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前期战略性股票亏损多少应该止损 后期怎么止损

2017年会 -->
几天很忙,难得闲下来写一篇帖子。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希望大家能用得上。也很希望各路大神指点指点,看这样的操作方式对不对。如果给你一家店铺,产品整合好,团队跟上,资金跟上,我们第一步该怎么操作?我相信有一定运营经验的朋友们都有一整套的操作流程,操作起来相对来说顺一点。但对于新手运营来说,万事开头难,到底怎么开好这个头?下面是我多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步毫无疑问是测款,测款的环节我这里省略一万字,我之前写过怎么测款,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之前的帖子。款式测出来之后呢?该怎么推广,用什么价格,用那个渠道去推。这里重点讲下关于产品定价和推广方式吧。我就拿服装来举例吧。我们都知道服装的季节性很强,基础销量都是要提前做的。把款做起来,旺季开始销售,就比如现在是春季,我们需要提前去操作夏款,春季很短,所以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去做。问题就有了,现在去推广夏装,不是应季产品,所以推广起来是有难度的。既然没有刚需,价格更是很难做来上去,这里要排除那些有一定的老客的店铺,只适合纯粹的新店。那到底该怎么做呢?如果这件衣服的成本是20元,我们该用什么价格去推呢?现在你们去数据魔方看下top50名的宝贝,要不是9.9元包邮,就是19.9元包邮,销量动辄上万。对,我就是要告诉你,你也可以用9.9元去推,当然,你提前要做好计划,在哪个时间点做什么价格,到达什么销量开始涨价。我个人有一个0.8法则,就是低于0.8成本的价格去推,后续可以以1丶1.2丶1.4的阶梯价格增长。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公司都是亏本的,就京东来说,他前几年都是亏钱的,直到今年才开始慢慢盈利,凡事看远点。不一定9.9元就是亏钱,我这里要重点说下的,在旺季的时候用9.9元包邮退就是S.B,就是扰乱市场的二货。旺季时候的都是刚需来的,赚的就是刚需的钱。我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下,叫做多面体操作方式。我简单的解释下,先饱和一个面的群体,再去赚另外一个面的钱,近些年来,淘宝千人千面也很明显了,我们也可以做得到。讲下具体实操吧。t恤成本20元,印花t恤。快速起量有2张方式,第一种是钻展猛砸,第二种站外丶U站等等一些大型的促销网站。凡兔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大家可以看下他们目前砸的一个款销量已经2W多了,同时带动了其他宝贝的销量,其他宝贝销量陆续突破了几千,次爆款都形成了,他们以19.8的价格推,低于成本之外,钻展的费用一天不下于2W,从账面上看,他们亏损很严重。但他们玩得起,目前t恤不属于应季产品,大家都是冲着低价去的。这种用户也只是做做基础销量来的,不计入自己的CRM系统,钻展砸下去了,销量起来了,淘宝也很开心,权重也很高。理所当然给他们类目豆腐块第二个位置了,自然流量有了。目前要做的就是维持,坚持到旺季,把之前亏的赚回来,后续他们肯定是49元一件,79元两件的方式,这种操作手法很泛滥了,也很常见的。但是每次屡试都爽的!前提你们boss有这种勇气去做!第二种站外超低价促销方法,首上的平台当然是折800,现在估计都是9.9包邮才肯上的,看你的谈价能力了,折800能迅速起量,但也能会亏得你吐血。上这个活动之前,你要选一个正确的时间点,你要想到30天以后,这款宝贝销量会猛跌,最好是能撑到季节到来,刚需到来。9.9元包邮的价格销量做到5000件,时间周期一个礼拜,无论什么方式。OK,价格提上去,买三天,去报会员购,价格当然不能9.9元了,15.8元价格是没有问题的,你们可以去尝试,然后接着VIP专享丶卷皮等等一些活动下去,销量20天迅速到1W,价格果断提到19.9元,钻展丶直通车砸出,维持到旺季。