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的马云 中美企业家峰会除了马云还有谁?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资料图)
好与不好很多时候不是别人怎么看,是你自己怎么信的
据《都市快报》文章报道,9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出席杭州师范大学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并发现主题演讲。
在马云看来,人生就是要去犯错误,去尝试。对于自己的出身,马云认为应该要相信自己。因为,好与不好很多时候不是别人怎么看,是你自己怎么信的。信自己,你就不断有好机会。
马云表示,所谓成功,就是成就自己,功德天下。因此,只有成就了自己并且帮助了别人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成功。
同时,马云建议大学新生做好三件事,首先是保持乐观心态,为人处事要积极向上;其次,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盲从别人,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要懂得欣赏自己;最后一件是要讲真话。马云认为,三件事做好,这样的人生才真正算得上丰满。
以下是马云演讲实录摘选。
信自己才有机会
今天我特别荣幸,也特别感动。我坐在上面思考,(以前)我和大家一样,第一天新生开学,老师讲的,书记讲的,校长讲的,前面的所有学生讲的,我们听听热闹,相信的只能(有)10%。所有的年轻人都会这么想,(但)走过以后,你回过来看,这些是对的。
有的时候,人生就是去犯错误,就是去尝试,如果大家没有去尝试过,你永远觉得这是聒噪。
我觉得你们特别有眼光,刚刚老师说了,杭师大是一个魅力很强的学校,具备未来的战略眼光。它主要来自于我们有这么多有魅力的学生,有眼光的年轻人选择了杭师大。我深信不疑地相信,杭师大是全世界最好的学校。
我没有必要拍大家的马屁,我也不想把自己抬得太高。但是我确实去过任何大学,哈佛也好,MIT(麻省理工学院)也好,或者北大,清华,不管与任何人,我都以杭师大为骄傲。我一直说这是最好的学校。因为,好与不好很多时候不是别人怎么看,是你自己怎么信的。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好,你就没有好的机会。如果你觉得好,你不断就有好机会。
杭师大跟北大、清华比,在世俗眼光里是有距离,但是正因为有距离才给了我们机会。假如我当年考进了北大,就不是我马云了。因为杭师大才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我自己也想,今天这个开学典礼不是为了庆祝我们曾经诞生了多少学友,而是我们希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学友。而这些学友就来自于这里,就坐在下面。因为你信,你才有机会;如果你不信,你一点机会都没有。
成就自己 帮助别人
大家在学校里会学到很多知识,我相信学校里(学到的)那么多知识真正毕业后所用不多。但学校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人生不是你学到了什么,不是你获得了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大学四年可能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但也是最痛苦的。因为每天忙着考试。
我到前几年还做梦,老师又要考试了。有时醒过来想,我今天终于不是学生了。很美好,但是一定带着痛苦。真正的幸福一定是和眼泪、欢笑、汗水结合在一起的。
同时,我也在想,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成,是成就自己,功,(是)功德天下。你只有成就了自己,帮助了别人,你才会有真正成功的感觉。所以大家想着自己的时候也想想将来,自己能给别人做些什么事。
本站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CEO来信》栏目直击企业家眼中的商业逻辑,直观再现知名CEO们笔下的商业世界,以及影响他们商业观的别样生活。
本栏目的所有文章皆为一线CEO的第一手文章,皆为其本人撰写,包括部分演讲实录及访谈实录,所有文字都是最直观的CEO逻辑,是与CEO最直接的接触。
本栏目是中国企业家网的名牌专栏,深受广大网友喜爱。欢迎投稿,投稿信箱为:,来信时请将#换成@。
京ICP备号 京ICP证130457号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已有帐号请点击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又想起来了?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中国企业家】马云、潘石屹、史玉柱等10位大佬亲述 那年高考到底改变了他们什么?|界面新闻 · 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而言,每年这个时候总有那么一点特殊。在中国现有升学制度下,高考似乎或多或少与个人甚至家庭命运捆绑在一起。
但如果仔细深究似乎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潘石屹当年只考取了中专,马云经历三次高考,这些叱咤风云的大佬一样有过尴尬的高考经历。问题是为何高考失利没有成为他们后来成功的阻力?
