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纺织行业的,我想自己接dnf代练单子在哪儿接自己做,但又不知道怎么弄

(Abegaile Lea)
第三方登录:Error message
404,你访问的内容不存在,你懂的!
5秒后返回技校网首页我国强硬态度为纺织企业卸包袱 中美欧还有牌_网易新闻
我国强硬态度为纺织企业卸包袱 中美欧还有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短短10天之内,中国政府对中美欧之间贸易摩擦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这让中国1900万纺织品行业人士,冷不防大悲大喜了一场。
  面对配额取消之后,美国、欧盟相继对中国启动纺织品特保,中国政府先从大局出发,于5月20日决定对中国74种出口纺织品大幅度提高关税,这被业界视为“退让”之举。
  孰料10天后,中国政府又宣布取消出口关税,以让中国人大快人心的强硬态度表明,要为中国纺织品企业谋利益,针对欧美向中国企业施加的“半斤重担”,中国要为他们卸下“八两包袱”。
  欧盟对中国态度的转变颇为惊诧,随即表示愿意和中国继续谈判。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也坐不住了,临时从俄罗斯的访问途中折道中国,计划6月5日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会谈。
  古铁雷斯出访前曾经表示,美国有权对中国进口美国的纺织品征收保护关税,美国不会因中国的行动而退缩,他这次访华就是要向中国解释美国的立场。
  中欧美三方都站在本国立场上各持己见,不依不饶。这场在中国刚刚迈入WTO门槛之后首次遭遇的纺织品贸易摩擦逐渐升温。
  而《瞭望东方周刊》调查后发现,处于漩涡中心的中国纺织品企业,经历了一场大悲大喜之后,忧虑仍然没有减轻。
  欧美特保
  在5月13日、18日,美国决定相继对中国的7种纺织品实施特保,而欧盟也对外宣布,将对中国的两种纺织品启动特保程序。
  中国政府一方面谴责美国的做法,积极与欧美斡旋,一方面从大局考虑,以中国纺织品企业遭受创伤为代价的和善诚意,酝酿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出口关税。
  时隔几天,中国政府就决定从6月1日起对中国的74种出口纺织品提高出口关税,而且大部分的出口税率增加了4倍。
  “中国期望以退为进,中国人讲究和为贵,和气生财嘛,期望以此能够减少贸易摩擦。”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顾庆良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说。
  “和为贵”的政府策略使得中国投资者对纺织品企业的信心大幅受挫。5月23日,上述决定宣布后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日,中国沪深两市纺织股全线下跌。
  但是,退一步没有海阔天空。
  在中国宣布提升出口关税之后,欧盟、美国相继表示欢迎。但5月23日,欧盟纺织品委员会无视中国努力,通过了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提议,同意对由中国进口的两种纺织品启动“紧急特保”程序。
  5月25日,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布鲁塞尔就纺织品纠纷会谈,欧盟以中国遏制纺织品出口的政策力度不够为由,未能与中国达成共识。欧盟甚至研究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另外七种纺织品实施限制措施。
  中国的妥协没有换回期望的结果。
  5月30日,中国政府放弃原来的“以退为进”的策略,做出决定:对日开始征收出口关税的148项纺织品中的78项产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原定于日提高或降低出口关税的相关产品同时取消。
  强硬态度
  在中外人士惊诧眼光注视下,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5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传递出中国政府面对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问题的强硬态度。
  “欧美援引242条款对中国的纺织品设限是缺乏根据的,是不正确的。”
  “对中国的产品设限,不仅违反WTO,而且是歧视性的,我们坚决反对。”
  “你们对中国产品采取设限,我们就相应地调整我们的政策,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
  关税的取消,薄熙来的表态,令中国纺织企业界长出了一口气。有纺织品企业在单位的黑板上写上:特大喜讯——关税取消了!
