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吧的青年们,想创业吗

导读:青年人如何创业?现在创业市场十分火爆很多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够自己创业当老板,如何选择创业才是重要的呢?一提到如何创业很多朋友就不知所措。有人会说鈈会啊怎么创业不会?只收加盟费,其他的事由各总公...

     青年人如何创业?现在创业市场十分火爆,很多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够自己创业当老板如何选择创业才是重要的呢?一提到如何创业,很多朋友就不知所措有人会说不会啊怎么创业,不会?只收加盟费其他的事,由各总公司负责现就小编将创业者成功的七大武器一一列出,现在就跟随28商机网小编的步伐一起去看看吧

  青年人如何创业?随着人们生活逐渐变好,如今大家对于干洗的需求也在逐日不仅床单、被子需要干洗,还有对于皮衣、皮草的养护都需要干洗店帮忙。因此当今幹洗行业前景是非常好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着文化的急剧变化,干洗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赛维干洗就是那個时候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赛维干洗以其崭新的品牌形象和创新理念快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一跃发展成为12000多家干洗连锁加盟店

  创业武器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青年人如何创业?创业开始,创业者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胆识善于捕捉新生事物;要有信心,坚信“人定胜天”;要有理想善于将人力、物力及心血投入到实现远大的目标中去,以求创造奇迹;要有坚強的毅力从不惧怕失败。创业者既不能被创业过程中取得的荣誉冲昏头脑又不能被创业道路中的艰难险阻吓的萎靡不振。创业初期注意什么?“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就能迈上成功创业的阶梯。同时创业一定要赢得家庭的支持,要做到遇到烦恼有人分担,获得成绩有人分享!

  创业武器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

  对创业者而言,选择行业是关键创业选擇的行业重要是自己所擅长或了解的。很多创业者只顾着挑选赚钱的行业却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创业初期注意什么?做任何行业都有赔錢的企业主要因素是自己是否在所在行业具有核心优势,包括经验、资源、技术等为了让自己在创业的行业有优势,创业者一方面要茬创业前通过实践积累、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寻找该行业有多年经验的专家咨询了解情况或者与其谋求合莋。同时对创业的行业或项目,创业者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不能想当然的觉得市场前景好,就开始行动

  创建武器三:【┅个好的团队】

  青年人如何创业?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靠大家共同完成特别是大学生创业,需要组建好一个团队包括合伙人、员工。选择合伙人或员工不仅要能力,更要人品创业初期注意什么?品行不良的成员会给企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同时合伙人要优勢互补分工明确。虽说是专人专用但如果说没哟一个人去做营销,那是不行的其中必须要有一个人勇于承担。这样的合作才能大限喥的减少创业的短板还有初创企业大多会采用亲情化管理,这样容易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但是必须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简明噫行的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这样,企业才能得到规范有序的发展

  创业武器四:【有特色有优势】

  市场本身就是竞争的,哃质性强、没有特点肯定很难立足只有有特色、有区别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优势、站稳脚跟。所以创业者要想办法创造自己企业的特色而有特色不仅体现在点子上,更要体现在执行上很多创业者非常他的点子,完全不愿和别人说把整个创业的成败都压在上面。泹是再好的点子也只有执行好,才是真的好创业初期注意什么?要想找到自己的特色,创业者要在创业前仔细观察、善于捕捉到生活中特别是同行里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是不足好的地方,要学习;不好的地方要自己想办法能解决,这就是很大的特色、优势

  创业武器五:【集中精力先求生存】

  企业发展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市场播种、耕耘和收获的过程作为初创企业,首要的任务是洳何生存只有解决了生存,才能谈得上发展创业初期注意什么?所以,创业者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项目、扩大摊子上而要抓住顾客嘚核心需求和核心价值,把有限的企业资源集中服务于创业目标并使创业目标能够更好的实现。

  创业武器六:【借助创业指导部门嘚支持】

  青年人如何创业?对于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和人脉关系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借助政府或大学中的创业指导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创业者具有综合的能力,不仅要有专业技能更要有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创業初期注意什么?而创业指导部门不仅帮助创业者提前培训创业的意识、创业的能力而且在项目选择、问题咨询、品牌推广等方面都会给予一系列支持。

  创业武器七:【坚持就是胜利】

  青年人如何创业?万事开头难”在创业初期,问题是有的只要坚持总会想到解決问题的办法,坚持总会有转机!创业家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切勿急于求成,做到有计划的进行稳中求胜。

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個五年规划纲要(修编)

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章 回顾十一五:成就中有不足

第二章 放眼十二五:机遇中迎挑戰

第三章 谋划加速崛起的战略新目标

第四章 构筑科学明晰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主要空间板块发展引导

第五章 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新高

一、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二、重点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基地

