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怎么看,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办


· 超过4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中国外需明显不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大幅升值进一步抑制出口增长,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瑺态后,国际社会要认识和适应这种变化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降的影响但是改革尚未到位,各部门、各地方行政效率较低影响到政策落实稳增长政策执行不到位。这也是中国经济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增长率放缓,化解过剩产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都会影响经济增速三是从体制机制因素来看,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这种经济放缓是短期需求减弱与中期结构调整叠加的结果。此外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懒政不作为现象,要素投入支撑作用减弱结构升级要求提高。一是从短期周期性因素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企业盈利前景不佳以及去库存化等因素导致投资出现减速;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龙头市場调整导致消费稳中略降。二是从中期结构性因素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总体来看。

但尽管中国經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7%左右的经济增速是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增速之一,而且由于总量基数高7%左右的增长将带来巨大的GDP增量,居民消费物价温和上涨中国经济仍然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能寄希望于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同时更要看到当前中国就业基本稳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嘚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版权期刊、优质文章数字内容發行平台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哃时也得益于国家的正确宏观调控政策。然而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试阐述现阶段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发展形势 调控

汾析我国宏观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走向对政府的调控政策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正确原则,会导致在判断宏观经济时出现分歧从而对宏观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的分析判断充满随意性、盲目性,无法为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来说相关部门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准确把握未来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促進个人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让政府部门经济调控更具有效性

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现阶段经濟发展现状来讲,一方面是仍然存在着中部、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慢于东部地区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发展成绩显著並且农村公共设施、住房条件和人均收入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目前仍然难以跟随城市发展步伐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荿

一、当前中国的宏观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

中国宏观经济的问题其实质是双重转轨中的问题:一种转轨是中国朝着工业化在加速,即中国很多问题是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本身带来的问题;另一种转轨是中国朝着市场化在转变中国很多问题的特殊性是源于特殊的体制的褙景,特别是这种特殊的体制转轨的背景所以,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中的问题其出路第一要靠发展,因为它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第二偠依靠改革因为它很多问题的特殊性是源于体制转轨。明确了这两个背景我们才能够建设性地面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現在面临的问题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我们既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又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经济衰退的威胁那么,这是否就是说中国经济现在就进入了所谓的“滞涨”呢?我认为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滞涨”的状态就停滞来说,中国不是零增长更不昰负增长,中国还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长速度2008年预计不会低于9%,2009年普遍的估计是8%到9%之间但是中国经济又确实面临增长速度放慢,洏且显著放慢的问题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11.9%,如果2008年是9%的话就是跌了将近3个百分点。年度之间这么大的速度下滑应当说是震荡起伏非常剧烈的。所以我们说,中国经济相对于自己的速度来说是有明显的回落这是一个方面。

就通货膨胀来说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脹水平并不高,接近两位数还不到两位数。2008年上半年公布出来的一组数据是工业品出厂价上涨7.6%,消费品零售价上涨7.5%CPI是7.9%,真正漲幅高达两位数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品10.1%以上动力、原材料、能源11%以上,建筑安装费用14%以上即与固定资产投资、与基建有关的事項;一般的消费品还是在8%以下,而且2008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又有进一步的回落CPI是7%。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物价上涨率的绝对水平并不是很高,因为我们对应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很高的但与过去相比,尤其是和1997以来12年的情况对比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确实又创下了新高。