  上海纺织品商业协会会长赵美娣喜滋滋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关税取消了,对我们纺织品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啊!薄部长说了你加半斤压力,我撤掉八两负担,纺织品企业很要听这样的话的。”
  这么短时间内,国家政策发生急速逆转,应该说是不常见的。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原本就反对提升关税,这次关税取消之后,这位讲话快人快语激情洋溢的学者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电话采访时说:“我们不要寄希望别人会被你的善意感动。我们争取主动采取应对措施。”
  顾庆良也向《瞭望东方周刊》发表看法说:“我们不能老是退让,这次还是要有攻有守,结果还是为了求协调发展,求双赢。”
  纺企之忧
  《瞭望东方周刊》在长三角地区采访数家纺织品企业后发现,对这些纺织品企业而言,接下来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加令人头疼。
  顾先生是上海云和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他和他的德国客户,最近通过电子邮件频繁交换两国在纺织品出口方面政策的最新动向。
  顾先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家德国客户每年在顾先生的单位采购的金额有百万美元之多,对他们来说,是个大客户了。这家客户是为德国的超市做采购,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办事处,从土耳其转到中国做采购时间不久。但是最近的政策变动太大,他们也不敢签单子了。
  “原来说要征出口关税,德国客户还是觉得我们的产品有竞争优势,愿意提高价格从我们这里采购。这个我们是不怕的。现在最怕的是,6、7月份一旦欧盟他们决定设限了,配额费超出了客户的承受范围,货出不去,我们就亏了。所以我们现在不敢下单子啊。”
  如果欧盟设限,客户不愿意承受过高的进口成本,很有可能就再转移到土耳其去。这对顾先生以及他们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
  据顾先生说,他们的德国客户已经向欧盟商会写信反映他们的担心了,目前还没有得到答复。
  小企业如此,大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浙江恒逸集团是浙江当地一家总资产近50亿的明星企业。但是,他们同样要面对欧美特保政策不明,不敢签单的烦恼。
  “做生意怕的就是你不知道会出什么政策。美国人出政策跟欧盟还不一样,他不跟你商量。现在我们接单子一直接到7月底,要设限总要先调查,然后出政策,大概要两月时间。所以8月份以后的,原则上我们就不接了。”
  恒逸集团外贸公司总经理徐尧兴说,“现在我们不是关心国家大事了,变成关心美国大事了。”
  纺织品企业的忧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更加迫切。由于去年10月美国对中国袜子设限,结果到今年5月19日,中国就全部用完了出口数额。
  据徐尧兴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目前70%的袜子企业已经停产,明年的配额今年11月底才下来,有的小企业撑不住,极有可能就要倒闭。
  而这样的遭遇下一步到底会落到谁头上,是中国纺织品企业最为揪心的事。
  数字分歧
  其实中国纺织品企业不敢接欧美的单子,不是从最近中美欧贸易摩擦开始的。徐尧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今年1月1日,取消配额之后就开始了。“那时候是不知道行情怎么样,不敢签单。4月15日的广交会上,欧美的客人来的很少,签约的也很少,那时就已经很明显看出来了。”
  既然很少签单,造成如今让欧美挥起“特保大棒”的中国纺织品出口量激增的罪证又是怎么回事?
  徐尧兴给《瞭望东方周刊》解释说,“今年一季度纺织品出口的激增,主要都是去年年底做的货,就等着1月1号取消配额那天,大家宁愿趁还没设限的时候,把产品放到美国的仓库里。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人民币要升值引起的,大家不想让自己手上的利润损失嘛。”
  根据美国商务部4月1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美国设限的棉织衬衫和裤子两种中国纺织品进口分别达到7830万件和7410万条,分别同比增长了1258%和1521%。
  但是,足以佐证徐尧兴分析的另一组数据是: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幅就显著回落。3月份当月出口增幅只有3.28%,而1-2月出口增幅高达29.69%。2003年3月、2004年3月出口增幅分别为32.31%、25.66%。
  数字比较之后,不难看出中国纺织品在中国多方政策的控制之下,以及欧美对中国纺织品的抵制态度之下,已经在急剧下滑。
  数字理解上的分歧,正是此次中欧美贸易摩擦的关键问题。欧美以中国纺织品进口激增,扰乱了当地市场为由,决定再次对中国的纺织品重新设限。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明确表示:“欧美仅凭三四个月的数据,就草率地对中国的纺织品设限,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
  冷战思维
  尽管,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目的还是为了中美欧贸易问题能够协调解决,但是,此次表态使中美欧贸易问题骤然升温,如果协调谈判不好,双方会否走向剑拔弩张的境地?
