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标为超过多少万亿

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首页&&&>&&&正文
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
经济参考报
  ■专家寄语十三五
  ●目前城镇化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滞后性。2014年占总人口17%的2.3亿人为非城镇户籍的常住人口。这2.3亿多人并没有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原本应具有更高的消费收入弹性或者说边际消费倾向,没有挖掘出来。
  ●按照目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概能创造15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的比例关系进行匡算,GDP增速6.5%左右就业总量总体问题不大,但年轻一代因“选择性就业”而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引起重视,需要化解。
  上一篇文章专门谈十三五发展的“理念”问题(本报10月6日,常修泽:《关于十三五发展若干“理念”的思考》),发表后引致海内外网上热议。这一篇转向实践,谈十三五目标及方略问题。前者为“道”,本文为“策”。
  中国先人“治国策”有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到了该“定”的时候了。
  但,按多高经济增长率来谋划?据笔者掌握,目前意见不尽一致,大体有三种:一种意见主张7%左右甚至更高;一种意见主张6%左右甚至更低;还有一种意见主张6.5%。我倾向于按6.5%来把握。我以前谈到未来中国将由人均国民收入“中等收入”阶段向“中高等收入阶段”转变,是按照6.5%测算的。
  日,在新华社内部座谈会上,笔者仍坚持按6.5%左右来设定。同时把问题进一步引深:如果确定6.5%增长目标之后,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该注意什么?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供给面和需求面分析
  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如果设定7%则难以实现。
  (一)供给面分析: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资源环境“三约束”。
  ——劳动力要素供给。“十三五”规划要铺陈,中国改革发展的红利是否普惠到每一个人?这是我的“人本”理念。但从人口总量来说,中国正在发生变化。相关资料表明:由于快速的人口转变,目前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正经历着急剧的下降过程。2012 年,中国15 ~ 59 岁(或者15 岁以上不满60 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345万,这是国内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2013 年,16~59 岁劳动年龄人口较上年减少244万人,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绝对下降是新情况。预计“十三五”期间,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年均降幅为0.3%左右。同时,随着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也使人口抚养比的走势出现扭转。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对增长的积极效应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资本要素供给。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问题加重(60岁及以上人口2010年为1.78亿,目前估计超过2亿人,见《人本型结构论》),高储蓄的水平也出现下行趋势。国内部门总储蓄率2012年为49.5%,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将降至47%左右。储蓄率降低将导致资本形成率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减弱。
  ——资源环境约束。35年前,笔者曾发表过题为《“竭泽而渔” 后患无穷》的论文,现在“后患已现”: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耗强度的急剧增加导致资源供需缺口逐渐增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承诺排放总量比2005年大幅减少,鉴于近年来主要的污染物排放仍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的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二)需求面看:投资和出口“双高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考虑到近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前所未有的特殊复杂性,原有的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模式在“十三五”期间面临较大的调整,不宜再确定7%的增长目标。
  ——原有的出口驱动模式难以继续。(1)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2)主要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问题日益突出;(3) 发达经济体家庭可支配收入持续下降和消费者‘去杠杆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或许是未来几年对中国外部需求最直接的负向冲击因素;(4)国际经济衰退引发较为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上述四条变化,都凸显了外部依赖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传统的以加工出口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遇到挑战。全球商品贸易危机前的趋势水平与现有实际水平的差距将扩大。2013年,缺口为趋势水平的17%,2015年将提升至19%。在欧洲、美国等中国出口的最大市场,进口倾向在经历了20年的大幅增长之后,正勉强持平,甚至出现下降。
  ——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隐藏较大的风险。据业内人士大致估算,房地产本身的附加价值约占中国GDP的5%左右,如果再把其带动的上下游相关产业都考虑进来,创造的价值可能占到GDP的20%左右。从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看,购房适龄人口在达到最大值后将趋于减少,随着房价回调预期的形成,作为房地产双重属性之一的投资品属性趋于弱化,这两个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对行业发展构成向下压力。