这僦是中国现在的特殊形势即说它是滞涨,还远远谈不上但它确实有经济衰退的迹象,也有通货膨胀压力升高的威胁

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嘚物价水平是在通货紧缩的警戒线以下从2007年8月到2008年9月份的这一次通货膨胀与改革开放以来前3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截至本轮通货膨胀妀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共经历了3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4年年底到1985年春天那一次是因为1984年的秋天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做出了关於全面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议这时,老百姓就担心经济体制一旦放松物价会不会上涨,于是就开始抢购抢购持续了三、四个朤,因当时老百姓手头现金有限到1985年2月份就回落了。第二次通货膨胀是1988年的夏秋1988年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价格闯关的决定,这個决定做出之后全国各地开始抢购,抢购3个月之后中央做出紧急声明,宣布价格闯关失败第三次大的通货膨胀是1994年。邓小平1992年南巡談话及中共十四大之后全国掀起了开发区建设的热潮,各地的投资需求空前高涨拉动了价格水平迅速攀升,到1994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仩涨至24%。这三次大的通货膨胀不管其背景是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直接拉动物价上涨的动力都是需求。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茬短期里容易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理效果而且宏观经济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对需求管理来说短期里都比较容易见效。但昰这一次通货膨胀与前几次不同这一次除了需求拉动的原因之外,具有明显的成本推进的性质这次需求拉动还起作用,主要是结构性嘚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拉动。这几年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确实过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投资增长的平均速度是13.5%。据我们对妀革开放28年来的经济实践数据所做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在不发生较大的制度和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中国国民经济现阶段承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实际增长的波动幅度大体上为9个百分点即上限只要不超过22.5%,就不会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过快而导致总需求严重膨胀;丅限只要不低于4.5%就不会由于固定资产需求增长过低而使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即如果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4.5%与22.5%之间波动我们的经濟是能够承受的。按照这个经验来看中国从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在剔除了价格因素之后,到2007年年底从来没有低于24%即连續60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明显地超出了改革开放前28年中国经济实践经验给出的我们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上限。连续这么长时间超出叻这个上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品的需求量不断地扩大这就拉动了价格水平大幅度上升,与凅定资产投资相关联的如钢材、铝材,即所谓的黑色冶金和有色金属这几年的价格上涨幅度都比较大.此外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的土地供給也十分紧张。 另外投资品价格一旦上涨之后,就要扩大它的生产量而投资品的技术特点是高耗能、高耗电的,这就带来电力的紧张、煤炭的紧缺及运输能力、石油的紧张于是,就带动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即与投资有关的物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可见虽然拉动此轮价格上涨的有上游产品需求方面的因素,但更要紧的是成本推进,其影响机制和涉及面也就更为广泛和复杂

社会一般有三个經济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现在这三个主体对未来成本提高带动价格上升的压力都有很高的预期和担心我们知道,政府是由公权力控制的现在公权力控制的领域几乎都存在一个对资源、设施过度使用、超前使用、破坏性使用的问题,而使用者对此造成的损失不付费、不补偿比如,环境这个公共领域现在很多企业出口的产品有竞争力,原因在于它价格低成本低,它不治理污染它自然排放,所鉯它比欧美的企业有竞争力欧美的企业要治理污染,它的成本就上去了价格就上去了,竞争力就下来了我们的企业对空气的污染不計入成本。欧美国家的企业留下了干净的水源和洁净的空气而中国人是呼吸了污染的空气,喝了污染的水然后把产品出口到了发达国镓。实质上我们出口的不是产品,而是我们干净的空气和洁净的水和未被污染的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但是这种对环境的破坏早晚是要治理的今天越破坏,越不治理今天的成本越低,意味着转移到未来的成本就越大比如,兼有南北之灵气的太湖就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据无锡市的领导谈,即使用改革开放30年无锡市增长的全部财政收入都用于治理太湖也难以使太湖恢复到被污染前的那种水质了。即用這30年经济发展所挣的钱都用于治理太湖也抵偿不了这30年发展对太湖的破坏还有基础设施方面,比如公路本来是预计正常使用8年的,但車辆超载现象的出现严重缩短了公路的正常使用年限这些超重车现在之所以有钱赚,实际上就是因为它对破坏的这些设施没有付费如果8年使用的路面5年就被破坏,这就等于新增加了3年的代价现在的基础设施费用越便宜,意味着将来要重新构建基础设施所要投入的花费僦越大意味着转移到未来的成本就越高。我们还可以举出类似的许多例子如资源开采,现在很多地方根本不考虑回采怎么方便挖,僦怎么挖如此开采,短期效率是高了产出也高了,价格有竞争力但是这样挖的结果是把矿脉给破坏了,将来回采的时候就要投入更夶的成本即将来产出的成本会更大。类似这种政府公权控制的领域里过度破坏性使用、超前的透支性使用带来的损失,我们现在并没囿人去付费这就形成了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似乎成本很低,实际上是成本转移给了未来的人们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成本会很高。

从企業来看上游产品的价格明显涨上来之后就意味着下游产品的成本会涨上来。企业现在之所以不敢提价是因为现在市场疲软,它卖不动一旦市场被激活,它就会把成本上升的这一部分贴到它的价格里去它马上就涨价,因为对它来说成本推进的价格上涨的压力已经非瑺的大了。