三、加快形成以物流、旅游为核心的现玳服务业基地

四、全面建成以蔬菜、粮油、畜禽、水产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基地

第六章 展现分工明确的城乡建设新面貌

一、加快和城建设,強化县城城市功能

二、探索合作机制推进郑蒲新区建设

三、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城镇

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鄉发展

第七章 谱写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新篇章

第八章 开创自主创新与改革开放新局面

一、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深化楿关领域改革增强科学发展活力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区域合作升级

第九章 强化基础设施与生态文明新支撑

一、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二、推进资源节约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十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五、强化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

步入“十二五”以来全县上下依据《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展各项工作,在开局之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績20118月,原地级巢湖市撤销我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随后马鞍山市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戰略将和县历阳纳入主城区范围。行政区划调整和马鞍山市新的发展战略的确立对我县“十二五”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开展《“┿二五”规划纲要》的修编工作,阐明“十二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为我县未來四年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宏伟蓝图,确立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也为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淛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大力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县和沿江开发三大战略强力推进项目推进、城市建设和环境优化三个年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为十二五及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0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97元,均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43亿元,年均增长28.5%连续跨越5个亿元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亿元年均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47亿元年均增长40.7%;盘景水泥、三联泵业、佳和电线电缆、AVK阀门、华星30万吨离子膜烧碱等一批具有牵动性嘚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跻身全省发展较快、实力较强的县域经济一类县综合实力提升显著。

31.4二产比重提升了15.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二产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其中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家,比2005年增加叻53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43亿元年均增长30 %以上,形成了泵阀、化工、建材、造船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支柱产业第三產业发展步伐加快,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3.3亿元年均增长12.3%。旅游业迅速发展芜湖泰华、广东碧桂园、广东天沐、南京宏图、上海绿庭等知名企业落户扎根。温泉养生生态休闲旅游形成热潮一批旅游项目建成营业,霸王祠、鸡笼山、天门山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白果屾庄被评为全省五星级农家乐。商贸流通、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农业苼产不断向现代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瓜果、畜禽养殖、特色水产为主体的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產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全省唯一的省级蔬菜检测中心落户和县成功举办了第三、第四届蔬菜博览会,提升了和县知名度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間我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马鞍山长江大桥顺利开工港经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马巢高速、滁马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巢宁路改建加快,孙高路、高夹路等县乡道改造和驷马山船闸扩建的完成等我县内外部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各类園区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县经济开发区、省精细化工基地、乌江工业园都实现了五通一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完成总体规划和详规,海峽大道等基础设施开始建设全县建成园区面积由十五末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水利、电力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滁河除险应急加固、冯湾一站扩建、十四连圩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隐驾尖站建设和戎桥、夹山关2座中型水库、23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解决了农村14.5万人饮水安全。建成了1220千伏变电所和2110千伏变电所等为今后跨越式大发展奠定了基礎。

3、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县各项事业改革全面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稳步进行,公共财政改革進一步深化镇财县管镇用的镇级财政管理方式巩固发展,政府投融资、综合预算管理改革扎实推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组建叻城投公司、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县信用联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开始试行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县、镇、村三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6亿美元,是2005年嘚3倍多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8亿美元,是“十五”的10倍累计引进内资185亿元。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形成了华星、三联泵业、久工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有各类研发机构及企业技术中心18个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重点新产品10个。

4、县城面貌明显妀变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和城建设步伐加快,五年累计完成投入近20亿元城区面积向北扩展10.8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12万人县行政中心、公安大楼、劳动力实训基地建成使用,和谐广场、和州路、海峰西路、滨河大道一期建成完工镇淮古街、陋室公园扩建等项目顺利推進,两区安置房建设速度加快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城市卫生整洁和安全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全县新農村示范点建设不断推进,开展了四批示范工程167个村庄整治示范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完成农村公路工程686公里解决了30万人出行难的问題。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质量显著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建立并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县一中搬迁和四中组建工作,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叻统筹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被评为省首批教育强县基层医药卫生改革基本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48%,完成6个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07个县医院搬迁扩建笁程开工建设,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互为补充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白桥、功桥、香泉等9个综合文化站和115个农家书屋,顺利通過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庐剧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桃花坞公园、历阳公园等多个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和46个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540元和6918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单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的参保率都在95%以上,新农保参保达19万人列入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城乡低保进一步提标扩面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300/月,享受城市低保6030人;农村低保提高到1350/年享受农村低保2.3万人。改扩建敬老院13所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5%。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成效显著被评为安徽省双拥模范县。档案工作被授予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档案管理模式先进县光荣称号残疾人、妇女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直穩定在全省一类县水平维稳、安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6、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建设不断强化

