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换了手机号,但银行卡解除绑定手机号未解绑导致我收到了这张卡的信息。

手机销号都两年了 未解绑的银行卡咋丢了钱
  “手机都销号两年了,但当时忘解绑了,哪承想竟还丢钱了!”10月26日,市民徐先生拨打晚报新闻热线,说起一件让他纳闷儿的事儿,自己的卡多年没用,绑定手机也已办理停机销号业务多年,却莫名其妙被人通过手机银行分7次转走1000元钱。“我就纳闷儿了,卡在我手里,号码是空号,钱是咋没的?”
  蹊跷 刚存卡里的钱
  分7次被转走1000元
  徐先生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他手里有一张很多年前办的银行卡,绑定了原来的手机号码,但是许久没有使用。“以前我用手机打电话查询余额,挺方便的,后来换号码了,就把原先的手机号办理了停机销号。”徐先生说,“销号以后,我以为绑定也自动消失了呢,就忘了解绑。”
  10月25日,徐先生因办事需要,翻出了许久不用的这张银行卡,在里面存了些钱,可等到要取钱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少了1000块钱!“我当时就傻了,卡在我手里,也没丢,卡里的钱咋还丢了呢?”徐先生随即来到银行查询消费明细,明细显示这1000元钱是通过手机银行转账转走的,连续分7次,第一次转走400元,其余6次各转走100元。“因为绑定的手机号码已经销号了,消费的时候也不可能有短信提醒,钱不知不觉就不翼而飞了。”徐先生说,“可是这些钱转到哪里,转到谁的名下,却查不出来。”
  闹心 绑定手机已销号
  手机银行查不了“开户行都查不出来,我合计自己通过手机银行查吧。”徐先生下载了一个手机银行软件,却发现这条路也行不通,“通过手机银行查询也得需要绑定手机的短信验证码,可绑定手机号早已停机销号两年了,现在我自己想查自己的卡,都成难事儿了,还不如当初办销号的时候赶紧解绑呢!”徐先生说。
  提醒 更换手机号码
  要尽快“解绑”
  当前网络发达,网购族越来越多,一些金融业务也往往与银行卡、手机号码绑定,但是更换手机号码时,却很少有人会在意号码是否还与银行卡、支付宝等绑定在一起,甚至有些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号码注销后,绑定信息也就清空了。对此,记者咨询了运营商客服,后者表示,电话号码注销后,30-90天后,又会重新回收售卖,而在回收号码时,很多情况下是查不到这个号码相关的绑定信息的。如果一旦原本的手机号码被回收并被其他人使用,相关绑定信息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在此提醒市民,经常网购、使用网银的公司或个人,手机号码如果绑定过金融业务的,一旦办理注销号码的业务时,应及时申请解除绑定服务,确保账户安全。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唐心萌
(责任编辑:HN666)
10/14 09:5510/27 08:1910/27 07:4410/27 06:2710/26 16:2410/25 08:3310/25 07:4810/22 17:11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手机换号“不解绑”存巨大风险
(原标题:手机换号“不解绑”存巨大风险)
业内专家提醒:弃用手机号码前先更改三类账户信息京华时报漫画谢瑶现如今,有很多用户同时拥有3到4个手机号码,这些号码在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风险。这些风险中,有一些可能会导致用户巨大的财产损失。用户拥有多个号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更换的运营商不支持原号码。从2010年开始试点的携号转网业务,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自2010年工信部在天津、海南启动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后,过去了近四年,试点范围才增加三个省份。而到现在,再也没有听到过有关该业务继续扩大的消息。二手号码导致麻烦不断当我们从电信运营商或者代理商那里办回一个新手机号码,运气好的,能碰到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全新号码,但有时拿到手的,则是之前被他人用过、之后停机销号又重新投入使用的“二手”号码。