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企业文化一致性哲学的长期一致性与环境不稳定性的关系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从公司哲学的视角看组织一致性问题――卓越组织的建设.pdf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本文档已强制全文免费阅读,若需下载请自行甄别文档质量。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4 : 从公司哲学的视角看组织一致性问题 张劲松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7 04-0056-05
从公司哲学的视角看组织一致性问题
― 卓越组织的建设
西南对经大学,四川成都 610074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公司哲学 CorporationPhilosophy 的重要性,热衷于请管理咨询公司或各路专家做
策划,但效果并不理想。本丈提出了保持组织专注性和一致性的一般理论,对其重要性、含义和实施步骤进行了刹
关键词:会司哲学;核心价值现;专注与一致性;交易成本;组织治理成本
一、一致性问题― 被忽视的重要领域
‘右被理解和贯彻。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拥有公司哲
不能保持公司理念、价值观和远景目标的一致
学 CorporationPhilosophy 的重要性,热衷于设计自 性,在长期中必然降低企业存在的价值和优势,带来
己的企业文化、愿景或战略,花费巨资请管理咨询公
企业绩效普遍的低下或平庸,这一重要的问题及其
司或各路专家做规划、做方案,为企业提炼出令人炫
解决对策并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
目的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或愿景,各类耀眼的陈
二、保持公司哲学的一致性是卓越组织的特征
述与口号充斥于公司的广告、标语牌或手册中。但
在交易费用经济学看来,企业对市场的替代是
遗憾的是,这些华丽的公司哲学大多浮于表面,停留
为了节约交易成本。科斯 Coase 把企业的本质特
在文字上,并未在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46)管理客体的可管性有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答:1、是由客体现有的特性决定的;(47)为什么说管理客体的可管性是随历史的发展而;答:管理客体的可管性是可以不断发展的;(48)管理客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答:管理客体和认识客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49)管理客体的辩证性质有哪些内容?;答:1、管理客体系统具有目的性和稳定性;2、管理;(50)为什么人是管理客体
(46)管理客体的可管性有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答:1、是由客体现有的特性决定的。2、是由管理主体所具备的条件决定的。
(47)为什么说管理客体的可管性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答:管理客体的可管性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因为管理客体的可管性与管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管理主体的认识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认识工具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增强。许多在历史上没有被认识、没有条件认识的事物,现在已经认识了,现在还没有认识的事物将来能够被认识。原来不能管理的事物,现在可以管理了。所以,管理客体的可管理性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48)管理客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答:管理客体和认识客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和认识主体一样,也要从社会实践角度去理解和把握。那些还未被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自然物,同人的认识与实践没有现实的联系,因而不能成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同样,管理客体也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领域的人和物。认识客体属一般哲学范畴,有广泛的概括性,而管理客体仅限于管理领域,在管理领域,认识客体主要指管理客体。
(49)管理客体的辩证性质有哪些内容?
答:1、管理客体系统具有目的性和稳定性;2、管理客体系统具有协同性;3、管理客体具有不协调性;4、管理客体系统具有变动性。
(50)为什么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答:1、客观存在的事物能够成为管理客体,是由于人具有能动性,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能把原来不是管理客体的事物变成管理客体。2、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对人进行正确有效地指挥、调节和控制,才能通过人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3、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的管理,而是对管理主体有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管理主体。
(51)企业管理中的领导方式类型?
答:1、专制命令型;2、温和命令型;3、协商型;4、参与型。
(52)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区别与对立;2、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依赖、相互统一。
(53)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答:1、矛盾分析法;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3、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4、过程论法。
(54)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
答:1、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2、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3、抽象和具体的方法;4、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55)归纳法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典型归纳法;2、简单枚举归纳法;3、科学归纳法;4、统计概括归纳法。
(56)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辩证关系?
答: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关系是客观事物中部分和整体辩证关系的反映。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和综合是相互区别的,分析和综合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互相转化的。两者都不能分开,只有在综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分析。分析和综合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7)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
答:1、抽象和具体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2、抽象和具体又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3、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重视思维的具体,也要重视思维的抽象,避免把两者割裂开来的片面性倾向。
(58)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关系?
