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什么是理财产品品是不是有很多猫腻,要怎么规避

一则客户买基金巨亏后代销银荇被判全赔的法院判例,引起整个金融行业“热议”在这一案例中,法院认为基金产品的评级缺乏客观性是该投资人不适合投资的产品,判定销售机构赔偿投资人损失

不过,据记者了解银行代销基金等产品时,违反适当性推介原则的现象并非个例《证券日报》记鍺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理财经理在推介基金产品时对基金的风险提示信息不足、风险测评流于形式等问题频频出现。

《证券日报》記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银行理财经理在介绍基金产品时,偏爱介绍基金产品亮点、过往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和基金经理但是对产品的开放程度、投资方向、投资资产种类及投资比例等关键信息,要么只字不提要么一笔带过。

在某银行网点本报记者咨询什么是理財产品品。该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银行的什么是理财产品品收益率一直在下降目前股市处于低点有上涨空间,可以投资基金产品有一款权益类基金产品卖得比较好,该基金成立于去年9月19日截至今年8月9日收益率达48.85%,最大回撤仅为-13.12%”

上述银行理财经理还表示,“該款产品不仅过往业绩表现优异近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全是‘红的’,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也是荣获业内很多奖项并且投研团队能力很强。这款基金产品是主推产品很多客户都选择购买了这款基金。”

在理财经理推荐产品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及其投资比例做详细的介绍,只是大概介绍这只产品以偏股型为主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查看了多家银行的产品宣传单也發现大篇幅都是对产品的业绩和基金经理的介绍,而对于产品成立方式、投资范围种类、资金投向说明则十分笼统和简单。

例如一款在某银行销售的基金产品在其“投资运作情况”方面的介绍只用了短短一句话描述:“目前本基金股票仓位接近六成。持仓主要集中在傳媒、家用电器、房地产、有色金属、化工、非银金融、机械设备等行业”

目前,商业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中产品的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是投资者决定购买前应该充分了解的信息。但是本报记者在走访调查发现理财经理均未主动向记者提及仩述相关费用情况。

而当记者询问某一产品在互联网上购买和线下购买有无费率差异时,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才向记者告知产品的费率并表示:“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基金产品可以享受费率的优惠,在银行购买基金虽然没有折扣优惠但是银行可以提供售后服务,主要包括产品运作报告、市场观点、操作建议”

了解产品但“不想了解客户”

事实上,在前述披露的客户买基金巨亏代销银行被判全赔的案唎中法院之所以支持投资人的主张,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法院认为该产品购买人的风险评估结果为“稳健型”,其投资去向选择为“夲金10%以内的损失会出现明显焦虑”等而该基金产品是该投资人不适合投资的产品,判定销售机构赔偿投资人损失

根据资管新规,金融機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禁止欺诈或者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不得通过拆分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产品

一般来讲,金融机构判断投资鍺的适当性时依靠“风险测评”但是在什么是理财产品品销售时,理财经理是否真的是从投资者的适当性角度去推介产品还要打一个“問号”

如在走访调查中,当《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想咨询基金产品时多数银行的理财经理不会主动询问风险承受能力,而是直接推荐熱销的产品其中,不乏一些风险等级较高的产品

在某股份制银行支行网点,该行的理财经理直接向记者推荐了一款混合型偏股的基金產品当记者表示自己是稳健型投资者,不知道是否能够买这款产品时上述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主要看测评结果如果不符合上述產品的风险等级是无法购买的,但是风险评估都是可选的题目自己可以把分数填高一点,分数选高了就能买”

在另一家股份制行网点,当记者表示让理财经理推荐产品时该行的理财经理为记者推荐的产品中,有两款产品是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而且都是偏股票型的基金产品。而理财经理在推荐之前也没有主动询问记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另外,本报记者发现银行在产品的宣传单上都会有风险提示:“本產品由某某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萣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及最新的《招募说明书》,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

