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算的,我要是如何体现我的存在2500,每天利息是多少呀

搜索为什么要计算存款利息
搜索为什么要计算存款利息
09-11-04 &匿名提问
 很多人都对银行存款利率的计算方法存有异议,比如一年明明有365天,可很多银行却在算存款利息时,只按一年360天来算,一些储户因此认为,银行少算了5天利息,等于是银行把这5天本该属于自己的利息给“私吞”了,是“霸王行为”,有人甚至为此将银行告上法庭。记者昨日对此展开调查,发现之所以大多数人认为银行少算了5天利息,是因为自己的算法有错,如果算法正确,不管是360天还是365天,结果应该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少数情况下按360天计算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容易引起广大储户的误解,因此银行应该响应老百姓的呼声,改为按365天计算利息,让储户能明白无误地计算出存款利息。  大月31日不计息惹恼储户  据央视经济频道报道,前不久,北京的储户段先生将工商银行告上北京市朝阳区法院,11月23日,北京朝阳法院约请当事双方进行调查取证。据原告段先生的代理律师介绍,段先生在去年8月26日,到工商银行下属的北京甘露园储蓄所开立了一个个人通知存款账户,并在账户里存款,截止到今年8月,段先生与银行发生多笔业务,但他发现在存款日经过“大月”的31日时,银行计息系统对31日当天忽略不计,一年来他的存款被少算100多元。段先生多次找银行要求更正,银行拒绝返还,因此将银行告上法庭。  段先生代理律师王峰说:“银行的网站上和银行的宣传资料上都明确写明按照实际的存款日期来计算利息,并没有说明31日不计利息,所以我们认为不合理。”段先生说,按照银行目前的计算方式,假如存入100万元的7天通知存款,每天的利息是年利率1.62%除以360天,每天的利息是45元。由于银行是按照一年360天计算的,假如存一整年的话,就会损失5天的利息,也就是225元。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通知存款是一种存款人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及金额的定期存款服务项目,存款下限是5万元,提前通知天数有1天和7天,利率分别是1.08%和1.62%,利息按天数计算,远高于普通活期利率。记者就这个案件随机采访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储户段先生的说法,认为银行确实少算了5天利息。  大学生也算错银行存款利息  记者昨日分头到银行调查,在南京华侨路的华夏银行和中山路的交通银行,记者看到在银行的电子公告牌上,各种存款利率都明示出来,记者把他们都一一抄了下来。记者发现,所有这些利率都是按年计算的,不是按天、月或季度计算的利率,并且与央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完全一致,这表明银行的利率本身是没有搞错。  根据银行公示的利率,记者请在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小王分别按一年365天和360天,计算了50万元的存款额在存活期和存提前通知天数为7天的通知存款两种情况下,存款80天的利息。小王先计算了存活期的利息,他告诉记者,以每年365天计算,0.72%的活期存款年利率换算成日利率约为0.00197%,即0.72%/365,这样50万元存80天所得的利息就是789元,计算公式为0.72%/365×80×500000;以每年360天计算,0.72%的活期存款年利率换算成日利率就是0.002%,这样50万元存80天的利息就是800元。随后,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小王又计算了通知存款的利息,以每年365天计算,1.62%的年利率换算成日利率约为0.00443%,这样50万元存80天的利息就是1775元。以每年360天计算,1.62%的年利率计算下来日利率就是0.0045%,这样5万元存80天最后所得的利息就是1800元。  很明显,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明显差别,前者相差11元,后者相差25元。记者发现,小王的计算方法与北京的那位储户的完全相同。但是,对于这个计算方法,银行业业内人士却认为是错的。  已有银行按365天计算利息  南京某银行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小王这样计算利息是错的,央行规定的都是年利率,也就是说,不管一年按365天还是360天算,按年计算,储户得到的利息都是一样的,但是按照小王的计算方法,按365天计算的活期利息比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利息还要多(定期存款由于存期一般都是固定的,按规定利率计算,不存在利息算错的问题)。比如按小王的方法,50万元银行一年期活期存款的利息则为0.72%/360×365×500000,等于3650元,而实际上利息应该为0.72%/360×360×500000,即3600元。小王错在将存款日利率按360天计算,但计算利息时却没有把这多算的5天剔除掉,结果自然都比正确的多50元。如果把这5天去掉,在存款期限为一年时,不管按360天还是365天计算,结果都是一致的。  