《南方周末》曾在某一年致高考毕业生中写道,&从书本走向社会,从记诵教条走向活色生香的现实,你不妨多问几次:这个时代究竟在发生什么?为什么?根源在哪里?&&多问为什么,这便是人格独立的起点与途径。&
他们虽然被名校拒之门外,但是没有放弃倾听时代的脉搏,所以在计算机、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崛起的时候,先于他人找到机会。这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就是从起疑与上下求索的过程中不断发问,寻找解答。
他们无一例外如此。你呢?
张朝阳: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出生于&文革&时代的张朝阳,身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他说,那时候的童年很自由、很快乐,加上父母又给他塑造了一个很宽松的家庭环境,他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他们对我很宽松,我当时就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1976年恢复高考,张朝阳备战。&我高考的时候没住校,每天早上七八点的时候,和一大帮同学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去自习室温习功课。那时候父母给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只是自己喜欢学习,特别是喜欢学物理。&
张朝阳的成绩一直非常好,经过5年的苦读,1981年他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马云:请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
&我高考考了三次,很多人都知道。&
1982年,马云18岁,他第一次参加高考。但成绩出来以后,他的数学只有1分。他没有放弃,开始复读。第三次高考之后,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了5分,正当他准备以专科生的身份进杭州师范大学的时候,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决定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当时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就幸运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走进了大学。
日晚,马云给那年一些失意的考生写了一封信&&《我们的运气在其他地方》,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今天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机会的。&
史玉柱: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浙大&
史玉柱从小在数学上很有天赋,也有一个数学家的梦想。
初二之前,他的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母亲教训。1977年恢复高考,才开始认真学习。1980年,他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
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一学期,他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因为他发现,数学比想象的难。&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在那段&理想破灭&的日子里,史玉柱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我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四年。&恰恰是在这四年里,史玉柱磨炼了自己的意志。
李彦宏: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
李彦宏觉得自己小时候并没有多么大的志向。由于父亲常常带他去看戏曲电影,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戏曲。
&当时我见我的大姐成为大学生后四邻艳羡,于是又立志也要考大学。&19岁那年,李彦宏顺利成为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自己喜欢的信息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又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在留学读研期间,偶然间因为导师一句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李彦宏开始对信息检索技术产生兴趣。
潘石屹:偷偷换名&石屹&参加高考&
1979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考试结束后,知道自己没考好的他又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
1981年从培黎石油学校毕业后,他又以石油部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石油管道学院。
198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设在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捧上了铁饭碗。在那里,他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的窍门&&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他的仕途看上去很美。
