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 能帮助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题吗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省林业厅启动实施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构建河南省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生态保障体系项目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河南省林业厅启动实施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
构建河南省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生态保障体系项目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
  1月19日――24日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生态保障体系项目》启动会在郑州召开,并赴商丘市宁陵县、民权县和民权林场开展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工作。该项目总投资50万美元,其中:亚行赠款40万美元,占80%;国内配套10万美元,占20%。项目的执行期为16个月,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项目旨在通过对国家粮食核心区生态网络现状、服务能力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对生态网络的规划、构建、服务能力和技术支持等领域存在问题的深度分析,提出确保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生态保障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省林业厅侯怀堂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国内外研究表明,发达完善的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可有效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粮食稳定增产10%~20%。项目的研究应重点考虑项目的前瞻性、示范性、时效性和可持续性。亚行项目经理苏珊娜女士对项目做了总体介绍,项目将对生态网络的规划、构建、服务能力和技术支持等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度全面分析,对生态网络基础、平原防护林体系改建、生态承载能力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为我省加强技术人才培训提供支持。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国际农林专家勒内•克劳德•\默先生表示,只有依托完善的生态保障体系,推动农业生产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农业厅对河南省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项目研究产出、成果和目标提出建议,并承诺对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关链接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亚洲开发银行将提供贷款助力中国提升粮食产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亚洲开发银行将提供贷款助力中国提升粮食产量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导语&中国大田网】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在&清华三农论坛2014&上表示,对中国城镇化的前景表示乐观。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预计到2030年未来一个劳动力平均可以种60亩地,占那时全国人口的9%不到的农民便可以养过供应全部粮食。  &我们不能低估未来城镇化的增长潜力,对城镇化的发展速率要有前瞻性的预期,否则我们的资源配置可能会滞后于现实的需求。&在1月4日举行的&清华三农论坛2014&上,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万广华对中国城镇化的前景表示乐观。不同于官方预计未来城镇化的年均增速大约为0.8%相比,他预测未来10年之内中国城镇化仍能延续1%以上的年均增速,预计城镇化率达到65%以后才会出现减速。  他也坦承,城镇化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如何筹集城市建设的资金、如何保证进城农民工的就业能够充分解决、如何解决高房价的难题。  万广华现为清华大学中国农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云南财经大学教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路径与政策调整》课题总负责人。  城镇化率达到65%之后才可能出现降速  问:有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而根据国际经验,达到这一水平之后,城镇化率会减速。对此您怎么看?  万广华:早在三四年前我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即中国在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80%。对这个观点的反映在当时基本上是负面的,后来也有很多人反对,直到今天都有不少人质疑。必须说明,当时提80%是为了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实际上,2030年达到75%是比较合理的。  如果我们看一下数据,好像势头是朝着更高的速度走,而不是较低的速度走,尽管国内有经济学家包括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断在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太快了。中国城镇化速度是不是太快呢?人们通常的做法是看国外的经验。其实,我们还可以看中国自己的城镇化轨迹。数年前,在讨论&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曾经做了一个研讨会,讨论城镇化速度。我当时的观点是城镇化会加速,继续保持在1%以上的年均增速,但最后定下来的是每年0.8%。今天仍有人希望控制在0.8%以下。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国自己走过的历程:早期的城镇化速度比较低,但从改革开放初到1995年已经达到年均0.7% ,而1996年到2009年已经接近1.4%,近三年已经则超过了1.4%。显然,事实支持我的观点。遗憾的是,现在又有人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过了50%,所以速度马上要降下来。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依据,但会不会降下来,我们做了一点初步,结果表明,城镇化率不是到50%就会降下来,而是到了65%之后才可能出现降速。  城镇化有利于粮食安全  问:由于中国的城镇化,在不少地方是变成了城市圈地,不是&人的城镇化&,而是&土地的城镇化&。因此,有不少人担心,城镇化速度太快,会侵占比较多的耕地,乃至影响粮食安全?  万广华:根据有关统计,整个城镇占地为4万平方公里,而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6万平方公里。因为目前中国差不多是一半人口在农村,一半在城镇,所以城镇人均占地是农村的1/4,为什么还说城镇化占用更多的耕地?我不理解。做一个简单的推算,假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位,假如城镇化进程走得比较顺利,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大致达到75%-80%;那时中国可以腾出至少1.2亿亩耕地,使耕地面积增加8%到9%。这跟大家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我们还知道,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城镇的人口密度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说,将来好多年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可以不增加城镇的面积。  另外,我们都看到,现在年轻人都进城了,粮食安全怎么办?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证种粮的积极性。在没有积极性的情况下,粮食安全怎么保证?但依靠人均2-3亩耕地的土地资源,任何人在农村都根本无法生存,怎么有种粮的积极性。有人说通过补贴,但补贴远远超过我国的财政能力,你能通过补贴使农村人均收入跟市民的差不多吗?排除这个途径,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加人均或户均耕地面积,而这就需要推进城镇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说过那时的中国粮食生产没有规模经济。但现在不同了,随着整个经济的变革,随着技术的变化,尤其是机械化的推进,粮食生产完全可以上规模。而规模经营,还能带来投资,还能带来技术进步,也能带来抗风险能力的上升。这些都能够增加粮食。有了规模,我相信有不少种田能手会回到农村去。  中国种粮究竟需要多少人?三年前我提出,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预计到2030年未来一个劳动力平均可以种60亩地,那么这意味着这样我国需要三千万劳动力,再按照一比一的赡养比,也就是需要六千万农村人口。同时考虑到农村里面还有一些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非劳动人口,我们可以把这个数目翻一番,到2030年我国的农村人口为1.2亿,占那时全国人口的9%不到,意味着90%以上的人应该在城市工作生活。所以说,城镇化有利于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网(.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
责任编辑:
本文标签:
研究报告农业资讯农业数据
联系人:柴晓丽当前位置:> > >
FAO:亚太地区应增加农业投资解决粮食安全
  据《布宜诺斯艾利斯导报》7月12日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多家机构负责人近日表示,未来40年内,亚太地区每年需增加农业投资额至1200亿美元方能解决饥饿和粮食价格上涨问题。该地区目前农业投资约为800亿美元,需提高50%以达到每年1200亿美元的投资水平。当前,世界约有十亿饥饿人口,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亚太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狄伍夫表示,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世界新增饥饿人口超过1亿,其中仅亚太地区新增数逾6千万,这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发展政策中给予农业的重视不足,农业在官方发展援助中所占比例已由1980年的19%下降至5%。同时,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也指出,尽管亚洲经济已从全球经济危机中强劲复苏且粮食价格已稳定,但仍比2003年价格水平高出85%,且至2019年前仍将继续增长15-40%。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将使得该地区已捉襟见肘的农业资源更加紧张。亚洲开发银行已承诺每年投入20亿美元用于亚太地区粮食安全计划,旨在提高生产力、加强农业研究以及改善食品供应链。此外,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努旺泽也指出,急需提高农业长期生产力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呼吁扩大小农生产力及市场准入,增强农业研究,粮食管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开发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