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银行都是按照央行规定,以一年360天来计算存款利息的,因此银行在具体算利息时,一般都会将大月中的31日这天不算利息,每月都按30天计算,包括天数只有28天的2月,因此,储户计算时也应该把这些日子剔除才对,否则就会算错。  那么,为什么银行向老百姓收取的贷款利息却按一年365天计算呢?对此,这位人士表示,这是央行的规定,银行只是按规定执行这一政策而已,虽然这个规定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但自己不便对央行的政策发表看法。记者向人行南京分行人士求证,发现的确是有这样的规定。不过,记者采访也发现,南京也有少数银行存款利息是按一年365天计算的,比如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3.15 半年 3.51 一年 3.87 二年 4.41 三年 5.13 五年 5.58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3.15 三年 3.51 五年 3.87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明白什么意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规定应该计算复利
利滚利是可以的.
我记得不是复利
自动转存的可以计复利。
是记复利!~相当于利滚利
是记复利!~相当于利滚利
有的吧~这个照何率利算不知道
 习惯于精打细算的人买保险前总要问个明白:这份保单到底合算不合算呀?花钱签字以前当然应该把合同研究个仔细,明了自己的付出和收益。但是专家提醒,买保险首先是为了求保障,并不能简单地与投资画等号,有些保险是很难精确计算出投入产出比的。  不出险就是合算  有些人考虑投保时总有点这样的顾虑:我身体挺健康的,如果保险期内没灾没病,那投的医疗或者意外保险的钱不就白花了?  保险专家认为:什么是合算?不出险就是合算。对于投保人来说,不出事当然是最好,一旦不幸生病或出了意外,保险金只是用于补偿经济上的损失,难以弥补因生病、失去亲人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我们买保险的目的,不是因为有人要走,而是因为有人要继续活下去。人吃五谷,谁能无病,必须正视现实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在购买保险时多为家庭考虑,而不仅仅是为个人。  不完全等同于投资  很多人把保险视为与股票、债券一样的投资工具。确实,像人寿保险等品种兼具投资和储蓄的功能,投保人的保费在扣除了各项管理费用后,剩余部分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投资运作增值。但是现在的很多保险产品是同时具备保障和投资功能的混合型产品,买了到底合算不合算,是无法简单地算清楚的。如果只是希望得到固定的或者较高的收益,还不如直接购买债券或者基金。  中国人比较偏爱具备投资功能的保险品种,喜欢以是否能拿回本金来衡量这份保险是&好&还是&不好&,觉得纯保障的产品钱拿不回来&不划算&。对此专家打了个比方:人人都希望交到这样一位忠实的朋友,在你一旦发生不幸后,&他&愿意负担你家庭5年的生活支出。而交这位朋友一年需要交际费用几百元,你愿不愿意呢?绝大部分的人当然会说&愿意&。把这位朋友理解为保险,几百元的交往费用理解为保费,就可以比较容易解开心里这个&合算不合算&的疙瘩了。  低利率时期买不买寿险  有的人看到同事朋友几年前在银行利率高的时候,买下固定高回报收益的保险而眼热不已,可惜这样的机会已经一去不回了。人们现在购买寿险咨询时,最为犹豫的就是&利率这么低,买寿险是不是合算?&当前经过了多轮的降息,加息周期有望到来。为免除利率上升带来的烦恼,购买寿险时可以选择投资型保险产品如分红险、投资连结险和万能寿险。当然,专家提醒购买这类保险的投保人,最好具有稳定的高收入,并且具备承受长期投资风险的能力。一旦因不满意当前过低的收益率而退保,将带来损失。 - 作者: 保险 日, 星期三 23:29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保险:跻身新世纪“三大件”
人民日报    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大件&成为中国百姓生活水准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前,有老三大件,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又有了新三大件:洗衣机、电视和冰箱。我认为21世纪汽车、住房、人寿保险将成为人们消费的新&三大件&。  目前,我国居民已经大部分解决温饱问题,过去所说的三大件基本上是衣食住行范畴的,这部分需求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稳定、防灾免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保障等。