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市值破7000亿美元2800多亿美元的腾讯 其股票还值得买吗

市值从400亿到2800亿,是什么让腾讯转危为安
之前大家都说,要创业就面临三件事,“生、死、腾讯”。腾讯在创业圈内的口碑也不好,无外乎腾讯就是“抄”。可是过去战略里面存在一种“跟随战”。第一名看第二名、第三名怎么做,你发现他们的一些创新应该迅速跟进,利用原来平台的优势把它们压下去。
而如今的腾讯的腾讯早已去掉了抄袭者的标签。
微信为何无条件免费开放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钱包,你会发现风头正劲的摩拜已在第三服务功能一栏。另外,还有滴滴出行等老熟客,而点击屏幕上的酒店,一下就进入到了艺龙旅行网的界面。
网络上曾经有一句逼格很高的话,“你选择平台,还是头牌,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平台,有了平台就可以拥有资源,就可以垄断”。可是,现在的腾讯正将自己平台的所有接口都免费开放给这些企业,腾讯这是要干什么?
腾讯的平台开放并不不仅仅只给了滴滴,摩拜这样的独角兽企业,所有人,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免费的享受到腾讯微旗下QQ、微信等平台带来的福利。如今的腾讯,几乎将自己的所有一切开放。
封闭:曾经是腾讯深入骨髓的基因
可是,2010年之前,腾讯的基因是“开放”的反义词“封闭”。封闭的后果让马化腾背负了“骂名”。有创业者把马化腾比喻成为“抄袭大王”、“创业者创新者的杀手”。只要互联网市场上有前景的创新,腾讯马上会模仿复制,然后借助它强大的用户资源迅速做大,让对方无路可走。极致之战是在2010年爆发的3Q大战。
2010年腾讯和奇虎360的爆发了3Q大战,竞争最后演变成两个公司争夺用户,让用户在使用360和QQ之间做一次二选一的选择。在双方纠纷的最关键时刻,360董事长周鸿祎,在网络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物种,可是一夜之间全部灭亡。2010年开始的3Q大战,让如日中天的腾讯,也突然面临着恐龙式灭顶之灾。
腾讯上市以后,即夺得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的头衔,但是3Q大战爆发以后,百度趁机超越,其市值达到460.72亿美元,超过了腾讯的445亿美元市值。
腾讯的更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正在失去用户的信任,3Q大战最终伤害了用户的忠诚度,腾讯帝国面临着瞬间土崩瓦解。
处于极度危机的腾讯等待着马化腾的抉择……
开放:两个字,让腾讯转危为安
我想马化腾必须要承认,在2010年其在封闭的过程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360的周鸿祎,而且,这个对手有和腾讯同归于尽的实力。马化腾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选择了反思。
2010年,马化腾在参加完公司的12周年的庆典之后,独自一个人回到公司的办公室。马化腾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用邮件的形式给所有的员工发了一封信。
“推动平台开放”,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这期间马化腾经历了怎样的一个新路历程,我们不必去探究,但从结果来看,马化腾信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令我敬佩。
“封闭”死亡,“开放”重生?
这封信其实就是马化腾从“封闭”到“开放”宣战书,是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一个词的改变,也让腾讯的基因产生突变,从“利己”颠覆为“利他”,腾讯的格局随之得到质的提升。
“封闭”到极致的马化腾,怎么会发生大逆转到“开放”呢?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不能改变,只能改善”,更何况是一个企业的基因,而且,腾讯的基因已经存续了12年。
改革之所以难,是因为改革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配,是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拿走。马化腾即便是作为腾讯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在推行一项改革的时候,也是异常艰难,阻力重重。
“当时说这段话对外表态的时候很多人也都觉得这个并不能当真,因为腾讯在过去很多发展,更习惯于全部都自己做,不给外借部留任何机会,我们内部的业务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很多产品线,土地这么肥沃,怎么做起来也不会太差。
……现在遇到一个很大的坎,其实并不是坏事,对整个企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也让我们想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或者优先级更清晰了,而不是糊里糊涂的什么都往前推,这是不行的。
第二个是来自内部的压力,其实我们内部很多业务也给了很多“互联网+”机会,很多的资金渠尝试,但是为什么在温室里的花朵打不过野外上千家、上百家的摸爬滚打,答案是很明显的 ……我们一般的互联网公司是没办法有这样的基因和这样的能力去掌控的。所以,这也是不得不要放弃,你一定要交给选择的最好的合作伙伴去做。所以,我们制定了“开放”战略,一步坚持往前走才走到现在。”
去年6月16日在央视《对话》栏目现场,马化腾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千。
马化腾“开放”的核心,是由原来的 toC(只针对消费者),而转变为在保留toC的基础上开始toB(针对企业)。这是一种根本上的改变,是一种颠覆式的改变。以前腾讯对于“B”是极度封闭的严防死守,但是,现在是毫无保留,全部开放。
腾讯的开放,不仅让腾讯彻底度过了难关,股价也是一路飙升:近日腾讯市值上涨1.6%,达到约2790亿美元,成功超越富国银行,成为全球第十大上市公司!