  ——原来依靠“投资拉动”与信贷刺激的增长动能趋于衰减。中国是个“投资驱动型”特征颇为明显的国家,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一直处在一个“亢奋”的状态。总投资率自2003年超过40%以来,已持续长达11年之久。特别是2009年大规模扩张投资计划后,投资率连续五年维持在47%-49%的高位。在此背景下,资本边际效率或者资本边际生产率在不断恶化。去年学术界曾出过一部 《增长动力转换论》。现在,中国恰恰处在换“发动机”而又没有换好的“空档”时刻:一方面传统增长“发动机”因不可持续而开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增长“发动机”尚未换好、替代。在此情况下,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因此 :预计7%难以实现,应由7%下调为6.5%。
  实现中高速增长目标有四大条件
  确定6.5%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红利、两个拉动。
  第一,“人本城镇化”红利。目前城镇化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滞后性。2012年,以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化率为54.7%,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比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37%-38%。这就意味着2014年占总人口17%的2.3亿人为非城镇户籍的常住人口。这2.3亿多人并没有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原本应具有更高的消费收入弹性或者说边际消费倾向,没有挖掘出来。
  上一篇文章我讲道:“城乡结构,核心是填平城乡之间的制度‘鸿沟’。”如果以下三个问题能得到解决:(1)农村农民的产权关系问题;(2)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配置问题;(3)农村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估计到“十三五”末期规模城镇化率将达到 60%左右,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50%之间。那么“十三五”潜在消费需求将得到不小释放。
  第二,“五环式 改革”红利。中国“五环式 改革”的空间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政府结构改革、要素市场改革、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等方面。倘能够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来打破各种利益纠葛,中国经济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三,人口质量提高的拉动。除延长退休年龄进而导致劳动力总量的增加外 ,要特别关注人力资本的变动状况,随着教育质量和人口质量的提高,在抵消人口红利负面作用时,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
  第四,开放共赢的拉动。2015年9月,习主席在联合国讲话,勇敢承诺大国责任。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举足轻重,201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30%。随着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南南基金等的启动运行,自贸区扩围扩容,跨国设施联通、贸易投资便利化、多边金融合作加快推进,这些举措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源泉。
  确定增长目标后的四点建议
  第一,建议中央可提出第三个“中高”——“人均国民收入中高等”。
  现在中央经常讲两个“中高”——增长“中高速”,结构“中高端”,建议中央可提出第三个“中高”——“人均国民收入中高等”。按世界银行2012 年的标准,中高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为4086 美元~12615 美元;12615 美元以上属“ 高收入国家”。2012 年同一指标美国为50120 美元,中国为5740 美元,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相当美国的11.45%。按6.5%左右测算,到2020年,用于国际比较的“人均国民收入”中国大体是什么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初步核实数据, 2014年 GDP实际为63.6万亿元,2015年按 7%左右的目标增速,GDP估计68万亿元。如果“十三五 ”期间年均经济增速为6.5%,则 2020年GDP将达到93.3万亿元左右,即在90_95万亿元区间。未来人民币如果保持汇率稳定,暂按现行时点汇率6.37 , 相当于约14.6万亿美元,即在14-15万亿美元区间。2020年,全国总人口按14亿计,人均约10457美元,即在美元区间,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的上限。从国际比较角度考虑,可提出第三个“中高”——“人均国民收入中高等”。
  第二,建议关注就业特别是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
  笔者在《人本型结构论》一书中指出:必须把“基础性人本”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首先是就业,近一两年,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有所下降,吸纳更多人就业的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大众创业等机制性改革释放出的就业机会增多等,出现了一些有利于缓解就业矛盾的新情况。从2015年以来的情况看,整体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按照目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概能创造15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的比例关系进行匡算,GDP增速6.5%左右就业总量总体问题不大,但年轻一代因“选择性就业”而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引起重视,需要化解。
  第三,建议采取措施“防系统性债务风险于未然”。
  未来经济运行面临很大风险。可能酿成祸端的债务风险是其中之一。一则,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到期偿还压力,要有充足的政府综合财力作为偿债保证。二则,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高出全球主要国家30到40个百分点,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的情况下,要有足够企业利润收入奠定偿债基础。为此,要盯住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东北地区国有企业。