而人寿保险正好满足人们这些需要:在意外发生的情况下,在自己年老的时候,都能生活得很有尊严,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此外,人们选择人寿保险,从更高层次看,也是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论把人寿保险当作投资还是消费,它的实质是用今天的钱做未来的消费,也可以说是用今天投资未来,寿险涵盖了保障、投资、教育基金、养老等各种功能。人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可利用寿险进行安排,寿险充满了对人一生的关爱。  从对美国家庭消费统计来看,税和保险的支出占年收入的33%。1997年美国保险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2%—20%。现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在人寿保险方面支出2500美元左右。  从人寿保险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看,近几年来人寿保险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能满足并不断挖掘、提升全社会的保险需求。人寿保险保费已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有了很大改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从依赖国家、依靠集体转向倚重市场,寻求自我保障。目前在我国生活宽裕的中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已出现明显变化,投资和保障意识明显增强。1999年调查的家庭平均寿险支出2065元,财险支出1185元。其中,购买保险的家庭占总样本的49.3%。经过这几年发展,这个群体已大幅增加。而且,中高收入人群的生活观、价值观代表着未来中国的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方向。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保险将进一步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改善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国老百姓在新世纪的&三大件&。 - 作者: 保险 日, 星期三 23:27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慎重购买银行保险
李辉    最近常常听说周围的朋友买了银行保险。经历大都是到银行去办理存取款业务,遇到银行保险的业务人员,向其宣传该产品安全可靠,且同期利率高于国债云云。很多人对比一年期存款那点可怜巴巴的利息,很自然的就购买了。可是以我保险从业的经验来看,却觉得这些产品并非那么诱人,其中隐藏着种种风险。1、高额分红难以保证  分红的概念这两年被热炒,一提到分红,人们总联想到很高的收益。各种分红产品的演示图例上那分红部分长长的一大截,怎不让人眼热心跳。可实际上,分红部分是非保证利益,有没有,有多少,都是不一定的。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期待高额分红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从红利的来源来看,主要来自于利差异、死差异和非差异,分别对应保险的定价三元素:利率、死亡率和费用率。利率是指投资回报率,死亡率是指各年龄段人群平均的死亡数字占人口的比率,费用率则是保险公司操作一份保单平均所花费用占保费的比率。保险公司根据预测的三种比率水平来确定产品价格。在实务操作中,因为预测数字比较保守,所以往往能有超出预期的盈利,这就是红利的来源。而这三种来源中,费用率大家控制的都很好,变动也不会太大,死亡率是经验数据,也很稳定,所以这两块不会产生很多的红利。那么投资回报率呢?要知道现在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是由保险法规定的,主要有银行存款、购买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利率固定的渠道,也就是收益很稳定,但也不会很高,例如银行协议存款的年利率应该在4%到5%之间。而证券投资基金虽然可以享受股市上升带来的高收益,但一来投资规模受到限制(不能超过资金运用总量的10%),二来还有可能造成亏损的时候(过去一年的股市情况恐怕就不容乐观)。综合起来看投资回报这一块也难以支撑高额红利。2、现金价值可能低于保费  这一点很多业务人员都没有向客户讲明白。现金价值就是您所交的保费扣除公司经营费用后剩余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您退保时拿到的钱。在投保后的前一两年,现金价值肯定是低于所交保费的,例如某公司的5年期两全保险,购买一份1000元,第一年时的现金价值是953元。也就是说如果客户投保后急需用钱,在第一年只能拿回953元。3、利用大家对银行的信任误导顾客  由于中国的国有银行不能倒闭,在老百姓心中的信誉卓著。在银行中销售此类产品,让客户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在银行买的保险就&保险&。例如有一家公司的产品在宣传材料中印着&由保险公司授权的银行、邮政柜台销售,给您充分的信用保证&,这很容易让人误解为银行为保险公司担保,其实合同是您和保险公司签,银行只是代理机构,不负连带责任。