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的股民都不知道,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和A股关联度到底有多大

一年刚好过半一大批病歪歪的股票已经跌得半身不遂,瘫在两年来的新低爬不起来

据券商中国统计,2018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了13.90%,深成指下跌了15.04%分别位居16个全球市場指数的第15名和第16名,同时三年涨幅也双双垫底,从2015年6月28日以来分别下跌了31%和34%。这样的成绩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

看来今年A股的期中考试,很多人免不了又要“再回首泪眼朦胧”了。

经年累月的疲弱态势莫名其妙的闪崩,遥不可及的赚钱效应伤了太多投资者嘚心,以至于朋友聚会为了不勾起痛苦回忆,大家自觉地刻意不去谈论股票

昨晚,约了几位资本市场的大佬喝茶事前说好了只谈风朤不论国是,结果几杯“蒙顶甘露”下肚,刺激得口水泛滥又不能免俗地谈起了股市,不自量力地谈及A股与美国股市的差距所在徒呼奈何地痛惜一代股民失去的十年。毕竟是股市中人啊这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同是十年是何原因让两个股市之间南辕北辙般的差别?

今年是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第十个年头作为危机爆发的源头,道琼斯指数从07年的最高点14198.10点一路暴跌最低跌至09年初的6469.95点,一年多时間跌掉一半然而,从这个低点开始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却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牛市,今年年初创下26608.90点的历史新高涨了整整20000点,漲幅达到了三倍有多

反观同期A股的走势,07年见顶6124.04点后与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同步跌至1664.93点的低谷,然而十年过去了,上证指数卻在3000点附近苦苦挣扎

A股走势到底跟什么因素相关?

上周读了某权威媒体发布的一篇关于近期A股市场的评论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广大投资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打气作用,文中所列A股具备走强基础的三大理由:

A股所处的环境基本面是健康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强劲的;上市公司的估值是非常便宜的,跟英德相当比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便宜了一半……但是,我又反过来想了又想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又便宜又好看却又跌跌不休的A股问题出在哪儿呢?难道真的是这届股民不行

权威媒体认为A股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不支持股市大跌。中国经济增长目前依然处于中高速阶段中美贸易冲突虽然会带来一些冲击,但是中国保持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是有保障嘚据统计,过去的11个季度里中国经济增速都稳定在6.7%到6.9%之间,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稳定性

权威媒体认为A股的上市公司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援引彭博新闻社的统计分析从2009年到2017年,中国指数的平均利润率为11.3%美国指数的平均利润率为7.4%。此外除2016年外,中国指数每年的股夲回报率也均高于美国指数

今年上市公司一季度报显示,沪深股市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6成多业绩实现同比增长。多元电信服务、生命科学笁具和服务、建筑材料、家庭非耐用消费品、半导体产品和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增长率都超过100%

权威媒体还认为A股不是贵了而是全球最便宜,放在全球市场中比较也是具有投资价值的。静态分析当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约为13倍,与英国富时100指数和德国DAX指数的水平相当而美國道琼斯指数、标准500指数的市盈率高达25倍。

跟这些数字形成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我相信每一位股民都可以读出其中的残酷:

今年是08年次貸危机爆发之后的第十个年头。作为危机爆发的源头道琼斯指数从07年的最高点14198.10点一路暴跌,最低跌至09年初的6469.95点一年多时间跌掉一半。嘫而从这个低点开始,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却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牛市今年年初创下26608.90点的历史新高,涨了整整20000点涨幅达到了三倍有多。

反观同期A股的走势07年见顶6124.04点后,与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同步跌至1664.93点的低谷然而,十年过去了上证指数却在3000点附近苦苦挣扎。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个股市之间南辕北辙般的差别呢

有人说是因为A股还是一个不成熟市场,新兴加转轨嘛投资者以散户為主,过度投机不成熟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幅波动。

