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能源货车有哪些牌子园林机械设备很多,不知道什么样的牌子才可靠?

&&&新闻热线:021-
泉峰集团引领园林机械新能源革命
&nbsp&nbsp&nbsp&nbsp今年一季度,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泉峰集团却手持满满的海外订单,新扩容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其自主研发的电动除草机等新能源园林机械产品当前是国际市场被追崇的明星产品。泉峰集团董事长潘龙泉说,今天的好日子来自于昨天的远见――给原本烧汽油的花园工具换上清洁的锂电池能源,泉峰引领了一场行业变革,预计公司2016年产值将保持两位数增长。&nbsp&nbsp&nbsp&nbsp泉峰集团是一家老牌花园工具制造企业,其生产的园林机械产品长期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七八年前,国际花园工具市场日子还不错,当大多数外贸企业还安于现状,给老外代工生产汽油引擎花园工具的时候,泉峰集团作出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放弃同类产品市场。&nbsp&nbsp&nbsp&nbsp“花园工具一直是用汽油机做动力,我们决定将新能源动力引进花园机器领域。”潘龙泉说。&nbsp&nbsp&nbsp&nbsp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深思熟虑。一方面,这是后危机时代的必然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等是国家战略性发展方向,其中蕴藏先机。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花园工具市场是一个保守的、非竞争性的,以汽油小引擎技术为主导的市场,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人手中。欧美企业存在一定的行业自我保护,在技术上很难“革”自己的“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恰恰是个突破口――大家没有任何“包袱”。&nbsp&nbsp&nbsp&nbsp经过艰苦的技术研发,泉峰的锂电电控技术电动工具问世,没有废气、没有噪音,带给顾客全新体验,不过价格也很高,比传统机器贵一倍以上。&nbsp&nbsp&nbsp&nbsp以代工闻名的中国企业,突然推出了这么贵的自主新产品,贴的还是老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中国品牌,国际市场开拓之路有多难可想而知。一开始,有国际企业来谈合作,让泉峰打他们的品牌,但泉峰拒绝了――要么用我的牌子,要么不给你用,最后老外退让了。&nbsp&nbsp&nbsp&nbsp态度硬气,是因为有底气。“虽然产品价格高,但是我们性价比更高,可以一个产品多用。传统的打扫、除边、割树篱等花园工具,每个工具都要配一个专用的汽油机,每家花园里都得买好几套汽油机。而我们的花园工具单个看上去贵,但是大家共用一台锂电池,总价并不高。新能源、新概念震动了传统花园工具市场,出口额目前超过了一亿美金,泉峰成了在业界与本田齐名的高端品牌。”潘龙泉说。&nbsp&nbsp&nbsp&nbsp目前,泉峰不仅是国内最早拥有锂电池产品核心设计和制造能力的电动工具企业,同时还与全球锂电池产品领导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为后续新产品提供动力。&nbsp&nbsp&nbsp&nbsp回顾这段转型历史,潘龙泉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但在红海里,中国公司如果立足于长远,在技术上敢于投入,在品牌道路上勇敢前行,完全有弯道超车机会。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泉峰集团引领园林机械新能源革命
日 07:15 来源:南报网
&nbsp&nbsp&nbsp&nbsp今年一季度,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泉峰集团却手持满满的海外订单,新扩容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其自主研发的电动除草机等新能源园林机械产品当前是国际市场被追崇的明星产品。泉峰集团董事长潘龙泉说,今天的好日子来自于昨天的远见――给原本烧汽油的花园工具换上清洁的锂电池能源,泉峰引领了一场行业变革,预计公司2016年产值将保持两位数增长。&nbsp&nbsp&nbsp&nbsp泉峰集团是一家老牌花园工具制造企业,其生产的园林机械产品长期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七八年前,国际花园工具市场日子还不错,当大多数外贸企业还安于现状,给老外代工生产汽油引擎花园工具的时候,泉峰集团作出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放弃同类产品市场。&nbsp&nbsp&nbsp&nbsp“花园工具一直是用汽油机做动力,我们决定将新能源动力引进花园机器领域。”潘龙泉说。&nbsp&nbsp&nbsp&nbsp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深思熟虑。一方面,这是后危机时代的必然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等是国家战略性发展方向,其中蕴藏先机。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花园工具市场是一个保守的、非竞争性的,以汽油小引擎技术为主导的市场,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人手中。欧美企业存在一定的行业自我保护,在技术上很难“革”自己的“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恰恰是个突破口――大家没有任何“包袱”。&nbsp&nbsp&nbsp&nbsp经过艰苦的技术研发,泉峰的锂电电控技术电动工具问世,没有废气、没有噪音,带给顾客全新体验,不过价格也很高,比传统机器贵一倍以上。&nbsp&nbsp&nbsp&nbsp以代工闻名的中国企业,突然推出了这么贵的自主新产品,贴的还是老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中国品牌,国际市场开拓之路有多难可想而知。一开始,有国际企业来谈合作,让泉峰打他们的品牌,但泉峰拒绝了――要么用我的牌子,要么不给你用,最后老外退让了。&nbsp&nbsp&nbsp&nbsp态度硬气,是因为有底气。“虽然产品价格高,但是我们性价比更高,可以一个产品多用。传统的打扫、除边、割树篱等花园工具,每个工具都要配一个专用的汽油机,每家花园里都得买好几套汽油机。而我们的花园工具单个看上去贵,但是大家共用一台锂电池,总价并不高。新能源、新概念震动了传统花园工具市场,出口额目前超过了一亿美金,泉峰成了在业界与本田齐名的高端品牌。”潘龙泉说。&nbsp&nbsp&nbsp&nbsp目前,泉峰不仅是国内最早拥有锂电池产品核心设计和制造能力的电动工具企业,同时还与全球锂电池产品领导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为后续新产品提供动力。&nbsp&nbsp&nbsp&nbsp回顾这段转型历史,潘龙泉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但在红海里,中国公司如果立足于长远,在技术上敢于投入,在品牌道路上勇敢前行,完全有弯道超车机会。苏阳园林:推广新能源器械,倾力打造醉美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绿化、美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园林企业相继涌现,其中,业内较为引人瞩目的配套商,北京苏阳园林就是一家集销售园林机械,园艺工具、种子,农药,冬季养护用品,园林行业前端新型产品,让用户能一站式采购,并为绿化工作者提供免费植保技能提升服务的综合性园林企业。该公司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已服务园林企业17年之久。
北京苏阳园林从建司开始,就向着现代化园林企业的方向发展,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下设经理室、保障部、财务部、培训部、营销部。各部门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有中专以上学历且具有园林等级职称,同时公司还聘用原河南农业大学植保院院长,是一支集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为一体的管理团体。内部机构职责分明,相互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北京苏阳园林除了公司的体制建设日臻完善,而且新能源园林养护机械,有机覆盖物,绿化围篱,隔根板,远远领先于同行产品。特别是绿篱修剪机、草坪机、喷药车、高空修剪锯,吹风机,割灌机等,这些设备均是新能源园林机械,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相当节能环保。这些机械都使用一款80V智能锂电池。该电池包采用日本三洋电池芯,同特斯拉汽车电池一样来自一家公司,使用此类机械省去多次购买汽油的麻烦,功率强劲,表现十分出色,而且节能、环保、低噪音。在节能方面,新能源园林机械与汽油类产品使用效益相比,新能源的充电费用远远低于汽油类产品燃油费用,以绿篱修剪机为例,一部机器每年便可节约各种综合费用约3700元。零污染、零排放、且节能环保,新能源系列园林机械已经成为中南海、国务院御用的园林机械。
北京苏阳园林一贯奉行“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原则,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保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本,诚实守信是企业运行的血脉,坚持走科技研究之路。近几年来,公司在北方地区最早供应的成品大树涂白,新能源机械,绿化围篱,公司都严把质量关,深受各绿化单位用户的好评,也多次获得相关部门的表彰,荣获中国3.15诚信企业,全国园林行业优秀资材供应商等称号。
北京苏阳人居安思危,高瞻远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一如既往地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助力改善和美化环境,打造醉美园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割草机十大品牌_园林机械品牌】割草机什么牌子好?→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割草机十大品牌,草坪机-绿篱机-割灌机-园林机械品牌,割草机哪个品牌好[2017]
(创立于1926年德国,全球动力锯知名品牌,油锯和电动工具著名制造商,安德烈斯蒂尔动力工具(青岛)有限公司)
(园艺动力类工具的生产商,全球户外动力切割产品的引领者,专业的混凝土切割方案解决专家,富世华(中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创于1997年,专业从事生产/销售各类园林机械和农业机械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名牌产品,浙江中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名牌产品,园林机械行业油锯新品开发的领跑者,多项油锯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锯行业知名品牌,专注于高品质汽油园林机械/电动类园林机械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浙江宇森百联工具有限公司)
(始建于1956年,江苏省著名商标,专业研制和生产小型动力及配套机械,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旗下,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油锯十大品牌,致力于军民两用高性能舷外机/二冲程环保型油锯/多功能建农机械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浙江派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汽油链锯等园林工具为代表的科技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油锯十大品牌,安徽古德纳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4年,国内较大的园林工具和园林机械制造商,大型汽油锯/割灌机/绿篱机园林工具产品供应商,浙江三松工具有限公司)
(浙江省著名商标,集研发/生产/销售电动工具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始于1886年德国,全球电动工具领先生产商,以保持高标准的产品品质技术革新及售后服务而备受追捧,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创于1915年,著名电动工具品牌,日本牧田株式会社旗下,专门制造和销售专业电动工具的现代化企业,牧田(中国)有限公司)
(始创于1910年日本,日立集团旗下专业电动工具品牌,致力于电动工具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日立工机商业(中国)有限公司)
(史丹利百得旗下高端专业级电动工具品牌,在耐用工业机械的设计/工艺/制造领域享有盛名,全球顶尖的高品质工具类制造商,史丹利百得公司)
(源自1910年美国,全球最著名的电工工具/家用小家电生产品牌,全球首创枪把式可携带电钻,美国史丹利百得公司)
