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服力的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计划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日前,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建议,中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近一个时期以来,&延迟退休&一直都是一个极为火爆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一面是,相关部门和专家反复论证&延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不断抛出各种有关具体的延迟方案;而与之相应的另一面又是,广大普通公众对此的普遍不感冒、不认可。此前多个媒体调查都显示,对于&延迟退休&,绝大多数公众都持反对的态度。
  应该说,从理性和长远角度看,笔者也认同&延迟退休&是一种&必然趋势&,不反对&到2045年65岁&等具体延迟方案。但同时,对于公众的反对意见,笔者同样觉得非常值得认同和理解。所以有此看似&自相矛盾&的观点,是因为在我看来,公众的上述反对意见,所真正反对反感的其实并不是具体的&延迟退休&政策,而是其背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愈来愈凸显也愈来愈难以被容忍的不合理不公平性。
  因此,除非能根本祛除这种&不合理不公平性&,痛下决心彻底改革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否则,便不可能说服公众接受&延迟退休&。那么,具体应该怎样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祛除哪些&不合理不公平性&,才能真正说服公众呢?
  我想,一个最核心最根本问题应该是,尽快废除养老保险&双轨制&&&企业职工需要自我缴费养老,且缴费负担沉重、养老待遇低下,而公务事业人员完全不用缴费、由财政包养,且养老待遇数倍于企业职工。全力推动企业职工与公务事业人员之间的养老并轨,将后者尽快纳入到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吃财政饭&的公务事业人员总数至少多达4000万。这意味着,如果他们也按28%标准缴费,以每人年薪3万计算,那么每年将会为养老保险基金贡献超过3300亿的收入。
  这样一来,不仅能大大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更重要的是,并轨之后,公务员与企业职工执行同样的缴费标准和退休年龄,那么无论是否延迟退休年龄、延迟多少,都将彻底祛除不公平之虞,因为一旦延迟退休,公务人员同样也要延迟缴费。而在&双轨制&下,公务员不仅无需缴费、养老待遇优渥,并且还能轻松地提前退休&&依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只要满足&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等条件,就可申请提前退休。
  毫无疑问,不管初衷怎样,至少在程序上,让一群没有缴费负担、游离于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来讨论事关全民的&延迟退休&问题,都是不可能具备真正的公平公正说服力的。
  当然,除了废除&双轨制&,要想说服公众接受&延迟退休&,让他们心甘情愿多缴几年养老保险费,接下来还应在&减轻缴费负担&和&提高养老待遇&上进一步做文章。要做到这一点,多方筹措资金,大幅增加对养老保险的公共投入、尽快还清社保欠账亏空,提高养老基金总量规模,无疑必不可少。而在这方面,我们无疑并不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财富,至少,每年光财政预算收入就超过10万亿。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什么样的“延迟退休方案”才是妥妥的?
&&来源:&&&&
原标题:什么样的“延迟退休方案”才是妥妥的?  核心提示:近日,一份名为《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在微信热传,很多人开始对照计算退休时间。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称,这份表不是真的,正在制定的延迟退休政策是比较稳妥的方案,大约每三年提高一岁。(据央视等)   虽然此表为假,但可以读出公众对此话题的“焦虑”。那么,究竟如何制定一份稳妥的延迟退休方案,或者,怎样的延迟退休方案才是真正稳妥、具有充分“说服力”的?   听听假延退表背后的真民意   自从延迟退休的政策进入公众的视野,整个舆论场都“沸腾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消息登场。早在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决定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去年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20年前推出。也就是说,可能在5年时间里,公众要去猜想延迟退休政策的具体内容。   众口铄金、“大道不畅小道猖”,容易削弱公众对权力部门的信心。有关部门应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和准确数据,回应舆论关切,平息舆论质疑,减少舆论焦虑,从源头上控制假消息泛滥的态势。   关乎百姓生活与利益的政策,不能老是让人猜。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公众的话语权不能被忽略。“关门讨论国策”的结果,只能有两个,假消息漫天飞舞,官方只能一次又一次否定各种谣传;如果缺少民意参与,到了方案公布的时间,必然会激起很大的民意反弹。因此,即便网传延迟退休时间表是假的,官方也不妨听一听背后公众关于延迟退休的真诉求。   延迟退休要考虑诸多“变数”   第一个“变数”是劳动力减少与就业难关系。硬币的正面是,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低端产业招工难现象明显;硬币的背面是,按人社部历年来的统计数据,这几年光大学应届毕业生每年将近700万(2015年更达到749万),还不包括那些没有大学毕业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创造的劳动岗位只有1000万个左右,就业不足仍是个问题。且随着出口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业压力亦随之增大。延迟退休正好是这一问题的反作用力,这在许多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已经体现出来(晚退休与高失业率并存)。其中还有一个“变数”是,我国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人口生产将进入一个较快增长期,当“二孩”们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便会迎来新一波就业高峰。老人与年轻人争饭碗,需要经济增长作支撑,否则难免有冲突。   一刀切式的延迟退休方案不可取   虽然在延迟退休这一问题上大家众说纷纭,不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要弹性不要刚性”。   一刀切式的延迟退休方案不可取。延退方案必须以不产生新的不公平因素、不损害产业竞争力、不增加企业负担为前提。推行延退的背后,要有公共财政、养老制度等相关改革的协调推进。如此,延退才可能取得共识,政府、企业、个人才能各得其便。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延迟退休年龄走的肯定是弹性的路子,分步骤稳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延迟很多年。同时,允许劳动者做出自由选择,是否选择延迟退休自己说了算,与此同时,其领取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样的。   延退方案要兼顾群众的获得感   为顺利推行延迟退休改革,应该及时出台相关配套举措,如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国家应通过加大投入有效提高职工养老金领取水平。有关部门为改革配套的“组合拳”打得有诚意,让群众实实在在有了获得感,那么,延迟退休改革的推行也将更为顺利。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社部谈延迟退休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