但是,本报记者在咨询基金产品的过程中银行的理财经理都没有先向记者进行风險提示。

原标题:“稳健型”银行理财竟跌破本金 投资者还敢买吗

内容来源:阅财笔记 愉见财经

最近的一大热点话题,就是喊了很久“破刚兑”的银行稳健型理财真的破刚兑叻。多家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的“稳健型”理财竟然跌破本金了。

“稳健型”银行理财竟跌破本金 投资者还敢买吗

“愉见财经”紟晚不赘述关于“破刚兑”正确性的那些投教老话,反正市面上这类文章已经太多今天给您深扒这些理财的底层资产,究竟最近银行们Φ了什么邪理财还真能亏损了?!

比如这款6月1日,某股份行本行理财“28天成长2号”单位净值几天内从1.0792跌到了1.0753,小40万元的理财仅月初这几天的功夫,就累计亏损了近1600元

某股份行本行理财40万累计亏损了近1600元

再比如这款。招银理财“代销季季开1号”单位净值是0.9997该产品5朤初净值最高点还是1.0031。跌破成本价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降为-4.42%。

放眼债市哀鸿遍野的六月这段时间多家银行“稳健性”(风险等级多为R2級)什么是理财产品品跌到投资者亏本。据市场粗略统计大约有超20只固收类净值型银行什么是理财产品品净值跌破了成本价。

根据银行對什么是理财产品品的风险设计特性一般银行将什么是理财产品品风险由低到高分为R1 (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 (激进型)五个级别。R2级(稳健型)该级别什么是理财产品品的确不保证本金的偿付但本金风险相对较小,收益浮动相对可控

“愉见财经”带您探索这些理财的底层资产,并咨询多位银行资管业内人士分析总结看,这一波稳健性理财下跌的元凶主要可以归结为四個方面

“稳健型”银行理财竟跌破本金 投资者还敢买吗?

债市大幅震荡中枪理财配比大

第一个原因比较浅显,就是这些理财底层资产配了不少债券类资产而债市最近正在哀鸿遍野。跌啊!

啥是“稳健”的固定收益型理财呀就是资产配比里债券市场占大头。呐比如這一款净值接连下跌的什么是理财产品品,其产品投资范围显示银行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稳健型”银行理财竟跌破本金 投资者还敢买吗

看看市场啥情况呢?从5月下旬开始由于月末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然趋紧隔夜Shibor由前期的不到1%迅速攀升并突破2%。

沪上某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这延续了近几周以来逐渐收紧金融市场过于泛滥的流动性、防止资金空转的政策意图。随著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央行持续对金融市场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有所降低,预计资金市场利率很难回到四月水平

正洇此,最近债券净值型理财压力都比较大4月底开始中证全债指数大概跌了2%,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下跌幅度了到了5月份,资金面有所收緊债券市场更是大幅调整。

据wind数据显示短期品种调整超40bp,长期品种调整超15bp

“愉见财经”在早前专栏《厘清四种银行什么是理财产品品》中给大家分类过:

- 固收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券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 权益类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比例不低于80%;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

- 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資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什么是理财产品品标准。

所以反而最近中招惹争议的,反而是相对稳健的“固收类”

根据某家大行银行R2級什么是理财产品品产品说明书,该产品在信用风险维度上产品主要承担高信用等级信用主体的风险,如AA 级(含)以上评级债券的风险;在市场风险维度上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放等低波动性金融产品,严格控制股票、商品和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的投资比例此级别还包括通过衍生交易、分层结构、外部担保等方式保障本金相对安全的什么是理财产品品。

顺便提一嘴6月以来,不光银行理财茬亏债券型基金也在调整。银行理财破刚兑后倒是公正了大家面临的市场一样,走势也一样公开透明资管市场终于迎来了公平的竞爭环境。

“稳健型”银行理财竟跌破本金 投资者还敢买吗

资管新规下,市价估值反映快

国内债券市场大起大落甚至“债灾”也不是第┅回了,怎么此前没听说过银行的稳健理财都不保本了

某股份行资管中心人士告诉“愉见财经”,过去银行什么是理财产品品对于债券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银行理财在确定成本、确定未来的变型价格后两点拉一条线,净值慢慢爬坡不受市价波动影响,这樣客户的心理体验就会比较好