马化腾带领的腾讯已经完全由过去创业者和创新者的天敌,成为了创业者创新者的守护神。
本人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专注金融投资领域,主要研究国际黄金,白银,原油,天然气,外汇等产品;每日投资获利资讯尽在掌握!可能有些投资者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写一些有关于国际形势类的文章,因为全球的国际形势会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的一个波动!
笔者认为:人活着 就得为了点什么,但大多数人却是被动为了房子 妥协了人生。投资如战场,楼市、现货市场都是一样的!现货市场就是由银天然气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更多现货投资经验的地方。本文由长期从事现货市场飞煌老师(微信hf122346)原创首发搜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观点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网站无关将为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推荐公共圈子:
日 发布者:纳尼
浏览(32)
已有条评论
请输入与本内容有关的评论,理性发言!
loading...
《评论发布规定》
请您注意: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发表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禁止发布广告,严重的,封号处理。
版权所有 (C)
广州力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号-1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市值2800多亿美金的腾讯,其股票是否还值得买?_创投_科技头条_砍柴网
市值2800多亿美金的腾讯,其股票是否还值得买?
对于投资者而言,避开腾讯,或许是一个明智的投资决策。
最近腾讯的股票一路上行,股价转眼间已涨至230港元,作为港股最大的上市公司,腾讯市值大约为港股总市值的8%,因此腾讯股价的任何一次波动,都牵动着亿万者的目光。那么腾讯如此高的股价,对于众多热衷腾讯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还值得投资吗?
一般来说,判断一家公司的估值,需要分析其营收、利润以及现有产品、新产品的运营状况,对于腾讯这种互联网巨头,也同样适用。根据腾讯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可以看出其主要营收来自于增值服务、广告和其它收入,如下图所示:
不过,上述财报中把营收、内容付费以及会员等统一归结为增值服务,并把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放到一起,而将其余的所有营收归为&其它收入&,这种表述不容易让人看不清每一类业务的真实状况。
为了更清楚了的看清腾讯的各业务线与对应的营收,我们梳理了腾讯的组织架构与附带业务,如下图所示:
结合腾讯的组织架构、业务体系与过往财报信息,将其营收重新划分为PC游戏、移动游戏、增值服务、效果广告、品牌广告和其它营收6个部分,并对比去年同时期数据,得到下图:
根据图中所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PC游戏是唯一处于同比下滑的业务,这是因为智能游戏对PC游戏的用户时长有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当腾讯运营的PC及智能手机游戏使用相同的IP时,例如腾讯的射击游戏《穿越火线》手机版上线后,PC端一部分用户转移到了手机端;
移动游戏与增值收入近乎处于同一增速,前者得以于王者荣耀等游戏的成功,后者主要来自于数字内容服务(包括合并后的数字音乐业务)的增长;
效果广告业务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这是因为朋友圈、腾讯新闻APP及公共号正在持续的化,而且、新闻APP活跃用户量的增长也会带来广告库存的增加;
随着越来越多的广告资源转化为效果广告,以及广告客户越来越倾向于投放效果广告,品牌广告的营收增速正在持续放缓;
腾讯来自&其它业务&的营收(支付、云计算等)正在处于高速增长,而且已经成为驱动腾讯总营收高速增长的第一驱动因子。