款式好的话,你们基本可以在夏季找到一席之地了,夏天t恤的刚需那么大,不卖个十万件,你对得起我吗?前提是款式好,质量OK,别的都是扯到。下面补一些图吧这是数据魔方七天的t恤top50的宝贝案例一:这个可以看出,淘客的流量是占大多数,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淘客佣金12.5%,也不算高。很明显的冲了第三方活动。小爆款已经形成,一件19元,两件30,很明显买2件的人比较多。后续只要维持这个款就可以了。案列二:也是淘客流量占大多数,价格是9.9元包邮,很明显的第三方活动。1折网,抢牛品的前身,销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主要是拼款的原因能保证宝贝的转化率。案列三:我前面也说了,凡兔的主要流量来自于钻展。刚开始钻展的流量占90%以上,现在销量上去了,自然搜索也上去了。价格也由19.8提到了29.9元,这是一种必然。套餐的价格依然廉价,目的为带动其他宝贝销量。我个人预估他们为了打造这个爆款至少花了20W,就是说账面上净亏20W,当然,库存货清清也不错的。以上写的马马虎虎,文笔不好,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加群交流。也希望大婶们多多指点。粗狂式的方法风险很大,一定要慎重!失败了也别怪我!我看了下评论,有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此文仅供参考,切勿满目套用!
他说的不错。这些也是大家要考虑到的一些因素。1.从公司运作角度来讲:对于一般的小公司来说,这么操作前期需要借钱订货。负债率太高,财务上太凶险。中期,对供应链和库存管理要求也高,把控不好,断货或者积压,公司几年喘不过气来。后期销量上来后,一天几千个包裹打包,几百个售前售后咨询,人力成本加大。爆款过季后,一旦没有其他爆款跟进,支付宝上没有钱到账,工资发不出,加工成本会直接把公司压垮。2.从资金角度来讲:前期刚需不大,提前2个月推,推广成本一天几万!刚需也就2个月。中途被下架,屏蔽等风险如影随形。后期毛利也不能太高,人员配置,仓库扩大10倍。幸苦做到最后,把其他竞争对手全部KO了,&到年底,财务把总账做出来:定了1500万的货,卖做2500万销售额净赚了100万。可能看着公司好像变大了,员工变多了。销售额翻了10倍,帮老板赚了100万,觉得很成功。对于股东来说。一年忙到头,花1500万的订货,这么惊险,年收益率才6.6%。还不如存在余额宝。3.从运作角度来说,这种方法只是一种思路,靠的是钻搜索排序的漏洞。9.9和19.9的T恤,操作层面谈不上 关联销售,CRM营销。运作层面谈不上客户体验,供应链管理,拓展销售渠道,细化市场,品牌什么的。货对路,供应链给力,团队给力,带个队伍跟着老板做,也许能混个一年的饭钱。出去有个吹牛的资本。如果亏了就只有跑路,然后找下一个SB老板。2012年这种人不多,这种手法可以混个饭吃,去年这种人多了后,淘宝和天猫上就全是9.9,19.9,29.9的衣服血拼了。自己投资自己带队自己做的话, 服饰箱包类目这么做没有意思。下面评价里有人说,魄力什么的我觉得,所谓魄力是无中生有。一个没有人尝试的方法或者市场,去做。有风险,那必须有这个魄力去做。如果是一片红海和烂掉的方法。去做。 那不是魄力,那是赌博。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不是很好。做电商方法有很多,凡事要举一反三,我只是纯分享,所谓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每家公司产品、情况不太一样,所以多思考,切勿照搬。如果有用,大家可以学习下,如果没用,大家可以随便看看,打打鸡血吧。
共有3条精华回复
我现在在的这家店铺,做个淘牛品一件亏个一两块卖个六百...
回复@huangzhi1860: 折800的价格是最...
说说我的看法吧。1.从公司运作角度来讲:对于一般的小...
多多交流指点!