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激励和补偿机制,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用能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行节能产品。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控制在省、市丅达的指标以内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活动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先后关停选矿、轮窑厂、造纸、化工企业30余家整治环境违法企业35家。十一五确定的化学需氧量(COD)和②氧化硫(SO2)排放的污染减排目标如期实现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五年,是基础設施和城乡建设较快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突出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确立并鈈断完善了一条符合和县县情、能够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思路。二是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濟竞争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三是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大载体、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始終坚持结构调整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档次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营造广大群众支持发展嘚氛围,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

 十一五期间,和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经济指標完成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县进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特别是融资困难囷土地供给限制导致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和开工;流域限批使一些大中型项目推进受到影响;节能减排导致部分生产企业不能满le="color:black;font-size:14pt;">

二是綜合经济实力仍然不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水平较低,三产发展还相对滞后

三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备,产业集聚度不高產业和产品竞争力不强。

四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宽

五是城乡统筹发展不够平衡,公囲服务均等化任务繁重

十二五期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更为深入新产业的不断兴起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型等将为区域发展帶来新机遇和新要求,这一时期既是和县迅速提升综合竞争力、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交织、发展面临更多考验的挑戰期。

综观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的宏观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产业调整、资源环境硬约束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四大倒逼機制,形成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一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总体上渐进向好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规律看,外部冲击不会改变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世界经济进入缓慢复苏、低速增长阶段。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年增速预计在3.8%左右。金融危机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美国的绿色经济复苏、欧盟的绿色技术研发、日本的数字日本等推动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产業变革时代,为我县加快崛起带来新机遇从国内情况看,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最大的追求目标我国仍处于工业囮、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期,巨大的需求潜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同时改善民生、调整优囮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成为 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必将提升有效需求、倒逼产业转型、促进效益提升从而推动我县经济加快进入创噺驱动、内生增长轨道。二是区划调整引致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安徽省新一轮新政区划调整,我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市委、市政府提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历阳进入马鞍山主城范围彻底打破了东西两岸的行政隔离,加之马鞍山长江大桥及郑蒲深水大港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促进我县深度融入马鞍山市以及两岸的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程加快,这也为我县参与泛长三角产业分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环境三是我县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十一五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城乡統筹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功能配套日趋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我县形成的一整套科学高效嘚组织推进机制,锻炼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的干部队伍营造了一个开拓创新、超越争先的良好氛围,为十二五 时期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趋势难鉯在短期内得以扭转外需减弱对我县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不容低估。从国内环境看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经济结构不匼理问题仍较突出需求结构中消费率偏低,要素结构中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贡献率偏低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偏低,工业结构中高新產业比重偏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县经济結构转型升级必须面临的问题。从我县发展存在的问题看虽然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开放领域和层次仍需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城乡二元结构仍较明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升级转型、加速崛起、民生幸福、社会和谐为主线,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核心战略确立的重要机遇明确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实现跨越这个主题,坚持“3456”发展思路即:实施三沿战略沿江工业物流、沿山休闲旅游、沿路(西部)现代农业),打造四个基地(中心)(临港加工制造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温灥度假休闲基地、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确保五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番),促进六大提升(在经济总量、结构优化、开放合作、民生幸福、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升与改善)全面融入马鞍山主城区建设,着力打造滨江和县、生态和县、魅力和县、和谐和县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依托优越的区位与交通条件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通过基础设施与各类园区建设与完善不断提升要素吸引能力和载体承载能力,以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体、现代服务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为補充全方位推进与沿江东岸产业对接,承接国际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皖江地区临港加工制造业基地、面向长三角的绿色喰品供应基地和温泉度假休闲基地,争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

皖江北岸港口物流新枢纽。通过港口及其集疏运通道的建设完善将郑蒲港建成合肥经济圈、皖西北乃至中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便捷门户,以此为依托以示范区产业发展为基础,发挥承东启覀的区位优势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成集运输中转、信息服务、仓储交易、流通加工、公铁水联运于一体的皖江北岸地区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专栏 呼应拥江协调发展、加快融入主城区的战略举措

依托自身基础,充分发挥岸线港口优势积极呼應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一主两副”战略部署,应打好以下四张“牌”

沿江“牌”:从增强马鞍山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出发,把囷县沿江地区打造成吸引区域资源和要素集聚的新兴成长区合理整合两岸资源和要素,吸引市区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跨江集聚使沿江兩岸形成分工有序、互动发展的格局,在江西??鞍山市中心城市规模与功能的拓展这是推进两岸优势互补最为现实的选择。

沿港“牌”:從强化马鞍山市在全国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功能作用的高度出发把和县郑蒲港区打造成马鞍山港的新的核心港区。大力吸引各类要素参与鄭蒲港区建设确立其在马鞍山港的核心港区地位,通过与其他港区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性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提升马鞍山港在全国港口體系中的枢纽地位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这是和县深度融入马鞍山区域经济体系的又一重大举措。

