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年没有申报绿色环保班级申报材料的企业今年却不能申扳?

厦门治霾最高奖300万元 可向所在区环保局申请_厦门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产生大气雾霾、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元凶&之一。不少印刷企业、表面涂装工业企业、含喷漆的汽车维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若未采取污染治理措施,便会产生VOCs的排放。近日,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研究制定了《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第一阶段)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对于按照相关要求完成VOCs治理的企业,将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治理方式给予单家企业最高300万元的补助。
其中,印刷和表面涂装(不含喷漆的汽车维修)工业企业,采用燃烧法(含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和蓄热燃烧法等)治理的,每套治理设施可获得最高70万元补助;采用其他治理方法的,每套治理设施可获得10万元补贴;含喷漆的汽车维修企业,每套喷漆房(含处理设施)可获得5万元补贴。
经了解,厦门需进行治理的企业有300多家,现已进入验收阶段。4月起至6月30日是企业主动申报验收阶段,企业可向所在地环保分局申请验收。企业通过验收后,再向所在区环保局和财政局申请专项资金补助,审核通过后可获得补助资金。
责任编辑:陈锦娜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哪些企业不能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哪些企业不能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最小采购量:
浏览人数:
产品型号: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产品:
人才计划 证书代办 专利申请
哪些企业不能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最热门的科技项目,可以为企业减免40%的企业所得税,部分地区还有一定数额的现金补贴。但是以下几种企业无法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或需要请有实力的项目申报服务单位进行专业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方案后进行。
1,贸易型/金融/低端服务型行业。
该类企业在实际运作中不具备研发的基础条件,自身发展也无需借助科技力量。该类公司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八大领域之列。
2,园林绿化、道桥施工等工程类企业。
该类企业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但需要项目老师对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后选择合适的领域并进行相关的解读后方可进行,切不可盲目申报。
3,纺织厂、服装厂等传统行业
该类企业面临申报中的面临研发人员比例不达标,研发费用不达标,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不达标等难题。需要跟有实力的项目申报公司进行专业研究,制定培育计划后严格执行。
4,税务,环保方面被相关部门处罚过的。
该类企业建议5年内不要进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企的相关信息会被送到 财务局,国税,地税,科技局四个部门进行审查。目前各单位已经联网,税务和环保方面出现问题的属于被严打行列。无法躲避也无法操作通过。建议处罚日期起五年后再考虑。
推进行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企业前期投入!高企零首付申报,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哪些企业不能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您是不是想找:
按排行字母分类:环保部去年收682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全部答复
来源:澎湃
原标题:环保部去年收到682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全部予以答复
山东德州一家企业排放的白色气体。 东方IC 资料
  3月28日,环保部公布了《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5年度报告》,称2015年该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82件,全部按规定予以答复。
  报告中写道,自日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1436个点位全部按新标准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实时发布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等6项指标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AQI)等信息。
  去年还相继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自日起,通过环保部政府网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向社会发布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
  同时,实时发布全国主要水系149个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四项指标监测数据。
  环保部还公布了2015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其中,国家重点监控排放废水企业2937家、废气企业3268家、污水处理厂378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52家、重金属企业3432家、危险废物企业1443家,共14920家企业。
  去年全年“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受理群众电话及网上举报1145件,“12369”环保微信举报收到并办理公众举报13719件。
  针对社会比较关注的环评问题,环保部定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申报情况在部网站公示受理情况、发布拟审查公示和审批决定公告。在环保部网站首页设立环评资质管理专栏,实现环评资质受理、审查、审批信息和审查程序、审查内容信息以及环评机构和环评人员基本信息全公开。
  报告最后称, 2016年环保部政府信息公开还将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继续推进和细化空气、水环境质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管与执法、污染减排、核与辐射安全、突发环境事件、环境举报和反馈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全国重点区域及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公开。同时,督导各级环保部门政府网站完善信息发布工作,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动各地加大主动公开力度,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责任编辑:徐永刚 UN006)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再生铅企业面临环保准入、行业准入两道门槛-中新网
再生铅企业面临环保准入、行业准入两道门槛
  在天能集团的吴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废铅酸蓄电池经过破碎、筛分、清洗等一系列工序被制成铅锭,成为下游生产电池的原料。 本报记者徐卫星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徐卫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作为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行业,2015年年底前仍未通过环保核查和不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的落后产能将被淘汰。然而,期限日益临近,再生铅企业却过关者寥寥。
  今年8月,环境保护部公布了第三批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名单。自2013年4月公布首批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名单以来,历时近一年半共有50家企业入围,而再生铅企业仅占5席。除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同在第二批之列,保定港安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分公司、新乡市亚洲金属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此次新晋入围。
  为何企业的申报积极性不高?在环保风暴、产能淘汰的双重压力之下,再生铅行业能否实现突围?