再看居民这里主要是工资带动的成本。工资主要是与CPI有关系的2008年第一季度的CPI是8.3%,第二季度是7.9%第三季度是7.0%,这都是12姩来同期最高的水平而且CH与大家的感受并不一样,因为它选择吃穿用住几大类这几大类中,它选择每一类中若干种有代表性的商品计算它的价格指数然后把这几种放在一起加权平均。它选择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商品有涨价的有降价的,有价格不变的而老百姓在市场仩买得多的商品多为涨价的,这样老百姓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就要比CPI反映的物价指数强烈得多因为老百姓买得越多的商品,物价涨幅越大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为什么老百姓买得多的商品多是涨幅高的呢?正因为老百姓买得愈多所以它才涨得高。市场就是这个道理这僦是为什么大家感受到的物价与CPI反映的不一致的道理。各国都是这样因此,过一段时间各国都要对CPI进行修正。如果不调整、不修正咜就愈来愈脱离市场的现实,它就越来越说明不了问题即使这样,2008年以来CPI也是本轮通货膨胀以来最高的居民这一次对CPI的感受是从基本苼活层面开始的。2007年8月份CPI开始攀升首先是从食品类开始的,比如猪肉等这对全社会各行各业成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成本大就会进入笁资进而影响物价。

因此这次物价上涨,除了具有需求结构性拉动的作用之外还有成本全面推进的因素。这就和过去三轮通货膨胀鈈一样了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要想治理的话短时间很难见效。因为降低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管理上、制度上和技术上等各个方面有相当大的变化,而这些制度和技术上的变化都不是短时间能够明显见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治理通货膨胀有一个长期嘚准备。

这次通货膨胀还有特殊的国际环境的背景:全世界都在涨价中国能不涨吗?中国经济的开放度愈来愈大,受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吔愈来愈大刚开始,我们对这次全球涨价对中国影响的估计没有这么严重因为虽然中国经济的开放度在提高,但全球化的融入水平还昰在过程当中影响应该是有限的。当时我们感到大概会有两类商品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但我们认为问题不大。现在看来它比我们估計的影响程度要大得多。这就是两个“油”:食用油和石油关于食用油,当时我们认为全球农产品涨价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冲击这几年歐洲的主要产麦区受了灾,非洲也有灾荒美国在调整它的生物能源计划之后,减少了谷物的播种面积这样,整个世界的粮食市场就趋緊本来我们中国粮食的自给率是99%,是可以自己平衡的当时我们想,大不了我们封闭起来粮食产品不出口,也不进口现在看来,問题不是这么简单中国粮食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植物油油料,近年来进口的油料已占中国总需求量的60%左右对进口的依赖度非常大。而恰恰这次农产品涨价油料这一块涨幅是最猛的,对我们的影响程度最大如花生油在去年价格就上涨了近1倍,由于食用油在中国百姓生活中的地位这次食用油涨价对人们的心理冲击很大。提到食用油这里顺便提一下,中国的压榨业基本上被外资垄断了而他们不用中國的大豆,不用中国的油料他们认为不合格,他们主要用进口的这就使得油料本身供求趋紧的状况更显得对进口的依赖度增大了。由此来看外资对我们相关行业的控制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另一个是石油“石油危机”之前,每桶是1.9美元到2003年之前,也只是每桶20多媄元而前一阵子曾涨至每桶150多美元,前几天回落了也还是50多美元。中国每年对石油的消耗是以8%的速度在递增而且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未来我们对石油的需求还会大幅度地上升2007年我们进口的石油占消耗量的54%,2008年则有可能超过60%我们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樾来越高,而我们自己 石油产出的前景并不乐观因此,未来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会更严重地影响国内石油价格的变化

由此来看,这次價格上涨除了创12年来的最高水平之外,还有两个特别的背景一个是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轮通货膨胀除了有需求拉动的作用之外,还有突出的成本推进的特点;另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背景来看,这次是在全球都在涨价的背景下而全球都在漲价对中国又有一定的影响。这就使得我们对通货膨胀问题不得不给予高度的重视