皓月。那么,客单价100左右的衬衫,也是能这么操作么。还是有另外的思路
都适用0.8法则的!你可以一试,
皓月。那么,客单价100左右的衬衫,也是能这么操作么。还是有另外的思路
战略不错,不过不适合单干的屌丝。
我现在在的这家店铺,做个淘牛品一件亏个一两块卖个六百件就叫我停了,我刚刚把销量炒到七百多,哎我们这的老板一滴血都不想多出就想每件都挣,还想全年实现两千万
是呀,我之前写过一篇低成本创业。你可以看看
战略不错,不过不适合单干的屌丝。
果断放弃吧。没这种魄力还玩什么!
我现在在的这家店铺,做个淘牛品一件亏个一两块卖个六百件就叫我停了,我刚刚把销量炒到七百多,哎我们这的老板一滴血都不想多出就想每件都挣,还想全年实现两千万
适合土豪玩法,一般的平民玩不起来
有多少人亏的吐血
货很干,扩展思路
真心很干,解开了我好几天来的疑虑
希望有机会,更多的交流
财大气粗的玩法,前提是把旗的要有经验。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更稳健
愿闻其详!
财大气粗的玩法,前提是把旗的要有经验。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更稳健
以后得考虑税收问题了,昨天边上一天猫收了十万的税
把我好节奏,就一定可以的!看你的操盘能力
有多少人亏的吐血
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计划!不然白搭!
货很干,扩展思路
可以的,多多交流。多多分享
希望有机会,更多的交流
每个环节,每个时间点都要严格把控。找到提价的时间点,怎么提价才是要考虑的。然后再做哪些推广方式!
财大气粗的玩法,前提是把旗的要有经验。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更稳健
5.5个扣点,也是要算进去的!
以后得考虑税收问题了,昨天边上一天猫收了十万的税
按你的第二种玩法,逐步提价 后面的平台 你报不上了 ,因为他们要求低于历史最低价
5.5个扣点,也是要算进去的!
现在这种有魄力的老板很难找啊
这就是资深运營的方法吗?我只能说,没入门
这就是资深运營的方法吗?我只能说,没入门
钻展继续做,维持到旺季到来,那时候主打自然搜索,然后开车,所以流量资源注入!
这种办法 &现在不好用了。大家都是这种手法 &商品提价赚钱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你提价了 你同行开始9.9包邮猛砸了。。。。然后同行提价了 你销量下来了又开始9.9包邮开砸了 &恶性循环 &最后买家认为这东西只值9.9 & 好了 &最后淘宝整个这个行业沦陷。
我几次操作下来,都成功了,去年冬天羽绒服单款销量突破2W。首先,款式不要雷同,先满足一个群体,然后再利用刚需来赚钱!
这种办法 &现在不好用了。大家都是这种手法 &商品提价赚钱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你提价了 你同行开始9.9包邮猛砸了。。。。......
这种办法 &现在不好用了。大家都是这种手法 &商品提价赚钱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你提价了 你同行开始9.9包邮猛砸了。。。。然后同行提价了 你销量下来了又开始9.9包邮开砸了 &恶性循环 &最后买家认为这东西只值9.9 & 好了 &最后淘宝整个这个行业沦陷。
不错~值得一看
产品线,团队,资金都是相对的。最主要还是要去分析市场的状态以及产业动态。产业有点大,我个人一般也选择回避,因为每次做产业分析,结果一般都是自己差得比较远。市场状态一定要看,竞争对手的能力也必须去比较。店铺能不能活下去不是自己说了算,主要还是市场有没有机会让自己活下去。
想法不错,可惜不适合我,只能借鉴一些经验,我是属于集市单干的,有什么好主意吗?
说的极对!
产品线,团队,资金都是相对的。最主要还是要去分析市场的状态以及产业动态。产业有点大,我个人一般也选择回避,因为每次做产业分析,结果一般都是自......