从节省号码资源的角度来说,旧号码循环使用无可厚非,但是现实当中,很多麻烦也因此而来。用户叶先生两个月前刚刚从电信业务代理点办理了一张手机号卡,该号码经过了本人的实名认证。但当他使用这个号码后,各种骚扰接踵而来。叶先生称,“先是大半夜接到显示为外省号码的来电。”开始叶先生以为是有人不小心拨错了号码,可之后,手机总能收到来自同一省份的陌生来电,找的都是同一个他根本不认识的人。这时叶先生才意识到,自己新买的手机号之前被人用过。在经过多次解释之后,陌生来电的问题慢慢解决,但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那就是他的手机频频接到来自某银行的银行卡业务短信,“有时候是存入有时候是转出,每次金额都不太多,几乎每天都有。”叶先生核对之后确认短信里提到的银行卡并非自己所有,于是致电该银行客服,要求银行解除自己手机号码与他人银行卡的绑定。但是银行客服告诉他,与银行卡解绑只能由原号码的所有者去办理。经叶先生的请求,银行帮他联系到对方,对方答应抽空去解绑,但是2个月过去,叶先生依然能收到来自银行的通知短信。“没办法,我只能把那个银行的客服号码拉进了手机黑名单,但是因为我本人也有该银行的卡,有些是我的银行卡的业务通知,我也就看不到了。”叶先生说。放弃原号带来诸多不便与用二手号码只是收到不属于自己的来电和短信相比,更换掉自己使用多年的号码,会带来的不便可能更多。田先生因为单位集体办了新的号码,觉得号码太多不方便,就把之前使用多年的一个手机号码注销。可是当注销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曾经用被注销的手机号注册过不少的网站和网上账户,因为各种密码太多容易记混,一些网站他索性每次登录时都选择“忘记密码”,然后用手机号找回,或者直接用手机动态密码登录。可是当他把手机号注销之后,再去登录那些网站的时候,才发现没法接收短信,他既没法修改密码,也不能用动态密码了。“当时确实没想到这些,后来发现这是个大问题,找运营商想要回原号码已经不可能了。”为了能重新登录原有网上账户,田先生费了很多工夫,有的不断试密码,碰运气登录,有的只能联系网站客服,申请解除绑定。但是由于有的网站注册时只验证了手机号,如今很难证明自己的身份,也只能重新注册了。有无法登录,就有意外进入的。用户武先生也是一位“二手”号码拥有者,有次当他想用手机号码注册某网站的账户时,却被提示该号码已经注册。于是他试着用现在的手机号修改了密码,居然顺利地登录了别人的账户。在这个账户中,他看到了该手机号码之前拥有者的不少个人信息,甚至是一些保存的个人照片。“得亏我没有恶意,不然他就有麻烦了。”不过这种将个人信息安全置于别人的道德水平上,毕竟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事实上,因为手机号是最方便的用户特征码,加之如今手机号码实名制的规定,通过手机号码也能找到用户本人,因此很多网站和APP都是使用手机号码作为注册认证和登录的依据,这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实也为大家更换手机号设置了门槛。“我有个手机号现在已经很少有电话了,就是因为当初用它注册过一些常用的网站,现在也没法让这个号彻底退休。”一位用户这样告诉记者。换号漏洞可致巨额损失如果说前面的几种情况,给用户带来的只是不方便,更危险的是,手机号码更换或者注册当中的一些漏洞,还可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北京海淀检察院不久前披露过一个案例,用户张先生因为手机号码没有办理实名登记,而且用该号码还绑定了银行卡以及、等账号。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个空当,抢先将张先生的手机号码实名登记在自己所控制的名下,然后利用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的绑定关系,一步步地获取银行账户更多的信息,最终盗取了张先生银行账户内的30万现金。据手机安全行业人士介绍,目前一些使用比较多的网上业务,如支付宝、微信等,已经提升了账户认证的安全等级,仅靠一个手机号码,往往无法顺利修改密码登录,但是如果有人存心收集用户的其他信息,与手机号码配合使用,就能破解不少网站的登录安全认证。一位从事手机安全研究的技术人士向记者演示了如何利用已经获取的他人手机号码使用权和其他一些信息,一步步破解对方的支付宝账户,并最终转账成功。