  “双方都还是有牌的,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向WTO上诉,这是我们应该得到权利。当然要去争取。”顾庆良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然而,中国纺织品企业在取消关税的情况下,可能再次通过各种渠道出口,造成纺织品价格再次走跌,这成了不少纺织品企业,以及他们的国际客户最为担心的事。
  “大家一窝蜂要出口,如果没有一些限制,打价格战,做生意做涨不做跌,客户也恐慌,也不敢跟我们做生意啊。”
  徐尧庆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我们企业的产品因为质量要求严格,价格上没有优势,打价格战打不过别人。我们有些客户已经对这个很担心了,到时候,国内竞争激烈,大家都把价格往下拉。到了国外他们的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国内纺织品企业在出口中,大打价格战,互相拆台,已经成为此次国内人士反思中美欧贸易摩擦最为诟病的问题。
  “纺织品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向温州打火机一样,形成同盟,这样大家的利益才不会受损。”
  上海纺织品商业协会会长赵美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5月份,他和长三角地区的几家行业协会同仁和企业代表一起,达成了一项《长三角宣言》,就是促使长三角地区的纺织品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大多数人把解决贸易摩擦的金钥匙,放在纺织品企业的结构升级上,认为中国纺织品企业不能满足于做低端的来料加工,而应该积极形成自己的品牌,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似乎这样做就不至于对他国造成威胁。
  江苏省纺织集团退了休的原总工程师林厚林对此不以为然,“纺织品结构升级是永恒的主题,不是说升级了就没有贸易摩擦了。还会有,只要他们国家的纺织品行业还存在,而我们的纺织品还具备优势。”
  “现在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是国际贸易问题,也不单纯是国际经济问题,而是国际政治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不公平的贸易环境。说到底,还是欧美国家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贸易问题泛政治化,这也许才是中国纺织品企业背负的沉重包袱。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134|回复: 10
我的外贸成单经历 献给想做外贸的工厂
签到天数: 9 天[LV.3]偶尔看看II
本帖最后由 海哥 于
11:16 编辑
今天刚收到客人的邮件:已经顺利清关提货,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这份单子已经告一段落。回首一下这份单子的历程,感慨万千,各种酸甜苦辣都有,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成长。
很多人都说尼日利亚骗子多,而且国家进口手续复杂,但是做过这单才发现,尼日利亚不全是骗子,也有正规的商人,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水深水浅,只有自己尝试去判断,不能因为别人的言论而迷住了自己的双眼。
是在去年接到客人询盘的, 因为尼日利亚通讯很差,客户没有MSN,没有SKYPE,只有靠邮件和电话联系。而且联系也断断续续,客人回复也不积极,仅仅是在快忘记他的时候又收到了他的邮件,我也和很多筒子们一样把他当做骗子客户了,只是回复邮件陪他玩玩,根本就没把他当做上帝来对待,仅仅是这样一直断断续续的保持着联系。
转机发生在今年春节的时候,忽然收到客人的邮件,说过段时间要来中国,希望到我们公司面谈一下。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难道这真的是客户?我开始梳理思路,把与客人之前的邮件翻出来又仔细看了几遍,分析一下客人的特点与需求。同时我也开始联系工厂,以备客人来了也要一起带客人到工厂参观一下,因为我们是外贸公司。
在紧张的准备中,过了一段时间,客人真的来了,原来这次客人考察至少5个企业,而我们是排在行程中的第2个,我感到开心而同时又捏了一把汗,这老外可真聪明,真的是货比三家啊。客人对产品非常满意,接下来就是砍价了,大家都懂得,客人就一直在那说尼日利亚市场竞争大了,我们价格他们做不了,要降价,重新核价是按照他数量来的了,很低直接出厂价加上FOB费,还说高,于是让他给目标价,他又不给,他总是说价格压力大啊,价格很关键,期待着我的合作,要回国后再给我答复。最终价格也没有满足客人的需要,不是不想满足,而真的是做不到。客人参观完毕其他工厂就回国了。
自从客人回国以后,我开始期待着客人的邮件,每天去查看邮箱,但是每次失望的发现没有邮件。最终实在等不下去了,我发了邮件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我们价格过高而选择其他工厂了。再一次败给了价格,价格才是硬道理啊,一时间百感交集,回想跟进这个单子的前前后后,失望时燃气希望,然后希望终究又破灭了,这个订单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晚上走在车水马龙的路旁,看着觥筹交错的灯红酒绿,真想大哭一场,为什么工作与生活就这么的困难?为什么上帝不垂怜一下我等平民。