(始于1995年,江苏省著名商标,主产各类电动工具产品/转子/定子等零配件,国内知名专业电动工具制造企业,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始于1924年德国,主打手提式电动工具产品,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具有德国品质和标准的电动工具产品的企业,麦太保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国内较具竞争力的专业电动工具制造商,其电锤电钻/扳手/电动螺丝刀行业有名,大型上市公司,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级知名高端电动工具品牌,专业从事电动工具研发/设计/制造的企业,泉峰(中国)工具销售有限公司)
(创建于1994年,宝时得旗下国际性高端电动工具品牌,国内较大的电动工具研发生产与销售企业,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热门品牌票数
最近品牌投票
TOP10投票榜
注:以下结果均由用户自主投票产生,投票无截止日期
割草机的使用与维护
1、穿着长袖上衣及长裤,禁止穿着宽松衣物,戴安全帽,护目镜,最好戴上耳罩避免噪音,穿质地不易滑的鞋,禁止穿拖鞋或光脚使用机子。
2、不要在酷热或严寒的气候下长时间操作,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3、不允许醉酒,感冒或生病的人,小孩和不熟悉割草机正确操作方法的人操作割草机。
4、在引擎停止运转并冷却后再加油。
5、加油时避免油过满溢出,若溢出需擦拭干净。
6、机器最少远离物体1米才可以启动。
7、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户外使用该机器。
8、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刀片是否锋利或磨损,离合器螺丝是否锁紧。
9.由于有的机器马达声音较大,应避免在休息时间使用影响附件人员休息。
二、启动须检查
1、检查油箱有否破洞漏油
2、必须更换成锋利刀片,而不用异常刀片
3、确保他人不在危险区域内方可发动引擎
4、发动引擎时需抓紧操作杆以免因震动而失去控制
5、发动前需确认刀片远离地面,没有与其他物品接触
6、一定要用原厂造商提供的零配件,特别是刀片
7、检查完全盖是否锁紧。
三、注意事项
如机器于操作中异常震动必须立即停止引擎暂停使用。
必须以双手操作机器,禁止单手作业。
引擎消音器一侧需朝外以免烫伤。
使用时要注意调好油,除草机是烧混合油的,否则对电机会有损伤。使用结束后,尽量把油倒出。
四、割草方法
因为刀片是左转的,所以有效率的作业方向是由左向右割草。
最有效率的割草是使刀片直径的三分之二割到杂草。
五、操作后需注意
1、使用后将刀片包好,以免不小心伤到别人或自己。
2、如几天不用需要将油箱净空以免因漏油而起火。
3、确定刀片完全停止再进行清洁维修检查工作。
4、拆除火星塞电线以免意外走火。
5、待引擎完全冷却后再储存。
6、将机子存放在凉爽干燥之处并禁止儿童接触。
7、每25小时或3天半齿轮箱补充润滑油,内外管加润滑油。
8、每50小时或8天清洁空气滤清器及火花塞。
9、每100小时或15天清洁消音器及轮鼓。
10、长时间不用时要在刀片上涂抹黄油,以免刀片生锈。
11.使用后应刀片放置于儿童伸手够不着的地方。
每次使用割草机之前,都要检查机油油面,看是否处于机油标尺上下刻度之间。新机使用5小时后应更换机油,使用10小时后应再更换一次机油,以后根据 说明书的要求 定期更换机油。换机油应在发动机处于热机状态下进行。加注机油不能过多,否则将会出现:黑烟大,动力不足(气缸积炭过多、火花塞间隙小),发动机过热等现象。加注机油也不能过少,否则将会现:发动机齿轮噪音大,活塞环加速磨损和损坏,甚至出现拉瓦等现象,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所以,要事先检查,检测。
割草机品牌推荐:
品牌等级查看筛选品牌: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收藏
分享《今日企业》16年第6期--南京市企业联合会/南京市企业家协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
《今日企业》16年第6期
发布时间: 10:54:44&点击次数:5191&字体大小:
高层声音:
习近平: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讲话时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就此提出5点要求。一是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推动科技发展,必须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判断准了就能抓住先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坚定创新自信,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二是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三是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五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
李克强:促进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措施,营造有利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部署推动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促进了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更大激发了企业活力。简政放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增加就业和经济发展。下一步,一要继续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探索实施各类经营许可证负面清单管理,加快推进“证照分离”试点。在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二要支持去产能过程中分流人员自主创业,为他们从事经营或注册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便捷服务,并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促进提高创业成功率。三要扩大“三证合一”覆盖面,推进整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实现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工商及税务登记。四要营造公平经商环境,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正常规律。为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劣币驱逐良币,要大幅简化市场主体注销程序,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
会议认为,长期以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立足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针对目前央企存在的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会议确定,一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引导督促央企围绕和突出做优主业,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有序转让退出非主业资产,控制连续亏损、从事非主营业务等企业的员工总量,严格定岗定编定员,精简管理部门和人员,加快构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机制。积极稳妥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和支持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二是以创新促健体,发展新经济。结合“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业先进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鼓励央企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扎实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工作,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走在前列。三是压缩管理层级,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转变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创新监管方式,严防国资流失。四是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成本管控,减少应收账款,缩减库存规模和亏损面,降低债务水平,今明两年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推动央企提质增效、焕发新生机。
特别报道:
推进供给侧改革
“南京智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用高效电动空调(热泵)压缩机关键技术”,日前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颁发的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从中国规模最大的传统汽车空调压缩机制造企业,到在新能源汽车空调领域叱咤风云,占据60%市场份额,南京奥特佳靠的是“以技术领先”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之路。
南京奥特佳是我市企业发力供给侧,从南京制造向“南京智造”转型的一个缩影。作为制造业重镇,我市正依靠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制造业的转型跃升。
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升级,拓展市场引领需求
今年初,南京长炉集团董事长周德福盼来了一个好消息:集团顺利获得CE认证,获得进入欧盟市场的资格。CE认证是欧盟强制性安全认证,被视为制造商通行欧盟的“护照”。“CE认证的获得,为公司继续深化拓展海外市场铺平了道路。”周德福说。
长炉集团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容易。当年同时起跑的同行业乡镇小厂,几乎都消失在历史风雨中,而长炉集团却发展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几乎垄断国内轮毂热处理装备市场。
相似的过程也发生在南京奥特佳。15年前,该公司总经理钱永贵从零起步创业,去年汽车空调压缩机销量已达530多万台,名列中国第一。奥特佳还提前布局电动汽车用空调市场,实现了从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到新能源产业系统提供商的华丽转身。
如果不是当年濒临破产时,仍然坚持开发高技术产品、摆脱低层次恶性竞争局面,可能就没有南京长炉集团今天的好日子;如果不是当年居安思危,毅然投身新兴产业创新开发,也许就没有南京奥特佳新能源汽车空调全球前三强、技术世界领先的辉煌。专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需求,其根本是实现生产力的进步与跃升。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牢固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实现“南京制造”向“南京智造”的新跃升。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为鼓励企业坚持创新研发和技术改造,不断创造新供给,我市正在深入实施“双百工程”,每年重点抓100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1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引导企业围绕品种开发、质量提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有效带动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长。
事实证明,坚持创新研发,低端小厂也能开发销往美欧的“高大上”产品;坚持技术进步,传统产业里也能生长出新兴产业“明星”。发力供给侧,以更新鲜的产品、更优质的质量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了我市许多企业的共识。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达331.04亿元,同比增长21.8%,远远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幅。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万亿元俱乐部”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装备核心部件的制造企业,掌握了伺服电机、数控系统等自动化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实现了高端功能部件本土化生产。去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销售过亿元,进入国内机器人制造第一梯队。根据预测,该企业机器人销售额有望保持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到2020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制造商。
