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为什么会慢雄安的营业执照办下来如此慢?

网站防火墙
网站防火墙
您的请求过于频繁,已被网站管理员设置拦截!
可能原因:您对该页面的访问过于频繁
如何解决:
1)稍等一段时间重新访问;
2)如网站托管,请联系空间提供商;
3)普通网站访客,清理浏览器Cookie之后重新访问,或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版权声明:本站的信息和链接版权归相关公司所有,仅供宽带网用户测试研究用途。
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确认之后将立即清除。关于雄安新区 你不知道的一些事雄安新区是怎样成立的_青年创业网
关于雄安新区 你不知道的一些事雄安新区是怎样成立的
 雄安新区终于公布了,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虽然笔者看来这完全是瓜熟蒂落,但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一重大消息的确是从天而降,突如其来。
  一番震撼之后,自然激发了大家的讨论热情。但连着看了十几篇各路人士的议论、传闻和想象,总觉得隔靴挠痒,缺乏有效信息。
  笔者本来没打算撰文,不过既然手头有一些不一样的信息,清明假期有闲暇,就与各位凤凰新闻客户端的读者们分享与交流一二。
到底有何来由?
  很多人会讶异,疏解城市功能,为何一下跳过了北京自身及周边的诸多城镇,飞跃到100公里外的白洋淀边上?
  可以说,这最早可以追溯到学术界的重大研究成果。
  吴良镛,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扛鼎级人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总数仅27人)。
  日,吴良镛(左)与物理学家谢家麟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努力,做了好几期京津冀区域规划,提出了多中心的方案,就是要设法改变城市功能过度聚焦于北京市、聚焦于市中心的问题。
  他认为,应该把首都功能向京津冀这一更为广大的领域来进行有机地疏散。
  2013年9月,吴良镛主持院士团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
  在&共同构建多中心的城镇网络&蓝图中,《三期报告》描绘了首都地区多中心的政治文化功能空间框架,建议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在三个空间层次合理有序地布置首都政治文化功能。
  第一层次,北京六环路以内地区(半径15&30公里)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核心区;第二层次,北京六环外至环京高速(半径30&70公里)安排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拓展区;第三层次,环京高速以外地区(半径80&100公里及部分300公里)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延伸区,为国家首都功能的发挥提供支撑和保障。
  白洋淀这一地带就落在这第三层次内,在报告中除了和北戴河等地一起作为国家休养地之外,还成为了国家机构办公区外迁的三个候选地建议之一,开始引发学术界瞩目。
  这三个候选地建议,与北京中心相距都在80-100公里左右。
  其中一个建议地位于北京正东的天津宝坻、蓟县一带,但由于和北京的联系要穿越已成片开发的&北三县&特别是高密度的燕郊地区,更容易诱使连片发展、无序蔓延,最后又连成一体。
  另一个建议地点位于北京西南的河北易县、涞水一带,但由于已抵太行山脚下,格局较为偏僻,偏居一隅,交通联络和辐射拓展单向化,并非上佳选择。
  相比之下,设计在北京正南方,依托白洋淀、环境相对较有特色优势的南部选址,就脱颖而出,纳入有关政府部门的视野。
  也正因如此,第二年3月,&保定被确定为政治副中心&的传闻突然冒出,引发一大群炒房族跑到保定疯狂扫货。现在一二线城市房价普涨,才刚刚带动这些人解套吧?
为什么要那么远?
  除了选址令人讶异,很多人不解的还有,为何一定要定得那么远呢?
  这方面,可以参考现代大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伦敦案例。
  1944年,阿伯克隆比主持当时650万人的大伦敦规划时,在伦敦城市边界划出一条较宽的环形绿化带,以阻止城市的进一步蔓延。
  在绿化带以外地区规划了8个新城,与市中心区相距30&60公里,每个卫星新城平均容纳5万人口的规模,希望能承载由市区疏散而来的部分人口及产业。
  绿化隔离带的设计、卫星城的思路,也都体现在了年两个版本的北京城市总规划当中。这就是当时设计的公路一环(现五环)及绿隔地带,和诸多五环外的边缘集团。
  伦敦的实践当时就证明,在通勤范围内的小卫星城,难以抗拒主城区的巨大产业吸引,沦为纯粹睡城,形成一个钟摆式的巨量通勤交通,反而增加了交通压力。
  北京的绿隔地带已经名存实亡,被城中村所占据。 城市版图已经扩张吞并了原先的边缘集团。
  北京近30年来的发展也正是如此。
  原本圈定的市区边界、公路一环收费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城市快速路五环,生活在五环外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环内,绿隔地带的设计早已名存实亡。城市规模远远突破了规划者的预想范围。
  到60年代中期,伦敦编制新的发展规划。利用三条主要对外快速交通干线,在交通干线远端,相距伦敦100公里左右的南安普顿&朴次茅斯等地建设具有&反磁力&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才推动了大范围区域的平衡发展。
  尽管经过了修正,大伦敦规划仍被誉为世界大都市区域规划的典范之作。
  请注意这个思路。
  通俗的说,面对强大的主城,弱小的新城不要太远,也不能太近,要拉开一定的距离,超越日常通勤的时空,才能避免沦为睡城的命运。
