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买电脑蚂蚁花呗额度不够只有500额度 但是想买个五六千的手机 这个额度没办法用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花呗是某付宝里面的一个虚拟信用卡的服务。在这一个小小的服务的背后却衍生出了一条庞大的套现产业链。花呗套现者与某付宝风控之间展开激烈的斗智斗勇。
其中的博弈精彩纷呈,同时又催生出了一些高端的玩法,搞肥了一波入场者。
花呗手续费收20%-30%真的有人套吗?是什么人在套?
花呗套现从业者是如何月赚一辆路虎?
花呗从业者如何通过成立联盟与某付宝风控斗智斗勇?
花呗从业者如何相通过花呗套现沉淀千万资金?
花呗从业者如何通过资本注资成为创业项目?

“妈的!又被封了一个号,肯定是那帮王八犊子同行干的。不光是说相声的盼着死同行,这干啥的都他妈盼着死同行呢”
阿铎在三线城市做金融中介,目前在从事一种叫花呗套现的业务,这两年花呗套现非常火爆,阿铎每天到戒赌吧、QQ群去寻找目标客户,然后加到微信上。
因为收价高,总是被同行羡慕,刚加了一千人不到的号又被举报封号了。

花呗自从某付宝2014年底推出来花呗以来,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用过这种功能。而花呗套现自从花呗诞生以来,就一直如影随形。
据行业内部人士推测,蚂蚁金服目前花呗授信额度达到万亿级别,而即使按照2%的人存在套现行为,就有200亿的级别。
花呗套现者又会存在每月循环套现行为,即使按照套现者每年平均套现6次推算,保守预估花呗每年套现的流水可达千亿之多。
历经某付宝多次打压、风控模式升级,花呗套现不仅没有消失,而是朝着更加暴利、产业更加集中的趋势发展。
那么使用花呗套现的群体是怎么样的?
花呗又衍生出了怎么样的产业链条?
花呗从业者如何一个月赚出一辆路虎?
又如何利用资本的力量衍生出规模化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揭开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花呗花呗、大额秒到、欢迎甩单、价格美丽!
“10个点,代理中介6个点,399元可以代理。”6个点就是6%,一万就是600手续费。


第一次看到这个价格的人都会很诧异!
这么贵怎么会有人套现?这些人脑子进水了吧?这些人缺钱缺疯了吧?
每一次看到这个手续费的人总是忍不住这么想。
“这么想的人那是因为没有这么缺钱过。比如小年轻把女朋友怀孕了要打胎、或者家人生病了急需钱治病、老哥刚输了搞点钱翻身、借了高利贷马上要还了要不然就被高利贷暴利催债,这些急用钱的情况,那点手续费算啥子呢,是吧老哥?”
阿铎很体察目标用户的心理!
“干生意千万不能只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他们这叫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跟你说吧,这个行业最标准的手续费是20-30个点。”
看到这你肯定眼睛瞪了老大,绝对不敢置信。
20-30个点真的有人来做,一般都是那些急缺钱、过了今天不讲明天的主。因为今天不搞出来,可能也很难有明天。
而阿铎针对的就是这批细分的用户。
“这批人额度一般不会太大,平均额度五六千,出一单能赚个一千多”。
阿铎之所以被同行举报,就是因为太被同行嫉妒了!
“很眼红”这是同行心理的潜台词。
他一单的利润,抵一些人做五单、十单。
对于为什么收这么高的点位,阿铎说道
“因为(某付宝)风控,现在实际上能出的总量是有限的,基本上是供不应求。比如一个渠道一天只能套10万,点位收的低,量一窝蜂就上来,这个渠道就死掉了。
多做单太繁琐了,不如做少量能赚钱的客户。虽然做的客户量少了,实际上赚的是更多的,而且自己也更轻松了。”
在这行浸淫两年之久,加上之前的一些沉淀,平均两天能出一单,好的时候一天三五单,最高一天利润过万。
“套过现的人也犹如上瘾一般,很难戒掉。因为下个月还要还钱,还过钱之后还得继续套。”
你收这么高的价格,良心不会痛吗?笔者犀利的发问
“现在是市场经济年代,公平买卖,你情我愿的不存在什么良心的问题。我报价给他,他可以选择我,也可以拒绝我,我很心安理得的接受。”
“虽然价格收的高,比起一些黑心的骗子,收了款不返钱的,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对于高昂的中介费,阿铎自有一套逻辑。