爆发式增长,除企业本身过硬的技术实力外,还源于站上了新兴产业的“风口”。埃斯顿所属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我市去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所明确发展的七大类14项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之一。为突破智能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高精密减速器、驱动器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我市出台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十二五”期间,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已经超过传统产业。今年一季度,我市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的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1%。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信息通信设备等产业增长15%以上,卫星应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增幅超过了20%。新兴产业项目扎实推进,中航工业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扩建工程、比亚迪年产1万辆纯电动轻卡及特种车辆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到“十三五”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将突破1万亿元,形成数个产业规模超过千亿元的“集团军”,为南京争当全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排头兵提供强有力支撑。
孕育“明日之星”,助力前沿产业精彩起跳
传统制造业如火如荼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但是,这还不够。如何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南京提前布局前瞻技术,催生了一批前沿产业的“筑梦空间”。
“无线谷”就是南京未来产业的“筑梦空间”之一。斯诺登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网络和通信隐私及安全性备受关注。有没有一种通信技术能更安全地传输保密信息?“无线谷”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可见光通信”技术就可以做到:无需WIFI信号,点亮一盏LED灯,就能借着灯光上网,且信息传输比现有的无线电通信安全。“可见光通信”只要拉上遮光窗帘,外界就接收不到灯光里的信息,可以应用到军事和国家安全等特殊领域。
另外一个颠覆性产业――未来网络也在“无线谷”孕育。中国互联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主推的下一代网络,可定制、可感知,未来,用户使用网络会像用自来水一样方便,根据需要拧大或拧小,生活可智能互联。
燃料电池、人工智能、石墨烯、纳米技术、仿生材料……这些前瞻性产业,谁抢先布局,谁就有望抢占下一个产业潮流的制高点。目前,我市正酝酿建设一批前瞻性产业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每年实施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突破项目,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和产业化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业,南京如何发力?
文/吕宁丰 傅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脊梁,高端装备制造业则是脊梁中的脊梁。日前,市政协召开十三届40次主席会议,聚焦“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话题。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如何,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如何渐入佳境?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场
场景一:一台洗衣机大小的飞机空调,制冷效果相当于40多台家用柜机
本次主席会议召开前,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考察,了解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高端制造业产品“轻薄小巧灵”的亮眼造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惯性思维。在金城南京机电中心,一台家用洗衣机大小的飞机空调样机正在进行测试。技术人员介绍,飞机上空间狭小,要求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这台专用空调虽然个头不大,但制冷效果相当于40多台家用柜机,是飞机上环境能源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通俗地说,这台空调装在国产大飞机上,不仅能给驾驶舱制冷,还能满足乘客舱的制冷需求。过去这种产品依赖进口,经过攻关实现国产化后,替代了国外产品,100多万元一台。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亿嘉和科技专业从事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展示大厅里一排造型各异的机器人,按照用途分为管道检测、康复护理、消防火情探测、电力清洁、变电站巡逻、仓库搬运码垛、餐厅商场服务等。亿嘉和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的产品正在从工业机器人向智能机器人领域拓展,尤其是人力成本大幅上涨后,机器人运用“钱”景看好。
场景二:使用智能诊断系统,设备的“五脏六腑”一目了然
走进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让工业充满智慧”一行字映入眼帘。这家23年前由几名东南大学毕业生创办的企业,现已成为一家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上市公司。该公司开发的三维数字化工厂系统,将设备运行的情景逼真再现。通过智能诊断系统、3D图像透视,设备的“五脏六腑”一目了然。
凭借着让人眼界大开、脑洞大开的智能制造绝活,该企业用户覆盖了电力、化工、冶金、建材、市政等多个行业,产品还出口俄罗斯、印尼、印度、柬埔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声誉。
》》》现状
轨道交通等3大门类成为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作为装备制造业大市,近年来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7095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为54.3%。其中,以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3大门类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一般工业的增长。尤其是轨道交通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产品覆盖时速25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时速100―200公里的城际列车以及地铁车辆,年产值突破了500亿元,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前列,不少产品还远销国外。
“成绩可喜,遗憾的是龙头企业太少。”市经信委主任沈剑荣透露了家底,全市建有高端装备企业技术中心95家,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轨道交通产业的整车集成、牵引逆变、高效制动以及安全门系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伺服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等均已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从产业规模来看,规模超1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1家(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南京高精传动、国睿集团)。中航工业南京机电为C919大型客机配套的液压系统通过商飞代表验收,已正式交付客户。
按照计划,今年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实现收入1350亿元,增长12.5%。
》》》对策
实现制造业由“传统”向“高端”转身,关键要有绝活绝招
如何让工业制造从“傻大黑粗笨”变成“轻薄小巧灵”,实现制造业由“传统”向“高端”转身?委员们提出了意见建议。去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确定了十大重点领域,我市重点发展的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3大门类高端装备制造业位列其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市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十四研究所总体研究部副部长严一峰认为,南京思路和定位很好,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自身优势。以轨道交通来说,“十三五”期间,全国除省会城市之外,不少地级市也加入修建地铁行列,总体规模超万亿元,一年2000多亿元,市场空间和容量都很大。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完全有可能实现倍增,2020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与此同时,大飞机和民用航空产业崛起,也给南京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市政协委员、中航工业金城航空机电中心总工程师郭生荣说,目前,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军品强、民品弱,一年规模不足10亿元,难以形成产业带动。未来5年内,国产大客机、支线客机、大运输机、蛟龙水上大飞机、民用直升机等先后投产,我市要紧紧抓住航空机电产品配套契机,重点在燃油、液压、空调、环控系统上下功夫,用“南京制造”取代国外制造,尽早达到百亿级产业规模。“对此,我很有信心。”郭生荣说。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拿手的绝活、绝招。”市政协委员、南京新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坤表示,比如自己所在公司正在进行第三代半导体砷化镓科研攻关,并进行国产化替代生产,中兴通信对此非常感兴趣。这个产品量产后,前景非常喜人。
市政协委员、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盛东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是基础。在这方面,国产零部件还存在材料不过关、加工精度不够、组装线缺乏熟练工匠等短板,亟待补强。我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不仅要关注龙头企业发展,还要扶持一批零部件专业领域的“小巨人”,只有基础牢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才能渐入佳境。
新工集团着力增强国有资本带动力
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中电熊猫液晶面板8.5代线项目、LG化学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中航工业小型发动机项目……在这些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中间,总能看到南京新工投资集团的身影。作为全市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平台,未来5年,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将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创新投资模式,通过直接投资110亿元,形成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带动投资1000亿元,引领带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是我市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承担着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重大和重要产业发展项目进行先导性投资等任务。去年3月,总投资291亿元的中电熊猫液晶面板8.5代线项目顺利投产,这是全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该项目新工集团直接和间接出资47亿元。去年10月份,总投资35亿美元的LG化学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产,新工集团持有20%股份。此外,该集团还参与了“宁淮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项目、“南京中航工业小型发动机”项目等一批重大和重要产业发展项目的投资。据统计,自该集团成立以来,直接投资约9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约70亿元,占总投资的80%左右。