答:1、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2、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历史方法是通过考察事物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历史的规律的方法。逻辑方法虽然也要依据历史事实,但要经过思维的加工,抛弃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抓住必然;抛弃曲折和偏差,抓住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59)为什么说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又是相互联系的?
答:1、这两种方法都是研究事物历史发展时所使用的方法,都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2、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关系,对于管理者的思维活动有着重要直到意义。
(60)系统具有什么特点?
答:它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预决性的特点。
(61)系统具有什么类型?
答:1、按照系统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2、按照系统的性质,可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工程系统、生物系统、科研系统、教育系统、情报系统等。3、按照系统与周围环境联系的方式,可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4、按照系统的规模,可分为普通系统和大系统;5、按照系统的结构的复杂程度,可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控制系统。 根据系统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处理好哪几方面关系?答:1、由于任何一个整体都包含许多部分,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2、由于管理整体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内容,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而各个部分又是密切联系的。3、要处理好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62)决策的内容和类型?
答:内容:1、决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的自觉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解决某个问题,才进行决策。2、要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可进行决策。3、决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设计、分析、比较、选择、决定等阶段,而不是指最后决定采取某一方案的一瞬间。类型:1、根据决策的目标性质,决策可划分为定型化决策、非定型化觉得和介乎二者之间的准定型化决策。2、根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一般决策。3、按决策的目标要求,可划分为理想决策和满意决策。4、按决策的范围,可划分为国际决策、国家决策、集团决策和个人决策。5、其他分类方法。
(63)决策的特征?
答:1、任何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没有目标无法进行系统决策;2、决策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3、决
策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4、决策具有可行性。
(64)现代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
答:1、调查研究,分析形势,发现和提出问题;2、系统分析,确定决策目标;3、拟制决策方案;4、分析和评价方案;5、总体权衡,方案择优;6、组织决策执行。
(65)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要认识社会现象的随机性。2、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典型和随机调研的关系,把典型调研的事实随机调研的事实结合起来,二者进行比较,才能显示典型性的作用及政策价值。
(66)简述在分析和评价方案中的内容?
答:1、对效益的综合分析;2、潜在问题分析;3、总体权衡,方案择优。
(67)管理实践为什么能够成为检验管理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
答:这是因为管理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具有直接现实性,它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把管理决策变成管理的客观现实,从而可以检验管理决策是否正确。
(68)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科学决策?
答:1、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是正确的;2、决策确定的措施方案也应该是正确的;3、保证在实施方案、实现正确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少,时间最短;4、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执行决策方案的过程中往往会对相关联的事物产生影响,有些影响对社会发展不利,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
(69)合理的决策科学化需要做到哪些方面?
答:1、要做到决策科学化,需要决策者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正确的决策思想为指导,遵照严格的决策程序,尽可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2、要做到决策科学化,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3、要做到决策科学化,还必须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
(70)要实现决策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1、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要能抛弃旧观念,树立与社会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2、要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运用各种智囊团、信息库、咨询公司等条件,弥补决策者个人知识、经验、才智、精力等方面的不足。3、能注重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掌握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信息,能够不断总结和研究别人的和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决策。4、要能深刻认识和掌握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懂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业务内行;会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活动。5、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遵照决策科学的要求,按照决策的程序进行决策。
(71)计划在管理过程中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答:1、只有科学地制定计划,才能协调与平衡多方面的活动。2、计划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管理目标,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
3、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基础。
(72)组织的含义?
答:1、组织必须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2、组织必须有分工和合作关系。3、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73)简述组织中的矛盾关系?
答:1、个人和组织的矛盾关系;2、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关系;3、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关系;4、稳定和变革的矛盾关系;5、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要素的重要作用;6、组织管理中“宽”与“严”的辩证关系。
(74)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关系?
