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三个人分,其中一个人可以有几套房子要房子。要房的人给那二个人多少钱

她嫁了4次,学费分文不掏,反而向儿子要房要车!可她是个好妈妈....
家庭教育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社会话题,
而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且健康,
不少父母为此操碎了心,
但是这篇文章的主角却是用比较非常规的办法,
培养出了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的孩子,
这位母亲用自己的智慧,
仅靠一个人重新定义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我这套浦东的房子280平,是我23岁的儿子送给我的。你们的儿子会买房子给你们住吗?他可能还指望你吧?”一位上海的单亲妈妈自豪地说!
这位妈妈可不是什么富豪,她曾是上海铜厂普通的女工,有着三次失败的婚姻、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甚至,她跟孩子穷到靠捡垃圾度日。
而这位单身母亲艰难又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她在困境中摸索出的教育方法,值得每一位中国父母好好看看!
照片中的女子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她的名字叫沙拉·伊麦斯,虽然长着外国人的面孔,却是一个上海生、上海长的中国人!
这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谓大胆至极,又是让孩子辍学,又是打工,又是参军,有些时候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令人惊讶的是,她的儿子们个个出类拔萃,成了人群中的佼佼者。
到底其中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上海的犹太后裔——沙拉的故事!
沙拉有一个并不十分幸福的童年,父亲老伊麦斯原本是个犹太商人,1939年由于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辗转流亡到了上海。
1950年,沙拉出生在上海大名路的家里,在父亲65岁的时候,妈妈抛弃父女二人,去了老家苏北地区。
因此,小时候的沙拉其实是父亲一手带大的。
因为父亲在犹太联合公会工作的原因,沙拉所受的教育也是复杂的:在学校里,她和班上的同学一起接受社会主义小学教育,信仰共产主义,能说普通话和上海话;在家里,她和犹太联合会的人一起探讨问题,父亲还教给她一些犹太礼俗和宗教信仰。
在这个环境成长起来的沙拉,思维模式一直具有双重性,中国和犹太的特点兼寸。
在沙拉12岁那年,父亲离开人世,由于当时政局动荡,沙拉在初一就被迫辍学。
少女时期的沙拉
1967年,身为犹太后裔的她没逃过劫难。红卫兵不仅把沙拉赶出了家,还剪了她天生鬈曲的头发。由于“文革”,沙拉只读到初一就辍学了。
不过沙拉坚定地认为:高等教育不重要,社会才是大学堂。也正是丰富的社会经验塑造了她这样一个人,坚强地生存下去,成了她毕生的信念。
后来沙拉因为遇人不淑,遭遇了三段不幸的婚姻,但也因此得到了两个宝贝儿子和一个女儿。
1971年,沙拉谋得了一份工作,在上海铜厂做一名女工。作为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妈妈,沙拉的生活很艰难,因此这份工作简直是雪中送炭。
1985年仍在上海铜厂工作,沙拉的工作证
这份工作一直做到了1985年,也是在那年,上海公安局通知她获准出国(被允许到任何一个她希望进入的国家),当时她激动的恨不得马上回到故乡去看看,但同时面临两难抉择:若是去了以色列,孩子尚且年幼只能留在上海,很难再见;若是放弃这次出国机会,那下次机会则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思考一番后,沙拉还是决定放弃了此次出国的机会......而下一次的机会一等就是7年。
日,中以正式建交,沙拉非常兴奋,作为犹太后裔,沙拉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申请回以色列了。
1992年,当沙拉辗转回到以色列的时候,三个孩子都还暂时留在中国。沙拉说:我是中国第一个返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应该也是最后一个!(其他犹太人或早就离开了中国,或在这片土地上长眠。)
当她终于踏上父亲魂牵梦绕、却再也没有回去的故土,却发现这里,远不如90年代的上海繁华,而且还处在一片战乱中!
初到以色列时,总理拉宾还亲切接见了沙拉,半年后,拉宾就遇刺了!
初到以色列,完全没有沙拉预想的顺利,她本以为以色列的移民局会把他们安排到海法等大城市,没想到被安排到临近黎巴嫩的边陲小镇上!