  第四,建议强化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信心胜于黄金”。“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降0.5个百分点,虽然点数不多,但是对社会心理影响很大。因此,要讲清 “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调降0.5个百分点,属于“平滑下移”的性质。各级政府和群众,务必增强信心,同时守住6.5底线,防止经济过快下行。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考验政府的快速应对能力,疫情爆发初期韩国政府的应对不力受到多方诟病,目前正面临新一轮防控形势的严峻考验。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您所在的位置:
发改委专家建议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定在6.5%
证券时报网()10月27日讯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10月26日在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提出对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文章指出,&十三五&增长目标应由7%下调为6.5%;同时应守住6.5底线,防止经济过快下行。
以下为常修泽原文:
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
●目前城镇化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滞后性。2014年占总人口17%的2.3亿人为非城镇户籍的常住人口。这2.3亿多人并没有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原本应具有更高的消费收入弹性或者说边际消费倾向,没有挖掘出来。
●按照目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概能创造15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的比例关系进行匡算,GDP增速6.5%左右就业总量总体问题不大,但年轻一代因&选择性就业&而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引起重视,需要化解。
上一篇文章专门谈十三五发展的&理念&问题(本报10月6日,常修泽:《关于十三五发展若干&理念&的思考》),发表后引致海内外网上热议。这一篇转向实践,谈十三五目标及方略问题。前者为&道&,本文为&策&。
中国先人&治国策&有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到了该&定&的时候了。
但,按多高经济增长率来谋划?据笔者掌握,目前意见不尽一致,大体有三种:一种意见主张7%左右甚至更高;一种意见主张6%左右甚至更低;还有一种意见主张6.5%。我倾向于按6.5%来把握。我以前谈到未来中国将由人均国民收入&中等收入&阶段向&中高等收入阶段&转变,是按照6.5%测算的。
日,在新华社内部座谈会上,笔者仍坚持按6.5%左右来设定。同时把问题进一步引深:如果确定6.5%增长目标之后,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该注意什么?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供给面和需求面分析
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如果设定7%则难以实现。
(一)供给面分析: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资源环境&三约束&。
&&劳动力要素供给。&十三五&规划要铺陈,中国改革发展的红利是否普惠到每一个人?这是我的&人本&理念。但从人口总量来说,中国正在发生变化。相关资料表明:由于快速的人口转变,目前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正经历着急剧的下降过程。2012 年,中国15 ~ 59 岁(或者15 岁以上不满60 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345万,这是国内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2013 年,16~59 岁劳动年龄人口较上年减少244万人,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绝对下降是新情况。预计&十三五&期间,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年均降幅为0.3%左右。同时,随着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也使人口抚养比的走势出现扭转。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对增长的积极效应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资本要素供给。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问题加重(60岁及以上人口2010年为1.78亿,目前估计超过2亿人,见《人本型结构论》),高储蓄的水平也出现下行趋势。国内部门总储蓄率2012年为49.5%,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将降至47%左右。储蓄率降低将导致资本形成率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减弱。
&&资源环境约束。35年前,笔者曾发表过题为《&竭泽而渔& 后患无穷》的论文,现在&后患已现&: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耗强度的急剧增加导致资源供需缺口逐渐增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承诺排放总量比2005年大幅减少,鉴于近年来主要的污染物排放仍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的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二)需求面看:投资和出口&双高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考虑到近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前所未有的特殊复杂性,原有的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模式在&十三五&期间面临较大的调整,不宜再确定7%的增长目标。