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新工集团计划直接投资110亿元,预期形成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带动投资1000亿元;发展有较强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技术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10家。预计到2020年,集团的资产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年营业收入力争达到650亿元,年利润总额力争达到50亿元。
未来,新工集团根据“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将重点布局四大产业板块:首先是全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继续做好电子信息、新能源电池等先导投资的同时,重点培育发展IC芯片、工业智能、机器人、激光光电、节能新能源等高成长性新兴产业。其次延伸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两家上市公司为龙头,打造涵盖中西药工业、医药商贸流通、生物技术制药、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药妆保健等生物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第三是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布局新型粘胶纤维、高端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单体及工作单元等领域。最后是整合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建设以创新创造、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基地。到“十三五”期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将分别占集团总量的80%和70%。
“未来5年,我们将不断推进投资模式的创新,由直接投资更多向间接投资转变,由单一投资向集合型投资转变,由静态投资向动态循环投资转变,由接受指令性投资为主向政府性投资和市场化、专业化投资相结合转变。”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为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跟进投资新兴产业,放大国有资本投资效能,今后投资将更多通过产业基金运作。就在本月,新工集团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市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战略规划“一盘棋”下,落子“先手棋”,率先成立了南京新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自行发起设立了新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亿元,其中母基金规模50亿元,一期出资10亿元。母基金下设若干子基金。子基金将采用公司制、契约制、有限合伙制等形式,广泛引入合作机构和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方式进行运作。基金将根据政府产业发展导向,结合新工集团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投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机器人、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
“折腾”企业的成本应该降
《人民日报》对五十三家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调查
商场如战场,企业需要轻装上阵,沉重的税负,拖沓的审批流程,无端消耗的人力、时间、资源成本无疑是增重而不是减重。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前往浙江省的杭州、嘉兴和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对53家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状况展开了深入调查。
为此,《人民日报》发表了整版的长篇调查,认为制度性成本困扰最大。
调查报告抓住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一主题,以事实讲话。材料扎实,敢于碰硬,尖锐,写作讲究,文章值得一读。
减负政策不应沦为“空头支票”
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约600项,提前两年多完成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调查中,八成以上的企业反映,多次简政放权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所下降。然而,也有一些简政放权举措在落实中被困在“最后一公里”,有时甚至导致好政策成了“空头支票”。
■基层底子薄,部分权力下放后“接不住”或“不想接”
“基层公务人员编制少,随着简政放权推进,沉淀到基层的工作量较大,工作质量会受到影响。”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峰说。
“有的审批权从省里下放到县里开发区后,工作人员干脆对企业说,‘我们还没弄明白呢,你们先等着吧’。可是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哪儿等得起啊。”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如此感慨。
■松绑表面化,似乎带来了便利,但实际上企业成本没有降
河南一家食品企业以某项工商年检为例说,“以前要准备好材料跑到工商局现场办理,现在网上申请就可以了。看起来省事了,可网上申请要30天才能批下来,以前跑一跑反倒一周之内就能办完事。要知道这类审批年检,每年企业有几十项,要是每项都要30天,这一年就别搞生产了。这时间成本不也是成本吗?”
■文件缺细则,政策出了一箩筐,企业仍只能画饼充饥
“一些产业政策较难操作。”王振峰说,现在各级政府出台的降成本政策很多,有些10页纸的优惠政策恨不得有50页解读,各种名词比较难懂。“企业搞经营可以,研究文件不在行,我们总不能专门建一个政策研究室吧?”
别让制度障碍困住企业
简政放权让企业看到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希望,只要“最后一公里”再加把劲,改革效果就能更好显现。而进一步正视并尽快清除制约企业轻装前行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则是企业对降成本的更大呼声。
■“税收指标”、回溯性收税、过头税,让企业深感无奈
调查中,多家企业反映,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措施降低企业税负,特别是“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负担。但在一些地方,税收并非按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收缴,而是由税务部门年初定指标,分配到各个企业,这就使减负变了味儿。
“我们一直照章纳税,怎么还要补税?”去年初,浙江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忽然接到税务部门通知,要补缴三年印花税。这让公司总经理肖学兵很吃惊。原来,去年起嘉兴地区国内贸易购销合同印花税改为购销双方都要交。“新闻里不是说国家在给企业减税吗?怎么反倒取消了税收优惠,还得把往年优惠补上?”
■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依法合规,但收费标准、操作方式不尽合理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在职职工总数的1.5%,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该比例的企业,需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大约有30万名员工,这就意味着其需要安排4000多名残疾人就业。企业在当地很难找到那么多有劳动能力、符合岗位要求的残疾人。鸿富锦主管人力资源的负责人表示,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方面利润率低,另一方面已经为促进就业做出了相当大贡献,反而要支付更高的残疾人保障成本,这种收费标准不太公平。
■评估检测花钱又费力,动辄几十万元
有的评价必须分几步进行,拉长了评价时间,也导致企业重复花钱。一些企业反映,按照国家关于建设投资项目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评价“三同时”的规定,企业每上一个项目,不论大小,项目开始前要做一次预评价,设计要做专篇评价,验收时又有验收评审。一个项目开工前,仅这三项评价,就要做9次评估。企业必须安排专人跟踪,即使都合格,前后也要有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中航光电财务部部长王亚歌算了笔账,2015年企业用于“三同时”的支出达到56.8万元,再算上买设备的评估、生产线改造所做的评价、各种质量检测收费等,一年花了好几百万元。有些投资项目只是购买计算机软件,不涉及建筑施工,也要交钱做安全、职业卫生专篇设计,实在让企业很无奈。
莫名其妙的成本折腾人
如果说税费、评估是所有企业呼吁尽快降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那么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往往还要应对一些莫名其妙的成本。
■城市拆迁导致企业“搬家式死亡”
河南一家小家电制造企业,因为城市建设规划调整等原因,3年搬了4次家。“搬家就要停产,一边养着工人,一边租赁新厂房。搬进新厂还要重新调试设备,重新评估认证,这些都要花钱。搬家搬得企业遍体鳞伤。”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夏先生说。搬进新工业园区,又有了新烦恼。新建设的工业园区多是立体厂房,企业仅买一层或几层不可能拿到土地证。“不花600万元搬进产业园,企业就没有地方开工。可是,立体厂房只买一层没有土地证,就拿不到银行的抵押贷款,资金又成了难题。”
■一些质检机构收费不含糊,真需要服务时反倒令人失望
工业企业的仪器设备设计检测、化验、计量等需要不定期年检,有的项目每半年就要检一次。不少中小企业反映,由于检验费太高、弹性太大,不得不与如质检研究院等类似的“红顶机构”签订年度服务合同。
“一项标价20万元的检测,如果企业同意每年购买‘红顶机构’的打包服务,可能这项检测只要10万元;该抽检20种样品,抽一种就行了。如果‘不合作’,任何一级质检部门都可以随时随地去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检查,来一次企业就得花10万元左右。”河南一家企业负责人反映,有时质检机构到企业检查,连检测设备都没带,但只要说是检查,就得交费。
■“吃拿”不见了,“卡要”仍存在
此次调查中,中小企业普遍反映,中央八项规定执行后,政府官员去企业都不吃饭、不收礼、甚至不喝水,“吃拿”基本消失了。可是,“卡要”现象并没有杜绝,一些企业每年的非营业性开支,即维护政商关系的支出往往占到销售收入的1.2%~1.5%。一家小型企业,每年可能有上百万元用于“维护关系”。
“年初递上去材料,可能到下半年才批下来,你说企业还生产不生产?”一家企业说,不想等这么久,往往只能找人去“疏通”。
一些企业还反映,我国法律法规中罚款额度弹性较大,也为有关部门“卡要”提供了机会。“不少法规里罚单额度从2万元至50万元,执法尺度与关系亲疏程度相关,不利于公平竞争和企业减负。”河南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亟待政府出手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渡过难关、争取中国经济更好未来的关键所在。要真正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不仅应当把权往下放,同时也要减权、削权。一些评估、认证、检测等中介服务名目过多、频率过密、收费偏高,希望能“合并同类项”。
■营造良好制度环境,企业期盼加大力度做减法,变“放权”为“减权”
浙江、河南的多家企业表示,要真正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不仅应当把权往下放,同时也要减权、削权。“‘削’掉一些不必要的权力,抹掉一些不必要的审批,这样的‘简政减权’才能真正给企业松绑。”
企业呼吁,“减”的力度要加大,让每一家企业真正感受到成本的下降。比如,3年来有关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约600项,据测算每年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近千亿元。一些企业反映,这千亿元的负担平摊到7000多万市场主体上,每家企业减负约为千元。“能否力度再大一些?”