4、保险金额很低,不具有保险意义  我们知道在保险公司买的保险绝大部分都是分期付款的,但是保险利益却是从开始就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操作的最主要意义在于客户只要付出相对低的首期保费,就开始拥有了高额的保障。而现在的银行保险产品,大部分都是一次缴清,而保额也就比保费高一点点。这哪里是保险,简直就是定期存款。5、分业经营使售后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人寿保险的特点之一就是后续服务非常重要。国外的大型金融机构都是混业经营的,保险、银行是一家,银行的客户也是保险公司的客户,在银行买保险一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服务。而国内目前法律规定分业经营,双方尽管可以合作,但总不如一家公司来得紧密,再加上跳过了代理人环节,保险公司能否为这部分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值得存疑。  笔者认为这种银行保险的热卖主要是由于现在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太少。手上的存款越来越多,可利息却越来越低,人们迫切寻找其他回报率更高的产品。银行保险以此为切入点,再加上人们对银行的盲目信赖,所以产品表现良好。  总结起来,银行保险所能带来的主要好处是:可能取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分红,但也不会太高。而您付出的代价是:最后分红也可能低于银行利息,特别是在急需用钱退保时。甚至在前两年由于分红很少,您取回来的钱会少于您所交的保费。笔者觉得如果您是要考虑经济保障问题,还是应该找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为您量身定做保险计划。如果您把银行保险看作一种投资手段,我觉得所得利益与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也并无特别诱人之处。最后要提醒您,真要购买时一定考虑清楚这笔钱近期使用的可能性,因为如果退保可能造成客户损失本金。
- 作者: 保险 日, 星期三 23:20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细看分红保险的红利 分红保险如今成为保险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消费者有必要对分红保险的红利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红利来源   在我国,多数保险公司采用的是比较流行的三元素法,即红利来源于利差、死差和费差。也有公司采取两差或一差分红。  费差是指附加费用率与实际营业费用率之差。一般来说,分红保险前期投入大,费差有差损无差益。在三差分红的保险公司中,2001年度的分红保险业务在2002年分红时,就有保险公司宣布无红利分配。而两差分红保险是按照设计费用摊入成本,即便有费差损也全部由保险公司自己承担,前期投入费用再大对红利分配也不影响,保证投保人在第一年就有红利分配。  死差是指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之差。死差与一家公司的核保核赔技术水平和业务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依据经验生命表作为寿险经营基础,可获得稳定死差益。  利差是指实际投资回报率与预定利率之差。利差益与一家公司的投资能力密切相关。  与公司盈余有关的还有退保或失效保险单的准备金与退保金之差,以及其他差,如因责任准备金提存方式的变更所产生的损益、杂项收入与杂项支出之差等。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多数保险公司采用的是会计年度核算分红保险业务,保险单年度派发红利。红利的来源包括了本会计年度已经实现的盈余,加上转回上一会计年度所提取的红利风险准备金,再加上未来年度将实现的盈余即保险公司根据以往经验推断较易实现的经常性盈余(这部分盈余在会计年度宣布时带有预分性质)。因可分配盈余中含有部分预分盈余,所以保险公司在会计年度投入分配的盈余往往大于实际盈余。这三部分构成了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  红利计算  分红保险的红利计算是比较复杂的,首先由公司的精算师根据公司当年度资金运用收益、财务状况、业务经营状况计算出当年度的盈余,包括利差盈余、费差盈余和死差盈余。然后提出红利分配方案由公司的最高决策层作出决定。  红利风险准备金。从理论上讲,除非一份保险单终止或期满时,才能准确地计算出这份保险单所产生的利润。因此在红利分配时,因采取谨慎原则,有可能的话要把一部分盈余以红利风险准备金的形式提留出来,平衡以后年度的红利分配,防止大起大落。   红利计算基础。分红保险的死差红利计算基础是风险保额。分红保险是一份保险合同,保险公司首先承担的是赔偿责任,其次才是红利分配。这是因为分红保险作为一个保险合同,死亡风险需要在不同投保人之间进行分摊,因此对于生存的投保人要分摊死亡成本支出。  红利的计算方法。