和喜剧型的狗血剧又发生了,真的,和狗血的电视剧一样,不到一周,这个客人又给我发邮件了,说考虑我们的真诚与质量可以下单给我们,但是作为回报,价格下调一些;如果价格可以,立刻下单;如果价格不可以,那么就选择其他工厂。根据客人的目标价,我核算了一下,下调的价格大约占了利润的一半,这个客人怎么计算的这么精确,地地道道的中国通。没有办法,我只能又一次联系工厂谈价,磨了很久,工厂终于同意下调一部分价格。我又再次核算成本,看着越来越低的利润,犹如鸡肋一样,不做可惜,做了又赚不到多少钱。最终硬着头皮接了这单,客人到也爽快,很快就把定金打过来了。
商品在陆陆续续的生产中,我也偶尔联系工厂跟进一下进度,毕竟这是第一次合作,万一误了交期就不好了。正当我以为一切都顺利推进的时候,麻烦再一次降临,外贸路真的是路漫漫。客人提出让我们做SONCAP以方便尽快和申请FORM M,这又是什么?从来没听过,这国家怎么规定这么复杂,我一头雾水,了解了一下,大概程序有点复杂,可最关键的是费用不低啊,要知道我们接这个单本来就没赚多少钱,如果再加上这个费用,那肯定吃不消,几乎白忙活。我们又不是慈善机构,也没有ZF发工资,总要赚点生活费吧,于是就跟客人交涉,让客人承担这部分费用,因为客人下单前也没说,而且这份费用的产生也是因为客人的订单而产生的,理所当然应该客人承担。客人开始不肯承担,说这是规定,做外贸出口时就应该了解的,而且说其他工厂也一样,后来又说可以承担一半,我问老板的意思,要怎么办。老板重新核算了一下,最终答应我们承担一半。这次给来我深刻的教训,下单前就要问清楚老外,还会不会产生其他费用,要不然后面扯不清,产生费用又是纠结。
后面一切都很顺利,工厂也按期完成了生产,接下来定柜,装柜也很顺利。
我总结了一下这单的经验。一般情况,价格和质量成正比,但任何买家关注的都是质量和价格的最大比值,就是性价比,不过这两点也会各有所侧重,非洲的客人更多在意价格,但是更看重服务和细节。报价的原则在于价格介于自身利润最大值和客人能接受最高值之间,很难把握,但很重要。
分析这个客人属于哪一类客户,分析其购买意愿,了解其真正需求,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有些客人将低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一开始就报给他接近他的底线的价格,那么赢得订单的可能性就大。 报价有时须&随行就市&,基于国内外行情、市场环境的熟悉和了解,依据最新的行情报出价格,成交才有可能。
真诚与服务,任何客户都可能成交,不要用地区的眼光去看待客人,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意人也是有感情的。 虽然一般来说老外是没有多少人情味的,但是人总是有那么一点点私心的,他们会更加看重交情。所以你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中的一些以朋友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尽可能的让他们感觉到你对他们的重视,对他们的关照,这样,他们就会在有订单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你,在付款方式上不让你为难等。
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轻言放弃,机会就在转角处!
签到天数: 422 天[LV.9]以坛为家II
楼主写的相当详细啊
签到天数: 66 天[LV.6]常住居民II
顶一个!希望楼主再接再励!
签到天数: 9 天[LV.3]偶尔看看II
天然草本-薄荷纤维 发表于
顶一个!希望楼主再接再励!
签到天数: 9 天[LV.3]偶尔看看II
鬼鬼 发表于
楼主写的相当详细啊
恩 给大家分享下 希望大家都能成单
签到天数: 42 天[LV.5]常住居民I
楼主的亲身经历啊,恭喜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受益匪浅,对我以后帮助比较的大,谢谢楼主分享
签到天数: 107 天[LV.6]常住居民II
{:1_192:}我现在迫切需要经验啊
签到天数: 44 天[LV.5]常住居民I
祝翻单滚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成单并不容易!  天涯的XDJM们,我马上就要转行去一家服装公司做跟单,就是经理接单子,然后我这边处理,但是我以前没有做过,不知道跟单究竟如何做,服装行业好不好?    
请各位帮帮忙?我的MSN: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跟你性质一样,有好的方法别忘了告诉我一声啊
  醒目,沟通,轻重缓急  这是我的感受.
    /new/techforum/Content.asp?idWriter=813101&Key=&idItem=447&idArticle=80    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啊,我这么多年了都是做跟单的,其实跟单最主要要有耐心及细心,  有兴趣交流的可以加我.  MSN:wheat-
  谢谢各位的给我的回复,其实不管怎样,我会努力工作的,我也相信我会做的更好的!