  所以,规划设计学者们提出,国家教科文卫副中心、行政新城的选址不应位于京津发展轴线上,而应在北京通勤都市圈以外的河北腹地。
  在北京市域外的更大范围进行新城布局,这样才能有利于北京功能疏解,抗衡京津城市引力、带动冀中南地区、促进京津冀均衡发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低人口密度是人口高度密集的东方难以想象的,伦敦核心地区之外不过2公里,就是低层的联排别墅区。
京津冀的多中心新布局
  因此,现有京内的诸多边缘集团、卫星城,乃至环京一圈的北三县、廊坊、固安、涿州乃至天津武清等地均不适宜作为全新的大型新城的考虑范围。
  像白洋淀地区,距京100公里,不远不近,正处于便于联系、但难以通勤的距离位置上,就不宜继续一圈圈被动的围着北京摊大饼了。
  正如文件描述的那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而把新城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反磁力吸引&作用的中心。就是一定要有吸引力,打造交通更便捷、功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生态更美好的新区。
  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去,人才才愿意去,也才能疏解主城区的功能,减轻主城区的压力;同时,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解决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
  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的首都圈/城市群,不仅要有现代化首都/核心城市,而且要有与其配套的现代化周边地区。
  2001年,吴良镛主持完成的《京津冀规划一期报告》,就把京津冀描绘为&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时隔多年,这一状态未见改观,反呈扩大趋势。也就是所谓的&环京津贫困带&。
  发展落差的不断扩大,既不利于解决京津两大核心城市由于人口和产业聚焦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使得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接受经济辐射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
  吴良镛带领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提出,北京中心城区是国家的主要核心之外,其他的一些部分就不必都在中心城区里。
  理想状态是形成一个以大城市为核心,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既有节点,又有网络,节点有大小、有等级,通过空间交通相联系,每一个节点应该形成自己的位置、主要功能。
  这些思路被高层采纳,也就是今天的京津冀规划乃至雄安新区总体格局。
历史回归的新三角
  就像要雄安新区对标深圳、浦东,并非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政治待遇,实质是京津冀要对标珠三角与长三角乃至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六大中心,珠三角也有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珠海六大中心,彼此之间既竞争也合作,错位协调发展,城市的资源、功能并没那么集中。
  而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诸多次级县、镇级别的繁荣发展节点就更多了,星罗棋布、蔚为大观,这才是中国这艘巨轮的两大超级发展引擎。
  而在京津冀地区,只有北京这一个单一中心,集聚了政治、文化、金融、商贸、科技、教育、医疗、交通等几乎所有的核心功能,占据着所有产业链甚至水源的顶端。
  而除了在天津有一些现代工业,在唐山有一些低端一些的工业之外,河北的广大地区可谓是除了耕作农业一无所有,只是在这些年随着基建大发展,搞出了重污染的民营钢铁产业而已。
  北京的资源集聚程度不仅局限在京津冀,而在全国。这种极端的架构,显然只能使得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大量优质人力资源纷纷涌入北京,导致大城市病日益严重,甚至已病成了目前的病入膏肓。
  正因如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在整个京津冀视角,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进行的战略布局。
  而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又是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在经济地位、公共服务水平、产业结构上,建造一个高水平的新城,形成新的人口聚集效应,释放北京压力。同时,为河北注入全新的高端产业,驱动河北省的发展,撑起京津冀的腹地,是非常之必要的。
  打开地图,大家会发现,雄安新区正好位于京津冀三地的地理中心,北京-天津-雄安之间,正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其实,这就是历史上的京津保三角。在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保定是直隶总督所在地,天津是经济发达的北方商品集散地、开埠通商港口,从而构成了双中心乃至三中心格局。
  从明代中叶开始,打通了从保定至天津的内河航道,&舟楫遄行、商贾云集&,历数百年不衰。尤其1860年后,天津开埠通商,更是繁荣一时。
  可见,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再现这种北京-天津-保定(雄安)的三角关系。
如何理解&千年大计&?
