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beats 3 和beats solo3音质如何 3 音质哪个好

求推荐买solo3还是powerbeats3?_beats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5,569贴子:
求推荐买solo3还是powerbeats3?收藏
神奇了!现在店家都在用这款商用按摩椅!会自己收钱的按摩椅!
一个头戴一个入耳,一个运动用一个平时听歌用,看你要用在哪里,如果还有问题,欢迎加入辣椒油beats耳机交流群,QQ群号码:
运动的话pb
运动健身pb不错
头戴solo3不错
solo3 骚包
pb3适合运动
看你的需求
欢迎看名字进群。老司机交流看看耳机实拍图听听老司机建议。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Soomal作品 - Beats Solo3 Wireless 蓝牙无线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数码多]
Beats Solo3 Wireless 蓝牙无线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
在2015年苹果收购Beats耳机之后,虽然Beats的管理层很快影响了Apple Music业务,但从耳机产品上并没有看出太多两家合作的痕迹,能够看出一点痕迹的大概是2015年发布的Beats的金色、银灰色款的耳机颜色可以和iPhone保持极为接近的颜色[无色差]。不过随着2016年秋季苹果发布会上,W1无线芯片的推出,Beats耳机也随之迎来了更新。首批使用W1芯片的耳机除了Airpods外,还包括三款Beats无线耳机,BeatsX、Solo3 Wireless和Powerbeats.而作为Beats头戴式耳机的主力Solo系列的无线版,也首次达到了40小时的续航能力[以往Beats头戴式无线耳机续航均为12小时左右]。今天我们要测评的就是这款特别红色版本的Beats Solo3 Wireless,它的官方售价为2288元人民币。
样机来源:自行购买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
是否商业关系:否
Beats Solo3 Wireless是Beats Solo系列无线版的第三代[还是第二代?不记得第一代Solo是否有无线版]?2288元的定价也与2代产品无线版当时的定价一致,只不过3代无线上市后2代无线版停止销售。
我们看到的这款红色――(PRODUCT) RED ,这是一个特别的商标,是Global Fund基金与厂商公开合作的一个慈善项目的产品标识。这个项目向非洲艾滋病防治提供援助,即购买这个颜色的产品的钱会有一定比例捐给该基金。不过,这个红色也很对中国新年的胃口。所以,在今年1月中国年的Apple Store,苹果也以该颜色为主色调,除了Solo耳机外,还有iPad、iPhone的保护壳等相关主题。而Solo3 Wireless也成为了优惠日中,购买iPhone、iPad、Mac等苹果产品赠送的礼品[2016年新年,苹果推出了猴年祥云特别版的Solo耳机]。Soomal没有抢到这个优惠套装,不过以1300元左右的价格买了这条Solo3 Wireless.
Solo3 Wireless相比Solo2 Wireless在外观上似乎没有太大差别[手中没有Solo2,不确定],不过Solo系列似乎从第一代Solo HD开始基本就定型了。小尺寸的典型的压耳[On-Ear]的佩戴方式。耳机的头架和单元外侧等大部分外壳用了很细腻的磨砂质感镀层表面覆盖,头架中间顶部内侧是比较光滑的橡胶[套在上面]材质,而耳垫部分是很柔软的仿皮质材料。这只耳机尺寸小巧,在实际使用中,或者摆放在桌面上时的感觉要比照片上的感觉更为小巧精致一些。但值得一提的是,Solo3 Wireless的这些表面材质似乎散发出的特别的橡胶味道不小,全新打开包装后会影响体验,散发一周左右后才会味道变淡[但这个味道会一直保持]。