&&原有的出口驱动模式难以继续。(1)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2)主要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问题日益突出;(3) 发达经济体家庭可支配收入持续下降和消费者&去杠杆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或许是未来几年对中国外部需求最直接的负向冲击因素;(4)国际经济衰退引发较为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上述四条变化,都凸显了外部依赖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传统的以加工出口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遇到挑战。全球商品贸易危机前的趋势水平与现有实际水平的差距将扩大。2013年,缺口为趋势水平的17%,2015年将提升至19%。在欧洲、美国等中国出口的最大市场,进口倾向在经历了20年的大幅增长之后,正勉强持平,甚至出现下降。
&&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隐藏较大的风险。据业内人士大致估算,房地产本身的附加价值约占中国GDP的5%左右,如果再把其带动的上下游相关产业都考虑进来,创造的价值可能占到GDP的20%左右。从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看,购房适龄人口在达到最大值后将趋于减少,随着房价回调预期的形成,作为房地产双重属性之一的投资品属性趋于弱化,这两个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对行业发展构成向下压力。
&&原来依靠&投资拉动&与信贷刺激的增长动能趋于衰减。中国是个&投资驱动型&特征颇为明显的国家,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一直处在一个&亢奋&的状态。总投资率自2003年超过40%以来,已持续长达11年之久。特别是2009年大规模扩张投资计划后,投资率连续五年维持在47%-49%的高位。在此背景下,资本边际效率或者资本边际生产率在不断恶化。去年学术界曾出过一部 《增长动力转换论》。现在,中国恰恰处在换&发动机&而又没有换好的&空档&时刻:一方面传统增长&发动机&因不可持续而开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增长&发动机&尚未换好、替代。在此情况下,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因此 :预计7%难以实现,应由7%下调为6.5%。
实现中高速增长目标有四大条件
确定6.5%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红利、两个拉动。
第一,&人本城镇化&红利。目前城镇化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滞后性。2012年,以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化率为54.7%,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比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37%-38%。这就意味着2014年占总人口17%的2.3亿人为非城镇户籍的常住人口。这2.3亿多人并没有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原本应具有更高的消费收入弹性或者说边际消费倾向,没有挖掘出来。
上一篇文章我讲道:&城乡结构,核心是填平城乡之间的制度&鸿沟&。&如果以下三个问题能得到解决:(1)农村农民的产权关系问题;(2)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配置问题;(3)农村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估计到&十三五&末期规模城镇化率将达到 60%左右,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50%之间。那么&十三五&潜在消费需求将得到不小释放。
第二,&五环式 改革&红利。中国&五环式 改革&的空间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政府结构改革、要素市场改革、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等方面。倘能够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来打破各种利益纠葛,中国经济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三,人口质量提高的拉动。除延长退休年龄进而导致劳动力总量的增加外 ,要特别关注人力资本的变动状况,随着教育质量和人口质量的提高,在抵消人口红利负面作用时,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
第四,开放共赢的拉动。2015年9月,习主席在联合国讲话,勇敢承诺大国责任。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举足轻重,201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30%。随着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南南基金等的启动运行,自贸区扩围扩容,跨国设施联通、贸易投资便利化、多边金融合作加快推进,这些举措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源泉。
确定增长目标后的四点建议
第一,建议中央可提出第三个&中高&&&&人均国民收入中高等&。
现在中央经常讲两个&中高&&&增长&中高速&,结构&中高端&,建议中央可提出第三个&中高&&&&人均国民收入中高等&。按世界银行2012 年的标准,中高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为4086 美元~12615 美元;12615 美元以上属& 高收入国家&。2012 年同一指标美国为50120 美元,中国为5740 美元,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相当美国的11.45%。按6.5%左右测算,到2020年,用于国际比较的&人均国民收入&中国大体是什么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初步核实数据, 2014年 GDP实际为63.6万亿元,2015年按 7%左右的目标增速,GDP估计68万亿元。如果&十三五 &期间年均经济增速为6.5%,则 2020年GDP将达到93.3万亿元左右,即在90_95万亿元区间。未来人民币如果保持汇率稳定,暂按现行时点汇率6.37 , 相当于约14.6万亿美元,即在14-15万亿美元区间。2020年,全国总人口按14亿计,人均约10457美元,即在美元区间,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的上限。从国际比较角度考虑,可提出第三个&中高&&&&人均国民收入中高等&。
第二,建议关注就业特别是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