虽然整个具体过程不便细讲,但这足以说明,简单的一个手机号,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其中隐藏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更换号码小心账户安全互联网安全中心安全专家裴智勇对记者表示,更换手机号码后由此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确实不能忽视。裴智勇建议,当用户更换手机号码时,应该提前把已经绑定的一些网上账号进行解绑,并重新绑定新的手机号码。但是,如今大家注册的账户很多,大部分只是偶尔用到,自己也很难想起来。他表示,如果不能全部解除绑定,有三类账户信息是一定要及时更改的。一是网银账号,二是常用社交媒体账号,三是常用的邮箱账号。这三类账号使用频率高,一旦被破解造成的损失会很大,所以在更换手机号码之前,一定要解除这三类账号的手机号码绑定。“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游戏账号也很重要,因为游戏里的装备也涉及资金安全。”裴智勇还补充道,除了手机号码的解除绑定,上述几类账号,在设置密码时,也要注意不要设置简单的弱密码,还有就是不要和其他账号的密码相同,以免其他账号密码不小心外泄时,被他人猜中重要的账号密码。对于新换号码还能收到之前用户银行短信的情况,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表示,一个号码从销号到重新放号,运营商中间要经过起码三到六个月的停用期。在号码被停用的时期,银行的通知短信应该会是发送错误的,而过了这么久,银行仍然没有发现,还是继续向一个已经停用的号码发送短信,说明银行在后台信息管理上存在问题,应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号码,并核实后停止信息的推送。另外,必须由前机主解除绑定的规定也不合理。“只要用户能证明这个号码是自己所有,而对应的银行卡非自己所有,那理所应当为用户解除绑定。”付亮说道。携号转网推进十分缓慢在手机用户更换号码的理由中,更换其他运营商业务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国内从2010年就开始试点的携号转网业务,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所谓携号转网,就是保持原号码不变,但所属运营商发生改变,通过这一业务,用户无需更换新手机号,就可以实现转换运营商的目的。不过,自从日,工信部在天津、海南启动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后,过去了近四年,才在日将试点范围增加了江西、湖北、云南三省,至今也没有继续扩大的消息,而何时在全国普及,也没有具体消息。记者从携号转网的试点省份了解到,这项业务的试点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天津和海南两地,在试点进行两年之后,成功转网的用户数加起来仅有7万左右。而近几年,则干脆没有具体转网数据对外公布。据记者了解,尽管有用户基础,但是造成携号转网无法形成规模的重要原因,是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的态度不积极。据用户反映,办理携号转网的手续极其繁琐,而且运营商也有各种限制条件,很多情况下都不允许用户转网,因此不少人虽然有转网的意愿,但都被挡在了门外。一位湖北的用户完成了从到电信的转网。该用户向记者介绍,要先在原营业厅取消以前所有的业务,之后签订转网合同,拿着原营业厅的转网单去新营业厅办理,转网后会有两三天手机没有服务。“这个过程要折腾好几天,跑几趟不同的营业厅,时间成本很高。为什么不能设置一个绿色通道,让用户可以一站解决,不用跑来跑去。”这个用户虽然成功转网,但他对办理过程感到不满。
付亮表示,在转网的试点当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银行等机构是按照号码的号段来区分用户所属运营商,转网之后,虽然运营商内部换过来了,但外界不会知道,便会造成一些通知短信发送异常。经过几年的试点,一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多了,如现在的虚拟运营商号码如何转网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造成了携号转网始终无法大规模在全国推广。“另外现在用户对于转网的需求也不是那么高了,困难大、需求少,试点迟迟不扩大也不难理解了。”付亮认为,携号转网不能不了了之,应该在全国普及,“因为这方面的业务需求实际存在,而携号转网也给用户使用现在的虚拟运营商业务提供了心理保证和退路。”京华时报记者古晓宇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6286条