在佩戴舒适度方面,Beats的广告做得很好,例如谈到可调角度的单元结构等等,但其实是常见的耳机结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头架的压力是压耳式耳机相对较小的,配合较柔软的耳垫,整体佩戴时耳朵所能感受到的舒适度是较好的。而在收纳方面,Solo Wireless也仅支持向内的一个角度折叠,不支持像Bose QC35那样再向外侧90度平趴的旋转,所以它的收纳包的厚度也比Bose厚不少。
Beats Solo3 Wireless在外观细节和功能方面,都属于比较低调的设计,头架左右分别写有Wireless和Solo字样,而左声道部分外壳“b”字Logo下有可按压的开关,用于接听电话,启动Siri等功能。而外圈的上下边沿可以调节音量大小。它们均不是触摸是操作。而在右侧下沿,有一个小按键,旁边有五个小孔的Led。5个小灯可以指示电量的比例。Solo3 Wireless支持外接连线的有线模式,在有线模式下电源完全关闭,这个3.5mm接口被放在左侧声道,而由于是这个特别的红色版本,所以提供了一根白色的连接线。相对的右侧声道位置,是MicroUSB接口,用于充电。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Solo3 Wireless的功能体验。Solo3 Wireless使用了苹果在2016年秋季发布的W1无线芯片,这颗芯片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耳机和主机设备的无线通讯。在苹果官方介绍中,强调的是W1芯片的超低功耗。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W1芯片肯定还是使用蓝牙规范的无线协议,不过做了一些配合macOS和iOS系统功能上的优化。音乐传输的模式仍然是AAC规范,且不支持apt-X[已验证不支持]。而耳机内部的功率放大芯片,在Airpods上是来自Maxx美信的IC,推测Solo3 Wireless上也很可能是。
在这套方案的支持下,Solo3 Wireless可以达到官方标称40小时的续航时间[实测很容易超过40小时,甚至达到接近50小时],这比以往的Solo Wireless要长不少,因为前代产品还是12小时的续航能力。不过,其实FIIL Diva在不开降噪时也可以达到32小时续航[但有一些误操作的小bug]。光看工作续航还不算数,还要看它最终声音表现和输出功率到底达到什么水准?因为在以往我们也很容易遇到为了节能导致整体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的案例。
苹果还宣布新款的无线耳机支持Fast Fuel快速充电技术――充电5分钟工作3小时。不过我们使用库伦表做充电电流监测发现,这个所谓的快速充电技术其实是基于超级节能的基础上,并不是说开始快充的这5分钟就用更大的电流去充电,Solo3 Wireless充电会以5.2V/300mA的速度进行,也就是说5分钟充电电量足以支撑它工作3小时。因为它的续航能力很容易达到40-45小时甚至更长。
W1芯片除了节能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与苹果自家设备配合时带来的无线连接配对和切换上的不同。我们知道,iPhone、iPad是内置了NFC芯片,但又不支持除苹果授权外的第三方应用的。而W1芯片的耳机就可以因此得益,当耳机打开电源靠近时,如果蓝牙打开就可以实现首次的连接配对。当然,Airpods有屏幕上的“反虚拟现实”配对,看起来更酷一些,而Solo3 Wireless没有。当首次蓝牙连接后,Solo3 Wireless将通过iCloud账号同步所有使用了该iCloud账号的设备和iTunes[包括Windows版iTunes]。这样如果你有多台iPhone、iPad、Mac和Apple Watch,这一下就搞定了。
