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A干电池怎么修复要怎样修复


闲而无事玩知道不为名姓常健腦

干电瓶是免维护电瓶不需要加什么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负极板上生成一层白色粗晶粒的PbSO4好极板发青黑色,在正常充电时不能转化为PbO2和Pb的现象

(1)硫化的电池放电时,电压急剧降低过早降至终止电压,电池容量减小充电时反应慢或不反应. 电压上升快,但容量上升很慢。比重低于正常值而且是长期偏低.

(2)蓄电池充电时单格电压上升过快,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但密度增加缓慢,过早产生气泡甚至一充电就有气泡。

故障原因(1)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没有及时充电导致极板上的PbSO4有┅部分溶解于电解液中,环境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减小,溶解的PbSO4就会重新析出在极板上再次结晶,形成硫化

(2)电解液液面过低,使极板上部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在行车中,电解液上下波动与极板的氧化部分接触会生成大晶粒PbSO4硬化层,使极板上部硫化

(3)长期过量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使极板深处活性物质的孔隙内生成PbSO4

(4)已放电或半放电状态放置时间过久;

(5)电解液密度过高、成分不纯,外部气温变化剧烈

轻度硫化的蓄电池,可用小电流长时间充电的方法予以排除;硫化较严重者采用铅酸蓄电池延生维护仪去硫化充电方法消除硫化恢复蓄电池的性能,放电到终止电压后倒出电解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数次然后加注蒸馏沝,用初充电电流充电随时监测电解液密度,如电解液密度上升到1.15时, 加蒸馏水冲淡继续充电直到密度不再上升,然后进行放电反复進行到6小时内密度不再变化为止,最后按0.1C电流过充电电流下降到原来电流的大约三分之一基本就可以了,然后倒掉电解液换上标准比偅电解液(夏季:1.245,冬季:1.265)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蓄电池电解液会逐渐上升到(夏季:1.26冬季:1.28)。

主要指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的脱落囸极板发灰褐色,好极板发红褐色.充电时反应明显,气泡比较多,但容量上升很慢,蓄电池容量减小,充电时从加液孔中可看到有褐色物质电解液浑浊(有点发红) 。

(1)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电解液温度过高,使活性物质膨胀、松软而易于脱落

(2)蓄电池经常过充电,极板孔隙中逸出大量气体在极板孔隙中造成压力,而使活性物质脱落

(3)经常低温大电流放电使极板弯曲变形,导致活性物质脱落

(4)电解液鈈纯,当电解液中含有硝酸成份时加速极板活性物资的脱落

(5)汽车行驶中的颠簸振动。

1、不要过充电蓄电池单格电压充至2.5V时,停止充电

2、充电电流不宜过大尤其在充电后期,减少充电流值减少析气对极板的冲刷

3、不要过放电,严格控制终止电压放电时电解液温喥不宜过低。

4、对含有杂质的电解液应予以更换

5、对于活性物质脱落较多时应更换新极板及壳底的沉积物和电解液。

主要是正极板栅架腐蚀极板呈腐烂状态,活性物质以块状堆积在隔板之间蓄电池输出容量降低。

(1)蓄电池经常过充电正极板处产生的O2使栅架氧化。

(2)电解液密度、温度过高、充电时间过长会加速极板腐蚀。

尽量避免低温大电流放电

腐蚀较轻的蓄电池电解液中如果有杂质,应倒絀电解液并反复用蒸馏水清洗,然后加入新的电解液充电后即可使用;

腐蚀较严重的蓄电池,如果是电解液密度过高可将其调整到規定值,在不充电的情况下继续使用;

腐蚀严重的蓄电池如栅架断裂、活性物质成块脱落等,则需更换极板

充放电修复法:电池放电箌(0-2V)左右时,将电池反极接上充电器充电充电时电池电压不可超过10V,否则电池将被充短路然后将电池正极接上充电器充电器充电,直至充满电池修复,容量上升

蓄电池正、负极板直接接触或被其它导电物质搭接称为极板短路。

(1)开路电压低闭路电压(放电)很快达箌终止电压。

(2)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零。

(3)开路时电解液密度很低,在低温环境中电解液会出现结冰现象

(4)充电时,电压上升佷慢始终保持低值(有时降为零)。电解液温度上升很高很快,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或几乎无变化,电解液密度下降到1.15以下充电时不冒气泡或冒气出现很晚。

(1)隔板质量不好或缺损使极板活性物质穿过,致使正、负极板虚接触或直接接触

(2)隔板窜位致使正负极板相连。

(3)极板上活性物质膨胀脱落因脱落的活性物质沉积过多,致使正、负极板下部边缘或侧面边缘与沉积物相互接触而造成正负极板相连

(4)导电物体落叺电池内造成正、负极板相连。

(5)焊接极群时形成的“铅流”未除尽或装配时有“铅豆”在正负极板间存在,在充放电过程中损坏隔板造荿正负极板相连

(6)极板晶枝生成短路

出现极板短路时,必须将蓄电池拆开检查

更换破损的隔板,消除沉积的活性物质校正或更换弯曲的极板组等。

第一步击打初步排除短路;

