人?  我表示怀疑  -----------------------------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12:12:00  楼上的确实想象力丰富  关键吃、喝、拉、撒这些事谁做呢?上海人?  我表示怀疑  -----------------------------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12:12:00  楼上的确实想象力丰富  关键吃、喝、拉、撒这些事谁做呢?上海人?  我表示怀疑  -----------------------------  难以想象全国最精明的上海人会在没外地人的情况下饿死吗,这样的话全国没外地人的地方全部饿死了,香港人怎么活着,新加坡人怎么活着,台湾人怎么活着,上海人的各方面能力绝对全国领先,外地人能做的我们只会做得更好
  补充一点,没有假冒伪劣,买香烟至少不会拆开来闻一下
  再补充,生活节奏慢下来,工作不需要拼命,节假日可以出去唐马路,休假白相全国各地,不用为请不出假伤神
  国泰民安,环境宜人,特别适合居住,应该像新加坡。。
12:12:00  楼上的确实想象力丰富  关键吃、喝、拉、撒这些事谁做呢?上海人?  我表示怀疑  =================================================================  老毛刚过,个世界少了啥人,地球照转,表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你太把你们当人看了
  但是有外国人在奥,你如何体现你的尊严?  -----------------------------------------------  这句话中的奴性显露无遗啊,可见有些人潜意识里就是觉得自已低外国人一等的。
  傻逼还以为上海是你家了·都是屁民·让外地人都走你决定的了吗?一群250
  不是我们家还是你们家啊?奇了怪了!
  不知道有些人哪来的底气。。。是否有点“狗杖人势”呢?  都是中国人吗?有点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嘛。。。
  国家把大部分财政拨到大城市中,不知道感恩,却只是排斥外来人,是什么早就了这个城市,是所有的劳动者。在国外遭受二等公民的待遇,还要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也受这种待遇么,这还是一个国*家么?
  @zhangxuezhelxx
12:59:00  国家把大部分财政拨到大城市中,不知道感恩,却只是排斥外来人,是什么早就了这个城市,是所有的劳动者。在国外遭受二等公民的待遇,还要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也受这种待遇么,这还是一个国*家么?  -----------------------------  上海在各方面都是不派斥外地人的,不然在上海上学的外地人小孩怎么可能比上海小孩还多,北京可是不让外地小孩在北京读书
12:51:00  不知道有些人哪来的底气。。。是否有点“狗杖人势”呢?  都是中国人吗?有点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嘛。。。  -----------------------------  全国没有一个地方不排外,你去边远山区,那边排外更厉害,外地人根本没法居住
  @zhangxuezhelxx 30楼   国家把大部分财政拨到大城市中,不知道感恩,却只是排斥外来人,是什么早就了这个城市,是所有的劳动者。在国外遭受二等公民的待遇,还要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也受这种待遇么,这还是一个国*家么?  -----------------------------  不懂不要乱喷  上海交多少给中央你知道哇
  美国人还分白人黑人呢!还不都是美国人。  底气来源于自信,来源于海派文化的底蕴,来源于远东第一大都市的称号。  更来源于祖祖辈辈创造和参与了远东第一大都市的那种荣耀感!
  作者:撮箕饱饭了
回复日期: 12:09:00  中低端消费大幅降低,商场租金降低,闲置房增加,房价降低。  交通极其顺畅,街道干净整洁,红灯区急剧萎缩到几乎没有,马路乱设摊现象根除,各种刑事案件减少90%以上,警察大幅裁员转业,城管、协管员转业。  各公司用工成本增加,但人均收入普遍增加,接近或等于香港水平。  饭店、餐馆里地沟油现象消失,回到八十年代初的饮食店模式,一些中年的老阿姨带着凶吧吧的眼神端给你一碗放心安全的辣肉面!  沈大成、乔家栅、南翔、白玉兰、稻香村等饮食店恢复到传统味道,但要排长队。
  @y90A 29楼   不知道有些人哪来的底气。。。是否有点“狗杖人势”呢?  都是中国人吗?有点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嘛。。。  -----------------------------  你可是试试看,不过你们这些没骨气的,真的敢离开上海的有几个?  还真把自己当“人”了
  @nostalgishanghai 34楼   不懂不要乱喷  上海交多少给中央你知道哇  -----------------------------  是啊,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上海上交的全补助给了它们。它们养大了反过来咬人
  蔬菜炒成房价,房价跌成肉价,上海平均工资标准达到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标准,上海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成为世界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届时,上海话将成为唯一指定官方语言,餐饮业将成为沪上又一暴力行业。随着这一趋势的延续,剩男剩女将超历史的达到巅峰,养老将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
  @aihanwanzhen 27楼   傻逼还以为上海是你家了·都是屁民·让外地人都走你决定的了吗?一群250  -----------------------------  是啊,外地人敢走么?会走么? 外地人的无赖本事谁不知道。  有点骨气的,相应楼猪号召的,离开试试啊! 看看上海人会不会求你们回来。  还是你们死乞白咧的厚着脸皮再赖回上海。
  既然说上海离不开外地人的,倒是走啊,敢么?  你们应该有信心,上海人会求你们回来的。真的,快走啊。  有点骨气的,走啊!