在以iCloud账号为关联基础的连接模式下,使用W1芯片的Solo3 Wirless可以在多个设备间随便切换播放,这个切换是可以有“抢夺”功能的。即我们正在使用iPhone播放音乐[注意,音乐内容是正在播放中的],这时可以用iPad手动切换使用Solo3 Wireless播放音乐,此时耳机占用会被“抢”过去,即iPhone停止iPad开始使用耳机。这个体验基本等同于WiFi支持下的DLNA投射或Airplay的多设备切换。和蓝牙4.x的多台设备连接不同,蓝牙模式下多台设备连接需要当前没有被音频所占用的情况下进行切换,而且切换的稳定性真心不好。另外,如果你有多台具有W1芯片的蓝牙耳机,例如有Solo3 Wireless和Airpods,那么在同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很方便的随意切换这两条耳机。这些切换操作都可以在播放器的设备选择界面完成,不需要进入到系统设置蓝牙界面。
当然,W1芯片也可以连接非苹果系统的蓝牙设备,例如各种Android手机等。在这种模式下,Solo3 Wireless同样支持多设备的连接切换,和蓝牙4.x的多设备使用一样。当然,这些操作都需要进入到系统设置菜单点一遍。
在W1芯片支持下首次上市的四款耳机都开始使用波束成型的麦克风功能,也就是说麦克风在拾取声音的算法上使用了波束域的方位识别和增强技术。至于什么是波束域,似乎简单的说不清楚,我只记得《MUSIC法波束域方位估计》是我大学的毕业设计。而从实际体验来看,Solo3 Wireless无线模式下通话质量在安静环境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想达到举着线控麦克风在嘴边窃窃私语级别的语音输入,那只有线控上的麦克风才能做到,无线麦克风真得无能为力[尤其在室外嘈杂环境下,如主要公路边的人行道上]。
除了无线连接应用于苹果自家设备时的便利性之外,Solo3 Wireless和W1芯片没有太多花哨功能,在Solo3 Wireless配对上也没有非常多蓝牙耳机流行的语音提示功能。在Solo3 Wireless上也没有做红外识别的起停功能。总体来说,似乎科技感要比2016年前后推出的无线耳机差了一些。
在主观听感的测试对比中,我们选用了FIIL的Diva作为参照。同时,我们使用了支持apt-X的vivo Xplay5s作为参考。而iOS设备使用iPhone7 Plus和iPad Pro[有线模式对比]。另外使用2013版Macbook Air和2014版Macbook Pro作为无线端参考。另外,我们发现了由于Solo3 Wireless不支持apt-X,而Android手机很可能不支持AAC,而被迫使用SBC模式[这个不确定]?,所以还用了飞傲X7的蓝牙作为蓝牙连接参照。
Solo3 Wireless的声音风格是典型的Beats风格,Beats对低频的处理在美式风格中属于更为激进和现代的一种,这在我们以前测试的iBeats CT中就谈到过。低频的量感真的是非常多,而且从中低频开始就是非常慢的瞬态。这种风格与均衡为美的HiFi审美来说,确实相去甚远。不过,从Solo2 Wireless开始,耳机单元本身易于驱动以及内置耳放的强大,也让整个耳机的真正动态表现很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准。就是说,在无线模式下内置耳放搭配耳机表现的声音非常扎实有力,声音饱满,在Solo3 Wireless上同样是这样的感觉[须搭配苹果设备,或工作在AAC模式]。这里基本解答了前文在电池续航上提出的问题,会不会因为非常节能而损失输出功率,答案是否定的。Solo3 Wireless在无线模式下的输出声压非常大,声音动态在无线耳机中表现很好[不同模式和设备会有不同,下文专门说明]。接下来我们聊聊这款耳机在连接苹果设备时的主观听感细节。
Solo3 Wireless的中频和高频在浓郁的低频下显得相对偏暗,这并不是它的高频质量差,而是中低频以下频率的影响太过明显。它的整体声音风格因此也明显的柔软温和,极高频部分做了一定的衰减[相比Airpods风格要暗不少],这个高频的明亮程度肯定弱于BOSE QC35,但中高频整体的细节和动态要稍好于FIIL Diva.对于AAC的蓝牙来说,衰减高频不要让高频太亮对于较大音量时欣赏音乐挺有必要,例如Airpods和QC35就会显得高频在大声压下刺耳,而Solo3 Wireless就肯定不会。它的声音虽然柔软,但整个高频仍然可以表现出鲜活的一面,即拥有较好的动态,这是得益于近年来扬声器技术的发展,让它在很小功率驱动下就有不错的细节和动态。