产品线,团队,资金都是相对的。最主要还是要去分析市场的状态以及产业动态。产业有点大,我个人一般也选择回避,因为每次做产业分析,结果一般都是自己差得比较远。市场状态一定要看,竞争对手的能力也必须去比较。店铺能不能活下去不是自己说了算,主要还是市场有没有机会让自己活下去。
后面会陆续写一些相关的帖子。
想法不错,可惜不适合我,只能借鉴一些经验,我是属于集市单干的,有什么好主意吗?
这个先亏后赚貌似是淘宝运营的根本。。。哈哈。。必杀技!
现在好多疯子玩几毛包邮。。。。
是了,服装有季节性好操作,那没有明显季节性的产品呢?有经验不?
后面会陆续写一些相关的帖子。
战略性亏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而且团队、时间点、操盘能力的要求太高,玩不起。。。,一般人未必这种魄力做下去
折800站外活动不是不计入销量排行了吗?上了9.9后再过几天也上不了其它活动吧,现在都要求历史最低
总结起来,淡季做销量,旺季扩市场。那么问题的核心就出来了,如何判断淡季和旺季?当然,固定行业的淡季和旺季总是差不多,所以坚守着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单个经营者确实不适合所以现在正发愁呢
后面会写相关的帖子,敬请关注!
这个先亏后赚貌似是淘宝运营的根本。。。哈哈。。必杀技! 现在好多疯子玩几毛包邮。。。。 是了,服装有季节性...
这个先亏后赚貌似是淘宝运营的根本。。。哈哈。。必杀技!
现在好多疯子玩几毛包邮。。。。
是了,服装有季节性好操作,那没有明显季节性的产品呢?有经验不?
战略性亏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而且团队、时间点、操盘能力的要求太高,玩不起。。。,一般人未必这种魄力做下去
还是计入销量排行的,淘宝无法杜绝的。
折800站外活动不是不计入销量排行了吗?上了9.9后再过几天也上不了其它活动吧,现在都要求历史最低
就服装行业来说,季节性非常明显。你觉得现在买夏装的人多吗?很明显不是刚需,只是看到了低价促销活动,所以来一件。刚需是指硬性需求。
总结起来,淡季做销量,旺季扩市场。那么问题的核心就出来了,如何判断淡季和旺季?当然,固定行业的淡季和旺季总是差不多,所以坚守着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后续会写一些帖子,敬请关注!
单个经营者确实不适合所以现在正发愁呢
现在的老板都有点傻,以为啥都好干呢,没想到,这么难。。。
我现在在的这家店铺,做个淘牛品一件亏个一两块卖个六百件就叫我停了,我刚刚把销量炒到七百多,哎我们这的老板一滴血都不想多出就想每件都挣,还想全年实现两千万
这些成本都是要算进去的。
以后得考虑税收问题了,昨天边上一天猫收了十万的税
建议楼主自掏腰包,先砸个100万做出案例才更有说服力嘛~~~~拿别人的钱做战略性亏损,谁不会呀?刚刚看了看日期,确定今年是2014年,嗯嗯,没想到这年头还有人把战略性亏损当宝贝的。
现在的老板不是傻,是聪明过头了,想的是纯赚还少投本
我现在在的这家店铺,做个淘牛品一件亏个一两块卖个六百件就叫我停了,我刚刚把销量炒到七百多,哎我们这的老板一滴血都不想多出就想每件都挣,还想全年实现两千万
@你关注的人或派友
亲,先登录哦!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对方邮件地址:
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为何当携程选择战略性亏损 与去哪儿只剩一种可能?