沙拉说:我记得拉宾总理跟我亲切握手时,问我你有什么困难吗?我回答说:我什么困难都没有,因为我有一双手,所有的困难在手里都能解决!可生活的艰难远远超出她初到以色列时的乐观!
1993年5月,她终于把3个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但让沙拉没想到的是,孩子们来到以色列的当晚,就遭遇了生死考验:
“我跟孩子们刚刚下车,就听见身后一声巨响,我奔过去,发现一个人被炸得七零八落,至今回想起这个场面都心有余悸!”
作为中以建交后第一个移民以色列的家庭,沙拉和三个孩子还上了报纸
初到充满战乱中的以色列,沙拉和孩子们为了躲避炮火的袭击,不得不经常住防空洞。
沙拉时常鼓励儿子,多结交以色列当地的小伙伴,练习以色列语言,并且教导他们在战乱中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她告诉两个儿子: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游戏是最好的老师!
沙拉14岁的儿子以华、13岁的儿子杰瑞在防空洞里
从繁华的大上海,到战火纷飞的异国小镇,这对连语言都不通的孩子们,不仅是生活上的巨大落差,更是心理上的挑战!
可沙拉鼓励孩子们:如果我们连战争都不怕,将来,还有什么能让你感到害怕!
或许也正是沙拉和孩子们对战争的乐观,让这一家人在面对日后更艰难的生活时,也从未懦弱和退缩!
两个哥哥抱着三岁的妹妹
虽然带着孩子来到了以色列生活,可是沙拉还是像在国内一样,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依旧做着大包大揽中国式妈妈。
可最让沙拉焦虑的,是三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她必须要挣到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为语言不通,沙拉只能到中餐馆打工。怎么才能赚到钱呢?她突然想到了上海美味的小吃——春卷!
沙拉买了面粉说学就学,整整花费了4斤面粉,才终于打出了第一张春卷皮,她回忆当时自己看到完整的一张,真的就哭了,是撕心裂肺却感到一丝希望的泪水。
“我终于可以靠自己赚钱了!”
每天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就来春卷摊,沙拉就不再营业,而是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做馄饨下面条。 一次被邻居的当面训斥,让沙拉彻底蒙了!
一天下午,当3个孩子围坐在小炉子旁边等沙拉做饭的时候,邻居过来训斥她的儿子:“你们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
邻居太太告诉沙拉,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沙拉明白,邻居太太的意思是要让她这几个孩子自己去赚钱卖春卷。说不心疼孩子是假的,但是沙拉明白自古都是先苦后甜,于是狠下心来,决定这样试试。
她开始连吃饭、洗衣都要收取费用,让两个儿子去卖春卷。
第二天放学后,大儿子开始帮忙洗菜切菜,二儿子帮着做春卷皮!甚至两个儿子还把春卷带到班里去卖,放学回来的时候,会把卖春卷收入全部上交。沙拉觉得很心酸,让他们小小年龄就要担起生活的担子。
她还鼓励两个儿子去市场上卖春卷,刚开始两个孩子都不太愿意去,她就用做一个春卷给1毛,卖一个春卷给2毛激励他们!
二儿子杰瑞在以色列的市场上摆摊
二儿子杰瑞选择了去市场摆摊卖春卷,这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尝到了甜头,他不仅卖春卷,还把中国的风油精、清凉油卖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大儿子就更让沙拉惊喜了,他在学校举办“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讲座中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是需要买入场券,在上缴学校场地费用后,大儿子赚到了人生最多的一笔钱。
也许真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多岁的以华和杰瑞,主动替母亲挑过了家庭的重担,他们小小的年级就明白了,什么是对家庭的责任……
沙拉说,如果她在中国,如果她没有面临这么艰难的困境,或许,她不会这样坚定地狠下心对孩子!
当家里的资金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沙拉终于开了一家中国餐厅。可这时,沙拉做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可她竟然让一心想着赚钱二儿子放弃上学,去面包房当学徒!
二儿子回忆说:当时很想赚钱,每天做面包只休息几个小时,可是时间长了,他就问自己,难道我这一辈子就做面包了吗?