而在中频部分,Solo3 Wireless也是相对比较柔和的风格,它的中低频和低频的浓郁对于中频的影响要明显小于FIIL Diva,所以在听一些女声的时候,并不会觉得Solo3 Wireless的声音是偏厚的。但是对于稍微浑厚一些的男声,表现就比较奇怪了,例如陈奕迅,李荣浩?而对于男声更为早一些的录音就相对更无法接受,中频稍偏低的部分确实是糊糊的感觉,比较怪异。而对于近一两年录音的流行音乐来说,尤其是欧美流行音乐来说,Beats已经扮演了“教育”市场和唱片业的作用,配合Solo3 Wireless这些音乐的表现肯定远远优于10-20年前的音乐作品。全新电声音乐制品的低频,就是需要Beats耳机下这种浓重的满溢出来噗噗噗的听感。而这种听感在以往被认为是电影音效中需要的[如今游戏音乐也很适合]。所以,这样浓重且略有失真,甚至一点溢出的低频,构成了这类音乐和音效所需的低频氛围。
对于传统欣赏音乐审美来说,Beats这样的低频量感确实偏多了不少,而且细节表现不够好。不过,对于中频、高频的影响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恶化作用。除了低频量感多以外,Beats和Solo3 Wireless的声音风格还是非常柔和,且有较好细节的。中频、人声、流行乐的表现感觉是柔软温和的,而高频的动态也是相对较好的。
与BOSE QC35相比,Beats的低频更为夸张大胆,Solo3 Wireless输出功率更大,在低频较多的流行乐中会觉得它更为有力。但BOSE QC35更方面的细节和层次应该明显更好。当然,QC35和Solo3的扬声器尺寸和结构不同。那么与FIIL Diva的对比中,Solo3 Wireless的中频和高频的解析力要稍好于FIIL Diva[同AAC模式],FIIL Diva的低频量感EQ调整更为靠近中频,女声也会变得很温暖,大动态下FIIL Diva更容易糊。不过在apt-X下,FIIL Diva的中频质量会有比AAC下好不少的表现。整体的输出功率也不在Solo3 Wireless之下。所以,不同的蓝牙连接模式,尤其是Solo3 Wireless和不同手机搭配表现有多大差别呢?
Solo3 Wireless搭配iPhone、iPad、Mac时都会以AAC的蓝牙模式工作,在这次测试中我们发现在AAC模式下输出的电平会明显更高,和SBC模式相比这个差距会非常大,估计肯定大于6dB。也就是说用Solo3 Wireless连接vivo Xplay5s、和FiiO X7,输出的功率会远远小于连接iPhone时表现[预计输出电压差别大于6dB]。此时声音表现会绵软无力,声音开到最大估计在吵闹的马路上都不够用。而在iPhone上,达到同等声压只需要大概60%多的音量设置就够了。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差别呢?可能是蓝牙工作模式默认的参数设置所致。我们用FIIL Diva做了进一步验证,FIIL Diva既支持apt-X又支持AAC,所以在iPhone下是AAC连接,在vivo Xplay5s上是apt-X连接。此时仍然是AAC的输出电平更高,但差距相对小得多[预计3dB左右],不过apt-X可以提供更好的中高频以上部分的声音动态。而AAC可以提供更大的声压和更浓郁的低频。
所以,Solo3 Wireless搭配不支持AAC蓝牙的手机表现会很差,这种输出功率上的差别是成几倍的,声音密度和质感是远远不如搭配iPhone时的表现,所以千万不要这么搭配。
那么在有线模式下Solo3 Wireless的声音表现如何呢?以iPad Pro为参照,Solo3 Wireless的有线模式和无线模式的表现基本一致,有线模式的声音整体密度会稍稍好一点,但在整体解析力和细节方面没有太大差别。如果用更好的手机如Xplay5s,或者更好的声卡去推Solo3 Wireless,它的中频和高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是声音密度和动态方面会更为饱满,层次会更好,但是低频还是有点隆隆的听感。但是,相信没有太多人会这么去使用吧?