■营造良好制度环境,企业期盼打破利益壁垒,审批认证年检尽可能“合并同类项”
调查中多家企业表示,评估、认证、检测等中介服务有其必要性,但现在名目过多、频率过密、收费偏高,希望能“合并同类项”,降低企业成本。
对于产品的认证,各地应当尽早实现互认。目前,在省里认证,要走一遍流程,花费好几万元。到了市里、开发区,可能又要重新认证,再走一遍流程。产品销售到其他省份,往往又要重新做认证、检测,同样的流程再走一遍,费时间费钱。在企业看来,地区之间实现互认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关键是要破除地方保护的壁垒、敢于触碰利益。
对话总裁:
新经济时代需要新创造力
――专访福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
优秀的“学习力”让他练就了敏锐的商业头脑,完美的“判断力”让他沉稳抵挡一次次行业洗牌狂潮,强大的“洞察力”让他做出稳健的经营策略,此外“思考力”“冒险力”“破坏力”“整合力”佐他一路热血奋战,让福中在商业大潮中20年立于不败,杨宗义的“聚力”能力可见一斑
记者采访福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的时候,时值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在这样的好天气里,他收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
杨宗义坐在记者面前,手捧录取通知书感慨万千,这份通知书证明了他一路热血奋战的经历得到了认可。
多年的北大经管学院的学习,加上累积20年的传统企业奋斗经验,杨宗义将这两者融会贯通,让福中集团成为一家具备互联网思维,并懂得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的民营企业。
“当创业的激情在残酷的现实下慢慢淡去时,拿出一击制胜的绝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样的绝招需要对市场敏锐的观察,更需要在这一领域的深耕与沉淀。”回忆起福中集团二十年的企业奋斗史,杨宗义这样总结自己。
杨宗义坦言:“虽然福中集团的发展之路不是最顺遂的,但却能安稳抵挡一次次洗牌狂潮。”这些大抵得益于杨宗义紧跟潮流但稳健不冒进的经营策略,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累积20年的传统企业融会贯通,以“集团布局全球化、产业发展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方式打造了现如今这家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多元化民营企业。
学习力掌握行业趋势才能生存
“今天,我可以自豪的说,南大和北大共同造就了我。”
鲜为人知的是,本科时代的杨宗义在南京大学读的是化学系,一个理科生,最后成为福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认为,与他的学习经历分不开。
“两次在高等学府接受教育,让我学会了坚持、踏实。”杨宗义说,“一场战役,总要走到最后,才能一决生死。”
2012年起,杨宗义就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课程,上学期间接触到以厉以宁为代表的许多北大著名经济学教授,其中很多教授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智囊团的成员,他们有实战经验,有前瞻眼光,更具备国际国内的视野,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杨宗义对国家经济形势预判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判断,把自己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丰富的学习经历练就了杨宗义敏锐的商业头脑。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下的中国经济,杨宗义的答案是:“中国经济现在进入了“四新时期”,即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和新城镇化时代”。不管是企业或是个人,如果没有坚持走创新路线,不具备创新思维,很容易就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
除了学习到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精髓以外,杨宗义还走出国门,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马里兰大学和英国伦敦商学院等学习深造。现在,杨宗义还是南京大学终身名誉校董、南京校友会副会长和北京大学江苏校友会的副会长。利用福中集团20周年庆的机会,他把中国南北两所最高学府的资源都对接到了一起。
日是福中集团20周年庆,这场被称为“南京建市以来最高规格的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现任著名经济学家教授南北论剑”的论坛,为福中的20年创业史把脉,更是为南京的创新增长与共享,打造中国经济新纪元迈向了新的时代。
思考力抛弃安逸生活把握命运
其实,从福中的创立开始,杨宗义就靠着敏锐的洞察力一直紧跟市场的节奏。
广为人知的是作为南大毕业的高材生,杨宗义刚毕业走的是仕途。但是骨子里,杨宗义并不喜欢这种安逸的生活,对经济形势敏感的他想做企业。
正是有这样的判断,杨宗义毅然辞掉公务员的铁饭碗,甘当“送货郎”。
两年多时间,他的笔记换了好几本,过程中逐渐把握了电脑行业的脉搏,摸准了南京珠江路“电子一条街”的套路。1995年12月,杨宗义终于决定自己租下一个门面成立公司来销售电脑产品,他给公司取名“福中”,意为“福泽百姓,中意万家”。
提到当时的考量,杨宗义说,自1998年到2014年,中国的经济从吃穿用等领域过渡到房地产等相关上下游、进出口贸易和互联网领域,简单地说,就是从“吃穿用”过渡到了“房贸网”,颠覆日常生活的所有机会,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些行业,更是一次重建行业格局的方式,他们用时间磨出了品牌。”
幸运的是,福中集团赶上了这趟“改革开放后最好也最早的班次”。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不少知识分子下海开始创业,从此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而这批新商人,也被称为92派。“我们懂文化,也懂科学,更拥有做事的智慧,甚至更会谋略,加上勤奋和时代给予了很多新的政策,注定了他们的成功。”杨宗义说。
判断力跟着市场节奏力求变通
“一个决策者,学习能力很重要,但是更加不可或缺的是资源整合能力。”杨宗义说。
那么,在时代变迁如此频繁快速的当下,如今的投资领域又该是什么?杨宗义给出了他的答案:股权投资和优秀创业者投资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每一位企业家应该懂得资产的全球化配置,把大量的现金流放在投资健康和精神消费上。如果传统实业不借助资本的力量,那么无论哪个行业,将很难有大的发展。”
“投资需要坚定的相信自己的眼光,更需要追随市场节奏。”就像是杨宗义正在计划的水产市场互联网化,将会打造成类似杂货铺的阿里巴巴,它将是一块重度垂直的细分市场,正是一块隐藏中的蓝海。
就连时下流行的粉丝经济,杨宗义也不敢落后,用年轻人的眼光开始了他征战文化投资的战场,多个文化投资项目都已经在落地当中。“我们可以把追星这件小事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粉丝可以在歌手演出期间,用手机把歌手身上穿戴的衣服裤子首饰扫描之后直接到电商购买。”虽然刚接触文化领域,但杨宗义很快摸准了门道、玩出了经验。除了粉丝经济,他又迅速参投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微纪录片社群――看鉴,精选素材,匠心制作,从历史、自然到民俗,每一部微视频都是视听与思想的碰撞,充分满足30岁以上具有文化欣赏素质,追求精神价值提升,经济基础良好的人群。
杨宗义的商业狂想远不止文化投资这一项。2015年,福中医疗器械板块同时与互联网医疗及世界先进的医疗新技术项目合作,衍生拓展大健康领域。在南京建立干细胞脐带血库,让白血病患者用干细胞骨髓移植技术治愈成为现实;打造智慧医疗,把所有的实体医院都聚集到同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的管理,让互联网成为最大的看病平台。
涉足到投资领域之后,杨宗义的步伐走得越来越快。采访的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投资一个以碳酸钙为原料的节能、环保、减排的产业。
从大健康,到文化投资,再到新能源、新材料等的投资,都足以见到杨宗义为福中集团在传统领域求变通、互联网领域求创新的思考。而依靠深厚的实业背景和精准的判断力,杨宗义目前正在对上百个项目、公司进行投资评估,进一步实施福中四大产业板块的全球化布局战略。
冒险力找到市场痛点出奇制胜
那段时期,在杨宗义的眼里,中国经济开始以“投资、外贸、出口”为基础的三架马车加速腾飞,房地产的大趋势,城市化的快速“围城”,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将脚步遍布到中国各地,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这些现象从无到有,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细节开始,改变着中国。
直到现在,杨宗义依旧认为:奠定新时代的基础,需要企业家们的不断冒险,这也是杨宗义眼中的企业家精神。
在福中最开始的几年,杨宗义发现,由于电脑刚开始普及,所谓的高科技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神秘事物。同时没人清楚市场空间有多大,市场利润空间可谓是暴利。
作为后来者,杨宗义打不起价格战,拼价格,随时可能把自己拼垮;打品牌,比不过大牌子。那么唯一的选择:出奇制胜,赢得胜利,打服务牌。
杨宗义发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当时的众多电脑厂商开始打起了价格战,在压低厂家利润的同时,他们忽视了消费者更看重的售后服务。
经过研究后,福中集团推出了“前3年包换+后3年保修”的3+3售后服务。
“我们当时可谓是找准了市场痛点,科技需要时间检验,电脑遵循摩尔定律,一般而言18个月就会更新一轮硬件,那么我们不如拿出利润的一部分回馈给消费者,承诺他们前3年包换,后3年保修。要知道,那时谁都没想过要在这方面做文章。”其实,这个承诺任何一户商家都能做到,只是当初很多人没有想到去做,或不敢去做,或不愿去做。
也因为这个决策,让杨宗义“疯子”的外号在IT同行中传开,“这样的模式对于资金链的要求太高,以福中的体量撑不过三个月”“过把瘾就死”等等。
很多观望者都给出了类似不看好的预判。
然而,实际发展却与这些质疑背道而驰。杨宗义很清楚消费者的心理,电脑硬件容易出问题,买家都希望质保越久越好,甚至愿意为此付出更高一点的价格。在“3+3”的策略推出后,福中电脑从此开始门庭若市,并且托起了福中集团一轮又一轮的辉煌,让杨宗义尝到了创新所带来的丰厚回报。从此,创新、敢为人先,成为融入杨宗义做企业的血液里的一个重要的基因。
整合力发展顺利不能停止思考
生意顺风顺水并没有让杨宗义停止思考。
时间来到2001年。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党和政府打出了两副具有国际视野的好牌。首先,在沿海地区逐步放开外贸进出口自主权,从而将大批民营企业的产品引向无限广阔的海外市场。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城市化改造也开始提速,体量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例如上游的煤炭开采行业,中游的钢铁水泥行业,下游的家装建材行业等等,与城市建设与交通运输相关联的产业都得到了历史性发展。”
幸运的是,在金融危机的暴风雨来临前,手握雄厚资本的杨宗义就已经有所预判,并且为福中制订了“多条腿走路”的战略,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为福中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福中集团开始涉足商业地产,并在短期内相继进入医疗器械、金融投资、酒店连锁等领域,随后逐渐形成福中集团横跨IT•电子商务、大健康、房地产、金融投资四大产业板块的发展局面。这些投资看似纷杂,但实际都与原产业IT相辅相成,对福中的IT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杨宗义如此解释当时福中多元化布局:房地产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连锁卖场可以带来现金流,而福中的品牌运营经验可以运用到医疗器械板块,该板块属朝阳产业,可以填补IT产业利润越来越薄的空缺,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福中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无实业不稳,无贸易不活,无房地产不富。”他总结说。除此之外,福中集团还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尾巴,开始转型升级。