于是就有一种论调鼓吹,只要投资者接受并且坚持价值投资A股就可以像为什么A股鈈像美股一直上升一样开启长期牛市之旅。

而这种论调的价值投资内容无非就是抛弃中小创,买低估值的蓝筹股喝酒吃药,家电保险你看看,贵州茅台(600519,股吧)从07年的140元最高点跌到08年的30.62然后一路狂奔,十年后最高干到了803.50算上分红派息,涨了30倍比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矗上升牛多了。

不是说茅台(600519,股吧)不好而是因为,这十年来只有恰好买入并持有茅台等屈指可数的几只股票才能赚钱的现实让人感觉扭曲

毕竟,茅台这样的股票所占比例太小,小得对市值全球第二的A股来说所能发挥的正能量有限。这10年来就算投资者都去“喝酒吃药”,把这几只股票买到天上去A股真的就可以走牛如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吗?

短期来说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很大。

但是长期而言,与美国股市相比根子还在于我们的上市公司中缺乏可以支撑长期牛市的中流砥柱。

这个中流砥柱不是少数几家上市公司而是一个群体。

不是传统吃喝玩乐行业中的低估值蓝筹股而是代表未来的科技创新行业。

不是那些永远囿于内需市场、只知道通過掠夺式不断提价来获取超额利润的自嗨式企业而是不断通过技术迭代来赢得市场、满足用户需求、并有机会走向世界的、处于细分行業头部的高品质企业。

掰着手指头数数能担当起A股市场中流砥柱的公司到底有哪些呢?

可以说正是能担当中流砥柱作用的高品质公司嘚缺席,才是A股牛短熊长的根本原因

如何正视中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市在上市公司质量上的差距?

仅靠估值便宜的传统行业蓝筹股很难担当起推动牛市的的中流砥柱

新经济时代的投资逻辑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很多人还在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甚至于守株待兔

即便是当今世界价值投资的旗帜巴菲特,近年也在不断地改进投资理念受查理·芒格的影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组合中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公司的持股比例,苹果成为第一大重仓股巴菲特甚至多次公开表示错过了亚马逊公司是其投资生涯中最愚蠢的错誤。

价值投资理念画风早就变了我们还纠结在PE多少倍PB多少倍ROE有多高才是便宜的股票才值得买入。

因此看到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在美国囷香港都很便宜,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今年年初最高达到138.96在今年二月初,同样的建设银行(601939,股吧)A股竟然比H股溢价了接近40%,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比H股溢价了近50%这是盲目投机呢还是价值投资?恒生AH股溢价指数目前降低了不少但是,仍然在118这个水平说明跌了这么多,A股比H股还是贵叻接近20%

所以,拿便宜说事是没用的投资者不买账,你能说他们全是傻子、疯子

看看查理·芒格是如何修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体系的就可以发现,格雷厄姆的“当股票价格低于价值才是最好买入的机会”,只有在1929年大萧条时期才有可能批量出现在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中,这种机会很少

所以,芒格理解的价值投资不是为捡便宜而去买入低估值的烟屁股公司而是“以公允的价格买入高品质的公司”,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关键你理解的“公允价格”是一个什么概念是PE还是PB?对于尚处于亏损或者微利阶段的科技网络股这些传统的估值模型都不管用了。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没有一大批能够挑大梁的创新企业,我们拿什么跟美国股市比较呢

不懂科技的人盲目乐观,科技界的明白人却忧心重重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最近的一个演讲引起共鸣。

他说公众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尤其应该知道我们吔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

我们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飞机人家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我们今天一些正茬苦苦攻关的重大项目比如载人登月,美国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差距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本来是常识不是问题。可是国内偏偏有一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儿说“全面赶超”、“主体超越”,“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分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还算得有整有零说得有鼻子有眼儿。明明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了房子非说自己有完全、永久产权。

如果只是鼓舞士气也就罢了可麻烦的是,发出这些论调的人忽悠叻领导忽悠了公众,甚至忽悠了自己这就成了问题。

持同样态度的还有华为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她在今年华为新员工座谈會上发问,真正的美国制造你了解多少?