分析与总结
Beats Solo3 Wireless是Solo系列中的一款耳机,Solo在Beats的耳机中并非旗舰,在其之上还有Studio和Pro系列。而小尺寸压耳式的佩戴方式,也决定了它的一些声音风格。根据Beats一直以来定价规则,有线版Solo售价为200美元左右,而无线版为300美元[无线版贵100美元]。而Beats也占据了美国大半耳机市场份额,无线耳机产品上在Airpods出现之前也是头把交椅。而Beats的Studio可不是起个名字骗人这么简单,你真的可以看到录音工作室中Beats Studio是被用来做监听的。这种改变和我们熟悉的传统耳机市场有些不同。其实,在森海塞尔、AKG、拜亚动力等等过去几十年耳机产品,品牌之间,它们声音风格的差别也是很大的。这种差别不见得就比Beats和传统品牌之间小。而Beats品牌的成功,源于Dr.Dre一个音乐人职业的创始人,巨大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强行的教育和影响了音乐市场。虽然Beats的风格肯定无法挑战发烧友的传统审美,Beats Studio也不至于去监听古典音乐。但是对于欧美流行音乐来说,对Beats声音风格优化已经是一种必然,长远来看,这种影响还会越来越大。
回到Solo3 Wireless这款耳机,与前代产品相比它的主要进步在于续航能力可以达到40小时,对无线产品来说长时间的续航可以增加你对它的依赖,显著增加用户对这款产品的使用频率。而无线配对和切换的优势主要是搭配苹果设备才能体现,不过要表现最好的音质,至少需要AAC模式的蓝牙[目前验证只有苹果设备表现最好]才能实现,所以在强势的去掉3.5mm接口后,苹果显然对无线耳机信心很足。而用Solo3 Wireless搭配其他Android蓝牙设备,表现可能会非常糟糕[至少vivo和FiiO的表现很差],这也许是苹果故意做的猫腻,也可能是SBC连接模式确实就是这么差。然而对于有线模式来说,相信这不是一款蓝牙耳机的正确“打开方式”,线控惟一的作用可能是将麦克风放在嘴边通话更为方便。
而从整套系统来说,Solo3 Wireless的耳放与无线部分的搭配相当好,功率充沛,声音饱满,明显偏软柔和的风格都让第一听感感觉不错。早在一年多前,在苹果直营店里很容易体验到Solo Wireless耳机,而旁边也会放着B&W、B&O等有线耳机,但搭配iPhone时因为iPhone耳机输出功率不足而感到有气无力。而今天,恐怕随着iPhone7的出现,连这种对比都很难实现了。
在苹果Airpods的官方发布视频中其实有苹果非常明确的观点,尽可能多的周边无线化是即将发生在眼前的事。而对于耳机来说,更高的音质[apt-X和AAC,apt-X在同一设备下确实好于AAC],扬声器单元在很低功率下优秀表现[易于驱动],耳放和单元的配合都是关系到未来移动应用耳机音质的重要技术。而更好的蓝牙或无线连接体验,辅助的识别功能[如触摸,红外感应,加速度感应,心率识别等等]和智能功能的加入是让耳机拥有全新体验或者更好人机体验的技术关键。
对于Beats Solo3 Wireless耳机,我们认为这是一款入门水平的蓝牙无线耳机,这里不做评级,但就声音表现而言也绝不是传说中的不堪一听。Solo3 Wireless无线传输、耳放和耳机配合程度表现出充沛的功率,保持Beats音色风格,偏柔和的听感更适合流行音乐和现阶段无线音频的水平和特点。而中频、高频的细节也代表了现阶段同类型[压耳式]耳机扬声器较高水平。未来它会是我们测评耳机的重要参考之一。
注:原定今日的索尼A35测评,因为USB附件等功能延期到Solo3原定测评发布日2月19日。
本文的相关书签:
4920100191880
相关的文章
401483013030
本文一共有 73 条评论
180.166.***.***180.166.***.***
221.002.***.***221.002.***.***
218.093.***.***218.093.***.***
124.160.***.***124.160.***.***
171.039.***.***171.039.***.***
218.007.226.***218.007.226.***
223.068.***.***223.068.***.***
001.202.072.***001.202.072.***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910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对比评测:苹果AirPods和Powerbeats3耳机哪个好?