答:由于组织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动态的矛盾统一体,所以,在组织中自始至终还存在着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任何一个组织系统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平衡和不平衡是相比较而言的,因为组织系统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又是相互渗透的,平衡中包含着不平衡,不平衡中又包含着某种平衡。当组织系统内部绝大多数因素、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的个别因素和反面的变化可能会偏离原来的联系,出现局部的不平衡。当组织系统内部矛盾的绝大多数因素、方面不能维持其相适应的关系,使组织系统在总体上处于不平衡时,其中少数因素和方面可能形成协调的、适应的关系,形成局部的平衡,这就是不平衡中的平衡。
(75)组织管理中“宽”和“严”的辩证关系?
答:这里说的“宽”是指管理者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体现对下属的关怀、培养和爱护;“严”是指法纪规章贯彻执行中的强制性和严肃性。这二者在管理中是一对明显的矛盾。这一对矛盾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经常要发生碰撞,有时还会相当激烈。能否处理好这对矛盾的关系,是决定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在管理实践中,有的偏重“宽”,有的推崇“严”。其次,发生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喜“宽”“厌”“严”,或是“宽”“严”“怕”。权衡“宽”与“严”二者的利弊,如果单独偏重于任何一面,都会是弊大于利,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才是最佳的管理方法。在实施“宽”的同时,“严”是必不可少的。“宽”和“严”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一个管理者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而不偏一面废一面,才能实现有效的、成功的管理。
(76)控制过程表现的辩证关系?
答:1、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3、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77)简述管理控制过程的意义?
答:1、控制过程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2、有利于加强人们的信息意识。3、为管理自动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78)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原理揭示了什么关系?
答:1、要求与激励的关系;2、需求层次与激励手段应该相适应;3、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关系。
(79)协调的类型和作用?
答:协调的类型分为:制度性协调、沟通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作用主要是各种人际关系的协调,对企业管理来说,对企业管理来说,也就是工作关系的协调。它可以促使组织内外各部分相互合作,从而顺利实现组织目标。
(80)有效协调的原则有哪些?
答:1、及时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沟通情况和信息传递原则;5、全局性原则;6、长远性原则;7、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81)协调和发展的关系?
答:协调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协调才可能得到最优的发展,也只有发展才是协调的真正意义和协调的真正目标。没有协调的发展是短暂的,放弃稳定来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放弃社会道德来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都是短视的行为,最后必将导致经济的衰退。没有发展的协调是没有活力的死水,因为只有发展才能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管理工作中要处理好协调和发展的关系,管理者就要在发展中保证协调,在协调中求发展,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在协调中求发展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牢记的原则。协调还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在协调中求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公平和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公平是发展中协调的因子,效率中协调中发展的因子,不能脱离公平和效率来空泛地讨论协调与发展。
(82)协调的手段有哪些?
答:1、儒家方式,主张“仁”,用温和的方法来消除矛盾,协调关系,表现为渐进式。2、法家方式,主张用强制手段,以法律或上级命令来解决矛盾以达到暂时稳定,表现为突进式。另外还有把这两种方式综合起来,即“外儒内法”。
(83)在优化组合的协调中,要注意哪些原则?
答: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2、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结合;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4、领导者和专家相结合;5、局部和全局相结合;6、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7、决策的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84)会议类型有哪些?
答:1、信息交流会议;2、表明态度会议;3、解决问题会议;4、培训会议。
(85)在利用开会协调方法时,开会的艺术要注意什么?
答:1、充分认识会议的重要作用;2、开好非开不可的会议;3、会议的准备要充分;4、树立良好的会风。
(86)个人和组织的矛盾关系?
