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中央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保险险政策的出台,所体现的积极态度有哪些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对全国31个省3648位农户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与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对全国31个省3648位农户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与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自然灾害面前农险给力不足 政策支持作用明显|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三农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来源:中国保险报
  农业保险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2015年,我国农业保险条款全面升级,大幅拓宽了保险责任,提高了保障水平和赔付标准,降低了保险费率并简化了理赔流程。同时,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承保能力扩大到2400亿元,可满足国内96%以上的分保需求。农业保险条款全面升级,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支农惠农的积极作用,让广大农户受益。
  政策支持对农业保险作用明显
  在2014年中央财政协调实施“15+X”的保费补贴模式基础上,2015年2月,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条款拟订工作的通知》,对社会各界呼声最高、需求最为强烈的问题与要素进行了明确,更对农业保险产品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此项工作共涉及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类农作物和6类养殖品种共计738个农业保险产品,22家保险公司,进一步满足了新形势下的农业风险管理需求。
  回顾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保险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在国家扶持农业保险的工作中,保费补贴是政策层面对农业保险最有力的支持。国家在免征农业保险营业税和印花税并给予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同时,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实行保费补贴政策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与直接给予农民补贴相比,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具有十分明显的杠杆效应,为推进农险市场建设提供了直接的动力。2012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农业保险支持政策不断加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功能作用日益凸显,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农业保险之所以能够获得长足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对农业保险发展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自然灾害面前农业保险给力不足
  我国农业保险仍处在发展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保障水平有限、服务能力不足、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努力予以解决。
  为了让农业摆脱靠天吃饭局面,十多年前国家就推出了农业保险。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农业保险却给力不足。
  首先,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还不完善。农业保险因干旱、水灾、疫病等巨灾造成的系统性风险远大于普通保险,然而受国内再保险市场整体能力不强、分保接受能力有限以及国际市场分保条件比较苛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还不完善,农业巨灾风险的分散或转移较难得到合理解决。
  其次,农业保险的产品种类和保障力度不足。农业保险面还较窄,保险产品种类和保障力度等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差距还很大。部分地区存在农民想上的保险上不着,能上保险的又保障力度不够,对于这一客观现实,农业保险应予以关注。农业保险应加大险种创新,增强农民投保积极性,让农民种地真正有保障,最低限度也要让农民保住本。
  再次,保险公司在农险设计上还应有创新性突破。目前,农作物投保赔偿标准不好界定。而作为棚体等设施有标准,可按造价界定保费,确定保额。保险公司是商业化的,承担的是风险,不能不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但农户的大量需求,是农业保险的着眼点所在,制定更好的保险产品为“三农”提供保障,也是保险公司要做的。保险业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在为农作物等承担风险保障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惠及更多的农户,惠及民生。
  农业保险发展趋向及风险管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农业保险要积极探索保险支农惠农新模式,以灵活、快捷的服务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加强烈
  当前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不断累加,因此,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加强烈。从风险保障能力看,我国农业保险在实现基本覆盖农林牧渔各主要农业产业的同时,将向农业产业链的前后继续延伸,从生产领域的自然灾害、疫病风险等逐步向流通领域的市场风险、(000061,股吧)质量风险等延伸。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强调,未来保险业要从基础的经济补偿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扶贫开发、担保增信和辅助市场调控等综合功能拓展;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深化产品改革,构建保险责任广、保障程度高、理赔程序简、费率水平合理的产品体系。这将更有力地推进农业保险发展,提升农业保险服务“三农”的能力。
  (二)新的农业保险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随着保险品种逐年扩大,保障范围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持续加大,服务网络趋于完善,农户参保率不断上升,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的“保护伞”、农村发展的“安全网”,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灾后恢复生产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6年2月,农业部、中国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座谈会,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业部要研究建立口粮作物农业保险全覆盖制度,组织开展目标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和新型经营主体专属的农业保险产品等创新试点,研究出台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保险的补助政策。要强化农业、保监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顺畅高效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打造新时期农业保险升级版。”
  (三)加大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力度
  1.着力开发多样适用的新型险种。在持续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和覆盖区域的同时,继续着力开发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菜篮子工程保险、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等新型险种。