  另外,非常罕见的&千年大计&的气度超越了&百年大计&,也引发人们的瞩目热议。
  有人这般解读,938年辽太宗将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定为&南京幽都府&;1012年,改南京幽都府为燕京析津府,为五京(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南京幽都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之一,陪都中最大,距今恰好是千年历史。
  如果从日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北京第一次成为半个中国的统治中心算起,定都史是864年。并由此这般推论,&新千年迁都成为可能&云云。
  笔者觉得,这般抠年份算日子,未免有些太掉书袋了一点,应当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变迁。
  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国家的产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拓展,都源自这片肥沃的土地。
  在中国古代,北方长期是政治中心和军事、经济重心。但随着资源的破坏、战乱的屠戮,北方每经一次动荡,积累的社会财富便焚荡一空。
  从魏晋南北朝衣冠南渡开始,尤其唐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重心地位受到挑战,经藩镇割据、军阀混战、辽夏侵扰300多年相峙和反复,直到北宋灭亡,终于完成了人口、经济和文化南移的历史进程(但桑蚕丝织业的南移直到明中后期才完成)。
北方历史上的衰落也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毁灭
  以1127年宋室南渡为标志,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式迁移至东南地区。也即由黄河中下游地区转移到完成了开发阶段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也是中国地理格局最大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
  由元及明至清,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由缓慢而变为衰退,由绝对优势转为相对优势,由相对落后转为绝对落后。
  江南成为富饶、繁荣、发达的代名词。现今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发展龙头,就是历史的延续。
  但从大一统帝国的政治考虑,行政首都必须要设在经济上衰落、军事上受威胁的北方,才能在地理结构上支撑起国家的半片河山,即所谓&天子守国门&。
  (一个可堪类比的最近例子,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从南部阿拉木图迁移至北部半沙漠草原的阿斯塔纳)
  而到了现代乃至当代,地理条件更好的南方沿海地带发展速度更是快于北方。
  像深圳和浦东开发,就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现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初步现代化的准发达地区。
  北方原本就缺乏原生的现代产业。根本的经济发动机是中央政府自身。从国家总体区域看,解决南北均衡问题,是优化区域发展的需要。
  而其中的重要抓手,就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需要京津冀的整体发展,带动北方腹地经济,连接南北经济版图,均衡全国布局。
  从在现代条件下稳定和发展地处北方的首都圈这个角度,可能更好的理解&千年大计&的视野。
  说完了宏观角度,下篇将转入具体而微的操作视野,谈一谈雄安新区的白洋淀、交通联络、功能定位和未来预估吧。
申明: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所转载内容及图片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删稿联系邮箱: &青年创业网首页 &创业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
最新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榜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为什么雄安新区成不了经济重镇?  雄安新区的定位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这意味着将从北京搬过来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国家部委和所属事业单位是不能搬过来的,因为这属于中央政府,属于首都;著名大学也是不能搬过来的,因为这属于教育部,属于首都;著名医院也是不能搬过来的,因为大量退休的领导不能跑那么老远去看病。那么,剩下的就是企业。私有企业不好指挥,有些企业宁愿搬到上海,甚至关闭也不愿意搬到雄安新区。那么好控制一点就是国有企业。可以说,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也是不愿意搬的,最后博弈的结果大概就是少量中小型国有企业和污染严重的国有企业搬到雄安新区。  但是这些少量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搬迁的过程中会流失很多人才,能搬过去的多数是相对低端的人才和并不重要的部门,以在形式上响应号召。需要很多产业链配套的企业是绝难搬过去的,因为马上会面临高额成本的上升。污染严重的企业是比较容易搬过去的,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通常比较低端,容易招聘。所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低端的国有企业、不需要大量产业链配套的企业孤零零地搬过去。而这些企业通常本来效益就不好,是很难显著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那么,如果政府要强力推动,杀手锏就是税收优惠,这只会导致更多的空壳公司注册在当地,也达不到显著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分析完上述逻辑之后,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大一点,比较一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经济带的特点,就能发现京津冀经济带的脆弱性并不足以衍生出周边的经济重镇来。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经济带虽然被称为一个经济带,却是内生发展能力很弱的。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其经济发展路径是政治文化因素推动了人口聚集,人口聚集再衍生出经济商机来。比如教育产业诞生了新东方等企业,比如餐饮产业诞生过著名上市公司湘鄂情(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改名了),互联网行业有百度、京东、搜狐等知名企业。但是北京缺乏制造业基础,产业链并不长,也就是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比较少。所以,北京经济就不容易产生外溢效应。而看上海,大量的外资企业在上海设厂,带动上海周边一大批本土的代工厂。浙江最近三十年来,虽然没有特大企业,却家家户户经商,诞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所以才最后推出了一个巨无霸阿里巴巴。这不是哪个领导人计划的,而是市场经济内生增长的结果。所以,长三角的人均收入非常高,经济基础很扎实。