02 低价策略与阿铎做少量客户的策略不同,枫勇一直走的都是低利润路线。每一单,他只赚2个点。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是枫勇的商业哲学
在花呗这个行业,分为某付宝、商户、一手、二手、N手、客户这些角色。
枫勇批量寻找可以合作的商户,然后把这些资源批发出去。
小额的用自己的商户就能搞定了,关键是大额的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跟商户合作,自己养出来一个商户,一个月只有几十万的额度,很难上规模,要搞大必须跟商户合作。
一般给他们3个点,我收5-6个点。枫勇一般只赚2-3个点

而因为一手大额商户稀缺,枫勇开发商户能力比较强,加上以前的积累。现在每天都是准备300万的资金,一个月流水大约在7500万。
“每个月能赚一辆揽胜!”枫勇轻描淡写的说道
“不过都是辛苦钱,跟搬砖一样。”
“做这行信誉很重要,一个老客户长期带来的利润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信誉好,老客户会源源不断的转介绍,而且很多老客户都成为了他的下家代理,出去接单赚钱。”
之所以说辛苦,是因为枫勇单多了,工作量很大,现在团队有十几个人,都是家族里的亲友。
必须是信的过的,而且知根知底,要不然错几单就出很大乱子。

03 合法买卖?花呗套现一直游走在灰色的边缘,虽然有风险,但是因为利润比较大,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很多中介愿意冒险尝试。

某付宝肯定是不支持的,也一直加强风控,打击套现的力度。
蚂蚁金服的大数据风控能力是目前国内最强的,可以根据很多行为来判定用户是否存在套现行为、虚假交易、偿还情况。
比如地理位置、截屏行为、额度与商户单笔消费是否匹配、消费频次都可以很简单的判定为套现,还可以监测到异常商户并实行连坐--即通过这个有问题的商户使用花呗消费的进行异常监控。
当监测到异常账户或异常商户时,会对其进行风控,不支持花呗支付,或者对花呗进行降额处理。
花呗套现有很多种情况,有很多种操作手法。对于其法律定性也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比如说虚假交易套现行为,这种肯定是违法的,连刷单都有虚假交易的案例了。
比如有些淘宝和天猫的商家会通过发空包的方式,来从事套现活动,这种行为肯定是严厉打击的。

但对于一些真实消费之后的商品回购行为,从规则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例如用户使用花呗买了一台IPHONE X,然后把IPHONE X低价处理给原商户、或其他商户来变现,这种行为虽然也是一种套现行为,但肯定不能说是违法的,这是用户处置的权利。

04 猫鼠游戏某付宝在风控技术上的数据模型越来越完善,目前能够支持大额的渠道已经很少了。以前花呗交易的场景主要局限在淘宝、天猫、美团、唯品会等电商平台。


但是因为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而且越来越多的商户接入了某付宝,能够支持花呗套现的场景更多了。开通某付宝口碑的商家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支持花呗支付。
一旦一个渠道敞开了一个口子,闻风而动的参与者会像狮子闻到猎物一样,凶猛的扑上去。比如华为、联想商城在支持花呗支付之后曾一度在中介圈异常火爆。