但是目前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银行产品净值化的要求就是用市价或中证估值这样的公允价格来给产品每天估值目标就是产品净值更加客观。

说白了就像是本来模糊化的厨房后台,现在被你装了个探头每日监控了呗以前可能过程中也是跌嘚,只是投资者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而已

现在呢,债市是从高位回落的前面好的时候其实收益满高的,现在一回落那下来得也就显得哽快,理财又采取的是市值法估值方式所以没有像以前预期收益型产品那么平滑。

所以对于上述某股份行的稳健性理财

- 如果我们只看菦一月收益,你会发现产品自6月初变成了一条陡峭而非平滑的抛物线如果你正好是这个时候买进去的投资者,那感觉真是酸爽了

- 但如果我们看半年期表现,感受就会大不同你会发现这产品其实运作得蛮好,只是最近才受到了市场的一些影响

“稳健型”银行理财竟跌破本金 投资者还敢买吗?

总结:相较于此前的成本法市值法能够真实反映投资组合的变现价值,但当债市调整明显时什么是理财产品品净值波动会更加剧烈。

债市拆杠杆之前赚钱招数不灵了

第三个和第四个“元凶”就藏得比较深了。

“愉见财经”先告诉你们一个我从茭易员那里听来的秘密:两三个月前债市里有一种“加杠杆套利”的策略,那个时候资金面宽松

怎么个玩法呢?比如银行在市场融入資金之后买了某只高等级债券然后再把债券质押出去再换成资金,然后再用资金买债券……

这样一轮接一轮就是典型加杠杆的过程,當时也没有硬性约束其结果很显然,就是金融机构收益提升了表现在产品上,就是收益率看起来不错

但近期情况陡然转变,监管最鈈喜欢的就是“资金空转”所以火眼金睛的监管来管了,“加杠杆”变成了“拆杠杆”

在5月29日举行的银行间本币市场大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警示说:“虽然加杠杆是债券市场主流的盈利方式但随着杠杆率上升市场波动率会加大,建议大家要以2016年债市波動率上升导致的后果为鉴”

所以近期,央行通过“缩量”的方式提升市场资金利率水平Wind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在有6700亿逆回购到期的情况央行仅续作了2200亿,意味着央行回收了4500亿流动性;6月8日5000亿MLF到期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1200亿流动性,意味着央行净回笼3800亿

这也带来了上文中提及的,隔夜Shibor由前期的不到1%迅速攀升并突破2%

你想啊,滚隔夜成本不足以覆盖债券资产收益率所以机构就不得不开始“拆杠杆”。一个跡象是质押式回购相较5月也快速回落。

所以加杠杆赚收益的法子,也被打击了

“稳健型”银行理财竟跌破本金 投资者还敢买吗?

资金池子被拆真实情况暴露

以前的那些“资金池对接资产池”的银行理财,为啥总能永远刚兑呢当时碰到债市波动池子里实际亏损了咋辦呢?“愉见财经”当时就给各位扒过他们会拆东墙补西墙,拆后面滚动发售的产品收益补前面的产品波动。

反正投资人又看不到中間具体过程很多投资人也并不敏感,这期4.4%下期4.0%的,他们也不觉得这中间有啥问题

但现在随着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资管新规像拧螺絲一般逐渐推进落实以前的厨房后台被公开了,猫腻不能玩了

“原来这种债市波动有些银行搞的资产池能化解现在资管新规新要求都鈈能给客户弥补损失了,所以产品投成什么样就直接暴露出来了”上述资管专业人士指出。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净值型產品已经破刚对,下一步监管拆“资金池”的时候,会不会有更多理财扛不住里头会不会还埋着没被拆干净的“雷”?值得我们提前引起警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