  @ft2-7-6 13:13:00  蔬菜炒成房价,房价跌成肉价,上海平均工资标准达到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标准,上海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成为世界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届时,上海话将成为唯一指定官方语言,餐饮业将成为沪上又一暴力行业。随着这一趋势的延续,剩男剩女将超历史的达到巅峰,养老将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  -----------------------------  想当然的回帖,上海老阿姨买菜时都习惯问一句的:“个似本地蚕豆伐?个似本地青菜伐?”懂精的吃货会知道,上海盛产优质蔬菜。
  可以试试看,我不怕被饿死,真的,硬盘都走吧,我想回到小时候的上海。可惜,硬盘没那骨气。
  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这里的外地人应该指的是没有上海户籍的人。  首先,99%的上海房东做不成了。各种用工价格肯定大幅上升。  对上海人来说也算有利有弊吧。  其实把食利阶层赶到劳动力市场里去,不是一个坏事。
  房价暴跌
  以前没外地人的时候怎么样
  就是个伪命题,主动权其实在外地人手里。
  作者:背包旅行的狐狸 时间: 11:38:00 .  过年的时候你留在上海看看就知道了……  .------------------------------两码事儿!!
  上海的同胞们都淡定吧,  人往好的地方发展那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你我都阻止不了;  大家都为了生存,何必相互诋毁呢?  去年我出差东京回来的时候,发现飞机上怎么叽叽喳喳都在讲上海话,  说明什么?上海也有扎堆往国外跑的人...
  作者:好吃的千层糕1 时间: 13:51:00 .  就是个伪命题,主动权其实在外地人手里。  .===================  未必,市政府可以禁止在外环以内任何形式的住房出租。
  其实我觉得 应该在郊区圈个地方 搞个外地人社区 上班了 班车出来 下班了 全部进去 平时不能离开
  作者:兔爷又来了 时间: 14:00:00 .  其实我觉得 应该在郊区圈个地方 搞个外地人社区 上班了 班车出来 下班了 全部进去 平时不能离开  ..  ----------------------------------  你会被起诉的。。。。。
  52#回复作者:中国老病人
回复日期: 13:54:00  作者:好吃的千层糕1 时间: 13:51:00 .  就是个伪命题,主动权其实在外地人手里。  .===================  未必,市政府可以禁止在外环以内任何形式的住房出租  ----------------------------------------------------------------  呵呵,现在的市府是上海人在当道吗?
  发这个贴子的人脑残。  搞民族对裂?上海人是中国人,外地人也是中国人。  上海人中有素质差的人,外地人中有素质差的人。
  其他不谈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拥挤。。。
  作者:好吃的千层糕1 时间: 14:08:00 .  52#回复作者:中国老病人 回复日期: 13:54:00  作者:好吃的千层糕1 时间: 13:51:00 .  就是个伪命题,主动权其实在外地人手里。  .===================  未必,市政府可以禁止在外环以内任何形式的住房出租  ----------------------------------------------------------------  呵呵,现在的市府是上海人在当道吗?  .---------------------------------------------  你要这样说的话,上海还真是离了外地人就不转啦!
  @紫晶宫主
12:03:00  楼主问的是伪命题,压根不会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估计都要放炮仗了。。。  -----------------------------  事实是 外地人都不愿意离开
  喜欢你这话
  58#回复作者:中国老病人
回复日期: 14:14:00  作者:好吃的千层糕1 时间: 14:08:00 .  52#回复作者:中国老病人 回复日期: 13:54:00  作者:好吃的千层糕1 时间: 13:51:00 .  就是个伪命题,主动权其实在外地人手里。  .===================  未必,市政府可以禁止在外环以内任何形式的住房出租  ----------------------------------------------------------------  呵呵,现在的市府是上海人在当道吗?  .---------------------------------------------  你要这样说的话,上海还真是离了外地人就不转啦!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  偷换概念,外地人离不离,上海都转,如何转的更好而已!