  大势所趋 不报不行
  目前企业申报积极性不高,仅两家企业暂时没有被淘汰的风险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浙江省长兴县举办的全国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审查培训会俨然成了一场动员会,主管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审查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敦促地方工信、环保部门及参会企业尽快完成申报及后续相关事宜。
  “再生铅行业准入审查工作原计划在去年年底完成,但一些企业对这项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工信部节能司综合处副处长王孝洋强调,在铅污染问题上,环保监管和行业管理要求只会越来越严,企业不要抱侥幸心理,应抓紧时间把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的工作完成。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综合处的周奇对目前企业申报环保核查积极性不高也十分困惑。“按照准入条件要求,两部门协商将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作为行业准入审查的前置条件,企业应先通过环保核查后方能开展行业准入审查,但现在给企业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因此,我们与工信部沟通后进行了有益的变革,让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审查同步进行。”
  他透露,现在,各企业不必等环保核查的结果公布后再申报行业准入审查,不过在最终发布结果上仍按照先发布环保核查公告、再发布行业准入公告的顺序进行。
  在今年6月公布的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中,仅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两家入围。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科技环保部主任尚辉良介绍,目前已通过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两家企业2013年再生铅产量合计26.6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7%。
  根据《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到2015年末,再生铅行业将形成一批年产5万吨以上的规模化企业,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在全国支持改扩建10个5万吨以上的再生铅项目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逐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他指出,针对再生铅企业的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审查,按照企业自主申报的原则,国家没有强制要求,但“大势所趋,不报不行”。
  为何劣币驱逐良币?
  财税政策应与环保要求、产业政策更好地衔接,名单之外的企业应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据了解,废铅酸蓄电池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49类危险废品之一。国家规定具有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从事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贮存和处置等经营活动,但在实践中,因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监管,存在违法经营和无序竞争的现象。
  尚辉良说:“大量非法主体存在于市场中,具有资质的回收主体缺乏价格竞争优势,导致铅酸蓄电池流向小企业和小作坊。”
  “现在,大的规模性再生铅处理企业效益真的不好,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那些小回收商抬高了废品价格,因为他们既不用环保处理,也不需要开发票。”浙江天能集团总裁助理徐明学建议,应严厉打击不开增值税发票的作坊式再生铅企业,加大对规范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营造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目前,针对利用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的企业,实行统一的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与行业目前的形势已经脱节。”王孝洋认为,政策制定的初衷应尽量创造相对公平的市场秩序,让那些既进入环保核查名单、又进入行业准入名单的“双符合”企业理应享受更高的退税等优惠政策,名单之外的企业应被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据他透露,工信部及相关部委最近正与国家财税部门密切沟通,商讨如何将财税政策与环保要求、产业政策更好地衔接,推动再生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为进一步支持再生铅行业发展,工信部还专门向国务院提出申请,将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惠及到所有涉铅行业。另外,还划拨一定的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给予支持,还会同财政部启动了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支持铅污染削减,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据尚辉良介绍,《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实施以来,引导再生铅产业健康发展成效显著,再生铅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再生铅产业现有产能(含生产和在建)300万吨以上(不含非法小冶炼产能),产业先进产能利用率超过50%。2013年,全国再生铅产量150万吨,同比增长7.1%,占当年精铅消费量的30%以上,再生铅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对回收体系缺乏监管手段,很多再生铅没有回到规范的企业中
  在王孝洋看来,除了给予正规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营造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外,眼下行业更期待的是尽快建立规范、有序、高效的废铅酸蓄电池利用体系。
  “按照严格准入、强化监管的要求,目前对再生铅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我们能够通过环保核查和准入条件审查加以甄别。相对来说,这些企业的运行监管目标比较明确,责任也容易落实。但对于回收利用体系一直缺乏监管手段。”王孝洋坦言,回收利用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当前铅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报废的铅酸蓄电池在垃圾桶里很难寻觅,证明它的初次回收率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发生铅污染事件?按照以往工作经验和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很多污染或者潜在的污染风险都存在于初次回收之后的这个阶段,即没有回到或者说没有低成本、高效、可控地回到规范的再生铅企业中。我们推进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王孝洋透露,工信部正在支持一些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试点,通过利用自建销售网点及自建再生铅企业完成全产业链的闭路循环。除此以外,也在积极探索收取押金、以旧换新或参照废旧电子电器处理基金模式等多种激励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尚辉良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规范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立法、执法力度,鼓励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与再生铅企业通过经济合约建立规范的回收联盟,研究依靠物联网等技术,对铅酸蓄电池实施生产、销售、配送、回收、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监管。
  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已经启动了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届时还将认定一批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程。
  目前,山西吉天利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区已经获得批复,将开展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作为上海唯一一家持有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资质的持证企业,上海鑫云贵稀金属再生有限公司正联合相关行业协会、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等单位研究在上海地区构建高效、规范的废铅酸电池回收模式。
  “与其他行业不同,再生铅行业企业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问题发生在别的企业身上,你一样也得吃药。因此,行业内电池企业、再生铅企业之间一定要互信合作,共同维系行业利益,不要做有损行业发展的事。”王孝洋说。
【编辑:史建磊】
>能源频道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环保班级申报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