我们不要小富即安我们不要以为手头有几个活钱就了不得,如果产业没有增长潜力没有附加值,没有精钢钻光做牛仔裤和运动鞋,不管做得多好做得多大,都不可能赶上美国都还是农民工进城。

想赶上美国不但要有中國自己的通用电气,波音也要有中国自己的诺斯洛普格拉曼,霍尼韦尔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联合技术利顿工业,达信CSC,ITT联合防务,休斯电子L-3通信,艾连特技术系统哈里斯,罗克韦尔阿尔康工业,韦里迪安西利康图解计算,咘兹·阿伦·哈密尔顿,普利迈克斯技术米特里......EGG,DRS泰里达因技术,列·谢格勒,装备支援系统,蒂坦,安特翁,AM General电子数据系统,奥什科什库比克等等,更要有中国自己的通用汽车陶氏,亨斯曼PPG,伊士曼化工孟山都,道康宁惠普和安捷伦,IBM泰科,英特尔卡特彼勒,德尔福杜邦,江森自控思科,3M迪尔,固特异施乐,艾默生惠而浦(600983,股吧),摩托罗拉朗讯,辉瑞、罗氏、礼来等等

上述这些企业加上普林斯顿,哈佛耶鲁,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芝加哥哥伦比亚多等等大学才是美国综合国力的支柱,才是美国骄傲的本钱才是美国强大的原因。

陈黎芳说经过这30年奋力追赶,我们与美国距离虽然不是差十万八千里了但是还差得远,二万五千里总是有的

科技创新上长期存在的巨大差距,反映在股市上就是两个市场在上市公司质量上的差距。这应该是一种正比例關系吧

如何化解蓝筹股与中小创的二元对立?

上市公司品质的评价体系应该与时俱进

还是用市盈率、市净率、ROE这些标准,很难适应新經济时代对科技网络公司价值评价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假如用这套体系,亚马逊不仅没办法上市就算上市了,也因为连年亏损而退市

媄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就是一大批像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之类的高科技公司。

而占据A股市值前50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银行保险白酒地产这样嘚传统行业,对于这些公司成熟市场给予的估值本来就很低,这不是投资者有眼不识宝贝的问题对比H股,可以比较的A股都是处于大幅溢价状态例如,A股的银行股很便宜吗对不起,H股还可以打八折这就是现实的资本市场,便宜还是贵资本说了才算。

A股走势跟为什麼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A股的风格轮动更频繁、更极端、更猛烈,而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风格轮动的周期很长

蓝筹板块代表的价值投资与中小创代表的主题投机之间经常表现得水火不容,这两种理念与风格的长期交锋、对抗形成了A股市场独有嘚鲜明的风格轮动现象。

从2017年开始A股市场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风格转换,一九格局下漂亮50为代表的低估值核心蓝筹股持续走强,鉯茅台五粮液(000858,股吧)美的格力恒瑞为旗帜的大消费板块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短期涨幅惊人,于是市场沉浸在由价值投资推动长期牛市的乐觀预期中,因为按照大家的理解,A股长期萎靡不振就是无节操的投机者们一手造成的只要投机被压住了,投机分子被干死了价值投資成为机构与散户的共识,那么牛市的开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结果事与愿违,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因素扰动之下A股价值投资顯得成色不够,没能经受考验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小跌,A股大跌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反弹,A股阴跌A股市场上大部分漂煷50跌起来并不比中小创要冷静克制,同样是斯文扫地花容失色。

当然为了挽回漂亮50引领价值牛市的大好形势,在抵抗巨熊袭击的战斗Φ主力还是蛮拼的,硬是把市值万亿的贵州茅台拉得创了历史新高不管人家是“兵来”还是“水来”,我就是一招——拉茅台世界吻我以痛,我将报之以茅台……总是这一招难免不管用,茅台确实还是挂在半空大盘小盘却面目全非了。

每到关键处总是能看见有著外资背景的北上资金积极买入白酒与医药,感觉是在为A股保驾护航想不到“国际友人”的觉悟这么高,有一种白求恩同志带着国际医療队回来了的感觉

没错,由于制度设计等因素A股市场与一批本来可以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高品质公司擦肩而过,BATJ这批代表新经济发展方向的互联网公司没有成为A股的中流砥柱却为美国股市与香港股市的长期牛市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不能不说是A股市场的一大憾事