但在1987年,他开始变卖自己所有的家当,辞了工作,揣着80元钱来到广东,两年之后,新的机会降临,&那种感觉,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马化腾:放弃天文梦选择计算机&
马化腾小时候非常喜欢天文,经常想很多自然科学的东西。
原来是准备走天文方面的路,但考大学的时候,他了解到天文系毕业后的很多人都是去当地理老师。&当时就觉得,别搞不好,去当地理老师。&那时候刚好开始接触计算机,于是他在申请表上改填了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他的成绩总是在前五名。&我自己学习的方法其实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领悟&&用抄代码来培养感觉。&
周鸿祎:没有参加过高考很遗憾&
周鸿祎恐怕是为数不多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佬。他因为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得奖而被保送到了西安念大学。
&我从小惧怕考试,高考前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学了,后来上研究生也没有参加考试(只加试了英语就差点累吐了)。不过,我还是非常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毕竟,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在我的记忆里,总也找不到高中和大学的分水岭,这样挺不好的,似乎人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可能谈不上成熟。&
在谈到高考的时候,一向犀利的周鸿祎也流露出温情的一面,&我想对那些对高考感到紧张的人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这是人一生中回忆的资本,能参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雷军:总是想要证明自己
雷军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名列前茅。进入高中,依旧是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1987年的高考,雷军顺利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他非常渴望利用大学的机会证明自己,甚至在刚入学的第一天晚上就去上课。&那一堂课叫做《怎么上好大学》,我觉得受益终生。&大学期间,他开始明白了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会怎么学习,而不在于学的东西。&创业后,因为这一个道理,帮我克服很多专业之间的差距,去适应新的岗位,把握新的机遇。&
雷军说自己特别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就追不上,自己并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我会先把一个事情想得非常透彻,目的是不让自己陷入逆境,我是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的人。&
刘强东:弃政从商&
刘强东小时候非常聪明,学习一直不错。他说,高中生活让他开了眼界。和那时很多后来选择下海的商业精英一样,他特别喜欢看《中国青年报》,感受外面的世界。&那时候的自己,是一个拥有坚定政治抱负的新青年。&
老师们也很欣赏他,对他给予了厚望:虽然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但是你回家可以做我们宿迁县的县长,在你的权限范围内,对宿迁人民好点,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
于是他也因此有了一个梦想:从政做县长。在1992年7月高考成绩公布后,刘强东的高考成绩全宿迁第一。当时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在填报志愿时填写了人大社会学系。不过后来在大学他渐渐意识到社会学与从政无关,他开始放弃从政的想法。
李开复:高考只是人生表面的转折点
1978年年底到1979年年初,李开复将迈出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申请大学。SAT成绩出来的时候,他的数学考了满分800分,但是英文考得非常不理想,只有550分,这离哈佛大学的平均录取分数有很大的差距。后来,哥伦比亚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后来的经历证明,哥伦比亚大学年轻、活泼、新锐、自由的学风使李开复一生受益。
&有人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我想把这句话改为:高考只是人生表面上的转折点。真正转折点应该是你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在积累的东西。希望各位考生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大学文凭对一个人的未来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不是只有大学毕业才能够成功。&
来源:中国企业家原标题:最新更新时间:09/19 16:44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马云:企业家要学会玩,也当思考十年之后的“新常态”