评论4889条
评论1905条
评论1607条
评论1407条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手机卡换了新主人 还在接收“前任”信息
我的图书馆
手机卡换了新主人 还在接收“前任”信息
到另一座城市工作或上学,换个手机号码并不罕见。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停止使用的手机号码会再被拿到市面上出售,而这个“老朋友”可能会将“前主人”的个人信息带到“新主人”手上。文/记者曾文秀 图/网络事件“前主人”银行卡信息发给“新主人”去年大学毕业后,李小姐入职荔城街一家事业单位,并于同年9月更换了新的手机卡。新手机卡使用不久,她便收到了一些银行卡的提示信息,而这些银行卡并不属于自己。一开始,由于短信上的银行卡信息与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对不上,李小姐只将它们当成骚扰或诈骗短信,并未上心。没想到,在换卡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却接二连三地收到类似短信,从这些短信上可以详细地看到银行卡上到账、取钱、存款余额或直接支出等情况。李小姐这才意识到,这些短信可能是发给手机卡“前主人”的,这也意味着这张手机卡的“前主人”的银行卡信息泄露给了自己这个“新主人”。为了不再受干扰,李小姐日前逐一致电相关银行客服热线取消了自己手机号码的银行卡绑定业务。除频繁收到“前主人”的银行卡信息外,新手机卡还给李小姐带来了其它麻烦。她用新手机号码在购物网站注册时,网站显示“该号码已注册”。无奈之下,她只好通过“忘记密码”的操作,修改了新密码。无独有偶,来自荔城街的王小姐在更换新的手机卡后,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王小姐素来喜欢网购,在换了新号码后,她第一时间打开购物网站打算注册一个新账号,没想到网站却提示“该号码已不能用”。调查手机卡销号后原先的绑定业务还在针对李小姐和王小姐遇到的情况,记者致电中国移动客服热线作进一步了解。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一个手机号码连续3个月没有使用,就会被系统自动注销。与此同时,身份证等注册信息也会一并注销。而注销后的号码会有一段冷冻期,之后便会再被摆上市面销售,所有号码段均无例外。该客服人员说,收到手机卡“前主人”银行卡信息及出现网站账号注册问题的情况很常见,但他们也无能为力。“在用户将手机号码与第三方应用绑定的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查用户在这些第三方应用上留下的相应信息的,因为这是用户的隐私。”该客服人员建议,若街坊遇到上述两种情况,需要取消银行卡短信业务的,可致电相关银行客服热线;若在网站或APP注册账号时提示“该号码已不能用”,则可致电网站或APP客服热线进行信息更新。提醒销号后不“松绑” 绑定信息恐被盗银行卡绑定手机号码除会发送账户变动的信息外,微信等支付平台也会向绑定的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等信息,这对手机号码“前主人”而言是存在潜在风险的。由于运营商会进行二次放号,该用户注销的号码会被放给另一名用户。如果该用户注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而没有解除手机号码与支付宝的绑定,这个手机号码的新使用者如果用这个手机号码注册支付宝,就会发现这个手机号码已经被注册,就可以通过该手机号码找回支付密码,通过快捷支付功能对原用户的账户余额及与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进行盗刷。尽管许多运营商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自称“防盗有方”,但消费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才是“防盗”的关键。警方提醒,经常网购或使用网银的公司和个人,手机号码若绑定过金融业务,手机销号后应及时解除绑定,确保账户信息安全;对于有购物记录或其它信息的一些网站,也要及时更新绑定新号码,谨防个人信息泄露。(报料人:李小姐 王小姐)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华商报 --