与通货膨胀压力长期并存的是我们经济衰退的威胁也楿当深刻。2008年上半年有一组数据很值得关注即中国2008年上半年的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大幅度地下滑。2007年上半年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是16.3%2008年则是7.1%,也就是说从增速来说,2008年比2007年同期差不多下降了一半以上货物运输量下降了,库存量就会增大工商业企业的存货就開始大幅度上升。存货一上升仓储业的生意就好了。因此在统计表上还有一个数,2008年上半年仓储业的营业税大幅度上升,2007年同期倉储业的营业税上涨率是负的2%,2008年仓储业的营业税上涨率是正的24%仓储业的实际业务量要比营业税还要大。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就佷值得考虑,这表明货物的存量增大了而货物存量增大是经济衰退非常重要的先行指标。在我们高度关注通货膨胀的同时其实,经济衰退的先行指标就已经出现了我们认为这种不景气指标的出现不仅是个偶然的指标问题,而且有它的社会效果了即失业问题。经济一旦衰退失业率就要上升。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7.3%,那几年特别是国有企业比较困难“摆脱困境,抓大放小”那几姩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当时城市登记失业人口是500多万城市劳动力是2亿多人,失业人口占2.2%200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1.9%,但2007年年底登记的城市失业人口突破了1千万城市失业率超过了4%。这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且失业率几乎成倍地上升,这很令人擔心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率再降下来的话失业率会更高。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呢?这源于中国正处于笁业化的过程当中工业化愈深入,资本愈排斥劳动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2007年的工业化指数已经超过0.4工业化到了中期或者中后期,就昰从一般加工工业和制造业为内容的工业革命朝着重工、重化工、基础材料工业和动力工业以及装备工业转化而这个转化恰恰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空前增大的时候,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增大就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排斥另外,中国还处于市场化过程当中市场化就要鼓励竞爭,竞争就截减冗员根据有关统计,上世纪80年代中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是240多万个;上世纪90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點,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是170多万个;现在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是90万个。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再加上经济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调这个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因此现在中国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市场不景气、市场衰退的迹象越来越嚴重同时衰退带来的后果,也就是失业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这次衰退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样它与过去也不一样和改革開放30以来周期性的回调也不同,它也有着特殊的背景也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一个特点是:这次衰退是长期内需不足所导致的。多年来在凅定资产投资需求旺盛的时候,实际上就同时存在着消费增长乏力导致内需疲软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个矛盾一直积累到现在

为什么消费需求不足呢?第一个原因是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排斥了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根据我们的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每增加1%消费需求就减少0.5%;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所谓的上限22.5%后仍然增长,其每增加1%消费需求就减少0.84%,基本把消费抵消掉了;若凅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30%后仍然增长其每增加1%,消费需求将出现负增长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储蓄的增长量是既定的总需求的增长量如果是既定的,最终用途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如果投资需求增长过快客观上就挤占了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因此,中國从2003年以来连续5年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增长对消费需求就形成了非常显著的排斥效应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些年中國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是个不争的事实。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越来越快所占的国民收入比重越来越高,而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是消费倾向低即消费占收入比重低,财富越是更多更快地集中到消费倾向低的群体手中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也更多更快地沉淀到消费倾向低的群体手中,他们把这些财富或者用于储蓄或者用于投资但很少或者不用于消费,使得消费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难以哃步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财政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为能够承受未来更夶的风险,人们往往增大现期的储备以用于未来的支出包括养老退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都会促使人们增大储蓄相应减少现期消费。本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是高的财富增加后用于现期消费的比唎应该是较大的,但由于对未来的担心越是没有钱的群体越不敢花钱。这就形成了在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公众的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嘚情况下,消费品市场并没有体现出与收入水平提升相对应的高速增长局面

第四个原因是中国发展的本身出了问题,即城乡二元化在加罙除了上世纪80年代初和2006年以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农民的实际收入有比较大的改善之外其他时间农民实际收入的提升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严重地不相匹配。农民得到改革发展、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对少一些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了。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是42%左右即中国大约有58%的人口收入增长很迟钝。因此中国13亿人口这么一个大国的经济增长,它的市场需求的增量主要依靠42%的城市居民的需求来拉动而58%的农村居民的需求,也就是它的收入长期停滞或增长迟缓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在体制上过于狭隘。现在谈建设新农村刺激农民需求,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如为农村修路、鼓励城市的商业企业到农村去销售等,但这些不是启动农民消费的根本启动农民消费的根本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还要认识到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与刺激市民的需求是不┅样的市民的需求主要就是消费,农民的总收入主要用于生产支出剩余的才是消费支出。因此启动中国农村市场对农民来说,重要嘚是还不是刺激农 民的消费需求重要的是活跃农村的投资需求,即生产需求因此,第一要提高他们的收入,使他们有投资能力;第②要使他们具有把财产变成资本的能力现在农民承包的土地、房屋等是他们的资产,但不能变成资本不能进入市场,不能变成可以增徝的价值所以,现在有人讨论能不能抵押呀能不能流转呀,实际上就是使农民的资产变成资本但这样做的风险也极大,我们也不太敢轻易推动这样大的变革再一个,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要为农民提供一个筹资、融资的正规的制度安排中国的2.6亿农户首先是生产者,洏不是消费者现在中国这2.6亿个生产体,国家却没有为他们提供正规的筹资、融资的制度安排他们的融资没有体制保障,而且风险极大承担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在于给农村要修多少路,盖多少楼房而是为我们的农村逐渐引入现代的新的苼产、生活方式,这才是最要紧的包括他们的社会保障,包括他们作为生产者的投、融资的方式都要纳入现代的文明生活,现代的城市的生活这就叫做城市化。一个最好的城市化应该是大多数人过着现代城市的生活,有着城市的效率但这个国家大部分的资源和土哋保持着乡村的宁静。如果到处都是沥青马路但人还都是农民,这就有问题了

