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给交单位没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违法吗吗

原标题:公司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导致员工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员工要求赔偿,怎么处理?

王某于1994年4月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车间工人一职。在职期间他向单位提出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把钱按月支付到工资里。工作了20多年,2014年3月,

王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单位和他终止了劳动合同。

这个时候王某就提出了异议,单位终止我的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补偿。

单位说:员工是因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终止,依法不需要支付补偿。

这个时候王某就提出:长达20多年,单位没有给我缴纳养老保险,导致我终止劳动合同之后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向单位提出养老保险赔偿。

单位说:是员工个人员工提出不缴,所以无需赔偿,双方不能达成一致。

于是王某向劳动仲裁提出申请:要求单位赔偿自己的养老待遇损失。劳动仲裁认为不属于仲裁的受理范围,出具了不予受理的决定书。王某拿着不予受理的决定书到法院去主张养老待遇赔偿。

那么,王某是如何主张的呢?王某认为,今年自己是60周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也就是说,按平均寿命算,王某有20年需要单位来进行赔偿。那赔偿多少钱呢?他说我主张的不高,我仅仅是按照当地退休人员的最低退休金标准。大多数地方都是2000多一点,他按2500元主张。2500元*12月*20年=60W,提出了这样一个诉求赔偿。单位自然是不同意的,双方达不成一致,最后由法院来进行判决。

在之前的法律规定中,是没有处理依据的。法院认为,处理社保待遇的事情不应该找法院,应该去找社保,但是社保只能解决缴纳的问题,两个部门互相推脱。

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在几年前出台了一个解释,明确了法院应予受理。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法院判决会有地域差异,我们先来看一下全国各地不同的处理方式。纵观全国各地,没有完美或者统一的答案,甚至出现了相同诉求,不一样的处理结果,综合起来,大概有6种处理方式:

1、法院找理由驳回。为什么?很多法官说的很清楚,这个没法算,我自己是算不出来的,所以找个理由就驳回了。广东法院经常见到这样的处理方式。

2、法院委托社保部门核算测算,根据社保部门测算出来的金额做判决。本来这是理想中的办法,但这样的例子我们在实践当中比较少见,为什么?因为测算养老待遇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公式,很难用一句话或者几个条件就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不太具有操作性。

3、按照上年度职工社平工资标准一定倍数来判决。这样的做法只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为什么?因为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有什么道理呢?那是没办法,这是折中的一种办法。

4、法院酌定采取一定赔偿额度,一次性赔偿。

5、以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个人保险的养老费作为计算标准,劳动者自己承担的部分不包含。就是这几年,单位应该给员工缴纳多少的保险费,都支付给员工。这个办法也有问题,实践当中我们的养老金损失呢,好像不是这样的,单位缴纳的钱都进入到了社会统筹账户。

6、按照当地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标准,按月支付。这个对单位的压力和要求就比较高了。

在咱们深圳,法院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因较难核算,酌定采取一定赔偿额度,一次性赔偿。给江苏和重庆的朋友做了一张对比表:

最后,咱们再来做一个举一反三的思考题,帮助理解。

80后的小王,在单位工作了5年,单位没有给他缴纳社会保险,那么在他工作了10年之后,突然发现,我刚入职单位的前几年没有给我缴纳社会保险,能不能要求单位进行赔偿呢?上面我们说的6种办法,能不能适用小王的情况呢?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一条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请求养老待遇损失赔偿,必须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

1、单位未办理社保手续(没有给员工办理过社保开户)

2、社保经办机构不能补办。

问题中的小王,工作10年,前5年未缴纳社保,但在入职5年后,公司为其办理了社保开户,不满足赔偿条件

欢迎加欢欢微信:mfhr007

HR都知道,有组织的小伙伴,应该由组织给你买社保;没有组织的,也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买社保。

但是,个人交社保和公司交社保又有什么区别?公司能否让员工个人买保险再给员工补贴?

面对这一问题,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一波。各位好好听好好记哦。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把公司交的社保称为“职工社保”,而个人交的社保根据参保身份不同,可以分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居民社保”这两种。

单位买社保和个人买社保的区别:

职工社保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简称五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义务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承担,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义务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最基础的社会保障,给灵活就业人群提供社保起到了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促进城镇化具有一举多得的效用,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职工社保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简称五险。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可以参加失业保险。

单位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为: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高月社平的300%的,按照300%缴纳;低于社平60%的,按60%缴纳)。也就是说跟员工本人的平均工资挂钩。

个人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固定为高、中、低三档,供个人选择,三个档次的缴费基数在社平的60%-300%之间。

单位缴纳社保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占大头。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

个人缴纳社保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所有费用均由本人承担。

单位缴纳社保不分本地或者外地,只要全日制上班均可以缴纳。

个人缴纳社保须为本地人,外地只能参加职工社保。

公司给补贴让员工买社保靠谱吗?

首先出区别里面可以看出来,个人买保险是没有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部分地区也没有失业保险),除了变相减少员工福利外,万一员工发生工伤了,工伤保险没法报,女员工生育费用没报销!

最关键的,这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规定,劳动者在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这些权利也包括参加社会保险。因此,不论是否处在试用期,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试用期开始,单位就需要为员工缴纳保险。

以上,希望对各位有用~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位没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违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