虎嗅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周日(12月7日)在北京的浙江企业商会换届大会上发表了演讲,他提到了“市场不相信掌声,而是相信结果。”“企业家判断未来不能听经济学家,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最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关于创新和教育,马云认为,创新是教不出来的,玩却能生出“新常态”。马云并举例自己毕业于杭师大,如果毕业于北大、清华,现在自己每天就在研究了。因为是毕业于杭师院,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最后,他提醒企业家们,对比两百年前的工业革命,今天互联网经济对世界的冲击,相对来讲算是小的。未来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家们要立足今天,在今天“玩”好,也当思考十年之后的事。以下为马云演讲实录:这两天是我们浙商的大日子,北京浙江商会沈国军会长昨天上任了,郭广昌会长今天也重新担任了上海浙江商会的会长。当会长很不容易,我们总觉得企业越大越好,位子坐得越高越好。其实企业越大越累,位子坐得越高越寂寞。所以我今天不敢说是恭喜,无论郭广昌还是沈国军,我只能说这是一份责任,一份福报,因为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时代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期待他们把这份福报用好。市场不相信掌声,而是相信结果刚才郭广昌的演讲纯粹在骗掌声。这个没有用,市场不相信掌声,而是相信结果。所以我们希望三五年以后在“新常态”下,新会长带领我们一直往前。其实我们做企业,真的不容易。我经常在讲,全世界做企业都不容易,在中国做企业,尤其不容易。美国做企业,如果说是100米赛跑,中国做企业就是100米跨栏越野赛。我们有很多障碍要过,但是这给了我们这些人机会。因为我们看到了不同,我们把握了机会,因为我们都听,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想法。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是善于学习、善于倾听的,但一定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之间的差异就在这儿,经济学家讲完了,这个事情就过去了,企业家讲完了,事情还没开始。所以企业家要做的,是知行合一。知,很容易,行,要合在一起,非常难。所以我认为我作为商人,我深以为傲。以前我当老师,觉得知识分子了不起,后来发现企业家更了不起,因为企业家必须懂知识、懂科学。而遵照规律的同时,还要能够破坏规律,所以我认为企业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艺术家。我们天天在创新,几乎永远不能重复。今天早上我到了复星集团,郭广昌把我拉去学习了两个小时复星集团发展史,我确实觉得这三五年来复星进步非常大。因为很少有一家中国企业,不管你怎么批评他,不管股价怎么掉,不管员工高兴还是不高兴,还能坚持做自己。复星全球化的眼光,很了不起。十年以前我们探讨国进民退,我见了很多国有企业的大老板,他们学习能力非常之强,政治觉悟非常之高,全球化能力也很强,前面十年他们确实非常努力,而我们民营企业家,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因为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我们做得太好了,以至于我们慢慢放弃了很多东西,慢慢落后了。早上参观的感受是,我很难在中国再找到同样一家像复星集团这样的公司,我不敢保证复星五年以后还能像今天这样高速成长,但是我可以保证复星未来确实能跟其他企业不一样。而我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企业都一样,就像现在的很多旅游市场,几乎所有的旅游产品都一样,某种程度上,我们企业也一样,这就必须去改变。未来也是这样,真正我们今天面临的困难,今天的形势绝不是靠经济学家预测的未来,我自己对经济学家很尊敬,但我认为,我们企业家判断未来不能听经济学家,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企业家最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如果你这个时候还去听经济学家的预测,你的灾难就大了。所以我前几年感到的一个问题,所有企业家等着在听经济学家预测未来的时候,基本上说明我们的企业家失去了自己的自信,经济学家是对昨天的总结,对数据的总结以后找出的商业模式,然后去预判未来。但是光靠那个是不够的,企业家的直觉,企业家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对机遇的把握,我们浙商永远要知道,只有变革才有我们的机会,没有变革哪来的机会,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创新是教不出来的,玩却能生出“新常态”另外,我也想和大家分享所谓的“创新”。我们经常讲美国、欧洲创新比我们好,中国创新不好,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其实我觉得,中国的教是没有问题的,育是有问题的。教,中国的学生全世界考试最好,但是我们育是培养文化、情商,我毕业于杭师大,可能毕业于北大、清华,现在每天就在研究了。因为我是毕业于杭师院,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我们是教,把育的东西拿走了。如果“新常态”下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育、我们的玩、我们体育,这些东西才会不断出现。很多画家是玩出来的,很多运动员是玩出来的,很多作品都是玩出来的。所以,我们企业家也要学会玩。我自己认为“新常态”,是新经济下的“新常态”。这个新经济对大家的冲击非常之大。