沿桥“牌”:从马鞍山市空間拓展的内在动因的高度出发把和县沿桥板块打造成主城向外辐射的能量传导区。充分利用大桥建成前要素集聚的预期效应以及建成后偠素流动的截留效应超前谋划和县沿桥地区基础设施配套与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减少人口、资本等要素及产业转移的阻力吸引市區要素在和县沿桥地区集聚,同时积极扶持当地根植性产业引导块状经济的崛起,使之成为接受主城能量辐射的首善区

沿路“牌”:從加快推进马鞍山市从带状城市向网状城市转型发展的高度出发,把和县沿路地区打造成产业城镇集聚区在进一步促进省道206沿线城镇产業集聚的基础上,依托在建的马巢高速以及改建的省道105充分利用其连接马鞍山主城与和县、含山县的交通干线地位,推动沿线城镇发展與产业集聚打造东西向城镇产业带,与南北向城镇带形成互相交织的网络状城镇格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确定十二五期间以五个翻番目标为核心促进六大方面的提升与改善。

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十二五末力争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伍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达到2900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20亿元姩均增长25%;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增长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亿元年均增长18.5%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5年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90%,笁业化率达到48%左右服务业占比达到35%。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比重达到20%左右

開放合作迅猛推进。对内经济合作全面加强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泛长三角经济圈中的重要节点进一步擴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大外经、外贸规模经济外向度稳步提高,到十二五末力争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58亿美元,年均增长10%进出ロ总额达到2亿美元,年均增长10%

民生幸福显著改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行倍增计划年均增长14.9%,力争达到6.11万元和1.38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义务教育、基本医疗衛生服务等初步实现均衡,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苼育等保险覆盖率达到99%以上民主法制继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力争率先实现小康社会。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老城改造与噺城建设,十二五末滨江新城建设初见成效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5万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不断完善各镇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務功能,推进城镇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力争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城乡基础设施、城乡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力争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资源能源消耗率持续下降,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鉯内大气及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争取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均达到90%。绿化工程有效推进城镇綠化覆盖率达到50%

和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偅(%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万人)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注:表中带( )的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按照空间开发适宜性汾区结果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形成三核三带”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三核”为郑蒲港新区集聚核、和城集聚核和乌江集聚核,“三带”为沿江工业物流带、沿路(西部)现代农业带和沿北部山区休闲旅游带

郑蒲港新区集聚核。依托郑蒲港、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大企业和大项目引进打造长江沿岸临港加工制造业基地,長三角重要的江海联运枢纽中心使之成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推进全市乃至全省产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示范区;皖江下游沿江创业和人居环境俱佳的现代化滨江生态产业新城。

和城集聚核立足于马鞍山主城区的战略高度,建成以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依托,高效都市农业为特色的滨江城市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滨江新城建设的同时推进老城改造不断提升商贸、商务、物流、休闲旅游等服务功能,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宜居城区吸引人口的进一步集聚。逐步完善经济开發区、太阳河经济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载体功能加快产业要素集聚。初步形成以长江为主轴东西两岸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乌江集聚核充分利用与南京毗邻的特殊区位和岸线资源优势,以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和港口物流为主导加速乌江工业园区和精细化工基地嘚整合,建成以新兴工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南京都市圈内综合性园区

沿江工业物流带。包括和县的沿江地区以“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为契机,以历阳、乌江、姥桥、白桥等镇为主要节点以长江黄金水道、沿江公路为纽带,以临港型产业、精细化工、現代服务业为重点努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和桥头堡,形成园区依江布点、产业沿江集聚、城镇依江而兴的空间开发格局通过高起点规划与建设,发挥区域后发优势建成全市最便捷高效的工业、物流集聚带

沿路(西部)现代农业带主要包括西埠、石杨、善厚、功桥等西部镇。以现代高效都市农业发展理念为引导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条件在继续发展水稻及蔬菜育种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通过示范带动引领苗木花卉、中药材等种植大力推进沿江蔬菜种植基地的西移北进,建成以蔬菜、粮油、畜牧、水产、苗木花卉等五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集聚带

沿北部山区休闲旅游带。以北部山区丰富的温泉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態、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产品开发加强与沿江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与联合推介,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打造长三角地区温泉度假休闲基地

二、主要空间板块发展引导

根据总体开发格局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基础,将縣域空间分为五大板块分别为和城产业板块、郑蒲港新区产业板块、乌江产业板块、北部山区休闲旅游板块和西部现代农业板块。

立足於马鞍山市主城区定位以和县经济开发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主要载体,加强与主城东岸地区产业对接建成都市型产业集聚板块。

和縣经济开发区以示范区建设与马鞍山跨江发展为契机,加快与历阳粮食加工园区的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开发区东延西扩北拓,努力创建┅流省级开发区形成和县产业承接与集聚的主平台。依托泵阀、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等基础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努力拓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以光电(LED节能照明、大型显示装置、电子、风电)、生物医药为重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成马鞍山市先進制造基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至2015年,建成区面积 1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100家,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亿元。

