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六项禁令出台时间已经出台限制土地开发,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

还有这些城市或限购 明年是买房好时机?
来源:中新网
作者:程春雨
/rss/news/30/news_buying.xml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程春雨)自从“9·30”开始,全国已有超24个城市出台了50多次收紧楼市的调控措施。房价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后,未来会怎么走?何时又是买房好时机?未来楼市该如何改革?中新网记者为你一一进行梳理解读。多地不断加码楼市调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54个主要城市合计网签量24.9万套,环比下调11%。如果不计入今年2月份(因春节假期而处于成交谷底)的成交数据,11月成交量创下近18个月新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9日表示,楼市“9.30” 调控政策出台后确实遏制了一些城市房价迅速升温的势头。其实,“9·30”楼市调控开启至今,多地楼市调控步伐并未停止。11月,11个城市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或加码调控,例如上海、天津、武汉、成都、杭州等;或出台文件规范经营秩序,例如,西安、南京发文加强市场整顿。未来这些城市或出台收紧政策“石家庄、青岛、长沙、重庆等城市,总体上炒房需求较大,如果此类城市房价上涨节奏比较快,不排除会继续出台限购限贷等相应的收紧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后续还会有城市继续加入到限购限贷的行列。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因为此轮政策原则是“一城一策”、甚至“一城多策”,所以各城市力度不一,部分城市力度较大,也给很多政策力度不大的城市带来压力。  资料图:中新社 记者 韦亮 摄房价猛涨被遏制 明年是买房好时机?严跃进预计,随着政策效应的继续显现,热点城市市场成交面积在12月份将有继续下降的可能,房价涨幅也将收窄,进而促使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也预计,未来房价会进一步回调,越来越多热点城市房价环比涨幅会回落,调控效果会更加明显。西南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展望2017年,从小周期来看,成交量的萎缩将使得楼市短期步入下行周期,商品房销售增速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料出现下滑。“这对于刚需者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安居客房产分析师指出,随着楼市理性的回归,也促使楼市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化。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房地产改革未来怎么调?贾康认为,未来,政府要在尊重市场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更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标本兼治而治本为上的调控高水平。这要求政府必须把房地产相关的制度建设跟上:一是,土地制度,未来几十年中国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怎么源源不断形成有效土地供给,是需要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二是,住房制度,保障房需要形成有效供给,人民群众得实惠,使低收入阶层和夹心层、大量年轻白领摆脱解决住房问题方面的不安和焦虑。三是,投融资制度,住房相关的各种各不动产配套、城市综合体到产业新城运营等建设涉及的投融资机制怎么样才能适应创新、可持续的发展。四是,税制改革,官方已经明确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贾康9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发表主题为“中国房地产现状研判与相关改革方向”的演讲表述了上述观点,他认为,这四个角度的制度建设都涉及到治本,它的配套还有其它方方面面,合在一起是系统工程。对于学界关注的土地制度改革问题,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补充道,开放土地市场引进供给侧竞争,可促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启动内需,推动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农民也可以获得合理的土地收益,有利于改善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完)
楼盘价格 :
|凤凰网会员团购优惠
区域商圈 :
凤凰房产合肥站
买房资讯尽在凤凰房产合肥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望江路双地铁24万起
3小时劲销10亿元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您现在的位置:
2017年买房合适吗?是买房的好时机吗? 看看这三大信号就知道了!(2)
  2017年是买房好时机吗?