至诚财经网()02月21日讯不久前,公司旗下Beats X耳机正式发售,这款耳机采用了最新的W1芯片,售价1188元,是目前配备W1芯片的耳机中最便宜的一款。W1芯片是苹果为耳机研发的一款微型芯片,主要用来提升无线耳机的无线连接性能以及续航能力。目前来说,配备W1芯片的耳机一共有四款,分别是:BeatsX、AirPods、Beats Powerbeats3和Beats Solo3。Powerbeats3(左)和AirPods(右)  外媒认为在这四款配备了W1芯片的耳机中,有两款是真正适合锻炼时佩戴的——AirPods和Powerbeats3。他们对这两款耳机进行了体验,希望帮助用户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AirPods对决PowerBeats3:苹果W1芯片无线耳机体验对比
来源:作者:克里责编:克里
苹果最近推出了两款配备全新W1芯片的入耳式耳机——AirPods和PowerBeats3,有W1芯片的加持,这两款耳机可以通过蓝牙和iCloud快速地与iPhone、iPad、Mac或者Apple Watch配对。Beats Solo3也搭载苹果设计的W1芯片,但它是一款头戴式耳机,同样配备W1芯片的BeatsX要推迟到明年二月份才能开售。近日,外媒对AirPods和PowerBeats3两款耳机进行了上手体验与比较,也为大家带来了原文编译,让我们一起看看两款耳机同在W1芯片的加持下,在体验和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先通过一个表格看一看两款耳机的规格对比。苹果AirPods包装包括左右耳机,一个方便收纳耳机的塑料充电盒,以及一根标准USB-A至Lightening数据线。Beats PowerBeats3的包装包括蓝牙耳机主体,一个用来装耳机的橡胶小包,一根较短的USB-A至micro USB数据线,还有三对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两款耳机都没有随机附赠电源适配器。每一只AirPod都有独立的电池,放入充电盒即可充电,苹果表示一次充满电可以使用5个小时,并且快速充电15分钟可以获得3小时使用时间。给AirPods充电盒充电与给iPhone充电一样,一根Lightening数据线即可解决,苹果表示充电盒可以为AirPods带来额外的24小时使用时间,这样可以给AirPods带来超过一天的使用时间。PowerBeats3配备了苹果定制的W1芯片,但是并没有采用苹果专有的Lightening充电接口,而是通过一个设置在耳机左边的micro USB接口充电,一次充电可以使用12小时。因为没有单独配备充电盒,所以PowerBeats3需要多充一次电才能达到AirPods的续航时间,它同样也配备了快速充电功能,充电15分钟可以获得1小时使用时间。一次充电可以连续使用12小时,所以在续航时间部分,PowerBeats3胜出;但是归功于独立的充电盒,AirPods可以间断使用超过1整天的时间。两者都是通过蓝牙与声源连接,因此两款耳机都是“无线”的,但是AirPods才是真正的“无线”,因为它没有PowerBeats3上绕过颈部连接左右声道的线缆。在耳机行业中,把“无线”这个名词浪费在有线缆的蓝牙耳机上简直是太糟糕了!理论上,如果你怕在运动锻炼的时候可能会不小心丢了耳塞,PowerBeats3或许是更理想的选择,它配备的耳挂可以确保使用时不会乱晃,线缆也可以帮你调整合适的松紧度,在不用的时候你也可以将PowerBeats3挂在脖子上,而AirPods则只能合适地戴在耳朵里才不会掉出来。实际上,PowerBeats3比AirPods更累赘,而且在锻炼时会分散注意力,耳挂总是与我的眼镜打架,耳塞倾斜的角度让我戴PowerBeats3时要比AirPods更费力,当向左或向右转头时,线缆太紧会让我感到不舒服,太松又会担心耳机掉下来。