综合来看,在上述六项主体业务中,PC游戏和品牌广告作为PC时代的产物,已经或正在走向衰退,相比之下,腾讯在2016年度内获得高速增长,并录得377亿元营收,而根据TalkingDat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移动游戏收入总规模为661.7亿元,显然腾讯手游市场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达到了惊人的57%,也就意味着腾讯手游不可能持续保持如此高速增长,未来增速会越来越接近于行业平均增速。
可能有人会担心网易游戏的持续高速增长会对腾讯游戏产生威胁,其实不会,一方面,网易游戏2016年总体营收为280亿元,而同一时期腾讯游戏营收为708亿元,两者仍相距甚远,另一方面,腾讯的主要游戏如《王者荣耀》、《枪战王者》倾向于实时竞技类别,并依靠公平的规则建立,而网易的游戏则属于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成长类游戏,新用户必须通过长时间内容积累(例如练级)才可以较好的享受合作的乐趣,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恰当的说,网易游戏如今的高速增长,是吞掉了本来属于畅游、巨人、盛大等PC游戏巨头在移动游戏领域应有的市场份额,毕竟在曾经的PC游戏时代,它们的核心游戏都是MMORPG。
对于增值业务营收的高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腾讯视频付费用户的高速增长,以及QQ音乐与酷狗、酷我合并之后营收并入报表,随着国家对于数字内容版权管控的加强,再加上微信红包对于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线上付费购买优质内容,无疑会助推用户从免费转向付费,而最近互联网流行的知识付费,就是一个例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年内,这部分营收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毫无疑问,腾讯的效果广告主要来自于微信公共号、朋友圈、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其中微信公共号这一部分商业化已久,在三者中增长是最慢的,而朋友圈和腾讯新闻市场开发不过两年时间,随着用户量的持续增长(微信月度活跃用户量同比增长28%),广告库存会持续增长,再加上广告客户接受能力的提升,这部分营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会持续高速增长,而随着规模的增大,增速也会逐步放缓。
作为驱动腾讯营收高速增长最大因子的&其它收入&,主要来自于支付、云计算及&其它相关&,但腾讯并未给出其中每一部分的具体营收,而是将其统一的归入&其它收入&,这一部分营收的未来增长情况对于腾讯股价走势至关重要。
为什么&其它业务&对于腾讯如此重要?因为与云计算是驱动腾讯持续增长的全新业务形态,在社交、内容、游戏三大领域,腾讯已经处于公认的行业第一位置,营收的增长无非来自于更加充分的商业化,然而业务的底盘并没有扩充,而&其它业务&是唯一仅存的扩充业务底盘的种子。
为了更清晰的分析出它们中每一部分的收入规模,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先一睹过去9个季度&其它营收&的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2016年第一季度突然开始加速增长,而根据腾讯高管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透露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日起的3月份计提费用计入营收。
2015年第四季度&腾讯高管解读财报
麦格理分析师:我有一个公司业务的问题。公司是移动支付月活跃用户数有很大增长,目前这个数字是多少?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公司将采用何种业务模式创收?
刘炽平:&&此前我们对外公布的数字是,一月份我们向银行支付的转账费用在减去我们收取的费用之后达到了3亿多人民币,公司负担的这部分费用相当大,所以我们才宣布从3月1日起开始,当用户从腾讯账户取现到银行卡的时候,会收取一些费用,来减少公司的开支。
日&马化腾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前段时间微信把提现设置了收费,各大银行现在在跨行转帐之间是免费的,提现收费的初衷是什么?目前各大银行的免费转帐对你们会不会有一些影响?
马化腾:&&我跟大家坦白,这个成本现在一个月超过3亿,有很多人说你的钱不是有利息吗?我都算了,利息的收益不到十分之一,算进去这个成本1月份超过3亿,而且最恐怖的是还在高速增长,这个东西我们就没办法了。&&
2016年第一季度&腾讯高管解读财报
麦格理资本分析师温迪&黄(Wendy Huang):第一季度腾讯&其他&业务收入达到2.6亿,这主要是由微信企业号贡献的呢,还是说主要得益于云计算服务或微信支付?