  1、房子是用来住的,利好刚需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会议在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增加土地供应、落实人地挂钩等方面也作出了部署,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这一表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解读为强调房屋的居住属性,减弱房屋的金融属性,也为明年的楼市调控定下了基调。这个2017年的楼市定调,意味着,房屋的居住属性被再次强调,打击投资投机行为。可以预测的是,对于刚需买房者来说,迎来机遇期,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抓住适合的房源。
  2、调控给刚需上车机会
  房地产的平稳健康发展,关键需要完善长期制度建设。2017年,不管是有保有压,一城一策的调控,还是房地产税等长期政策的加快落地,都是稳定房价的关键,相信这都是在给刚需上车的机会。
  3、专家预测2017年房价趋稳
  专家预测,2017年的房地产行业将进入调整期,尽管成交量可能会萎缩,但房价并不存在大跌或大涨的基础。开发企业的资金较为宽裕、政策的举措较为理性、低利率环境仍然存在,基于这三个原因,房价保持平稳态势,不会出现明显的下跌。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认为,刚需购房者需要解决实际的居住需求,不需要有太多顾虑,不要受制于价格波动和政策调整,在近期调控后某些城市的房价可能会走低,可以抓住这些购房时机。
  牛凤瑞则认为,房地产市场不可能总是爆发式的上涨,今年房价上涨有过去积累的因素,在需求已经快速释放的情况下,明年将是一个休整期,预计不会出现像2016年的大幅度上升,但房价下跌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专家:现在是多年不遇的买房好时机
观点地产网
有很多媒体说现在是不是入市的好时机,我觉得这次是多年不遇的好时机,为什么?有三个方面,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原因。第一,政策方面,楼市每次起落和GDP、调控政策有关,政策的出台跟经济的景气度是相关的,2008年、2009年问题出在出口,但是今年的问题出在投资。由于投资,政府在货币政策方面已经非常宽松了,但是投资增速仍然在走低,这个问题就大了。此外,全国土地成交市场持续走低,广州好一点,但是广州增加的都是商业、办公、工业用地成交,住宅地块成交并没有很大的成交量。第二,从房价收入比来看,目前房价和人均收入比值已经和2008年差不多。从人均收入和房价比来看,广州房价依然走高,人均收入也是上升的。年人均收入是1.4万元、1.5万元左右,现在是2万元,差不多翻了一番。从房价来说,2008年的时候是9000元,现在是1元,也是差不多翻番了,所以不要只看房价,而是看房价和收入已经是最低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大家能够承受的房价应该和2008年的时候差不多,五次降息能够节省十几万,现在买房是最省钱的。第三,降准、降息利好市场。比如说100万的贷款20年还齐,第五次的降息以后,比去年11月没降息以前的利息节省了十几万。如果贷款那部分开发商没有给你折扣,银行会给你20%的折扣,也就是说你可以打八折。2007年至今,2008年、2009年有两个季度是低于7%,2012年是有两个低于7%,从2014年到现在连续六个季度全部低于7%。相对来说CPI,通胀率不低。翻查资料可知,2007年的时候由于股市很旺盛,很多人在股市赚了钱投资买房,所以每个月平均上升了75万平方米的销售,从原来广州十个区来比较。但是由于2007年那么旺,9月27号一个政策打压,再加上次贷危机,广州市的月均成交量是46万平方米。我们今年的问题出在哪里?是投资贡献率越来越低,三架马车消费变成了非常大的一块,投资变成小的一块,三架马车就靠消费了,消费就包括买房。由于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必须要宽松,让投资上升,2009年货币政策宽松以后投资立即上升。但是今年货币宽松,跟年差不多,但是投资并没有上去,大家就着急了。房价会不会下降,基准地价会不会上调?政府投入那么多钱搞地铁,搞那么多基建,土地价值当然上来了。有投入就有产出,政府投资肯定要收回地价,所以地价肯定要上升。我们觉得基准地价上调了,土地出让的价格肯定比以前更高。2014年媒体公布的净利润是9.2%。一个是土地成本上升,一个是利润缩小了,因为房价上不去。但是相对来说我们需求量又是那么旺盛,多家报道番禺的楼盘2.5万元/平方米那么贵,但是还有很多人去买,所以我们觉得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从地价来说,广州中心城区楼面价最高已经达到1.6万元每平方米,最高的房价在中心城区来说,2.9万元,差不多3万元。将房价与成本进行对比,价格比成本超过50%,如果万元的楼面价,售价今年要高于3.2万元才能不亏本,不可能在两三万的价位。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楼市是回暖了,营业收入逐年上升,但是净利润率逐年下降,全部都是下降的。价格上不去,成本上不去,房价是不可能降价。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控制成本来增加利润,或者多元化经营,通过其他的来补充开发业务利润的下降。市场的良性竞争关键不在于价格,是在于提升居住的舒适度。有句话说:人家没有的,我要有,人家有的,我要更优秀。而不是说人家有的我要贱卖,这是不对的。现在经济越来越好,人就想住舒服一点,可是房企还在卖毛坯房,这是一个历史的倒退,对于房地产发展来说是不利。数据显示,广州中心城区大概400万一套产品,估计会有4200套入市,其中芳村是供应最集中的。也就是说这边的同质化都是400万以下的产品,都是9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120平方米这样的产品,非常多。