再看珠三角,虽然人均收入不如长三角地区高,但是在早期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的带动下,加上毗邻香港的优势,经济体系已经形成了正循环。香港是自由港,零关税的魅力独一无二,是消费购物的天堂,带动相关产品的制造。深圳已经诞生出多个中国民企的领军企业如腾讯、华为、平安、顺丰等等,这是很大的优势。相比起来,北京的几个互联网企业,和深圳的巨头就差远了。所以,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辐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辐射到更多的周边地区,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最终形成越来越大、越来越富裕的城市群。而京津冀经济带是更加封闭的,辐射能力是相对弱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北京、天津周边很难长出类似于东莞、昆山那样的经济重镇来。所以,希望在北京周边凭空产生一个经济重镇,十分困难。更何况雄安新区和北京之间还隔着霸州、固安。  总而言之,这次的雄安新区就是新华社所说的疏解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已。千万不要把它和浦东、深圳特区相提并论。那是想多了
楼主发言:63次 发图: | 更多
  感觉就像广西南宁的五象新区,政府部门不得搬过去,只有国有企业搬过去,根本没有什么企业进驻,房地产炒得虚高,成了鬼城,
  本来就不是要做经济特区的。
  古时候有个老爷子,治家失败,资产表要塌陷了,他就拿出来一个要饭的瓦罐,说这是个古董,值一千万,以这个撑起资产表,现在弄一块没人去的偏远地区的地产做个副首都,估计也是这个意思,账面是能撑起来,但是流动现金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说未来缺的是储蓄(美元计价)  连天津这么近,商业文明基础如此好,各种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不错的一等城市,都不愿意迁过去,就别说河北了,行政再造一个新首都没问题,不就是印钱全国买单吗?反正最后就是一个鬼都
  起名字都讲个吉利,凶案新区啊,想想就后怕[doge]
  现在不是90年代初了,那些幻想能用行政手段建立一个新都或者副首都的人,都是做梦,家里的坛坛罐罐太多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雄安新区,炒房的认为雄安房价要涨几倍,连夜买机票大巴去周边看房;炒股的认为河北、基建概念股会有N个涨停,券商连夜组织电话会议、狂出概念股研报;炒商品的纷纷表示下周必须满仓螺纹钢;经济学家认为雄安会成为下一个深圳或浦东,对中国经济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必然能依靠雄安走出低谷一飞冲天……总之各种眼花缭乱雄心壮志的高昂口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我倒是有个小问题,既然大家都坚定的认为规划一个新区能带来无数的利好让中国经济瞬间爆发,那么国家为什么不早点搞,不全国各省一起搞呢?  简单直白的口号、无脑浅显的逻辑这些总是能让人兴奋,毕竟大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非常短视、不愿思考、情绪被疯狂的口号主导,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冷静的去思考事物背后详细完整的逻辑。  有谁去思考雄安和深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差异?深圳是港口、雄安是内陆、当年深圳的劳动力成本、老龄化程度、资产价格、经济发展阶段、债务水准、未来增长潜力和现在的雄安是一样吗?  有谁去思考雄安新区是增量共赢还是存量博弈?全球面对的问题就是增量不足,所以各国都纷纷开始反全球化,开始抢存量的蛋糕,中国对内对外都一样,国内其实也是存量博弈,资源不断向一二线城市向长三角珠三角靠拢,现在的问题是:雄安是要迎来大发展了,那么谁要让出蛋糕呢?  有谁去思考在中国整体债务那么高的情况下,雄安新区大规模的建设钱来自哪里?如果雄安通过政策性银行大量贷款或发债,并且全国其他地方的基建也不减少继续增长,那么整体的负债率不就越来越高?规划一个新城本质上不就还是投资拉动GDP的老套路吗?  谁会去思考:为什么规划一个新区之后,当前存在的问题——实体高负债、金融高杠杆、劳动力拐点、生产率下滑、老龄化来临、资产价格泡沫、信贷泡沫、投资过剩、出口萎靡、汇率压力——就全都不存在了?  人们总是幻想一夜之间练成绝世武功,比如左脚踩右脚的轻功或拎着自己的头发就能飞天(快速全面的增量共赢),但梦想归梦想,现实归现实。印钱能解决问题吗?那么世上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不会有90年日本、08年美国、委内瑞拉、津巴布韦…靠规划搞投资和基建能解决问题吗?那当年轰轰烈烈的曹妃甸新区是怎么回事,08年的4万亿为什么让我们在泥潭越陷越深?中国现在是新区不够、投资不够、基建不够吗?08年之后我们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背上了N年的贷款,实体负债率搞到全球第一,把信贷泡沫推到全球史无前例,最终收获的是:大量低效无现金流的基建、越来越弱的民营实体经济、越来越疯狂的资产价格泡沫,越来越脆弱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危险的系统性经济/债务危机……  政策出来后,每个人都在思考明天怎么赚快钱,没有人去想未来10年甚至1年的前景。看看大家对于雄安新区规划的点评吧:去哪里炒房?买什么股票?做什么品种期货?如何参与基建开发?大家只关心如何炒作赚钱,没人关心新区的经济性、没人关心新区的实体如何发展、没人关心新区的未来……  如果大家都只喊嘹亮振奋的口号而非实际去行动,只用短视浅显的目光看待明天,不用深入长久的逻辑去思考未来,妄想用纸面上的规划而非实质性的改革来解决问题。那这根本不是千年大计,而是饮鸩止渴。  古时候有个老爷子,治家失败,资产表要塌陷了,他就拿出来一个要饭的瓦罐,说这是个古董,值一千万,以这个撑起资产表,现在弄一块没人去的偏远地区的地产做个副首都,估计也是这个意思,账面是能撑起来,但是流动现金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说未来缺的是储蓄(美元计价)  连天津这么近,商业文明基础如此好,各种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不错的一等城市,都不愿意迁过去,就别说河北了,行政再造一个新首都没问题,不就是印钱全国买单吗?反正最后就是一个鬼都 .  现在不是90年代初了,那些幻想能用行政手段建立一个新都或者副首都的人,都是做梦,家里的坛坛罐罐太多了,起名字都讲个吉利,凶案新区啊,想想就后怕
  楼主是少有的明白人。  
  楼主根本没看雄安的规划就过来大放厥词,你以为雄安跟以往的新区一样?弄一片工厂过来?雄安的定位是科技城,中国硅谷,你应该看看雄安要迁过来十几所211,985,60多家科研院所,10000多科研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生就占7000多,别说是污染性企业就是制造业企业都不放进来,雄安未来很可能是第一座不靠房地产的城市,没有商品房,都是公租房,甚至没有户口本,只有工作证  
  想想就知道了,北京那些官僚,北京把整个河北都吸干了,现在河北没一座像样的城市,上海,深圳却带动了周边经济,经济形式不同,模式不一样,发展结果就不一样,还是最后一句话,没把河北吸干都不错,还发展,何况还是内陆的城市,难  
  肯说真话的帖子。  
  @小桥凭栏何所依
03:50:00  楼主根本没看雄安的规划就过来大放厥词,你以为雄安跟以往的新区一样?弄一片工厂过来?雄安的定位是科技城,中国硅谷,你应该看看雄安要迁过来十几所211,985,60多家科研院所,10000多科研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生就占7000多,别说是污染性企业就是制造业企业都不放进来,雄安未来很可能是第一座不靠房地产的城市,没有商品房,都是公租房,甚至没有户口本,只有工作证  —————————————————  以你怎么看新区是个完整的社会主义了?  