终于有一天,他跟沙拉说:妈妈,我想上学,我想学习!沙拉说:听到二儿子的话,我哭着说,儿子呀,我一直在等这一天!
沙拉说,她愿意等,如果她还像以前那样,天天在孩子耳边喊:你要学习呀,你要用功呀,你要考上大学呀,孩子只会很反感!
而这次,沙拉选择了等待,让儿子自己在社会的历练中明白,上学是多么重要!
很快,沙拉就把三个孩子都送回中国上学,两个儿子很争气,老大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老二上了旅游专科学校!沙拉拒绝为两个孩子付大学的学费,甚至还要求他们,
将来必须送给她两把钥匙:一把是车钥匙,一把是房子的钥匙!
就在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准备找工作时,沙拉竟然又做了一个“狠心”的决定:——两个儿子回以色列服兵役!
沙拉说,我的孩子每年都是模范战士,这是我最大的骄傲,我教育他们要成为勤劳、勇敢的人。
二儿子杰瑞刚刚回到以色列,沙拉就要求他到一家餐厅打工,而那时,面临入伍也就两个月的时间!
杰瑞说:母亲太狠心,连以色列的父母都不会要求孩子在服兵役前还打工!可也正是沙拉的坚持,让杰瑞获得了被命运垂青的机会!
一个下午,餐厅来了四位客人,杰瑞中国的面孔、流利的希伯来语和彬彬有礼、细致周到的服务引起了其中一位客人的注意。
听说杰瑞从中国上大学回来,马上要参军入伍!一位脸上长痣的客人就对旁边的朋友说:你记下这个孩子的身份证号码!
杰瑞后来才知道,他接待的这四位都是以色列的高级官员,跟他谈话的是以色列总理巴拉克!记录他身份证的是国防部长!
母亲督促杰瑞到餐馆打工,却遇到了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机会!很快,杰瑞进入以色列国防部特种部队,退伍后又进入商贸部。
由于以色列生产钻石,后来杰瑞转行做钻石生意,很快成了资产过亿的成功商人!
大儿子因为在部队表现优异,退伍后成为一名官员,一直在以色列劳工部工作!
沙拉与她的大儿子
后来大儿子弃政从商,现在是以色列一家企业驻香港的老总。
也许是母亲的心狠和决绝,造就了儿子辉煌的前程!
这位勤劳的妈妈靠自己的双手,抚养并且让孩子们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沙拉的家庭教育也由此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追崇起来。
沙拉说,咱们中国家庭,四五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还有父母为了给孩子买房子发愁;甚至为了给孩子找工作发愁!
她着急地说:应该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独立担当,从小就有赚钱和养活自己的意识!
当你打着雨伞,孩子永远都是小鸡!当你让他多一些承担,他很快就能明白家庭责任的意义!
中国百姓最关注的医疗、教育和住房问题,沙拉都以自己的方式得到解决――把儿子培养成富翁,让儿子给买豪宅,让儿子给买汽车,丰富自己的生活,保持乐观、保养身体!
无论是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还是上海升学路上的“牛蛙战争”,这些朋友圈的热文,都很让家长扎心!
很多中国父母在供儿女读二十多年书后,还要出钱给儿女结婚,给他们买房买车,接下来还要面对婆媳矛盾,为照顾孙子外孙子继续操劳,而且,子女还不见得领情……
看了这位单亲母亲的做法,你一定会觉得:我们恨不得把一切都给了孩子,竟成了这世界上最愚蠢、最可怜的家长!