刘炽平:至于第一季度腾讯&其他&业务收入,营收贡献最大的是支付业务,这部分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我们对第三方商家的收费;第二大来源则是对个人用户提现收取的手续费。云服务收入占比排名第三。
2016年第二季度&腾讯高管解读财报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艾伦&赫拉威尔(Alan Hellawell):管理层刚才提到第二季度腾讯&其他&业务营收占比约为10%,我们认为腾讯当季毛利率环比增长主要归功于云计算等一些新业务。请具体谈一谈&其他&业务营收的构成以及在未来几个季度的毛利率趋势。
刘炽平:我们并不提供&其他&业务的营收构成情况,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其他&业务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我们的云计算业务和支付业务,而这两项业务目前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云计算业务的毛利率较低,有时候甚至毛利率为负。&&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2016年1月一个月份的计提营收金额就已经远超3亿元,那么按照马化腾所说的这个计提费用还处于高速增长期,那么2016年3月份的计提收入很可能已经接近4亿元(1月份至3月份的环比增长,3月份的计提收入已经计入财报),而根据刘炽平在2016年第一季度回答分析师提问时,将计提营收排在第二位,云计算营收排在第三位,可见在2016年第一季度,腾讯来自于腾讯云的营收不超过计提营收的4亿元,另外,腾讯既然在财报中提及腾讯云这一块的营收,那么这部分营收所占该季度内&其它营收&比例不会低于10%(否则没必在财报中提及),因此,我们可以推算出腾讯云该季度内的营收约为2.5~3亿元之间。
如果我们将刘炽平先生于财报解读中使用的&大部分&定性为80%,并将上述分析方式应用到2016年的四个季度,再加上复杂的数学运算,则能得到如下推测结果:
2016年第一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11.5亿元、4亿元、2.5亿元;
2016年第二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14亿元、13亿元、3.5亿元;
2016年第三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18亿元、21亿元、5亿元;
2016年第四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22亿元、30亿元、6亿元;
同样,依据2016年度内,腾讯来自其它业务的营收为171.58亿元(四个季度依次为23.3亿元、34.79亿元、49.64亿元、63.85亿元),那么我们可以预测在2017年度内,腾讯来自其它业务的营收规模,应该能达到350~400亿元(四个季度依次为75亿元、85亿元、95亿元、105亿元),很可能成为仅次于移动游戏和增值收入之外的第三大营收来源。
其中,商家支付手续费可以视为腾讯切切实实的营收,这部分是可以产生大量利润的,而个人用户体现手续费这部分是要充抵银行的千分之一手续费的,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毛利,而腾讯云则为腾讯的一项全新的颇具前景的业务。因此,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商户费用和腾讯云这两项业务。
根据易观公布的支付数据显示,财付通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已经大幅度缩小了与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差距,在主要支付场景中,市场已经普遍承认微信支付为线下场景第一支付方式,而对于线上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依然在支付宝的控制下。按照现有的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持续,财付通会继续缩小与支付宝的差距。
然而,在2016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刘炽平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说到:&至于支付业务,我们的目标是让它为腾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因此,我们不会从这项业务赚太多钱。&因此,短期内支付相关业务几乎不会带来大量的利润。
长远的看,金融领域大量的利润来自于理财、信贷、保险等细分领域,而在这些方面,仍牢牢的把控在传统金融机构手里,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腾讯金融,对于此领域的布局,仍处于寻找突破口的探索期,尚没有从传统机构手中掠夺大量市场份额与利润。
除了支付相关业务,剩下的就是云计算了,根据之前我们分析,推测出腾讯云2016年录得17亿元左右,相比于阿里云的55.66亿元的营收,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财报显示前者2016年的营收同比增速超过200%,优于后者137%的营收增速。
如果更加详细的分析阿里云的营收数据,会发现其2016年四个季度的营收与增速数据依次为(10.66亿元,175%)、(12.43亿元、156%)、(14.93亿元、130%)、(17.64亿元、115%),其中营收增速在快速放缓,按照这种趋势,未来两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会跌到100%以下,相比之下,由于腾讯云规模相对较小,依然会保持远高于100%的增速。
腾讯云与阿里云的差距,部分源于腾讯较晚进入云计算市场。考虑到腾讯自身庞大的生态,以及背后广泛覆盖、多维渗透的开发者群体,在各种资源相互导流之下,腾讯云在吸引客户层面会比阿里云更加有吸引力,从而缩小与阿里云的差距,但目前还看不到腾讯云能够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如果将腾讯主要产品诞生的时间进行统计,会得到下图:
显然,腾讯最近5年并没有进入全新的领域,现有的主要业务都是5年前成立的,这也说明腾讯营收的增长,是建立在原有业务的发展壮大以及加速商业化的进程中。
除此之外,似乎也看不出腾讯有哪些独特的远大梦想,即便是对于人工智能的布局,目前依然是跟随IBM、微软、谷歌、百度等前驱的脚步,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就显得落后,但并不能像微软的小冰、亚马逊的Echo、阿里的菜鸟网络那样,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腾讯市值已经高达2800多亿美元,超越了工商银行、台积电、阿里巴巴、印度塔塔、三星电子等亚洲的其它上市公司,排名全球第十。然而目前尚看不到腾讯在金融与云计算两个领域赶超成为行业第一,或者其它的巨大想象空间,而原有的移动游戏、效果广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驱动腾讯股价继续一路上扬。
对于投资者而言,避开腾讯,或许是一个明智的投资决策。
来源:汇智创享(ID:openu_cc)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
版权建议:
砍柴网热线:400-
官方客服QQ:
微信公众号:ikancha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800美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