分红保险的红利计算是根据会计核算年度分红保险业务的经营状况确定,不同的险种红利分配比例不尽相同,如有的保险公司规定,个人分红保险向投保人分配的红利不低于当年度可分配盈余的70%。团体保险的做法比较灵活,根据业务规模的大小等情况分别有70%和超过70%不等。   红利的高低不可比  决定红利水平的因素很多,如分红策略、保单责任、费率水平、保险金额高低、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等。  不同的年份间红利分配水平不可比。在分红保险推展的初期,由于保险费规模相对较小、前期费用高、准备金积累率低、可用于投资运用的资金数额较小,可能导致初期分红偏低。这种做法不一定对投保人不利,因为有利于保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提高未来更大的盈利机会。随着年限的增加、保险单责任准备金的积累,正常情况下分红保险的红利数额会逐年增加。  分红保险的红利多少同储蓄无可比性。储蓄在一定的期间内利息所得是固定的,而保险的红利是随着每年的盈余多少变化的。其次,储蓄的功能仅为生息,而保险是在提供了保险保障的前提下,给投保人额外的红利收入。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永远低于保险公司给付的死亡赔偿费。再次,储蓄的利息所得必须交纳所得税而保险单红利通常被视为部分已缴保险费的退还,所分得的红利可以免缴所得税。 - 作者: 保险 日, 星期三 23:18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债券基金投资简易分析报告
dafa  一、债券基金、操作方式简介1、何为债券基金  以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称为债券型基金,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受益基金&。2、开放式债券基金的操作方式  开放式基金近来远比封闭式基金活跃,所以我们主要考虑开放式基金的操作方式。投资者可在各发行网点进行申购,并随时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当日的基金净值价格赎回所持基金,流动性较好。相应的也就具有:获取分红、赚取买入卖出差价 两种获利方式3、债券基金投资费用  目前基金费用包括三类:一是在基金设立、销售、赎回时发生的费用,包括申购费和赎回费;二是在基金运作过程中的管理费用,包括管理费和托管费;三是基金买卖证券时的交易费用。后两者合称基金的运营费用。  对于开放式债券基金,在申购和赎回的费用上,各家基金公司的安排都不相同,大致是1%—1.5%之间,个别实施&后端收费&的基金,甚至是零申购费(所谓后端收费,是指申购时不收申购费用,当赎回时根据持有的年限确定收费费率,如果持有超过一定年限,可免除所有交易费用)。二、债券基金投资收益分析1、收益性  因为债券基金投资的产品收益都很稳定,相应的基金的收益也很稳定,当然这也决定了其收益受制于债券的利率,不会太高。目前的企业债年利率在4.5%左右,扣除基金的运营费用,可保证年收益率3.3%~3.5%左右。有些债券型基金规定在一定比例限额内,可以投资股票市场,此时可能会产生超过上述利率的收益。(实例:南方宝元债权基金2003中期分红每基金单位分红0.032元,发放日为日)  因为基金从投资产品上的获利已经缴税,所以基金给投资者的分红不再征所得税。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计算收益率——  (历年分红 加上 卖出减买入的差价 减去 申购赎回费用)即为投资收益,再除以持有年限和初期投资数额,即为平均年收益率。2、流动性  投资者可随时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按当日净值赎回基金,流动性还是很好的。3、安全性  其投资的产品大都是信用评级很高的金融产品,像国债,完全没有风险。其安全性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三、适合哪种投资者1、债券基金优点:  (1)可使普通投资者方便的参与银行间债券、企业债等产品的投资。这些产品对小资金有种种不便的限制,购买基金可以突破这种限制,  (2)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债券基金的收益仍然很稳定,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2、债券基金缺点:  (1)只有在较长时间持有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相对满意的收益。因为资金进出债券基金,要承担1%~1.5%的申购赎回费用,每年的收益本来就限制在4%以下,如果频繁进出,就把收益都消耗掉了。  (2)在股市高涨的时候,收益也还是稳定在平均水平,像对股票基金而言,收益较低。3、适合的投资者  适合投资开放式债券基金的投资者特质:期望获得超过银行利率的收益;要求保证资金安全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股票、外汇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工具。 - 作者: 保险 日, 星期三 23:12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储蓄有风险,你想过吗?