来源:北洋之家(ID:bypm2016)
原创投稿|商务合作|版权问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生活大爆炸》中为何 Sheldon 和 Leonard 两个高收入者需要合租分担房租,而 Penny 却一个人租一套房子? - 知乎4702被浏览2627464分享邀请回答8.1K3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K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6 个回答被折叠()(没有蛀牙)
(the red ball)
第三方登录:问答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摘要]人是被教化的动物,是意识的动物。当你的脑子里,把所有历史的、文化的包括所有和时间有关的东西都作为不需要的东西清洗掉之后,只需要五十年,中国人就会忘掉自己是中国人。本文摘自《造房子》,王澍 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8月问答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房子问:您反复提及“尺度”这个概念,“尺度”到底意味着什么?答: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绘画(尤其是山水绘画),其中一个共通的、可以互相讨论的主题,就是“尺度”。关于“尺度”最经典的表述就是童寯先生说过的,造园最基本的道理是《浮生六记》里通过主人公的口说出来的八个字——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这个“见”字,一般会被理解为眼睛看,是视觉,但实际上,“尺度”在中国的意识里,除了是视觉概念外,还有衡量的意思,英文是measure,度量。意思是,那不只是一眼看到的东西,而是眼睛实际上像手一样,看到了就已经摸到了,体会到它的大小、软硬、粗糙、平滑、深浅等等,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投射在里面。这称之为“见”。所以我经常说,要用眼睛,这个眼睛就是“见”。这当中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意识到“人在世界中存在”这样一个主题,这很中国式,它不是把人和世界分开,而是人好像是一个特殊的动物在观察世界。这样一个“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意识,就产生了典型的小大之间的考虑。这不是简单的关于一个东西的大小,而是关于大小的故事或者说叙事。所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是“尺度”和“尺度”的故事。很多人说到尺度时,简单理解为数字,实际上中国人讨论的尺度,从来都是关于“尺度”的尺度,是“尺度”和“尺度”之间的纠缠,大的和小的在一起,大的变成小的,小的变成大的,小里面有大,大里面有小,是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苏州拙政园我记得有一个国学大家,说过一句话,说‘写文章无非就是既要有大结构,又要有小细节’。你把大和小整在一起,你就成功了。最好的尺度,就是“以小见大”。它是指,人是小的,从人身边你的身体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开始,去测度所有东西。这个发生不是脱开了人的经验,而是从身体开始朝外延伸的,一定是以真正的经验开始,从身体开始的。如果仅从概念出发讨论什么是好的空间,好的空间,有人迷恋混凝土,认为一定是完全无质感的混凝土才能表达抽象空间的感觉。很多建筑师狂热地迷恋纯粹的混凝土空间。这些建筑只能用眼睛看,甚至摸都不行,表面都是光滑的,没什么可摸。像我做建筑,有人把我归类为触感类的建筑师,我所有的建筑一定是强调接触的,我希望你接触到,希望你伸手摸到。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意识。问:城市中可能实现园林的这种情趣吗?答:完全有可能。看你对园林是什么看法。园林就像是一个小的中国式的俱乐部,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时而隐私时而公共的文化空间。我们修了那么多巨大的广场,为什么不能转化一下?苏州的园林就很有启示,那些园子实际上就是建造在人口很多建筑密度很高的城市里,需要的空间并不奢侈,在很小的空间里就能实现。所以你能看到,文化的实现,有时候并不需要很大的很奢侈的空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气候来说,一个园子就是一个小小的湿地,当园子多到一定的量,对气候是有调节作用的。苏州记录在案的、曾经有过的园林超过四百处。园林是立体的山水画,那相当于把绘画以建筑的方式完全融汇到城市当中,基本上每条街上都有好几个,有的是重要节日开放的,有的是私密的。不同的感觉都有。这会使你在整个城市里生活和居住的经验完全不同。至于从园林里取一点意思的做法就更常见。你在苏州很多老住宅里都能看到,偶尔一角,种一棵树,摆两块石头,用很简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城市的各种建筑当中。苏州拙政园问:但是“以小见大”这种情趣,在现代似乎已经丧失了?答:“以小见大”是以个人脆弱的性情作为出发点的一种审美,而不是以历史的宏大主题、革命的、纪念性的、带有极强权力意识的、总是比你高大的某种东西作为前提。