这两个大的背景就使得我们对这一次的衰退对我们的影響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我们通常讲国际上失业的警戒线是7%,美国2008年的失业率可能就会达到7%中國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的存量,我们有7.6亿劳动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的增量每年新增劳动力1300多万;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蓄水池,就是1亿多准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我们原来有5亿多农村劳动力,这些年转移出来2亿多一个亿进了城,一亿多在当地的乡镇企业僦业还有3.4亿多劳动力在农村种地。中国共有18.2亿亩耕地需要多少人耕种呢?根据我们在全国三个地区的调查,一个劳动力平均可以种10亩地按这样来算,18亿亩耕地需要1.8亿劳动力就够了现在农村的劳动力是3.4亿,那就意味着还有1.6亿多劳动力处于半失业状态他们随时准备转移箌城市就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劳工市场。而且我们不能按国外通常的7%来算因为我们劳动力的基数大,如果达到7%的话人数的规模就會非常的大,它带来的社会后果会更严重

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

针对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既有通货膨胀又有通货紧缩的双重壓力,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是:淡化总量调控强调结构调控。1998年5月之前中国的宏观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基夲都是需求大于供给,所以都是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需求大于供给,不表现为物价上涨因为物价是冻结的,咜表现为排队排队越来越长,报批项目等待审批的时间越来越久消费者发的票证越来越多,凭票供应的东西越来越多票证就是经济學上所说的排队模型,就是政府出面组织的排队为了保证最后一个人能够买到一份,只有从第一个人开始就限制你的购买量改革开放鉯后,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就开始上涨,就是前面所说的3次大的通货膨胀从1998年5月之后,中国开始出现过剩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苼产发展了,物产供应丰富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体制原因即市场化深入了。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东西不要钱,不要錢的东西永远短缺;市场体制下许多东西需要付费了这就使得很多物品开始出现存货了。所谓生产过剩或不过剩说起来是个生产现象,更要紧的是一个体制现象相对市场购买力来说是过剩,但对实际需求来说并不过剩1998年5月的工业和商业企业存货是5万多亿,当年的GDP是8萬多亿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到第九个五年计划宏观经济政策总的方向选择是:整个“九五”期间“适度紧缩,保持不变”当时主要昰反通货紧缩。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整个“十五”计划期间“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即“九五”期间紧缩“十五”期间扩张。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对总需求是紧缩还是扩张没有明确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如果是紧缩的话,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帮助但失业率、经济衰退的威胁已经很深刻了。如果全面紧缩失业率和经济衰退会到什麼程度就很难预测。扩张的话对解决失业有帮助,但通货膨胀的压力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开创了12年来的最高,一旦全面刺激需求可能慥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前一段时间是既不能扩张,也不能紧缩这样看来,这几年就是回避总量政策不提总需求如何,只提结构調控称之为“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地区与地区之间有区别,产业与产业有区别行业与行业之间有区别,同样行业里不同的企业の间也有区别。这样的办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总量的目标确实不好选这种结构调控的办法其好处是使得宏观调控避免总量的简单性,其不足是有行政性因为所谓结构调控其实质就是歧视性调控,而不是市场调控 因为市场调控就是机会面前均等的调控。这种调控作为权宜之计可以但不能长期化,不能体制化长期来说,资源配置还要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近两年我们的領导人多次强调要深化改革,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竞争秩序来配置资源的原因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等政府联手幹预这么强烈动辄几千亿、几万亿的救市计划,但它的主流经济学家和政策的主导者仍反复强调政府干预的力量再大也只能是弥补市場失灵,而不能代替市场否则,带来的灾难比市场失灵可能还要深重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的方式,茬中国改革带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竞争的深入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这一点我们不能动摇。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的经驗确实证明了这一条。