如果说此前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是从0~1的过程,那接下来就是一个提值增效,从1~10的过程。
2014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和新型城镇化”的四新时期,企业规模越来越丰满,知识结构越来越先进,国家对于经济政策预判越来越准。杨宗义认为,这个时候企业唯一的决胜之策只有用智慧、资源加品牌,才会获得成功。
正如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在这中间的十年时间里将会是新实业发展的绝佳机会。众所周知,转型升级的趋势下,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主要依赖的数量和规模,渐渐的往质和效转变,福中集团的新项目“碳酸钙”正是最好的例子。
2016年是福中集团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经历过艰苦创业、创立品牌,全国扩张、借船出海,多元化布局和转型升级、卡位之战四个发展阶段,如今的福中集团正在紧跟时代潮流,用精准的眼光选择好项目好产品,奠定了福中集团未来发展的基石。
破坏力看到危机才能弯道超越
“从第二次电气化革命开始,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水平正以翻天覆地之势颠覆着现实,到了第三次数字化革命,它的强势降临寓意着互联网时代开始了。任何一次生产力的革命,都改变了人类的时间轴和空间轴,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效率,缩短了人生活中的空间距离。实际上,是工具发生了改变,并以此为中心,它改变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生活方式,到工作模式,甚至是生产程序。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杨宗义认为“是危也是机,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重新发展的机会,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机会。”
“有破才有立。”小六美鲜正是杨宗义试水新领域,投身移动互联的新杰作。
2014年,在“互联网+”迅速崛起的当下,福中集团再次以前瞻性的眼光将IT产业延伸至电子商务领域,倾力打造“小六美鲜”生鲜电商品牌。小六美鲜以成为人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佳生活伴侣为宗旨,始终将“原产地采购”视为首要经营原则,旨在将所有快消品直接从种植和养殖的原产地送到餐桌,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小六美鲜的商业模式是C2B2C,核心竞争力是同城“3+3宅配服务”,即销售的所有产品在同城内实施“3分钟出库+3小时送达+24小时在线服务”和“48小时无条件退货”。自2014年5月成立至今,小六美鲜已经以总部南京为中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香港等地建立自己的分公司。
由于杨宗义的实业出身,销售和利润的概念是放在小六发展计划表格里最耀眼的两个词。一不烧钱、二不融资,简单踏实的做生意是小六美鲜最关注的“亮点”。而在互联网二次创业的时候,杨宗义又把曾经传统行业大获成功“3+3”服务在互联网领域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颠覆了互联网领域的服务格局,“3+3”从传统再次杀向了互联网江湖。
如今,杨宗义带着小六美鲜攻占全球市场,他对于市场依然有他自己的看法:“企业不能全产业链全部覆盖,尤其是改造生活领域时,依然需要坚持原则,但是可以根据最大的消费人群85后90后和95后的习惯来加以设计,有的时候小细节能够铸造大成功。”创品牌有自己的玩法,一定不能大而全,越重越垂直越细分,越能获得成功。
除了用水果攻占全国市场,杨宗义对于“互联网+生活”领域也有一番计划。众所周知,每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的农贸市场的水产品交易都是落后生产力,现金交易无序,脏乱差则是它们的代名词。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都在杨宗义的规划中,互联网平台可以让水产品市场变的更规范,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损耗,也让商品的可追溯性成为现实。
2016年3月,杨宗义大手笔收购了全国最大的螃蟹线上交易平台中国蟹库网,打造互联网领域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螃蟹销售第一网,进一步加快福中在水产互联网领域发展的步伐。
相对于眼下的众多电商竞争对手不断烧钱的模式,杨宗义直言“并不看好”。在他眼里,这些创业公司多是用烧钱讲故事,不计一切成本的融资,直到烧光为止。不仅如此,不谈盈利不算利润,这些都是对产业发展的不负责,也是对股东利益的不负责。
洞察力坚持创新方能一解危局
正如杨宗义所预言: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和新型城镇化正统领着当下的经济。中国传统实业从无到有,房地产从无到有,以上种种促使着中国经济发展踏上了新的台阶。但同时,产品的审美疲劳、人力成本暴涨、资本过剩和老龄化正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逼迫企业寻找新的发展领域。
作为福中集团的掌门人,在2014年以前杨宗义秉承着“无实业不稳,无贸易不活,无房地产不富”的投资准则,收购水果生鲜、进驻水产市场、投资保险、跟随潮流玩粉丝经济、投资医疗健康,投资文化精神领域,福中集团正在用实际行动改变着无数人的生活。”说到底,实业家更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准确预测未来的眼力,方能铸就成功。况且,正是智能化当道的年代,只有坚持新型事物、新的消费模式方能一解危局。现在,杨宗义坚持认为,下一步要走的必须是实业+资本的产融结合的道路。也就是过去“无实业不稳”永远不变,“无贸易不活”永远不变,“无房地产不富”要变为“无金融不富”。做了这么多年的实业,杨宗义很清醒的知道,如果一味做实业,没有关注金融和资本市场,企业将很难做强做大。他认为,在当今张扬资本的时代,10亿的企业规模是靠自己的业务做出来的,100亿的企业规模靠“并购加业务”,1000亿的企业规模“靠业务、并购加核心技术”。
在杨宗义看来,金融业的下一个风口会是保险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保险公司累计有200多家,其中亏损企业占到总数的80%;保险销售公司累计有2000多家,但是拥有全国职业牌照的只有20多家。对于这一行业来说,最重要的内容则是现金流,而现金流来自于强大的销售网络、适销对路产品设计和强大的销售团队,获得市场份额的唯一渠道只有开发出老百姓认可的产品,和优秀的团队去销售。
2015年,福中集团在全面布局电商行业,扩张全国的基础上,强势拓展金融产业,建立包括保险、投资、基金、文化四大产业板块的金融控股集团,打造拥有完整产业链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控股公司。同时,首次进入保险领域,打造华阳保险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经过这样一轮的卡位之后,福中集团已经把保险销售和产品需求这块抓在了手上,接下来福中集团唯一要做的,等待保险业在中国大地上的全面开花。
转型力不断升级才是最大课题
中国经济正在蓄势待发,等待下一轮高峰成长期,当对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看不清的时候,企业家们应该做什么?这应当是每一个企业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杨宗义的答案是:当对未来看不清的时候,我们应该创造未来。同时,企业家需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没有冒险精神,那么也不配做合格的企业家。正如古话所言“富贵险中求,胆量决定财富。”
位居全球顶尖富豪之一的巴菲特曾说:别人恐慌我出手,别人出手我恐慌。做企业,很多时候比拼的就是智慧。这时,方是展现企业家是否能够发现商机的绝好机会,实现弯道超越。”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近五成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拥有20年历史的企业存活率则少之又少。如何创造福中集团的下一个辉煌,也是放在杨宗义面前的重大课题。多年在南大和北大念书的经历让他明白,“企业家应该学有所用,对未来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预判,这是一项让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功。”
2016年是福中集团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集团将继续走“实业+资本”的产融结合之路,实现“集团布局全球化、产业行业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始终不变的就是长寿企业所必须拥有的“变”字宗旨,以社会不断发展的升级改变企业的发展。作为一家起源于南京的企业,福中集团正在踏上全球化企业的步伐,要真正的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一决生死。
在杨宗义看来,企业首先是社会的,然后才是投资者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已不是单纯的贡献和付出,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责任和觉悟,一个企业家的道德和良知。就像泉水的灵动,“取之”才能永不干涸,慈善也亦如此,在每一次的释放之后,让更多的人尝到甘甜的泉水,成为一个为社会造福的企业家。
在当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时候,很多企业家茫然,并且还有很多人在唱衰中国经济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从南京本土走出的企业家,他在大家都很恐慌茫然不知无措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率领他的团队逆势而上、布局全国、走向世界,这要的正是一种真正的企业家的勇气和情怀。
当然,杨宗义在他当下经济形势中快速扩张弯道创业的时候,无论步伐走的多快,宏观战略上藐视一切,战术上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他一如既往着遵循着福中集团的宗旨:“慎终如始,立于不败。”
而我们也祝福这位在如今中国经济大环境下依旧奋勇向前冲的企业家,也希望会有更多这样的企业家。
本刊关注:
财政部发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1000亿元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
日前,财政部网站发文称中央财政积极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同时发布的还包括《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中央将出资1000亿元,并公布奖补资金核定的详细公式,强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职工安置”。
《办法》明确中央财政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奖补,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
专项奖补资金规模为1000亿元
根据财政部网站的文章和《办法》,专项奖补资金规模为1000亿元,实行基础奖补和梯级奖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配。
1.基础奖补资金占资金总规模的80%,这部分资金结合退出产能任务量、需安置职工人数、困难程度等因素进行分配;
2.梯级奖补资金占资金总规模的20%,这部分资金和各省份、中央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量的省份、中央企业,按基础奖补资金的一定系数实行梯级奖补。