  勇于说真话的楼主!  
  自以为是,可笑。中央说了不算,你说了才算?
  聪明的人把它当做机遇,悲观的人把它当做压力,~~
  总而言之,这次的雄安新区就是新华社所说的疏解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已。千万不要把它和浦东、深圳特区相提并论。那是想多了(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经济论坛堕落到这程度,什么智障都敢恬不知耻的出来扯。  
  我去,这样好文没多少人关注啊。可惜可惜  
  写得不错,敢于说真话,不拍马屁!
  @无法停驻
05:06:43  难得一个独立思考,敢说真话的帖子,在一片“圣上英明”的奉承里显得格外孤独   这个现在喊得山响的新区,注定又是一次失败   总是改不了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坏习惯  -----------------------------  拍胸脯和拍屁股之间还有个拍大腿  
  用不了五年,全国每个省多有一个新区了
  不进行实质性改革,只想照搬几十年前的特区公式,凶安将是下个曹妃甸。  
  @小桥凭栏何所依 8楼
03:50:00   楼主根本没看雄安的规划就过来大放厥词,你以为雄安跟以往的新区一样?弄一片工厂过来?雄安的定位是科技城,中国硅谷,你应该看看雄安要迁过来十几所211,985,60多家科研院所,10000多科研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生就占7000多,别说是污染性企业就是制造业企业都不放进来,雄安未来很可能是第一座不靠房地产的城市,没有商品房,都是公租房,甚至没有户口本,只有工作证   —————————————————  @正在爬坡的蜗牛
05:27:00  以你怎么看新区是个完整的社会主义了?  —————————————————  现在北京高校集中度一定比搬到雄安后高,都没有搞出什么成绩!一搬家就牛逼了?硅谷牛逼不是因为大学多,大学只是提供了工具!  
  楼主瞎说什么大实话!  我的锅盖借你不谢。
  实话  
  LZ想多了。凭心而论,有多少人关心最后真正成为个啥,基本都是在关心怎么能从过程中捞到点好处。至于最后是个啥,就算啥吧。
  现在去那炒房的两年后估计就傻眼了,现实如楼主所说,只有亲历者才知道实际情况  
  @小桥凭栏何所依
03:50:14  楼主根本没看雄安的规划就过来大放厥词,你以为雄安跟以往的新区一样?弄一片工厂过来?雄安的定位是科技城,中国硅谷,你应该看看雄安要迁过来十几所211,985,60多家科研院所,10000多科研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生就占7000多,别说是污染性企业就是制造业企业都不放进来,雄安未来很可能是第一座不靠房地产的城市,没有商品房,都是公租房,甚至没有户口本,只有工作证  -----------------------------  中关村原来也叫中国硅谷,看看现在的中关村!  
  @无法停驻
05:06:43  难得一个独立思考,敢说真话的帖子,在一片“圣上英明”的奉承里显得格外孤独  这个现在喊得山响的新区,注定又是一次失败  总是改不了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坏习惯  -----------------------------  说得太好了
  @无法停驻
05:06:43  难得一个独立思考,敢说真话的帖子,在一片“圣上英明”的奉承里显得格外孤独  这个现在喊得山响的新区,注定又是一次失败  总是改不了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坏习惯  -----------------------------  @嘿嘿云
13:14:46  说得太好了  -----------------------------  还有拍大腿。
  为楼主点个赞
  说到了重点,新区不产生增量。都是存量的博弈。
  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的
  我发现熊庵新区发布后,最大的作用就是股市和房市又有概念炒作了,股市和房市即将迎来又一波的炒作牛市。什么滨海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一带一路战略,无数个自贸区,一个不行就再来一个,现在又来个熊庵新区,我就不信不能再撑他个两三年,难道这才是真正的用意?!
  假日期间最大的消息莫过于雄安新区的设立,这个消息一下子引爆了当地及周边的房地产市场,不过由于政府管控较严,新区是无房可卖,其附近地区也都是待价而沽的居多。预计这个消息对股市的影响较大,同在新区买房一样,,重点的股票都会一字涨停的走势,很难买到,只有关联度较低的个股才有机会,(这也和在新区买房一样,10公里范围内选择是买不到的,放大到100公里内再选择的还有机会),所以像大家普遍关注的华夏幸福、金隅股份之类的个股几乎不用想了,排板就是浪费资金的使用。可以从地域接近的地产、建材、物流入手,不要从有望涨停的,而要从有机会买入这种思路入手,新区的建设非以周、月计,由于建设的周期较长,如果政策可以延续的话,这会成为一个长期的概念,下周可以关注一下,个股就不贴了,网上搜索几乎都是这方面的消息,重点是从冷门而不是热点下手,这样才能有买入的机会。
  说得好   
  还有就是过路费免费  
  过路费免费,跑跑也愿意。  
  从新区到北京,从北京到新区高速免费,从最小的民生做起  
  楼主,真是白瞎了你的名字。敢用千年大计,怎么仅仅会是经济方面的设想,其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你说的问题别人会想不到?这是经济转型及政府管理形式的思路和探索,重点是后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全方位的开放,注意是全方位。不管能不能成功,应该是值得期待的。和深圳上海比较,相较的是阶段性的对后续大势的影响力,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看问题如此简单和缺乏敏感性,就敢洋洋洒洒?