但风控人员认为,这种交易场景依然可控。
因为某付宝官方很快对场景的交易额做出来了限制,单笔奶茶店、便利店一般只支持299的额度。再交易两三笔,就不再能交易出来。
大额的商户渠道一时变得稀缺起来。
众人便把眼光瞄准了电脑城、数码店,因为电脑、手机的客单价都会比较高,几千、上万也很正常。
但风控人员便对一个店铺的月总交易额度做出了监控,一个店一个月正常使用花呗的交易额度有一个合理的区间,比如30-50万,那交易额大幅度超过正常交易额就会进行监控。
情况严重的就会进行拉进异常名单,并且冻结资金。
对于日常严重的风控,有的中介非常悲观,越来越不好做了,动不动就风控、不是商家风控就是用户风控。
而有一些从业者却相当乐观,认为这是一种行业的洗牌。
“中国的国情在那放着,缺钱的人太多了。那些征信差、资质差的三无人员银行不愿意服务,就只有我们来服务了。这就是国情,需求不会减少,而供给减少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抬高行业成本和利润。”
一度有一段时间,行业平均手续费都能达到匪夷所思的30个点,而套现的人还会来持续套现。因为套过现的人,下个月要还钱。还过钱之后很大几率还会继续套。
行业从业人员均一致认为,因为有需求,这个行业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对于越来越严重的风控行为,行业的老司机们也纷纷发挥各种聪明才智、抱团取暖甚至采取融资+互联网的方式来应对风控行为。

05 转战境外随着境内的商户大额度受限,某付宝海外业务拓展,一些有境外资源的玩家开始开辟境外商户。香港、日本的商户因为地处购物天堂,一天上千万的交易额都可以实现,这些是国内商户无法比拟的。

对于物理位置定位,中介也想出办法通过关闭定位,让APP无法追踪具体地址,否则人在内地却在境外产生了消费肯定是不正常的。
也有分析认为境外消费对于额度提升甚至还有一些帮助,境外花呗商户一度备受推崇。据业内人士介绍,境外商户整体的权重也会比较好一些,整体更优质。
一个有情怀的匿名花呗从业者解释
“如果一个有问题的商户被关闭,会连累所有从这个商户产生过消费的人风控。业内一些老司机说很多人不懂这些区别,导致花呗额度全部风控,只好去借网络贷款、高利贷,最终上不了岸。所以看到那些人乱扫码很心痛。”
“我们也呼吁同行,不要乱搞垃圾商户,坑了自己也坑了用户。”
这位境外商户花呗从业者不仅为他的境外商户自豪,还肩负起了为规范行业的责任。

通过花呗从天猫购买电子产品,然后再把产品进行回收已经存在很久。回收者通常把产品折价20%-30%,然后再供给手机店和数码店。
在深圳华强北从事手机批发多年的高川看准了这个商机,利用多年攒下来的手机批发商的资源进行疯狂收货。
高川甚至把产业进行了优化升级,也进行了颠覆。他不再收取用户和中介的点位,用户可以以原价把手机卖给他,而相应的,他要压用户的资金10-20天。
他这么做有两个理由支撑,一是手机的渠道差,天猫以及各种厂商的手机旗舰店有时候手机会比线下还要来的便宜。把回收来的手机放在线下卖以及批给地方上的批发商偶尔可以持平、偶尔还是有利润在的。
第二个理由是高川精心打的算盘,就是10-20天的账期。10-20天的账期可以让他手里沉淀更多的货款,也有足够的时间把货给出出去。货出去之后,钱就在手里占着,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凭着不扣点的低价策略,有一些中介愿意垫资和他合作。在他手里沉淀的应付账款很快积累到了一千多万。
这才是大买卖,高川得意的说。他的目标是明年把待结资金做到五千万,完成从小批发商到大渠道的转变。