《办法》还明确提到“早退多奖”的原则,以此鼓励地方和中央企业尽早退出产能。在计算年度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量时,年分别按照实际产能的110%、100%、90%、80%、70%测算。
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办法》特别强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不久前,权威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针对去产能和职工安置问题要“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
在《办法》中,相关资金主要用于:
1.企业为退养职工按规定缴纳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费,发放需要发放的基本生活费和内部退养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费;
2.清偿拖欠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等历史欠费;
3.弥补行业企业自行管理社会保险收不抵支形成的基金亏空,以及欠付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等。
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安置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中还明确指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也可统筹用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实际上,去产能不光涉及国有企业,也涉及民营企业。据《中国冶金报》报道,在要退出的1.5亿吨钢铁产能中,有7000万吨落后产能必须要砍掉。但另外的8000万吨是所谓的先进产能,分布在304家合规企业中,既有民营企业,又有国有企业。据业内人士预计,在要退出的1.5亿吨钢铁产能中,民营企业至少要承担5000万吨以上的去产能任务。因此,也有民营企业人士希望能从这笔资金中获得一定补贴,这一点在《办法》中也有所提及。
不过,专业人士认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要大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本身用工量比较小一些,国有企业困难相对比较多,国有企业去产能分流的职工更多,影响比较大。从这个角度讲,资金主要用于国有企业分流安置职工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我市首例国有科企混改完成
“凯基生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核心团队入股实现多赢
文/查金忠 陈
我市首例国有科技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凯基生物公司股份制改革及股权激励试点,日前以其在新三板上市为标志宣告顺利完成。通过改革,国资、企业及战略投资者实现“多方共赢”:国有股权实现高额回报,增值了9.3倍;企业获得了增量发展资金;战略投资者看好未来前景,核心团队利益与公司发展牢牢捆绑,为企业各项业务的内生增长增添了强大后劲。
江苏凯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和生物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凯基生物是市属国有控股企业,隶属于新工投资集团,国有股占80%。
公司总经理吕惠敏告诉记者,自创立以来,公司从抗肿瘤药物研发逐步转向科研试剂开发和服务,期间完全依赖于325万元的初始资本投入。随着公司业务范围扩大,资金匮乏问题日趋严重。“我们要把业务进一步转向诊断试剂方向,但诊断试剂仅一个品种的注册费用就要上百万元,形成系列需要数千万元,仅凭借我们每年的利润来支撑研发投入远远不够。”
另一难题是人才流失。生物医药是智力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然而由于凯基生物的研发人员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不断面临被“挖角”的窘境,由此造成团队不稳定。
出于以上两点考虑,市国资委、新工集团和凯基生物管理层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既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能激发员工价值创造的积极性、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国资委领导多次带队到企业调研,讨论改革方案,最终将凯基生物确定为我市国有股权激励试点企业。
股份制改革,如何评估公司价值是关键。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缺乏类似的公司,凯基生物的估值是综合美国市场39家、香港市场9家与公司相仿的上市公司市盈率、市销率和市净率三项数据,设计合理估值模型而获得,比按照通常的公司收益法评估价值高出近一倍。
新工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方案,凯基生物引进了广州越秀产投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实现部分国有股权退出;同时,核心团队现金增资的价格与战略投资者进入的价格一致,这种增资方案的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公司团队对业务发展的信心,更给公司现有投资者及未来拟引进的投资者以信心。
最终,股改完成后国有股权保留22.1%,国有股东不仅获得了股权转让的高额收益,仍然可以分享公司价值提升的剩余股权收益。混合所有制改造之后,凯基生物实现了国有股权增值9.3倍。
“通过改革,企业获得了1300多万元的现金增资,业务扩展有了资金支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吕惠敏说,混改完成后,凯基生物完成了两个诊断试剂品种的注册,研发投入预计比去年增长一倍。此外,公司技术管理骨干无一人离职,又引进了一批海内外高学历人才,既保持了现有团队的稳定,更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资本市场下一个风口:
新材料“进口替代”催生万亿级新市场
在日前举行的2016年石化行业发展大会上,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十三五”期间,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将明显提高。同时联合会还将筹备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国内市场缺口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新材料项目。
事实上,随着“十三五”规划对未来五年发展方向作出总体定位,近期新材料行业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出台。例如今年3月中旬,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而随着政策重视,再加上支持新材料行业的技术渐渐成熟,从事生产、研发和制造新材料及其周边产业的企业飞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嗅觉”灵敏的资本纷纷涌入新材料行业。
资本市场热衷四大领域
分析人士表示,新材料作为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基石,其研发和产业进程将成为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支撑,结合资本市场近期热点来看,新型基础材料、高温合金、石墨烯和高性能纤维、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四大细分新材料板块龙头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不仅是股票市场,资本对未上市新材料企业也充满着兴趣。启赋资本创始人傅哲宽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喝水用的杯子,都是离不开新材料的。尤其是中国要实现真正的自我创造,如果材料不能创新,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新材料也是一个朝阳产业。
4月14日,在新材料在线举办的投资沙龙上,两个生物和环保材料相关的项目进行了路演。据新材料在线负责创业服务的相关人员介绍,目前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都成立了新材料和环保的专项投资基金,预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将目光聚焦到该领域上来。
傅哲宽表示,启赋资本投资新媒体遵循的是进口替代与未来新兴材料,“进口替代是现实,国内技术落后于国外的现实,因为有差距,所以有机会;新兴材料是创新,3D金属打印、富勒烯等等,这些新兴材料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更是机会。”
除了“进口替代”方向外,不少投资机构还对新兴的基础材料投资机会充满了兴趣。按照傅哲宽的话来说,就是新材料“替代传统”方向的投资机会,傅哲宽认为,“几乎所有的创新,都离不开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启赋资本已经落子注入中国领先的碳纳米管制造商第一元素、中国领先的高端LED封装硅胶供应商康美特、世界领先的富勒烯制造商福纳新材等多个细分行业优秀企业。”
优质项目吸引庞大资金
虽然很多种类的新材料技术并不完善,但大多潜力巨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这也是资本对新材料企业的信心所在。新材料在线高级研究员肖辉告诉记者,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国际性强等特点。另外,新材料产业的外溢性极强,辐射范围极广,往往带动其他行业和领域随之发生变化。他说,新材料细分的超导材料、石墨烯、液态金属等25个行业中,大多的年产值在百亿元,其中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的3D打印、传感器首当其冲,发展市场空间高达万亿元。
4月6日,哈尔滨市南岗区石墨烯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北京中博鑫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世界知名石墨烯及相关新材料生产研发企业共同进驻南岗区新材料工业园区,计划投资186.1亿元构建南岗区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国际领先、国内唯一的寒地电动车全产业链生产及配套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对于新材料及其相关产业的投资,国外企业也绝不手软。近日,通用电气斥资4亿美元的新3D打印技术发展中心在匹兹堡隆重开幕。这是继GE在2015年投资2亿美元在印度建设万能工厂之后,对3D打印技术的又一大手笔投资。
政策红利可期
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称,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基本结束,已于近期送至相关主管部门审议,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而相关金融机构对此分析,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措施。
上述金融机构认为,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将从升级基础材料、发展战略材料以及遴选前沿新材料三个层面出发,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细致规划。其目的是促使我国新材料产业整体升级,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同时通过新材料升级,加快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制造业向产业中高端迈进,并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寻找后续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对此表示,新材料领域产业前景良好,到“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达万亿之巨。而石墨烯、3D打印、超导等前沿材料的快速发展,则有望在未来继续催生出千亿级别的新市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新材料产业涉及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众多部门,其发展不但会促使基础材料产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将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业界精英:
周德文:敢说真话的中小企业代言人
他是全国几十个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他是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东方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民营经济投资联合会会长。他还身兼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中共中央统战部专家库成员(专家)等几十个社会职务。
他是浙江省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此前他还当选过多届温州市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常委。
他被媒体称为温州模式代言人之一、温州精神传播者、温州最忙的人,他被誉为“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
他就是周德文。一个中国经济界、企业界以及政界都耳熟能详的名字。
在周德文的人生规划中,“教书育人十年、兴办企业十年、服务社会十年、著书立说十年”,已年过50的周德文已基本完成。当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经营困境之时,周德文又投入了一项新的事业――企业危机处理。
中小企业代言人
上个世纪80年代,来自浙西江山市的周德文作为天之骄子,被分配到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温州任大学老师。在当时来看,这是非常体面又稳定的工作,是许多人向往的职业。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周德文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他还从事调查研究、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所有制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温州股份合作制企业若干问题》、《关于新温州模式》、《解读温州商人》、《温州百年经典》、《温州样本》、《融资密码》、《像温州人一样思考》、《疯狂人民币》、《如何拯救中国制造》等著作,为研究温州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温州经济界和企业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在周德文的人生规划中,不仅仅限于教书育人,他有更多的梦想。他说他的人生规划是四个十年,即“教书育人十年、兴办企业十年、服务社会十年、著书立说十年”。
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人们的思想活跃、经商理念深入人心。浸淫在这样的环境中,周德文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他辞去公职,应邀先后担任过温州威丽斯贸易公司总经理,中外合资温州威丽斯服装有限公司(现庄吉集团)总经理,浙江巨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务。
下海兴办企业期间,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办企业的艰辛和困难。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和企业家,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权益?带着这个信念,周德文一路奔走呼吁,积极策划组织,终于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周德文当选为会长。
在其20多年的会长任期内,周德文始终为中小企业做好三件事。一是“维权”。在世纪跨越之时,周德文将“温州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的牌子挂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在全国首推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周德文人大代表工作室”,创造了一个人大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新平台,成立头几天,热线电话被打爆。在温州群众争议较大的案件审理中,在温州商人异地投资被骗时,在山西开矿的温州煤老板利益受损时,在俄罗斯清关事件发生时,在迪拜温商受伤时,都出现了周德文维权的身影。
二是“解难”。信贷难和资金不足一直是抑制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消除这一瓶颈,在2007年的温州市人代会上,周德文提出了推动设立“专项基金”的建议。随后,这一举动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首肯。温州市政府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无偿援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而最让周德文引以自豪的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00年,他牵头成立了温州银信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和温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至今,温州市已拥有200多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贷款担保。
三是“代言”。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拥有40多万家中小企业,需要有人为他们发声、代言。“能言、善言、敢言”的周德文自然而然成为了温州“民间资本代言人”。他坦承,自己只是个草根,但正因为是草根,扎根在民间,所以更熟悉民间疾苦,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民企的艰辛,也才愿意为他们鼓与呼。
靠着自己的行动和声誉,他创建的促进会已经成为温州最大的民间社团组织,有超过2000家会员,被称作“第二经贸委”。周德文还利用自己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坚持为中小企业发展说话,成为名正言顺的中小企业“代言人”。
付出就会得到回报,耕耘就会得到收获。周德文为中小企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授予他“中国中小企业特殊贡献奖”;周德文先后荣获了“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十大经济人物”、“2007年和谐中国十大年度人物”、“2008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年度人物”等殊荣。日,《人民日报》以《良知化作诤言》为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周德文的事迹。
草根经济学家
革试验区。如今,温州金改已取得诸多成果,国务院定下来的12条金改任务,11条已经有了突破,其中个人境外投资制度目前由于政策的原因,尚未取得突破。而最耀眼的还是《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该条例也是周德文最早提出的。
作为一位经济学研究者,周德文被业界称为“接地气”的经济学家,而他首先是一位“草根”经济学家。也许他没有学院派专家学者那么高深的理论功底,但是作为植根于民间、植根于民营经济群体中的实践派经济学研究者,他更能真实地感受到经济的脉动。就像小草,植根于大地,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它总是用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示它的生命绿色,哪怕遭受冬雪,它也蛰伏着储备能量,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日,对于周德文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有关国家领导人率领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官员以及浙江省政府领导在温州考察期间,聆听了周德文对温州经济现状的阐述。
期间,周德文如实地反映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和生存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为中小企业减税;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宏观调控政策应适度放松;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总局等五大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在业界获得高度赞赏,被誉为“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
事实上,早在2011年的1月份,周德文便向社会发出了“预警”。他说,如果目前的银根紧缩政策不改变,政府再不出手相救,2011年下半年,国内存量中小企业中的40%将会半停产、停产甚至倒闭。他甚至预言:中小企业将陷入生死危机,甚至比金融危机时还严重;民间借贷风险会在2011年下半年集中大爆发;2012年春节前后,大量中小房地产商会倒闭或被兼并。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预言在温州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界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被业界称之为“乌鸦嘴”。
说出这句话,周德文是有考证的,他和他的团队每年都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而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他们调研的企业平均3条流水线只有1条在生产,危机正在显现。
周德文的判断很快在市场得到验证。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温州的三旗集团、江南皮革、波特曼餐饮连锁、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相继破产,老板弃厂跑路。
周德文的判断来自自己对市场的调研、观察和分析,而“乌鸦嘴”的称谓还可以追溯到2007年末、2008年初。当时,金融危机刚来临时,周德文就因为预言“企业倒闭潮”而被当地官员称为“乌鸦嘴”。对此,周德文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及时客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他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希望政府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加强调查研究,真实了解企业的生存状况,制定一些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周德文的直言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一批批高官、学者陆续来到温州调研考察。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而其中温州金改试验的落地更是离不开周德文。他是第一个提出金融改革试点设想之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园林机械设备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