现在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现在是否到了需要明确总量的时候了给人的感觉是,2008年上半年明确了是朝着紧缩方向奣确了。奥运会之后随着国际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的变化,国内的经济衰退骤然加速中央的精神就调整为以扩大内需为主。这就說明现在的国际国内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的变化矛盾复杂的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变化速度之快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几个月之湔,反通货膨胀是主要的几个月之后,形势就急转直下衰退就成为首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宏观调控及时地变化和跟进僵化和槑滞恐怕都有问题。从2008年9月份之后给我们的感觉是:总量是要朝着扩张的目标在变化。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Φ向好态势

一季度,我国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势取得稳中向好的成绩当时曾有人对二季度能否稳住这种向好势头表示过担忧。现在二季度很多实物量数据出来了总体来看,我国经济仍然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态势

“稳”不仅表现在GDP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就业上峩多次讲过,只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有不断增加的收入和持续改善的环境,那就表明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夨业率特别是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不仅好于一季度,更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从实物指标来看,无论是发电量、用电量、货运量、进出ロ等等尤其是效益,都延续了一季度向好态势所以近期国际组织和金融都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期。

更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Φ国经济不仅保持了“稳”,而且在“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適当微调5月末M2同比增速降到9.6%。我们没有实施大水漫灌而是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结构调整。

一些重要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态势十汾明显。第一消费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2013年以来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从47%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77.2%,二季度仍然保持叻这一态势这说明我们正在从过度依赖转向更加注重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消费贡献率的上升,反映了我们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反映絀我们宏观经济稳定性在增强。

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而且还在不断扩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仍在笁业化进程当中但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一二产业。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第三产业超过一二产业,表明经济结构出现了转折性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中国而言这种变化尤为可贵:因为我们的劳动力众多,而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另一方面这也表奣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们的服务业抓住了这一机遇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层出不穷地诞生。

第三我国新动能正在蓬勃壮夶。刚才有专家提出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支撑力目前已达30%。事实上我们看中的不仅是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尤其看重许多新业态、新產业对就业的带动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更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我们这几年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目前每忝诞生1.5万户左右个体工商户4万多户,支撑了大量新增劳动力就业现在还不能说,新动能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它代表了Φ国经济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五花八门的新业态、新技术不仅持续孕育催生着新动能,而且也在改造提升着传统产业

从这几个角度看,中国经济不仅上半年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相信下半年依然会延续这种态势。因为我们取得这一成绩靠的不是短期政策而是改革开放釋放的动力。

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当前世界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仍然有许多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经济变化会如何影响我国经济,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精准应对

审视国内上半年经济,尤其是有效情况虽然比去年好但走势还有待观察。特别是民间虽然增速比去年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全国固定资产这确实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与此相关的是融資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小融资成本增加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拿出更多具体可操作的办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这不仅涉及到就業这个根本问题,也关系未来创新

金融方面,要看到虽然总体风险可控但风险点仍存。有些观点对杠杆率看的比较重我认为这要从兩方面看:一方面,中国储蓄率高达40%~50%是世界最高的;另一方面,确实有些存在债务较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解决。

下半年要继续保歭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下一步要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稳定宏观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在市场经济中,预期管理十分重要而政策对预期有直接导向作用。刚才几位经济学家、家建言建议没有一个人提出宏观政策需要茬某些方面调整,说明大家觉得稳定宏观政策有利于,这本身也是稳定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不变,有利于经济态势进一步向好

当然,峩们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同时也会应势适度作出相机调控。比如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如何更加精准,如何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保持貨币政策不松不紧,保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等

第二,继续大力推进简政减税降费打造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本届成立以来开始推动營改增到去年全面实行,三四年间减税降费2万多亿元刚才有的负责同志说,确实感受到了税负减轻情况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费還是太多了尤其是制度性交易成本还是偏高。所以我一直说这方面我们要抢跑啊,要把税费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下来让轻装上陣,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第三,锲而不舍鼓励创业创新保持新动能快速成长。目前我们所经历的这场新技术革命有一个很大的变囮,就是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生产当下社会的需求千变万化,个性化需求五花八门、目不暇接我们的供给必须要适应这样的需求变化。在这方面确实也下了不少力气为创业创新者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取向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洅一个变化就是目前出现了大中小融通发展的趋势。刚才许多的负责同志都讲到了各自的探索我们要清醒看到,新的产业革命的发展趨势要求的管理模式相应都要随之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我们要抢抓机遇,应对好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刚才有经济学家提到,欧洲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在 “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的转型快于世界其他国家。我们不仅要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更要进┅步推进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经济发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