摘要:5月22日,携程公布了以4亿美金收购艺龙的消息,笔者当时就想到了一个故事,大学里面怎么去追校花?并不是直接的上去就示好,而是孤立校花,先找朋友从校花宿舍的其他人追起来孤立校花,校花一看身边比自己丑的人都有男朋友了,然后再追校花就容易多了。
近期,OTA行业老大,拥有70亿美金市值的携程公布了2015年Q1财报(财报发布后携程市值一举达到101亿,进入百亿美金俱乐部),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46%,却亏了1.26亿,与之对应的是但去年同期尚有1.15亿净利润,但同比增长仅27%。同时这是携程继2014年Q4后净亏损为2.24亿元后的的再度亏损。
尽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携程CFO王肖璠表示:预计第二季度将恢复盈利,而对比去年Q2利润9100万,上半年占了全年净利润的86%,所以携程是铁了心要在2015年以利润换规模,铁定了要亏损,但对于OTA老大的携程来说,主动破了自己15年的盈利,放下身段赤膊去迈向世界级公司的目标,而对于携程这个以线下渠道和电话渠道起家的成立最长最早上市的国内OTA来说,无疑是有后手的,而这个后手是相信在线旅游的前景基础上的对于国内大势的判断,而达成这个大势的时代最迅捷的方式就是投资并购。
自从梁建章回归携程后,携程的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产业布局上都有巨大的变化,从业务上拓展业务边界,强化一站式旅游服务的定位,从产业布局上并购或投资相关企业,弥补自己的短板减少行业竞争。
这两年已有报道的携程并购金额超过10亿美金(包括昨天的艺龙并购),而且正在逐步加大投资规模,从携程已有的投资看,携程并购的都是细分市场的小型公司,诸如蝉游记、华闽等,而在较大的OTA市场,如艺龙,途牛,同程,携程仅做部分持股。
随着行业价格战的激烈,伴随着利润的压力,如果不在行业内开展大规模的并购,恶意的价格战将愈演愈烈,盈利也将遥遥无期。行业大规模的并购也源于此,比如滴滴快的,比如优酷土豆,58赶集通过行业内老大老二并购迅速结束价格战,当然行业外大公司入局也是另外一条途径,BAT,谷歌等大公司收购迅速增强企业底气,更加不惧价格战。
携程之前也有并购,为什么是在携程选择战略性亏损后携程和去哪儿便只剩下一种结局?对携程而言有三个原因:
1、携程之前的并购不足以撼动行业,不足以改变现有价格战的格局;
正如以上所分析,携程之前并购或收购都是小范围内的小细分市场的战略布局,还无法影响到整个OTA的格局,即使在昨天(5月22日)公布以4亿美元现金收购艺龙股份也是一样,亏损的艺龙已经严重的被边缘化了,尽管携程CEO梁建章在内部邮件表示“艺龙将继续专注于做中国人的全球酒店预订专家。 酒店专家的定位,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些非常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比如。
在中国,这个酒店专家的定位未来也一定前途无量!艺龙创办以来,一直是在线旅游的第一梯队,其酒店收入仅次于携程,我相信,在携程成为股东以后,艺龙的效率和竞争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但持续亏损且酒店业务与携程高度重合的艺龙很难说可以为携程带来多少直接的利益或市场份额,笔者更倾向于携程收购艺龙是向去哪儿及其管理层施压,同时表明自己大一统的市场期望,霸气外露有木有。
2、中国价格战带来了市场份额,但不可持续,缺乏长期的自动造血的公司不可持续。
中美互联网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互联网更注重盈利能力,只有长期保有自动造血的公司才能长久发展并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而无论是京东、淘宝、百度、唯品会无一不是拥有了持续盈利能力,没有持续能力的优土一直被资本市场所低估,更重要的是缺乏持续盈利,就必须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携程而言,股价的分散让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也存在颇高难度,特别是在2014年引入priceline后,还有多少实力公司能入住携程?