  2.注重开发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保险产品。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业保险要突破传统农业支持模式,积极探索开发针对种植、养殖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的保险产品。
  3.保险产品的研究开发要跟上形势发展。当前,农村旅游观光、农村休闲娱乐等新农业模式正逐步兴起,并且复合型、技术型、连锁型、科技型、生态型等一批创新型生产模式不断涌现,农业保险产品的研究开发,要跟上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四)加快构建农业保险服务工程
  继续努力构建基础保险不出村、综合保险不出镇的服务系统工程。要加快改善农村保险服务基础建设,即在所有行政村设立保险便利点,做到“一村一点”;在较大的村设立全能型的保险“超市”,配备一定的设备,并派驻服务人员。努力打通农村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保险要在农村网点上墙,在村庄上榜,在网站上线,让广大农村客户对保险的承保、理赔等业务心中有数。切实降低农村客户享受保险服务的成本,让利于民。并以创新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为农村小微企业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
  (五)“互联网+”现代农业给农业保险更大空间
  2016年5月,8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8年,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农业保险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要想受到农民群体欢迎,必须以进一步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重点,全力支持农业改革和发展,努力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提升农业保险产品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维护投保农户合法权益,加大保险服务农村更多低收入群体的力度,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功能作用,加快打造新时期农业保险升级版。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欧美政府征收了高额房地产税之后,大量提供各种类型且租金稳定的住房,使多数普通民众无需非得购房而居。如新加坡政府筹建的公共房屋——组屋,就是绝大多数新加坡人的住所,这就使得人口密度远超北上广深的新加坡的普通百姓根本不必为住房而担忧。
此番机票价格进一步自主放开,会促使客流大的航线机票价格上涨。但航空公司应调整航线网络,优化与高铁直接竞争航线的运行班次,形成阶梯竞争与空铁合作。
全球经济数据证明,中国新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与效果远比西方成功。事实也说明,这种成功归功于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但这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供给侧政策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选项。因此,后者将继续经历缓慢增长。
印度没有像中国一样去追求GDP,但中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印度也一样存在,而且比中国还严重。所以,这些问题只是因为中国过去追求GDP才导致的吗?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浅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
  我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保险是支持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2004年至2009年,中央政府连续发布六个涉农一号文件,其中对农业保险均有重要论述。浙江省作为农业保险的试点之一,经过多年探索改革,于2005年底正式出台&共保体&农业保险模式。
  &共保体&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华联合、太平洋产险等十家省内商业保险公司组成,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为首席承保人。共保体以共同经营为主体,互助合作保险辅助,根据浙江省政府授权,经营浙江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风险责任以5倍封顶,5倍以内按照约定比例,分摊保费,承担风险。农户参保遵循自愿原则,每试点县按必保产品+选保产品模式进行试点承保。&共保体&模式的保障标准是物化成本为主、低保额的成本保险,以保障灾后农民及时恢复生产为目的。但省内农业自然灾害高风险和低风险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目前存在风险分区和保险费率差别较小的情况,容易影响低风险地区参保积极性。衢州市作为低风险地区,在浙江省&共保体&模式的大前提下,近年来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政策以推进开展农业保险。
  2013年,衢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率再创新高,成为除宁波市外的农业保险第一市。在这种优异成绩面前如何继续前进,需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和衢州市特点进行更为全面的考量。&共保体&模式偏向于保障型农业保险,主要面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小规模农户虽在政策文件上强调加以兼顾,但却缺少具体的针对性政策以调动其积极性。金衢盆地周边地形多岗地、低中丘陵、山地,地理因素影响种植位置分散,难兼并故种养大户少,小规模农户多。小规模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工具相较简单,对于农业灾害抵抗力差。积极发展其参保农保险,不仅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更保障了更为弱势的农户利益。因此,为积极发展小规模农户参保或许可成为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进一步完善的突破点。
  传统观念中,多将农户对参与农业保险积极性低归因于风险意识弱,对于农业风险认知程度低,没有选择农业保险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因此相应的政策也多是积极深入宣传等。事实上,小规模农户缺乏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并非仅是如此。浙江大学王敏俊通过对浙江省的613户小规模农户调查研究,根据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理论进行论证,小规模农户缺乏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事实上是他们作为&经济人&基于家庭实际预算收入的一种理性行为,影响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性最为显著的因素为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和承包耕地的面积。作为调研地之一,衢州地区的小规模农户同样符合调查结论。衢州市四省通衢,交通便利,第三产业发达,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大大落后于第三产业,农业收入作为农户家庭依赖的主要收入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对于生产经营规模很小的农户来说,承包耕地面积的狭小使得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比重较小,种植养殖很大部分为自产自需,非农收入是衢州地区小规模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对纯农业的预期收益期望值也相应降低很多,甚至存在部分小规模农户将农田无偿转让他人种植的情况。在这种对农业收成收益兴趣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许多专家指出,只有那些对农户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风险,在利用自身的力量或传统的力量很难分散时,才会首先引起农户的重视。对于次要的风险,农户可能选择自己分散风险的方式,相较于农业种养业专业大户而言,广大小规模农户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非常低,对农业生产和农业保险的预期也普遍较低。农户对于农业风险的轻视通过调研表更为清晰地得以呈现:
表.农户各种生活风险在家庭中的重要程度(%)
  对于两大影响因素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和承包耕地的面积,其中承包面积是一项无法改变的因素,也是此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无法很好去兼顾小规模农户的原因。但分析农户由于承包规模小而导致最终没有选择农业保险的原因,是由于农业效益较低,农业收益在完成日常消费品之后,很少有充裕的资金去购买保险产品,因此很自然地放弃为原本收益较少的农产品投保。而政府对参保农户实行较高的补贴,容易导致农业大户(相对富裕)受到补贴,小规模农户(相对困难)无法获得补贴的情况。为了兼顾福利性与公平性,在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无法迅速下调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补贴额度来达到最终降低产品的价格的目的,减轻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产品的压力,以此来增强小规模农户的积极性。
  在通过补贴降低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价格的同时,必须提高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化水平,必须使其清楚认识到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弱势抵抗地位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一手抓宣传组织,一手提高补贴,通过多种举措推动小规模农户农业参保率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兼顾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性与覆盖面。
  (柯城区发改局严文馨)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黄鹰)
手机订阅:联通用户发送811到 电信CDMA用户发送102到 移动用户发送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您现在的位置:->->->
破解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排斥困境
——基于对8省(市)23县1512份调研问卷的实证分析
&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但由于农业保险排斥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农业保险排斥的核心特征是农业生产者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获得其所需(显性或隐性)的农业保险服务,从而形成“供求火热、参与偏冷”的市场格局。2015年,课题组赴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江西、重庆、黑龙江等8个省(市)的23个县进行调研,共进行深度个案访谈61户,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12份。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农业保险排斥问题,未来需有针对性地从农业保险公司、政府和农户等层面多管齐下,有效破解这一困境。
  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存在较为突出的农业保险排斥问题
  农业保险排斥的内涵。作为金融排斥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农业保险排斥的研究多包含在金融排斥范围内,很少有学者将其作为一个独立概念进行研究。在对相关理论分析归纳和实地调研思考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农业保险排斥在宏观层面是指在整个金融系统和社会环境中,由于各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需求方在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的现象。在微观层面是指农业生产者在主观或客观上对农业保险存在较强需求,但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未能获得服务的现象。农业保险排斥的核心特征是农业生产者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获得其所需(显性或隐性)的农业保险服务,从而形成“供求火热,参与偏冷”的市场格局,这是判定是否存在排斥的主要标准。
  小规模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较强。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意见,不断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并根据各省实际情拓展保险品种,使得农业保险的保费价格不断降低,保险险种不断丰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升了小规模农户的参保积极性。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在1512位受访小农户中,对农业保险有需求的占比高达93.5%,可以说,虽然一些小农户仍然存在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但总体上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已有了明显提升。
  小规模农户实际参保率相对不高。2014年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小规模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成为阻碍地方农业保险工作开展的最主要原因,该问题所占比重高达40%。调研结果也显示,在1512位受访者中,只有44.4%的小农户参与了投保,这一比例远低于新型经营主体约90%的参保率。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存在较为突出的农业保险排斥问题。
  产生农业保险排斥的三个主要原因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推导和对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可知,当前造成我国小规模农户出现农业保险排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按照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列)。
  保险公司网点公布不合理、信用程度不高。保险公司经营网点数量和分布情况直接决定了小规模农户获取保险服务的难易程度,是产生排斥的重要原因。调研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网总量偏少,且多集中在市县,乡镇地区基本没有。调研中,82%的小农户表示“不知道农业保险网点在哪儿”或者“农业保险网点距离太远”,其中45%的小农户因此放弃购买农业保险。同时,小规模农户对保险公司的信任程度也不高,主要体现在理赔过程。调查发现,保险公司理赔时间普遍在90天以上,在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受访者中,92%的人是因为保险公司理赔程序过于复杂,理赔标准低而放弃购买的。
  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信任程度不高。就小规模农户而言,政府的信任程度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合理维护小农户正当利益等方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政府人员在事件处理中出现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加之网络舆论的片面引导,削弱了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导致小农户因对政府信心不足而放弃购买。调查发现,在一些乡镇,村委会与农户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不信任情况,以某省问卷统计为例,在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小农户中,有近50%是由于对政府不信任而放弃的。