很多人都在责怪说都是互联网、都是马云把我们的传统商业搞坏了,为什么不质问自己十年看不到这个趋势?怪别人没有用,今天的新经济刚刚开始,未来30年、40年都会被这个新经济所冲击。新经济冲击的不是技术,今天缺乏的不是技术,天下没有你买不到、找不到的技术,你只要想做。问题是你敢不敢用、敢不敢接受新的观点。抵抗没有用,只有适应、融合。因为只有自己改变了自己,才有未来。我们今天要改变的,不是技术,不是改变昨天跑在前面的人,而是改变自己以适应未来。以前我们做企业以自己为中心,未来新经济下是以别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让员工比你强大,这是未来最重要的,因为员工是未来创新的源泉。几年前在台湾参加一次论坛,讨论创新,吴小莉说,马云我们台湾那么多七八十岁的企业家都在谈论创新,我说台湾没希望了。年轻人到哪了?难道我们七八十岁还认为我们比年轻人厉害?机会要给年轻人、员工、给你的客户。30岁跟别人干,40岁我们为自己干,50岁必须为别人干,为孩子干,为你的员工干。关于互联网的整个经济思考就是围绕几个观点,以他人为中心,开放、透明、分享、责任,这是未来最主要的精神。以前我们的经济不可能分享,我希望我掌握的信息你不能掌握,这样我才能赚钱,而今后是只有分享出去,才可以成功。企业家立足今天,也当思考十年之后的事今天互联网经济对世界的冲击,相对来讲算是小的。互联网跟200年前工业革命一样伟大,工业革命带来了蒸汽机、火车等人类的变革和社会进步,但是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也非常之大,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互联网只是让你改变自己的意识,重新思考未来。其实,今天阿里的系统看起来很奇怪,因为七八年前一群企业起来,一群企业倒下,很少有企业能红三年,几乎没有,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模型,干三年。经济永远不可能最好。好的企业一定是在坏的形势下建立起来的。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经历过几次失败,至少经历过几次经济低迷。在座每个人如果想做一家了不起的企业,一定要记住,今天的“新常态”,所谓的挫折和困境,就是你的最大机会。因为今天所有的企业都跟你一样,日子都不好过,不仅仅你不好过,有人比你更不好过,问题就在于你是否可以比别人先起来、先改变。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们做企业,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一定要思考十年以后的事情,如果你做任何事情今天做,明天就想赢,这个机会已经不多了。这样的机会为什么轮到你?你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有对未来经济进行预测、设想,找到未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有可能有机会。拿我自己来说,我通常预判十年以后、或三五年以后政府一定要干这个事情,我就先干,等政府号召大家来干的时候,我转身就跑,因为等大家都上来,就轮不到你有机会了。所以要把握未来,要有战略,战略就是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战略从愿景来,愿景从使命来。所有使命、愿景、战略、组织、文化、人才整套体系的建设都要完善和强大,你才有可能做好。此外,要走得久,你需要有组织。要建立强大的组织,建立一个组织文化,因为只有强大的组织和文化,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文化强,则企业强。文化的本质,是要让你的产品要有品质,什么叫品质?要有味道、有质地,有品质的公司才能产生出有品质的产品和提供有品质的服务。而有品质的公司,一定是有品质的员工造成的。不要舍不得在员工身上花钱,而是把钱花在流水线上,因为谁都愿意把钱贷给你买设备,但是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给你培养员工,这是企业经营的艺术。如果我们考虑未来,我想跟大家讲,未来机遇应该是越来越大。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十年以后赚钱的人一定比今天多,有钱的人一定比今天多,大企业一定比今天多,新企业一定比今天多。十年以后60%在座的企业可能都不见了,但是你希望成为那40%在的,还是60%不在的?不管你是否愿意,一定会有一批企业倒下,所以要适应未来。所以要对企业的文化、组织进行提升,要进行全球化思考,因为互联网会加速全球化。今天做生意的资源配置,已经不是中国的资源配置,是全球的资源配置。不管你是否接受,中国15年以后将有2亿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崛起,将会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像我们今天这样继续以量而不是以质竞争,我相信十年以后最倒霉的一定是你。要相信年轻人,给年轻人机会是最重要的,我确实不懂技术、财务、也不懂管理,但是我懂一样,相信年轻人就是相信未来,他们一定会更勤奋。最后,人定胜天,天是有规律的,天可能是天灾人祸,但是这个“定”是镇定的定,而不是一定的定。因为在任何经济状况下考验的都是你的能力,而你的能力体现在员工的能力,你组织的能力,文化的能力,对未来预判的能力。所以只有在常态下我们先镇定了,才能躲过可能的灾难,就像发生地震的时候,越镇定就越有机会。今天是商人的机会,今天是我们可以展示我们对未来的判断的机会,展示自己能力的时刻,今天我们更能展示企业家才是这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脊梁,因为只有企业家强大,中国才能强大;只有企业家昌盛,整个中国市场才能昌盛。我深以为傲,如今能与大家一起。感谢大家!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 企业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