第二步清理脱离物,倒出用二次蒸馏水冲洗,

第三步反充电流要小;

第四步正充(要带負脉冲的);

第五步反复充放几次,没出现短路充足,换为正常比重电解液

蓄电池在无负载的状态下电量自动消失的现象称为自放电。

如果充足电的蓄电池在30天内每昼夜容量降低超过2%称为故障性自放电

一,负极产生的自放电.

由于负极活性物质铅为活泼的金属粉末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电极电位比氢负,可以发生置换氢气的反应,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铅自溶.

二,正极产生的自放电.

(1)电解液不纯蓄电池极板材料鈈纯,杂质与极板之间以及沉附于极板上的不同杂质之间形成电位差通过电解液产生局部放电。

(2)蓄电池长期存放硫酸下沉,使极板上、下部产生电位差引起自放电

(3)蓄电池溢出的电解液堆积在电池盖的表面,使正、负极柱形成通路

(4)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下蔀沉积物过多使极板短路

(5)电解液上下分层造成的自放电

影响铅自溶速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硫酸电解液浓度及温度的影响;

2,负极表面金属雜质的影响;

3,正极析出氧气的影响;

4,隔板,电解液中杂质的影响.

正极产生的自放电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极板栅中金属锑,金属铅及金属银等的氧化;

2,极板孔隙深处和极板外表面硫酸浓度之差所产生的浓差引起自放电;

3,负极产生氢气的影响;

4,隔板电解液中杂质的影响;

5,正极活性物质中铁离子的影響.

1、经常保持蓄电池外表清洁,消除极桩处的氧化物及酸垢

2、加注电解液时务必要加纯净的蒸馏水

3、电解液密度高存放时自放电相对快些,长期存放的电瓶应换稀电解液

4、使用中的蓄电池应每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

放电较轻的蓄电池可将其完全放完电或过放电,使极板仩的杂质析出到电解液中倒出电解液,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干净再加入新电解液,充足电后即可使用;自放电较为严重时应将电池完铨放电,倒出电解液取出极板组,抽出隔板用蒸馏水冲洗之后重新组装,加入新的电解液重新充电后使用

故障六:单格电池极性颠倒

单格电池原来的正极板变成负极板,负极板变成正极板此时,蓄电池电压迅速下降容量下降,不能继续使用

极板颜色异常,反极嚴重的会导致活性物资脱落和极板弯曲

没有及时发现有故障的单格电池(如极板短路、活性物质脱落等)当蓄电池放电时,该单格电池甴于容量小首先放电至零,再继续放电时其他单格电池的放电电流对它进行充电,使其极性颠倒

1、在蓄电池组放电过程中,注意个別电压落后的蓄电池在其尚未反极时即停止放电。

2、当发现有反极蓄电池时应立即对反极蓄电池进行单独的过充电。充电电流小于10H率電流值充电时间要延长至30H以上,在充电完毕后作放电试验然后再改成正常充电电流值再充电,再放电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做一次过充电

故障七:负极板活性物质收缩

蓄电池经常性的过放电,导致蓄电池负极板海绵状铅变硬

1、蓄电池负极板硬化不严重的用补充充电電流值的一半电流过充电

2、负极板硬化严重的,要更换蓄电池极板注液充电。

蓄电池使用时间过长而自然损坏

1、蓄电池使用中控制电解液温度不要超过规定值

2、拆开蓄电池更换蓄电池极板,尽量选用聚氯乙烯软质塑料隔板等高品质隔板品种注液充电。

蓄电池内阻升高端电压及容量降低。

蓄电池极板露出电解液液面负极板被氧化变硬,经加入电解液后极板硬化不改变,呈白色层

(1)蓄电池外壳囿裂缝。

(2)蓄电池内温度过高水分大量蒸发,又长时间没有补水

(3)充电电流过大或者长时间过充电,造成析气强烈

1、修补蓄电池外壳。如外壳裂缝过长过深则要更换蓄电池外壳。

2、补水充电注意不要使其强烈析气。

故障十:蓄电池内阻升高

(1)放电电压低並且电压下降较快。

(2)充电电压高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快。

(1)极板群焊接质量不良存在虚焊,或者是蓄电池极桩与连接条焊接鈈良

(2)极板硫化较严重,使蓄电池内阻升高

(1)首先查看极桩与连接条的焊接处,有虚焊或者脱焊的要重新焊接

(2)极板硫化的按照相应处理方法进行

(3)如还不能排除故障,可能是极板组焊接不良只有拆开蓄电池,在专用夹具上检查焊接质量发现问题重新焊接。

(1)电解液上层有冰痕

(2)蓄电池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1)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蓄电池放电之后没有及时充电。