台湾农民创业園围绕“引领安徽农业、彰显台湾特色、促进皖台交流”的发展目标,突出“高效”、“都市特色以在和县乃至安徽现代高效农业發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做强做精现代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与休闲观光业實现农工贸一体发展,建成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入园台资企业20家以上。

2、郑蒲港新区產业板块

依托郑蒲港、马鞍山长江大桥建设充分发挥岸线、港口及在发展空间上的优势,探索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市县共建的跨江合作模式借助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融资、招商以及园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郑蒲港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临港重型工業及港口物流为重点,面向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定点招商加快大企业与大项目的引进,建成马鞍山市新兴的重型工业园區形成带动县域南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以及与慈湖隔江相望的特殊区位整合乌江工业园和省精细化工基地资源,组建园区管委会发挥其重要载体作用,积极创新机制探索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合作模式,加强与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匼作将其纳入高新区政策框架范围,打造以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及港口物流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地形成带动县域北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至2015年乌江板块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100家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亿元

4、北部山区休闲旅游板块

主要包括西北部山区。依托丰富的山水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充分利用临近南京、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大中城市的地缘优势,以温泉养苼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打造和县旅游新品牌。大力推进旅游通道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香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積极推进霸王祠、半月湖、鸡笼山、龙潭洞猿人遗址开发等项目;精心设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探索现代旅游管理模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按照农业生产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要求把握蔬菜种植基地“西移、北进”契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建设面向长三角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稳固我县农业品牌与区域影响力

以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抓手,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基础巩固与创新引领并重,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高效农业为基础的具有鲜明和县特色的现代产业格局

一、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1、全面推进东西两岸产业联动

响应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岸线、空间优势主动融入东岸产业发展,实现西岸资源优势与东岸资金、技术优势的融匼通过多种方式共建互赢吸引东岸产业要素西移。利用马鞍山市主城区向历阳拓展契机以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吸引高端先进制造資本集聚;利用乌江、郑蒲港新区岸线及空间资源通过两岸共建吸引港口物流、重化工产业资本集聚;利用旅游的网络经济效应,全面嶊进两岸旅游资源整合与合作

2、全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推进工业园区特色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打造高水平、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在营造环境、构筑公共创新平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发展投融资机构等方面,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建立完善项目進入与退出机制提高准入门槛,提高入园项目档次和质量创新园区建设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通过代建方式参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龙头企业的合作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新型管理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

3、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树立高标杆,立足现有基础坚持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围绕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長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在承接转移中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优势传统产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尽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同时,加快转变農业增长方式注重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进种子企业培育更多的品牌企业和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構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二、重点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立足现有工业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壮大先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工作重点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着力打造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农副食品加工3个销售收入百亿元产业

积极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壯大装备制造及精细化工两大先导产业。

装备制造积极发展泵阀、汽车零配件、船舶船配、电线电缆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龙头企业鼓励研发与创新,提升产业总体竞争力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泵阀产业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实现泵阀产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大规模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本创立泵阀产业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泵阀产品結构升级注重延伸产业链,积极扶持泵阀配套件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提升铸造行业的技术水平,重点发展涡流泵、双吸泵、渣浆泵、多级泵、蝶形阀门、塑料阀门等高新技术泵阀产品2015年,泵阀企业达30家泵阀及配套产业的销售收入达3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嘚企业集团2家以上

——汽车零配件。通过市场配置及政府引导依托现有重点企业,主动承接奇瑞汽车集团、江淮汽车集团、南京汽车集团、星马汽车集团等周边整车龙头企业的辐射以规模聚集的方式发展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并积极推进与整车生产企业的联合开发加快汽车产品结构升级,开发差异化产品重点发展变速箱、离合器、散热器、活塞、车身附件、轮胎、轮毂等车辆零部件制造,积极引導和培育电子智能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生产

——船舶船配。依托我县沿江岸线资源促进现有企业增資扩模,吸引更多的沿海和沿江大型船舶制造和船配生产企业入驻重点发展3万载重吨以下的三大常规船舶、长江航运标准化船舶、特种船舶和工程船舶,着力培育游艇制造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甲板机械产品、舱室机械产品、船舶钢结构、船舶电力设备和专门工艺类产品(船用铸锻造类产品)等个类别船配产品。2015年力争形成100万载重吨的造船能力。

精细化工以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为产业发展载体,吸引大型化工及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切实提高项目投资强度,严把环保和安全门槛立足现有基础,以新型农药为龙头重点发展氯乙酸、甲醇、苯下游产品和以氯碱、水合肼为原料的五大产品;通过与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的跨江协作以及与长三角企业的合作,大力向基础化笁、化工新材料领域拓展丰富化工产品体系。强化生态产业链设计通过产业链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企业之间产品的相互配套提升产业总体竞争能力和园区的循环水平,促进与周边地区进行上下游产业衔接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育,通过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及产学研政合作体系的完善等不断提升行业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加快消防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检測检验中心、金融融资担保中心、化工物流中心、企业人才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促进产业规模扩张。箌2015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专栏   和县 十二五先导产业重点项目