答: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集体,因此,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其内部和外部各个要素、各个方面之间存在着诸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管理者要做好组织工作,应注意处理好这些关系。组织和个人在组织中是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当组织处于稳定有序地发挥作用的时候,组织对个人的控制、统御在矛盾统一体中起主导作用,它控制和决定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着组织和个人的依赖关系。因为,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组成组织的基础,组织整体的特性和功能是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决定的。同时,组织整体的功能又和个人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密不可分。组织对个人有控制和影响作用,支配和控制着个人作用的发挥,个人又制约着组织的特性和功能。这种相互制约关系,一方面要求组织中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应积极主动地接受控制,同时又要求管理者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尊重下属,爱护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87)管理伦理与一般伦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答:管理伦理与一般哲学上讲的伦理哲学,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都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者都属于社会意识,但两者又有差别。他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是不同的,一般哲学上讲的伦理学以社会的一般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是从总体上考察社会道德现象。管理伦理论则以管理活动中所独有的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它虽然要以一般伦理学为基础,但并不研究一般的社会道德现象,因此一般哲学上的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要比管理伦理广泛的多。伦理学的研究的目的是广泛地提高社会道德风气,提高全民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基础。管理伦理的研究目的,则是要提高管理者的道德素质,推动管理过程顺利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两者虽有区别,但密切联系。
(88)管理伦理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答:管理伦理和管理心理学也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管理伦理研究道德问题,而管理心理学则研究心理问题,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两者的理论来源于一般哲学上的伦理学,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管理伦理学又和管理心理学有共同之处,它们都关注管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两者都研究管理者的道德素质。管理心理学从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道德心理、道德素质;而管理伦理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研究管理者的信念、道德情感、道德品质状况,然后再以规范化的形式对管理者提出道德要求。
(89)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
答:1、管理伦理能弥补规章制度的局限性。2、管理伦理能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3、管理伦理能够推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4、管理伦理对组织的改革发展有重要作用。5、管理伦理能够协调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有利于社会发展。6、管理伦理对伦理学自身的发展有重大帮助。
(90)“以人为中心”管理模式的启示?
答:1、对企业而言,首先,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其次,成员的行动是出自自己的需要,每个人都有生存需要、社会性的需要和个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考虑到这三个方面,从物质利益、人群关系、精神生活三个方面为员工提供服务。2、“以人为中心”管理模式要求能够给员工提供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能够让企业中的员工有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视角,个人可以由企业走向社会。
(91)管理具有那些特点?
答:一是管理是面向集体的;二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并使集体中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共同从事生产劳动或者从事别的活动;三是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四是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社会经济绩效。
(92)管理价值的特点?
答:1、管理价值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约束。2、管理价值具有反馈性和两重性。3、管理价值具有社会性。4、管理价值具有长期性。5、管理价值具有创造性。6、管理价值具有相对性。
(93)管理道德与管理效益的关系?
答:管理与管理效益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行为都具有管理道德价值,而是否具有管理效益则是评判管理道德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所谓的管理效益,在此是指经济盈余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它既包括物质效益,也包括精神文化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同时也包括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我们提倡的管理道德是要实现管理的综合效益作为目标。忽视管理道德的管理行为,其所获得的管理效益也是不可能持久的。
(94)试述哲学与经济管理的辩证关系?
答:哲学与管理、哲学与经济进而哲学与经济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一、经济管理需要哲学。首先,经济管理实践总体上要求管理哲学的指导。其次,当前经济管理实践面临的困境和管理本身的局限性要求人们进行哲学的思考。再次,管理理论中,很多是关于经济管理理论的升华,迫切需要哲学的引导。二、哲学要在经济管理中实现自我。
(95)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答: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经济管理者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全部经济管理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参谋者和监督者”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统筹性、权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经济管理者既要掌握哲学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又要具备哲学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态度,成为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内涵并能在实践中自觉运用的人才。
(96)“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辩证关系?