而作为国际市场排名老大和老二的priceline和expedia无一不是已拥有了持续的盈利能力,2015年Q1,Priceline集团的净收入达3.33亿美元,Expedia也有3256万美元。而携程连续10余年的盈利也充分说明管理层对盈利的重视。以亏损换取市场份额是“好莱坞”式的美梦。
3、携程由盈转亏可能导致投资者投资方式变化
作为中国最大的OTA,携程10余年的持续盈利能力是投资者的信心保证,随着由盈转亏,部分稳健性投资者会退出,风险型投资者会入市,而这可能造成携程股价的波动,而对管理层而言如何平稳的过渡获得更高的评级保持股价的稳定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挑战。今年2月9日,携程原第一大股东,美国知名老牌共同基金奥本海默基金清空了其持有的所有的携程股票导致其股票下跌30%就是体现。
对携程而言,无论是入股途牛还是同程,还是并购艺龙,短时间都无法带来财务上的收益,对携程短时间的盈利也并无作用。
对于去哪儿而言,同样也面临困境:
1、如何持续的获得资金支持,获得股东的持续认可。
2014年全年去哪儿年度亏损18.448亿元,同比扩大1102%,而该亏损仅仅带来了翻番的营业收入。截止2014年12年底,去哪儿网的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投资总价值为15亿元,这意味着,若保持如此烧钱的速度,去哪儿在2015年底可能很难熬到下一个冬天。而去哪儿想要获得新的资金,要么继续让百度授信,获得百度高达10%年息的贷款,要么引入新的投资者,而无论哪种都需要大股东百度是首肯,眼见亏损无底洞的去哪儿,百度在这个棋子上还有多少耐心?
2、如何高效的花钱,价格战已经得不偿失
去哪儿网2014年的营收同比增长虽然超过了100%,但总支出同比增长超过300%,亏损更是激增12倍。对比2013年Q2,每1块钱营收要可用0.17元亏损换;但到了2014年Q4,这个价格升至1.3元,一年半涨了6.65倍。说明去哪儿的低价换取利润的政策在以携程为龙头的OTA跟随下已经不是那么灵验了。2014年是各大OTA的价格战年,携程亿元补贴,同程1元门票,途牛1元海外游,艺龙永远比携程便宜1块,价格战的肉搏下,去哪儿怎么能让钱花的更高效?
而携程和去哪儿合并的“传言”从2014年3月持续到现在,中间经过三轮的高潮,而双方的博弈恐怕还将继续,将会有更多的“内幕”爆出,而这远远比携程收购艺龙更加精彩,比58赶集更能颠覆行业,携程与去哪儿将沿着58赶集,优酷土豆,滴滴快的类似的路径上演,不同的舞台将上演同样的并购话剧。原因是:
1、只有携程去哪儿合并才能根本改变OTA行业的格局。
携程和去哪儿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领导者,二者占了在线旅行行业6~7成的市场份额,二者合并产生的化学效应将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领导者,甚至可能让携程回到2003年时的市场状态,看尽国内没有竞争对手,也将使二者拥有酒店,门票等旅游市场的绝对定价权,甚至可能迅速结束在线旅游的价格战,回到市场的良性发展状态。
若携程与去哪儿合并,二者将占据在线旅游市场58.5%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行业第三名的阿里去啊。
合并可霸占大交通62.8%的市场份额,酒店76.3%的市场份额,而携程系旅游(携程,同程,途牛)早已占据了半壁江山,携程在在线旅游市场的领先优势短时间内将牢不可破。而去哪儿就是携程成为行业绝对领导者的X,攘外必先安内,缺乏对内的控制携程走出去的海外战略也将是无缘之木。
二、业务上去哪儿与携程具备良好的互补效应
携程与去哪儿合并具有极大的互补效应。这个互补效应不仅体现在去哪儿可以对携程二三线用户进行补充,占据二三线5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价格敏感型用户的互补。携程以商旅客户起家,利润主要来源于对价格不敏感的商旅客户和资深用户,而携程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出现用户到携程比价到去哪儿下单的情况,与去哪儿的合并则可以良好覆盖所有高低端用户。、
三、去哪儿和携程的投资者按捺不住合并的意愿