手机换了新号码 可你的银行卡“解绑”了吗
据统计,每年咸阳有近90万手机用户选择弃卡,其中约七成不办理注销;很多人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可是换手机号时,却没有意识到需要解除绑定  
新办理了一个手机号,朋友添加微信好友时,竟发现信息与本人不符。不仅如此,这个新手机号收到银行发的信息,而手机号的新主人王女士却并未在这家银行办理过业务。  质疑:  新办手机号同时被别人在“使用”  
半年前,王女士从宝鸡来到咸阳工作,为了联系方便,她特意新办了一个手机号码,然而,这个“新”的号码并不完全属于她。原来,王女士新办了手机号码之后,陆续告知亲朋好友,不少朋友还通过新手机号,添加“她”为微信好友。“微信上的头像和信息介绍是一个陌生人。”让王女士朋友不解的是,但手机联系人却是王女士本人。  
“这个手机号是你的微信吗?”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将微信截图发给王女士询问,她自己也发现,用自己的另外一个手机号保存这个新号码后,在微信通讯录“新的朋友”被推荐,当王女士点开这个功能之后,看到一个陌生女子的头像。  
随后,王女士向朋友“澄清”用新号注册的微信号并不是她。她猜测,可能这个手机号之前的用户已用该号码注册了微信号,因而造成她与别人“共用”一个微信账号。  
新手机号给王女士带来的烦恼并未停止,几天后她又收到一家银行官方客服给她发的信息,“根据国家法律进行实名补录,请1个工作日登录我行网址进行实名补录,逾期卡作废,资金冻结。”王女士坦言,她并未办理此行的银行卡,“看来这个手机号与银行卡也没有解绑”。  
与王女士一样,市民陶先生也遇到类似问题。他新办的手机卡使用不到半个月,在办理手机银行时,页面总显示“该号码已被注册”。陶先生坦言,现如今,大家都习惯将银行卡及各种账户与手机号绑定,因之前的用户未解绑,导致新办的手机号同时被别人“使用”着。  现状:每年90万用户弃卡  其中七成用户不注销  
“手机号注销不等于永远消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咸阳分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向华商报记者坦言,咸阳每年接近90万用户选择弃卡,其中约70%的用户不办理注销,且以学生、打工者等流动性较强的人群为主,由于居所不固定,常常办理多个手机号。然而,当用户不再使用该号时,却未能及时注销。  
与此同时,华商报记者近日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他们的手机号多与银行卡、微博、微信及各种APP软件绑定,其中11名市民表示,他们换手机号时,都没有意识到需要解除手机绑定,基本上都是重新申请一个微信号。27岁的王先生坦言,他就是担心微信泄漏个人信息,因此只用QQ号申请微信号。  
据了解,运营商对于舍弃的手机号有一套处理程序:一个号码长时间不用,会产生欠费直至停机。如果停机后,机主还未充值复机,运营商会将该号码“冷冻”。移动工作人员称,被注销的号码会在3到6个月后重新回到选号系统,假若有市民申请了此号码,号码便有了新的主人。  
对于再次销售的手机号码,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能关停和清除手机号里有关中国移动的业务,而手机号原用户绑定的微信或银行卡等账户,他们无法查询相关信息,更不能为客户撤销绑定。因此,就会出现新手机号用户不能注册微信的情况,“手机停用后没有解除绑定,新用户就没有使用机会。”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称,如果弃卡欠费停机不销户的,将进入系统“黑名单”,会产生一定的滞纳金,再重新办卡时需要先补交这部分费用。  
对此,中国电信工作人员也表示,根据实名制规定,每位用户身份证名下只能办理4个手机号码,达到上线时则无法办理。  风险:换号后不解绑银行卡  或会存在资金风险  
生活中,不少市民会将银行卡、APP、网站与手机绑定。手机号与银行卡绑定后,刷卡消费能及时收到银行短信。淘宝、支付宝等网购、支付软件与手机绑定后,手机号码还可以作为登录名。然而,如果手机号码更换后不及时更改绑定,会存在一定风险。  
最近,在咸阳工作的杨女士用微信绑定一张一年多都未使用的银行卡时,页面却显示与银行卡预留手机号不符,提示“若银行卡预留手机号已变更,请更新手机号”。这时,她才想起这张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在两年前已注销停用。“还好卡里没有多少钱,如果真被盗刷我都不知道。”  