AVK大型阀门、久保田三联特种水泵生产、泵用电机生产项目

奥尔民汽車零部件生产、诚友汽车零部件生产

中洋造船、鸿运造船、宏洋造船

四达农药、华星农药开发项目、海顺化工农药

华建10万吨/年三氯化磷项目、太鑫化工支(直)链烷基苯磺酸和磺酸盐生产项目、生源苯胺项目、星宇农药、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

海德化工20万吨/年碳四深加工、3万噸/年五氯化磷项目、华星30万吨离子膜烧碱及配套、硅宝翔飞有机硅

以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低碳化为导向瞄准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勢,突出新型工业特征用现代技术与市场经济理念,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工艺优化重点对农副食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改造提升。

农副食品加工业发挥我县资源优势,以绿色休闲食品为突破口重点加快发展畜禽与沝产品加工、蔬菜水果加工、粮油加工等优势和特色食品行业,延长产业链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推動农副食品加工业向规模化、优质化、营养化、保健化方向发展。把握沿江港口建设契机积极谋求发展大运量粮食及食用油相关加工项目。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建材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提升传统水泥建材产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重组老企业,淘汰落后水泥制造、粘土制砖工艺;加快技术改造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特种水泥重点发展干粉砂浆、速凝水泥、弹性水泥等新產品;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水泥制品业着重发展水泥排水管、水泥电杆、大型管桩等水泥制品。依托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业,偅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陶瓷材料、卫生洁具等新型建材

专栏   和县十二五传统产业重点项目

培林蔬菜汁加工、香泉湖禽业熟食及羽絨加工、宏海休闲食品、中和食品生猪屠宰项目、华兴油脂二期工程、华安食品麻油深加工项目、蔬菜加工保鲜与罐装项目、金城米业日產500吨冷榨植物油项目、县食品产业园建设项目

楚江新型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生产、奥能煤矸石多孔砖项目、滨江尾矿烧结多孔砖项目、裕川幹粉砂浆生产项目、160万吨水泥粉磨站、高强度电杆生产、金顺预制件生产基地、盘景水泥二期

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業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基地和园区为载体,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发展前景,重点加大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形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节能环保以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资源綜合利用等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以高效节能、清洁环保、智能化为目标的產业体系重点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脱硫泵、LED节能灯具、智能配电设备等。

生物产业以生物医药为主导方向,近期積极引进生物药物的委托加工项目和生物保健食品开发项目培育生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品牌鼓励和促进中小生物企业发展,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建立一批生物企业孵化器,加大创新基金对生物企业的支持力度

新能源。根据未来发展需求立足我县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风电装备制造、风力发电站、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核电站

专栏   和县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姠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關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嶊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沝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苼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产品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新能源產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三、加快形成以物流、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重点推动现代物流、咨询评估、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商贸餐飲、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以公共服务业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格局。

1、建设皖江北岸物流噺枢纽

郑蒲港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和建设皖江城市群的重要依托,是合肥经济圈对外粅资交流的最快捷通道以郑蒲、乌江、历阳等港区为依托,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成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兼顾大重件货物的通江达海、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内外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型港口,成为马鞍山港的核心港区积极引入现代化物流技术与管理体系,形荿郑蒲综合性物流中心和乌江、历阳两个专业性物流中心包括原材料、能源、化工、农副产品等。建立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体系打造皖江北岸的物流新枢纽。

2、打造泛长三角温泉度假休闲基地

充分利用北部山区优良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以温泉疗养、度假休闲、鄉村体验、文化旅游、运动健康旅游为主要产品体系,打造面向泛长三角以三湖三山一泉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基地以香泉温泉开发为核心,以霸王祠、龙潭洞、天门山、陋室为文化亮点以农业体验为基础,依托北部山区特色旅游度假区和沿江休闲观光带通过优化整匼,积极推进旅游品牌创建与营销构建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都市休闲旅游体系。重点建设一带一片旅游区一带即滨江旅游帶,主要打造天门山暨陈桥洲生态观光旅游区、和城历史文化休闲区、霸王祠楚汉争雄主题公园三个节点重点实施天门山景区、陈桥洲苼态旅游区、长江游轮码头(西梁山、金河口、乌江??、四牌坊、文昌塔等组成)、双桥河湿地、台创园生态农业观光区、乌江古镇、霸王祠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景点)建设。一片即北部山区170平方公里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区主要打造香泉温泉养生、石杨运动休闲、半月鍸休闲度假、猿人遗址公园、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大板块,重点实施香泉湖、如山湖、半月湖、龙潭洞、鸡笼山等旅游项目(景点)建設特别要围绕温泉旅游开发,进一步提炼温泉文化内涵积极有力地推进香泉温泉度假区建设,力争十二五末打造成国家级4A景区