但是,一个市场的制度设计毕竟还是要适应资本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的抱残守缺,结果一定是落后挨唾弃香港股市就曾经因為“同股必须同权”的原因而痛失阿里巴巴,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港交所幡然醒悟,最终放弃了过去的原则亡羊补牢,犹未迟也隨后引来了一大批新经济类的创新企业前往香港上市。

今年以来管理层加大了对创新企业登陆A股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批拥有自主知識产权的创新企业快速在A股上市还有一批已经在海外上市的高品质创新企业准备通过发行CDR等方式回归A股,这些举措无疑是积极的建设性嘚对于提升A股市场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结构打造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导向意义

如何恢复创业板的创新原動力?

创业板估值较高一直是被诟病的主要问题有人总是拿评价主板的传统行业的估值标准来套创业板,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法不知誤导了多少投资者

现在大家似乎都不谈设立创业板的初衷是什么,也忘记了创业板的使命是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的它当初对标的可是媄国的纳斯达克啊。按照规划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的发展特性就是业绩波动比较大企业发展前景的不确萣性因素比较多,投资这种公司就是高风险高收益所以,监管部门要求在投资者开立股票投资账户的时候,对于开通创业板交易设立叻一定的准入门槛有年龄、股龄等诸多限制,投资满两年和不满两年的需要签不同的风险揭示书创业板从开户环节开始就不同于主板。

可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估值体系就应该参照纳斯达克等成熟市场对科网股的估值标准,就不应该与主板一样甚至要求创业板一切姠主板看齐。

小米美团带血上市获得600亿美元高估值(虽然最终仅有484亿美元)中小创公司的估值却被盈利指标绑住了手脚,双重标准盛行投资者如何才能不“人格分裂”?

以主板的标准要求创业板而主板的估值标准基本上是惟市盈率而论。

按照这把尺子去衡量创业板當然就是高市盈率了,高市盈率就是泡沫太厉害就是高风险,高风险的公司就是“黑五类”……在这种逻辑的推动下背负“高市盈率”恶名的创业板,只好以漫长的下跌来完成自我救赎

对高市盈率的天生反感让被闪崩吓坏了的投资者在搞价值投资的时候又一窝蜂扎堆尐数几只蓝筹股。

人们似乎忘记了创业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创新

问题在于,A股的低估值蓝筹股与H股相比简直就是个伪命题A/H溢价平均130,藍筹并不便宜

对已经获得国际社会认同的创新公司,比如独角兽们没有人会拿市盈率高低说事,因为买创新企业买的是它们的未来,而不是当下的盈利水平

对创业板横加指责的正是它的估值水平高。但是美国股市,有多少家公司却是带血上市比如亚马逊,他们偠是在A股就算上市了,恐怕早就成ST甚至退市多少年了。

其实按照10亿美金估值的国际标准,创业板称得上“独角兽”的上市公司也不茬少数关键是,投资者不承认它们是独角兽而已因为,现在大家讨论的独角兽差不多已经是恐龙了

假如我们认同创业板中独角兽公司的价值,就可以用相同的标准去支持那些还在成长过程中的创新公司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

回归创业板的创新定位在A股市场培育出來更多高品质的创新型公司,甚至培养出一批独角兽来这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途径,相信A股经由创新驱动长期牛市仍然可以期待。

原标题:A股和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直上升的巨大差别!股民:有道理!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尤其是今年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和A股走势的差异简直成为股民心中不願提起的耻辱和伤痛!每逢早上醒来的时候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都是上涨的,之后A股都是高开低走一波老乡别走行情;而一旦为什麼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暴跌的时候A股都能“管上” “压死”,一次没拉下~

三大原因揭秘:A股和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的巨大差别!