特别是在芳村,五六百套都集中在这个位置,所以我们预计3000套的市场竞争必然非常激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我觉得不应该降价格,当然定价是对的,价格定得对当然没错。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应该要提升居住的质量,因为我们生活会越来越好,会步入小康水平,要有更高的居住舒适度。我们看到广钢地块,在医疗、教育、养老、休闲文化都有很高标准的配套,价格肯定会很高。这么多的央企、国企参与进去,一定要提升广州的居住水平和舒适度,所以价格拉高是要有居住的舒适度来配合。比如说中海花湾有十大居住的人居科技系统,北大资源准备开发有手机智能化控制系统。但是需要花钱,成本需要提高,你卖得这么便宜怎么提高。如果希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就需要在价格上得到大家的认可。我觉得除了价格定位很重要之外,大家也要看到我们居住的舒适度是需要提高的。黎文江 合富辉煌(中国)首席市场分析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均价:暂无价格
特色:教育地产
均价:均价8500元/平方米
特色:刚需房
按揭99×98
均价:均价35万元/套
特色:打折优惠
一次性96折
均价:暂无价格
特色:打折优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来源:新京报&&
  北京市两个月内再出房地产新政。昨日,市建委、地税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开发商拿地由于资金困难不能按时付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批准延期。
  这是去年11月北京出台房地产新政后,再次推出新政。意见涉及4方面15条相关政策措施。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新政的目的,就是鼓励和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引导中端市场发展。
  外国人买房限制取消
  意见指出,从今年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暂停执行对境外个人在京购房的居住年限和所购房屋的有关规定。
  2007年,北京发出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在京工作学习超过一年方可在京购买一套自用、自住的商品房”、“购买后不得随意出租、转让”等。
  “简单说,就是外国人在京只能一人买一套房。当时房价快速增长,政府是为了抑制国外资金参与炒房。”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表示,此前在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外国人买房占7%到8%。措施出台后,该比例下降到0.5%。
  新政还出台了多条为房企减负的措施。新政提出,对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房地产开发用地,在不影响土地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开发商由于资金困难不能按时付款的,国土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批准延期并公示,延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试点公积金参建政策房
  新政还透露,“将在国家和相关部门指导下,落实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政策性住房建设和收购的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北京已确定将试点闲置公积金参建政策房。
  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近期曾表示,北京预计投入政策房建设的闲置公积金很可能在100亿元以上。
  分区域房价定期公布
  新政还提出,北京将由统计、建设部门按季度公布分区域的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价格。据了解,分区域房价将从今年一季度起公布。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以往政府发布的房价信息大都是全市性的,而且网络上的房价与实际有差距。这项措施将使房价信息更及时透明,有助于购房人看清市场。
  - 市场
  商品房成交环比增19.8%
  来自北京市建委的统计显示,目前北京房市已呈现止跌企稳的态势。
  市建委昨天表示,去年11月新政出台后,北京住房市场成交量逐月回升。去年11月全市商品住宅累计成交5431套,环比增长58%。本月的上半月则成交3187套,环比12月同期增长19.8%。
中央地方联动酝酿新一轮楼市振兴方案
&&& 发改委、统计局、央行、银监会、财政部等多部委日前专门在京召开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会,听取各地楼市运行情况的汇报,及专家和市场人士关于新的楼市调控政策的建议。
重庆比中央更激进救楼市 主城放宽购房者入户
&&&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20日发布了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17条措施涵盖了调整税费征收和入户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欲全面提振楼市,暂定的执行截止时间为日。
南京成中国楼市"雷都":房价俯卧撑 买房送奶牛
&&& 在刚过去的2008年,南京房地产市场的“雷人”广告层出不穷,成中国楼市“雷都”,不失为当地楼市一景。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我想说两句!!