  只不过是和经济规律做对而已。 10年后再看。
  鼓励生育,搞斯大林式清洗端正党风,迁都南疆以实西域,引水新疆彻底解决耕地、环境问题,才是千年之计。再按矮子路线下去,国家分裂、民族灭亡也就以百年计的事。
  谁脑子发热,把钱投到一个不确定的风险。。长三角自古繁华,我为什么不把钱投入到可控风险的区域呢。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
  还有五年要混.之前的股市和去库存没能扭转形势,表面学邓划一个圈.实际是天大地大不如房地产大,千好万好不如房地产好.
  老城区无土地,全国学北京找一块地建新城.天大地大不如房地产大,千好万好不如房地产好.
  全国要有看齐意识.
  章立凡:19大前推出这样一个大蛋糕,不知能否实现。因为华北缺水,建特大城市,水的供应有问题。所有的项目及城市发展,离北京太近的都发展不好,因为离中央近,权贵的手伸得长,新区可能成为烂尾工程
  不论雄安新区是否有前途或者成败与否,北京市是的的确确开始大规模向外驱赶人口了。  
  楼主太悲观了点吧  
  没有人思考结账的事,现在都在思考怎么样上车的事。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我们处在长期周期的尾部。
  到头来北京户口变保定户口了  
  这是中国政府下的一部大棋,中国以后要领导全球,就得把雄安以后变成国际机构办事处,就不可能是单一的金融重镇,加之老外酷爱滑雪,北边就是张家口雪上运动中心。
  @老马甲2014
11:23:00  LZ想多了。凭心而论,有多少人关心最后真正成为个啥,基本都是在关心怎么能从过程中捞到点好处。至于最后是个啥,就算啥吧。  —————————————————  回复里只服你。  
  @莱茵河2004
16:00:00  我发现熊庵新区发布后,最大的作用就是股市和房市又有概念炒作了,股市和房市即将迎来又一波的炒作牛市。什么滨海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一带一路战略,无数个自贸区,一个不行就再来一个,现在又来个熊庵新区,我就不信不能再撑他个两三年,难道这才是真正的用意?!  —————————————————  一个接一个的炒作就是了,不管那么多。  
  资产泡沫和金融泡沫严重不严重?很严重?要不要解决?只能慢慢来,具体有多久,现在新伟人也不知道,眼下最要紧的是继续画资产大饼(比如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避免天朝这辆破车立即翻车
  抑制泡沫的手段很简单,就是加息,其他的都是扯淡,连续加息3次以上,就抑制住了,但泡沫破裂的系统性风险谁来承担,混一天算一天,不要砸在自己手里是上策。
  雄安本地人现在只想坐享其成,等钱、等政策、等高校搬迁,等人才迁徙,拿几十年以后有可能发展的样子和今天的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比,可是他们忘了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自己不解放思想,不真想实干,谁都帮不了你。就河北那行政能力,政府服务的落后观念,想发展太难了。老话说的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从中央公布政策后雄安当地的乱像就可见一斑。
  所见略同,把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跟深圳上海比的确是想多了,除了离北京近点,地理位置差的很啊!而且时间点也不对,早就过了全球大发展的时期了,且国际经济环境又这么差的情况下。听说房价倒是炒到3万了,,,呵呵又有这钱直接买深圳龙岗的二手,好歹能租能变现。  
  @luckport
03:32:00  楼主是少有的明白人。  —————————————————  资金从哪里来,就是从超发人民币里来,现在已经超发几十万亿了,实体经济一片哀鸿,都是泡沫。中国的专家拍马屁行,真本事没有。白洋淀看着都是水,其实是缺水的冀中平原,建立一个数百万人口的新兴城市,以后水资源也是大问题。拍脑袋决策会害了中国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前两年提的自贸区,一带一路,都成了夹生饭,这样下去,不是个事。  
  政府机关搬过去,一定行  
  砖制锅架对外从未赢过,对内从未输过!
  这边厢刚刚宣布设立新区,随即该地区地产价格暴涨。有人跟我说:假如改天,大老板设立‘’天朝新区‘’那么普天下房产价格连续涨停,政府财政收入也随之暴增,此情此景岂非皆大欢喜?我答:如是,则民币一夜之间就会幂币化。于我大天朝而言,现在的状况是:要么是货币幂币化,要么是资产价格正常化。孰轻孰重,当政者自知。
  日,是毛泽东接见全国百万红卫兵小将和革命群众一周年。新华社刊文称“革命的大批判”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谁说是副首都了  
  一个地方还没开始发展,成本炒得那么高,你让后续企业怎么入住?