  @穿西服的僵尸
11:51:00  会饿死留下来的人。   -----------------------------  离开上海的外地人先全家饿死
  作者:好吃的千层糕1   ----------------------------------------------------------------  偷换概念,外地人离不离,上海都转,如何转的更好而已!  .  ============================  你本来就概念混乱。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30年前上海没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各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  1982年  汪道涵是外地人
  要知道,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不是私有财产,别把上海的繁华当成你们炫耀的资本。当然有这点小优越感也是无可厚非的
  中国老病人
  未必,市政府可以禁止在外环以内任何形式的住房出租。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  呵呵,单凭这句话,可见你的幼稚。市府不是过家家。混不混乱的,你就自知吧!
  没你们上海会更好,滚!沪外来常住人口首负增长 15万人为何离开大上海?
  这15万人为何逃离大上海?
  就在许多人依然对城隍庙、外滩甚至最近的房产交易中心报以人山人海的喟叹时,上海的人口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2月29日,《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的一组数据令人惊异。2015年末,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数减少了14.77万人,同比下降1.5%,其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占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降至40.6%。这是上海15年来首次出现外来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人口流失所承载的远远不止是数字概念,随之而来的当然也不单纯是“不再拥挤”的幸福感。反观其他一线城市,北京虽然受命调整城市功能,全力严控人口总量,去年依然新增了近20万外来常住人口,而拘囿于山海地形的深圳外来人口也在快速增长。
  在一些评论者眼中,人口的变动信号可能成为当下热火朝天的上海楼市不可承受之重。有人甚至提出,未来的上海房价会因为人丁日渐稀薄而失去支撑。但问题真正的内核或许比这种猜想还要复杂许多,素来有人口吸泵效应的上海,会不会正在失去人口竞争力?这究竟是产业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变化还是人口拐点已至?
  近5年人口增长逐年减少
  尽管许多身居这座大都会的人还是觉得意外,但上海的人口问题早已浮现。从数据形态上看,上海历年的人口增长其实是一条先陡后平的曲线。2010年上海户籍人口总数超过2200万以后,增速便开始放缓,且呈现越来越慢的态势;到2015年末的5年间,上海总人口增长了200多万人,但2015年户籍人口数量仅比2014年增长了4.36万人。
  事实上,2014年时,上海的人口增速就已在一线城市中垫底。当年公报显示,北京以新增36.8万人口位居榜首,深圳和广州分别以16万人和15万人的增量居后,而上海只增长了10万人。
  以外来常住人口率先“净流出”的现状再结合户籍人口变动的趋势来看,今年上海人口增速还能不能勉强收正,已经成为未知之数。记者查阅历年统计数据注意到,2013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曾增加30万人,总量突破990万人;但次年就只有约6万人的增幅,去年更下降到了981.65万人,止步于千万数量级大关。
  而在知名财经评论人刘晓博看来,人口普查因为受周期、政绩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有时并不准确,所以上海真实的人口情况还应该参考“在校生人数”。但若细究这项数字,上海更是出现了近10年极罕见的一幕:除了高中和大学尚有微增外,去年上海各种学校的“在校生人数”都出现了减少,包括小学、初中、中专、技校等。其中,被刘晓博认为最能反映人口变动状况的小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80.3万人减少到了79.87万人。
  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上海小学生人数增速曾触及惊人的10.7%和13.6%,2010年到2013年连续4年增幅超过4%,直到2014年增幅下滑为1.3%,出现拐点迹象。记者注意到,这一年深圳的增速是8.6%,广州是4.7%,招生人数首降的北京也达到了3.9%,这似乎为上海在2015年转为负增长埋下伏笔。
  据刘晓博分析,小学生人数每年的统计都是“数人头”数出来的,所以更为真实,“上海人口在2015年出现下降,是个可以确认的事实”。
  也有人试图从别的数据中找到上海人口减少的奥秘。大数据咨询机构数联铭品首席经济学家陈沁发现,近5年上海每年的公共交通客运量的年增长率都在2.1%到3.6%之间,只有2015年突然下降到年增长0.9%,这表示上海的通勤人口增长出现了停滞。这与以超级大城市繁忙面貌示人的上海形象似乎也并不相称。
  哪些人走了?为什么走?