答:所谓“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资源配置。而“看不见的手”:是指经济生活由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自发进行。专场调节与国家干预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构成经济机制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市场经济就是以“看不见的手”为主,市场调节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习惯上所说的计划经济则是以“看得见的手”为主,国家干预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
(97)开放与封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答:任何管理系统都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种管理要素都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同时,任何管理系统又都是开放的,离不开其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封闭与开放是宏观经济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一对矛盾范畴。一方面,决策系统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做出相应的正确决策,执行机构准确地贯彻决策机构做出的经济决策,监督机构对宏观经济进行监测并督促执行机构的工作,以保证决策的恰当实施,反馈机构广泛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反映给决策机构,从而保证决策机构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和相关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其策略和方案。另一方面,开放性是使宏观经济管理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的先决条件。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封闭有利于其更好地开放,开放又能反过来促进其内部的封闭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系统是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应该深入认识这一矛盾并在实际工作中把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高效有序的宏观经济管理系统。
(98)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哲学反思)
答:发展模式上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种种误区:其一,认为“发展是一个自在的无矛盾的过程,误把实现发展的某些手段和阶段性目标当做发展的终极价值”。其二,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涵、外延的界定上采取了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的立场,主要从客体的尺度出发,将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化程度、GDP总值等物化指标作为发展的参照系,从而忽视了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就必要突破传统发展观的上述最大局限性,首先科学地回答发展的标志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发展的标志问题也就是判断何为高级何为低级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应不仅仅以事实、更以包含着事实基础的价值判断来衡量。这种价值判断就是人本的、重视发展的人文价值和人的本质需求的。
(99)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
答: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原则:一是生态持续,二是经济持续,三是社会持续,四是文化持续。之所以强调要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是因为目前人们日益接受和认可可持续发展观时,往往只看到生态持续和经济持续,而忽视了社会持续和文化持续。可持续发展观意味着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要求,体现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继续促进人类在发展观上的认识和创新。
(100)企业管理中的哲学问题?
答:1、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2、企业的利益与责任的辩证关系。3、《孙子兵法》和营销管理。
(101)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也是对立统一的,当然,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形成于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和主客体双方的协调中。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不是体现在管理主体或管理客体单方面的活动中,而是体现在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中。
(102)企业的利益与责任的辩证关系。
答:利益与责任是一对矛盾。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表现,体现着个人和组织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关系。所谓责任就是人们对自己采取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社会意义的自觉意识和实践。之所以说二者是一对矛盾,是因为在各自的方向上它们相互排斥,在内容上它们相互包含,而且在某种条件下,它们还能够相互转化。企业是为了取得经济上的成就而存在的,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显然是一个企业存在的首要任务。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它使企业得以存在。因此,企业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到对顾客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103)《孙子兵法》和营销管理。
答:一、《孙子兵法》与营销策略和战术。二、《孙子兵法》与营销环境分析。三、《孙子兵法》与确定企业营销的战略目标和方案。四、《孙子兵法》与营销战略方案的实施。
(104)经济管理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答:首先,很多经济管理活动都蕴含着伦理道德因素,要求管理者不仅从实际经济利益出发,也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否则就会引起被管理者的不满或社会公众的不认同甚至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其次,伦理道德一方面规范制约着经济管理,另一方面又促成了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经济管理和伦理道德是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的,有效的经济管理本身具有伦理性,伦理道德是融入、渗透在经济管理中的。
(105)经济管理的道德评价的具体途径?
答:1、社会舆论。2、内心信念。
(106)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有哪些?
答:其一,是否尽职尽责。其二,是否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目标。其三,是否符合被管理者的需要。其四,是否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107)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答: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经济管理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
会关系状况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尺度,可以从条件公平、手段公平、结果公平等多个角度来定义。效率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配置等经济效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按照对公平的不同定义来具体分析。在经济管理中,我们固然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在不直接损害效率的情况下,组织有义务有责任采取一定措施保证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对在竞争中受到损害的公平予以适度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公平促效率,以效率带公平的良性循环。
(108)个人与组织的辩证关系?
答:任何经济管理单位,均表现为一个组织或组织的集合体;而任何经济管理单位的主体又必然是由个人组成的,是个人的集合体。因而,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是经济管理中又一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中必须摆正个人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关系。一方面,允许个人在不违背法理的情况下充分获取自身利益,鼓励人们追求独立人格,成为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仍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109)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答: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义和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一,在现代 经济管理中,义和利相互依存。一方面,利是产生义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一切利的取得都离不开义。其二,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义和利相互制约。一方面,义制约利。另一方面,利也制约着义。综合以上各个方面,我们可得出在责任经济管理中义利同等重要的结论,既重视利,又重视义,以义促利,以利促义,才是在经济管理中应坚持的科学的义利观。
(110)文化背景与经济管理思想的关系主要原因有哪几方面?