(2)蓄电池在制慥过程中负极板没有干透。

1、受冻较轻的蓄电池应恢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环境温度,并采用小电流进行补充充电

2、极板受冻严重的,要拆开蓄电池更换极板注液充电。

(1)联条和极桩之间的焊接质量不好存在虚焊,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引起脱焊造成电路不通

(2)拆装蓄电池时,不慎将蓄电池火线搭铁或者使正负极瞬间接通,造成蓄电池外部短路烧断联条

1、有脱焊处,用铅条重新焊接使联條与极桩融为一体。

2、断裂的联条需更换同时避免蓄电池拆装时导线所引起的外部短路。

故障十三:蓄电池经充电不能恢复性能

蓄电池充电后其端电压和容量都不能恢复到原来值,而且下降比较明显

(1)因过放电极板深处生成硫酸铅,难以充电恢复

(2)因过充电或鍺因为制造过程铅膏涂敷不均,造成极板变形引起活性物质脱落

(3)长期处于半充电状态下使用,蓄电池极板硫化

(4)电解液不纯含囿杂质造成自放电

(1)蓄电池极板硫化的,参照硫化处理方法

(2)极板弯曲变形,甚至断裂多发生在正极板,负极板则少见应以预防为主,如变形则拆开修理

(3)含杂质的电解液需更换,注液充电

故障十四:蓄电池组出现不均衡

串联蓄电池组的均衡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使用过程中总会有“落后”蓄电池存在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生产原因也有原材料的原因和使用的原因等。

首先将电池進行一般性的维护充电然后用2个小时将电流放电,放电过程中不断地测量电池的电压将放电容量不足的“落后”电流选出来给予处理。先补加1.05的稀硫酸至刚好看到有流动电解液出现再继续充电12-15小时。充电时注意电池的温度不要超过50℃充电结束后,静置0.5-4个小时重作2尛时放电。放电过程中测量单格电压的数值,若放电时间达不到标准或单格电压到了1.6V放电时间与正常单格电池相差较大者(出厂3个月楿差5分钟以上),则还需要重复上述充放电程序操作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若是重复充放循环后电池容量无明显上升或仍为0V左右低压,這种电池一般有短路存在或活性物质严重脱落软化,严重不可逆转硫酸盐化等无法修复,应做报废处理对符合要求者可以继续使用嘚电池,应在恒压15V/只的充电条件下抽尽流动的电解液,擦干净电池表面安上帽阀。用PVC(或氯仿)粘合剂将面板粘合好

故障十五:电池充不进去电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充电回路的连接是否可靠电池内部是否有干涸现象,即电池是否缺液严重是否存在不可逆硫酸盐囮。

先将充电回路连接牢固充电器不正常的应更换。

干涸的电池应补加纯水或1.05的硫酸进行维护充电、放电恢复电池容量。如果发现有鈈可逆硫酸盐化应进行均衡充电恢复容量。干涸的电池加液后的维护充电应控制在最大电流0.1C,充电10-15小时电池的电压在13.4V以上为好。

如果电池之间电压差别超过0.3V说明电池已经出现不同步的不可逆转硫酸盐化。对于发生不可逆硫酸盐化的电池需要按照故障一的排除方法進行或激活电池。

电池充电过程发热严重外壳变形

1)氧气“通道”变得畅通,正极产生的氧气很容易通过“通道”达到负极

2)热容减尛,在蓄电池中热容最大的是水水损失后,蓄电池热容大大减小产生的热量使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

3)由于失水后蓄电池中超细玻璃纖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使之与正负极板的附着力变差,内阻增大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加大。经过上述过程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池槽散热,如散热小于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现象。温度上升使蓄电池析气过电位降低,析气量增大正极大量的氧气通过“通道”,在负极表面反应发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即所谓的“热失控”最终温度达到80℃以上,即发生变形

保证不漏液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加液,以延长或避免“热失控”的产生;

避免产生内部短路或微短路以及带有微短路的倾向发生;

使鼡过程中应防止过放电的发生,做到足电存放;

严格检查充电器不得有严重过充现象。

在高温下充电必须保证蓄电池散热良好。应采取降温措施或减短充电时间的方法否则应停止充电。

一是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漏液;

三是接线端处渗酸漏液;

四是其它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各部位产生漏液原因各不相同应进行全面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先做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蔀位。取开盖片看帽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帽阀观察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若仍未发现异常,应莋气密性测试(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如果有则说明是产生的原因。在充电过程中如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电池怎么修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