&&&&&&&&&&&国家突然不让你买房?背后真相或是这样的!(所有没买房的人看了这张图都哭了!)
我的图书馆
国家突然不让你买房?背后真相或是这样的!(所有没买房的人看了这张图都哭了!)
财富投资&ID:RMB181——2015年两会结束后,各行各业的财富商机浮现,哪些项目投资风险最小、最赚钱呢?投资5-10万,一年赚100万的好项目有哪些?关注后回复“2015”,各类项目商机为你汇总!!-- 商业合作:QQ来源:财经内参(ID:mofzpy)一易经有言:“亢龙有悔!”说时迟那时快,在一线城市房价像一条得了躁狂症的亢龙,摇头摆尾要上天的时候,政府果断出手,一波史上最严的房贷政策出台!3月25日上午10点,上海最先发难,发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见,要求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其中,包括外地户口买房资格需缴纳社保,年限从2年改为5年,而且不能是单身等政策。深圳抢先一步动手,全面收紧房贷审核,其中杀手锏包括,严查首付贷,严查婚姻状况,严格控制月供收入比不低于50%,住房贷款申请日前两年内有两次住房贷款记录的,应拒绝受理。除了北京已有严控政策,上海深圳又新出台最严房价调控措施之外,武汉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也来凑热闹了,包括公积金最高额度由60万下调为50万等。。。一条条一桩桩,都冲着需求端而去!这些城市各出绝招,目的很明确,要给这波一线楼市的上涨潮降温。看来,这次一线城市全面调控房价,可不是做做样子了,这回是玩真的!二说好的救土地市场、救开发商、救商品房市场、救地方财政,要出台“强刺激”政策保护房产这一支柱产业,怎么突然之间,国家又开始出台政策,限制买房了?!这玩得失什么东东?说来话长,却道天凉好个秋!房价,现在已经成了中国锥心刺骨之痛!痛就痛在,一方面一线城市房价疯涨,一方面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却又纹丝不动、死气沉沉!冰火两重天,这就是当前中国的楼市!该火的不火,不该火的却像末日大抢购般疯狂,这真是愁煞人!面对这种尴尬的楼市,国家真是左右为难。这就像《天龙八部》里的岳老三对叶二娘:“你活得太好,我难受。你死了,我伤心。”三内参君可以大胆地说:京沪是宇宙中心,京沪永远涨!老实说,一线城市房价如果不控制,涨到天上去都可能!为啥?因为一线城市中心区房价坚挺,是有着它铁一般坚硬的逻辑!这方面,老读者可以看看内参君以前发过的文章,今天不再多说!内参君只能说,现在买一线城市的房子,的确是单个个体的理性选择;但无数个体理性选择的加总,并不能自动加总生成一个国家的理性行为。现在大家都去持币追捧一线城市的房子,最终结果,将使一线城市上涨成为一种风险很大,也是对实体经济伤害很大的上涨!首先,现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附带了太多的金融投机特征。太多人买房,不是为了自住,而是为了投机,许多人加了杠杆,甚至还运用了首付贷这样的金融工具来投机。更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场外配资中有50%的居民是连环房屋连环成交,占到整个房地产配资的半壁江山。这就太危险了。去年,深圳楼市是彻头彻尾的杠杆牛,房贷余额达到了7420亿,房贷增量达到2014年的4.76倍!这样就很麻烦了,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泡沫,一旦国家银根收缩,就可能会导致一个非常大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第二,有钱人都跑来买房,你让那些搞实体的人怎么办?就拿深圳为例,据说腾讯、华为的员工都已经买不起深圳的房子,而这两家企业应当是中国最好的企业,甚至是世界上一流的企业,连他们都买不起房子,哪谁能买得起房子?内参君有个深圳朋友,前年把房子卖了去创业,搞得还不赖,赚了一笔不小的钱。可是等他想回购原来的住房,发现,靠,奶奶的熊,自己创业赚的钱,还不够房价上涨的钱!你说像这样,大家还有心搞创新创业吗?买房就是一切!第三,一线城市房价疯涨,其实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起的是负作用!现在,大城市持续的虹吸效应,将人、钱、物都吸收到了大城市一线城市疯涨,让很多人开始卖掉老家的房子,去交一线城市的首付!这样,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不仅去不了库存,而且是加了库存!这几个月三四线城市有很多二手房抛出,背后原因,就在于此!最终结果,是三四线城市更加萧条,去库存更加缓慢。