答:首先,文化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制约着经济管理思想的特点和水平。其次,经济管理思想的飞跃来自文化的变迁与转换。再次,经济管理思想对文化大背景具有相对独立性。最后,一定的经济管理思想一旦形成就将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作用于既有的文化,先进的创新性的经济管理思想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
(111)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经济管理思想的比较?
答:纵观东西方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发现其总体上的核心区别在于以下两点:1、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跨度思维、顿悟思维,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2、东方文化注重整体,强调群体意识,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体,主张个人主义。
(112)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哲学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影响?
答: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学大体可以分不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影响的,这一部分人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在革命的实践斗争也进行了大量地社会研究,对中国的阶级结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特别是对农村中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城市中工人阶级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另一部分,也是当时的社会学的主流部分,则是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
(113)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
答:1、多种因素的高度密集性。(1)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性。(2)物质财富的高度聚集。(3)文化、知识的高度密集。2、城市功能的多样性。3、整体的高效性。
(114)我国城市发展方针?为什么说这一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方针?
答:1、1980年国务院在总结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1989年又把城市发展方针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并在《城市规划法》中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1)实行这个方针有利于保证我国大城市的政党发展。(2)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有利于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3)实行这个方针有利于建立大中城市相互协调的社会主义城市系统。
(115)市长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答:1、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的实现。2、搞好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3、采取经济、行政、法律各种手段对城市进行管理。4、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和督促市人民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市辖区、县政府的工作,贯彻执行各项重大决策。5、负责召集市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讲座市政府工作的重大事项。6、签署批准市政府颁布的规章、决议和命令。7、代表市政府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8、代表全市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等。
(116)保证市长作用的条件?市长应具备的素质?
答:1、要使市长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概括起来,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2、市长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政治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道德修养素质、身体素质、思维方法素质。
(117)当前我国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市长应具备哪些观念?
答:(1)信息观念;(2)系统观念;(3)决策观念;(4)反馈观念;(5)效益观念;(6)信誉观念;(7)开放观念。 (118)城市规划的意义?
答: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2)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的发展起着统筹协调作用。(3)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119)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特点?
答:1、我国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和规划的根本目的相联系的。
2、特点:(1)城市规划具有综合性。(2)城市规划有着很强的政策性;(3)城市规划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具有长期性。
(120)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
答:1、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调查惧城市规划所需要的资料,确定城市性质、发展规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合理选择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确定城市规划结构;拟定对旧城的利用及改建原则、步骤和方法;拟定城市建设的艺术布局和方案;确定城市主要设施的原则和方案;确定城市各项近期建设项目等。2、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一般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总体规划,第二阶段是城市详细规划。
(121)城市经济管理的意义?
答:城市经济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由于城市经济包含着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等许多经济部门,各个经济部门又包含众多的企业和单位,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牵扯到大量的人口、资金、信息,形成一个综合复杂的有机体。其次,从城市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关系分析,城市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整个社会经济处在相互联系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专业论文、管理哲学试题15等内容。 
 管理哲学试题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管理哲学试题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管理哲学综合试题...  管理哲学简答题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电大本科管理哲学期末考试小抄自然...(论述题) 1、简述“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 答...  《管理哲学》复习题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管理哲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就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理论。这些...  管理哲学形成考核多选题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管理哲学形成考核多选题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二、多选题 1 孔德...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意识 2.管理实践 3.企业文化 4.管理评价 二、简答 1.具体分析管理关系的基本构成 2.简述管理主体的素质要求。 3.简述企业...  管理哲学形成考核判断题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管理哲学形成考核判断题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三、判断题 1 管理主体所...  管理哲学形成考核多选题_人力资源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二、多选题 1 孔德提出人对真理认识的三阶段是(BCD ) A 经验阶段 B 神学阶段 C 形而上学阶段 D ...  西安科技大学 MBA 教育中心《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考试题姓名:选择题分数 班级:问答题总分 一、选择填空题(请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处,每题 2 分,共 20 ...  管理哲学名词解释、填空题-复习册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 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 法的学问。 2、管理主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经营哲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