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有成都农民工劳务市场场吗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农民工外出找工作 劳务市场有人强收保护费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快报》记者 林应乾)农民工外出找工作,挣得都是血汗钱,可是,就是这手指头缝里省下来的钱还得孝敬大哥,今天(12月18日),记者接到举报,劳务市场有人强行收取“保护费”。
劳务市场找工作 有人强收“保护费”
李师傅是陕西咸阳彬县人,租住在西安市一个城中村里,最近三年来,他一直在西安市丈八东路人力资源市场找零活干,最近他遇到了一件特别烦心的事。
李师傅:十二月十四号下午,我干活回来工具不见了,然后给我留了一张纸条,留个电话,让我打电话,说是到木塔寨取工具,然后问我要一千块钱。
经过讨价还价,最后李师傅掏了160块钱,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具。李师傅本想着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对方变本加厉,不断地向他要钱。
李师傅:第二天我身上装了50块钱,他们把50块钱拿去,然后让今天再送些钱,说是送200钱。
李师傅说这些人平时不干活,六七个人纠集在一起,经常在劳务市场找农民工的麻烦。
李师傅:一个外号叫耳朵,一个姓马,叫小马。
记者:你知道他们还敲诈过别人没有?
李师傅:我知道有三四个人。
记者:都被敲诈过?
李师傅:嗯,一个是涂料工,一个是水电工,一个是木工。
李师傅说很多农民工都被这伙人敲诈过,大都是掏了500块钱才算了事。
李师傅:不给钱就到市场来不成,就是不让到市场来,然后见了就叫人打。
劳务市场被这伙人霸占着,不掏钱就不能在市场找工作,很多农民工抱着破财消灾的想法,都给这伙人交了钱。
李师傅:你不到市场来,你就没活干,我都三天到市场没来过了,不敢来。
“耳朵大哥”出面 收取“保护费”50元
从早上十点多钟开始,记者就陪着李师傅在西安市丈八东路人力资源市场等候那个绰号叫“耳朵”的人,可是,“耳朵”急于要钱却迟迟不愿意出面,一直用电话联系李师傅。
李师傅:喂,你过来了没有,
“耳朵大哥”:马上就过来,我在劳务市场呢。
李师傅跟“耳朵大哥”约好了见面地点,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耳朵大哥”一直没有出面。
李师傅:那你就赶紧,我在这里等着呢。
下午一点半钟,李师傅接到了“耳朵大哥“打来的电话,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个绰号为“耳朵”的人,他三十多岁,从外表看像一个农民工,就是他向李师傅要二百块钱的,跟李师傅谈话时,“耳朵大哥”根本就不避讳其他人。
“耳朵大哥”:我给你说,我给你把那事挡了,放在其他人,我不管。
“耳朵大哥”以和事佬的身份出现,要用钱来协调李师傅跟其他人的关系。李师傅借口家里生活紧张,拿出了50块钱。
“耳朵大哥”:我的意思是,你给够就完了,你看你弄的这。他就在这吃饭呢,你来。
李师傅:我不去,我不到那去。
“耳朵大哥”嫌钱少,不收,只是叫李师傅到旁边的小饭馆协商,李师傅不敢去,一会的功夫,“耳朵大哥”又过来了。
李师傅:先给了160元,那一天又给了50元,210元,再给200元就是410元了。
“耳朵大哥”:我给你说,我买了个烟抽了,剩下的吃个饭,就完了。
记者在旁边听了半天,终于搞清楚了,“耳朵大哥”是在帮小马跟李师傅“拉托”,原来,前几天李师傅的工具丢失,是小马干的,“耳朵大哥”出面要钱。
“耳朵大哥”:事情过去了,你该干啥干啥,不要把我的手夹住。
李师傅:以后我在市场干活,没有啥事吧。
“耳朵大哥”:你放心,我在这,把你吓的。
李师傅: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啥事你来找我。
拿了50块钱,“耳朵大哥”吃饭去了,半天时间过去了,李师傅还没有挣到一分钱,就先“孝敬”别人了50块钱。
李师傅:再要150元,一共要400多块钱,我再给150元,就等于给了410元,他们以后就不找我的麻烦了。
为了买平安,李师傅还要再给“耳朵大哥”150块钱,记者目睹了整个交易过程,为李师傅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担忧。在这里,记者也提醒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跟对方硬来,首先要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其次最好结伴在劳务市场找工作,最后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向民警求助。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ggyy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大秦微博:广播 11963 条 听众 562372 人
网友最关注
点击排行评论排行
健康美食教育
最新精华贴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近日报道,在该省省会济南市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正规劳务市场里鲜见农民工身影,他们依旧喜欢在街头的“马路劳务市场”上寻找工作机会。  山东省是传统的农民工大省,全省农民工有233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人数的9%左右。济南市劳务市场出现的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大都市里正规劳务市场门可罗雀,马路上的非正规劳务市场却得到农民工热捧,个中缘由究竟何在?  站在农民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可以得出结论,既然农民工不愿去正规劳务市场,那么就说明,正规劳务市场难以为农民工解决其最根本的需求:找工作。  目前,正规劳务市场里的职业介绍机构大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免费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另一类则是收费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  对于农民工而言,收费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往往不是自己的优先选择,因为这一类职业介绍机构需要收取少额的管理费。尽管费用往往在数十元不等,但是,这些需要依靠职业中介才能找到工作的农民工,要么是刚来此地打工,缺少社会关系网,囊中也无多少积蓄,要么是没有一定的技术,只能做一些非技术类工种。换言之,这些农民工并不属于那些“月薪超过白领”的“高薪农民工”,管理费用对他们而言依旧是个负担。  并且,在正规劳务市场找工作,农民工还要支付一定的“隐性成本”。从居住地往返于劳务市场要花交通费,从劳务市场拿到就业信息再去招工单位一样要花交通费,而一旦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空手而归的话,就将白白耗去一天的时间。而劳务市场里的招工信息往往以招技术类工种居多,门槛较高,不少无技术的农民工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既然去正规劳务市场有可能空手而归,还要掏交通费、伙食费和房租,农民工不愿意去正规劳务市场就不难理解了。  即便是免费的公共职业中介机构,与农民工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目前,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公共职业中介机构,往往还承担着为本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及待业大学生等提供就业帮扶的任务,其所能提供的岗位大多需要一定的知识文化,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外来农民工而言并不适合。  相比于正规劳务市场,街边的“马路劳务市场”赢在了“低门槛”和“短平快”,提供的岗位基本都是零工类,刚进城打工者和无技术的农民工都能胜任,又不用管理费。用工单位开车前来,农民工碰上合适的活儿上车就走,下车就开工,不仅找到工作的可能性高,而且找工作的过程也便捷了许多。  不过,这些“马路劳务市场”一无劳动合同,二来并不能保障工钱到手,一旦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或工资纠纷,将给农民工维权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马路劳务市场”的整治力度的同时,不妨也吸取一下“马路劳务市场”的一些特点,降低正规劳务市场的门槛,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信息沟通。如果农民工能够在正规劳务市场顺利便捷地找到工作,他们还会冒着风险选择缺少劳动保障的“马路劳务市场”么?
13-09-19·
13-09-19·
13-09-19·
13-09-16·
13-09-15·
13-09-14·温暖多一度 民工劳务市场进入淡季 “零工”也难找
分享视频到:
正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农民工劳务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