中央去库存,是去一线城市的库存吗?从头到尾不是。其实,这次央行释放货币流动性,目的很明确:一是去房地产库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二是强实体,防止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渴死”。关注创业创富微信:CYCF99,带你创业致富。目前,7成库存都在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暴涨无关,而实体经济还处在资金饥渴之中,嗷嗷待哺,一线城市暴涨带来的结果,与中央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国家不是不让你买房,只是国家想让你买的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你们都冲着一线城市房地产去了,搞得一线城市房价都亢龙有悔了,如此这般,国家只好给你见龙卸甲了!四中医讲得,是标本兼顾,辩证施治。对于中国房地产问题,也要用这种手法来解决!其实,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要去库存,光用西医的办法,或关门放水或宣传造势或减税优惠,可能作用是有限的,功夫还在诗外!目前的中国城市化率只有56%,任何一个高收入国家来说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80%,进入城市地区的农民他们需要住房,因此,房地产行业需求仍然是巨大的,仍将是中国的支柱性的行业。内参君认为,不是中国房子多了,而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太多的资源、太多的就业、太多人往一线城市聚集!那怎么办?最关键的,是要让三四线城市有就业的机会。人气足了,房子才能卖得出去。但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就业的机会,就算你说破天,无论是原来的居民,还是进城农民,都不会有长期居住的预期。而没有长期居住的预期,他们就不会买当地的房子。所以,现在,关键是要按照已经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的要求,打造若干个像日本东京、神户这样的,围绕一线城市发散出去的城市群。那政府该干什么?就是要把过度集中在一线城市的行政、教育、医疗和科研资源,分散到围绕一线城市的城市群中去。这些资源有机分散了,自然社会资本也会随之逆向流动,最终带动产业回流,人口也会自然而然地回到中小城市。其实,本轮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带来的一个潜在的好处,可能是迫使部分年轻精英选择从北上广深撤退,转战二三线城市。这些“洄游青年”,可能会助推二三线城市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这也算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二是要让三四线城市想买房子的人,买得起房子。也就是说,让潜在的刚需,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有效需求。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让进城农民工有钱买得起房子。内参君注意到,这方面,中央其实已经开始动起来了。3月24日,中国央行、财政部等几部门发布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允许农民凭借手中的土地和宅基地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如果这一制度设计、实施得当,农村“沉睡的资产”将会活起来,农民就可以得到进城创业和买房的第一桶金了。内参君相信,中国经济规模、增长潜力和发展态势摆在那里,房地产问题解决的前景是光明的!当然,房地产问题的积累冰冻三日,解决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搞定,必须有战略定力和耐心!无论是房地产去库存,还是农民工进城,或是城市群的构建,都要尊重经济规律和历史路径。建国以来,我们因为“急”这个字,吃过的亏、受的教训太大了。我们不能再搞拔苗助长了!所有没买房的人看了这张图都哭了!文/大脑袋刀客从2000年-2015年,你们错过的发财机会。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中国,原来买房是万能的!