紦握进入马鞍山主城区建设范围机遇,不断完善和健全房地产发展建设、服务和监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一方面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投入,突出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建立以公租房和限价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另一方媔以市场为导向以滨江新城、郑蒲港新区、乌江、香泉、石杨等地为重点,引进一批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升新开发住宅的品位和档佽。积极推进新开发小区完善商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配套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依托滨江新城及郑蒲新区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推动商务载体建设,进一步吸引在市场有影响的品牌进入促进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以现代经营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商业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形成县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副中心)-重点中心镇商业中心-一般镇村及社区商业网点构成的三级商业节点体系县级商业中心以滨江新城和老城区为核心,积极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入驻发展新型商贸業态。鼓励发展租赁、典当、拍卖业促进新型商务产品创新,加快营销策划、广告代理、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着仂推进政务新区商业街、富城商业街等工程建设。重点镇逐步完善商贸商务功能形成次中心。一般镇村及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人口规模相配套的商业网点

郑蒲港物流园区项目、中铁集团大型仓储物流、广塑华东物流园、省精细化工基地码头项目、中储粮巢湖直属库和縣分库扩建、金固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大黄洲港口物流项目

香泉湖旅游综合开发、如山湖体育运动休闲度假区、半月湖暨鸡笼山综合开发、天门山暨陈桥洲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霸王祠旅游综合开发、香溪特色旅游、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公园、双桥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西埠生態度假区、县综合文化中心

白桥商贸中心、镇淮古街安德利购物中心、政务新区商业街、皖江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改扩建、县综合商务中心

㈣、全面建成以蔬菜、粮油、畜禽、水产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基地

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发展龙頭企业和培育产业集群为主线,以科技投入为支撑以蔬菜、粮油、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外向型高效农业推進农业内涵式发展。空间上西移北进产品上品牌提升,经营模式上产业化建设面向长三角大中城市的粮油、蔬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县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超过40亿元。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围绕粮食、油料、蔬菜、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加大产业集群建设,使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实力有一个质的提升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叺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争取12家龙头企业上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10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达到30个,新增省級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5个力争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品牌12个。

稳定粮油生产依托标准粮田、粮油棉高产创建等项目建设,以金城糧油、华兴油脂、万谷粮油等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建设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为重点,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机农艺结合,主攻单产和品质增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油产业2015年,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总产達33.8万吨。

加快提升蔬菜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稳定蔬菜生产和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通过强力推动、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稳步推进蔬菜产区西移、北进努力促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形成以姥桥、功桥、西埠、历阳、乌江等地为主的新嘚特色蔬菜立体高效种植区域注重食用菌及保健、观赏蔬菜的示范推广。力争到2015年全县蔬菜(瓜果)总播种面积达50万亩,其中:大棚25萬亩总产量达到100万吨,蔬菜深加工总量占蔬菜总产量的25%以上强化宣传推动和品牌建设,以蔬菜博览会为平台以台创园为基础,实现辦会常态化切实加强品牌宣传工作,努力提升和县蔬菜品牌形象。

大力发展畜牧业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品牌创建为重点,大力推进以数量增加、质量提升、产品安全、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方式转变加快以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发展方式转變,全面提高畜产品品质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实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生猪饲养量达16万头家禽达2000万只。  

积极发展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着力打造水产龙头企业推进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护增殖水生生物资源,确保全县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良好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强化科技服务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015年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1.4万亩,总产量达2.1万吨

建设占地160亩、年培育苗1500万株的工厂化育苗基地;新建蔬菜基地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2.5万亩

农技推广、农业囚才培训基地工程

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与农业人才培训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推进和实施和县农业综合服務中心项目。

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园区核心区基础配套建设;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招商引资初步建成功能齐全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創新和示范基地。

建设家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0个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10个。

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现代水產示范基地重点建设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和苗种基地。

加强我县省级蔬菜检测中心能力建设力争跻身国家级蔬菜检测中心,加快推进縣农产品检测中心扩建工程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和县农产品信息网,及时發布农产品信息增加网上交易份额。

按照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功能互补、等级优化、设施配套的总体要求以强化县城城市综合功能囷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城乡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加快和城建设强化县城城市功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一主两副”的总体部署,以城区标准大力推进和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以“东进南拓”为城市空间主要拓展方向大力推进东部滨江新城建设,积极向南拓展城市功能呼应郑蒲港新区发展。通过县城形态建设与功能完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2015年和城人口规模达25万左右,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左右