对去哪儿与携程来说,除了CEO等管理层有极其强烈的合并意愿外,投资者的意愿更高。而投资者的意愿主要分为两块:
其一是去哪儿的控股股东百度。
百度持有去哪儿51%的股份,一直对在线旅游野心勃勃,除了2011年并购去哪儿外曾喊出2014年加大旅游的投资,但却还未有动作,但从百度不断加大对去哪儿的投资,同时曾试图收购携程未果的动机来看,百度对在线旅游的野心一直都没有消退,但苦于没有好的介入机会。
而携程无疑就是百度苦苦追求的那个人,百度是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而且相对其他纯在线OTA来讲,携程拥有的线下优势是去哪儿这样的公司无法匹敌的,随着去哪儿1年亏损18亿,百度的财报也被不断拉低,用老二的股权去换老大的股权无疑是最划算的买卖。同时由于携程股权的分散,合并后百度极有可能成为携程的最大股东,拥有最高话语权,何乐而不为?而随着共同投资艺龙同程(包括京东投资途牛,腾讯是京东的投资者,而携程也投资了途牛)等旅行公司,腾讯和携程走得越来越近,百度也不得不防。
而BAT并购的竞争格局无疑也是百度绕不开的,2014年腾讯投资了同程、我趣、面包旅行等旅行公司,此前也投资了艺龙,旅人网并加持了艺龙股份,阿里在投资了百程,酷飞在线,石基信息,并退出了旅行品牌去啊,同时也在不断接触携程。此消彼长,百度也迫切需要在旅行行业开始新的布局。除此之外,2014年共有114家旅游公司获得了190亿元的投资,也充分说明了旅行行业发展的高速性和成长空间。
其二是双方共同股东的合并意愿。
价格战花的是投资者的钱,考验的是投资者的耐心和期望,越来越多的合并并购都是从股东方面推动并成为现实。比如聚美乐峰就是在公同投资者红杉促进下实现,快的打车CEO吕传伟也表示,滴滴快的合并就是在投资人的推动下完成,58赶集的合并也是因为赶集上市无望在共同投资人老虎基金的强力撮合下完成,而优酷土豆的合并也是在土豆的投资人推动下完成。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国内的老大老二并购基本都是公共的投资人或者老二的投资人来主导推动的。
而对于携程和去哪儿来说,根据2014年底所公示的投资机构持股表,双方有八个共同股东(FMR、OZ、VIKING GLOBAL、HILLHOUSE、PRICE T ROWE、MORGAN STANLEY、CAPITAL WORLD、BAILLIE GIFFORD),合计持有23%的携程股票以及48%的去哪儿股票。对于公共的投资人来讲,尽可能减少价格战同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最基本的诉求,而不是左右手互博,一致对外才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股东主导的合并也就成为可能。
去哪儿与携程的共同机构股东对去哪儿的持股
去哪儿与携程的共同机构股东对携程的持股
而昨日携程与艺龙的合并也无疑将刺激去哪儿,在合并宣布后携程和艺龙股价因势上涨,而去哪儿股价则出现下跌,这个下跌趋势应该还会持续一定时间。
梁建章和庄辰超,两个相差7岁的中年人,同样作为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同样的海外知名公司工作经历,同样的创业者和守业者,两人都有好强的战斗风格,都有掌控一切的欲望,都想拥有企业的自主权,正如庄辰超的在朋友圈的曾说:“十年爬冰卧雪,我天性保守未能带领大家获得最大的成功。
但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在去哪儿与成功之间,我发誓不惜一切将任何阻碍揍成齑粉,荣誉与骄傲并存。”,梁建章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不影响独立性的情况下,携程对投资是欢迎的。”所以现在仍旧僵持不下,双方仍未能合并。但生意就是生意,商业就是商业,说到底都是钱的事情,笔者相信,只要价钱合适,没有什么不可能!
让我们静静的倾听2015年关于携程和去哪儿双方CEO发出的内部邮件吧!为什么是2015年?呵呵,你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止损止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