笔者在《人本型结构论》一书中指出:必须把&基础性人本&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首先是就业,近一两年,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有所下降,吸纳更多人就业的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大众创业等机制性改革释放出的就业机会增多等,出现了一些有利于缓解就业矛盾的新情况。从2015年以来的情况看,整体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按照目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概能创造15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的比例关系进行匡算,GDP增速6.5%左右就业总量总体问题不大,但年轻一代因&选择性就业&而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引起重视,需要化解。
第三,建议采取措施&防系统性债务风险于未然&。
未来经济运行面临很大风险。可能酿成祸端的债务风险是其中之一。一则,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到期偿还压力,要有充足的政府综合财力作为偿债保证。二则,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高出全球主要国家30到40个百分点,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的情况下,要有足够企业利润收入奠定偿债基础。为此,要盯住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东北地区国有企业。
第四,建议强化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信心胜于黄金&。&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降0.5个百分点,虽然点数不多,但是对社会心理影响很大。因此,要讲清 &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调降0.5个百分点,属于&平滑下移&的性质。各级政府和群众,务必增强信心,同时守住6.5底线,防止经济过快下行。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微信证券时报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wwwstcncom)。追求重磅、独家、原创、有用。财经资讯、政策解读、股市情报、投资机会……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时报财经微信群
创业资本汇
欢迎登录证券时报网
没有账号?“十三五”GDP增长目标7% 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
来源: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宇雄) 12月28日至30日,广东省人大将连续三天组织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昨日,听取了广东省发改委等关于广东省推动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据悉,十三五期间广东省GDP年均增长目标为7%。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省发改委在汇报中指出,十三五时期,广东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个率先、四个基本”。“一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2018年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7%;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1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0万元。到2018年力争提前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报告称,7%的目标略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目标,这一增长速度既可确保提前实现翻番,又能为结构调整留出空间。“四个基本”即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明年高速路通车里程将达7660公里省交通运输厅汇报了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情况,据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018公里,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实现与陆路相邻省份均对接3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5条通广西,4条通江西,3条通福建,新增8个县通高速公路,全省所有县(市)已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目前,省交通运输厅调整出台了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决定多方破解资金难题,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中2016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约7660公里,粤东西北地区将建成潮惠高速、江罗高速、云浮至阳江、广清高速改扩建、广佛肇高速等7项目,2016年还会新开工深中通道主体工程等12项约87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在普通国省道建设方面,将以普通国省干线为重点,力争“十三五”末全省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段比例达95%,省道三级以上路段比例达85%。
铭人讲堂!
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做系统的国际资讯解读及详细行情回顾,下面直接讲解技术分析及晚间操作...
大众网日照12月28日讯(记者 王雪雁 李鑫)25日圣诞夜,“舞动青春 绽放精彩”跨年舞会在日照市儒风海韵酒店...
赚钱,一个我们都离不开的话题,也难以回避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赚钱?什么方式可以赚钱?
今天,我来分...
证券代码:600271 证券简称:航天信息 编号:
转债代码:110031 转债简称:航信转债
转股代码:1...
证券代码:601186 证券简称:中国铁建 公告编号:临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
■吴林波说,“多人多用”充分考虑了社会各界的意见。而原来的方案人口多的用气量没有增加,听证代表们认为不合...
“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效
现代化的肉羊养殖栏舍
产业经济稳步发展,产品供给能力增强。...