“我以前办理了好几个手机号,不用了都没有去注销、解绑。”杨女士猜测,估计不少市民与她一样,认为不注销或不解绑并不会对个人造成影响。  
“用户觉得注不注销无所谓,可能不会造成影响。”中国农业银行咸阳分行一支行工作人员向华商报记者介绍,有的年龄较大市民,可能都不知晓有注销这项业务。然而,目前市民多通过手机第三方平台支付,绑定手机号后,用户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卡上余额,发生资金风险时,便可及时挂失,减少损失。尤其信用卡更应该绑定正在使用的手机号。”工作人员说,一些支付平台利用信用卡的校验位、到期日及卡号等信息便可构成资金支付,假若手机收不到短信余额提醒的话,有可能造成资金风险。  
农行工作人员举例介绍,2014年,咸阳一名市民在浙江乌镇丢失一张闲置卡,不幸却被不法分子捡到进行诈骗,将所得赃款汇入用户卡中,利用非法手段将钱取走,然而卡主并不知情。案件发生后,浙江警方调查时,用户才知晓此事,随后专程回到咸阳,将闲置卡进行注销。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假如用户身份证或者银行卡丢失经补办之后,也应该去银行查询是否存在非本人操作的业务与资金交易。  
“尽量将手机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并设置屏保或密码。”农行该工作人员称,他们了解到,一名客户账户资金无缘无故被扣走,查询得知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警方介入调查发现,原来是这位客户的室友拿着手机,使用银行卡上的资金支付,但客户本人却不知情。  提醒:银行卡解绑仅需几分钟  各银行网点均可办理  
“至少30%的银行卡用户不办理注销,有的时间甚至超过5年,最后由系统进行销户。”农行工作人员介绍,零账户一年之内没有任何资金交易,则进入“睡眠”用户,5年后系统会自动销卡。“不销户会产生不必要资费。”银行工作人员说,闲置信用卡更应该及时办理注销,因为一张信用卡的有限期为8年,如卡里有账单,逾期则将“翻滚利息”,同时也影响“个人征信”。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等相关规定,当借记卡成为小额账户时,每年则会收12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与10元年费。此外,一名用户在中国农业银行只能办理4张银行卡,当超过规定卡数,则无法再次办理,工作人员建议尽量使用一张卡,这样用户便可享受“双免账户”的优惠。  
与中国农业银行一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一名用户名下在该行只能办4张银行卡,假若还需再次办理,必须将闲置卡进行注销。  
中国工商银行咸阳分行工作人员介绍,无任何签约绑定的银行借记卡在余额不足、且长期未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会在一年半之后进行自动注销,但具有三方协议、保险、网银或者其他协议的银行卡,均不会予以自动注销。假若银行借记卡如长期不注销,或将产生较大额度的“累积年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手机号与银行卡绑定后,刷卡消费能及时收到银行短信,可更换手机号后,如果不及时更改绑定,存在一定风险。”工商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在办理银行卡与相关业务时,需要用户预留正在使用的手机号,这样在进行资金转账时可以及时收到信息以便提醒用户。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码不再使用时,如果未解除或更改与银行卡的绑定就重新流通,关于银行所提醒的信息不能及时收取,就不能及时掌握自己账户的变动情况。  
在此,移动工作人员提醒用户,更换手机卡前,应先去银行更换、解绑手机号,然后办理手机号注销。多家银行工作人员也提醒用户,办理手机号与银行卡解绑业务仅需几分钟时间,各银行网点均可办理。
华商报记者 薛望 实习记者 王蓉
《华商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怎么解绑手机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