在15年内,咱政府就给了大家14次飞黄腾达的机会: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买房.......你也突然发觉了:原来这些年来唯一没忽悠过我们的就是房地产中介,天天苦口婆心地劝我们买房。抓不住互联网、比特币、艺术品这样投资风口,是可以原谅的,毕竟行业跨度大、机会也是稍纵即逝。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过去十五年房地产牛市中没有投机赚到钱,只能说明他基本上没有投机发财的运气。更悲惨的是,这15年来,中国百姓活生生被切割为两大对立阶级:有房阶级VS无房阶级不信你去看看,现在一线城市的办公室里:笑嘻嘻的都是已经买房的;纠结的都是正在谋划买房的;愁容满面的都是过早卖房的;而一脸生无可恋的则都是卖房炒股的……就是因为房地产,有的人可以坐享其成,大发横财。而有的人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努力一辈子也挣不到一个落脚的机会。今天媒体报道,深圳罗湖区莲塘一位63岁母亲跳楼,希望用自杀的方式得到保险公司30万赔偿款来治疗儿子的强直性脊柱炎。母亲没想到,自杀并不能获得意外险赔偿,而且这份保险去年已过期。看完这则新闻,我是相当的无语和悲凉。在深圳这个动辄十万一平米的城市里,还有人会为了30万跳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过如此。那么2016年呢,一线城市房价还会继续涨吗?该不该买房?我可以大胆地说:京沪是宇宙中心 京沪永远涨这几天深圳上海连连出台限购政策,有人就急忙喊着楼市要崩了。其实这些都是没房屌丝的意淫。政策只能拖延某些人的京沪购房资格,但很难让他放弃购房意愿。限购是安排购买力有节奏释放,市场需要多少就释放多少,稳固了房价的涨幅。限贷更直接,要涨就放贷,要稳就限贷。京沪永远涨。看看今天这则新闻:深圳夫妻犹豫一晚房价涨10万 称肠子都悔青中国有句老话叫:too young too simple1.房价与普通屌丝无关,只与有钱人有关(这是东吴证券首席分析师丁文韬观点,逻辑堪称完美)我国一线城市房价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房价收入比几乎全球最高。国际一线城市均价约5.7万每平方米,我国约为4.5万,是英国一线城市的1/4, 美国的1/3, 法国的1/2。但我国的一线房价收入比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俄罗斯,是美国的2.9倍,法国的2.6倍,英国的1.2倍。 购买力决定房价;我国一线购买力强劲,可媲美发达国家。强劲购买力源于三大中国特色:其一,财富聚集一线城市。我国一线城市拥有全国50%的高净值人群,其个人平均可投资资产为全国均值的409倍。我国一线城市的购买力与全国平均收入的差值,大于国际平均水平。其二,父辈为子女在一线城市买房,储蓄红利发挥巨大作用。这一现象在其他国家是十分罕见的。其三,中国人买房意愿强烈,房产购置占收入比高于其他国家。结合以上三点,我们估算一线城市的购买力,基本处于国际平均水平,从而揭示了我国一线房价位于世界中游的根本原因。 房地产政策将主导短期房价。在今年稳定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信贷政策,以及鼓励消费的大环境下,一线房价有望维持高位。2、中国楼价升跌最终决定权在中央。2014年全国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两类收入合计,来自土地、房地产、建筑业的租税费收入超过6.6万亿元,占比高达36.5%,为地方财政贡献了五成以上的收入。而地方政府拿走了房价的一半,包括税费和土地收益。这么巨大的利益堪比贩毒,欲罢不能。看看这些多如牛毛的税项:营业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地产占用税、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等房地产一旦下行,你叫政府吃什么?再看看这十几年来的房价调控规律:房价高涨>政策压制(反而起到稳价作用)>经济不好松开政策>房价高涨>再次政策压制(又稳了一次价)>等待经济不好再松开。祈求房价跌再买的屌丝们看到了吗 ,国家把你耍的团团转,你觉得会跌吗?来源:财富大管家(ID:wealthtop)综合自财经内参(mofzpy)、大脑袋刀客、东吴证券首席分析师丁文韬等,转载请注明。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参老兵中央新政出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