股票代码:907 股票简称:鼎立股份鼎立 B 股 编号:临
上海鼎立科技发展(集团)股份有...“十三五”发展目标本周浮出水面_国内财经_新闻频道_全景网
“十三五”发展目标本周浮出水面
  中国正为下一个五年勾画新的发展蓝图。今日,备受瞩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会期四天,决定中国未来方向的“十三五”发展目标也将随之浮出水面。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目标,这也为“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些许不确定性。不过有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包括多领域深改、国际化战略等“新变化”将会帮助经济实现突围。除此之外,改革“硬骨头”该怎么啃,区域发展该如何定位,“十三五”规划也将一一作答。
  经济如何突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2日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建议稿提请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在昨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的10个任务目标中,包括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等内容。
  经济增长历来都是每次五年规划的重点任务,在此次“十三五”规划的10个目标任务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保持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率一直也都是每次五年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目前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三季度经济增速并未达到预期的7%。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我们从来没有讲过要死守某一个点,而是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个7还真不是'破'了,而是来之不易”。他表示,中国已经是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所有经济总量2万亿美元以上经济体增长超2.5%已是不俗的表现,况且中国仍然保持了7%左右的经济增长。
  不过鉴于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加,多方都预期“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或将下调。中国经济如何在目前承压的情况下突破重围也将是“十三五”需要重点规划的内容之一。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如果说“十二五”是打基础的五年的话,“十三五”就是见效益的五年,特别是随着以“互联网+”及“双创”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成熟,新的市场环境和格局将会形成,更优化的配置、更激烈的竞争将会使得经济充满活力。
  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将成为刺激中国经济的一把利器。李慧勇表示,战略明确提出,要到2020年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使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这就意味着,在“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的重点领域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包括正在完善的国企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也将在未来五年内不断释放红利。
  而放眼国际,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告诉记者,目前正处在前期投资及建设的“一带一路”投资项目或也将在2020年之前取得明显成效,帮助中国经济实现突围。
  改革还要啃哪些“硬骨头”
  实际上,通过今年以来已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中已不难看出,改革仍将在“十三五”蓝图中占据相当笔墨。李克强总理近期也频频强调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据北京商报记者初步统计,仅在10月19日-23日这5天内,总理就4次公开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
  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户籍、财税等改革“硬骨头”普遍被认为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
  据悉,户籍改革将在“十二五”之后再度被“十三五”纳入规划,并将加紧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最终形成户籍管理制度的“一国一制”。业内人士表示,户籍改革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而在财税改革领域,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本轮财税改革将主要集中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三大领域。目前,预算改革稳步推进,税制改革虽然步伐略慢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只有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这一块尚未有明确的大动作,在他看来,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或许将成为财税改革的新突破口。
  京津冀怎样细化“分工”
  作为我国经济不可忽视的新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几乎板上钉钉。此前,曾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将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三大区域战略。而在昨日公布的“十三五”规划10个目标任务中,“推动协调发展”也不出意外地榜上有名。
  今年中,相关部门曾有消息称,为强化顶层设计,今年京津冀三省市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三省市统一的“十三五”规划,研究制定土地利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可见,除了目前已经成为三地协同发展、规划重头戏的交通之外,其他领域在接下来的五年期间也会有所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专家都表示,相较于某些重点领域的计划而言,“十三五”规划可能会在进一步明晰京津冀三地分工上着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京津冀各地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京津冀根据各地的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实现合理分工是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取得未来发挥持久优势的根本所在。要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确定每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具有城市特色的产业和产品,确定重点产业在不同城市的主攻方向。目前京津冀产业合作主要以垂直型分工为主,即以一个或多个工业产品为核心建立相应的与之互补、依附性强的产业合作,这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的主要方式。未来应着力推动这种垂直分工向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存过渡,并进而向以水平分工为主转变”。
  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南淄博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