  看做哪种跟单吧,工厂的跟单比较烦,直接的接单似乎更烦,因为有些客户下更什么尺寸、意见都不给,就给你一个简单的描述,这样开发起来不是很吃力,有时一个款式得做几次SAMPLE,在我的印象中最深的就是英国和欧洲的一些客户就是如此
  星期一开始工作,虽然我心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请你们为我加油,好吗?
  不要怕啦,加油吧  到新的公司上班,要化被动为主动.不过也不要太“丰芒“
  我是昨天开始做这个的,不知道前途如何。现在就感觉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刚开始学。
  刚学是很累的,我做一年了还是有很多不懂,加上价格也还要一步一步了解,如像今天客人问我印花开一个版需要多少钱,我说可能要300-400,但是印花版不能开他要改成色织条也把价格认为一样,结果不一样,后来客人说是我说的价格说得才会叫我去改成色织的,要不然哪里会改呢,现在比印条的价格多出一半。要怎么办呢?真的很难沟通 啊/
  现在没有任何服装方面经验的人,也没学过服装的都能做服装,我真后悔学校读了服装专业.做服装要读什么书啊.初中毕业就能做了.
  hehe,楼上的,你的话不是没道理,我们国家的服装外贸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的,不像是欧美国家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说白了服装外贸就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只要吃得了加班的苦,只要你够细心,只要你能够基本的英语交流,做服装真的没什么难事。  国内把纺织学校都办成了普通大学,背诵或记忆一些概念性的文字,考试能得60分,英语4、6级一过,就是纺织专业的毕业生了。这是大学教育的悲哀。我们公司有几个纺织专业毕业生,不过以我的服装常识,也照样做的不错。
  听了上面的各位说的我才恍然醒悟啊!我现在做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跟单!我上当了!!!!!!!!!!!!!
  主要是学会整合社会资源,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分细给每个供应商,服装主要的面料等大宗都会由上面负责,你要做的就是一些琐碎,不起眼但又十分重要的辅料。如拉练、纽扣、麦头、包装...是否在你预定的时间内备齐,以及为这些琐碎的东西和客户沟通确认,工作的失误往往就是因为这些而起。要做的好要把握以下几点:  1.留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在第一时间内把工作交给各自的供应商,淘汰掉配合不好的
  2.仔细核对内容文字(一般是几国语言,要一字一字对)  3.早发现问题  ....  
一时也说不清,如需要我们可以交流
  我是去年毕业的,现在在一家小外贸公司做跟单助理,做了有大半个月了,越来越没信心了,做错了好多事情,我发现跟单真是要细心,我就是个粗心的人,所以我都怀疑自己行不行?没想到做个跟单这么难,而且现在觉得跟单的前景也不怎么样,我们公司一些跟单做了6、7年了还是个跟单员,请大家给点建议。郁闷中``````
  我没有服装跟单的经验
但是很想从事这方面的,不知道该怎么入手呢,请各位大虾多多指教!谢过先
  郁闷啊  做服装都是很辛苦的啊  又没多少前途  哎  对前途一片渺茫  杂整呢?
  干得好是有业绩的,各位不要抱怨  现在干哪一行都差不多,就纺织而言市场还是较广,这对做外贸的来说不是很好的机会吗?  我们一起多多努力吧,加油,加油!!!
  作者:candytian
回复日期: 16:58:00
      我是去年毕业的,现在在一家小外贸公司做跟单助理,做了有大半个月了,越来越没信心了,做错了好多事情,我发现跟单真是要细心,我就是个粗心的人,所以我都怀疑自己行不行?没想到做个跟单这么难,而且现在觉得跟单的前景也不怎么样,我们公司一些跟单做了6、7年了还是个跟单员,请大家给点建议。郁闷中``````    同感~~~  我的qq:
有空交流下啊
  跟单员除了要做事细心,还要有条理,思路清晰。因为跟单员一般都要处理很多事情。我觉得最好是把各种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事情列成一个跟进表格,就像那种Schedule,摆在桌面上,不要放在文件夹里,经常看看有时候就会看出一些问题或者方案出来。。。    而跟单员升级到业务员,除了会跟单员的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有敏锐的商业头脑,要有创新的思想来开发客户,还有交际能力及落落大方的气魄,如果是通过网络开发客户,最重要的是一种吃苦及坚持的精神!    以上为本人意见!    本人做面料业务员,有关服装面料的问题乐意解答,希望对提升跟单员的其中的产品专业能力有一点帮助。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翻译单子的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