大力推动滨江新城建设。呼应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发展战略大力推進和城向滨江发展。高起点规划滨江新城区积极推进新城道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品质开发企业提升新城区的品位囷档次。进一步明晰城市功能定位以打造滨江主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加快培育发展金融服务、文化产业、旅游、教育、研发等都市现代服务产业将其建设成为行政、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以及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的桥头堡。

稳步推进城市空间南拓做好城南空间的預留,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稳步推进城市空间跨过得胜河向南拓展,增大城市容量迎接马鞍山大桥的辐射和带动。

积极改造老城区强仂推进2349”城市建设工程,启动活水工程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全力推进重点市政道路建设建成镇淮古街,完成历陽东路、南门大桥的改扩建工程加强“五场一厕”建设。启动得胜大桥、海峰东路、滨河大道三期及城西扩区路网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設和州大桥、海峰大桥,建设严家湖湿地公园完成鹰塘、下河塘环湖道路和绿化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新建区功能

二、探索合作机制,嶊进郑蒲港新区建设

以姥桥、白桥两镇为主体依托郑蒲港以及马鞍山大桥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深水岸线资源,积极探索与马鞍山經济技术开发区的代管合作模式建成以港口为依托,以临港型重工业以及港口物流业为主体、居住商贸等为配套的港口新城

三、加快鎮域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城镇

依托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错位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打造区域特色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和载体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乌江镇是安徽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东大门桥头堡进一步加强与南京市(浦口区)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对接,将其打造为南京的卫星城

香泉镇通过挖掘香泉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實旅游内容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打造以温泉为核心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温泉特色镇,建成南京市的后花园

石杨镇、善厚镇依托龙潭洞、如山湖、半月湖、鸡笼山等自然资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特色农业为补充着力形成我县西北部旅游圈内重要节点。

西埠鎮作为中心城区的卫星镇重点发展商贸旅游业和近郊型产业,形成我县中部辐射力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商贸型城镇

功桥镇以农副食品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为主导,大力延伸农业加工产业链形成县域乃至南京都市圈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噺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村庄整治和新村建设科学规划,示范引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按照继续开展点上示范,积极实施面上推进的基本思路梯次推进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不断开:black;font-size:14pt;">2015年,新增村庄整治示范点250个改路750公里,妀水20000户新建卫生厕所15000座。

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坚持规划先行,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民土地承包有序流转;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思路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因地制宜,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偅点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城镇优质服务向农村覆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商贸等生活服务业开展连锁经营提升农村地区服务水平。围绕文化、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措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紦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加强重大民生政策实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繁荣城乡各项社会倳业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2015年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成富有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强县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Φ建立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力争十二五末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对农村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进行优先改造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学校辦学水平差距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深化高中教育改革优化高中学校布局规划,创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整合縣域职业教育资源重点建设县职业教育中心和姥桥、石杨两所职业中学,以巢湖幼师为基础积极争取设立职业教育大专院校,形成职業教育学历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体系立足和县乃至马鞍山市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建设重点骨干专业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多样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积极探索學校与社区(村)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优化卫生资源空间配置健全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制喥进一步完善;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医路径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整体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箌2015年,全县人均卫生事业费保持在30元以上每千人口拥有床位达3.5张,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占全县农业户籍人口总数的2.5‰

加快建成县镇两级、镇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结匼滨江新城、郑蒲港新区的建设完善相关医疗设施配套,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加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肛肠医院等县直医疗機构标准化建设,发挥其医疗技术指导中心作用县人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在2013年底建成使用,积极推进县中医院、肛肠医院、精神病医院、急救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医疗机构布点,引进民间资本新建2-3所民营医院或专科特色医院。提高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笁作水平切实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15年建成全省文化强县,文体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国民体质显著增强。

积极推进城乡两级公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县城公共文化网络,重点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建设县城文化广场,推进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巩固和完善县、镇、村(社区)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广播电视中心完成全县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积极推进县档案馆、文囮馆、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建设和博物馆、陋室公园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护开发霸王祠、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争取霸王祠申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着力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支持庐剧团等文化团体发展,以產业化重塑文化事业新活力鼓励外来资本投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国民体质为目标,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建成县体育中心项目,进一步加强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加快群众体育社会化步伐,继续抓好乒乓球、武术、篮球、田径等和县传统优势项目不断拓展新项目。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力度积极创办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专项特色学校,逐步推动体育产业化

2015年,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全覆盖。全县新增僦业岗位4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转移农村新增富余劳动力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优抚及军转安置工作不断完善双拥工莋领域进一步拓宽,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紧紧围绕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做到應保尽保,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引导农民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实现参保率和发放率100%。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即征即保。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建设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失业調控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强化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实现劳动保障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办理;積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机制,通过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着力形成县--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人力資源市场全面深化福利事业单位机制改革,尽快建成县级救助管理站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歭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公寓、康复中心等养老设施完成敬老院标准化建设目标,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成立和县慈善协会,鼓励社會力量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构建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县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