  在这两年由数据描绘的世界里,为什么GDP总量全国第一的上海好像突然“熄火”?虽然外界议论纷纷,但在上海决策层眼中,“目前的变化符合预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杨雄3月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常住人口降低源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一部分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迁移。
  “我们连续对人口做抽样调查,上海外来人口过去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制造业、批发零售和房地产,这三个行业吸纳的外来人口占到了总就业人口的70%以上,2014年从事工业的外来人口就达到60%,这个比例可能比许多人想象的还要高。”一位参与上海人口普查的专业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解释。
  “我为什么说外来人口的运动轨迹是贴合上海整个产业结构变化脉络的?因为就算是人口总数还维持着比较高的增长时,上海中心城区尤其是核心几个区的人口也是下降的,最开始是制造业从中心城区外迁,人口增长的重心就主要是集中在近郊和远郊。而这几年上海一直在推行‘腾笼换鸟’,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迁移,人口回流离开上海也是合理的。”上述人士如是分析。
  根据陈沁列举的数据,上海2015年6个重点行业的工业现价总产值低于2012年,而这几乎都是产业工人最聚集的行业。比如石油和精细化工行业近三年间下降了15%、钢铁下降了26%,仅年一年,石油和钢铁行业的总产值就分别下降了11%和20%。此外,去年上海建筑业竣工面积下降4.3%,意味着建筑工人需求量萎缩,农业产值下降12.7%,“转行”务农也不太现实。
  “2012年上海进行了一次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我们发现,上海从事制造业的外来人口只有6.9%最后转行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业,其他人始终从事制造业;而且这6.9%还是多年来的转移存量,不是说今年制造业裁员6.9%,这6.9%的原产业工人马上就能转移到其他行业去。所以在当年没有足够岗位吸纳这些人口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离开上海。” 陈沁这样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陈媛媛也表示,上海出现这样的负增长与近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造成一部分人口外迁密不可分。
  不过,相比北京、深圳的困难重重,上海控制人口的效果仍然有些出人意表,并不是单纯产业转移可以全盘解释。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统计局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周边城市群的截流效应,“北京周边是‘环首都贫困带’,深圳地理位置相对超然,上海周边则环绕着长三角最富庶的城市群,南京、杭州、苏州、宁波这些二线城市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使上海失去绝对的中心地位,也从一定程度上截流了涌入上海的外来人口数。”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并无细分数据显示上海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但上海生活成本高企已是不争的事实。人力资源咨询机构ECA国际的一项生活成本调查显示,上海已经跃升亚太地区外派人员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
  人口减少对于上海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交通不再拥堵?是房价回归理性?任何丰满的设想都可以遭到现实一击。在更多学者的理解中,人口变动的负面信号可能会让上海危大于机。
  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劳动力市场。按照上海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人口普查给出的从业人员比例,常住2415万人中,正在工作的人口有134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5.5%。其中,本地户籍的从业人员有635万人,外来户籍的从业人员有706万人。也就是说,本地户籍人口有44%在工作,而外地户籍人口有72%在工作。
  “人口自然变动持续负增长,人口迁移又受严格控制,使人口增长呈‘封闭’特征的人口动态,这将不可避免导致上海未来劳动力不足,人口高龄化迅速发展,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城市发展活力渐趋弱化。”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王桂新表达了他的担忧。
  实际上,在一线城市中,上海人口变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负面信号也和自身活力欠缺的特征难以割裂。“上海是国企、外企的乐园,小微企业、创业型企业远远少于北京、深圳,而且上海的房价高是刚性的,相比之下,深圳有4.2亿平米违法建筑为缓冲,所以上海人口吸引力下降。”刘晓博如是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长期处于超低生育率状态,如果再缺少了移民,上海户籍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负增长和日益老化的现象,而青年人口的大量减少除了造成劳动力资源萎缩外,还将加剧这座城市的活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下降。有模型测算,2020年后,上海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30%以上,老龄化将成为制约上海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桂新建议,上海应该借鉴东京做法,破解人口难题。在他看来,东京面积仅为上海的34%,却容纳了上海90%以上的人口,人口密度达上海的2.65倍,但仍然在进入21世纪后推出《东京构想2000》,大力促进东京“都心”再生,进一步扩增人口规模,上海应该仿效不少发达国家探讨或实施“补充移民”,适度放开长期以来对外来人口入迁严格控制的关卡。
  不过,人口是一个综合难题,还必须考量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在去年年底讨论上海“十三五”规划的市委全会上,“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被列为底线之首,并明确写进规划纲要之中,当时目标设定的是,到2020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必须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去年2426万人的数字或许意味着未来5年上海都将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外来人员退工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