“以小见大”,看上去轻飘飘的一句话,对所有那样带有纪念性的意识,具有直接的颠覆性。现在城市里的超级建筑体现出的是典型的关于权利、财富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化的循环或者说是倒退。中国人这类关于小和大的讨论是从魏晋开始的,从魏晋才开始进入精微的、以个人感受为核心的讨论。在那之前,中国经历的秦、汉,都是以权力、财富为核心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建造了很多巨大的建筑,造一个阁,动不动就是修60丈,100丈,你可以想象,中国京城里高层建筑林立,而且全是木作的高层建筑,有着巨大的尺度。有一句诗,“蜀山兀,阿房出”—— 把山都砍秃了,你可以看到那种狂热的建造的热情。中国现在大概相当于回到了秦汉。那是权力和财富的高峰,但不是文化的高峰。问:不单是那些公共建筑,就个人的住宅来看,我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奢侈?答:人就是这样,不到一种特殊的极限情况、危机情况,没人会意识到问题。人这个动物,一定要有教训,才会变化。日本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度发展时期,新房子都要有两百平以上,没有两百平,就不标准,经历过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大家的意识就变了。现在如果你在东京市中心有一套三十平米的房子,就觉得自己很牛—— 整个意识变了,人们意识到人不可以这么过分,不可以这么奢侈。当你考虑到你面对的整个环境,如果大家都按照那个(奢侈的)标准,这个世界就会毁掉。这时候你就可以想到老子《道德经》上所说的,那个时代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如果这样就会出问题。人会开始对自己有一种道德上的自律,人对自己的物欲要有自律。苏州拙政园问: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房子?答:我经常用何陋轩来作为比喻。何陋轩本身很小, 一两百平方米。冯先生做了一个可以做几千平方米的屋顶的结构,但是他最终做了一个小小的建筑,你可以看到老先生这种大小之间的收放自如。另外是倪瓒的《容膝斋图》,体现了一种相对的大小—— 实际上人占据的空间可以很小很小。我曾经自己设计过一个太湖房,落地面积就是6米×6米,三层,一百平方,这就是足够一家人的结构,带有点中国文化的影子和一点文人的格调,这已经算很奢侈的住宅,亭台楼阁都有了。如果你去参观日本卖卫生洁具的商店,你会看到他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一个洗手台,宽度只有十五厘米,长度只有四十厘米,卫生间最小的可能只有80厘米宽,长度可能只有一米二左右。他们会研究,最小可以小到什么程度,人还可以用。可以说是生存的压力使得人不得不如此做,但人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那必须是从意识上就接受。这里面人带有某种道德上的反思。问:除了奢侈的,我们还很喜欢光鲜的,整齐划一的新东西。答:前两天我在里斯本,你甚至可以说里斯本有点败落,很多地方有点凌乱,和中国很多城市相比感觉比较破败,但你会觉得那是一个非常有人性气息的地方。这当中实际上有一种意识:对人有意味的所有东西的产生、保护、保留。中国很多城市像是假的,不像真的,所有的时间痕迹都没有了,历史痕迹也没有了,所有人的奇奇怪怪的习惯性地犯了错误留下的痕迹都不见了,完全是不真实的、人造的、虚假的环境,这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恐怖的环境之中。苏州拙政园问:你在做南宋御街的时候,就很强调对原有生活痕迹的保留。答:我当时居然说动了市委书记,他听进去了,我想我还算是很成功地影响到了别人。当时他说,感觉好的,按照王老师的调查,甚至违章建筑,需要保护的,也要保护。在今天,保护违章建筑这样的想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实际上违章建筑在城市里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换这样一个角度看问题—— 当你的建筑和规划不合理的时候,违章建筑表达的是人的实际的需要,表达了非专业的人,把建筑作为一种生存活动,直接参与到建造行为当中,这是非常带有人性光辉的东西,很多东西都非常有意味,值得保留。而且这些恰恰是中国城市里最缺乏的。历史已经没有了,那么我们至少应该留一点人的痕迹在。人是被教化的动物,是意识的动物。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的脑子里,把所有历史的、文化的包括所有和时间有关的东西都作为不需要的东西清洗掉之后,只需要五十年,中国人就会忘掉自己是中国人。中国的文化可以连影都不见。所以文化不是天然就在那儿,文化是极脆弱的,需要一代一代人反复努力,培养、呵护再传承。作品简介《造房子》,王澍 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8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 (本文为腾讯文化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sophia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人 造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