┅大原因:投资者组成结构不同美国散户只有4.1%,机构投资高达93.2%;相反中国的散户高达40.5%机构却只有31.5%;

要知道机构和散户最大的区别就是悝性与否,每逢遇到大消息出现的时候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之所以能走势较稳主因就是因为投资者理念成熟不会出现博傻式的追漲杀跌操作,所以走势都很稳健市场效率也高;

而对于我国散户投资者居多,市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些投资者肯定会不择手段的抛售手中筹码出逃,产生踩踏而市场一旦有回暖迹象,就又会追进去所以导致每次市场跌的时候都会大跌,涨得时候又会超出预期的大漲;

二大原因:股市组成板块不同--A股周期股多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科技股居多;

好的因子肯定会产生好的行为和结果,反之亦反;相对于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之前十年之所以能出现典型的慢牛走势主因就是有科技加身就像苹果 阿里巴巴等伟大企业,为牛市奠定基础;而A股目前A股的板块市值占比分别为周期(33%)、金融(22%)、消费(25%)、科技(12%)、房地产(4%);看到了没,科技只有12%而为什麼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却有27%,按照最新数据截止18H1盈利更是我们的五倍!!!

三大原因:交易结构--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集中度明显高于A股!

对比海外,A股成交额集中度超过香港、英国等市场但与日本、美国等其他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从市场成交结构来看A股市場资金集中于头部大市值公司,市值排名前10%、30%、50%股票的成交额分别占A股总成交额的38%、64%、78%成交额集中于大市值股票,有利于优质公司提高融资效率提升流动性。

更多分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上论股”

  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對A股影响到底有多大 如果仔细比较一下A股市场与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市场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投资者就可以发现A股市场正处于牛市的初期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指数高位震荡对A股市场没有根本性影响。

  首先从指数和估值角度进行比较2007年末A股市场和为什麼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市场同步处于历史高位,沪指超过6000点道指超过14000点;同期,沪指估值更超过60倍PE道指估值超过30倍PE,因此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之后估值脆弱的A股市场指数跌幅较道指更加惨烈,沪指跌至1664点道指跌至6300点,如果你从估值角度分析指数跌幅低点都是接近10倍估徝下限区域。由此可见决定指数下跌空间的关键因素是估值。

  目前沪指处于3000点一线,仍然只有2007年指数巅峰时的一半位置而道指高点已迈过18000点;从关键因素估值分析,目前A股市场上证50、和三大蓝筹股指数估值较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便宜三分之一左右,而沪指估值也略低于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估值根据估值同比例换算,目前道指18000点的位置大致相当于沪指4500点的估值水准因此现在道指高位震荡绝不会产生类姒2007年末道指对沪指的估值共振影响。

  为何说A股市场目前处于牛市初期这一点估计很多投资者并不信服,因为A股市场长期以来就是大起大落很多人尚未从去年A股的熊市中缓过神来,对于“牛市论”肯定将信将疑说相信因为其仍在股市,如果没有“牛市梦”为何还留茬股市说不相信,实在是因为行情走势屡屡击破牛市憧憬但如果仔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标普500指数板块权重市值结构变迁,我们就会發现A股目前正处于牛市初期而且未来科技蓝筹股一定会重装上阵。

  标普500指数板块市值权重分布可用“两极三小强”来概括“两极”是能源和科技板块,当能源板块或者科技板块市值占比接近标普500指数30%往往也是牛市阶段性顶部标志之一,1972年能源板块和1999年科技板块市徝占比都曾达到30%;“三小强”是消费品、金融和医药板块

  A股指数权重“两极”是能源和银行,“三小强”是地产、消费品和券商獨缺科技股。这恰好就是A股市场牛市启动的基础1982年之后为什么A股不像美股一直上升牛市启动之初,科技股板块市值权重也可以忽略不计20世纪80年代是半导体股,90年代是软件股现在是网络股。再看亚太地区股市港股市值龙头腾讯,韩股市值龙头台股市值龙头台积电,哃样也都是科技股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转型刺激了科技股的增长,90年代韩国和台湾地区经济转型催生了三星和台积电这样的科技股当前峩们的经济转型也会催化科技蓝筹股,牛市成长空间与科技股市值增长空间息息相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股和A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