PowerBeats3有多个尺寸的耳塞来适应耳朵大小,而AirPods只有一个确定的形状和尺寸,你可能会担心后者会不会不合适。在实际体验中,在我跑步2.6英里和使用几分钟椭圆机的锻炼过程中,AirPods没有发生任何问题,未从耳朵里掉出来过,也不用像有线耳机那样需要经常调整位置。PowerBeats3可以通过线缆上的按钮实现回放和调节音量等操作,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和辨别这些操作有些困难。当一只耳机从耳朵里拿出来时,AirPods会自动暂停音乐,放回后它又自动开始播放,进行双击手势操作可以激活Siri,通过语音输入其它指令。这个手势虽然需要一段时间去习惯并熟练,但是非常好用,即使是戴着手套或者隔着毛线帽也可以进行操作。AirPods在随意使用时也显得非常合适。PowerBeats3在使用时必须手动打开或关闭,并不能在开/关模式间随意切换;AirPods是耳塞式设计而不是入耳式,这样你就不会因为塞住耳朵而听不见周遭的声音了,当你在走在马路上或者穿过杂货店时也不会影响你走路,当然你也可以一直使用一只AirPod;PowerBeats3可不是设计用来一次只使用一边耳塞的,你可以想象一只耳机拖着线缆,垂在胸前,那种体验太糟糕了。客观地说,PowerBeats3在防水防汗液方面,确实击败了AirPods。测试开始前我也忧虑过我的耳朵会不会不适合戴AirPods(因为EarPods不适合),最终测试之后我作出了决定:在大部分场景下,包括锻炼时,对我来说比起PowerBeats来,AirPods是更为理想的选择。出汗倒不是我忧虑的问题,但是我有时会在下雨或刮风的天气跑步,这时有可能损坏AirPods甚至更有可能会不小心丢它,所以我最后还是决定在糟糕的天气里锻炼时,还是继续使用我那个体验一般的有线蓝牙耳机吧。主观的说,评测前我其实并不知道该选择哪款配备W1芯片耳机。AirPods明显在无线体验方面更优秀,PowerBeats3似乎更适合体育锻炼。在本次评测结束后,我还是极力推荐AirPods,但是基于锻炼或其它需求,体验可能因人而异。另一款即将发售的W1芯片耳机选择是BeatsX(149美元,8小时续航时间,Lightening线缆充电,可更替的翼尖,线缆设计),尽管这款耳机最早也要明年二月份才会发货(届时AirPods的供求将会更平衡)。AirPods价格是159美元,可从Apple官方商城或Apple Store、百思买或其它零售商处购买,但是如果你在实体店中未发现存货可购买的话,那就需要等待数周的时间发货,因为目前供应吃紧但是需求比较旺盛。PowerBeats3价格是199美元,可以从Apple、百思买、亚马逊或其它零售商处购买到。(via:)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Beats Powerbeats 2&无线运动入耳式耳机,这款灵感源自&LeBron James&的&Beats by Dr. Dre Powerbeats2无线耳机,设计无比轻巧,双驱动音响效果激励你完成严格的锻炼。为耐用性而设计。
某猫Beats旗舰店:&
&IPX-4&防汗和防水认证表明,Powerbeats2&无线耳机从耳塞到防缠结环绕线缆,均坚固耐用。此外,RemoteTalk&的包覆成型工艺赋予其防滑效果,便于你调节音量、切换曲目和免提通话。
&从街头到球场,Powerbeats2&无线耳机都能让给你充分自由,随时随地做运动。这款无线蓝牙耳机可连接&9.1&米以内支持蓝牙的&iPhone、iPad&或&iPod,因此,你可以自由移动,专心运动。
可充电电池支持&6&小时播放,激励你坚持到底。如果电池没电了,15&分钟快充可提供额外一小时的不间断播放。
mirco充电口,盖子很软,质地很不错,不过觉得还是有点脆弱的感觉,想必大家都体验过防水的塞子,用久就生怕掉那种感觉。
不过在Powerbeats2上用的盖子是极其柔软的料子,刚开始开的时候,开错方向,揭开的时候看见可以拉伸的橡胶,才发现揭错方向,囧,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哈哈。