  2017年最悲催人物:张英森,男,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人,2004年以677分获雄县高考状元考入清华大学,200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著名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经过近十年奋斗加上借三舅的钱并卖掉了雄安老家200平方的住宅,终于在日交付了53平米的北京商住房的首付,终于在北京扎根了!日接到单位通知:中国核工业集团整体迁驻雄安新区。
  还是做经济的,你要知道在中国,政治对于经济是多么重要
  有同事叫我跳槽到雄安新区创业~
  其他没什么,但一看到千年大计,我就想笑。  NM,从宋至今也才不过区区千年。
  完全的市场经济是骗人的吧。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有政治的成分在里面,中国的政治手段算强的吧,经济上的配套、均衡应该能做好。再说千年大计的牛逼都吹出来了,权贵们为了不丢脸应该不会太乱来吧,雄安应该不会太悲观吧。
  关键是谁能活千年?
  @luckport
00:25:43  @luckport
03:32:00  楼主是少有的明白人。  —————————————————  资金从哪里来,就是从超发人民币里来,现在已经超发几十万亿了,实体经济一片哀鸿,都是泡沫。中国的专家拍马屁行,真本事没有。白洋淀看着都是水,其实是缺水的冀中平原,建立一个数百万人口的新兴城市,以后水资源也是大问题。拍脑袋决策会害了中国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前两年提的自贸区,一带一路,都......  -----------------------------  一路一带纯粹是瞎掰,欧债危机冰岛那样的国家都破产了,俄罗斯只能卖点武器石油,亚洲除了日本,韩国做点买卖,中东乱成一团,东亚印度穷的掉渣真不知道这帮人怎么想的?中国面临的粮食危机,环境污染,老龄化,等等问题为什么不想解决呢?
  真的为这个决策担心,也许百姓是过渡操心了,真的内幕外界是很难知道的,建立这个新区,明面上是疏解首都拥挤,暗地里还是为了沉淀超发的货币,太多的现实表明,政策导向越来越不现实了,不是有人讲嘛,越是紧跟政策的人,越是今后失落最快的一群人。
  所谓千年大计,让人贻笑大方  自己能不能活百年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日,是毛泽东接见全国百万红卫兵小将和革命群众一周年。新华社刊文称“革命的大批判”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所谓千年大计,让人贻笑大方  自己能不能活百年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继“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特区”,这句话打在炒房团脑中,那就是10万+,于是中国炒房团连夜出动了,开着奔驰宝马前进前进前进进。  政府紧急发通告,停止了交易系统,警告炒房团,然而,已经被激活的投机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雄安售楼处熊熊燃烧着。  我自己是绝对不会这么投机的,也希望朋友们不要这么疯狂。当然,如此千年大事在身边发生,也不能无动于衷吧。既然活在当下,总得想想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怎么应对吧。  1979深圳特区,秉承天时地利人和,无数人奔向南方,当时市场好,优势突出,门槛低,机会多,草根也可以创业;浦东新区,大批外资和金融机构涌入,提升中国产业结构并分享经济成长红利。  雄安新区呢,好像是在等待中央命令把哪些央企哪些机构迁过去,能看到什么创业机会?  怪不得先行杀过去的是炒房团呢。  显然,于我等屌丝而言,直接的机会暂时是没有的。  那么间接的呢?戴上千年计划桂冠的雄安,其实一片荒芜。如此巨大的基建工程量,要花很多钱。你花钱,就一定影响到我这个升斗小民。  是的,我关心的是:钱从哪里来?
  数据说话。先看看全国的家底。  第一、全国财政状况    我来简明扼要解读一下上面这张表:  1)上表是2016年的全国财政数据,包括地方和中央的,来自于财政部;  2)可以看到,全国财政是呈现赤字状态的,缺2.8万亿;  3)公共预算收入是15.9万亿,而公共预算支出是18.8万亿,缺口大约是2.9万亿;  4)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3.75万亿,但是对应的是政府基金支出,3.84万亿,也是收不抵支;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数目都小,也是互抵;  6)我把土地房产相关收入单列了一行,总计5.86万亿(企业所得税里的房产公司所得税3641亿是财政数据里表明的,2500亿的个人所得税是我估计的,会有误差);  7)全国的公共预算收入15.9万亿减去房产土地相关税2.11万亿,大约是13.8万亿。可以感受一下,房产土地的5.86万亿收入对于全国财政的影响,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指标数据。  全国财政是赤字,税不可能再加,调控下卖地收入也会受影响,财政已经没有余力了。  再看看能不能举债。先看地方政府债务。  第二、地方债  2014年最后一次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止日,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万亿,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为15.4万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为8.6万亿。从2015年开始,每年按照人大批准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限,规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最高上限,2015年为16万亿(新增0.6万亿),万亿(新增1.18万亿)。  即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不变,仍然是8.6万亿,2016年地方政府的债务也达到了17.18+8.6=25.78万亿。  下面是债市研究从300多个wind认为是城投的发债名单里面整理出的240家发行人用于统计(扣除了非城投,已发债城投的子孙公司),先看江苏省的:
      再用同样口径看几个典型省份的,如下:  可以看到,各省市的债务率都比较高,前四名天津、重庆、湖南、江苏的债务率在350-573%。  有没有突然有一种很累、很疲惫的感觉?  再看看国企债务。  第三、国企债务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2月,国企(不包含金融类企业)负债总额89.6万亿,同比增长11.6%。  国企的债务是持续增长的,我们看一下近几年国企负债余额与增长率,2017年参照前两月的同比增长11.6%,采用11%:    估计,今年底,不包含金融机构的国企的负债余额也将达到97万亿,意味着,国企今年新增负债大约是10万亿。  而2016年全年,(非金融)国企营业总收入45.9万亿,营业总成本是45万亿,营业利润是9000亿,加上补贴和卖房子等投资收益1.4万亿后,利润总额是2.3万亿,那么税后利润大约是1.7万亿。  哦,可以说,国企忙乎一年后的利润,几乎就是补贴+卖房子等投资收益。  国企债务是持续增加的,每年还完利息完税后,看起来国企并无多少余力减少负债总额,债转股也存在很多问题。  最现实的就是,中国A股市场发展26年,也就50多万亿的规模,怎么消化近100万亿的国企负债?  最后我们来看看能做救命稻草的国债与PPP。