  小规模农户受教育程度不高。受教育程度是显著影响农业保险排斥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小规模农户每增加1年的教育年限,农业保险排斥就会相应减少0.13左右个单位,即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农业保险排斥发生就会越低。调查发现,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小农户,有约80%的人购买了农业保险,而受教育年限不足10年的低学历农户中,只有不到40%的人购买了农业保险,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被强制购买的人。
  “三箭齐发”破解农业保险排斥困境
  农业保险公司层面。一是创新农业保险制度,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首先,通过期限延长等方式调整保险期限,减少农户后期逆向选择,并有效减少销售保单费用。其次,尝试推广集体风险保险计划,将农户是否理赔与全县(乡镇)农作物平均产量挂钩,在平均产量低于保险产量时,农户自动获得理赔。此外,灾害频发、风险较高的地区可尝试由巨灾风险制度来代替农业保险制度。二是形成农业保险有效运行机制,维护市场稳定。首先,调整和完善农业保险相关规章制度,简化投保和理赔程序,优化农业保险流程。其次,鼓励地方分公司或子公司根据不同地区农户的需求,开设各具特色的农业保险品种,提高保险覆盖率。此外,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造假骗保、截留保费、保费返还等行为,并及时公开投保标准、理赔项目、理赔结果等信息,确保投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三是创新农业保险模式,提高风险保障水平。首先,设立灵活的农业保险补贴标准,以满足不同农户需求。其次,开发价格保险、产量保险等新险种,鼓励农户在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投保商业性农业保险。再次,推动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地方开展天气指数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鼓励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互助保险,鼓励农业再保险。此外,推动农业保险由保物化成本到保收入、保价格的转换,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结合。
  政府层面。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4年试点以来,缺乏具体法律法规支撑,主要依据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和相关部门颁布的农业保险规章制度。应首先由地方政府、保监会和各大保险公司根据辖区内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制定农业保险的地方性法规,然后国务院参照地方经验,制定农业保险条例,再通过人大常委员上升为法律。二是提高财政补贴效率。首先,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协调各级政府、农户及保险公司利益,明确各方职责。其次,通过各类政策引导国有保险公司、社会保险公司、有资质的专业保险中介和兼业代理机构进入农业保险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再次,创新农业保险模式,重点发展互助保险、价格保险、产量保险等,设立“低保费,广保障”“高保费,高保障”等灵活补贴标准类型,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此外,构建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关乎国计民生和对农户收入水平影响较大的作物、畜类等实施强制性保险。三是建立再保险机制。首先,完善农业保险再保险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制度规则。其次,合理计算再保险保费价格和赔付标准,协调市场与行政手段,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此外,建设农业风险管理平台,构建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综合防范体系。
  小规模农户层面。一是发挥农村服务组织作用。我国小规模农户分布较为分散,单纯由保险公司来推广农业保险不太现实。可借鉴日本相关经验,积极发挥农民组织和地方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依托在农村分布广泛的技术推广站、农村信用社、邮政局等机构,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从而较低成本地推广农业保险。二是提升小规模农户的生产风险意识。首先,整合农村资源,加强农民生产和保险知识等基础教育,重点培养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发挥其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带动示范作用。其次,重视电信、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通过新媒体促进保险知识传播。此外,支持保险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讲座,增加农民风险意识,探索形成与政府、农户之间更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
·相关导读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行为与意愿研究 ——以湖南岳阳为例.pdf5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8 &&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行为和意愿研究??以湖南岳阳为例
摘要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者以支付小额保险费为代价,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灾害事故造
成的农业财产损失转嫁给保险人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的开办,对于管理风险、保障
农户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在加入WTO后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农
业保险的手段来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农户参与农业
保险的意愿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如何建立农业保险行为主体的协调机制来开展农业保险业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农业保险的基础理论,内容涉及到
近些年来学者、专家对农业保险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对湖南
省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进行了简单概括,特别是对2007年湖南省作为
农业保险试点其在近三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继而提出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第三部
分重点对岳阳市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
在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参保意愿的各类因素进行
回归分析。第四部分综合全文得出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根据结论提出如何更好展开农业
保险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社会资本;回归分析
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行为和意愿研究??以湖南岳阳为例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hich the agricultural producer pay
for part of small insurance premiums to cover the loss of property i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 was disturbed. Offe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for risk management to protect farmers
incomes and promote rural econom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华农业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