dafa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储蓄一直是最稳健的理财方式,也谈不上风险的概念。然而,与其他的投资方式一样,储蓄同样存在风险,只是这里的风险有一点不同。  一般来说,投资风险是指不能获得预期的投资报酬以及投资的资本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储蓄风险,是指不能获得预期的储蓄利息收入,或由于通货膨胀而引起的储蓄本金的贬值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发生的损失分为利息损失和本金损失两类。预期的利息收益发生损失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所引起;  一、存款提前支取。根据目前的储蓄条例规定,存款若提前支取,利息只能按支取日挂牌的活期存款利率支付。这样,存款人若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就会损失一笔利息收入。存款额愈大,离到期日近,提前支取存款所导致的利息损失亦愈大。  二、存款种类选错导致存款利息减少。储户在选择存款种类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抉择。如选择不当,也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有许多储户为图方便,将大量资金存入活期存款账户或信用卡账户,尤其是目前许多企业都委托银行代发工资,银行接受委托后会定期将工资从委托企业的存款账户转入该企业员工的信用卡账户,持卡人随用随取,既可以提现金,又可以持卡购物,非常方便。但活期存款和信用卡账户的存款都是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利率很低。而很多储户把钱存在活期存折或信用卡里,一存就是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个中利息损失,可见一斑。过去有许多储户喜欢存定活两便储蓄,认为其既有活期储蓄随时可取的便利,又可享受定期储蓄的较高利息。但根据现行规定,定活两便储蓄利率按同档次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打六折,所以从多获利息角度考虑,宜尽量选整存整取定期储蓄。   一般说来,如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储蓄存款的本金是不会发生损失的。即使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只要国家实行保值补贴,存保值储蓄(三年以上),存款本金贬值损失就能得到补偿。但是,因通胀而发生本金损失的风险仍然存在。  在取消保值储蓄以后,国家为维护储户的利益,会通过各种调控方式,将存款利率维持在大于等于物价上涨率的水平上。但是物价上涨率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物价变动的平均水平计算的,而各地物价上涨的幅度,可能会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布的平均物价上涨率。如果某储户到期取款时,他所在地区的物价上涨率高于同期的存款利息率,在无保值贴补的情况下,其存款本金也会因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实际利率)为负数而发生损失。  为了防范储蓄风险,你需要对存款方式进行正确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利息收入,从而减少通胀的影响。在通货膨胀率特别高的时期,则应积极进行投资,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收益相对较高的品种。
是按复利算的
我在银行工作,从事过居民储蓄业务,很确切的告诉你:定期存款到期后自动转存,前一期的利息在下一个定期中按复利计算,举个例子吧,A.100元10%利率存一年是100*(1+10%)=110元(不考虑利息税),B.第二年利率不变是110*(1+10%)=121元,C.分解一下21元的利息中第一年由本金产生10元,第二年由本金产生10元,而多出的那1元就是由于第一年的10元利息经过利滚利计算后再产生的利息,D.总结一下,平时自己在家可以套用的计算公式:本息和=本金 乘以 (1+利率)的N次方,N就是指你存了几年E.如果考虑利息税的原因,计算公式:本息和=本金 乘以 (1+利率)的N次方 乘以80%呵呵,愿你在储蓄中有收获和乐趣哦!
按规定是计算复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现了我们党独特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