  第四、国债和PPP  2014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95655亿元, 2015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106599亿元,增加10944亿元。  国债余额是指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即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相互冲抵后的赤字累计额和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特别国债的累计额。分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和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  国债发行目的包括筹措军费,平衡财政收支,筹集建设基金和借换国债发行,偿还资金来源是预算列支,动用财政盈余,设立偿债基金(也是从财政收入中拨付)和借新还旧。  所以,国债还是要以财政为基础的。  在立法和财政双重限制之下,国债每年的腾挪量也有限,还有很多项目要使用。  最后让我们看看PPP。  PPP本意是为了缓解越演越烈的地方债务,让民营资本参与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然而,既然是民营资本参与,就存在一个收益问题,项目收益好法律架构清晰的可以吸引民营资本,别的那些呢?其实,收益好法律结构好的项目不缺钱,缺钱的是那种盈利不好的或者有各种法律缺陷的。  我们参照一下一带一路基建的资金来源。  据国际观察文章,“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倡议的主要融资来源现在仍是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双边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2015年发放贷款逾800亿美元。相比之下,亚洲开发银行只发放了271亿美元。  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6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要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都比较长,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从上述的新闻可以看到,一带一路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我们的政策性银行,PPP模式还在研究摸索之中。
  做个总结:  1)2016年全国财政有2.8万亿缺口;  2)地方财政难以偿还25万亿地方债,现在是采用置换的方法延长期限;  3)国债有财政和立法双重限制,总数也有限;  4)PPP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存在资金需求与项目资质不匹配的问题,而且实质上还是要以财政为依托的;  5)不包含金融机构的国企债务余额今年底将接近100万亿,预计今年将新增10万亿;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尽管一带一路和雄安未来必是定国安邦的大战略,但是,面临的资金问题是很大的。  以我浅显的见识和理解:恐怕货币收缩会变得比较困难。  春风十里,不如看紧你的钱袋子。
  @价值趋势投资家
02:27:57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雄安新区,炒房的认为雄安房价要涨几倍,连夜买机票大巴去周边看房;炒股的认为河北、基建概念股会有N个涨停,券商连夜组织电话会议、狂出概念股研报;炒商品的纷纷表示下周必须满仓螺纹钢;经济学家认为雄安会成为下一个深圳或浦东,对中国经济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必然能依靠雄安走出低谷一飞冲天……总之各种眼花缭乱雄心壮志的高昂口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我倒是有个小问题,既然大家都坚定的认......  -----------------------------  像兄台这种明白人还是很多的,但国家领导人不这么认为,没钱就印,越多越好,不然也不会出现16年房价逆势大涨。我很爱我的国家,但现在全国都在做投机,赚快钱,痛心呀!我们的民营企业坚持做过十年的有多少,国营企业不能算,腐败赚不到钱有国家给印钱。都在想赚快钱,有几个想做百年企业。国家的未来在哪里呀?
  雄安新区的细节还没公布呐,现在就开始否定雄安新区为时太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每平8000元 TO 每平28000。JUMP。呵呵  
  @举轻若重的人
18:53:38  楼主,真是白瞎了你的名字。敢用千年大计,怎么仅仅会是经济方面的设想,其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你说的问题别人会想不到?这是经济转型及政府管理形式的思路和探索,重点是后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全方位的开放,注意是全方位。不管能不能成功,应该是值得期待的。和深圳上海比较,相较的是阶段性的对后续大势的影响力,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看问题如此简单和缺乏敏感性,就敢洋洋洒洒?  -----------------------------  上一个涉及到千年的大工程貌似是三峡
  @苏州娇子
10:48:03    -----------------------------  这么多评论,我就服你,哈哈
  雄安在五年之内还是会有些模样,不然太丢老大的面子了!  
  @无法停驻
05:06:43  难得一个独立思考,敢说真话的帖子,在一片“圣上英明”的奉承里显得格外孤独  这个现在喊得山响的新区,注定又是一次失败  总是改不了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坏习惯  -----------------------------  皇上说句话,你敢反对?金胖一句话,你能说有错?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联盟更新包安装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