希望这个不容易坏吧,要是坏掉的话也不知道防水性能能不能确保了。
Powerbeats2拥有IPX4防水等级,即使运动出的汗水,对于它来说是无大碍的,不过要及时清洁,汗水总有腐蚀性的。
控制键,按键上的凹凸感很好,盲操作没有问题,操作与EarPods一样,双击下曲,三击上曲,加减控制音量。
音量控制并不像EarPods上精细到每一小格,Powerbeats2的进阶相对大些,大概按一次三小格的样子,具体也没细究,可能是有线和无线的因素吧,在使用这个也不影响使用。
在外使用时,在音量上,直插有线耳机的时候,音量条相对大。
插Powerbeats2时候用的音量,大概相差一倍。
可能是针对输出的设备不同的差异吧。
蓝牙连接速度很快,秒连。连上后和掉线后都会有提示音,确实方便。
对于无线的延迟,Powerbeats2在升级固件改善后还是控制的非常不错,基本察觉不出来,除了打字的时候会比较明显。
在不开音乐的时候,手机提示音会比较大声,打字的时候也听到低噪声,但是在音乐使用过程中,是毫无问题。
说到无线的噪声,其实也不太需要担心,平常听音乐是察觉不到的,甚至说可以忽略。
连线的能力也是非常不错,8-9米内没有问题,我从房间走到客厅,3-5米,中间隔着一道墙,没有断过。
无疑在网球,羽毛球场等场地,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连接上后手机状态栏上会有贴心的电量提示。
关于续航能力,官方给的是6个小时,使用过后也觉得6小时是没有问题的。
我试过从早上8点30分开始开着,中途听3-4个小时,回家后煮饭吃饭后还剩上图上的四分之一的电量,也是十分强悍的。只要不是重度使用者,完全可以驾驭一天甚至更多。
充电方面也是十分快速,基本1个多小时即可以充满,也许更少吧,具体我也没认真计算过。
Powerbeats2没有配置充电头,说明书也没有说到关于电流的限制,一般普通的1A的充电输入的没问题的,我多数是用充电宝,电脑充电的话时间要长一些。
Powerbeats2上设计了一枚LED指示灯,开机待连接的时候会连续闪烁,关机也会连续闪烁直到关闭,开启使用的过程中显示白色。
充电的时候显示红色,充满后显示白色,当电量偏低之后就会亮起红灯,提前通知用户进行充电。
麦克风,通话质量清晰,通话功能的操作也是和EarPods一致。
耳机的调节扣,做工也是十分好!
说说大家关心的音质
想必音质是最多人想知道的一方面了。
其实还是想说的,无线耳机,对音质要求就无需太高。
因为无线耳机的初衷也不是用来纯欣赏音乐的。
不过我还是说说我的感觉吧,代表个人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听感不一样,所以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说到Beats,当然是会先说低音。
个人感觉Powerbeats2没有再一味的追求那种轰头的低音效果,以往Beats的产品都会给人过分追求低音的感受,所以导致有些音乐爱好者对Beats没什么好感。
但在Powerbeats2上,高音有了很大的进步,低音也处理得恰当,整体音段在合理水平。
听电子音乐的时候感觉不错,声音层次方面的话会比EarPods稍微粗略一些,EarPods会比较细腻一些。
个人觉得一款无线耳机做到这样的音质已经很好了。
这也算Beats为了改善给人过分追求低音的印象迈出了一大步吧。
最后提一下,在我照片中出现的几首歌曲个人强烈推荐!
哈哈,这几首歌最近都在循环中,喜欢欧美音乐的朋友可以去听一听。
某猫Beats旗舰店:&
热门文章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eatssolo3评测音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