07 产业联盟而老司机枫勇组建了一个花呗联盟,用来信息共享。枫勇的算盘也不简单,以前都是自己的团队在开辟商户,总是感觉受限。


他的花呗联盟在全国招募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商户共享、技术共享,他把开拓商户资源的经验进行复制,让更多城市的数码城加入进来。
批量的洽谈商户资源,让枫勇牢牢的把握住了供应量。有了全国的商户资源,联盟成员还进行客户共享和交换。
“让本地的客户产生在本地的商户进行消费,产生真实的消费。某付宝的风控就是铜墙铁壁,而我这根针偏偏就要插进去,真实的消费你怎么风控?除非下架花呗。”枫勇有些狂妄的说。
在这个行业,用户支付了之后不给用户结算就叫黑单。
双十一的时候,花呗没有风控,不支持大额的商户也在当天支持了大额,用户额度也大,有骗子一天就黑了30万。而职业骗子团队不光骗用户,还骗商户和中介。
无论是一手中介还是二手中介,在和商户结算不一定每笔随时结算,而是要先垫付。再在约定时间,通过付款截图来进行结算。
职业诈骗团伙先进行小额交易和中介和商户聊熟络换取信任,后续便在交易后用PS伪造某付宝交易账单来实施诈骗。大意的商户,有时候只看了用户发过来的付款截图而没有进行单笔资金核对便匆匆结算。
老司机飞鸿就吃过两次亏
“都是打过交道的人干的,不熟的人肯定先对账。反而是打过几次交道的放松了警惕,亏了一万多。”飞鸿对笔者说道。
针对行业内经常黑单的场景,枫勇也是愤愤不平,这时的他甚至浑身充满了正义感。正义感爆棚的枫勇说,“虽然咱们的行业并不是很正当,但也要盗亦有道。他在花呗联盟里甚至对交易发起担保,商户和一手先把资金交付给他,用户交易后他来结算下家。
花呗联盟既实现了商户开拓、用户联动、又实现了资金安全。”
“在这个基础上一个月能直接干一两宾利!”枫勇笑着把头仰过去,透露出几分自信和得意。

08 资本助推?同样敢想敢干的,还有来自高学历正规军的创业者。与一般花呗行业从业者低学历不同,李菁是名校毕业计算机研究生,他了解过这个行业之后发现了行业的暴利,也很快钻研清楚了行业的规则。


在花呗支持交电费之后,李菁立即刷领团队创立了省电宝。一些工厂、企业用电量很大,比如一个月能产生20W的电费。李菁便和企业谈好,可以为企业进行折扣电费预存,只要19万5000就能给企业缴纳20W的电费,为企业达到省电的目的。

缴纳的电费当然来自于有变现需求的花呗用户。一边可以为企业节省电费,一边可以帮助需要现金的人进行变现,李菁自认为这个商业模式非常完美。
“这个商业模型非常好,我们测试的数据非常好。而且我们发起了众包,每个人都可以帮我们来谈工厂,谈完之后可以享受永久分成,基础的商业模型已经建立。”李菁对这个商业模型非常有信心。
“这个商业模式没有核心壁垒,比的就是速度,谁先最快速签下更多的工厂谁就是胜利者,所以必须要够快。我已经在接触资本了,投资人虽然看好商业模式,但对这个行业的政策风险太过于谨慎,没有人站出来领头没有人敢跟。”
“如果融不到资的话,我们可能还是处于小规模作战。”
“有的投资人也看上了,在拿回去讨论,如果投委会批的话,估值一个亿能直接拿个一两千万。不过现在的形势,我看还挺悬,投委会认为非常受限于某付宝的政策,如果某付宝关闭这个通道,这个项目就死了。”
对于官方的风控,他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担心过。内部人士评测近日现金贷的严厉整顿政策也必然会导致花呗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一次交易收20-30个点的阿铎,应付账款过千万的高川、月交易额7500万一个月一辆揽胜到目标一个月一辆宾利的枫勇到渴望估值过亿要融资千万的李菁,单纯一个花呗搞出来的玩法让我感到震撼!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花呗套现背后一方面衍射出了疯狂的用户需求。这种用户需求被打压、被主流视野忽略就像互联网行业一直忽略了快手的用户和今日头条的用户。
另一方面,对于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生财方式虽然我不敢苟同,但单纯就事论事的说,专注的力量也让人震惊,一个普通的生意,专注一个小小的项目和生意竟然可以做到数千万级的量级,也是非常值得深思。
有很多人说赚钱很难,没有项目,也有很多人在不停的换项目、换行业。但一些每个人都能看的到不起眼或看不上的生意,却有人能做的风生水起。这些人把专注一个行业,优化好一个投入产出模型应用到极致。这样来看、这样来做,不赚钱是很难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电脑蚂蚁花呗额度不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